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做一片美的葉子說課稿
說說教材:
《做一片美的葉子》是我國著名兒童作家金波爺爺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詩,文章語言優美,但蘊涵的道理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當我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時,一下子被文章的意韻深深吸引,越讀越喜歡,盡管知道這篇文章有好多名教師執教過,自己的教學構思很難超越他們,但因喜歡還是選擇這篇課文作為自己閱讀課的文本。
說說目標:
1.在讀中品詞品句,感受葉和樹的和諧美。
2.在讀后片段仿寫,體驗讀和寫的和諧美。
說說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虼耍n堂上除了讓學生美讀課文,還欣賞了金波的另外一篇相類似的美文,通過朗讀體會到文章的美,努力實踐以學生的“美文朗讀”替換教師的“繁講冗析”,用師生間充滿靈性的朗讀、對話營造詩情新課堂,讓學生樂學愿學。針對教材,針對目標,這堂課的教學我們從三個版塊推進:
版塊一:賞讀舊文,悟情悟理
我一直認為,語文課堂教學是離不開詩意的學習氛圍的,因此,開課伊始,我說:“同學們,金波爺爺最喜歡小朋友了,這一輩子為我們寫了很多優美的詩歌,編寫了好多好多好聽的童話故事,其實,同學們也讀過金波爺爺的文章,就是我們學過的《做一片美的葉子》就讓我們再次來贊美這片美的葉子吧。”當金波畫面出現,當學生身置此景,話語便如涓涓流水,潺潺而出,心門似春之柴扉,輕輕洞開。
接下來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圍繞最能打動自己的句子最能引起自己共鳴的句子反復品讀,用自己小小的心靈去感受文字背后深邃的意境。在這里攫取一小片段與大家分享:
當學生找出這句話時,我通過課件展示葉在不同季節的不同形態,比如“肥美”、“嫩綠”、“飄零”,然后把文本的這段話變為豎行,成為了詩的格式。色彩鮮明的畫面、與書本不同的句型,都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喚起孩子們內心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版塊二:品讀新文,陶情冶性
當學生閱讀的欲望完全被調動起,我及時推薦金波老人在《做一片美的葉子》系列散文詩中的另一篇文章《綠葉》,讓孩子們運用剛才學習的方式合作學習。此時,當學生“零距離”觸摸、品味作品時,已不再是一個毫無主見、毫無思(cn-teacher.com)想的人,閱讀轉化一種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在這個環節的末尾,當學生充分品讀后,在樹葉的片片繁茂中,我說:“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美的葉子,班集體、學校、家鄉、祖國就是一棵美的大樹,就讓我們努力去做一片美的葉子吧!
版塊三:動手實踐,拓展延伸
品讀完兩篇文章,要求學生能按照課文第一部分仿寫一段話,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仿寫中感受文字的美,體會文章的內涵。
說說自己的幾點感受:
今天我所向大家闡述的,是自己和學校同事在這半個月來研究這節課,在研究信息技術如何有效地與學科整合的痛并快樂著的蟬蛻過程。
正如開始所說,文章語言優美,但蘊涵的道理對于三年級孩子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那么,如何讓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從文字中去品味文章內涵,在大家的共同學習中,我慢慢悟出其深刻的內涵:1、“整合”中的“整”,有“調整”、“重整”、“整治”、“整改”等豐富內涵。2、“整合”的目的和意義不僅是為了發揮信息技術的工具功能,而是賦予了新的教育意義。3、通過“整合”促進教學模式的變革,“整合”,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培養學生的獲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基于這樣的認識,反思之前的教學設計,整個教學環節還是教師在牽引學生,學生在教師預設的情景中被動學習,而不是主動探究。當初的設計意圖,就是想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營造詩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文章的意韻,感悟文章的內涵,而忽略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該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與優化課堂教學相結合。
于是,有了現在呈現給大家的這節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做一片美的葉子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說課稿11-06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07-20
小學語文三年級說課稿11-14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送你一片綠蔭》說課稿05-18
關于小學語文說課稿 小學語文課說課稿02-21
小學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09-20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說課稿01-29
小學三年級語文《西湖》說課稿07-19
小學三年級語文《李時珍》的說課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