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兩首》說課稿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而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所見》說課稿
一、說教材:
古詩《所見》是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是清代詩人袁枚mei寫的一首五言絕句,寫夏天中午所見到的情景。詩的語言清新流暢,明白如話,通過動靜結合的描寫,把一個活潑機靈、天真可愛的牧童刻畫得栩栩如生!澳镣T黃牛,歌聲振林樾”一句,寫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黃牛背上,他唱著牧歌,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膀T黃!北憩F了牧童悠閑自在的神態!案杪暋眲t表達了牧童愉快的心情。聲色俱備,情景交融,勾畫出了一幅色彩鮮明的“牧童行歌圖”!耙庥而Q蟬,忽然閉口立”一句,寫牧童行走間,忽然想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盯住鳴蟬。“意欲捕鳴蟬”不是寫詩人所見,而是詩人對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閉口立”是寫牧童的機靈敏捷的動作、神態變化。這句詩抓住牧童剎那間心理發展和動作變化這一細節,生動形象地勾畫出一幅“牧童捕蟬圖”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所、捕、蟬、閉”等生字,會寫“詩、林、立”3個字。
2、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所見》。
3、能背誦古詩。
三、說重點:認識生字,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四、說難點:古詩的理解與背誦。
五、說教法
l、直觀教學法: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因此本課教學目標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通過圖、文、聲、動畫等直觀、能動的變化,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新穎的形式,精彩的畫面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消除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圖文結合法:在教學中我圖文對照,讓圖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語言美統一再現,使學生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結合。
3.質疑法:通過一連串的提問,讓學生理解詩的內容,覺得自己仿佛身臨其境。
4.以讀代講法:本詩語言樸實流暢,讀起來瑯瑯上口,學生通過反復誦讀,熟讀成誦,深入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六、說學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用“看、找、讀、思、品、背”等方法學整首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像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感,并且使學生逐步掌握其學法,達到自求得之的目的。
七、說教學程序
古人云:“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薄端姟分心莻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當他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當他想著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因此,詩趣,應該是這堂課的靈魂所在。只有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到這種詩趣,他們才能在學習全過程中全心投入,渾然忘我。而一旦學生領悟到這種詩趣,那么他對詩的意境就體會得更真切。那么,在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領悟到這種情趣呢?
第一,運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在情境的'再造中覓得詩趣。詩重趣,想覓得詩趣,須進入詩境。想象是通往詩境的佳徑,只要通過想象,才能欣賞到絕佳的美景,才能感受到美妙的旨趣。本節課的教學,運用了多媒體,張開學生想象的翅膀。在導入時,我請小朋友們看圖,說說自己從圖中看到的,啟發小朋友充分想象當時森林中的情景。然后通過聽蟬鳴聲,請小朋友想象牧童當時的心理活動等。這樣在小朋友在真正學習古詩之前已經有的一定的心理基礎,對后面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于是,在學習古詩時,整首詩不再是20個漢字的排列,破紙而出的是嘹亮的歌聲,是生動的畫面,是盎然的詩趣。
第二,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在吟誦中吟出情,誦出趣。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的,詩只有朗讀出來,才能完成她的全部生命。在這一課中,詩歌的理解,詩意的體會,詩情的領悟,都是通過吟誦來完成的。在吟誦中,學生體味到牧童騎在牛背上的神氣十足;在吟誦中,學生感受到牧童生怕嚇跑蟬兒的心思;在吟誦中,孩子們化牧童為“我”,化“我”為牧童。正所謂:“文章讀的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當然,在我實施教學的時候,也有很多不滿意的地方。例如在教學中,我在引導小朋友理解“歌聲振林樾”時,引導不好,究竟是誰的歌聲就是引不出來,最后有小朋友說到了是牧童的歌聲,但有很多小朋友仍不肯同意,說是蟬的叫聲,我只好以它們共同的歌聲結尾。
《小池》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池》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煉。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內容來于Y-Y_課-件_園]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二、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吟誦古詩,背誦古詩。
2、認識“池、惜”等7個生字。會寫“立”1個生字。
3、抓住詩眼“惜、愛”體會小池之美、畫面之諧、詩人之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說重點:
以朗讀和背誦作為基本訓練形式,讓學生通過反復吟誦來逐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麗可愛,接受美的熏陶。
四、說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細流”與“泉眼”透過字面意思挖掘詩句背后的意蘊,感受到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五、說學法:
對于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于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配以音樂讀,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深挖,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里發現為實的東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
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淀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4、多媒體整合法。本詩雖是描寫初夏的小池的景色。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言語積累能力比較低,理解起來更不容易。于是在教學古詩前運用多媒體以圖說話引入,以詩找景,以圖解詩,以景悟情,變靜為動,化難為易,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六、說教學程序
(一)觀圖說話,激趣導入
1、出示小池圖,思考提問:圖上畫了什么,怎么樣?
2、組織學生說說畫面的景色。(從訓練學生根據圖畫說完整話開始,同時引出下面古詩的語言品味學習,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反復誦讀、品味詩語
師: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述這幅畫面的。(出示古詩全文)
1、學生讀詩(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示范讀(讀出古詩的韻味)
3、學生繼續讀(指名讀、正音、齊讀)
4、提煉詞語品味(出示詞語)
。1)學生讀
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尖尖角細流晴柔
(2)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從剛才那幅圖中找到這些景物嗎?然后找景物,乘機理解“泉眼、細流”等詞。
。3)學生可能找不到“晴柔”,可以通過組詞讓學生找到。
出示:晴——晴空、晴天
柔——柔和、柔軟
師:晴可以組成晴空、晴天,柔可以組成柔和、柔軟,晴柔就是柔和的晴空,它在圖中的哪里?學生找到水中的晴空。
。▽τ谝荒昙墝W生讀圖相比于讀字,更感興趣。從讀圖到讀字,再從讀字到讀圖,這種圖文結合一是合乎學生發展規律,二是有機的把識字與理解結為一體,既能讓學生識字讀書,又能使學生在圖理解詞的意思,突破了學生閱歷少,對于古詩文理解的難度。)
5、師:這幅畫十分美麗,有泉眼、小荷、樹陰、蜻蜓構成了一副和諧的小池圖。你們喜歡這首詩嗎,喜歡哪一句。學生以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
(詩意、詩味、詩情原本就存在于詩的言語中,通過反復誦讀,自然詩歌的意味情也會明晰起來,當然在學生述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首詩時,詩美的表達方式也潛移默化到學生的頭腦之中,這與作者的喜歡也具有一致性。)
(三)走進詩境,體會詩情
1、你們都喜歡這首詩,是因為喜歡這些景、這小池,詩中哪些字是說喜歡的意思?
(1)學生找出惜、愛,教師隨機也提問:誰惜誰,誰愛誰?同時理解簡述詩句。
。2)還有誰喜歡誰,為什么?同時理解簡述詩句。寫“立”。
2、在這樣美麗的小池里,小荷剛剛露出了漂亮的尖尖角,喜歡小荷的蜻蜓早已立在上頭,還有哪些動物立在上頭呢?想象說話。
出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頭。
3、可見,小池是多么美麗,而且每種景物都喜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誰來有感情的朗讀。朗讀指導,讀出美麗、和諧、喜歡,配樂朗讀。
。ń柚鷪D畫,抓住詩眼“惜、愛”引領學生走進詩所描述的意境,在詩境中表達想象,學生也自然成了小池中的某某景物,他們能體會出什么是美,什么和諧、什么喜歡。學生從詩的字里行間體會詩的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走近作者,加深印象
1、師:這是一首描寫初夏小池的寫景詩,它表達美、表達愛、表達和諧。詩人愛小池嗎?我最愛小池中的什么?為什么?
詩人最愛小池的,因為。
隨著學生的回答隨機進行朗讀訓練,讀出詩人的愛池之情,特別要讓學生站在詩人的角度吟誦。
2、詩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呢?(學生回答)詩人不僅是愛小池的人,還是一位愛自然、愛田園風光的人,具有愛心的人。出示楊萬里的兩首詩,學生誦讀。
。◤恼J識一首詩并進行感情吟誦到吟誦兩首詩,從學習一首詩到認識一個人,楊萬里在一年級學生的心里再已不是詩人,而是見得到,摸得著的朋友,學生爭著讀詩的興趣也會因此大增。)
七、說教學建議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币虼诉\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說課稿】相關文章:
二年級古詩兩首《山行》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假如》說課稿01-13
小學語文說課稿01-03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11-12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說課稿10-14
小學語文《春雨》說課稿08-20
古詩《春曉》說課稿12-26
二年級上冊古詩兩首《贈汪倫》說課稿01-07
小學語文《風娃娃》說課稿01-10
小學語文《自己去吧》說課稿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