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高中說課稿匯編四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說課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主題是排球技術中的4號位扣球技術,我將按照說指導思想、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說場地器材以及說教學預期效果這七點來展開我的說課內容。
一、說指導思想
本次課以新課標為理論依據,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結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點,來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在運動中嘗試成功的歡樂,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積極主動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提高學生自學、自練、自評及合作的學習能力。并以此建立學生間和諧的人際關系,突出學生為主體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排球技術中4號位助跑起跳扣球技術 2、教學對象:高一(6)班的學生
3、學情分析:該班有學生48名,且基本上都是處在青春發育期間,身體素質良好,模仿能力強,絕大部分學生對排球的學習熱情較高,他們在初中階段對排球已有過初步的了解和簡單的接觸,因此該班具備了學習排球4號位助跑起跳扣球技術基礎。我在教學中主要采取分層教學辦法讓學生把動體和動腦充分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和創造性地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4、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在教師配合的情況下,有80%的同學在4號位能夠較好的
運用三步助跑起跳擊中從2、3號位拋來的球。
(2)發展學生協調、靈敏、判斷能力和彈跳能力等身體素質。 (3)通過同伴的協同配合,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5、教材分析
(1)技術特點:扣球是排球比賽中最具攻擊性、最有效的進攻得分手段、扣球居高臨下所以要
具備一定的彈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揮擊速度和手腕的控制能力;以及人與球的正確關系才能在激烈的網上爭奪戰中起到“一錘定金”的作用。 (2)教材選擇的依據:
、佟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規定,水平五學段學生必須熟練地掌握一到兩項球類運動中的多種動作技能。
、诟鶕搶W校的實際情況了解,高一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習過排球技術的準備姿勢和基本的移動步法以及基本的原地對扣等技術,對學習四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有了一定的基礎。
③隨著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進一步的深入貫徹,學校體育活動蓬勃地開展起來。廣大中、小學生都比較喜愛該項運動,許多中、小學體育課中都把排球作為教學內容,在課外體育活動中也把排球作為學校業余訓練的主要項目。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重點,做出正確判斷和及時的正確助跑、起跳、揮臂擊球以及落地緩
沖的連貫;難點,在起跳后在最高點擊中球以及手碗對球的控制能力。
三、說教法
由于學生運動能力的差異,為了能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就決定了本課的教學手段是分層教學,我將采取講解與示范法、分解與完整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三個方法進行教學。 (1)講解與示范法
首先通過講解指導學生掌握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的技術結構、動作要領,移動與擊球的時機以及進行練習的方法等,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形成,激發他們學習鍛煉的積極性。其次通過老師的正確示范,使學生直觀地了解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技術結構以及動作的做法。 (2)分解與完整法
用分解法把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分解成準備姿勢、助跑起跳、揮臂動作以及落地緩沖四個部分進行教學。然后再進行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進行完整的練習。這樣,既能把復雜的動作簡單化,有助于學生學習,又不破壞動作的完整性 (3)預防與糾正錯誤法
我將針對學生在學習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對來球判斷不準確、人和球的關系不正確、揮臂動作變形等錯誤,做出相應的預防與糾正。
四、說學法
根據高中生處于發育期,學習能力強的特點,本課將以觀察法(通過觀看老師的動作示范,了解動作結構)、模仿法(通過模仿老師動作的練習,初步弄清4號位扣球的動作路線、方向)、練習法(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4號位扣球的各種練習,掌握技術動作)、合作學習法(通過原地對扣和扣球的合作練習,促進同學的協同合作,互相學習,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成效)四種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扣球技術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了解技術結構最后通過反復練習來達成預期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程序
1、課堂常規(2分鐘)
常規內容:①集合隊伍、檢查人數、著裝,師生問好。
、谛急竟澱n的內容、任務、注意事項,導入教學
要求:迅速排好隊形,并保持安靜整齊的隊形,學生必須穿運動裝。 2、熱身運動 (6分鐘)
熱身內容:慢跑、有氧操。 要求:積極主動參與,力求動作統一整齊到位。 3、學習4號位三步助跑起跳扣球(32分鐘)
。1)我將講解排球扣球動作的技術環節以及提出在扣球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示范扣球的完整動作學生可以進行觀察模仿。(6分鐘)
。2)學生列橫隊成體操隊形,我將帶學生逐步練習扣球助跑起跳和揮臂動作的練習。并在練習中糾正動作。(10分鐘)
(3)將全班學生分為四組,每組一個半場進行扣球練習,剛開始練習時可以扣固定球,待動作
稍熟練時可以扣從2、3號位拋過去的球。我會分組指導每一個學生在扣球中所出現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加以改正。(16分鐘) 4、放松整理(5分鐘)
。1)在結束部分集合整隊,兩人一組互相放松手臂、自己通過拍打的方式放松大、小腿,讓學
生的心率以及運動狀態恢復到課前水平。
。2)總結本課情況,表揚動作完成較好的學生,鼓勵動作完成一般及較差學生,分析學習技術動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并指出解決方法。
。3)布置課外作業,指定學生將器材送回器材室,宣布下課。
六、說場地器材
場地:排球場兩塊。器材:排球25個。
七、說教學預期效果
1、預計完成動作較好者占45%,完成動作一般者占35%,完成動作較差者占20%。 2、預計全課平均心率約為120~130次∕分,全課最高心率預計在第32~36分鐘出現160次∕分。預計練習密度約為35%~38% 。
高中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
1.途中跑技術
2.身體素質練習
①男生擊掌俯臥撐10×3
女生俯臥撐8×3
、诤筇咄
男女生15×3
、鄹咛15×3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也是人們在生活、運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動技能。而途中跑又是各種跑的基礎,是初中年級田徑教學的主要教材,因此,進行途中跑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在生理上,學生的身體發育日趨成熟,運動、呼吸、循環系統都有了明顯的完善和提高,為途中跑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客觀的學習條件。學生通過途中跑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奔跑能力,而且可以培養青少年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對于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健康起著積極作用。本課時是在快速跑技術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途中跑技術教學,學生有一定的技術和能力基礎。本課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腿部蹬擺協調能力,嘗試改進和提高途中跑的技術動作,以“發展途中跑能力,掌握途中跑技術”為學習目的而開展的研究性教學。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學生,全班共有六十個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認識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能夠接受難度高一點的體育技能教學。盡管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和模仿能力等指標都不盡相同,但他們的學習意識較強,興趣較高,有強烈的表現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學上首要措施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采用
不同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樂而不疲,變枯燥為趣味,進而在快樂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途中跑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創設學習環境,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途中跑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85%的學生能改進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協調、速度素質。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參與的態度頑強拼搏的品質,感受合作互助的快樂和集體的榮譽感,并逐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五、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腿部的蹬、擺配合。
教學難點:腿部蹬擺的`充分性、協調性。
六、教學的手段和方法
。1)完整法和分解法(2)重復練習法(3)變換練習法(4)合作探究法
1、激發學習興趣,調動練習積極性。
2、抓住主題,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突破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要解決途中跑的蹬擺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圍繞這個中心,從課的準備活動就開始著手,活動中以腿部蹬擺為主要活動內容,使學生在無意中就已經開始接觸途中跑的部分技術內容了;静糠珠_始后,通過走、跳走、后蹬跑過渡到完整跑等方式,循序漸進,突破重點和難點。再通過新穎的十字跑和游戲練習法去完善、鞏固、提高途中跑技術,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實現課的目標。
3、以人為本,教書育人,陶冶情操,發展和諧的人際關系。
從課的開始階段就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并采用多種有趣的練習方法,互相學習、互相指導、互相鼓勵,加強了同學間的相互交流,減輕教學傳授壓力,使練習變枯燥為有趣,從而達到愉樂身心目的。用競賽法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斗志,而且加強了學生間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觀念。用身體練習去磨練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七、教學程序
一、準備階段:
1、心理的準備:通過課堂常規達到收心聚意作用,闡述課的內容、目標使學生從心理上做好學前準備。
2、生理上的準備:通過準備活動,調節學生的生理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興奮性,為課堂教學做必要的物質條件上的準備。
二、學習階段
A》循序漸進教學,由走、跳逐漸過渡到跑,由腿部單周期的蹬擺練習發展到連續完整的途中跑蹬擺技術。從單純的技術教學發展到激烈的比賽教學上。
B》通過反復練習、觀摩、對比,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學習潛力和積極性,達到鞏固、完善、提高途中跑技術。
三、結束階段
1、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通過意念引導、物理性質、娛樂活動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教學評價:通過學習老師評、學生評,對本課技術教學和情感教學做一個總結。
八、教學場地和器材
田徑場、錄音機
九、教學效果預計:
1、練習密度:45%;
2、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生物》第二冊第8章第3節第2課時。本節課內容是第8章的一個重點,是銜接生態系統類型與能量流動的重要環節。 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和科學探究能力,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觀念的很好素材。
二、學情分析
上節課同學們已經學習了《生態系統的類型》,老師布置了課前預習,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生態系統的成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對各成分的細化和相互關系并不十分清楚。
三、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ㄒ唬┙虒W目標
。ǎ保┲R目標: (應用)生態系統的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
。ǎ玻┣楦心繕耍 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
。ǎ常┠芰δ繕耍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思維遷移能力
。ǘ┙虒W重點:
。ǎ保┥鷳B系統的成分
。ǎ玻┦澄镦満褪澄锞W
。ㄈ┙虒W難點:
。ǎ保┥a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的關系
。ǎ玻┥鷳B系統實際例子的理解和運用
四、教法、學法
教法:體驗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傳統傳授法結合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學法: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程序(以40分鐘計算)
(一)導入
、購土暽瞎澱n的重點知識,讓同學們回憶起生態系統等概念,從而為新課的導入做鋪(3min左右)(教學方式:師生共同回顧)
、诮o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現有以下幾種生物:青草、吃蟲鳥、蝗蟲、細菌、貓頭鷹,請運用所學知識,用箭頭的形式反映它們之間的關系。(特意給出 “細菌”,為強調“這里的食物關系是捕食關系”埋下伏筆。)學生分析并展示分析結果: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其中的各個成分及其作用(因布置了提前預習才可以做這一步)(5min左右)(教學方式: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回答)
(二) 新課教學(20min左右)(教學方式:教師講授)
在上述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共同歸納:
①生態系統的結構
1、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光、熱、空氣、無機鹽、水分等系統
2、生產者:能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但光合細菌也是)的結構
3、消費者:初級、次級、三級……
4、分解者:(一般為微生物)
【過渡】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生態系統的各成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的。 由此我們需要引進兩個新的概念:食物鏈與食物網
②食物鏈(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要求:
1、概念上的理解
2、食物鏈中非生物物質、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辨別 3、實際例子的分析
【分析】:青草、蝗蟲、吃蟲鳥、貓頭鷹間的食物關系為捕食關系,而與細菌間則不是。 同時特別指出:這是一個食物鏈,細菌在這種食物鏈中沒有占據相應位置。并寫出一條完整的食物鏈:青草→蝗蟲→吃蟲鳥→貓頭鷹。 說明:食物鏈的起點、終點
在上述討論基礎上,結合老師講解,共同歸納:
、凼澄锞W(學習重點與難點) 學習要求:
1、概念上的理解
2、食物網中食物鏈的尋找以及各食物鏈中非生物物質、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辨別
3、食物鏈與食物網的區別與聯系
4、實際例子的分析(教學方式: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三)鞏固所學知識,同時為下節課“能量流動”內容埋下伏筆(10min左右)(教學式:師生共同回顧)
提問:1、生態系統的組成有幾個?分別是什么?
2、食物鏈與食物網有何關系?
『例題』如圖是一個簡化的食物網圖解,請據圖回答:
(1)該食物網中共有幾條食物鏈?
。2)魚與貝類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3)生態系統的成分中,該圖未體現出來的成分還有哪些?
(四)作業布置(2min左右) 課后作業:
1、P88復習題,
2、自己運用所學,設計一個“微型生態系統”
預習:下節課要講的內容: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六、板書設計
。ㄒ唬┥鷳B系統的組成
1、非生物物質和能量:光、熱、空氣、無機鹽、水分等生態系統
2、生產者:能利用太陽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的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但光合細菌也是)的組成
3、消費者:初級、次級、三級……
4、分解者:(一般為微生物)
。ǘ┦澄镦溑c食物網
1、食物鏈的概念:在生態系統中,各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叫做食物鏈。
2、實際例子的分析:草→蝗蟲→食蟲鳥→貓頭鷹
3、食物網的概念: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結的復雜的營養關系,叫做食物網。 4、實際例子分析
七、教學反思
7.1以學生為主體,圓滿完成各項教學目標。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努力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本節課從一個實際例子引出所講內容,在講解知識的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幫助學生思考問題,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與食物網的關系等。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學習了相關知識,而且在討論中充分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學生參與度高,學習興趣濃,很好的完成了三維目標。
7.2 倡導探究性學習。
《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探究性學習是貫穿于依照課程標準編制的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設置的各個欄目之中的,因此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應該落實好探究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于求得結論。因為提供給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題目,其結論在科學上已有定論。之所以還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讓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本節課從一開始就通過提出問題產生了懸念,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解決了一個問題又引出一個新問題,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循循善誘,幫學生將復雜的實驗簡單化,是他們在探究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在快樂的活動中輕松的解決問題。 7.3充分整合不同版本教材中的課程資源。
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的內容,初中教材、原來高中人教版教材、現在新人教版教材等,每一版本的教材都有其長處,我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整合了各個版本教材的優點,盡量將知識和實際例子結合,使其直觀化,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7.4不足之處。
本堂課由于相對來說知識點較為分散,而且多為靈活運用性的知識,在學生理解和老師教授過程中均存在一定難度。在選擇教授方法時還有待改進。另外還要更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由于教學過程中受課堂教學時間和班級較大的限制,難以組織學生進行室外的調查、探究過程等活動。若有條件,應該組織全班同學把課堂搬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就能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更深刻、更真切的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提高生態意識。另外,如果時間充裕,老師對各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詳細點評,教學效果將會更好
高中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運動”,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解析我的課堂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分析
“地球的運動”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節的教學內容,包括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地理意義三個部分。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課堂教學達到分析地球運動地理意義的目的,在知識層面要求明顯高于本章其他教學內容描述地球宇宙環境、說出地球圈層結構等教學要求,我認為本節課應該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內容。我們都知道“談天是為了說地”,在簡單了解地球的宇宙環境的基礎上,我們從地球運動這一內容入手來向學生描述整個地球的一般特征,回歸“說地”這一地理學的本質要求。
由于課程標準對本節課的教學要求高,教材在本節課中知識量極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對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對于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而言,很多學生對地理學習有非常濃厚的興趣,這對于解決這一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由于高一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發展還不夠完善,對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理解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同時也與在學生心里形成地理課就是簡單了解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的地理學習觀念形成很大的沖突。因而如何將本節課的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說理的知識生活化,把知識量極大的教材轉化為學生能夠理解的模塊,讓學生在現有的知識構架下完成相關知識的重構與理解,完成相關教學要求,而不至于讓本節知識成為學生地理課程學習面前難以逾越的障礙,喪失地理學習的興趣將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說教學目標
參考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基本內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說出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運動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點,識記太陽日、恒星日、恒星年、回歸年、國際日期變更線等基本概念
。2)通過讀圖理解地球自轉線速度,角速度的變化特點和地球公轉的軌道以及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狀況
(3)理解黃赤交角的含義和由黃赤交角的存在而造成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能夠闡述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過程
。4)理解由于地球運動造成的晝夜交替現象和由此產生的地方時和時差現象
(5)學會運用地方時和區時概念進行簡單的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6)理解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而導致的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7)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現象及其變化規律
。8)學會分析由于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形成的全球范圍和不同季節之間太陽輻射的分布不均的機制和由此導致的五帶和季節變化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相關演示活動的學習,比較并概括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異同
(2)通過小組討論活動,動手描繪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軌跡,理解太陽直射點的運動過程
。3)通過對不同區域水平運動物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而發生偏移現象的圖像的感知,理解地轉偏向力及其作用特點
。5)通過對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變化的演示動畫和日照圖的判讀,以小組活動的
形式完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的總結,闡述全球范圍和不同季節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地球運動及其地理意義的學習,能夠解釋生活中的與之有關的例如晝夜交替、四季變化等自然現象,形成科學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三、說教學重難點
參考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和對教材內容的分析并結合高一學生的認知狀況,確定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1 教學重點
。1)地球自轉與公轉的異同
(2)黃赤交角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3)晝夜交替和地方時
。4)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帶
2. 教學難點
。1)恒星日和太陽日的區別
。2) 遠日點和近日點的比較
。3) 黃赤交角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4)地方時和區時含義和計算
。5)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6)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四、說教學方法
由于本節內容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標的層次要求較高,加上教學內容說理性較強,是整個自然地理教學內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學難點,同時學生還未形成成熟的空間思維認知模式,需要教師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內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由于本節知識說理性質較強,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主要知識點給以準確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概念,進而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
2、演示教學法:由于本節課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要求高,因而需要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和教具演示的形式對地球運動的方向,太陽直射點的南北回歸運動以及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地理規律性知識進行演示教學,以協助學生構建空間思維的概念。 3、分組討論法和案例分析法:雖然知識的說理性強,但是我們也不能用講授法進行滿堂灌,而應該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框架的建構過程中來,對一些地理規律的運用發現教學法進行分組討論。 五、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節內容知識量大,需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多,學生學習的難度大,因而將本節內容安排在三個課時內完成,第一課時完成“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的內容,第二課時完成“晝夜交替和時差”和“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的相關內容,第三課時完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帶”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ㄒ唬 1.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說”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他提出這一理論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他自己設計的一項
實驗所證實,這就是著名的傅科擺實驗。這里我們不再對傅科擺實驗作深入的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在課外進行探討,今天我們主要來討論一下到底地球自轉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呢?通過日常生活的積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學習,大家能舉例說明一下是有哪些現象是受地球自轉引起的嗎?(3分鐘)
。ㄔO計意圖:通過向學生講授一個關于地球自轉的證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知道傅科擺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入地球自轉的影響包括哪幾個方面,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以及教師的補充,讓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能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了解本節主要的教學內容是什么) 2.新課講授:
通過對學生答案的綜合,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即地球自轉引起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和沿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的三個內容拋給學生,采用總—分—總的模式進行新課教學,帶領學生逐一探討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三部分內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1)晝夜交替現象 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觀察晝夜交替現象以及并讓其思考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個不透明不發光的球體,因而有晝夜現象;另一方面因為地球的自轉,在地球上任意地點會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這里采用多媒體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現象是不一樣,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晝夜交替現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學生講述晝夜交替現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識和內容,幫助他們理解晨昏線(圈)、晝(夜)弧、晝(夜)長的區別和聯系,理解太陽日的意義,由于很多內容和知識概念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新,在這里主要采用講授法,通過學生觀看日照圖和對不同的知識概念進行判讀的形式完成教學活動。(15分鐘)
。2)地方時
地方時的講解是地球自轉意義中最為困難的一個環節,因而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用20xx年倫敦奧運會比賽時間安排(以當時間進行安排)的實例承轉進入本節內容的學習,指出不同地方的時間是不同的,通過這個實例講解地方時、區時的含義和計算的相關內容,最后提問學生自己喜歡的奧運會節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組對各自喜歡項目的比賽時間表進行時間換算,制定一個以北京時間為基準的時間表,從而完成教學活動。由于地方時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很多學生無法理解為什么不同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因而需要采用講述法的形式讓學生理解地方時的第一是在同一緯度上,由于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們的心中就形成時間早遲的區別,所以我們把同一時刻不同經線具有的不同的時間稱做地方時。同時結合多媒體演示來講解不同的經線地方時不同這一概念,進而引出地方時的計算公式,讓學生計算不同經線的地方時。然后指出地方時使用不方便引入區時的概念,和區時的計算,并指出一些地區主要的分區計時方式與區時的區別與聯系。最后結合例子分組討論完成案例教學活動的內容。(20分鐘)
具體的教學模式如下:
教學實例
由來:地方時使用不方便 解決實例的問題
定義和計算
區時
地方時:定義和計算
幾個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通過一段視頻資料了解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全球不同地區的事物發生偏移的現象,借視頻之口向學生講述偏移這種現象,進而帶領學生總結沿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規律,然
后讓學生完成不同地區物體偏移的練習,熟悉這一方面的內容。(5分鐘) 3.課后小結:
再次總結由地球自轉運動引起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和沿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三種現象,讓學生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其他由于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提供給學生具體的網址)。 六、板書設計 成因
晝夜交替 晨昏線(圈)
太陽日
地球自轉 地方時:定義和計算 時區和區時 地方時 時區和區時 區時的計算 特殊的計時方法:北京時間等 沿水平運動的物體的偏移:偏移規律
【【熱門】高中說課稿匯編四篇】相關文章:
【推薦】高中說課稿模板匯編四篇06-18
【精品】高中說課稿模板匯編6篇06-18
【熱門】高中數學說課稿四篇07-11
【熱門】高中生物說課稿四篇07-02
【熱門】高中生物說課稿3篇06-25
【熱門】高中數學說課稿3篇06-18
【熱門】高中生物說課稿三篇06-17
【熱門】高中數學說課稿4篇06-17
【熱門】說課稿初中模板匯編7篇06-11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匯編八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