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說課稿集合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說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 教學內容:本課是人教版四年級第七冊四單元的內容。
2、 教材簡析:分數是我們四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到的新內容,它又是學生對分數理解的關鍵,本課的學習還為以后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來進行的。讓學生通過課件中的動畫操作演示,使學生理解加減法的算理,并且明白只有在分母相同的情況下,分子才能相加、相減的道理。使學生通過操作明白算理,在“動”中思、在“動”中悟。
3、 教學目標:經過我對教材的分析與對學生的了解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正確迅速地計算有關習題。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抽象概括能力。
思想目標: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4、 本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與計算簡單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5、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理解簡單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二、 說教法。
在本節課中,我在教學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方面。
1、 從生活情景出發,以游戲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知識的門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生學習的注意與興趣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2、 大膽利用課件讓學生自學,使全體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3、 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4、 在學生的反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導。
三、 說學法:
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決定在教學中采取以下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課件中的動畫演示自己歸納、總結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概括的同時,自己嘗試對分數加法的計算,并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將分數加法的算理初步理出一條思路。
3、充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增強合作學習的合作精神。
4、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充當老師的角色,自己出題,學生自己解答。
四、 說教學過程:
1、 為了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在復習中,設計了一個“過關游戲”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計算回答的同時,也將分數的含義理解在學生頭腦中得到加深,為新課內容打下基礎。
2、 在新課以前,我出示一個探索實驗的動畫圖,讓學生直接根據演示列出算式,然后告訴學生知道為什么:+=,接著就揭示課題:簡單的分數加減法。這樣可以使課題很自然地滲透到學生腦海。
3、 在例1的教學中,我決定采取讓學生讀懂題目以后,自己分小組討論列出算式,再試著進行計算,并把自己的思考方法告訴自己的小伙伴。我想通過這種方法,一定可以使學生人人動手、動腦,體現出自主探索學習的優越性。
4、 就課標指出,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并在具體的生活情意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因此在例2的教學中,由于有例1的基礎,我讓一個學生直接列出算式,算出結果以后,再特別指出:“”這個分數有何特點,然后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明白實際就是一個單位:“1”可以直接等于“1”,并且讓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等于1的分數,請學生舉例,同時使學生明白等于1的分數有無限多個。
5、 在分數減法的教學中,由于有了加法的基礎,所以我決定大膽的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探索、推理,利用小組交流的機會,將分數減法的算理記在心中。尤其在例4的教學中,讓學生積極思考,明白為什么要把“1”看作“”,而不看作其他分母的分數的原因。
6、 在分數加減法教學過程完成后,我準備引導學生完整的歸納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且教師板書在黑板上,以利用學生的感覺器官,增強學生的記憶。
7、 課堂練習是一堂課的關鍵部份,所以我在學生完成了課本相應的做一做以后,鼓勵學生自己上黑板出分數加減法的題目,再請其他學生來完成,通過這個環節的練習,我想學生一定具有極強的課堂興趣。
8、 最后,我還安排了一個“摘蘋果”的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記、在歡快的氣氛中,將本節課的知識點刻入學生大腦。
五、 板書設計: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我特將板書設計如下:以上是我對這一課時的教學設想,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以新課標為準繩,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一定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愉悅、興奮的氛圍中自然接受所學的知識內容,并讓學習內容能在實踐中得到升華,為后面的學習分數打下基礎。我相信學生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完成此節課的教學內容,基本達到教學目的。
在以上教學設計中,肯定會出現許多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老師們批評指正,歡迎多提寶貴意見。非常感謝!
小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說課的內容是牛津小學英語5A的Unit 9,這個單元的核心內容是"辨認形狀"。Unit 9 B. Look, read and learn學習圓形、星形、心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橢圓形這八種形狀,其中前四種形狀的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寫,并初步運用What shape is it?將形狀與日常生活用品結合起來進行交際。
二、教學策略
新課程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達到發展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小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占優勢。為了到達教學目標,落實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借助日常生活用品,我采用活動的教學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協調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開放的。
三、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識,我對本課設計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活動、游戲學生能產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能敢于、樂于、善于開口講英語,積極參與交流,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2.認知目標:學生能聽說讀寫五個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聽說讀四個單詞(diamond, rectangle, triangle, oval);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或What shape is the...? It's a/an...進行口語交際。
3.能力目標:學生能用英語相互交流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狀;能發揮想象,綜合運用圖形,創造性地畫出各種圖案。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學生能聽說讀寫單詞(shape, circle, square, star, heart);能運用What shape is it?就物品的形狀進行口語交際。
2.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正確地用英語說出八種平面圖形;能運用What shape is the...?進行交際;能正確說It's an oval.注意an的用法。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電腦、錄音機、單詞卡片、鐵絲、各種形狀的物品(雞蛋、餅干、巧克力、糖等)。
2.學具:學生自備各種形狀的實物。
六、教學過程
1.歌曲激趣,營造氛圍
英語歌曲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這首深情動聽的歌曲既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歌詞中的star, diamond又能為新課學習作鋪墊,自然導入新課。
2.聯系實物,學習新知
小學高年級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結合日常生活用品,借助于多媒體,運用圖片進行直觀教學。由歌曲引出star,結合海星教學star;借助心形的盒子學習heart;由看太陽的形狀circle學習橄欖、雞蛋的oval;通過鐵絲變形,由oval學習square,再變形到diamond;再用紙把diamond折成triangle;隨后用兩個triangle拼成一個rectangle,依次學習這八種平面圖形。
3.趣味游戲,鞏固掌握
寓學于樂,讓學生輕松、快樂、高效地學習,是我們的追求。游戲,是我們的好幫手之一。因此,我在本課設計了Look and imitate(模仿秀),What's missing(順風耳),Read quickly(小八哥)三個游戲。第一個旨在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養成靜聽、細看、敢說的良好學習習慣;第二個旨在考驗學生的聽力和鞏固用英語說圖形;最后讓學生在游戲競賽中熟練認讀圖形。
4.實物操練,習得語言
運用實物,師生之間進行句型操練,再由學生兩兩操練,自由操練。針對學生英語基礎的差異性,不強求學生用What shape is the...?會話,適當降低要求,可以用What shape is it?掩蓋實物的形狀,制造信息差,讓學生競猜,在猜說中鞏固本課內容。
5.布置作業,鼓勵創新
小學生英語聽說領先,讀寫應該緊跟。因此,我請學生邊抄邊讀四會單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小學生想象豐富,我鼓勵他們綜合運用這八種圖形設計一種物體,并在各種圖形上用英語標
小學說課稿 篇3
一、設計理念: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受到愛國教育,從中懂得珍惜時間。
二、說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在一、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認識鐘表、了解時、分、秒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有很多經驗。因此,我根據課標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到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年歷卡的觀察討論,感受并記住每月天數。
3、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具體情境,培養學習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珍惜時間的意義。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記住各月的天數和初步會判斷平年或閏年。
課前準備:
學生:不同年份的年歷卡。
教師:課件、年歷、等。
四、說教法學學法
(一)教法
1,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首先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發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為了體現課標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我注重教學與實際的聯系。因為年、月、日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依據,采用主體性、啟發性教學方法,真正把學生當作主人,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ǘ⿲W法
1,由于年月日的知識比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重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為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一些學生不一定對學習材料看得很仔細,理解得很全面,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揮整體優勢。教師觀察指導個別學生,做到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較好把握了學生的認識活動的進程,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互動精神。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是有這么多的老師和我們一起聽課大家高興嗎?(高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板書課題)
。ǘ┖献鹘涣鳌⒄J識年、月、日
1、讓學生說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的一年一月一日。
2、在自然界中的一年、一月、一日,隨后出示課本51頁的只的知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4、匯報交流,集體驗證
。ㄈ┱J識特殊月——2月
1,習有關二月的知識,
2,察不同年份的2月
3,交流匯報:
。ㄋ模┙虒W生記大月、小月的方法:
1、小組討論怎樣較快地記住各月有多少天?
2、全班交流。
3、教師提示(1)拳頭記憶的方法。(2)歌謠記憶。
(五)、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聰明的猴子考大家
2、師點評。
3、幫青蛙和小鳥算生日
4、點評:
五、全課總結
1、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自己有什么收獲?
2、時間過得真快,當我們回憶這節課的內容時,這節課已經過去了,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我和學生共同完成的,直觀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難點,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有2個月
大月 1,3,5,7,8,10,臘各月份,都有31天;
小月 4,6,9,11各月份,都有30天;
二月 平年28天,閏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分米和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對于新的計量單位毫米,學生通過使用直尺,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計量單位分米雖然不常用,但它對學生理解長度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課程標準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個體的發展服務。個性的和諧,理性的培養,情操的陶冶,身心發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課標所追求的目標;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這個知識目標外,重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存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情感態度、培養能力的關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中,為了不讓學生一味的接受和積存知識,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們注重借助直觀教具和多媒體,運用多種方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分小組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他們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一系列活動,互相合作,集體探討,獲取知識,應用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1、用自主探究,育實踐能力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诖,《分米和毫米的認識》中,對于分米的教學,我把空間留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問:“關于分米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接著出示1分米的尺,讓學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長度,并通過找一找、說一說、比一比、估一估、畫一畫、數一數、量一量等環節加深對一分米長度的印象,通過自已的操作來發現知識,學習知識。
2、以層層引入,導數學新知
接受式的學習固然同樣給了學生科學概念的結論,卻沒有給學生一個探索和探險的經歷,學生隨之失去了培養科學精神、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的機會。會發現學生把知識“拋”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對教學知識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時,對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進率關系,我們沒有硬性灌輸,而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出發對教師所講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釋,重新建構起新的認知結構。在比較、分析、推理之后,學生形成了新的知識體系,也就是不同單位的長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從而真正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實際問題。
在認識毫米時,教師先讓學生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問:“你發現了哪些有關毫米的知識?”當學生說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時,教師立刻出示課件并引導問:“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讓學生來數一數,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師繼續問:“那么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呢?”請學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體有哪些,加深對毫米的認識。
3、讓趣味練習,促知識鞏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富于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及交流等等數學活動?墒窃谏燥@枯燥的練習中,如何來體現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如何讓數學練習也能深深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我們設計了“小明的日記”這一環節,學生在讀日記的過程中發現了錯誤,笑聲不斷,教師就因此而提問:“你們笑什么?”學生指出各種錯處而改正,整個改錯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就讓數學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的親切,久而久之對數學產生深厚的興趣和積極地情感。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請批評指正。
小學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19課《夾竹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模式、教學設計、板書設計、課堂評價、資源開發七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題為"詠物抒懷",共安排了3篇課文,《廣玉蘭》、《夾竹桃》、《古詩兩首》,寫了四種物,讓我們感受到了它們身上蘊藏的高貴品質;仡櫶K教版課文的編排,在三年級上冊學習了《蒲公英》,三年級下冊學習了《花瓣飄香》《荷花》,四年級上冊《桂花雨》,都是關于植物的,各學段內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新課標中指出:要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夾竹桃》正符合這一特點,能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夾竹桃》是季羨林先生的作品。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寫了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花期之長、韌性可貴、花影迷離的動人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語言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不經意間流露出這位"學界泰斗"的童真、童心、童趣。文章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
二、說學情分析
本課為蘇教版第12冊中的一篇美文,相對于高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已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并對文質兼美的文章具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并非難事。然而雖然學生都見過夾竹桃,在他們的頭腦中夾竹桃只是一種極為普通的植物,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夾竹桃的韌性以及月光下的夾竹桃給人帶來的幻想,從而更準確地感知美、表現美,則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真切地感受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結合教材特點及六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出現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作者為什么喜愛夾竹桃,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本課的學習重難點定為:讓學生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揣摩作者對夾竹桃的韌性的贊美以及感受作者構思的奇妙,想象的貼切、新奇,從而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三、說教學模式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主要采用"讀議結合,情境共生"的教學模式:
教學中,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齊讀、瀏覽等多種形式,在讀中自讀自悟,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夾竹桃可貴的韌性及花影迷離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四、說教學流程
。ㄒ唬┘ぐl興趣,導入新課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我引導學生觀賞春夏秋冬各種花的圖片,讓學生說出關于有關描寫花的四字詞語。然后出示夾竹桃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對它的印象。
。ǘ┏踝x課文,了解內容
學生初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明確任務 學有方向
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便是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F在重新提出來是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到本節課應該完成的具體目標,它是落實教學重點的主要途徑。
(三)交流展示 適時點撥
交流展示分三個環節進行:自我完善——小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學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預習任務,做好在小組中交流的準備。隨后小組交流,(這一環節是因為我們的學生由于處在農村,膽子還是比較小,也不夠自信,小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進行展示,通過小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增強自信心,為全班展示打好基礎。同時,對于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可以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集體探究進行解決。)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我們進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過程中,我做好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力求給更多的學生以展示的機會,并且隨機進行引導和點撥,落實教學重點。
我估計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會找出第二自然段兩盆夾竹桃開花時紅白相映,奇妙有趣的景象與第四自然段夾竹桃可貴的韌性和第五自然段引起作者的美妙幻想等內容。對于學生的每一個觀點,只要能從文中找出句子,談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讀下來,我都引導學生對他們進行肯定與贊揚。同時有機的進行整合并落實語言文字訓練,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去感受夾竹桃的美妙景象、可貴的韌性,培養學生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落實教學重點。
如夾竹桃可貴的韌性,孩子們會展示朗讀這一段話——:"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和"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
我引導學生抓住"和煦的春風、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無日不、無不"這些詞語體會夾竹桃一年從春到秋,無論是氣候的變化,還是季節的更替,唯有夾竹桃花開不敗,體會它的花期之長,沒有任何一種季節性的花朵與之相比,從而體會夾竹桃的韌性可貴。
為了進一步落實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我還出示這樣一段話"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每日都迎風吐艷。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每個季節都奉陪。"引導學生通過把"每日都、每個季節都"與原文中的"無日不、無不"進行比較,從而體會作者運用雙重否定詞"無日不、無不"在這里的妙處,也進一步落實了課后題。
再如作者喜歡夾竹桃的花影迷離,孩子們可能會展示這樣一段話:"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在孩子們初談感受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有感情的朗讀,在朗讀中孩子們會有更新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再進行朗讀,同時輔助于優美的音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想象地圖的樣子、想象池塘中的葕藻、想象墨竹畫的樣子,想象花和葉子在月影下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在朗讀中、在想象中感悟文字的美妙,感受夾竹桃的魅力。
在此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幻想夾竹桃是什么?完成句式: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傾注于筆端,讀寫結合,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ㄋ模』ㄕZ相伴,內化提升
當學生對夾竹桃的特點有了完整清晰的認識之后,對作者內心的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為夾竹桃設計花語"這一實踐形式,將感情內化為行動,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拓展創新,內化感悟(1分鐘)
課后的拓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
1、閱讀語文主題叢書上的相關文章。
2、以小組為單位,出一期關于"夾竹桃"的手抄報。
。ò耍⿲懽种笇,養成習慣(2分鐘)
1、仔細觀察,說說字的字體結構。
2、指導學生書寫,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3、展示優秀的寫字作品。
小學說課稿 篇6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筆算兩位數退位減的算理,能正確用豎式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
一、悟透教材
它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筆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以后學習多位數減法的重要基礎。
二、把握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情景的創設,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礎上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精選教法
針對本節課抽象性較強,算理比較復雜,而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相對較弱的特點,教學時應采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引導探究新知。教師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講授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等,并使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為一體。
教師首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喚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激發學習興趣,之后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已有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針對問題讓學生嘗試練習,引發認知沖突。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主探究算法,爾后通過直觀演示,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算理,掌握算法。最后,通過豐富的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其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四、體現主體、暗授學法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本課力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提出問題,獨立探究,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其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觀察分析,感知比較,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滲透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
五、整體設計思路
本節課遵循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獨立探究、解決問題——鞏固練習、實踐應用的學習思路。首先創設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情景,生提出問題:“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在學生嘗試練習后發現:個位上6減8不夠減,而學生前面所學的筆算減法都是夠減的,這就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合作交流,教師再進行恰當的講解和演示從而使學生掌握新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最后通過鞏固練習讓學生形成技能。
六、巧設程序、環環相扣
。、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為此,教師先播放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情景錄像,并出示各申辦城市的得票數,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真實錄像的播放讓學生深受感染,心中充滿了無比的自豪,他們的思維自然會進入一種積極的準備狀態,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
2、獨立探究、解決問題
奧蘇伯爾曾經說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也掌握了豎式的寫法,所以這兒首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在練習中,學生遇到了困難:“個位上6減8不夠,該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正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被喚起,開始進入深入的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數學課程標準》又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時候,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學生展開獨立探究,小組交流,全班匯報,展示算法的多樣化,以使學生在探究新知的同時,發展思維,培養創新精神。然后通過學生觀察比較,教師演示“借一作十”及豎式的書寫過程,讓學生明確算理,掌握算法。)
。场㈧柟叹毩,實踐應用
有效的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并用之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手段。因此本節課我分三個層次來設計練習,即基本練習、綜合練習、拓展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課堂總結
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提出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使所學知識形成有機的整體。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生動的情景,展開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獨立探究中冷靜思考,在合作交流中積極思辨,在生生、師生對話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數學的樂趣。
【【必備】小學說課稿集合六篇】相關文章:
【必備】說課稿初中模板集合八篇06-12
小學英語說課稿集合15篇11-03
【必備】說課稿初中范文集合5篇07-09
【必備】說課稿初中范文集合7篇06-23
小學語文說課稿(集合15篇)11-05
小學語文《太陽》說課稿集合9篇11-04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大班集合6篇07-12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模板集合7篇06-11
小學科學說課稿(集合15篇)11-24
【必備】幼兒園說課稿大班模板集合六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