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
青少年明明應該無憂無慮才對,但卻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呢?青少年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青少年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大的因素來自家庭。
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多來自家庭關系不和、親子關系緊張及家庭教育失當的家庭,生活在這種家庭中的孩子心理相對較敏感,承受能力較差。讓他們感到心理壓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五位的是:家庭經濟困難、家庭成員死亡、家庭成員患急重病、父母關系緊張和鄰里關系不好。
其次是學習。
圍繞著學習產生的問題占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一是恐懼,二是厭學。目前雖然都在談減負,但學生的課業任務仍舊繁重,競爭依然激烈,父母的期望值始終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對中小學生來說,學習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今后的升學和前途,激烈的競爭給他們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壓力。而盲目追求升學率,使得他們的心理素質包括競爭力、情緒、情感、性格、自我意識、人格傾向、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等等方面,往往處于一種自發形成和盲目發展的危險狀態。
第三是社交。
青少年對友誼的珍視和渴求,以及情感豐富的心理特點,使得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特別注重感情的交流。社交方面讓他們感到心理壓力的生活事件排在前幾位的有:被人誤會、受人議論、當眾丟面子與好友發生糾紛等。
第四是社會環境。
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當代青少年,還面對成人社會為他們設定的價值取向:學習不好→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到大錢→無法享受生活→枉為人生。另外,急功近利的社會急躁情緒的感染,影視作品追求享樂、崇尚暴力的不當宣傳等社會風氣更是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發展。
第五是學校、社會心理咨詢工作欠缺。
心理課程的教育在一個人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身心發展趨于成熟,但尚未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由于學校師資缺乏,一些學校沒有專門從事心理咨詢的教師,學生的許多心理問題被混同于一般的品行問題施以不科學的教導。加之社會心理咨詢的不健全,社會支持度不夠,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后不知道該向哪里傾訴。
給家長學校的幾點忠告
1.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
50%的青少年精神障礙問題來自家庭,一項調查顯示,有70%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上不合格。因此建議家長,不要違背教育規律,盲目攀比,“拔苗助長”,不要讓孩子背負太多的壓力,要讓孩子在和諧的親子關系中健康成長。
2.學校和社會要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學校和社會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應該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援助。中小學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專門的心理健康教師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服務,并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發現問題,適時干預。
3.青少年也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衛生知識,出現問題要知道如何解決。
80%以上的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出了問題就和感冒發燒一樣,只不過是你的心理患了一次感冒。所以,既不能不重視,置之不理;也不能盲目夸大、諱疾忌醫。出了問題就要及時主動地向學;蛘呱鐣系挠嘘P心理咨詢服務機構尋求幫助。
如何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1.心理教育課程化。
教材中設置心理教育方面的內容,開設心理教育課,進行有關的心理講座。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并注重從行為角度評價心理素質的變化。
2.參加實踐活動,培養社會適應能力。
讓學生積極參與廣泛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活動,避免心理失常出現心理障礙,從而提高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咨詢活動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一是學生與咨詢老師直接面談,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覺進行心理調整。二是間接咨詢,讓學生把難以啟齒的問題通過電話、信件等匿名的方式傳達給老師,教師則可通過講座、黑板報等方式解決其中的典型問題。
4.重視家庭教育。
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引導、及時解決。
5.營造一個寬松、健康的社會環境。
學生的心理健康既離不開學校、家庭的教育,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熏陶。社會各界應積極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支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進其發展,形成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
擴展資料:
青少年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一、考試焦慮癥
[案例]“我現在一拿到試卷,腦子里就一片空白!毙±蛲瑢W從小成績優異,可進入初三后,成績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點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壓的情緒下緊張學習。總復習開始后,她每次拿到試卷,腦子里就一片空白,數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會做的題現在也不會做了。她說:“我覺得自己無顏面對父母,還不如死了算了!
[應對]每個學生都有考試焦慮,只是程度因人而異,顯然小莉是得了典型的考試焦慮癥。這時,父母和家長的耐心鼓勵很重要。家長應該先接納孩子的緊張焦慮,聽孩子說說他的擔心與不安,讓他慢慢放棄那些不利的想法,進而改善考試焦慮的情形。孩子也可以找一個親密朋友,把種種委屈都發泄出來。
[心理小貼士]所謂“考試焦慮”,是指由考試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生理上的緊張,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頭腦一片混亂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緊張則大多以擔心的形態呈現,例如:擔心考試時自己有一大堆題目不會寫、擔心考壞了被父母責罵等。
二、強迫癥
[案例]自從進入高中后,琳琳覺得學習比以前更緊張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卻是要將家里所有的東西進行整理、歸類。做完了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業。有時放好的東西又會再拿出來重新放。這樣的事總要重復幾次,最終必須做到全部讓自己認可,才終止這一行為。這花費了琳琳許多寶貴的時間,為此她感到很煩惱,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應對]一般來說強迫癥的背后都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發呆、做功課特別慢、咬指甲、聳肩膀等,就得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這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帶孩子去看醫生。
[心理小貼士]強迫癥是一種通過儀式化行為來減輕內心焦慮的精神疾病,病患會產生揮之不去的想法,出現不得不做的行為。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強迫思維是指反復出現在患者腦海里的某些想法、沖動、情緒等,患者能認識到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擺脫,但又擺脫不了,因而十分苦惱。
三、性別角色模糊
[案例]明明是個男孩,今年10歲,長得白白凈凈。由于父親去世早,他從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開學一周后,他的.一些異常舉動引起了老師的注意,說話嗲聲嗲氣,經常抱著年輕女教師撒嬌。一個月后,他不僅要抱女教師,還經常去抱女同學,有時還會親女孩子。
[應對]明明這樣的表現顯然是性別角色模糊,心理專家研究后發現,由于明明從小的社會關系網中幾乎都是女性,這使他產生愛跟女孩玩、認為她們同自己一樣的想法。為了改變這一性別偏差,可以請他的外公和學校的男教師經常和他談心、交流、玩耍,同時有意識地安排一些男同學和他一起做游戲,使他在男性榜樣的示范下,肯定自己是個男子漢,并逐漸學會勇敢、堅強。
[心理小貼士]所謂性別角色模糊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角色認同的錯位。一般來說,大約從3歲起,兒童開始逐步形成性別角色的概念。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與周圍女孩子一樣的人,在打扮、表情、舉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為女性化男孩,反之也一樣。
四、恐學癥
[案例]青青今年8歲,剛念一年級,原先是一位十分活潑可愛的孩子?墒墙肽陙恚刻煸缟仙蠈W前,她就千方百計找借口賴在家中不肯走,或是發寒、肚子脹、胃痛,或是昨天晚上沒有睡好、吃不消等等。但一到雙休日不用上學時,一切異常情緒就都煙消云散。后經醫生檢查,發現小青青原來是得了恐學癥。
[應對]家長、學校和教師的各種壓力和教育方式不當,及孩子的膽小、敏感、經不起批評等性格特點都易導致恐學癥。家長首先要尋找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不要采用簡單的恐嚇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學。開始時先讓孩子在學校呆一個小時,如果這步成功了,可將時間逐步延長。
[心理小貼士]“恐學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兒童心理疾病,多見于7—12歲的小學生。由于學生害怕上學,具有恐懼心理,也稱為學校恐怖癥。常見的表現是,兒童害怕上學,甚至公開表示拒絕上學,上學時感到勉強、不高興,該上學的時候不去或提出苛刻條件,一旦到校又借故回家,或在上學當日清晨或前一天晚上訴說頭痛、頭暈、腹痛、嘔吐等不適,以上癥狀在節假日不出現。
五、體象煩惱
[案例]小亮今年正讀初二,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只是身材瘦長,長相不佳。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喜歡上了班上的一位女孩子,沒想到表白后,女孩轉身就逃,一邊逃還一邊喊:“難看死了!薄拔沂遣皇钦娴暮茈y看?”小亮不停地問自己,當天回去就照鏡子,鏡子里的他小眼睛、塌鼻子,他越看自己越難看,于是產生了自卑心理。他想“改頭換面”,但沒辦法,于是常常失眠,開始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人多的地方是再也不敢去了,成績終于一落千丈。
[應對]男孩更多地憂慮自己的身軀不夠高大,女孩則擔心自己的形體不夠優美。進入初中的學生,隨著生理的變化,都漸漸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其中不少青少年甚至由于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而產生了嚴重的精神負擔,可以說體象煩惱在青少年各種心理煩惱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心理專家建議,告訴這類孩子,體象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訴他們氣質才是最重要的,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才華,比如小亮雖然眼睛小,但很有神,雖然長相普通,但身材不錯。
[小心理貼士]體象煩惱是一種性心理障礙,一般出現在青春發育期。此時面對性別差異的突然出現,青少年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與他人進行對比,一旦出現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會產生體象煩惱。
六、戀愛受挫
[案例]瘦高、文弱的小楊從高一開始就對同桌女同學產生了好感,買雪糕總是買兩支,有新書主動借給人家,晚上放學還護送同桌回家。學期結束時,小楊便興奮地提出“發展戀愛關系”,同桌卻說他“歪心眼”,并讓老師給調了座位。被澆了冷水之后,小楊不但沒有冷靜下來,反而產生了強迫性思維:“她為什么不喜歡我呢?我長得太瘦弱?我對她還不夠好?”終日胡思亂想,使他的成績不斷下降,終于有一天,他選擇了輕生。
[應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是不同步的,因而戀愛受挫往往使他們心灰意冷,這時候心理承受力差的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因此對戀愛受挫的青少年,家長和老師應當及早發覺,并予以正確的引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老師可以對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性教育,并以優秀的文藝作品和偉人的事跡來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心理小貼士]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此時一些微小的事情也容易引發心理問題,像戀愛受挫、體象煩惱等屬此類。
七、社交恐怖癥
[案例]“要我上臺發言,還不如把我殺了。”小張是名高中生,性格內向。上初中時,由于愛斜著眼看同一排的女生,引起了對方的反感。調換座位后,仍無法改變這種行為,后來連男生也不愿意坐在他旁邊了。從此他便認為世上最難打交道的是人,十分害怕與人交往。老師說,每次遇到同學必須輪流上臺發言,他寧愿裝病逃學,也不敢面對朝夕相處的同班同學說話。小張顯然是得了社交恐怖癥。
[應對]內向的孩子在青春期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從而引發社交恐懼。因此作為父母應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并盡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孩子給予更多表揚和鼓勵。孩子則要注意訓練用大膽而自信的眼光看別人,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礎。
[心理小貼士]患社交恐怖癥的人,面對不熟悉的人講話、在眾人注視下運動或與異性交往時,往往會出現顯著的、持續存在的擔憂或恐懼,擔心自己將面臨窘境或恥辱;颊邔λ謶值沫h境一般采取回避行為,即使堅持下來也十分痛苦,經常會出現焦慮、多汗、面紅耳赤等癥狀。
八、學習障礙
[案例]小麗今年剛剛入學,可是父母卻發現孩子寫作業時十分粗心,經常多一撇少一劃,把答案抄錯。一次試卷發下來,父母發現中間竟然漏做了很多題,而小麗卻說自己根本沒看見這些題,父母于是覺得孩子學習態度有問題,故意不肯做題,于是打了她一頓,但整整一個學期,這種情況始終沒有得到改善。
[應對]專家指出,小麗其實是有書寫障礙。一般這類患者的眼睛似乎與別人的不一樣,好像“懶惰的眼睛”,會漏掉許多明顯的信息,表現在學習時視而不見,可以把整個題丟掉,事后卻說自己沒看見這道題。這種孩子最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誤解,其實這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能力障礙。只有進行有關的視知覺訓練才能見成效。因此,遇到孩子學習表現不佳時,家長和教師應當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心理出現了什么問題,嚴重到什么程度,從而為孩子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針對特殊的學習能力不足進行培訓。
[小貼士]學習障礙是指智力正常,但因學習能力落后而導致成績低下的現象。研究表明,大約有5%—10%的在校生屬于學習障礙兒童。學習障礙是由若干不同類型所構成的,包括書寫障礙、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又叫非語言學習障礙)。
九、精神分裂癥
[案例]小王自從升入高三后,成績每況愈下,每天一回家便躲在房間里不出來,而且幾乎很少跟父母說話,也越來越少與朋友聯絡。一開始王媽媽以為小王是因為升學壓力太大,而出現暫時不適應的情況,豈料小王的狀況越來越怪異,整日自言自語。某天晚上吃完晚飯后,小王竟然聲稱看到閻羅王要奪取他的性命,而父母便是牛頭馬面,于是拿起菜刀想要追殺父母。最后,小王被送入醫院急診,診斷的結果是精神分裂癥。
[應對]由于這類疾病常有許多前兆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此父母或老師應提高警覺,一發現征兆,立即送醫院治療,以免錯過治療時機。這類患者的挫折應對能力較正常人差,因此在面對較大的生活壓力時,便可能惡化,不能承擔太大的學習任務。應盡量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不要對他們有太高的期望。可以將家中許多壓力較小的家事交由病患處理,讓病患自覺對家里有貢獻,以提升其自信心。
[小貼士]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多發于15歲到20歲。主要癥狀包括思考、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在發病之初,病人可能出現成績或工作表現一落千丈、社交退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先兆,在潛伏期階段,若未予以適當的處置,病情便會更加惡化,而衍生出幻覺、妄想、語無倫次、行為怪異等癥狀。
十、抑郁癥
[案例]小張正讀高一,是某校的特困生之一。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老師,緊張而急促地說:“我完了。一個多月了,晚上幾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還經常嘔吐!闭f著懊喪地抬手扶了扶眼鏡,右手腕上一道傷疤赫然而現,這是他不久前試圖割脈自殺留下的痕跡。
[應對]經過心理專家的咨詢,發現小張得了抑郁癥。專家建議,為了避免心理問題導致情緒低落,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充實一些,避免因過多的空想和胡思亂想而產生失落感,多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使自己心情舒暢起來。另外,還可以多與父母及親近同學談心交流,向他們傾吐心頭的積郁,使自己心情愉快起來。
[小貼士]抑郁癥是一種以情緒異常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其特征是:無趣、無力、無望、無能、無助。癥狀包括:極度憂傷、絕望、疲勞、身體疾病;加幸钟舭Y的人,其情緒低落的程度和性質都遠超正常變異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煩惱那樣容易逐漸地“云消霧散”。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特點
(一)自尊心過強的逆反心理
自尊心是一種嚴格要求自己希望得到他人尊重的積極心理,缺乏它就會缺乏自我要求和上進心。但過度自尊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像孩子時那樣言聽計從,他們渴望自己解決事情,擺脫成人的管束,他們不滿足于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滿足教師家長的說教,有時表現出不聽不信,過于任性甚至公開與教師、家長作對。
(二)待人冷淡的心理
有些學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語,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似乎毫無感情。同學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特別是那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感情淡漠了,人際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減少了,有人曾調查,認為在思想苦惱心情不暢時,找不到朋友傾訴,感覺人與人之間關系比較冷漠的占有心理問題少年的55%。
(三)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于考試和升學壓力,青少年處于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面對決定名次或人生前途的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還不錯,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竟毫無印象?荚嚽訄銮闆r多種多樣,并占有一定比例,如此長期下去,會造成青少年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四)自私自利的嫉妒心理
不少學生心中只有自己,很少關心別人,不少青少年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對自己的生日則念念不忘;一些學生在學習上十分“保守”不愿意幫助別人,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就嫉妒,對成績差的同學不屑一顧。
(五)內心空虛的多疑心理
一般表現為謹慎敏感,多疑而又主觀,對老師、同學甚至家長缺乏信任感,懷疑一切,對老師的批評視為故意找茬,對同學的幫助看作是不安好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很多青少年都存在上面所介紹的這幾種心理,這樣就會在無形當中成為他們生活以及學習的最大阻礙,所以家長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校也應該注重孩子的各項心理教育工作。
【青少年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孩子為什么出現心理問題09-04
教師為什么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09-07
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08-11
青少年心理問題12-27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06-30
青少年出現叛逆心理怎么解決10-11
青少年出現了叛逆心理怎么解決10-15
心理問題為什么會導致身體問題?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