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這次活動的選材就來源于生活。石頭是構成自然生態環境的一種無生命的物質,同時也是幼兒經常接觸的事物,比如在幾次戶外活動時,我看到有幾個孩子特別喜歡去撿石頭玩,用石頭在地面上、墻面上、花壇邊等各地方敲一敲,一邊玩一邊興奮地叫同伴一起過來聽石頭敲擊所發出的聲音。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生成課程,于是就設計了這個小班的科學活動《奇妙的石頭碰碰響》,希望通過游戲引起孩子們對探索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同的聲音的興趣,引導他們在“玩中學”在“玩中求發展”,就如《綱要》中所說:“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卑l現和感覺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體驗和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說目標
從“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意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綱要精神,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目標:
1、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樂意參加玩石頭的游戲,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嘗試自由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并愿意大膽表述。
三、說重b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通過探索,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痹诨顒又形也捎昧颂剿鞅容^法來解決難點,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這一特性。
四、說準備
1、物質準備:幼兒人手兩塊石頭;若干件硬的物品(木頭積木,塑料積木,金屬勺子);若干件軟的物品(海綿,毛絨玩具,毛線團);厚墊子,桌子等。
2、經驗準備:已學習節奏樂《閃爍的小星星》。
五、說過程
我通過三個環節“感知特性——探索比較——拓展經驗”來達到活動的目標。
1、感知特性
一開始以“石頭展覽會”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通過觀察發現石頭不同的顏色、形狀、質感,對石頭的基本特性有一定的了解,為后面的環節做好鋪墊。
2、探索比較
這個環節是活動的重難點所在。通過兩次探索比較,讓幼兒發現硬的物體和石頭碰撞可以產生響亮的聲音,而軟的物體與石頭碰撞則沒有聲音,并愿意大膽表述。第一次以集體共鑒的方式,初步感知軟硬物體與石頭碰撞產生的不同現象;第二次通過自主探索,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的判斷進行初步猜測,經過探索驗證進一步感知這一現象。
3、拓展經驗
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進一步增強幼兒對探索石頭的興趣。
小班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線描畫:線描畫是用線條的變化來描繪對象及其形體結構的繪畫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種繪畫方式,也是我國傳統繪畫的方式之一。線描畫的繪畫工具比較簡單,可以用勾線筆、鉛筆、油畫棒、鋼筆等,利用點、線、面來進行繪畫,既可以對物象進行細致入微地刻畫,也可以對物象進行簡單地藝術處理;既可以進行造型訓練,亦可作為藝術家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
幼兒在簡筆畫的訓練基礎上,再進行線描畫的練習,會使其繪畫的精細方面和手眼協調方面有很大發展,不僅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同時能提高幼兒專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開展線描畫教學,能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一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針對本學期美術特色活動的要求,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1、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3、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活動重點:學習用線條的形狀變化和黑白對比來裝飾魚。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三、說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
2、畫好的線描畫作品、其他小朋友畫的線描畫魚
3、白紙,黑色水彩筆
四、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1、多媒體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為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魚寶寶身上線條的紋樣美、圖案美;
2、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觀察,幼兒既形成了準確的形體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為了讓幼兒直接感受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我采用了觀察比較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三幅特征明顯的線描畫作品中,發現裝飾過于繁雜、無規律,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都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后環節,我采用了欣賞評價法,在欣賞的同時圍繞兩個問題展開點評:
問題1、"你最喜歡哪個魚寶寶?為什么?"使幼兒在審美的同時自然地習得經驗,為下次經驗遷移做準備。
問題2、"你是用怎樣的線條和圖案來裝飾魚寶寶的?"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裝飾意圖表達出來,達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這一環節,教師和同伴的欣賞與評價能讓幼兒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五、說活動程序:
共有5個環節:
1、觀看多媒體課件:欣賞海底世界各種各樣的魚的花紋,引導幼兒說出魚兒身上花紋的特點。
。▽牖顒,觀看《海底世界》,初步感知欣賞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語:在美麗的大海里,生活著許多快樂的魚寶寶,他們和魚媽媽自由自在的在海洋里嬉戲玩耍,一會兒在珊瑚里捉迷藏,一會兒在比賽游戲,一會兒又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可幸福了。然后請幼兒講講自己最喜歡哪條魚,它是什么形狀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以及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特別是對形狀怪異的魚,啟發幼兒盡可能講詳細一點。
2、欣賞課件: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說說他們的畫用了那些線條裝飾的,并進行比較。
再欣賞老師的作品,讓幼兒學習裝飾魚寶寶的基本方法。我同時逐個展示各種點、線、面(即根據幼兒回答展示各種線形和點形裝飾),既增強了趣味性,又有效地發揮了教育的功效。
。ㄐ蕾p幼兒繪畫作品,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魚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說一說它們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花紋。)
示范講解幾種魚的畫法:(欣賞老師的作品)
。1)請幼兒說說老師畫的畫都用了什么線條來畫各種各樣的魚。
。2)教師在幼兒最喜歡的魚身上示范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并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線條的疏密關系。
(3)請幼兒來裝飾幾條魚寶寶。
(4)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畫一條什么樣的魚?
3、通過比較,了解點、線、面的疏密變化和規律性對裝飾效果的影響。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線描畫抽象的形式美的構成規律。我選擇了三副特征明顯的線描畫作品(圖一:裝飾過于繁雜、無規律;圖二:裝飾手法單一、缺少變化;圖三:疏密變化恰當、有一定規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在教師的追問:"這兩個魚寶寶美嗎?為什么"的過程中交流、探索、發現,從而掌握線描畫的基本規律,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4、幼兒創作,教師指導要點: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魚,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用不同的花紋裝飾魚,并注意線條的疏密變化。
(3)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5、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畫的魚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條魚,為什么?
。3)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幫助魚媽媽找回了魚寶寶,并且魚寶寶身上的花紋都非常漂亮,線條的疏密也很好,魚媽媽謝謝你們了,現在我來當魚媽媽,小朋友來當魚寶寶,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做游戲吧。
活動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幼兒觀察、想象、總結魚的特點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想象中的魚。我認為幼兒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想象豐富構圖大膽。幼兒畫出了變形魚、潛艇魚、花朵魚等各種形態的魚,每個孩子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孩子們在魚身上設計的圖案同樣超出了教師的想象:有植物、海洋生物、小動物、有的孩子甚至用上了數字進行裝飾。
二、專注性。在孩子們繪畫的15-20分鐘里,全班孩子注意力集中,大家都在安靜的環境里低頭畫著自己的畫。有個孩子在魚身上劃出了格子,在格子里進行裝飾,20幾個格子,她就那樣一個一個的畫著,即使是周圍的小朋友畫完了,她依然認真的畫著,直至全部畫完,體現了孩子們對繪畫的喜愛。
三、自信心。在最后講評的過程中,教師要孩子們在全班選出一幅"最漂亮的魚",結果孩子們都說自己畫的魚最漂亮,并且能說出漂亮在那里:我的魚形狀最漂亮;我的圖案最漂亮,看我畫了這么多的圖案它們都不一樣。我用數字來裝飾魚,你們有嗎?我還用到了植物呢,有櫻桃……唯恐自己的被拉下,體現了孩子們強烈的自我認同感。
當然,活動也存在不足之處:幼兒分享交流的時間少,這也是孩子們一個學習的過程,幼兒通過分享提高構圖和造型的能力和水平。從組織幼兒評價繪畫作品中發現幼兒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過強, 教師應在關注他人、欣賞他人作品方面對幼兒實施影響。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兩個主題的交匯,又是兩主題之間的橋梁:本次活動是《我愛我家》和《冬天來了》兩個主題的有機融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吃著火鍋,即溫馨又熱鬧;即暖身又暖心;同時也因為本次活動“吃火鍋”的情景,很自然的將“冬天里怎樣讓自己暖和”的話題拋于孩子們,自然“冬天”的主題也就由此拉開序幕,因此可以這樣說《吃》是《家》與《冬》過渡中的必要橋梁。
教學活動內容的多元性與整合性:《指南》中指出:“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應充分體現全面、整體的要求,有利于對幼兒經驗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拓展和基本學習能力的全面培養!币虼嘶顒又杏性S多的顯性與隱性教育內容,體現了以上的教學理念:認知上的——認識各種常見的食物;初步了解并會區分葷蔬菜;知道吃火鍋能讓自己變得暖和;行為習慣上的——知道樣樣東西都是有營養的,不挑食;嘗試著與同伴合作著玩,學會協商、謙讓、合作的游戲;情感體驗上的——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感受家的溫馨與溫暖;在扮演游戲中體驗做爸爸媽媽的快樂,滿足長大的情感傾向;語言表達上的——學說完整的話;樂意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用語言表達出來;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里要放……” ;創新思維上的——“與別人說的不一樣”的引導,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再現并調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主動運用并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雖然在以上內容的闡述中有許多的教育價值,但相對來說在一次教學活動中總是有側重點的,因此本次活動的目標為: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以“體驗”“嘗試”為主的教育目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較為適宜的。
對教材的改編順應幼兒的認知特點,適宜小班幼兒對故事的仿編:將原教材中的人物“小貓”“小狗”“小兔”改為“妞妞一人家”,因為《家》的主題是孩子們熟悉的,又是孩子們樂意模仿的,因此本次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孩子們豐富認知經驗之上的,由此在活動中寶寶能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的說、與別人說的不一樣,仿編故事的教學目標也在自然而然中得以實現。
二、說教學法:
二期課改賦予我們這樣的理念——以幼兒發展為本;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為此在整個活動中運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生活化情景創設法:在《指南》中說道:3歲兒童可以敘述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是在敘述時不很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本次活動是以語言為主的學習活動,結合小班幼兒這一年齡特點,為孩子們創設了與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仿的情景——一家人在冬天里吃火鍋。
角色扮演法:《綱要》中指出:3歲兒童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經驗和行為習慣。因此,整個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扮演家人來再現“吃火鍋”這一故事情景,在角色扮演與模仿中自然的學著講故事,甚至是仿編出故事。
游戲體驗法:3歲幼兒得年齡特征中有明顯得一點,即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于行動。他們得思維大多是由行動引起得,往往會先做后想,或邊做邊想。結合這些年齡特征,在活動中運用了游戲體驗得教學方法,旨在讓孩子們在親自操作、游玩中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葷蔬菜;在游玩中樂意開口說一說;在與同伴一起的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從自我中走出,更自然的接納同伴……種種的教學目標由于游戲的介入更容易被孩子們主動的內化。
三、說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四個部分組成: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游戲遷移 —→ 延伸
第一部分直接以“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去看看”的情景性語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緊接著多媒體的演示,給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視覺沖擊,而故事內容也在演示中自然而然的躍入寶寶的耳中。為了了解孩子對故事的掌握程度,更為了幫助寶寶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就以兩個緊扣故事內容的問題幫助幼兒盡快的通過理解故事來進入故事情景中,為后續的活動做好鋪墊。
老師在對幼兒的回答做相應的小結時,又自然的引出“我也很想吃火鍋”這個情景,以情景化的言行為仿編故事起到了規范示范的作用,而后緊接著問“誰想和我一起吃火鍋”這樣的情緒調動,又將孩子之間的榜樣示范作用激發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因為幼兒的個別示范也讓老師有機會看到不同能力幼兒的不同表現,并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將“在人數較多的集體活動中很難兼顧集體”這一現實問題的解決有所緩解——多個同伴的示范,給了幼兒在自己游戲時的模仿雛形。
當幼兒個個想上來與老師一起吃火鍋時,在激起幼兒迫切想參與的內區動力時,“你們想吃火鍋嗎?”更為幼兒對活動的主動參與推波助瀾,于是將“人太多怎么辦?”的現實問題拋給這些小班孩子時他們也能積極的調用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解決。而分家家,扮演家人一起吃火鍋的情景游戲也在幼兒濃厚參與的興趣下拉開序幕。孩子的游戲體驗是本次活動的高潮部分,老師以做客的情節、客人的身份參與活動并給予及時、適時的指導。最后的分享是對孩子們整個游戲行為的梳理,特別是形式多樣的、結合整個情景的分享,如以“家庭”為單位的介紹,旨在激發每個孩子對自己游戲行為的回顧、關注;在情景中培養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習慣;更是在這一環中,結合自己的已有經驗嘗試仿編故事,體驗仿編故事的快樂。
此活動對我班幼兒來說是較具吸引力的,而活動本身也很有教育價值可以挖掘,如葷、蔬菜的識別,分類;運用各種材料制作火鍋料來豐富吃火鍋的游戲等等,因此活動并沒有因為這次集體學習活動而結束,可以說,本次活動只是“我愛我家”主題活動的一個延伸;也是“吃火鍋”活動的一個導入;更是進入冬天主題活動的一個引子。
活動名稱:吃火鍋
活動目標:1、喜歡聽故事,樂意嘗試仿編故事。
2、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在模仿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重點:嘗試仿編故事,能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活動難點: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
環境與材料:
經驗準備:
1、在小社會中重點引導“小菜場”活動,熟悉各類菜名,對葷蔬菜有初步的了解。
2、每個孩子在家都有過吃火鍋的經歷。
材料準備:
1、廣告紙上剪下的各種食物圖片。
2、圓形鐵盒7個、各種食物仿真玩具、紙杯、碟子、筷子、小勺
3、實物投影儀、妞妞、爸爸、媽媽、火鍋等圖片
活動流程:
情景感知 ——→ 交流體驗 ——→ 游戲遷移 ——→ 延伸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1、導入“今天妞妞家真熱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體演示,欣賞故事:冬天的天氣真冷呀,爸爸媽媽說:“我們來吃火鍋吧!眿寢屨f:“我喜歡吃青菜,火鍋里要放青菜!保ㄟ呎f邊將青菜放入“鍋里”)……爸爸——魚;妞妞——肉
3、問題:妞妞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的眼睛亮不亮,耳朵靈不靈。
今天妞妞家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吃火鍋)
火鍋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是誰愛吃的?(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話)
二、交流體驗:
1、過渡:火鍋可真好吃,里面的菜又多,吃著又暖和,我也很想吃火鍋。瞧,今天我也帶來了火鍋。沈老師說“我喜歡吃香菇、蘿卜和貢丸,火鍋里要放香菇、蘿卜和貢丸!闭l也想來和我一起吃火鍋的,一定要把你喜歡吃的菜的名字說出來,才能把菜放近火鍋里哦。
2、個別幼兒上前示范演示。
要求①幼兒說出要吃食物的名稱后才能將相應的菜放入鍋里。
②能說完整話“我喜歡……,火鍋里要放……”
、酃膭钣變赫f的和故事里的、和別人說的不一樣。
3、老師結合幼兒的表現用故事中的語言小結:天氣真冷,沈老師說……
三、游戲遷移:
1、問題:你們喜歡吃火鍋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說吃火鍋的心情——暖暖的、熱熱鬧鬧的)
2、小結并過渡:原來吃火鍋是件這么快樂的事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把大家喜歡吃的食物放在一個鍋里,大家一起吃,親親愛愛、熱熱鬧鬧,而且菜總是熱熱的,不會冷掉。你們想吃火鍋嗎?
3、過渡:人太多了,我們就分成7個家吧。蘋果家、桔子家……家的名字有了,那先來商量一下,你做這個家里的誰?(以組為單位,幼兒相互商量所扮演的角色)
4、“家里的人挺多的,所以在把吃的東西放進火鍋里之前先要像我們剛才吃火鍋那樣說說自己喜歡吃什么,把什么放進了鍋里,否則鍋里的菜太多了,等一會兒你會吃不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的!弊,讓我們一起回家吃火鍋咯!
5、幼兒游戲,教師巡回觀察并適時指導。
不開口的幼兒:教師多以問答的形式引導幼兒開口說一說。
能力一般的幼兒:引導幼兒將多種菜名在一句話中說出,如爸爸喜歡吃青菜、粉絲、雞爪,火鍋里要放青菜、粉絲、雞爪。
能力較強的幼兒:嘗試著在自己喜歡的食物上關注“家人”的喜好,會將同伴的話編進故事中。
6、分享:以組為單位,交流分享:如“請蘋果一家來介紹一下”
形式:一組內能力弱的說說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喜歡吃的菜、在火鍋里放的菜;能力強的,將一家人的行為編成故事。
四、延伸:
在區域活動內投放,并開展美術活動“吃火鍋”,利用各種材料和替代物豐富火鍋內的食物。
活動亮點:
幼兒對活動的熱情、主動的參與;在活動中勇于表現,大膽的表達;由此可見本次活動是較為成功的。
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注重活動是在幼兒的已有經驗上的建立,真正體現“尊重幼兒”“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因為“吃火鍋”的內容是小班寶寶所熟悉的,又因為與實際生活的的緊密聯系——冬天到了,在家里經常會吃火鍋。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說,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這種積極調用自己已有教研的過程,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體現,與二期課改精神所要賦予我們的。
活動是教師為幼兒學習、發展搭建的平臺,幼兒才是活動中的主體?v觀整個活動,孩子們在其中有許多的亮點之處是老師在預設活動中沒有想到的。這并不是說老師的預設活動沒有價值,相反的,如果一次活動,孩子的所有反應、行為與老師的'預設相一致,那么孩子的“創新”又如何得以體現?如文靜這個“媽媽”在游戲后會說“我把喜歡吃的雞腿給寶寶天淇吃”,這樣的語言表達不僅是對故事內容的仿編,也是孩子積極思維的呈現,同時這種“及他”的情感更是作為小班寶寶難能可貴的精神體現。
由此思考:教學活動不在于老師教給孩子什么,而是孩子在老師預設的活動中;在老師創設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參與、互動,在集體的交流、展現中,將個人的經驗化為集體的經驗;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與環境的互動中每個幼兒有所獲得,有所發展。
不足:
作為一個引導者,老師將關注更多的放在目標的達成上,因此在活動中未能更好的根據幼兒的現實表現,將更多更有價值的教育理念有機融合。如在游戲時,發現孩子用手抓起“鍋”內的食物時,老師只是用情景性語言對這名幼兒進行引導,導致在觀察中發現其實這是個比較共性的問題,但也沒有及時的在集體中交流,失去一次很好的與生活經驗相整合的教育時機。
思考:
“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笔嵌谡n改的精髓,于我,在思想上有了這樣的認識,但如何將這種意識轉換成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實踐,還需要我在今后的各種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與反思。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1、首先從作品的寫作特點出發:“愛唱歌的小麻雀”這個故事主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這一主要線索展開情節。其篇幅短小、情節生動有趣、角色對話簡單重復,較符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與需求。小班階段正是幼兒的語言從模糊期向清晰期的過渡,孩子特別樂于模仿別人說話,同時這個階段的孩子,具備了在成人的引導下完整重復一些較簡單句子的能力。
2、其次從作品所包含的寓意來說:這個故事通過讓幼兒感受小動物們之間的關愛之情來激發他們萌發同伴之間的關愛之情,起從而逐漸延伸為自己內化的行為,懂得日常生活中要關愛同伴,知道自己說話、做事不能影響別人的道理。小班幼兒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弱,所以對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他們往往很難理解和接受,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富有童趣的故事中,可以幫助幼兒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特點。
3、從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我班部分幼兒的常規淡薄,規則意識差,用餐、午睡、集體活動時有些孩子總是控制不了自己,會影響到別人。因此,我們也希望能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常規,讓幼兒逐步懂得說話、做事不能影響別人。
二、說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方面。
目標:
1、喜歡和老師一起看圖書,理解故事內容,樂意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感受小動物之間的關愛之情,懂得說話、做事不能影響別人。
活動重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喜歡和老師一起看圖書,能理解故事的內容,樂意學說角色對話,能在活動中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顒又形矣秒娮訄D書來吸引全體幼兒的注意力,讓孩子樂于和老師一起看圖書,并在邊看邊講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分層逐步學說對話,并在完整欣賞的時候進一步學說對話,同時配合延伸活動進一步鞏固對話練習。
活動難點:本次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感受小動物之間的關愛之情,懂得說話、做事不能影響別人的道理。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在老師的逐步引導下能明白這一道理,但是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他們很難一下子就延伸為自己的內化行為,所以只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不斷提醒與督促才能逐步實現。
三、說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電子圖書(集體看圖書時用)
故事錄音、人手一本故事書(完整欣賞、邊聽邊看邊講時用)
經驗準備:幼兒有和老師一起看圖書的經驗
孩子們有學說角色對話的經驗
四、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采取恰當的教學手法!根據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的特點,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一下教法:
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有利于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活動通過利用“愛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這一懸念,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故事情節發展,學習角色對話。
多媒體演示法:我們人說比較多,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電子圖書呈現在每個幼兒的視線范圍內。
討論交流法:《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了討論交流法給幼兒提供一個較寬松的語言環境。
2、說學法
本次活動我主要引導幼兒用多通道體驗法,用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在看看、聽聽、猜猜、說說的輕松氣氛中掌握重點和難點。同時還采用討論交流法,讓幼兒在師生互動中、在生生互動中進行語言的交流、思維的碰撞,以調動幼兒運用語言的積極性,滿足幼兒表達、交流的需求。
五、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四個環節:
1、設置懸念,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師生共同閱讀,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
3、自助閱讀,完整欣賞,情感遷移
4、延伸活動
環節一、教師以觀察封面導入活動,主要采用情景激趣法,設置懸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愛唱歌的小麻雀為什么不能唱歌,激發幼兒看圖書的欲望。
環節二、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部分。我將通過師生共同閱讀電子圖書的形式,讓幼兒在看看、聽聽、猜猜、說說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在學說對話的部分,我設計了層層遞進的方法,先讓幼兒自由猜測貓頭鷹與小麻雀的對話,引出故事中的對話并引導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完整學說對話,然后引導幼兒集體猜測、學說啄木鳥與小麻雀之間的對話,最后讓個別幼兒來分角色猜測、學習小猴子與小麻雀之間的對話,采用了集體教學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及教師逐步退位等教學方法,幫助幼兒有效學習角色對話,初步完成教學重點。
在這一環節中,小松鼠與小麻雀之間的對話是引出故事寓意的關鍵,所以,這里我們讓幼兒重點觀察最后一幅圖,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小動物之間的關愛之情,為突破活動重點作鋪墊。
環節三、此環節既是活動重點的補充,又是活動部分。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幼兒人手準備了一本故事書,讓幼兒邊看、邊聽、邊講,進一步學說角色對話,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從幼兒的翻書過程了解孩子地故事內容的理解與否。在完整欣賞后我將主要采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幼兒來進一步了解故事的深層寓意。如:用“你喜歡小麻雀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小動物間的關愛之情。同時再順勢提升,“你覺得什么時候也不能大聲說話”,讓幼兒通過討論懂得自己日常生活中說話、做事不能影響別人。
環節四、我主要設計了兩方面的延伸,一是區域游戲的延伸,在閱讀區、表演區投放圖書、頭飾等,讓幼兒進一步學說對話;另外一方面是結合日常生活對幼兒進行教育,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小麻雀不影響別人,因為我們知道孩子們不可能通過這一集體活動就能真正明白故事所寓含的道理,能學會說話、做事不影響別人,所以我們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僅一步引導,才能讓幼兒把這種關愛之情延伸為自己的內化行為。
六、說活動反思
1、內容的選擇適合小班幼兒。情節簡單,對話重復,使幼兒在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中初步體會關愛的情感。
2、在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時,尊重幼兒學習特點,引導幼兒從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換,采用個別、部分、全體等回答形式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3、以《綱要》為依據,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并學說故事中的簡單對話,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學習環境,為幼兒語言的發展,及培養注意傾聽的習慣打下更好的基礎。
小班說課稿 篇5
說教材選自《中國幼兒百科畫冊》下學期,我之所以選擇此次活動,是由于按物體輪廓涂色是小班繪畫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所必需要掌握的技能,是一種表現技法。對發展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群、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在汽車的輪廓內能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正確使用油畫棒,并在此過程中能分辨幾種基本的顏色。
由此我制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涂色。
2、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涂色。
本次活動的重點:認識四種顏色,學習使用油畫棒在一定空間內涂色。難點: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油畫棒涂色。
說活動準備為了讓幼兒愉快的進行活動,積極投入活動中,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磁帶、錄音機等,還有印有汽車輪廓的紙。
說活動過程本次活動我分三部進行:
第一,采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美妙的汽車展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
第二,采用講解演示法,通過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會涂色。
第三,首尾響應,以汽車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解。
一、情境導入
“今天,我們小二班要開一個汽車展覽會,你們想開嗎?”這樣的問話一定能讓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興致勃勃地參與涂色活動。師幼一起聽音樂,做開汽車動作。開到目的地,“啊!這里的汽車真多呀”然后,讓幼兒看看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顏色的汽車呀,在這里教師可適當提醒幼兒不知道可以問老師,或者問知道的小朋友。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很強,他們能夠正確地辨別多的顏色,但都不能正確說出它們的名稱。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種顏色,不加選擇地進行涂色活動,也不知道換顏色,有的一種顏色一直用到結束。于是在活動中,通過提問:“在小樹下的汽本是什么顏色的?小狗開的汽車又是什么顏色的呢?……”觀察了這么多汽車以后,教師可以以提問方式讓幼兒參與涂色活動“你們想不想也把你們的汽車拿到汽車展上去展覽呢?”這時幼兒一般都想親身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講解法深入掌握
運用講解法讓幼兒掌握涂色方法。在這一環節中,我著重體現以幼兒為中心教師為輔的教育思想。首先我請個別幼兒在其他幼兒面前嘗試涂色活動,在他涂色的過程中進行鼓勵、幫助,并作簡單的點評,讓幼兒更理解涂色的每一個細節。如果讓這個幼兒涂完整輛汽車,顯示時間不允許,會影響整個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他孩子也會耐不住性子,所以待他涂完一小塊面積后,就可以由教師來完成了。教師邊示范邊講解,要求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來回反復地涂,盡量不要留空隙,不要涂到輪廓線外,能使用不同顏色涂色。在幼兒涂色過程中,教師邊看邊指導幼兒正確的坐姿等。完成涂色活動后,教師可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三.作品分析
教師可選擇涂的較好的作品開始講解,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均勻度上自由評說,當然,除了對幼兒作品進行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橫向比較外,教師還要對幼兒進行個別幼兒的縱向比較,讓他們知道色彩豐富、涂色均勻的作品才好,讓每個幼兒都得到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從活動中獲得成功、快樂的體驗。
四、活動廷伸
小朋友們畫了這么多漂亮的汽車,是不是也畫一些送給別的班的小朋友一些呢。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說課稿 篇6
活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交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之而來的便是交通問題的日趨嚴重。在如此快節奏的背景下,可以說從你到我、從司機到行人,每一個人都穿梭在紅綠燈的交替變換中。然而,也就是在這紅綠燈下,多少粗心大意者飛濺鮮血;多少人為了趕一點時間自毀了前程;多少亡命之徒在推杯換盞后命喪黃泉……您又是否知道,中國每年有1.85萬名14歲以下的兒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死亡率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交通事故已成為14歲以下兒童的第一死因……而這些數據還在不斷的更新。近年來,我國也發生了多起幼兒園校車安全事故,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我們的孩子。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成長!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勢在必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毙“嗪⒆佑捎谀挲g小,缺乏生活經驗,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較差,因此,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都t綠燈眨眼睛》這一安全教育活動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遵守交通規則,學會在紅綠燈的指示下安全過馬路而設計的;顒右浴凹t綠燈”為切入點,以多媒體動畫和自制教學具為載體,引導幼兒在動畫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從而增強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可以說,這一活動既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幼兒的生活。
活動目標:
為體現生活就是課程的教育理念,我根據小班幼兒的現狀和活動需要,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確立了以下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我將它設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
2、能力目標——會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安全過馬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目標)
3、情感目標——體驗扮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適宜的環境、材料的支持。豐富的教學具可以使活動變枯燥為有趣,變抽象為形象。為使活動更具趣味性,讓幼兒體驗快樂的學習,我作了以下準備:
1、多媒體動畫《小汽車嘟嘟過馬路》
2、自制教學具——紅綠燈、小汽車、方向盤
3、音樂《小汽車》
教法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我除了以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適宜地采用了直觀展示法、扮演游戲法、啟發提問法等教學方法,輕松引領師幼互動。
同時,我還精選了“觀察法、討論交流法、游戲體驗法”等有趣學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中,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感受成功建構知識的喜悅。
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依據,充分考慮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通過“設置懸念、激發興趣;動畫釋疑、引出主題;展示教具、討論交流;扮演游戲、鞏固知識;延伸活動、繼續探索”層層遞進的五個環節,引導幼兒在“看中學、玩中學、樂中學”。下面我就將這五個環節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一輛自制小汽車說:“它是小汽車嘟嘟,它有一件最害怕的事情,你們猜會是什么事呢?”可愛的小汽車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適宜的提問更是啟發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在幼兒大膽猜測后,我故作神秘:“要想知道小汽車最害怕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動畫吧。”輕松進入下一個環節。
二、動畫釋疑,引出主題
帶著上一環節制造出來的懸念,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動畫——“小汽車嘟嘟過馬路”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大膽表述:小汽車最害怕的事就是過馬路了,每次過馬路它總是嚇的躲在一旁發抖。并由此發現不遵守交通規則,橫沖直撞過馬路是非常危險的。順利地解決了最初的疑問。緊接著我又提出問題:“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幫助小汽車不再害怕過馬路嗎?”引發幼兒大膽地討論,想出各種辦法來幫助小汽車嘟嘟。對于幼兒的回答,我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大大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后播放動畫的后半部分進行揭秘,讓幼兒明白:只有在紅綠燈的指揮下才能安全過馬路。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紅綠燈。
懸念的設置、動畫的導入,猶如樂曲的前奏,它會緊緊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并很快地切入主題引出活動,我認為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活動取得成功的首要保證。
三、展示教具,討論交流
此時,孩子們的注意力已集中到了紅綠燈上,我趁熱打鐵,進入到第三個環節“展示教具,討論交流”。這也是活動的重點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出示自制玩教具——紅綠燈,結合上一環節的知識經驗展開活動!斑@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它?”實物教具的展示引發了一個新的興趣點,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更高了。緊接著我按動開關,使紅綠燈的燈光交替閃爍,孩子們看到真的可以發光的紅綠燈,興致更加高昂了。這時,我一邊演示紅綠燈一邊提出問題:“紅綠燈有什么用?紅燈亮了表示什么?綠燈亮了又該怎么做?如果馬路上沒有紅綠燈會怎么樣呢?”由于孩子們已經有了相關的知識經驗,因此能很快地說出紅綠燈是用了指揮交通的,它會幫助我們安全過馬路以及“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最后,我操作紅綠燈,并用自編的兒歌幫助幼兒加深印象進行小結:“過馬路,要小心;紅綠燈,眨眼睛;紅燈亮一亮,請你停一停;綠燈亮一亮,請你快快行!表樌赝瓿闪说谝粋活動目標,突破了重點。
四、扮演游戲,鞏固知識
這是活動的高潮部分。由于小班孩子年齡小,說和做的行為很多時候達不到一致,因此為了讓孩子們牢牢地記住“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并在實際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運用,我創設了“小汽車過馬路”的情境,利用自制教學具——紅綠燈、小汽車、方向盤開展游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小司機,我來控制紅綠燈。隨著《小汽車》的音樂,幼兒在紅綠燈的指揮下開車,一會兒停,一會兒行,歡快地進行游戲。整個游戲過程中,每個孩子都爭著做合格的小司機,體驗遵守交通規則帶來的快樂。
心理學指出:“凡是幼兒積極參與體驗過的活動,他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痹谶@個環節中,我正是運用游戲這個直觀而又生動地過程幫助孩子親身體驗“紅綠燈”對我們的重要性,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良好合作順利地完成預設的活動目標,突破重難點。整個活動也在這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結束。
五、延伸活動,繼續探索
受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水平的限制,僅僅開展這樣一次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活動結束后,我會把自制教學具投放到區角中,引導幼兒運用游戲體驗法,通過與同伴的互動、與教學具的互動、與環境的互動,繼續豐富相關的知識經驗;同時,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配合,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總之,整個學習過程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松的,學習是快樂的。相信通過快樂的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夠牢牢記住“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安全過馬路。
小班說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可愛的小豬》是根據年級組課題《幼兒泥工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實踐與研究》,并結合本班幼兒興趣特點及發展水平設計的一個生成活動。通過《可愛的小豬》這個活動,讓幼兒在團一團、搓一搓、壓一壓、捏一捏的過程中,發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感受、體驗創造美的快樂和自豪。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年級組課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和教學重、難點,設置以下的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橡皮泥搓、團、壓等技能表現小豬的基本造型。
2.體驗泥工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
我把目標中運用捏、搓等技巧做出各種姿態的小豬作為活動的重點。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偏小,小肌肉不發達的特點,我把熟練掌握捏、搓這兩樣技巧作為活動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根據新《綱要》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空間,引導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應以幼兒的自主參與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
孩子
共同活動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樂。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PPT
課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棉簽若干。
知識準備:了解小豬的生活習性。
四、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幼兒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幼兒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地指導。
1.
游戲情境法:通過歌表演《小豬睡覺》,萌發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引入到活動的氛圍中。
2.教師講解示范法:因為幼兒的操作技能是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雖然幼兒已有一些操作技能,但是要隨心所欲地制作出藝術作品來,還需要教師的指點、講解和啟發。如:師生共同了解對各式服裝的制作方法和材料,教師作適當的講解和啟發。
3.激趣法;根據幼兒具有形象思維的特點,通過觀看作品展覽會,從而激發幼兒的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求知欲望,使幼兒已有的審美經驗得到擴展、啟發,以最終的藝術創作作好鋪墊。
五、說
活動設計特色
1.創設豐富、多元的活動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為幼兒創設的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因此,本次美術活動中融入了很多元素,符合小班幼兒教學本身的需要。
2.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性"。
根據新《綱要》的精神和美術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著一個"趣"字。因為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為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逼真的場景,生動有趣的畫面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情境表演、畫面欣賞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3.活動形式凸顯
游戲性。新《綱要》的精神"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幼兒年齡越小,游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在小班教學活動中,將適宜的游戲與相應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經驗,感受美術活動的快樂,培養對泥工活動的興趣。因此,為完成活動目標,我將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在本次活動中,從導入活動歌表演《小豬睡覺》到傳授泥工技能中游戲兒歌的運用以及活動評價時組織幼兒參觀作品展覽會等游戲的運用,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為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 說活動過程
1.歌表演《小豬睡覺》,導入活動。
。1)播放課件:看,這是誰呀?小豬長什么樣子?
(2)我們一起來表演可愛的小豬。
2. 教師出示范作,請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探討小豬的制作方法。
這是什么?怎樣才能變成可愛的小豬?
3. 教師教幼兒做小豬
A、分泥:從面泥媽 媽身上分出一個大面泥娃娃、四個小面泥娃娃。
B、拿起大面泥娃娃,邊唱歌謠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大皮球。問:我團的皮球圓又圓,你團的皮球圓不圓?團成皮球以后,接著唱歌謠:搓搓搓,搓搓搓,皮球變成圓雞蛋。做出小豬的身子。
C、換一塊小面泥繼續邊念歌邊做:團團團,團團團,團成一個小圓球;搓一搓,壓一壓,圓球變成葵花籽;豎著貼,往下彎,變出小豬的大耳朵。同上,做出兩個豬耳朵。
D、做小豬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塊小面泥: 團團團,團成球;壓一壓,變出小豬的大鼻子,小棉簽,來幫忙,鉆出兩個大鼻孔。再拿起一塊小面泥:搓一搓,打個圈,變出小豬小尾巴。
E、用小棉簽在小豬的臉部點出兩個眼睛,小豬制作成功。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制作小豬的耳朵。
5. 評價幼兒的作品。
展示幼兒作品,幼兒邊念兒歌,邊走圓圈參觀,評選出最可愛的小豬。
附:兒歌《小小豬》
小小豬,胖乎乎,
耳朵大,腿兒粗。
走路搖搖小尾巴,
唱起歌來呼嚕嚕。
小班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齡小,生活知識經驗還不豐富,所以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較弱。新《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對小班的孩子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我選擇了在幼兒生活中容易被忽視但卻經常發生安全事故的“上下樓梯”這一孩子熟悉的生活情景作為教學重點,精心設計了這節《上下樓梯中的安全》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初步學習在生活中自我保護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
2、目標定位: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滿足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情感的需要,我把目標定位如下:
。1)學習兒歌《上下樓梯歌》,讓幼兒了解上下樓梯的正確方法。
。2)初步樹立幼兒生活中的安全意識,養成上下樓梯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鬧,照顧前后的良好安全習慣。
3、重難點分析:
。1)重點:教會幼兒上下樓梯的正確方法。
(2)難點:讓幼兒懂得上下樓梯安全的道理,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4、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邀請函,多媒體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已有上下樓梯的經驗(最好能拍攝幼兒上下樓梯的照片做為情景再現使用)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動靜交替。
1、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畫面呈現幼兒面前,讓幼兒在此過程中獲得直觀的感知,并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提問啟發式:
在各個環節,都相應的設置了問題,逐漸引導幼兒對活動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3、情景教學法:
讓幼兒將平時的不太注意的行為提煉出來,再次著重親自體驗感受上下樓梯的正確方法。
4、游戲體驗法:
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三、說學法
教學活動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采用的學法有:觀察分析法,討論法,互動法等。
四、說過程:
環節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課件:美羊羊邀請函)
1、出示邀請函,讓幼兒猜想里面會是什么?(引出路線圖中的樓梯)
2、教師啟發式提問,“平時我們是怎樣上下樓梯的?”、“上下樓梯時我們要注意什么?”
。ā安乱徊隆钡男问皆O計,為幼兒設置了懸念,給活動籠上了一層神秘感,使活動一開始師幼雙方都以開放的心態進入氛圍)
環節二:組織幼兒交流討論,總結正確的上下樓梯的方法。 1、你們認為哪幅圖上的小朋友的行為是安全的,哪些行為是不安全的?
2、為什么你認為他們的行為不安全?(請小朋友觀看課件)
。ㄏ惭蜓颍┬〗Y:我們在上下樓梯時靠右走,集體上下樓時要照顧前后,排好對一步一步兩腳交替走,不要急,不要擠。
。ㄓ捎谛“嗟挠變耗挲g小,他們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多以直觀的感受為主,為此,我將上下樓梯的一組行為制作成幻燈片,讓幼兒在看幻燈片的過程中能直接感知,教師鼓勵幼兒想一想,然后積極主動表述圖片中的內容并分析,同時也有助于幼兒觀察力的培養)
環節三:游戲《小衛士闖關》 為了幫助幼兒加強的安全意識的掌握,本環節我設計了“闖關”的游戲。我采用搶答的形式來組織,幼兒對各類安全事件快速地進行判斷,在幼兒判斷后,出現一個可愛的“笑臉”提示,進一步幫助提高正確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復雜的說教變成了有趣的游戲,可愛的“笑臉”增添了幾分童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環節四:
(1)學習兒歌《上下樓梯歌》。幼兒有了知識的積累、經驗的提升后,對兒歌掌握速度較快
(2)帶領幼兒出發去青青草原,體驗正確上下樓梯的方法。
。ㄒ龑в變哼呑x兒歌邊體驗,在這個環節我設置了學習兒歌就是為了讓幼兒能將上下樓梯的安全牢記心中,加深印象)
結束,音樂《別看我是一只羊》
各位老師:安全教育的成功需要不斷探索,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會不斷讓幼兒掌握更多的自我保護的方法,同時,在今天的此項活動中的更多不當之處,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附兒歌:
上下樓梯不推擠,一個一個跟得齊。
手扶欄桿慢慢走,一階一階走上去。
下來還是靠右邊,一個一個有順序。
保證安全是第一,一定一定要牢記。
小班說課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腳是我們身體一個重要的部位,從孩子們能爬能站穩到可以走跑跳等活動,都離不開他們的小腳丫。但是他們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傷害到自己的小腳,影響身體健康。小班幼兒已經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了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比較缺乏,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腳丫,知道小腳的用處以及學會保護自己的小腳。
二、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求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目標
1.了解腳的外形特征,知道有很多事情做的時候離不開我們的小腳(重點)
2.學會在生活中正確的保護我們的小腳(難點)
3.體驗健康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綱要》中指出,提供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表達
因此我做了一下準備
物質準備:盆、熱水、毛巾、軟墊、歡快的音樂
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熟悉自己的小腳,初步了解腳的外形特征。
三、教學法
合適有效地教學法能是幼兒在活動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活動有效、順利的開展本次活動我運用的教學法有
動手操作法:動手操作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性,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與材料接觸,自己去探索、發現知識。在活動過程中,我讓每個幼兒嘗試自己洗腳,不僅給了他們自己操作的機會,也讓他們學會了自己洗腳的本領。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吸引幼兒興趣的重要方式,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差,在活動中多出采用游戲,如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玩小腳,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然的習得對腳的認識。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自由討論、交流中無拘無束的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發現,分享經驗,相互獲得知識經驗的同時也是聯系說話的好機會,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自己討論小腳的外形、小腳有哪些本領等,幼進行談話,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四、活動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得分為4個步驟,分別是游戲導入,引發興趣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通過討論,知道腳丫的作用保護我們的小腳丫
一、游戲導入,引發興趣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走進教室,可以走著,跑著,跳著等
師:小朋友們都用了不同的方式走進教室的,誰來說說看,你是怎么進來的?是用什么進來的呢?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引起對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用的方式,在討論中引出活動的主要內容:小腳。引發幼兒的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
二、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
師:我們的小腳丫這么厲害,能用那么多方法進教室,那我們的小腳是什么樣的呢?拋出問題,讓幼兒坐在準備的軟墊上
1、摸一摸,讓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小手摸一下是什么感覺
2、看一看,仔細觀察,看看腳是長什么樣的
3、聞一聞,讓幼兒問一下自己的腳以及同伴的腳的味道,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
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問題拋給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探索,自己發現,加深理解和記憶。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小腳丫,他們摸上去都是滑滑,腳上一個一個的像手指一樣的是腳趾,一共有10個腳趾頭。腳上面是腳背,踩在下面的是腳底。,大人的腳長的大,小孩子的腳長的小。而且腳上有一股味道
三、通過討論,知道腳丫的作用。
師:我們的小腳不但長的很可愛,他也有很多本領,他能幫我們做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說出腳能走、跑、跳,能在做游戲的時候幫到大忙比如說玩老狼老狼幾點了、踢毽子,跳繩等
師:那我們根著音樂來讓我的小腳丫動起來吧!教師放較歡快音樂,讓幼兒跟隨音樂一起來做運動。
在此環節中,我運用了討論談話法,讓幼兒將自己的意見大膽的說出來,也讓幼兒在跟隨音樂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腳的作用。
四、保護我們的小腳丫
師:我們的小腳丫那么能干,幫我們做了那么多的事情,那我們應該怎么保護它呢?讓幼兒自己討論,教師總結,我們每天都要洗腳,早上起床了要給小腳穿上襪子,平時走路的時候要小心好不要踩到尖尖的地方。
師:那我們現在,就來把我們的小腳洗洗干凈吧!
教師拿出給小朋友們準備好的腳盆,放入溫水,水的溫度大約40度左右,讓幼兒把腳放進水里,自己洗腳。洗腳的時候要兩腳用力搓搓,要洗腳背,腳趾,腳逢還有腳跟,洗干凈之后要用布擦擦干凈。
師:小朋友們都會洗腳了嗎?那我們回家了也自己洗腳好嗎?
綱要中提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為了避免空洞的說教,我把洗腳放到了這個環節中,不僅讓幼兒知道洗腳能保護我們的小腳,也能也讓幼兒學會了自己洗腳的本領。
五、活動延伸
課后可以帶小朋友去不同的材料泥土、沙子、海綿、鵝卵石地上讓小腳丫感受不同的感覺。
小班說課稿 篇10
(一) 教材分析
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個幼兒的天性,這一點在小班幼兒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小動物們不時出現在好聽的故事里,有趣的兒歌里,好玩的游戲里,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吸引每一個孩子。
"我學小動物"活動內容通過幼兒在自主、自由的游戲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于交流。從而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表達的欲望和需求。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上:在游戲情景中學小動物,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叫聲,并做相應的手勢動作。
2、 能力上:積極參與討論,愿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培養幼兒喜歡聽說游戲,能大膽與小朋友,老師一起愉快游戲的情感。
(三) 學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會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名稱、叫聲,并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難點:大膽的表現自己,正確的做各種小動物的叫聲和走路的姿勢。
(四) 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動物掛鏈、動物卡片,魔術棒,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活動中;
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游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在活動中我還加入了我的動物好朋友小白兔(讓大班小朋友扮演)貫穿整個活動過程 。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角色游戲法、提問法等。
角色游戲法: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這些小動物的形象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嘗試用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啟發幼兒的思維,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導語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2、運用角色游戲,激勵幼兒大膽的用自己的想法表現各種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通過游戲《變變變》鞏固、加深幼兒對小動物的動作和聲音了解。
我相信,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觀摩后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成長。謝謝!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相關文章:
【精品】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06-16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十篇06-15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五篇06-04
【精選】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十篇06-05
有關小班說課稿模板匯編十篇06-04
【精華】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5篇06-17
【推薦】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8篇06-11
關于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6篇07-15
精選幼兒園小班說課稿模板集合十篇08-11
關于小班說課稿模板集錦九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