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
作為小學美術教師的我們急需做的是改變思維和行為方式,以適應教育的新要求,在對比了新老教材以及通過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活動后,我有了一些的淺顯的認識和感悟:
1、把握鑒賞課的性質,更新教師觀念。
將人文性確定為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情感是一種智力,是現代教育觀念。很長時間,舊的傳統教育只重視理性智力,忽視情感智力。如今,學校美術教育是培養情感智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美術鑒賞課來參與文化傳承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審美文化素質又利于情感智力的培養。課程改革要求的是我們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學校組織我們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范優化教學行為。
2、多學科相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實現師生互動。
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美術課程性質的人文性、愉悅性和創造性,強調藝術教育的個性化,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強調美術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等等。這就要求美術教師構建超越學科的生態型知識結構,學習與美術相關的其它新技術、新知識,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人格發展的教育方法。所以學科間的整合或統整,是現代教育理念,亦是現代美術教學趨勢之一。我們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美術知識,同時還需要了解相關的“姐妹藝術”。例如:文學、音樂、電影、舞蹈等等,從學生熟悉的或已經掌握的知識切入,讓學生隨老師設計的思維潛移默化地進入美術欣賞的學科知識,順理成章逐漸深入。
以往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扮演著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在教學方法上,重視講授法、談話法,師生交流是單向的,缺乏師生互動交流過程。教師在上課時都設計了周密的教學步驟,圍繞教材安排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滔滔不絕,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洗耳恭聽。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機會少,在課堂上充當配角,教學效果是預設的,往往教師感覺良好,學生卻沒有興趣。要徹底扭轉這種被動狀況,我們美術教師必須轉變形象,由知識“傳授者”變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教師積極參與交往互動的教學方式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的開拓者和創造者,凸顯美術教育教學的多樣化和選擇性,接近學生生活,使學生學習美術感覺很容易、有趣味,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西方有句俗話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τ诿佬g鑒賞課來講,應該是“有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個蒙娜麗莎!蹦憧梢杂X得她是憂郁的,也可以是快樂的,美麗的亦或平常,這都可以。教師在分析作品時留個空間給學生,而不是僵化于課本或自己認同了的一個觀點,通過不斷暗示,誘導,使學生拋棄自己的觀點,而步入教師鋪設的標準軌道,這無疑給作品貼上了標簽,也影響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與發揮。既然是鑒賞課,鑒賞的過程中必然有爭論。任何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有不同的評價,即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美術作品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形式的展現中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評價,這種模糊區域應該是存在的。
我們教師應該尊重、保護、鼓勵學生以創新精神從多角度理解作品,發表自己的主張。例如:在分析抽象派作品時,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看不懂”,“非常棒,有意思”,“恐怖”這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讓他們敢說,想說,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困惑,我們教師在一旁給予肯定,或是幫助,實現師生互動,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就會主動參與,形成一個平等、活躍的課堂環境。實際上,學生由于知識積累,思維和想象力提高,情感豐富穩定,審美意識觀念初步形成,表現在審美對象不斷擴大,能夠對抽象的形像所包含的情感,意識有較深層次的體驗和把握。他們需要的就是一種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平臺,當然這種平臺是需建立在課前教師對步驟中的問題精心設計基礎之上。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問題,并對于問題的難易巧妙地設疑,由易到難,需有一定的誘導性,使學生始終對問題保持興趣,還需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思考中的阻塞現象及時點撥,對學生的發言做準確評價。
3、經過幾日的學習,聽了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美術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而為了滿足不同興趣、不同愛好和不同發展要求的個體發展的多方面要求,新課程設置了六個模塊供學生學習,對于新課程改革,我們學校也還在一步步的嘗試當中,也許這些新課程我們還無法完全在學校開設,但我相信新課程的理念已經深深為我們所接受,并將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逐一實踐。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2
我校于xx年全面開始施行高中階段體育選項教學。依據高中學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我校的場地器材情況,開設了籃球、乒乓、羽毛球、武術、健美操、田徑和足球七個運動項目的選項教學。學生在入學伊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條件進行選報項目進行學習。
聽了張金生老師的精辟講座之后,深受啟發,課改不僅僅單從一個大的方向上改進,更要具體到課堂上去,這才是一線體育教師下功夫去做的。根據我校實際總結以下幾點:
1.以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五大領域為目標的模塊教學方案,開展符合學生需求的多種體育項目,培養健康體育三維觀。
新課程改革只給出了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所要達成的學生水平目標,并沒有切實給出具體的教學內容。因此各個地方的學校教學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特點和地域特征切合實際的開展特色體育項目或者常規教學內容,只要能夠把握住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和指導方向緊扣五大領域目標,課程內容積極健康都應該成為中學體育教學課堂中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2.模塊教學系統化。
在制定模塊教學計劃的時候要考慮技術掌握的系統性,不能今天教一個內容,明天再教其他內容,想教什么內容就教什么內容,學生們都學了,結果什么都沒有掌握。所以說,不管是一個模塊計劃,還是高中階段整體模塊計劃,都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系統的掌握知識技能過程。
3.以教材為依托,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創新教學,開展特色體育。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策略,與時俱進;
優化課堂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延伸多種運動能力;
組織方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耳目一新,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活課堂氣氛;
激發學生個性,利用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心理快樂;
評價體系多元化構建,激發學生練習興趣等。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能真正品嘗體育的快樂和成功后的自信感。
4.加強教師基本功學習,課堂上樹立人格魅力,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及時進行交流學習,掌握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組織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課程資源開發和課程設置能力。而且教師一定要懂得教育教學規律熟悉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各個領域目標,具備一專多能的教育教學能力。
最后,感謝XX市體育教研室的領導!希望多組織這樣的學習活動,讓我們在教育教學上不斷充電提高,為河南省體育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請專家老師們批評指正!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3
通過為期一天半的小學數學課改培訓,我對于小學數學新課程理念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更涌動起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新課程改變了教科書一統課堂的局面,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也將被激活,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因此,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應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
眾所周知,課改是一次對傳統教育的革命。它打破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現代教學理論越來越強調,把課堂教學看作是師生共同進行的生活空間。課改理念必須真正體現于課堂教學,必須扎根于課堂教學中,作用于每一個學生。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而不是在學習中生活。教師不能用自己的生活代替學生的現實生活,不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代替學生的生活經驗"
隨著新課程的運行,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應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要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從而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并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發言,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于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充分的發展。課改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系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老師,任重而道遠!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4
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我先認真學習了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受益匪淺,提出自己的學習心得。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盡管主要任務是要頑強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但是課改是一項綜合性改革。因此,在語文學科實施新課標,進行課改中,不論是思想觀念上,還是具體操作層面上都發生巨大轉變。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增強教師的服務意識。新課標 “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變“一言堂”為群言堂,不少時候會把教師請下講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與此同時,還要接受學生對教師服務質量的評判。這種角色意識和授課方式的轉變是實施新課標的基礎。
二、圍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堅持實踐性教學原則,著重培養學生8種習慣:
。1)默讀和“速讀”習慣;
。2)圈點批注和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3),置疑和發問習慣;
。4)使用工具書和看書下注釋的習慣;
。5)按照先指明X頁X段X行再回答問題的習慣;
。6)分析字結構記憶生字的習慣;
。7)寫完作文先讀一遍和修改文章的習慣;
。8)集體討論的習慣。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閱讀、探索、思考、質疑等過程。
三、走出單一的課堂授課模式,堅持多元化教學形式。“新課標”強調:“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這將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外出參觀、考察、實地測量、現場制作、模擬面試、辯論會、排練節目、座談會、賽詩會和“上網”搜集有關資料等都將成為語文教學的形式。
四、教師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談創作過程和站在讀者角度談學習過程和學習體會,給學生以示范。新課標 要求 “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這將使教師再不能以學生大腦為容器——————一味地灌輸知識,一味地把學生的認識和體驗歸攏到教學參考書的答案上,甚至強迫學生背答案;而應該以教師自己學習的過程為示范,使學生通過一次次模仿形成學習能力。
五、突出教與學的互動,教學由實施預案向增加準備如何回答學生現場提出的問題轉變。課上學生會主動提出的問題對語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這種現場發散式提出的問題是教師始料不及的,這就需要師生間互相尊重、欣賞,相互交流、溝通、理解和補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在幫助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六、講讀和閱讀教學以課文為單位和與 “教學單元”為單位相結合”設計、施教。目前七年級上冊(原初一第一冊)課本有30篇課文和6個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單元,盡管有15篇略讀課文,但還要加上自讀篇目。如果再沿襲原有教學方法是完不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新教材中每個單元的課文間有較明顯的內在聯系,可按照教學單元組織學生進行 “求同與求異”的合作、探究式學習。
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強調個性化的教學設計和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學生將圍繞自己對課文中最感興趣的部分和知識深入探討、思考和學習。因此,教師分析課文要突破由“從頭到尾撫摩一遍”的.教學習慣。要注重學科間的聯系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性,通過指導學生首先尋找、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其寫作手法,并強調學生個體的需求和體驗指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八、批改作文要針具體文章提出指導性修改意見。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那種“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言通順”顛來倒去的“總批”一去不復返了。伴之而來的是增加眉批,要求教師指出學生的具體文章好在哪里、怎么個好法兒,并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
九、教師將自覺地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不斷更新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放式教學和探究式和討論式學習,結束了教師憑借一本教科書和一本參考“打天下”的歷史,要求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解答問題,還要為學生提供尋找輔導材料的線索。因此,教師必須建立和實踐終身學習思想,才能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發展。
由上可知,教育科研在教學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顯、不可替代。課改最終要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既要嚴格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進行教學,又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諸多因素去實施教學。這次培訓是一種綜合素質的培訓,它要求教師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對象、教育過程。因此,我一定會珍惜這次機會,多向專家請教學習,爭取自己在這次學習中取得較大進步。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5
近三年來,我參與了教育局組織的多次新課改培訓,教育技術培訓,素質教育討論活動,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志。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了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著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
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采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泛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贊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更多的回報。
2、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說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
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皣乐敽V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于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于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于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斗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著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么可以,怎么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了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 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干,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6
我國正面臨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過培訓和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新課程它打破了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為了每一個學生發展”的全新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為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為開發者。新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一、首先,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還應努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整合并使用教學資源,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于英語思維。
其次,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盡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盡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解決情感問題有助于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于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于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系。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于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么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并管理他。
三、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取信息、資源,老師加入引導、啟發。設計活動或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先討論,再解決,共性問題全班解決,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以求做到共性統一,個性張揚。關注學生們說了什么,注意學生們的`反應狀態。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或失敗,在心理上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成功體驗能使學生產生自我滿足和愉快的情緒感受,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而失敗體驗則會導致學生放棄努力,特別是學困生,過多的失敗使他們受到老師的冷落、同學的歧視、家長的責備,不能成為集體中平等的一員,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極悲觀,進而喪失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應該重視造就學生的成功體驗,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四、合理地使用教材,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有創造性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對教材建議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幾節優秀課例給了我極大的啟示:教師應該對學生懷抱期望,應該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創新潛能,都能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成功。所以應該設法創設民主自由、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勵的微笑、溫和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將自己殷切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能自由表達思想,消除害怕出錯的膽怯心理,樹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此次培訓也使我的評價觀得到了更新:不應該把分數和聽話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而是進行多元化、全面化的評價,使學生能從老師公正的評價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對學困生出現的問題,采取延遲評價或分解評價的辦法,有針對性地讓他們進行補償練習。每練習一次,每進一步都給予及時的鼓勵,讓他們也能切身體會到經過努力就一定能進步的道理。此外,除了學業成績評價,對于學生的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動手操作的積極性等等,還要進行情感評價。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從而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雖苦尤樂,最終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獲和體會,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后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7
新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我有幸參加了為期一天半的小學數學課改培訓。通過培訓,對于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涌動著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
一、伴隨著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啟動,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在面向21世紀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引發了教材編寫、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全方位的變革。
1、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旨在促進學生發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
新教材在編寫上努力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強調體現教材的人文精神。在此思想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題、習題形式,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的。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如:"實踐活動"、"數學小調查"、"做一做"等欄目。加強了學生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系,在題材上引入了"奧運"、"環保"等內容,著眼于學生的情感體驗,教材還設計了"數學故事"
2、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通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并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3、數學課程在評價體系上,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關注過程。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著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二、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本次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我是這樣抓住數學本質的問題解讀教材的。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是解決現實生活中按比分配的問題。
主題情境:幼兒園大班30人,小班20人。
(1)把這筐橘子分給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把這筐橘子按3∶2應該怎么分?分一分,并與同學交流分的過程和結果。
(3)如果有140個橘子,按3∶2又應該怎么?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上述問題串,是逐步遞進的;前一個問題是解決后一個問題的基礎。
(1)是理解按比分配的合理性。
(2)是體驗按比(3∶2)分配的過程與結果。
(3)是把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加以解決。
如何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即是從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的過程,是關聯數學本質的問題。
從按比分配的操作中可以體會到,盡管按比分配要分幾次才分完,每次分掉的.橘子的個數可以變,但大、小兩班分得橘子個數的比(3∶2)不能變。最后分的結果就是把這幾次分的結果累加起來,相當于把全部橘子分成5份,大班得到其中3份,小班得到2份。
怎樣畫線段圖表征這個實際問題?
x個
140個
大班:
小班:
x個
這個線段圖把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根據這個線段圖,可以發現許多解題的方法。
解法1:3+2=5
140÷5=28
28×3=84(個)
28×2=56(個)
解法2:3+2=5
140× =84(個)
140× =56(個)
解法3:設大班分到x個橘子,則小班到x個橘子。
x+ x=140
解得x=84,x= ×84=56
學生學會畫按比分配問題的線段圖,掌握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比掌握具體的解法更為重要,因為前者是源,后者是流。讀懂教材,方能正本清源。
六年級下冊"圖形的放縮"也是比的實際應用。圖形放縮是研究圖形的相似變換,圖形變換的本質問題是變換下的不變量問題。圖形放縮的不變量是什么,始終是這節教材探究的主題。
圖形是長方形時,容易觀察到長方形放縮前后長的比等于相應的寬的比。這是可以從主題情境中觀察到的。
如果是一般圖形(沒有特定的邊叫長或寬),它的放縮是什么保持不變呢?
教材通過"畫一畫"感受關于一般圖形的放縮,在放縮前后圖形中任意兩點之間水平距離的比與相應的豎直距離的比保持不變。
教材又創設探究活動,體驗一般圖形放縮前后,圖形上點所對應的數對中的兩個數,必須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上述關于圖形放縮變換下什么是不變量的發現、描述及其逐步抽象化的過程是學生需要經歷的數學化過程。
學校數學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內涵是學會閱讀,學會與教材文本對話。教師的責任不是直接教教材,而要教會學生自己去學教材,鼓勵學生自己與教材對話,然后針對學生自學教材中發現與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高明不是脫離教材另起爐灶,旁征博引,而是靠教材搭起師生的互動平臺,捕捉契機,傳授方法,啟迪智慧,引導價值。這一切都必須源于教材;都必須立足于個性化地解讀教材,不僅讀懂而且讀通教材的基礎之上。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8
這學期,學校組織我們每個教師重點學習了新課程標準的正式版本。每周的教研活動,新課標的學習都是我們活動資料之一。新課標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新課標明確了課程教學目標和資料標準,但具體的教學資料需要我們體育教師根據《課程標準》進行自主選擇,這更加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在資料的選擇上謹慎仔細,研究周全,使必學資料成為體育教學中身體鍛煉、技能學習和身心教育的主要載體,結合自我的經驗扎扎實實的落實好教學資料,根據自我對教學理論、教材的理解重組教學資料,優化教學設計,把自我的教學思想和經驗滲透到教學中去,構成自我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課標的學習對我們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有必須影響。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在資料或方法等的選擇上都必須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首要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傳統的教學以教師、課堂、教材為重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教師在課堂中起著引導的作用,不再是消極的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主角,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與他們自由發揮、充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真正到達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師在體育課中要以鼓勵表揚為主,不僅僅是對學生技能上的評價,還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評價,樹立平等、和諧的的師生關系,增強教師和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活動的積極性。在新課標的學習中,要求我們教師在課堂中要幫忙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體育鍛煉的習慣。一節體育課的時間畢竟有限,我們需要的是經過我們的教學、我們的引導,讓學生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對學生的一身造成深刻影響。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作為體育教師的我們,必須在實踐中學習,不斷研究、反思,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更好的發展,讓我們為自我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暑假中,在_教師的組織下,我們共同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過后,我收獲頗多。這段時間的再讀學習,進一步明確了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結合這幾年的中、高年級的教學工作經歷,也使我對閱讀教學該怎樣教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想法。
一、新課標、新定位
談到語文閱讀教學,我們總要思考“為什么要學會閱讀呢”、“閱讀的目的是什么呢”這兩個問題。在平常的教學實踐中,這兩個問題最終常常會回到一個共同的糾結點——“讀就是為了寫嗎”固然讀寫結合很重要,讀也能促進寫,可是讀就是為了寫嗎并且讀了就能寫嗎顯然,對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的位置擺放上,我們應當對這個問題提出新的考量了。閱讀應當有它自我的獨立意義與重要作用。解讀新課標,我們不難理解。閱讀,即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本事。這種本事的開發,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本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性學習本事。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經過閱讀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達方法,提高閱讀本事與構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的質量在很大程重上決定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語文課程標準》為此設立了新的閱讀教學理念。所以,作為語文教育者,我們責無旁貸要讓我們的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社會的閱讀本事。
二、新定位、新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遍喿x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因為每個學生的對生活的認知和個人知識建構都不一樣,所以要鼓勵學生對閱讀資料做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我異常喜愛的部分做出反應;對自我認為異常重要的問題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反應,甚至“突發奇想”;將自我的感受與文本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資料及表達另行設計等。
在教學《麥哨》、《鄉下人家》時,文本中對鄉村兒童生活樂趣以及農家生活描述的場面十分多,由于學生都是有著真實的農村生活經歷,所以教學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比較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在文字中找到共鳴,更能真切的體會到草地上翻著跟頭、吹著“麥哨”、露天吃著晚飯的樂趣。甚至學生在拓展中,能挖掘出更多的這種質樸而又獨特的鄉村生活場景。這種閱讀方法,并不需要教師一味代替分析、概括,學生也并不是消極地理解、索取,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構建,甚至創造意義。再如:閱讀敘事性作品時,要求學生能了解事件的梗概,能簡單描述自我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我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會逐漸構成自我一套也許還算不上完整、良好的價值觀體系。可是教師在原有的價值體系上旁加引指導,學生會在閱讀中加引內化并遷移運用。如《夜鶯的歌聲》、《狼牙山五壯士》教學中,學生會逐漸對家國情懷、民族大義有必須的認知,這種認知在對夜鶯與德國軍官的人物形象認同中會遷移運用到對五壯士與日本侵略者的人物形象的概述中。而這個基本的憎惡的價值觀的體系構成正是教師與學生、文本、作者之間的一次的團體閱讀交流、建構直至內化。
三、新體驗、新理念
為了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標中閱讀教學基本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要擴大閱讀面的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我的閱讀面”,“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又具體規定了課外閱讀量,第一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不少于100萬字。這些都證明,在“大語文”教育觀念下,閱讀教學要立足于課本但決不能禁錮于課本。課內閱讀固然重要,但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僅閱讀二三十篇文章,也僅僅是多收了幾十條“魚”而已。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樹立“鏈接”性閱讀教學觀,授給學生以“漁”。如:以作者為鏈接點,以《冬陽童年駱駝隊》的作者林海音為縱向,拓展閱讀林海音《城南舊事》。以體裁資料為鏈接點,以童話體裁橫向鏈接國外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安徒生杯具童話《海的女兒》、《紅鞋》以及國內童話作家張天翼的《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加速學生的拓展閱讀,能迅速有效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加寬加厚。
四、新理念、新策略
教學中把新課標的閱讀教學新理念轉化成教學策略,落實到教學實踐的層面,轉化成便于操作的具體方法,需要教師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這也給教師供給了廣闊的創造空間。
要讓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與閱讀量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在教學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們要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冗長而瑣碎的分析,以教給方法和培養本事為主,幫忙學生學會分析、理解、感悟,將剩余的課時用于指導課外閱讀。每周我們會把學生帶入閱覽室指導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學會為自我選擇的研究課題查找相應的資料、積累資料,班級中也會成立班級讀書角。這樣保證了“閱讀源”,在閱讀的基礎上,盡量培養閱讀的反饋本事,學會交流,訓練把讀的資料用精煉的語言復述并盡可能的談出自我的理解與看法。在閱讀前,教師可作一些相應的關于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信息,讀后能夠開展讀后感交流活動,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水平。甚至能夠開展一些講故事比賽,鼓勵學生將閱讀的作品以口述的形式講給同學們聽。這樣,學生最終能在教師有步驟有計劃的安排下做到增加了閱讀的量,也提高了閱讀的質。
這樣的閱讀,既不增加學生的負擔,又不養成對教師的依靠。很多的有指導的閱讀,并且是精品的閱讀,必能提高學生綜合的文學素養。所以閱讀教學能否落到實處,決定了一個學生基本的語文水平。我們呼喚真正的有實效的閱讀課,呼喚給學生更多的閱讀帶來的生活積累,僅有積累到必須程度,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真實的體現出來。
五、新策略、新原則
幾年語文教學工作,我總是不經意陷入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喧賓奪主”的教學情景中。但在學習新課標后,我能清楚的體會到,其實,語文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的探究原則。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僅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薄白晕颉北闶菍W生構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教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
新課程剛剛起步,而這次學習也讓我體會到,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教師引領學生開辟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里,我還要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提高!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9
聽了___教師對新課標的解讀,我對新課標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具體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一、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一樣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料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資料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纠砟钪恰皩W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鉆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分散難點、突破疑點,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二、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我的主角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經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構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供給經驗和幫忙,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提議,教師要向學生供給經驗,幫忙他們進行確定、檢查自我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本事,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三、健全新的評價機制
評價不但有終結性的評價,還要有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應當側重的是一個階段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提高發展,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多元領域的綜合評價,其目的在于幫忙學生制訂改善計劃,促進更好的發展,這樣,評價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才會有始有終科學的發揮,學生的發展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同時評價的.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化、交互化,繼續堅持擴大評價主體,引導學生正確客觀地評價自我,對待他人,培養學生的職責心,使其健康的成長。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本事,以及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作為教師,必須要解放思想,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實現課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歡樂數學”。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0
變則通,教育也是一樣的,要想有大的進步就必須改革,做為新課改的第一批參與者,從教十多載,一直在喊素質教育,但實際一直在應試教育這片泥潭中角逐、跋涉,在假期培訓過程中,我再一次感到肩上的責任和壓力的重大,但一想到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們要做的事情將越來越多,偶爾地也有一絲絲懶意、一絲絲埋怨、一絲絲想墨守成規的念頭襲來。如今,這些斗爭已經過去,想想自己已經堅定為祖國教育事業奮斗了,難道還要止步嗎?——我不課改誰課改!新課程變“一綱一本”一統天下為“一標多本”百花齊放新課改勢在必行,教師應該做一個積極的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
第一、把握新課標,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著眼點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簡單給予,而是把形成知識的過程的體驗、把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時候,并不是像過去那樣把知識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個學生提供案例、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
第二、深入學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諧課堂
有時學生往往認為老師所講的,除了應付考試外,和自己再無任何關系。這時要與學生溝通,及時轉變其思想,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還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電視錄像、甚至網上教學的優勢。制作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教學課件。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自覺轉變教師角色,大力推進開放式教學
新課改勢在必行,教師應該做一個積極的倡導者、推動者、踐行者。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老師出演的.“舞臺”,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卻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盡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松的氛圍里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第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課,培養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活動課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只要是圍繞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的方式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所選取的活動形式都是可行的。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1
新課程教學的改革是一次突破性變化,新課程改革是以學生為中心這個核心思想為出發點,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將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最終讓學生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一名數學教師,在這里我簡單的對新課程教學的改革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全面領會課改精神、轉換觀念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是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強調了教師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具有基礎性、多元性、現代化、開放性及綜合化的特征,教師在過去的教學過程當中往往是“一只粉筆三尺講臺’,一個人在講臺上講解知識,有的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丟失了學習積極性,教師教學效果降低了很多。通過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之后,我體會到作為新時代下的教師應當及時轉換觀念,在教學設計環節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每個學生都具有差異性,正是這一點決定了我們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們接受知識的快慢難易程度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我記得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他的基礎比較薄弱,前面所教的知識沒能及時弄懂弄清楚,導致了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跟不上教學的.節奏,結果數學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那么我課下在和他溝通交流之后了解了他的情況,每節課后我把有知識針對性的少量典型題目作為他的作業,減少作業量而讓他留出足夠的時間一方面對本節課所教內容加強學習理解,另一方面讓他學習彌補前面薄弱的知識,把基礎打牢固。以前的教學基本都是我一個人在講臺上講解知識,看到學生們積極性不高的樣子心中難免有些焦急,那么后來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在教學課堂上更多的融入了學生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我發現學生都愿意積極的參與新知識的學習討論中去,學習成績也有很大的提高。就以上所列舉自己在新課程教學的所作所想,我體會到了我們的教師隊伍需要轉換以往的教學觀念,采取多種新的教學形式,領悟新課程教學改革所傳達的精神理念。
二.融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教學情境
新時代下電腦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然也進入了我們的教學過程去了,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要組成部分,我想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我們的教學,對此我有深刻的體會。我記得有一次到天長三中參加該校一名教師的教學公開課,課上老師借助電腦和幻燈片演示了二次函數圖象隨著系數a、b、c的改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這個地方往往是個教學難點,因為學生只能憑空想象圖象的變化情況,無法直觀形象的看到圖象的變化,借助了電腦之后我們能很清晰、直觀的看到函數圖像隨著系數a、b、c改變分別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們聽起來也很容易掌握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由此我認識到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多媒體方面的學習能力,在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不斷融入多媒體以此來輔助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創設教學情境,因為每個知識點的引入都需要一個情境導入,這個情境導入有哪些好處或者說必要性呢?情境的導入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的魅力,讓原本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趣味,積極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課堂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多媒體教學的融入和情境的導入等等方式方法無疑將會對我們的教學效果起到巨大的幫助。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2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經過教學實踐,下頭談談自我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趣味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歡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十分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并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教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3:應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貼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本事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4: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我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資料卻被教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我的深思熟慮構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教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供給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與實際聯系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此刻,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資料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我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我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一樣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確定。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3
本人通過參加這次新課改培訓班的學習,使自己對高中新課改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既要加強學生的基礎性學習,又要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和創造性,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學生享受“快樂教學”。21世紀是個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潮流就必須改革,課程改革正順應了時代的召喚,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新型的、具有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有思想、有能力的有用人才,新課程改革將為中國的教育帶來了生機與活力,F將自己參加此次培訓學習的學習心得匯報如下。
1、轉變觀念是教師真正走進新課程的關鍵
課程改革必須在觀念方面有根本的變革。教師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體內容,才能真正走進新課程。因此本次物理學科培訓以轉變觀念為切入點,對教師進行“洗腦”,使教師在今后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全面貫徹改革精神,不偏離改革宗旨和方向,保證改革沿著正確的目標前進。
2、改進教師的教學方式是走進新課程的動力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不再是權威,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會較多地出現師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教師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運用合作、小組學習等方式,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予意識和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經常開展講座交流和合作學習,讓大家共同提高,老師們多是鼓勵性的話語,對待學生和藹可親,盡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3、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是走進新課程的不竭源泉
在基礎教育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開始逐步多樣化,學生在學習中能樂于探究、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整天處于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之中,不再是對于所學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半懂,學習內容比以前寬泛多了,經常能夠聯系實際,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思考,作業形式也豐富多了,有手工制作、寫小論文、社會調查、查找資料…等等;顒有宰鳂I比書面作業有增多,讓學生學習更輕松、更喜歡上學,對學習更有興趣和積極性。
4、改變固有的評價模式是走進新課程的保證
新課程的評價強調:評價功能從注重甄別與選拔轉向激勵、反饋與調整;評價內容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轉向注重多方面發展的潛能;評價技術從過分強調量化轉向更加重視質的分析;評價主體從單一轉向多元;評價的角度從終結性轉向過程性、發展性,更加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評價方式更多地采取諸如觀察、面談、調查、作品展示、項目活動報告等開放的及多樣化的方式,而不僅僅依靠筆試的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
總之,通過本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4
一年一度的培訓學習,都是為了搞好教學工作,適應新一輪,新形勢下的課程改革工作,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富有創造力的開拓型人才。為期一周的新課程培訓讓我學到了新的東西
通過一周的遠程培訓,引發了老師們對于教育、教學諸多方面的思考。每位老師都對新課程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在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收獲,對于這次遠程培訓我個人感到:
1. 這個培訓平臺不僅提供了老師們一個學習的空間,同時也給老師們一個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意見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這種形式的培訓很好(在網絡順暢的情況下),希望以后各級教育部門盡可能多的采用這樣的形式進行培訓,提高培訓效率。
2. 加強了對高中新課改的.整體了解,對教材的結構,教材的內容,實施與評價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新課程更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選擇性,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新課改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注重保護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習欲望。
3.關于教學方式改革的幾個具體專題,包括探究教學,實驗教學及概念規律教學這幾個問題的討論,老師們一致認為對他們以后的教學實踐參考幫助很大;對一些具體問題提出的研修內容,包括新課程中的疑難問題案例,課程資源開發等幾個方面,使老師們對新課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通過這次培訓,老師們也產生了一些疑問,現歸納如下:
1、盡管培訓中在線研討了今后高考怎么考得問題,但是并沒有一個結果,那么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就不能減少,為了高考題海戰術又不可避免了。
2、對學校教育教學成果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3、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成績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4、對學生的評價制度、評價標準
許許多多的心得與感觸卻不是這么一兩句話可以說完的,這次培訓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期待能有機會再學習。遠程培訓讓老師開闊了視野,打開了教學的新思路,真是學有所得,培訓結束后每位老師的培訓心得,發自內心,感人肺腑,每位老師以新課標寫的一堂課教案,雖說不一定完全適應新課程教學,但也是一種大膽嘗試,理念已先行,但實踐才剛剛開始!相信我們一定會在新理念的引導下,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克服困難,開拓進取,探索規律,開拓出我校教改的碩果。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5
帶著新課程改革濃濃的春意,沐浴創新教育縷縷陽光,花季的雨露和園丁的微笑一齊映進我的視野。新課程改革讓我體會到了教學的生命過程。在經過這次培訓之后,我深有感觸,一切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的主動性、小組合作性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
一、注重學習、轉變觀念、以推動新課改的順利進行。
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隨著教育教學改革大潮的掀起,很多教師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大膽的嘗試、改革和創新,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們采用了“走出去,聽進來”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謂“走出去”,就是走出自己的課堂走進別人的.課堂,多去聽學!袄稀苯處煹恼n,走出校門多去聽的優質課。從中學習他們的經驗和方法;“聽進來”就是即要聽取別人的教學經驗,也要多讓別人聽自己的課,聽取別人的評論,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嘛。
二、開展課改實驗、走進新課改
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英語教學采取了導學——獨學——互學——評學四部教學。教師的關注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轉為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具體做法是:
1、確立一個思想,即“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做預備”的思想。
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于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
2、落實兩個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課改中我們要創設情境讓學生們往想,鼓勵學生動腦、動手往做。
3、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4、采取五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5)采用多樣性的評價機制。
三、新課程給我帶來的思考
1、教師的教育觀念開始發生變化,教師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學的載體,教師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計地利用教材啟發拓展。課堂教學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能把平時積累的知識有機地融進課堂,重視研究性學習。
2、課堂教學氛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注重生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
3、夸大在課堂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同時,不能忽視教師在系統教材體系中的主導性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盯、觀、跟,并且講解不能超過15分鐘。
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希望、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系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著,愿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1-13
精選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2-01
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12-07
新課改培訓的心得體會06-11
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16
新課改的培訓心得體會08-03
有關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1-15
關于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6-08
2015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