瘋狂購物能帶來幸福感嗎
通過購物來釋放和轉移壓力是很多人會做的事情,那么其實瘋狂購物是真的能帶來幸福感嗎?
購買力會影響幸福感嗎?
以金錢為例。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美國密歇根州霍蘭市霍普大學的心理學家戴維·G·邁爾斯(David G. Myers)證實,財富與幸福之間存在一個有趣的矛盾。邁爾斯發現,自1950年以來,美國人均購買力增長了兩倍。難道由此推算,美國人在2000年時的幸福感就應該是1950年時的3倍嗎?
從1957年開始,美國芝加哥大學國家民意研究中心一直在進行一項調查,讓美國人評估自己的幸福程度。邁爾斯比較了這些調查與經濟數據以后發現,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所占的比例相當醒目地穩定在總人數的1/3左右。盡管現在這代人的經濟條件比上一代人好了很多,他們卻并沒有感到更幸福。
這是為什么——進化的麻煩
進化的理論認為,如果某些特性更有利于后代的生存繁衍,這些特性就會被遺傳給下一代。這其中的一種特性就是,比起積極的方面,我們更容易注意到消極的方面。那些對環境中消極變化最敏感的人,可能最容易生存下來,因為消極的改變也許就是危險的信號。和我們的祖先一樣,我們的大腦也總是關注麻煩。
遺傳的障礙?
個性不同于天性,因為個體之間的個性差異很大。與此同時,人一生中的個性是相對穩定的。事情來了又去,而我們的特性和應對外界的習慣方式卻一如既往。
個性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幸福基線”,這大概是與生俱來的。那么,為什么不同的人,幸;舅綍煌?
1996年發表的一項對雙胞胎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奧克·特立根(Auke Tellegen)和已故的戴維·萊肯(David Lykken)將一起長大或分開養育的同卵和異卵雙胞胎作為調查對象,研究了他們的幸福相似性。這些比較使研究人員能夠確定幸福的差異與我們的基因差異相關的程度。他們發現,個體間幸福的差異約有80%都來自遺傳差異。
每個人都擁有一條與生俱來的幸;,大體上由我們的基因決定。例如,習慣現狀的天性就可以解釋,無論生命中發生過什么,我們最終都會逐漸回到自己的幸;。
心理學家已經發現,許多人的個性品質看似平常,其實具有很高的幸福基線。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美國貝勒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克里絲蒂娜·德內夫(Kristina DeNeve,目前任教于美國克雷頓大學)和美國密蘇里-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哈里斯·庫珀(Harris Cooper,目前任教于美國杜克大學)一起,對148例有關個性與幸福之間關系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結果也許并不令人感到吃驚,他們發現,覺得自己幸福的人同時也更外向、友好、相信他人、盡職盡責。更幸福的人也更樂于相信他們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并且更不容易焦慮和產生情緒波動。
與幸福相關的個人品性看起來也與個人成功和成就相關。那么,幸福(至少是滿足)能通過辛勤工作和達成心愿來獲得嗎?
“追求/買到”幸福=幸福?
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在我們能追求到或買到幸福的假設上,這個信念刺激了競爭和拜金思想。研究顯示,財富和幸福之間缺乏相關性,使人不得不對這個假設產生疑問。事實上,財富競爭非但不能獲得幸福,反而會讓人自尋煩惱。
心理學家將這種拿自己和達官顯貴比較的傾向稱之為“向上比較”。眾所周知,這會造成不滿情緒。結合美國國家民意研究中心1989年-1996年的調查數據,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管理研究院的邁克爾·R·哈格蒂(Michael R. Hagerty)分析了幸福與社會群體中財富分配之間的關系。他發現,社會群體中收入差距越大,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越不滿意。通過對1972年-1994年從美國及其他7個國家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哈格蒂發現,在一個特定的國家里,隨著收入差距的縮小,生活滿意度的平均水平也會相應增加。
看起來,當我們意識到別人的境況更好時,自己的滿足感就飽受折磨;相反,向下比較(和那些境遇比我們更糟的人相比)則使我們更容易滿足。但我們似乎更傾向于向上比較——聽起來這是個壞消息,也許大眾傳媒的炒作對這種傾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即使我們沒有直接和他人競爭,這種將幸福與目標聯系起來的傾向也會適得其反。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支持,美國喬治亞南方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D·麥金托什(William D. McIntosh)和喬治亞大學的倫納德·L·馬丁(Leonard L. Martin)已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反復將目光鎖定在實現目標上的人更不容易感到幸福。
達成目標和感覺幸福之間的關聯程度,每個人都各不相同,有些傾向于“全無關聯”,有些則傾向于“極其相關”。麥金托什和馬丁認為,認為兩者極其相關的人,大多是因為他們總是被迫專注于達到某些特定目標這件事情上。因為相信幸福取決于達到目標,只要目標還未實現,他們就會感受到焦慮和壓力。他們相信,幸福只有在未來才會來臨。
但是,這些曾經被珍視的目標一旦實現,適應性將緊隨而至,他們則會回到原來的幸;。當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幸福水平并沒有永久改變時,這些人通常會斷定,幸福尚未來到,幸福取決于下一個目標的達成。
心理學家發現,人類擅長在關于未來的事情上自欺欺人。我們傾向于相信幸福感增加以后,生活會比現在更好。這種傾向性是由傳媒和廣告培養出來的,它們總是吹噓,購買某種東西或獲得某種成功之后,我們就能得到更大的滿足。相信幸福取決于達到目標的人傾向于選擇新的目標,而且會讓自己相信,這次他們終于找到了通往幸福的“真正”道路。
這種鍥而不舍地將幸福與達成目標聯系起來的選擇,似乎得到了很多觀察報告的支持。那么,成功的人看起來是不是更快樂呢?心理學家們的研究結果支持這種關系,但是事實與我們的假定有所出入。
200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家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Sonja Lyubomirsky)和她的同事一起,對多項研究的結論進行了綜述,這些研究顯示幸福與成功呈正比。他們還對一些縱向研究和一些實驗進行了分析(縱向研究是指,在取得特定成功的前后,都對受試者的幸福感加以測試;而那些實驗則會在開始某項任務之前,先誘導參與者產生快樂、中性和消極的感受),這兩類研究表明,幸福和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幸福的人在成功后不一定更加幸福,但他們往往比那些沒那么成功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
柳博米爾斯基的結論是,成功確實與幸福有關——但成功是幸福的結果,而不是幸福的原因。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幸福的人擁有其他促進成功的個人品性。積極的心態也有助于引發強勁的前進動力,并促成與他人的協作。
隨遇而安吧
“心流”體驗能夠激發我們的興趣,使我們完全投入當前正在做的事情,從而忘記那些會破壞我們幸福感的東西。
美國克萊蒙研究生院的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總結說,更容易感到幸福的是那些經歷著所謂“心流”(flow)的人。“心流”這個詞,是奇克森特米哈伊于1975年,在一本根據上千次采訪編寫而成的書中提出的。從那以后,他又出版了多本有關“心流”的書。他將“心流”定義為能夠讓人全身心投入的、引起好奇、激發個人興趣的體驗。這并不是說“心流”體驗一定得非常有趣(雖然通常情況下確實如此),而是說“心流”含有全身心參與進去的意思。那些能夠產生“心流”的任務不能太單調沉悶,不能讓人產生挫敗感;它還要具有充分的挑戰性,要求一個人全神貫注。
通過融入心流的概念,西方心理學將東方的內觀(mindfulness)思想納入其中。內觀思想要求參與者不作判斷,只留意當前——沉浸于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中。不幸的是,這種思想狀態并非大多數人的行動準則。這是一種技巧,需要通過練習(比如冥想)才能學會。
為什么經歷心流越多的人,越容易感覺幸福呢?從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到弗里茨·皮爾斯(Fritz Perls),許多杰出的心理學家都將心理健康描述為活在當下。也許,幸福與心流之間的聯系與心流要求完全專注于現在有關。當我們完全投入當前正在做的事情時,就不可能再專注于過去和未來,不可能感覺到自我的存在——而過去、未來和自我意識,往往會破壞我們對生活的滿足。
雖然現在對幸福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幸福的根基錯綜復雜,但對思想運作內在方式的理解給我們創造了機會,使我們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能夠更好地安排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心理學家的研究可能會支持眾多非心理學家曾說過的話:幸福不是終點,而是對沿途風景的欣賞。
【瘋狂購物能帶來幸福感嗎】相關文章:
檔案能拆開嗎03-13
公租房能裝修嗎03-13
公租房能買賣嗎03-13
住房公積金能貸款嗎03-12
湖州護照能代辦嗎03-18
檔案能自己保管嗎07-09
醫?缡∧軋箐N嗎12-19
喝中藥能加糖嗎08-21
孕婦能喝咖啡嗎10-09
創業測試:你能賺錢嗎?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