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我的課題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高中語文教材第四冊第16課),這是一篇特殊的課文。首先,它所處的單元在教材中位置特殊。高中語文教材有四個小說單元(高三冊2單元,高四冊1單元,高五冊1單元共12篇課文),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重點學習了“小說的人物形象和環境”、“小說的情節和主題”,已能夠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而第五冊教材的小說單元教學的重點是“小說的鑒賞”,這對學生閱讀小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從教材體系與大綱要求上看,第四冊教材的小說單元實際上是一個承前起后的單元,進行本單元教學時便應該充分考慮這一特征。
其次,本課在單元中的位置特殊。第四冊教材的小說單元教學的重點是“了解中國古代小說的特點”,本單元所節選的四篇課文均選自我國明清時代著名的幾部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老殘游記》、《醒世恒言》),而明清時代是我國古典小說發展的高峰,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
。1)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
(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作流暢;
。4)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跡。
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在創作上則充分體現了我國古典小說突出的藝術成就,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再次,是本文在寫作上的特色.本課是該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文節選自《水滸傳》的第十回,《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藝術 地概括了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作者用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深化主題的技巧是歷來被人們所稱道的,教學時應引導學生作重點領會。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林沖的思想性格發展變化分幾個階段及其變化的關鍵;分析“風雪”等景物描寫對情節、人物的作用則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小說教學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導”為主,從感覺人手,靈活運用評點法,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鑒賞和評價。它的具體要求是:綜觀全局,抓住關鍵,創設問題點,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礎上,據點作評,教師在關鍵處作靈活而簡明的評說點撥,啟發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課文的精髓。這種評定法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是通過感受、點撥而產生頓悟,而不是教師塞給他們某種現成的結論,因而學生會為自己的不斷發現和新解而欣慰不已,無形之中學習興趣大增。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薄八^教師之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 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保ā度~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下冊,第718頁、第725頁,教育科學出版社)要使學生的思維之水!磅r”常“活”,教師就必須在“導”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臨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來堵塞學生的思維之泉。這就要求教師努力做好以下兩點:第一,要比學生站得更高、更遠,避免與學生站在同一思維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學生的閱讀心理并設法使學生處于躍躍欲試、一顯身手的最佳心理狀態,從而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读纸填^風雪山神廟》一文的教學,我大膽地進行“問題導入,以導為主,讀議結合”方法的嘗試。
關于本課教學情景的創設的一點說明:我在上課前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而沒有采用電視劇《水滸傳》的主題曲,其意在營造一種特殊的氣氛——強烈的音樂節奏感驅使學生急于去領略英雄好漢們的悲劇故事。教學過程中還適時穿插入了錄像片的欣賞,有助于學生對主人翁性格和成因的理解。
三、說學法
在第三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過了兩個小說單元的小說,已能了解小說的基本要素和小說的主要特點,并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能大體把握。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是停留于對課文的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的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若能夠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分層閱讀,則能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欲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曾記得去年在教學本文時,課堂上有位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山神廟中,林沖用一塊“大石頭”頂住了廟門,使陸虞侯等三人不得進廟,為林沖最終識破奸賊的險惡用心從而走上反抗的道路提供了契機,可是林沖一個人“掇”得動一塊大石頭嗎?怎么陸虞侯三人卻推不開呢?這個細節真實嗎?問題一出同學們就議論紛紛,我也一時亂了分寸。因為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個不成問題的問題,小說嘛,無巧不成書,情急之中,我想起蘇軾的一句詩:“竹外桃紅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我說道:“蘇軾為什么非寫成‘春江水暖鴨先知’不可呢?難道‘鵝’就不能夠先知嗎?小說和詩歌一樣都是文藝作品,閱讀文學作品是不能死摳的!甭犃宋业慕忉尯,有的同學笑了,可不少的同學臉上仍舊帶著疑問、困惑。我的解釋為什么不能使學生信服呢?為了徹底地解開這個疑團,我想不如在課堂上主動地把“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發表看法,各抒己見。
四、說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一般包含“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兩個層面。認知過程沿“感覺——思維——知識”一線走;情感過程沿“感受——情緒——意志”一線走,二者在學習過程中缺一不可。組織教學時,我認為不妨讓學生先睹為快,教師可放開手腳讓學生“盡情享受”文本。因為只有當學生與閱讀文本產生共鳴后,才會激發起探求的欲望;而只有當學生感受的觸角一直深入到與作家的感受觸角相交時,才有可能進入認知的階段。所以學生的自主感受是極其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作品及產生頓悟的前提。為此,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一道預習題: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提煉課文的情節或就作品某方面寫一點自己的閱讀感受。課堂上應力避學生一看就“懂”、一“懂”興趣就無的現象。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突破口,設計好教學環節。導入新課時,我從釋題開始,提出“文題中‘風雪’僅僅是人物活動的一個環境嗎?”這樣一個簡單而又容易被學生忽視的問題,以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有關環境描寫語句的觀注。這一步就稱之為“釋題生疑”。第二步則叫“趁熱打鐵”——“帶學生從文章里走個來回!(張志公語)我讓學生把課文情節理清楚之后,再進行重點問題的討論。在讓學生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時,我問了這樣兩個問題:如果用不足20字概括呢?如果用4個字概括呢?有意識地插入語言表達的訓練。然后教師點撥小結:概括故事情節要注意三點
(1)準確;
(2)順暢;
。2)簡練。出示情節發展的脈絡圖和對聯(演示),結束這一步教學。接下去是進行課文難點問題的討論。實施這一步要盡可能避免“注入式的回答”——把結論先塞給學生,使學生的認識只能局限于教師所定的框框里。這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設計出一兩個“出其意料”的問題,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我把教學中的那個“困惑”在這個時候拋給了學生,讓學生談談各自的看法,以此來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并適時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找出有關風雪描寫的句子(課文中有六處寫到風雪)再組織學生逐一討論分析,小結后明確: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題等。課后可結合文中 十二次提到“花槍”的有關語句讓學生自行作分析。
為加深學生對小說人物 性格特征及其變化的理解,把握“風雪”的特點以及對情節、人物的作用,我在重點問題討論時插入影視片段欣賞,以加深直觀效果。
課堂總結
這一步我以板書形式來呈現。最后說一說作業的布置。題目有兩個:(1)人物綽號考證:《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記錄著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來歷,引導學生考證,以加深對人物的認識;(2)人物分類點評:自己確定標準,將小說的人物分成若干類別,撰文點評,以文解文。我的意圖是學生課內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課外可通過上述活動促發其自讀《水滸傳》原著,開展拓展閱讀,加強讀寫訓練,以達到能力遷移的目的.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和處理: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第二單元的第一首詩歌。第二單元是唐代詩歌單元,單元目標重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的獨特的審美情趣,解讀不同時期、不同創作背景的不同風格,在朗讀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內容、表現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本單元的設置意圖是在必修2古代詩歌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高考對詩歌鑒賞的考查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依據以上內容,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制如下:
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求學生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意,能夠知人論“詩”;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反復誦讀,鑒賞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品位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培養學生鑒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鑒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我們知道誦讀是詩歌鑒賞的重要環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它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所以鑒賞一首詩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誦讀。而要想透過語言表面讀懂文字背后深層的意思,那就少不了問題探究,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會鑒賞詩歌,就要給他們自主鑒賞的機會,給他們搭建展示自己文思的平臺,因此,我將本課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定為:
1. 本詩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擴展升華”的過程進行。
2.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采用誦讀法、問題探究法、自主賞析法。
(1)誦讀法 掃除文字障礙,初步品味字、詞、語的妙用;
(2)探究法、點撥法 師生共同探究,尋求文字背后的知識,品味李白語言的獨特魅力;
(3)賞析法 進一步感受作品,培養學生初步的鑒賞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膽的雕琢,從而找到自己最佳的賞析點,從李白的作品中讀出自己的李白來。
誦讀詩歌,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審美感受,從而陶冶我們的情操,基于此,我將本課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定為:
了解李白的放達,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通過誦讀,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 之所以詩情勃發雄放,極具感染力,和它的藝術手法是分不開的,而且只有把握了藝術手法,才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與拓展,所以我把教學重點確立為:
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學習本詩的藝術手法。
古代詩歌距離我們年代久遠,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對我們的學生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立為:
體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得到審美享受,感受詩歌的藝術性。
怎樣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我以情感自我體驗,喚起學生誦讀興趣,使他們愛學。開放自主協作,激發學生探討鉆研,使他們會學。聯想探索實踐,激活學生思維,使他們善于學習。依據教學媒體優化組合原則、直觀性與抽象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我采取如下教學方法和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啟發、點撥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誦讀法。,詩歌的語言是獨物的、精練的,誦讀有助于品味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美學價值,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用心體會詩歌的情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第二、討論法。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思,甚至能夠生發出自己的個性見解。
第三、啟發、點撥法。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該發揮了,教師的適時的啟發、點撥,就會點鐵成金。
第四、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上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竇娥冤》。我的說課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 說教材
二、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四、說學法
五、 說教學過程
六、說作業布置
七、說板書設計
一、 說教材
《竇娥冤》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首次接觸中國古典戲劇。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培養戲劇意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古典戲劇瑰麗之門!陡]娥冤》是元雜劇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典悲劇代表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開放的思維和現代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教學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課文節選的第三折是全劇的高潮部分,不僅最集中的`表現了竇娥的反抗精神,還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竇娥悲劇命運的社會原因。
二、 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的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有自己的感情體驗和思考!备鶕陨蟽热莺退虒W生的特點,我將教學目標確立為:
知識目標:了解元雜劇的特點;作者關漢卿及作品《竇娥冤》相關介紹。
能力目標:1、把握劇情,鑒賞女主人公竇娥的藝術形象。
2、初步了解關漢卿戲曲語言的藝術特色。
德育目標:通過竇娥冤這一歷史冤案,認識元代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認識當時階級矛盾的尖銳。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地位。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教學難點:領會浪漫主義手法,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性。
三、說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一) 教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 表演法——學生通過話劇表演,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戲劇語言,初步感知人物性格。
2 、自主探究法——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評價表演、分組討論等形式自我總結規律,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3 、 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二) 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特點而設計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的突出與突破,達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我決定采用“多媒體展示平臺”的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
四、說學法
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币虼思訌妼W法指導尤為重要。
1、我運用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打開鑒賞戲劇之門的金鑰匙。
2、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課前確立預習步驟,提供預習方法,以形成常規;
3、交給學生評點式的讀書方法,讓學生養成圈點勾畫讀書習慣。
五、 說教學過程
(一) 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上課伊始,我先用多媒體播放戲曲《竇娥冤》中竇娥被斬片段。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渲染情感,創設氛圍。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如下的導語:
魯迅說:“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薄蹲8!氛故玖艘晃磺趧、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毀滅的過程,顯示出封建禮教的罪惡。“列之于世界大悲劇”的中國古典悲劇精品《竇娥冤》則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竇娥被毀滅的過程。
有價值而被毀滅是令人痛苦的,那竇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毀滅呢?讓我們通過學習本文來認識當時的社會現實。
(二)通過多媒體展示的手段簡介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戲劇大師關漢卿。
關漢卿,號己齋叟,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也最偉大的戲劇作家。他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齊名,被稱為“元曲四大家”。
《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是他的代表作品。其中的《竇娥冤》是我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表演擂臺,學生表演后請導演、演員代表和觀眾代表簡單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根據教學重點我設計這一環節,學生通過表演,不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置身那種情境之中,體會到當時人物的心情)
新課程理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而傳統的戲劇教學總是教師引導學生按劇本逐句分析,學生缺乏切身的情境,對話劇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而這節課我采用新穎的教學模式,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環節,占據了本課很大的一部分時間,此環節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節課的質量,所以教師要重視。教師提前布置好表演任務,剩下的都由學生負責,導演和演員的選拔,道具的準備,平時的排練。所以教師的指導要及時到位。這樣,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自然提起了學習的興趣。
(四)鑒賞語言
通過人物對白,試分析關漢卿的語言藝術和戲劇效果。
根據我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一環節,教師應在學生發言后明確:首先關漢卿的語言具有生活化的特點,關漢卿根據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語言來反映現實,充分為劇情和人物性格服務。閱讀竇娥對婆婆的一段說白,看出竇娥那出自一個封建社會小媳婦的口里的話是那樣貼切,表現得是那么自然、生動。其次他的語言還具有強烈抒情性的特點,比如竇娥對天地鬼神的指責,情感噴薄,把自己的冤情展現出來,讓人深深的受到感染。
(五)自由討論,學生沒四人分為一組,每組只負責一個問題,教師做好分配。
問題1、竇娥作為一個女子,卻無來由犯王法,那么她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根據教學目標二及重點,我設計了這個問題,并指導學生聯系竇娥的唱詞進行分析。
明確:竇娥是一個善良、孝順的女子,她選擇走前街而不是后街,怕婆婆看到她傷心,這樣一個善良的女性卻被處以極刑,足見當時社會的黑暗。同時她還是個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主要體現在她滾繡球的唱詞和三樁誓愿上。她敢于指斥天地,把自己的冤屈展示出來。
竇娥受神權思想影響,開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爺”能主持正義,賞善罰惡。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她覺醒過來了,她猛烈地指責天地鬼神不分清濁,混淆是非,致使惡人橫行,良善銜冤。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巖漿迸射如山洪決堤般的憤激之詞,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當時廣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問題2、三樁誓愿一一兌現,如何理解這一寫法。
理解浪漫主義手法,不但是領會作品藝術性的關鍵,又是把握全文思想價值的鑰匙,研究中,還可以引進《孔雀東南飛》《聊齋》等作品,舉例對比,分析探討,老師適當點撥引導 。
讓同學看到運用浪漫主義筆法,除了加強藝術感染力外,越超越現實,越表明現實的黑暗不公,越為“冤”張本。也越讓人們看到竇娥的剛烈反抗性。
在自主探究式的學習中,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管中窺豹, 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有助于形成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激發對古典文學的探究熱情。完成教學目標2,突破難點。
最后,教師要指出《竇》是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典范。
(六)拓展延伸
比較拓展:進一步了解竇娥性格。以突出教學重點。
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話本小說《杜十娘怒沉白寶箱》的杜十娘及本文的竇娥面對不幸時的反應
1、劉蘭芝:明白婆婆要驅逐自己,丈夫也無計可施,她沒有坐以待斃,等著被遣,而是變被動為主動,主動“遣歸”早早起來“嚴妝”把自己打扮的美艷動人。劉蘭芝變被動為主動,表現了極強的自尊心、積極維護自己的人格、個性堅強的特點。
2、杜十娘:知道自己“中道見棄”她沒有流淚沒有痛不欲生,她的表現很是冷靜,她很早起身挑燈梳洗,當著負心人的面,沉下了珍貴的百寶箱。杜十娘的“修飾”是徹底絕望后,用美進行報復,進行懲罰,也是與這個罪惡世界決絕的最后宣告。
3、而竇娥在受到了冤枉后,也不是唯唯諾諾,而是憤慨地指責天地。
三人雖表現各有不同,但她們三人身上都有著強烈的反抗精神,都是中國婦女的典范。
(七)課堂小結:
經過關漢卿的改造和天才創作,《竇娥冤》雖取材于“東海孝婦”的故事,但已不僅僅是這個民間故事的翻版,而是成為一部深刻地反映元代社會現實的激動人心的著名悲劇。它通過竇娥的悲慘遭遇,揭露了元代社會高利息貸款盤剝的殘酷、社會的混亂、官府的貪腐,并且使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成功地結合起來,深化了作品主題,使人物和劇情具有了強烈的感染力量,不愧為一部優秀的戲曲作品。
六、說布置作業: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是我們的教育目標,在布置作業時,給學生布置一道開放性的作業:
學習本課后,你體會最深的有哪些?寫一篇劇評。
七、說板書設計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
《想北平》是高中語文讀本第三冊上的一篇短文,是配套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第四單元《故都的秋》這一教讀課文的。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按新教學大綱的要求,高中語文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品位,并進而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讀本是拓展學生知識面的有效途徑,也是培養他們感悟能力的好地方,所以我們在平時定要注意導讀。
2、 教材分析:
《想北平》是作家老舍在青島時寫的一篇文章,他當時雖然身在異鄉,但情系北平。本文題目為“想”,但不是平平常常的回想、追憶,而是動情帶淚的思念、眷戀。他描繪的是一幅故都俗畫,抒發的是一個平民知識分子的閑雅而熱烈的情懷。本文最值得借鑒的地方是作者巧妙的寫作手法—“以小見大”,處處不說愛,不說想念,但處處都在說北平的好和北平的美,處處都在表達對北平的喜愛和眷戀之情,這和之前我們已經學過的《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稍有不同。
3 鑒于以上兩點,我設計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1)教學目的:
A、知識目標:
、倜雷x課文,體會作者對北平的思念、眷戀之情,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展現這種情感的。
、诒容^學習《胡同文化》、《故都的秋》,鑒賞三篇文章的異同處 。
B、 能力目標:
研讀課文,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C、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感情,激發和培養他們的愛鄉之情。
(2)教學重點和難點:
A、教學難點:知識目標①②,在把握原文脈絡的基礎上回憶舊知識,重新賞析鑒別《胡同文化》、《故都的秋》、《想北平》三文的異同是本文的難點。
B、教學重點:訓練創新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二、說教法:
由于我所教班級的學生賞析能力欠佳,所以根據教育心理學的量力行原則,我所采取的教法如下:
。1)涵詠法:即通過誦讀,把自身融入特定情境之中,做到“文若己出”,去細細品味作者的那種細致而深沉的“愛”。
。2)導問法:即通過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情思。
。3)比較法:比較閱讀三篇文章。
三、說學法:
通過《故都的秋》和《胡同文化》的學習,學生對北京已不是很陌生,所以我在學法上要求他們先美讀欣賞,后鑒讀區別,再研讀創新。
美讀欣賞:是用來把握和領會作者感情的。
鑒讀區別:是在比較的前提下閱讀課文,尋找不同之處。
研讀創新: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進行創新訓練。
四、說教學過程: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各位,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古詩《迢迢牽牛星》。接下來,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迢迢牽牛星》是編排在粵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四個課題《漢魏晉詩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詩歌是詩人真情實感的詠唱,是心靈對現實的應答!豆旁娛攀住酚沉藭r代的動蕩,社會的亂離《迢迢牽牛星》借牛郎織女的故事,寄托織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發了現實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達了渴望夫妻團圓的強烈愿望。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詩歌鑒賞的方法,培養人文素養。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詩經》兩首、《離騷(節選)》、《孔雀東南飛》,這為過渡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因此,學好本課為學好以后的詩歌可以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課包含的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和思想,為以后學生在學習理解類似的詩歌并為簡單地鑒賞詩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古詩十九首》相關知識,有節奏地朗讀詩歌并背誦全詩。
2.技能目標:會分析詩歌的情感,能簡單分析詩歌疊音詞作用和表達效果。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品味《迢迢牽牛星》詩中的愛情美,理解詩歌所表達出的渴望普天下夫妻團聚的愿望。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分析詩歌中疊音詞作用和表達效果,掌握鑒賞此類詩歌的技巧。
2.教學難點: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牽牛織女星等天文知識、光年的定義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3.確立重點和難點的依據是:天文知識、光年較抽象,學生欠缺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提高人文素養,培養人的鑒賞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高一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朗讀法、講授法、讀寫結合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我還采用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方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利用疊音詞串聯詩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诒菊n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朗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說,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情感意蘊,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感。
2.講授法: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按照徹啟發式教學原則,講授的內容突出本課的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使學生隨著教師的講解或講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講中有導,講中有練。使學生主體作用凸顯出來,把課堂進行得生動活潑,而不是注入式。
3.讀寫結合法:注重讀寫結合,在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對教材后面的疊詞練習進行快速地思考,組織答案,我來總結這類題目的答題技巧和規律。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對詩歌疊音詞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
五、說學法
根據本文篇幅簡短,又是淺顯的文言文的特點,要求學生課前必須進行預習,并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來疏通文意。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在課堂上,通過朗讀和提問法去推動學生思考,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讀出初步真實感受。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是否知道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從學生的回答情況中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此之后,請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起來講述他們所了解到的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總結學生的回答情況,并由我來詳細地向學生交代故事的起源、發展,最重要的是突出這樣一個常識讓傳說與課文有了緊密的切合點,牛郎和織女是因為王母娘娘的一根發簪化成的銀河而相隔兩地,不得相見,后來真情感動天地,遂允許二人七月七日相見。
2.示范朗讀:
教師朗讀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容易讀錯的多音字詞。教師用語言鼓勵學生,請學生給老師挑刺(教師故意讀錯某個詞),歡迎學生與教師競爭。這樣既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聽讀上,同時又能激氣學生當堂背下詩歌的興趣和信心。
3.學生朗讀:
朗讀是詩歌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應反復進行。要引導學生采用輪讀、個讀、聽讀、小組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以讀為樂。
4.學生背誦
在經過反復的聽讀和朗讀之后,學生已經基本能粗略知道詩歌大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即時背誦,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導以詩歌的思想內容。
5.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并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5.布置作業。
我布置的課堂作業是:《名師一號》P110頁第三題
七、我為什么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的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
。1)重點字詞如多音字讀音讓學生動手去查閱,自己作初步的記憶,教師扮演輔導者的角色。這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對詩歌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對《古詩十九首》及《迢迢牽牛星》的文學常識和背景知識的介紹,激發學生了解古詩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讓學生鞏固重點知識并形成新的知識。通過布置作業,讓學生背誦課文,使他們進一步的理解文章,梳理思路,提高詩歌鑒賞閱讀的語感和鑒賞的思路。完成《名師一號》的習題,有利于學生對詩歌的深刻理解,對以后的古詩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采用直觀教學和討論法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第三冊語文主要是詩詞,從整個高中語文教學和考試來說,詩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這一部分,高考時直接題和間接題都很多,關鍵是直接題較多,如:
。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號、并稱及文壇地位等;
(2)風格流派、文體;
。3)名句填空;
。4)對相關背景的了解、對主要內容和重點字詞的理解;
(5)對寫作特點及藝術手法的鑒賞。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中第二單元的宋詞,通過學習本課,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學情分析:高二學生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所以要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教學目標:依此學情,根據新課標“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僦R目標:了解蘇軾的的創作風格及豪放詞的特點
②能力目標:學習本文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提高鑒賞宋詞的能力
、鄣掠繕耍毫私庾髡呖释麨閲ЯΦ乃枷肱c壯志未酬的苦悶
④方法目標:誦讀法;講授法,不斷啟發學生從而把握全詞意境;討論法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考慮到學生原有的基礎,現有的困難以及學習上的心理特征,從而針對性的確立學習的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了解蘇軾的豪放詞風和情與景的自然結合,難點是體會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教學方法:如何突破重難點是本課的關鍵。
(1)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們的學生閱歷淺,學生幾乎沒有登山觀海的經歷,如不引導,很難體會蘇軾面對滾滾大江,想起歷史上無數的英雄,看到赤壁形勝,想起瀟灑多謀的周瑜,感嘆自己壯志難酬的心情。但蘇軾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隱,他的性格更傾向于陶淵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邁。
。ǎ玻┫缕杂懻摓橹鳎瑔l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3)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加大課堂信息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變遷,同時加大隨堂訓練的容量,以適應高考的分量。
學法指導: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⑴指導學生自主學習。⑵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獨特的個性,創造性的思維。⑶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養成質疑探究的習慣。⑷“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指點學生拓展延伸,課外閱讀名人名篇,強化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為高考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上片以講授為主;下片以討論為主.
導語設計:三國是個充滿魅力的時代,其中赤壁之戰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時光如水,斯人已矣,但每一個為這一戰所激動著的人來到赤壁,當年的沖天火光、震天喊殺聲仿佛又能縈繞于腦海。赤壁之戰后八百多年,一位偉大的天才人物來到赤壁,寫下了一篇和赤壁之戰一樣流傳千古的偉大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為偉大的天才人物就是蘇軾。
示范朗讀:激情充滿壯志豪情
檢查自主學習的效果:熟悉課文內容以后,指導學生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查閱資料,由學生口頭介紹作者;在個性化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篩選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獨立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與高考接軌。
。ǘ嗝襟w顯示:字詞積累,隨堂訓練。)
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一是把握對字詞的賞析;二是把握意境,盡可能地再現當時
情景;三是對一些藝術手法賞析穿插其中;四是由于詩詞跳躍性大,而我們的學生史學知識欠缺,所以我在講述時補充了一些史學知識,這似乎把語文課講成了歷史,也不知得當與否,算是一種嘗試,還望各位前輩提出批評意見。至于延伸比較部分,以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板書設計:在學生分析的基礎上用多媒體顯示如下板書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上闋赤壁奇景波濤洶涌山勢險峻
下闋懷周瑜儒將風度非凡膽略
抒己感慨人生如夢壯志未酬
要先給學生方法:上片以講授為主,用語言再現當時場面,引導學生去想象蘇軾登赤壁懷念英雄的情景,盡可能使其有如臨其境之感。下片以討論為主,啟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因為有了上片學習的基礎,把握全詞意境問題不大,討論更能深入領會到諸如烘托借代等藝術手法;更能領悟到蘇軾用詞的精妙.
拓展延伸:柳詞和蘇詞為例比較豪放詞和婉約詞的詞風,是為了把學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性差異上升到理性,使這種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全文總結:江月是永恒的,在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中人只是滄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暫,又何苦讓種種“閑愁”縈回我心呢?一位襟懷超曠、識度明達的詩人浮現在我們眼前,在他的自解中仍有一腔豪邁之情。
遷移應用:學以至用。讓學生了解蘇軾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詩詞教學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文化品味來談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態度,小到言談舉止,都有影響.
教學效果預測:總之,在新課標教育理念下,從以下幾點可見這堂課的效果①沒有將文質兼美的散文肢解成幾大塊,維護了散文的整體美。②突出了新課標以“學”為主,而不是傳統的以“教”為主,從復述故事到板書設計,從質疑到評價,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③使學生掌握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終身教育的需要。④提升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能力。⑤使學生樹立了“以人為本”、“以天下為己任”的價值觀。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7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高中語文小說單元的一篇重點課文,是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論是從思想性還是從藝術性看,都具有極高的欣賞性,堪稱千古佳作!俄楁湣芬云渚傻臉嬎,出色的心理描寫、意味十足的結尾被廣泛傳誦。學習本文,可以讓我們進一步體味作為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學習本文,可以為學習《陳奐生上城》打下基礎;學習本文,還可以讓我們領略到外國小說的無窮魅力。學習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還可以從思想上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確定教學目標
1、確定依據
1)那么鑒賞小說可以從小說的人物形象、小說的語言、小說的主題、小說的結構及小說的描寫技巧等方面著手。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對小說的主題、小說的結構及小說的描寫技巧進行鑒賞。
2)本文的特色:本文構思特別精巧,作者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由逆境到順境,然后再墜入了逆境的曲折經歷,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節。這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一次又一次的擺布著瑪蒂爾德的命運,開著瑪蒂爾德的人生玩笑;演繹著瑪蒂爾德的命運悲劇,數贍柕碌男睦,瑪蒂爾德的性格,瑪蒂爾德的命運均在這曲折的情節中實現。
鑒于上述原因,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A、知識目標:
1、分析小說的情節, 體會小說精心的構思和巧妙的布局。
2、分析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而發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3、整體閱讀小說,客觀、全面地評價瑪蒂爾德的形象。
B、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抓住線索,快速梳理小說情節的能力。
2、培養學生多角度審視小說人物的能力。
3、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展開思維的翅膀,培養學生仿照原文風格寫作的能力。
C、德育目標:體味人在物質與精神世界中的執迷和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在現實的限制下的無奈、荒誕與虛幻。以及由此產生的人的本性的堅持和女扭曲。從瑪蒂爾德身上吸取和發揚人性中善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同情心、責任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將與自己有關,要學會關心、尊重他人,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瑪蒂爾德的解讀,傳統的理解,人們常常從單純的階級論出發,忽略了從人性的角度去詮釋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導學生鑒賞和評價瑪蒂爾德這樣既有虛榮心又有誠實、堅強、善良品質德復雜人物,是本課重點;探求隱藏于悲劇后面的根源是本文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對莫泊桑作品的情節的相關評價。
。级、品讀本文情節和心理描寫
導入新課后,要求學生抓住項鏈這一線索,在項鏈前分別添加6個不同的字來概括本文情節,再由學生找出情節中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處處出人意料,處處又合乎情理”的情節特點的。賞讀情節后,要求學生按照情節找出描寫瑪蒂爾德心理德句子,并加以概括,再據此指導學生初步探討瑪蒂爾德的性格。
。既尽⒅攸c難點的突破:
1、仿寫:
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要求突現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A、如果沒有那份請柬。
B、“!假的”
2、結合課后題對瑪蒂爾德定位,并要求從原文找出依據,同組討論后,選派代表發言。
3、形象對比分析:將瑪蒂爾德與簡愛對比分析。引導學生發現瑪蒂爾德追求的不合理性。
4、引導學生對瑪蒂爾德德的肯定評價?梢詮囊韵聝蓚方面著手:
A、俗語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
B、多面人。
。妓模尽⒆鳂I
續寫該文,注意盡量模仿原著的寫作風格。
五、板書設計:
情節————心理————形象
羨項鏈——痛苦不堪 愛慕
借項鏈——忐忑不安 虛榮 瑪
失項鏈——驚慌失措 堅強 蒂
賠項鏈——悲苦不堪 誠實 爾
還項鏈——輕松欣慰 善良 德
識項鏈——當頭一棒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阿房宮賦》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的課文。賦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文體,杜牧的這篇《阿房宮賦》是傳誦千古的名篇。教學時,可參考“課文說明”和“有關資料”,分別在內容和形式上給學生做一些必要的提示。通過讓學生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加深對這篇賦諷喻現實的思想意義的認識;通過講解賦體的源流和特點,讓學生將這篇“賦”和本單元學過的其他三篇“古文”做一些比較,掌握賦在描寫、敘事、議論等方面的一些特點,為熟讀背誦打下基礎。
二、說學情
基于文言文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本文的學習,應著重讓學生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文章內容,從而更好地體會文章所要表現的內容。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了解“賦”的文章體裁特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了解文言詞語的活用現象和文言句式。
2。學習文章多用對偶、排比的語言風格,并使之運用于今后的寫作中,增加習作的文采。
3。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和具有一定的憂患意識。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學生掌握重點文言知識”為我的教學重點,“正確對待人生中的成功與進步,絕不驕傲自滿,而應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和具有一定的憂患意識”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诖,我將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誦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好的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的導入語設計如下:“‘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總結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保ò鍟n題——我有一個夢想)
。ǘ┬抡n講授
1。在初讀文章的過程中,我會讓學生聽課文錄音,邊聽,邊理解。
2。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投影學生在預習課文時遇到的字詞句理解方面的問題,同學討論,教師強調重點,師生合作共同解決。
。ㄈ┥钊胙凶x
1。讓學生填充課文內容: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老師課前把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越讀文章越短,最后只讀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學和老師的感受是一樣的,請看投影:
阿房之宮,其形可謂()矣,其制可謂()矣,宮中之女可謂()矣,宮中之寶可謂()矣,其費可謂()矣,其奢可謂()矣。其亡可謂()矣!嗚呼!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眾、多、糜、極、速、悲
2。請學生在文中找出“雄、大、眾、多、糜、極、速、悲”的具體內容,并朗讀這些內容。
杜牧為文,十分重視辭彩的“華赫而莊整”,作者充分利用賦的特長(“賦者,鋪也。鋪采攡文,體物寫志也!薄段男牡颀堅徺x》),潑墨如云,鋪陳渲染描繪阿房宮。請看課文第1、2段。
3。誦讀1、2段,感受賦體特點
。1)這兩段文字極力描寫阿房宮的宮貌是如此的富麗堂皇,宮人是如此之眾多,生活是如此之驕奢糜爛,齊讀,CAI教學媒體展示音(配樂《漢宮秋月》)像。
思考:這兩段文字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或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句段并說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學生討論,七嘴八舌地補充,教師適當點撥。
配樂《漢宮秋月》(二胡)
《過秦論》《六國論》《阿房宮賦》比較分析,理解作者寫作意圖。
4。(1)比較《過秦論》/《阿房宮賦》對秦亡原因的見解。
啟發思考:同樣是借秦諷時,賈誼在《過秦論》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同樣,杜牧對秦滅亡也作了深層思考,他提出的見解是——?“滅六果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為什么說“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呢?——“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那么為什么說“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們一起學習第3、4段。
從這里,我們看到“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歷史的辯證法。杜文以阿房宮作為切入口,在杜牧筆下,阿房宮成了秦皇驕奢的見證,封建獨裁的象征,秦朝滅亡的標志。(板書)
。2)比較閱讀:《阿房宮賦》末段/《六國論》末段(課堂練習,附后)根據同學們反饋的情況再作評析。
。ㄋ模╈柟烫岣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讓學生以“啊,老師!”開頭,寫一個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過60字)
出示投影:(學生討論,老師點撥)啊,黃河!有了你乳汁的澆灌,這貧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綠水,才有了茅屋、雞鳴、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戲繪織而成的田園風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燦爛的文化。
。ㄎ澹┬〗Y作業
在學生交流之后,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然后總結并布置作業,作業如下所示:嘗試背誦這篇文章。
整個設計,從單元和專題的整體考慮進行了規劃和構思,體現了大語文觀,注重了探究、體驗,實現了對方法的學習和遷移運用,發展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體現了語文學科的特點。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阿房宮賦
奢——亡——鑒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如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次感謝各位評委老師。(鞠躬,擦黑板)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9
一.關于教材:
我所說課的篇目是兩千年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它是高中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三冊第一單元(古典詩歌)的第二篇。該單元所選中國古代古體詩8首,其中《詩經》中3首,漢魏晉五言詩3 首,《孔雀東南飛》并序以及《離騷》節選。在該單元中,《離騷》節選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為代表的楚辭是繼北方黃河流域出現《詩經》之后,在南方長江流域出現的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新詩體,其本身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辭作品,尤其是屈原的《離騷》從詞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鮮明,學生理解的難度較大。從作品的內容看,《離騷》是一首規模宏偉的政治抒情長詩,全詩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詩人自傳的性質,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義成分,整首詩歌感情回環激蕩,撼人心魄。課文節選了長詩的第一節,內容主要是詩人自述身世、品質、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誠不為君王理解的苦悶之情,表現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二.關于教學方法結合作品特點,按照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在古典詩歌方面閱讀能力的要求,我把《離騷》節選的教學目的確定為以下兩點: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詩人憂國憂民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二是反復誦讀,抓住關鍵詞語,疏通詩句,培養學生初步評價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新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學對策。高中二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詩歌的評價能力,但對于時代久遠的楚辭作品,評價的前提――讀懂詩歌的內容方面,仍存在困難,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文特點,我確立本文重點及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鑒賞重要的語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學難點:
關鍵詞句的疏通。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教材特點和面臨的具體學情出發,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
具體教學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預習。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內容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 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將分兩課時進行,把教學難點,即詞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課時中,把教學重點,即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課時,以確保學生真正做到一課一得。 第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容確立課型。第一課時:誦讀、討論相結合;第二課時:討論、訓練為主。
三.關于學法指導:
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篇課文盡管難度較大,尤其是語言方面的障礙較大,但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上,仍以教師的引導為主,通過切合實際的引導和點撥,使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2. 檢查學生的預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由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們華亭一中的具體情況是:高中學生中城鎮多農村少,礦區學生多,學生家庭條件較好,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師必須加強督促。 3.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淀。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課的導入和課后作業均要體現教師的這一教學思想。 4.課文的背誦方面,教師要充分把握楚辭的語言特點,比如楚辭作品,包括《離騷》,兩句一節,大量使用語音詞“兮”以表達情感,調整節奏等特征,使學生在掌握語言特點的基礎上,理解背誦。
四.關于課堂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導入要求學生列舉自己掌握的《詩經》和《離騷》中的名句。明確我國文學“風騷”并舉。
2.感知、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充分挖掘利用課文注釋,力求自己動手疏通詞句。
第一步,范讀——讓學生耳順。教師范讀,學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誦讀——讓學生口順。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情感和節奏,逐步積淀語
第三步,解難、疏通。這首詩古奧難懂,應當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然后再欣賞詩句。課文注釋較為詳細,而且句句有翻譯,這對學生讀懂詩作是一大幫助。但學生在自習中會遇到不少困難,可以提出討論,老師作一些點撥。
第四步,課堂練習?勺寣W生嘗試背誦課文,并動手默寫,記清楚難寫難讀的字。
第二課時
第一步,鑒賞課文。 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藝術手法和可感可觸的藝術形象,理解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詩歌的藝術手法。值得注意的是詩中比喻用法,使全詩的形象化特點非常鮮明。另外,每兩句都有“兮”字做停頓,抒情性也非常鮮明。(這一點對背誦的指導非常有用)
2.分析詩中屈原形象。
3.欣賞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課文節選部分的詩句,突出表現丁詩人的憂傷心事、高尚情操、純潔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惡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進一步指導背誦前6節。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字句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讀之后,獲得了良好的語感再背誦?梢詣撛O競賽氛圍,看誰背誦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賞析屈原名句,諸如——1.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0
紅星中學章榮勛
一、說文本——解得妙曲如夢
本課三首詞都用《如夢令》作為詞牌,共同抒發了個人內心不同的感懷。
蘇詞作于1088年(元祐二年),作者當時53歲,在汴京為翰林學士。這首詞是寄給黃州友人的,它表現了作者對當年貶官黃州,躬耕于東坡時清靜自適生活的懷念,和遙想東坡,意欲歸去的心情。
秦詞作于1096年(紹圣三年)。秦觀一生,屢遭貶謫,這一年詞人自處州再貶郴州。這首小令作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詞借描寫夜宿驛亭苦況,訴行旅艱辛,嘆宦游坎坷。
納蘭詞創作時間不詳。詞中描寫了詞人在暮春時節和鐘情之人一次美麗的邂逅,卻因彼此無緣相聚而陷入內心的紛擾,表現了作者綿綿不盡的相思憂愁。
三首詞均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二、說策略——探得幽徑漸明
、逭f目標
三首詞都以抒發內心感懷為主,但在表現情感上又有不同之處,所以在教學時要緊緊抓住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這一特性,同時從提高學生鑒賞古典詩詞能力角度,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如夢令》詞牌的格律特點;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和詩歌的創作背景。
2.能力目標:指導學生從詩歌的不同角度進行鑒賞;比較文本,找出異同;仿照文本,嘗試改詞。
3.情感目標:結合作者的不同背景和不同經歷,分析三首詞抒發的不同情感。
、嬲f重點
如何在每首詞中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品鑒文本,揣摩情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㈢說難點
高中生鑒賞古典詩詞大都以單篇為主,比較鑒賞很少涉及,因此本課對三首詞的比較鑒賞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㈣說教法
1.誦讀賞析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誦讀文本,品味本文精煉卻富有深蘊的語言。
2.知人論世法:指導學生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和文本的創作背景,準確把握文本蘊含的情感。
3.比較鑒賞法:指導學生通過對三首《如夢令》進行比較,找出同一詞牌下三首詞的異同點。
㈤說課時
一課時
、暾f教具
多媒體課件
三、說過程——踏得小令慢行
、鍖耄褐苏撌
1.將去掉詞牌,去掉作者的三首《如夢令》呈現在多媒體幻燈片上,請學生齊讀,然后問學生是否知道這三首詞的作者。如果學生不知道,再提供三位詞人,讓學生嘗試將作品和相對應的作者連線。
。ㄔO計意圖:采用猜作者和連線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過渡到詞作和作者的關系上)
2.學生對蘇軾比較熟悉,對秦觀和納蘭性德比較陌生,此時提供三位詞人生平經歷和詩歌創作背景的材料:
生平經歷
創作背景
蘇軾
一生屢遭貶斥,仕途坎坷多舛,但性格率真,并未消沉,而是走向了曠達清放。
作者在京城官翰林學士期間所作,此時詞人在朝中遭受政治排擠,心情并不舒暢。
秦觀
因涉黨禍,半生仕途坎坷,屢遭貶謫遷徙。
詞人自處州再貶郴州。于是年冬季赴郴州途中所作。
納蘭性德
出生高貴,家室顯赫一生錦衣玉食,但生性多情,多愁善感,自稱天上癡情種,人間惆悵客。
源于一次與鐘情女子短暫而美麗的邂逅。
看完材料,師生討論出用恰當的詞語概括三位作者的相關信息:蘇軾“曠達率真”、秦觀“苦悶憂愁”,納蘭性德“多情善感”。
追問學生,三首詞哪一首體現了“曠達率真”,哪一首看出了“苦悶憂愁”,哪一首寫的最“多情善感”。
學生根據問題,結合內容,對號入座。教師借機進入下一環節——品鑒文本。
。ㄔO計意圖:通過知人論世導入,使學生在宏觀上把握文本,在詞風上了解詞作,為后面鑒賞奠定基礎)
、鎸ぎ悾浩疯b文本
。ㄒ韵颅h節,視學生自己挑選哪首作品分析而定,通過分析文本,揣摩詞人情感。)
三首詞都呈現了不同的個性和不同的情感,請學生討論交流,鑒賞詩詞的時候,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鑒賞?
課堂預設:學生會調動以前所學知識,從多個角度去回答問題,譬如分析意象,品味詞語,分析手法,不一而足,教師加以引導,然后分別從每首詞選擇一個切入點進行鑒賞。
1.析意象——人生如夢念歸去
主要引導學生重點抓住“玉堂”和“江上”兩處描寫地點的意象。
問學生此時作者身在玉堂,而心卻向往江上,為什么?
“玉堂”——苦悶,束縛,不自由。
“江上”——閑適,灑脫,無束縛。
結論:通過兩處對比,可以看出詞人雖居廟堂之深,但念東坡之閑。
2.煉字詞——驛路如夢怕無寐
重點引導學生煉字詞,重點抓住“遙”、“沉”、“緊”、“閉”、“破”、“窺”、“侵”、“嘶”、“起”等傳神的動詞和形容詞,體會煉字描述典型環境,表達羈旅愁思的妙趣。
“遙”——長夜漫漫!俺痢薄股畛痢!熬o”——風聲凄厲。
“閉”——驛亭荒寂!捌啤薄缐羝扑椤!案Q”——荒涼破敗
“侵”——霜寒襲人!八弧薄呷松下!捌稹薄嗽诹b旅
結論:凝練傳神的詞語,寫出了無寐之夜的沉重壓抑和寒冷孤寂,表現了羈旅之人內心憂愁苦悶和沉重無奈。
3.賞場景——相逢如夢問誰省
重點引導學生賞場景,重點抓住相逢時和相逢后兩個場景。
場景一:實寫相逢瞬間。在“轆轤金井”浪漫之地,在“落花紅冷”暮春時節,詞人和鐘情女子美麗邂逅的場景。相逢是欣喜的,但“花”已落,“紅”已冷,仿佛又昭示著結局,“心事眼波難定”,更是傳達出了驚鴻一瞥的美好情感轉而陷入了內心的紛擾。
場景二:虛寫別后相思!皬拇唆〖y燈影”,相逢的喜悅過后,苦于對方的心思無法琢磨,對于未來的不可測,詞人添上了一份恐慌,于是,又開始想象別后深宵,青燈旁,孤枕畔,轉輾反側,相思不眠的場景。
結論:兩處場景,一實一虛,前后觀照,更能體現詞人別后相思之苦,輾轉無眠之愁
小結:學生再次齊讀三首詞,歸納三首詞分別在情感上的不同之處。
鑒賞點
情感不同
蘇軾
析意象
廟堂之深
東坡之閑
秦觀
煉字詞
貶謫之苦
宦游之倦
納蘭性德
賞場景
相思之痛
無眠之愁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從詩歌的不同角度進行鑒賞,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鑒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
、缫捦罕容^鑒賞
1.因韻誦情:
提問學生,三首詞分別使用了不同的手法,體現了不同的情感,但它們有沒有相同之處呢,比如在字數、句數、韻腳等方面,和你們初中學過的哪首詞相似呢?
學生回答李清照的《如夢令》
學生尋找《如夢令》詞牌共同點,教師歸納總結。
格律上:單調,七句,押五仄韻,一疊句。
詞牌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疊句),平仄仄平平仄(韻)。
格調上:
除了格律相同,我們發現三首詞的抒情風格上,也有共同點,都更適合抒發個人的愁思。所以我們回過頭再來看這些詞的情感,發現都是抑郁的情愫,難以排解的憂傷,即便曠達如蘇軾,也仍是有思念故地的憂傷。這主要和詞的仄韻有關,用仄韻,能夠表現出詞人的深情。
結合剛才的分析,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詞,讀一讀,感受詞韻,品出感情。
2.據詞擬題:
教師提供《如夢令》詞牌的由來。
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后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鳳。
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如夢令》源于后唐莊宗李存勖創作的一首詞《憶仙姿》,但蘇軾因嫌其詞牌名不雅,認為該詞的尾句“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最為巧妙,尤其是“如夢,如夢”的繁音促節,一語道出詞人心緒,堪稱點睛,遂改為《如夢令》,從而使該詞牌廣為流傳。
追問學生,為什么蘇軾改的巧妙?
討論歸納:這重復的詞語,是小令的轉折之處,是使詞的意境升華,感情強化的句子,其中的繁音促節,基本上都能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感。
引導學生用用同樣的方法為三首詞擬題。
教師再次提示學生把握詞中詞人情感:蘇軾歸去心切,秦觀羈旅無眠,納蘭性德相思誰省。
據此,可以引導學生分別將三首詞擬題為《如夢令·歸去》、《如夢令·無寐》、《如夢令·誰省》。
結構上:
《如夢令》一詞在結構上,后三句基本上宕開一筆,富有轉折,出人意料,引人遐思。尤其是五、六兩句繁音促節,大都重在直抒胸臆,堪稱壓軸之句,點睛之筆。
。ㄔO計意圖:把握住詞韻和格調以及結構的共同點,進行鑒賞,采取因韻誦情和據詞擬題方法,環環相扣試圖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并再次激趣促學。)
㈣作業:學以致用
根據所學知識,以《如夢令》為詞牌,嘗試填詞并誦讀品情。
教師呈現下水詞作。
如夢令·風定
昨夜堂前初醒,殘月孤燈人影。
驟雨送清明,絮語暮春飛杏。
風定,風定。只此扁舟微冷。
結合內容板書的最后詩意收尾:
不同的詞人,平平仄仄起來,《如夢令》便是他們的憂愁,歸去,歸去,是蘇子的曠達率真;無寐,無寐,是少游的苦悶憂愁;誰省,誰省,是納蘭的多情善感。今日一曲如夢令,三分詞韻心中存,也愿你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如夢令。
四、說板書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10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勸學》11-26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7-30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7-29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六篇07-28
關于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7篇07-28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5篇07-27
有關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八篇07-26
【精華】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6篇07-26
【推薦】高中語文說課稿范文集合九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