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靵韰⒖颊f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1
一、單元教材要點分析:
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包括乘加、乘減、除加和除減及小括號的混合運算,是四則運算方法在實際問題哄的中和應用。本單元教學內容安排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來探索“先乘除后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回合運算想運算順序,不是以單純學習計算法則的形式出現的。
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 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 意義。
(2)通過購物的活動,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混合運算要有一定飛順序;在解決問日的過程中發現先乘后加的于一年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
(3)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飛合理性進行判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關鍵
1 、重點:學生理解和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
2、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而沒有括號、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運算式題;利用混合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關鍵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2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究運算的順序。
。3)重視學生在計算兩步式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 單元學習內容前后聯系:
1、 已學過的相關內容:(1)一年級下冊百以內加減及實際應用,(2)表內乘除及實際應用。
2、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1)混合運算的順序(2)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后續學習的相關內容三年級上冊:乘除法中的四則混合運算及實際應用。
三、 單元教材總體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活動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乘、除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和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以及四則混合運算的實際運用。本單元內容 的安排不是以單純的學習計算法則的形式出現的,而是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先算乘除后算加減”以及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等相關規定的合理性,從而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的數感。
本單元的編排有以下特點: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教材中提供了“小熊購物”“買鮮花”“過河”等多種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探索運算順序
當算式中有兩步計算時,就需要要安排一定的順序進行運算?梢越Y合解決為難他的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的作用。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四則混合運算練習一》。本人將主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向各位評委進行匯報。
一、教材分析
這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8—9頁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和連乘、連除、乘除混合等同級的兩步運算以及加減乘除混合三步計算的基礎上的練習課。本節課是學生在通過第一課時的探究、自主學習得出四則混合運算的法則,但沒有通過一定量的訓練,還沒有達到熟練度的基礎上教學的。而四則混合運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運用十分廣泛,又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和科學知識的基礎,因此是小學生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新課程標準對于練習課的教學目標明確指出:鞏固與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等;如何對知識進行梳理、歸類、比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組織有效的練習。進行哪些綜合運用知識的訓練;形成哪些數學基本能力;獲得哪些積極的情感體驗。
因此,我根據教學內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能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到數學知識在學習上的遷移性。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和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思想。
重點:掌握運算順序,正確計算。
難點:能正確計算,解決實際問題,說出算理。
三、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教學中,不是老師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在老師的指引下,讓學生自己學,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學生學習。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節課我利用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應用及計算為主線。引導學生以“觀察、對比、總結” 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以及相應的練習題。
五、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你會背誦哪些關于清明節的古詩?你能快速的說出這首詩有多少個字嗎?(學生采用混合計算的方式說出古詩的字數)
(設計意圖:現在正積極探討是否進行文理分科,我想在數學課中同樣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情境引入 回顧再現
清明節就要到了,老師這節課就帶同學們去我們家鄉的蒼山去游覽一番。我們一共去了30名同學,還有老師。如果學生票每人2元,成人票每人5元,我們一共需要多少元?
。▽W生探究、解決說出計算步驟)
。ㄔO計意圖:數學課是抽象的,有時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計算課。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本環節巧妙創設情境,設計讓學生解決情境中的問題,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參與的機會就多,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引出課題:四則運算練習
(二)、分層練習 強化提高
1、基本練習
現在我進入了園林內,眼前是一片開闊地,可是這里不滿了地雷,同學們能不能快速而用準確的把他排除掉呢?出示一組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的計算題。計算完畢學生總結方法: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走過這片平地,我們將要面臨著陡峭的臺階,同學們有沒有信心登上去呢?出示一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習題,學生獨立完成。
。ㄔO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環節緊扣上一環節的情境,呈現較簡單的幾組習題,讓每一位同學都體會成功的喜悅。)
2、綜合練習
我們現在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塔前,塔的正面有三幅石雕,左面和后面分別有四幅石雕,你知道塔的四周一共有多少塊石雕嗎?
這時老師看見一位老人在苦苦的思索一個問題,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3、提高練習
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山腳下,馬上就要攀登主峰了,在上山以前,我們需要買一些東西,給你20元錢,面對這么多商品你能提出那些問題?
。ㄔO計意圖:新教材融計算于解決問題之中,這是源于計算是為了解決問題的'需要,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的,只有在解決問題時才需要計算。因此,混合運算順序的規定,也應是這樣的。我這樣整改情境圖,既便于突出學生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又便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驗、理解綜合算式與分步算式的聯系,可以幫助實現在解決問題——用綜合算式——需要運算順序——需要在解決問題情景中去分析運算順序的建構過程,實現計算與應用交融的目的。)
。ㄈ、自主檢測 評價完善
1、自主檢測
現在我們要開始攀登主峰了,道路是崎嶇的,我相信同學們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登頂成功,只要細心,你就能行。學生獨立完成習題。
。ㄔO計意圖:我這樣設計練習,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2、評價完善
一生匯報答案,其余自我核對,矯正錯誤。
。ㄔO計意圖:我這樣設計練習,既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又將知識性與趣味性融合為一體,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數學課因為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而擁有了生命力。)
(四)、歸納小結 課外延伸
1、歸納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教師適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以情感性和知識性評價。
2、課外延伸
課本第九頁思考練習。
。ㄔO計意圖:讓學生總結所學,在交流反思中,意識到學習方式的重要性和數學內容的延續性,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欲望。讓學生把這節課的收獲和尚存在的疑問告訴小組的同伴,針對學生疑問采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形式給予解決,這樣不但使問題得以解決,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助精神。)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3
一、說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P83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同時又是后面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根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為了使學生能比較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能運用運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是使學生掌握什么時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時候分步通分好。
二、設計理念
(1)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并且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獲。
(3)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系,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了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么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算法之間的聯系,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教學程序:復習導入、探索新知、實踐應用、反饋總結。
(一)、復習引入。
首先讓學生回顧異分母的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相加減時,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則進行計算,得數能約分的要約分。有了知識的積累,緊接著出示4個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這樣,我就很自然的引入本節課的學習:說“大家已經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學習新的知識。”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出發,找準了新知識的起點,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各分數的意義。
(1)出示例2:在指導學生讀懂題意的基礎上,我重點抓住兩個環節,第一、正確理解題中分數的'意義,讓學生明白表示月季花和杜鵑花的面積的分數都是把花園的面積看作單位“1”,在求草坪面積的時候,則要把1當作被減數參加列式計算。學生在小組交流基礎上,
預設學生的答案一:可以用單位“1”,減去月季花的面積14 ,再減去杜鵑花的面積13 ,剩下的就是草坪的面積。 1 - 14 - 13
預設學生的答案二:先算兩種花一共占花園面積的幾分之幾,再用單位“1”減去兩種花所占的幾分之幾,可以得到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 1 - ( 14 + 13 )。
第二、探索分數混合運算的方法及順序。在例2列出算式以后,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這是由于學生已經能計算兩個異分母的加法和減法,應用已有的計算知識解決更復雜的計算問題,能積累計算經驗,發展計算能力。通過對算式的比較,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加減混合運算是同級運算,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括號時,先算括號里的算式。
(評價: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操作、觀察、比較、推理、反思、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與數學思考,發現了分數混合運算的方法和順序,充分的探究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實踐應用
在在學生掌握了運算順序和方法的基礎上計算“練一練”里的5/9+2/3-2/5,學生可能出現分步計算或一次通分計算兩種方法。前一種方法適宜多數學生,因為按運算順序可以分兩步計算,而且每一步計算都是兩個分數的加法和減法,與例1是銜接的,有利于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后一種方法把三個分數同時通分,計算可以快一些,學生中有能力采用后一種算法的應該鼓勵。第二題讓學生先思考把哪個量看做一“1”,然后啟發學生列式計算。
(評價: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針對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上述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新知的理解
(四)、反饋總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
內容?成果的簍子中又裝了什么新“果子”?說說看?
2、誰愿意再說說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在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評價:讓學生自己說說本節課的收獲,既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回顧與整理,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表達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下第一單元《四則混合運算》例4(兩個商(積)之和(差)的混合運算)。例4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乘除混合運算、積商之和(差)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混合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順序的合理性,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2、本課的教學目標:新課程指出:要確立包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體系。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通過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協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3、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理念
教師的教學方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痹谡n程標準的指導下,并結合解決問題教學的特點,我認為教學中成功的關健在于:教師的“教”立足于學生的“學”。
1、從學生的思維實際出發,激發探索知識的愿望。
不同發展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存在差異,處于同一階段的不同學生在認知水平、認知風格和發展趨勢上也存在著差異。人的智力結構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維,有的人長于計算,有的人擅長邏輯思維,這就是學生的實際。教學要越貼近學生的實際,就越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索知識,包括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引導學生感受算理與算法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嘗試,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并適時調動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比較方法的正確與否,簡單與否。這樣學生對算理與算法用自己的思維方式,既明于心又說于口。
2、堅持面向全體,以學生發展為本。
課程標準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為此,我將設計難度不同的問題,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都有機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設計練習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練習,也有發展性練習,盡最大的努力體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并在空間、時間上為學生提供發展的充分條件。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得重要方式。轉變老師的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易于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并體會學習的樂趣。
數學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用多種數學語言分析它,用數學方法解決它,從中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應用數學的意識,感受教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三、教學程序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還記得“冰雪天地游樂場”嗎?前兩天我們曾去過滑冰區,也到過滑雪區,在那里探索過不少的數學問題。今天咱們到冰雕區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區里的數學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冰雕區的場景)
你從圖中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給出的信息是:冰雕區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潔員。)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有:冰雕區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
(對于前面的幾個一步計算的問題在學生邊提出問題的時候邊請其他學生解決,最后的一個問題需要好幾步才能解決,那我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決問題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特征,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維的時空,組織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交流、討論等方法,自主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自己的認識結構。
通過怎樣解決“下午要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算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呢?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算式。這時候教師通過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請學生上來板書算式,出現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后請板書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請其他的學生來猜猜這位同學的思考過程。
比較2和3兩個算式:這兩個算式的不同?請學生具體解釋一下270-180為什么要用括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是不同的。
(再請學生分別說說這兩個算式的計算過程,每一步的含義。)
小結: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當你列出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與實際需要的運算順序不相符時,就用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號)這樣的算式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運算順序的規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這部分就要用括號把這一步括起來。這個算式才正確表示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闡述自己得出的結論探究過程及疑難問題。然后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個體發言、小組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進行辨析評價,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穩定和完善。)
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
此環節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挖掘并提供創新素材:設計有針對性、代表性的練習題組(基本題、變式題、拓展題、開放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培養與提高。
練習形式:
(一)、鞏固練習
1、11頁做一做請同學們認真看題,弄清楚題中的信息和問題,分析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再列式計算。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饋
2、錯例分析,提高解題的能力
(二)、變式練習
把下面的三個算式列成一個綜合算式
120+180=300
300÷6=5050×26=1300
(三)、發展練習
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號,運算順序得到改變,在改變運算順序的過程中加深對運算順序的理解,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140÷4+3×2
(1)使運算順序為加法、除法、乘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號。
(2)使運算順序為乘法、加法、除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號。
(設計意圖: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知識,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揭示課題)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么疑問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精神)
評價:首先自評,你對自己學得怎么樣?接著生生互評。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5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47頁的混合運算的第1課時。我將會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整數的四則計算,能進行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基礎上學習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中的第一課時的內容。
這部分學習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含義并具備一定計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系統學習綜合算式運算順序的開始,從左往右的運算順序是綜合算式的基本運算順序,因此本課時的學習將為日后其他運算順序的學習及靈活運用打下基礎。
本單元是學生系統掌握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的重要單元,在實驗教材中,正式教學混合中運算在后,而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內容在前,而且教材淡化了對于混合運算的脫式計算的書寫規范要求,對于何時開始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也沒有統一的規定,教師在教學時較難把握。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經驗中已對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會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口算,并直接寫出結果。但缺少的是把這些零星的`數學知識系統化。學生在一年級就已經接觸,并且到現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基本的加減乘除運算,此時安排同級混合運算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讓學生對四則運算的運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用書中的主題圖具體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算式的含義,從而找出合適的運算順序,加深學生的印象,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表象,進而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通過一系列的分層次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達到熟練運算的目的。
2、教學目標
。1)、讓學生明確只有加法和減法或者是只有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級運算及同級運算的順序。
。2)、能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理解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初步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掌握用遞等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3)、在練習中感受并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則。
教學重點: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教學難點: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3、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預防停電,我還準備了一些口算題卡和小黑板。
二、說教法
根據二年級小學生年齡小,思維直觀的特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的教學手段,采用發現法與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易于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
三、說學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為載體,以觀察、比較、分組討論、推理和應用及口算、聽算為主線,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和留給學生學習思考的空間。本節課我利用引導發現式、問題教學法、情境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
引導學生“觀察,對比,總結”等多種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四、說教學過程
1、由常規口算:加、減、乘、除法引出課題——混合運算。由學生學過的加減混合等運算,回憶知識。
2、探究新知,總結方法由教材主題圖引入教學,同學們請看,這是發生在閱覽室里的有趣的數學故事。讓一個學生讀題,再讓全班學生讀題。目的是分析題目,讓全體學生參與進來解決問題。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列式計算呢?引導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嘗試著做,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不同做法的學生上去板板演并說說思路。讓用不同方法的學生進行板書,利于大家的交流,思維的拓展。
教師再指出點明綜合算式。
再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分步和綜合算式各有什么優點?有沒有辦法把它倆的優點揉合在一起?總結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為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都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從而引出今天學的新知識,寫出遞等式。
讓學生說說脫式與以前所學知識有什么不同?培養學生的觀察對比、分析思考的能力。再讓學生充分說說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的思路,為了突出重點。接著讓學生鞏固遞等式,引入乘、除法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說說,先計算什么,再計算什么。老師板演。
兩道題放在一起,只有加和減法或者是只有乘、除法,對比分析,總結計算過程。
3、習題小試,鞏固內化
a.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寫計算過程,并注意每一步的書寫格式)
b,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3題,改錯說理由。
。ㄏ扔^察題目,再說說錯在什么地方,怎樣改正)
4、課堂小結
本節課,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導入,結識了混合運算,知道了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希望同學們回去要好好梳理一下,并做一些練習鞏固消化一下。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北師大版第十冊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三)》
教材分析:
《分數混合運算(三)》屬于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稊蹬c代數》領域在本學段的要求是:學生將進一步學習整數、分數、小數和百分數及其有關運算,進一步發展數感,初步了解負數和方程;開始借助計算器進行復雜計算和探索數學問題;獲得解決現實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學生對運算意義的理解;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避免復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避免對應用題進行機械的程式化訓練。
本節教材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應用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來解決較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及乘法運算律在分數混合運算中的應用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混合運算(一)(二)》的基礎上開始學習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較復雜的分數問題的解決方法,能利用線段圖來分析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將在課堂上復習舊知接觸新知識的時候,感到學習新知的必要性,并會引起他們認知上的沖突,學生就會借助生活中較為豐富的經驗和體會,主動在探索活動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掌握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他們進一步探究分數混合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趯滩牡睦斫馀c把握,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通過畫線段圖解決問題,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學難點:學生估算意識的培養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學生搜集到生活中的關于"節約"的資料。
二、說教法、學法:
本節教材通過問題情景讓學生應用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來解決較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解決這類問題的策略和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及乘法運算律在分數混合運算中的應用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榫硨,引舊突新。
情境談話:同學們,十七大的召開使我們看到了國家的進步發展,同時也看到了國家在又好又快的發展的同時倡導大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對于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引導學生進入熟悉的生活的節約情境中來。)我們共同來看看小剛家是怎么做的。
。娔X出示)小剛家八月份用水14噸,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噸?引導學生畫圖幫助解決(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很容易會解決出這一問題。)
(二)創設探索空間,發現解題路徑。
1、搭建探索數學問題的平臺(自己思考)
出示例題:如果條件和問題交換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用水量嗎?
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噸?
。1)引導估算。引導學生估算時提示學生簡單地說出估算的依據。
。2)引導學生發現,數量關系沒有變,只是未知數發生了變化,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即可把未知條件用字母x來表示。
2.鼓勵學生探索和交流,讓學生充分經歷運用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遷移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
組織小組討論交流,通過交流使學生看到不同的數量關系列出的不同方程。培養了學生解題多樣化的能力,同時也強化了乘法分配律在解答實際問題的作用。
3.全班匯報交流。
教師進行鼓勵性評價,并引導學生在數學語言的敘述中,強化數學遷移的理念,提高探索能力。
引導學生評價,學生除了會把未知數帶入原方程理解,還要引導學生用前面估算的結果進行檢驗。強化學生的估算意識。
(三)碰撞平臺,質疑創新
教師鼓勵質疑并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或意見觀點不同方法。
。ㄋ模┐罱☉闷脚_,增強應用意識,體現數學價值。
繼續以課前的情境為載體,分別以:
1、基本練、(1)提高計算能力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完成課后練一練第一題和第四題,任選兩題。(2)鞏固新知完成練一練第二題為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2、綜合練。以生活中的節約小竅門為情境設計練習題
。1)"節約用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峰峰家從自家的馬桶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塊磚頭,.原來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50立方分米,現在比原來節約了1/3,你知道放入多大的磚頭嗎?
。2)空調控溫節電竅門。
教室空調設置28度用電10千瓦/小時,如果控溫正負一度可節電2/5.現在設置26度?晒濍姸嗌?
3、發展練。業界人士預測,2005年將成為中國的電子機票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日前大膽地制定了一個時間表:今年電子機票要占有1/2的市場,2006年爭取實現4/5,而2007年底,將完全實現電子機票。電子機票正對傳統的紙張機票進行一次深刻的變革。那么電子機票究竟可以節約多少呢?
某航空公司2006年電子機票的.成本為17.52億元,比紙制機票節約了31/250. 從你的數學信息資料中你還能解決哪些問題。
。ㄎ澹⿲W生小結,升華情感。 談談本課的收獲。
四、說教學反思: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反思,這一節課的內容,包括三方面:一、用方程解決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二、分數混合運算式題;三、解方程。本節課講第一節課時用方程解決分數運算的實際問題。要突破的難點就是從有分數的句子入手,利用線段圖找到基本的等量關系,一定要理解"比八月份節約了1/7"是和誰比?是誰的1/7呢?利用線段圖來理解。教材前后呼應,先估算,最后進行檢驗。
第二從學生方面反思,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反敘問題認識上的難度,應充分利用線段圖來分析問題,降低認識上的難度。從線段圖上看出來,九月份比八月節約1/7,就是八月份的6/7,也就是八月份的(1-1/7),再來找出等量關系式就容易多了。應讓學生充分的說一說有分數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扎實的掌握這類問題的方法。這節課實施開放性教學,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上,而忽視了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上的把握,而沒有讓學生研究到一定的深度。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二單元混合運算的這部分知識。本課指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運算順序,掌握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技能。在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我準備從以下六方面進行說課:
一、領悟課程標準新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盡力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教材及學情分析“加減混合運算”是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加減法,兩步連加連減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今后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稍復雜問題的基礎。教材通過上下車的情景展開對簡單加減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本節課的設計依然遵照以解決問題為框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這樣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實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體會運算的價值。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2、發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積極的數學情感。
3、加強學生觀察、分析、表達、計算、思維等數學能力的培養。
教學重難點:計算方法的探索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設計教法及學法如下: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上探索獲得。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體驗運算順序,而不是把這個規定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安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習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四、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準備工作:
五、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現內容。為了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和“再創造”的過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在本課教學中,我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設計了以上教學環節。由于水平有限,其中定有許多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正,謝謝。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 8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3課時《簡單的三步混合運算》。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五方面來談一談我對這節課的設想。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四則混合運算》中的第三課時。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以及上節課學習的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帶括號的兩極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今后學習乘除混合運算、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所以它在本冊教材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選擇了為班級購買保溫桶和垃圾桶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知識自主解決問題。在充分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思路、算法的基礎上,通過藍靈鼠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寫成一個算式。在交流算式的過程中,重點指導如何將三個算式寫成一個算式,明確運算順序。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自主解決問題。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在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加、減、乘、除法的基礎知識,把兩個加減法算式改寫成一個綜合算式,以及上節課學習的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帶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知識,這些都為學生學習本節知識做了有力的鋪墊!墩n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讓學生在運用已有的知識自主學習,在與同伴的交流過程中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三 、教學目標。
結合教學內容及三年級學生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經歷自主探索、解答問題,嘗試將分步計算改寫成兩級三步或帶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過程。
。2)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簡單的三步四則運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掌握三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正確計算。教學難點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將依托情境,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
五、教學過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參與狀態、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為了讓學生獲得充分的經歷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本課教學分為以下四個環節。(1)情境引入,提出問題。(2)自主探究,全班交流。(3)多層練習,深化認識。(4)反思回顧,交流總結。
下面,我將對第二環節“自主探究、全班交流”進行詳細的說明。這一環節是新知的形成過程,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將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獨立嘗試。
讓學生通過觀察情境圖,獲取 “一個保溫桶6*元、一個垃圾桶17元,學校為每個班各配置一套,6個班一共要用多少錢”這個信息后,放手讓學生獨立試做,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易于學生積極主動獲得新知并體會學習的樂趣。此時要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不同算法。
第二步:全班交流。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大部分學生做完后,老師就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結果,要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肯定學生的做法,并板書出教材中的方法。交流的過程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先交流分步解答,給學生充分展示個性化解題方法的時間和空間。
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兩種方法:
●6*×6=390(元) ●6*+17=82(元)
17×6=102(元) 82×6=492(元)
390+102=492(元)
教師接著指出,“剛才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是用一個算式來解答的,非常好,其它同學能不能把自己的`分步計算也改寫成一個算式呢”,這樣就進入了第二個步驟,鼓勵學生將三個算式或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教師提示:只改寫算式,不進行計算。在改寫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巡視,了解學生改寫情況,并請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板演。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做法:
●6*×6+17×6 ●(6*+17)×6 ●6*+17×6
讓學生觀察這三個算式,并說出它的運算順序。特別針對第三個算式問問學生,你的運算順序和解題思路是否一致,通過說運算順序,學生會發現自己是想要先算6*與17的和,但列出的算式卻是先算17與6的乘積,追問學生:怎么做才能先算6*與17的和,讓學生明白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所以,我們的算式應該在這里加上括號。在這個環節中把學生的錯誤算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對錯誤資源的交流與反思中,準確把握運算順序與解題思路的一致性。
第三步:讓學生自主計算改寫后的算式。
學生對第一個綜合算式可能會有兩種解法:
●6*×6+17×6
=390+17×6
=390+102
=492(元)
●6*×6+17×6
=390+102
=492(元)
學生通過觀察及比較,發現第二種解決方法更簡單,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了解兩步乘法運算可以同時進行,從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第四步:拓展練習。
提出“想一想”的問題,如果把問題改為“買6個保溫桶比買6個垃圾桶多花多少錢”,該怎樣計算?鼓勵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解答。在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時,讓學生說一說列出的算式每一步計算求的是什么?
學生可能出現多種方式:
分步解答:
。1)6*×6=390(元) (2)6*-17=48(元)
17×6=102(元) 48×6=288(元)
390-102=288(元)
綜合算式:
(3)(6*-17)×6
=48×6
=288(元)
。4)6*×6-17×6
=390-102
=288(元)
全班交流時,重點交流三步混合運算6*×6-17×6 的計算順序。
最后再一次總結、歸納三步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中,兩個乘法可以同時計算。
整個教學過程我努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相信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掌握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并且能夠實際運用,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知識、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發展,達到預期效果。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給予指導。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混合運算應用題08-14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和應用題》的整體感知10-26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說課稿《混合運算》(精選5篇)11-28
小學數學《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0篇)07-06
人教版小學數學說課稿 《加法的運算定律》08-19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05-24
小學數學優秀說課稿優秀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