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說課稿合集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功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歐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六章“歐姆定律”的第四節(jié)內(nèi)容。
本節(jié)是在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可以對電流、電壓、電阻與電壓和電壓的關系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nèi)容。本節(jié)教材的特點之一是適合于學生探究學習,同時也適合讓學生閱讀自
學。
2、說教材目標
根據(jù)《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識能力,確定以下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歐姆定律,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歐姆定律的認識,體會物理規(guī)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增強對科學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3、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阻和電壓的關系,體驗控制變量法在實驗研究中的地位和
作用。
教學重點:對歐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二、說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jù)一年多來的實施新課程的經(jīng)驗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大膽設計了學生探究同一段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為基礎的特點,體現(xiàn)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二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提高法、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引導——啟發(fā)的教學狀態(tài)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
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素質。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刺激和反應關系,而是個人借助某種“認知橋梁”或者“同化和異化”不斷組織和構建知識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物理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應重視學情,突出自主學習。本屆初二學生一年半新課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學習,已基本領會了科學探究的各主要環(huán)節(jié),也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培養(yǎng)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閱讀等方法獲取物理知識。本節(jié)課通過閱讀三道例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
中模仿分析、推理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真正掌握控制變量實驗這種科學方法。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而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則調(diào)節(jié)變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
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guī)律。如讓學生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程序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試電筆是檢修電路時必備的工具,使用它來檢查電路時手指必須接觸到筆尾的金屬體,讓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讓一位學生當場檢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線和零線,并說說有沒有不良的感覺。
引導學生分析、提問:通過人體的電流有多小?它與電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么關系? 通過演示,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探究心向,引導學生提問問題。本節(jié)課從試電筆的使用引入新課,試電筆是家庭常備工具,
同學大多有使用過,用這個例子引入,目的要體現(xiàn)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探究發(fā)現(xiàn) 提出問題:
師:如果知道一個導體的電阻,還知道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能不能計算通過它的電流呢?
2、猜想或假設
允許同桌進行討論。請學生發(fā)言,老師給予肯定、鼓勵、引導,對學生的回答加以篩選,如:
電壓越大,電流越大。
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乘等于第三個?也許是其中的兩個相除等于第三個。
3、設計實驗
學生實驗桌上擺著的器材:定值電阻若干個、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學生電源、開頭、導線若干。讓學生根據(jù)以下電路圖進行實驗:在電路中測量電阻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電流I,研究電流I與電阻R和
電壓U這三個量之間的關系。
4、進行實驗
按圖連接電路,測量并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電阻R/Ω 電壓U/V 電流I/A123456
換接另一個電阻,再次記下幾組電壓和電流值。
5、分析和論證
結論:電流I、電阻R、電壓U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6、評估與交流
遷移拓展
例題分析:我們已經(jīng),試電筆內(nèi)必須有一支很大的電阻,用來限制通過人體的電流,F(xiàn)有一支試電筆,其中的電阻為880KΩ,氖管的電阻和人體的電阻都比這個數(shù)值小得多,可以不計。使用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多少?
教師啟發(fā)指導:
要求學生讀題;
讓學根據(jù)題意畫出簡明電路圖,并標出已知量的符號及數(shù)值和未知量的符號;
找學生回答根據(jù)的公式。
布置作業(yè):
動手動腦學物理1、4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2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功的定義,二是功的計算。功在初中物理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三大主題之一,本節(jié)內(nèi)容不僅是本章內(nèi)容的基礎,而且是為以后學習“能量”做好了鋪墊
1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 明確計算功的大小的表達式,以及表達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含義和單位。
3. 能應用公式W=FS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思考和討論,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2.學會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guī)律。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重點
明確力學中功的含義。
教學難點
判斷力對物體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計算。
四、適合的教學對象:
上課沒有聽講的學生,物理零基礎 并且對物理沒有興趣的學生,或者可以作為預習課來講。
本班學生反應較快,但思維深度不夠、準確性欠缺,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具體的動態(tài)實例,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動2【講授】新課
一、力學中的功
1、做功的含義
課件展示:(1)叉車把貨物舉起;(2)小孩拉動小狗;(3)錘子把釘子敲擊進入木塊中。
教師提問:(1)物體是否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作用下物體是否移動了距離?(3)物體移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有什么關系?(4)物體所受的力對物體的移動是否有貢獻?逐個實例進行分析。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學生總結:物理學中的功的含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并且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結合以上三個實例,學生閱讀課文總結出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3、三種不做功的情況
學生活動:討論以下情況是否做功?
課件展示:
A 組:1、運動員用力將杠鈴向上舉起的過程,舉力是否做功?
2、汽車的牽引力使汽車水平前進,牽引力是否對汽車做功?
B 組:1. 人用力推一輛陷在雪地里的汽車但沒推動,人對汽車是否做功?
2. 人搬一塊大石頭但沒有搬動,人對石頭是否做功?
C 組:1、物體在光滑的冰面上勻速直線滑行是否有力做功?
2、運動員踢足球,球離開腳后飛出10米遠的過程, 運動員是否對球做功?
D 組:人搬著物體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的支持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通過上面的幾組例子你能總結出物體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嗎?引導學生思考歸納,教師總結:(1)有力無距離(s=0,勞而無功) ; (2)有距離無力(F=0,不勞無功) ;(3)力和通過的距離方向相垂直(距離不在力的方向上) 。
課件展示:下列情況中,人有沒有對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地上的皮箱,但沒有提起;
(2)人再一次用力把箱子提起 ;
(3)人用力提著皮箱在原地不動;
。4)人提著箱子在水平路面上走了50米;
。5)人提著箱子站在水平勻速行使的汽車上;
。6)人提著皮箱在電梯中上升。
學生思考回答。
二、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做功不能離開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種情況下不做功,那么力有大小之分,距離有長短之別,功如何計算?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總結出功的計算方法。 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功的計算公式:功=力×距離
表達式:W=Fs
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W ──功──焦耳(J )
F ──力──牛頓(N )
S ──距離──米(m )
1焦=1牛. 米(1J=1N.m)
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例題,引導學生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學生明確,物體的運動方向是水平的,馬的拉力與物體運動方向一致,因此馬的拉力對物體做功。計算功的大小時應該利用拉力大小800N 與水平運動的距離3000m 。
學生活動,課件展示課堂習題。
1、某同學要把重為60N 的水桶緩慢勻速的提起0.5m 的高度, 他需要做多少功?
2、重為10N 的物體沿著長為2m ,高為1m 的光滑斜面自頂端滑下,求重力做功。
3. 張明用50N 的水平推力在冰上推動重100N 的箱子,前進了10米,撤去推力后,箱子又繼續(xù)前進了2m ,他做了多少功?如果把這個箱子勻速舉高1.5m ,他又做了多少功?
學生思考計算,教師巡查點撥。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只有兩個考點,即力有沒有做功,和功的計算。該節(jié)是本章以后的基礎所以一定要事后進行加強訓練,以增強提高和理解。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3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電功"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電功公式是掌握層次之一,又是第九章的開首篇,足見這節(jié)的重要性,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fā)熱、發(fā)光、發(fā)聲等現(xiàn)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xiàn)。這就擴展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后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由電功公式導出。所以本節(jié)在初中物理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展和承先啟后的重要作用。
。病⒅R目標
A層次:1.知道電流可以做功和常見和做功形式
2.會計算一個用電器的電功。
B層次:由公式W=UIT求U、I 。
C層次,運用串、并聯(lián)電路特點及公式計算電功。
。、能力目標
1.學會控制變量研究問題的方法。
2.會讀電能表的示數(shù)。
。、思想教育
通過介紹一度電的用途,對學生進行節(jié)約用電的教育。
。、教學關鍵
做好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演示實驗。
6、準備教具
課本圖9-1所用儀器(將鉤碼換成小車),秒表、電能表、投影儀改幻燈機。
二、 教法和學法
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采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五環(huán)教學法。學法是討論歸納法和感知探索法。
三、 教學程序
分五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復習提問。提出與本堂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ABC三個層次學生回答,為本堂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1.水流能做功嗎? 2.功的表達式如何? 3.力學中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圖9-1實驗后,問:是什么原因小車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對小車做了功。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jié)我們就學習電功。(板書課題)
1. 建立概念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電功率》是新版物理九年級第十八章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是繼電流、電阻、電壓、電能之后學生學習的又一個電學基本概念。本節(jié)內(nèi)容,既是對電能知識學習的深化和具體化,又為本章第三節(jié)實驗"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的學習作理論上的準備,而且它是生活中用電器銘牌上一個重要的指標,在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對學生今后體驗生活意義重大。本節(jié)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學過了部分的電學知識,電流和電路,電阻及其影響因素,掌握了一些解決電學問題的基本方法(如控制變量法),具有一定了的電學基礎,學生感性思維能力較強,同時通過對前面功率的學習,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但單本節(jié)內(nèi)容學生理解起來也相對較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知道電功率定義、公式、單位,會用電功率公式P=w/t進行簡單的計算的,能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電功率問題。
2.過程和方法:觀察體驗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使學生懂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關心日常生活中各種用電器功率的大小,形成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四、教學準備
電風扇(有銘牌),電吹風,學校用的電子計時器,空調(diào)機的銘牌圖片、燈泡。
五、教法分析
教學流程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合作探究,學習新知→例題講解,鞏固體驗→學生總結,體驗心得→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
教法學法
教法:談話法、講解法
學法:觀察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大約5分鐘)
引導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電能表轉動的快慢情況,發(fā)現(xiàn)電能表上的鋁盤轉動有時急匆匆,有時慢悠悠。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使用一只普通燈泡時,鋁盤轉的慢,而使用大功率燈泡時,鋁盤轉得快!讓學生交流,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ㄔO計意圖:用演示實驗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鑄就良好的開端。)
第二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學習新知(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大約25分鐘)
活動一:自主討論,認識定義
1、通過看課本討論和引導學生得出電功率的定義和公式及單位進率:
板書:電功率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
啟發(fā):如何來比較不同用電器做功的快慢呢?(應引導學生得出:可以讓時間相等,看消耗電能是多少的;或者讓其消耗電能相等,看所用時間的多少;只要說出大體意思即可,關鍵是讓學生真正理解使用控制變量法。)
得出:電功率大小等于用電器在1秒時間內(nèi)所消耗的電能。(類比于功率的定義)
2、提問:如何計算電功率的大小?
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總結,各小組推薦同學回答,由學生導出電功率的計算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歸納能力。)
活動二:解決問題。
板書: 消耗功率100W中的100就是電功率是100W,它的意義是此燈
泡在1s內(nèi)消耗的電能是100J.學生回答25W的意義。
談話:正是因為100W的燈泡比25W的燈泡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消耗的電能多,所以轉化為內(nèi)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這就是為什么100W的燈泡比25W的燈泡亮的原因。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三:閱讀資料,理解概念
讓學生看書本上92頁的小資料,并觀察教師帶來的用電器上的銘牌,請學生讀出某個用電器的功率,并回答:①各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相同嗎?②誰的電功率最。竣壅l的電功率最大?引導出單位 千瓦(KW)指出 1kW=103W
。ㄔO計意圖:從現(xiàn)象中認識意義,討論問題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深入。初學者常常會認為電功率大的用電器消耗的電能一定多,這樣設計可讓學生在糾正錯誤中深刻理解電功率的概念。并為下面千瓦時學習做鋪墊。)
活動四:單位比較,明確概念
<討論>:(1)功率為1千瓦的電熱水壺,正常工作1小時,它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2)如果P用千瓦作單位,t用小時作單位,則W的單位是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推導能力,理順各單位的關系,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并且明確所求的是W電能。
引導得出:"千瓦時" 的來歷
活動五:自主學習,教師引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完成P.95的電功率的測量。教師歸納總結
第三環(huán)節(jié):典例剖析,歸納總結 (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大約7分鐘) 板書典型例題,學生分析剖析,教師分析講解并總結。
第四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鞏固提高(本環(huán)節(jié)教學大約3分鐘)
在完成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后,本節(jié)課的新課教學任務基本完成。學生可以根據(jù)小習題練習檢查本節(jié)課的收獲,體驗學習的快樂。之后老師動員學生收集家里的電冰箱、 電熨斗、 電視機、 電風扇、 微波爐、 洗衣機等用電器的銘牌,了解它們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STS活動),再一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5
大家好!我是來自謝河鎮(zhèn)廟山中心學校的趙國輝,我今天的說課的題目是《功》,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物理(下)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
一、對本節(jié)教材的理解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我計劃用一課時進行新課教學。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分成兩部分,對功的理解,功的計算。在學習第七章《力》之后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些力的知識,本節(jié)課是對“力”與”功和能“知識的一個銜接和升華。功和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課程標準》的科學內(nèi)容的三大主題之一,通過本章的學習,為學生了解“能量”做鋪墊,而本節(jié)內(nèi)容又是學習本章知識的基礎,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我設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的確定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含義、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思考,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力對物體做了功,在什么情況下沒有做功
2、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功與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定量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實際激發(fā)求知欲,培養(yǎng)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興趣。
2、通過討論,展示性交流,增強自信,學會合作的意識,追求學生和諧發(fā)展。
教學重點
知道力學中“功”的含義;記住功的計算公式,會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知道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特點,盡量使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日常生活的關系。因此這節(jié)課可綜合應用學生觀察、講授、討論和實例演示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要使學生從“學會”轉化成“會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學法的指導,根據(jù)本節(jié)的內(nèi)容特征,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去觀察?并由他們總結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同時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通過手勢、眼神、表情等形體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通過觀察總結規(guī)律,聯(lián)系實際、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d趣導入:
通過手指頂籃球的這樣一個表演,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能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并引出本章的知識點《功和機械能》。緊接著問學生成語“事半功倍”“大功告成”中的功是什么意思?把學生引入到本節(jié)課的知識《功》的教學中。
。ǘ┬抡n教學
1、物理學中的功
。1)用多媒體播放叉車托起物體的過程,介紹力學中的功,并直接給出力學中做功的概念。
。2)用多媒體投影一組做功的實例讓學生加深對力做功的認識,并讓學生舉些做功的例子,加深對功的理解。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緊接著給出課本中兩幅做功的圖片讓學生討論分析得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
3、不做功的情況分析
通過多媒體圖片,讓學生結合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討論分析得出不做功的三種情況,并總結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再用一個隨堂練習采用搶答的方法讓學生理解。
4、功的計算
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在多媒體上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并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做功的大小與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關系:在力學中,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從而得出功的公式、單位。用一道課本上的例題加深對公式、單位的理解和掌握。
(三)課堂小結:通過小結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ㄋ模┱n堂練習: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導學案的實施效果,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
。ㄎ澹┱n后作業(yè):課本64頁1、2、3題。
五、說教學反思:
這一節(jié)課,心里有很多感受,雖做了一番準備,但上完后感覺并不是很滿意,我總結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1、重難點的把握還不是太好,總覺得重點不突出、難點不深入。
2、物理新課程標準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就要多啟發(fā)提問,多讓學生思考,但是總體下來自己說的還是太多,過分的剝奪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雖然有那么點的小緊張,但還是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今后,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教學:
1.基礎知識講解透徹、分析細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避免課堂教學中,重點知識不突出,誤將“難點”當“重點”講的現(xiàn)象,避免重點、難點錯位、失衡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下降的現(xiàn)象。
2.重學法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歸納法、轉換法等。加強學生對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學生加深
對物理知識的領會,掌握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學習物理的能力。
3.重視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運用,多與日常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問題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去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xiàn)象,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總之,以后還得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請教,用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用心上好每一節(jié)課。在此,我誠心的希望各位領導和專家對我的課給予批評指正,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讓我能更快的成長,謝謝大家!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6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功》,《功》是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F(xiàn)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些設想和體會: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能量是《課標》中科學內(nèi)容的三大主題之一,這充分說明了能量在初中物理課程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通過功、功率的教學,為學生認識能做了鋪墊。由于只要求初中學生初步認識能量的概念,所以教科書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嚴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識的基礎上,直接從功和能的關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
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功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與能量密切聯(lián)系的一個物理量。研究功的重要意義在于,可以通過做功研究能量的變化,為研究能量轉化過程奠定定量分析的基礎。對功的概念的認識水平直接影響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關系的建立。對功的研究為以后學習功率、功的原理、機械效率、能量等知識奠定基礎。另外,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從新課程標準來看,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既重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又重視學生應用實例去體驗、分析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這節(jié)課計劃用1課時來完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胖懒W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朴涀」Φ挠嬎愎,國際單位,會應用W=FS做簡單計算題。
2、過程與與方法
、磐ㄟ^觀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義,學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仆ㄟ^實驗和生活中的例子,知道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磐ㄟ^對生活中實例的解釋,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仆ㄟ^合作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本節(jié)內(nèi)容由“力學中的功”和“功的計算”兩部分構成。其中,“力學中的功”通過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使學生認識到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為功的計算打好基礎!肮Φ挠嬎恪泵鞔_了功的計算方法,從定量的角度研究功。因此,我設立了兩個教學重點:1.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2.能利用公式W=FS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在尚未講到能的轉化概念之前功的定義是不容易清楚給出的,所以教材中
沒有對物理學名詞“功”下定義,而是從漢字“功”的含義中“成效”的意思出發(fā),說明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這樣從“成效”出發(fā)引出力學里的“做功”,對學生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有好處。學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我把明確力學中功的含義,從而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作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教學中應遵循具體--抽象---具體的原則。本節(jié)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關于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認知水平來構建“功”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仍需一些直觀認識作為依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實驗和實例分析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法、學法分析
。ㄒ唬⒏鶕(jù)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特點,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啟發(fā):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傳授”,而是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形式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予適當引導。
2、激趣教學:學習本應是件快樂的事,為了讓學生“樂”學,教師通過圖片欣賞、現(xiàn)場游戲等活動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的距離,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ǘ⒃诤侠磉x擇教法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本節(jié)課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探究:“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北竟(jié)課功的定義和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都是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觀察、猜想、分析、概括等活動得出的,使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的全過程,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合作學習:教學中鼓勵學生分工合作,充分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體驗成功的快樂,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四、教學評價分析
1、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
關注他們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與發(fā)展;既要關注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情感的變化與發(fā)展。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把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結合起來,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樣化。課堂中采用回答、課堂觀察、實驗、書面作業(yè)等評價方式,多層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及時調(diào)控教學進程。真正做到“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學生學習評價。
五、教學過程設計
1、關于新課的引入:
我是從功的字面含義入手引入新課,功是個多義詞,有“貢獻”的意思,如功勞,還具有“成效”的意思如成功,同學們還可以列出別的含義。那么力學里所說的功包含“成效”的意思,但是它還有更確切的含義,讓我們?nèi)ヌ剿髁W中的功吧。
2、關于功的概念的建立:
多媒體中給出了兩個同學推同一重物的例子,為了能讓學生親身體驗,符合實際情況,在課堂中改換成兩位同學推五張桌子,觀察現(xiàn)象。根據(jù)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這兩位同學用力的成效是否一樣?
這樣把功這個抽象的概念以生活中的直觀認識為依托引入,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
3、關于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教學
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功的概念分析怎樣才算做了功,學生根據(jù)已有的力學知識能夠得出:物體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那就表示力做了功。我利用了兩個實例: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一致,分別在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讓學生從實例中感受這些力是否有成效,是否對物體做了功,從而加深對功概念的了解。同時,我又利用了三個實例:有力但在這個力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的;力的方向和物體移動方向垂直的;有移動了距離但是沒有受到力的。讓學生在逐漸認識功的同時明白:不是物體受到力并且移動距離就可以說這個力做了功。通過學生對五個實例的思考,觀察進而總結得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趁熱打鐵,利用身邊的物體,讓每個學生親身經(jīng)歷,感受做功的過程,正確的認識到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之后,通過多媒體出示五個實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分析這些實例中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工,踴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每組選一個代表展示交流結果。最后我用多媒體作圖分析演示,確定學生得出的結論,加深學生印象。
4、關于功的計算公式與單位的教學: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W=F×S
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在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在引導學生理解W=Fs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后,充分利用學生已構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得出變形公式F=W/S和S=W/F,認識功的單位的規(guī)定:1J=1N.m。在介紹功的單位時,教師通過對焦耳的生平簡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并體驗1J的功有多大。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實例,學生親身體驗,讓抽象的東西具體化。
用多媒體展示課本例題,帶領學生針對例題所給條件進行分析:
1、明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對象受到幾個力的作用。
2、哪個力做了功?
3、做功的力是對什么物體做了功?
4、重力是否做了功?為什么?
例題教學分析旨在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理性思維習慣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從直觀到抽象又到直觀,真正的讓物理走向社會。
我安排了兩道計算題讓學生交流探討:第一個題是對功的定義的了解,引導學生在審題時要注意關鍵的詞。第二個題主要引導學生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從而判斷是哪個力對物體做功,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歸納能力,同時通過練習著重訓練學生對公式及變形公式的運用(突破難點),鞏固學生對功的概念的了解。
5、各小組學生暢談收獲
讓學生小結反思這課節(ji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我有哪些收獲?還存在哪些困惑?與其他同學說說。 為了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我緊扣重點,難點,分層次的設計了幾個題目,全面的涉及到本節(jié)的知識點,突出重難點。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7
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功》,《功》是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第十一章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F(xiàn)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些設想和體會: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功的概念比較復雜、抽象,學生常常容易會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本節(jié)內(nèi)容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這節(jié)課是在前兩節(jié)所學簡單機械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等知識來展開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guī)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tǒng)性?梢哉f是前面所學的知識的延伸,又為以后學習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等知識奠定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并且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另外教材中的情景圖片,貼近學生的生活,增加了學生對物理的親切感和興趣,體現(xiàn)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程理念。這節(jié)課需要用1課時來完成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胖罊C械功的概念、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浦拦Φ墓,會對有關功的問題進行行簡單的計算。
、侵拦Φ膯挝唬↗),了解1J的功大約有多大。
2、過程與與方法
、磐ㄟ^觀察、分析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仆ㄟ^對實例的分析,會判斷物體有沒有做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歷史,進一步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形成獻身科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功的計算是即將學習的功率、機械效率的基礎,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把利用W=FS進行簡單的計算作為本節(jié)的重點。
【教學難點】
學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與物理學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沒有做功,是哪個力在做功,因此,我把判斷一個力有沒有做功作為本節(jié)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物理,物理教學論壇,物 15歲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維還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仍需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實驗和實例分析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本節(jié)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關于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來構建“功”的概念。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特點,盡量使用身邊常見的實物進行探究活動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初中物理因此這節(jié)課可綜合應用學生體驗、講授和分組討論并輔以講練結合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8
一、教學分析
1、“功”的地位與作用
地位:功是物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與能密切聯(lián)系的一個物理量,它雖然是在力學中引入的,但卻貫穿在整個物理學中,可以說一切自然現(xiàn)象都與功和能相聯(lián)系,通過功(特別以后關于能的轉化與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學,充分揭示了物理學各部分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作用:對功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研究是在前兩節(jié)所學簡單機械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力與運動關系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jié)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功的研究為以后學習功率、能量的知識奠定基礎。功的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課程標準解讀
重視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重視學生應用實例去體驗、分析的過程,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3、學生認知發(fā)展:
八年級學生學習的滬科版物理教材,還沒有學習關于能的知識,在沒有能的轉化的知識的情況下,功的定義是很難下的;但學生已有一定的力學基礎知識,能夠對“力的成效”方面的知識進行理解與運用,充分利用已有認知水平為學生構建“功”的概念。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機械功的概念,能從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2)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的規(guī)律,能認識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做功,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
。3)理解功的計算公式W=FS中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單位,并能用來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的能力,能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具有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學原理的興趣;樹立學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結合教材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點
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功=力×距離是物理學中的規(guī)定,初學者常感到不好理解,不像有些知識那樣可以依靠直觀認識為依托,因此教學中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意聯(lián)系實際,通過具體實例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是本堂教學的關鍵點,也是重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設計
根據(jù)本節(jié)課特點,盡量使用身邊常見的物品進行探究活動和和實例分析,拉近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科學和社會、科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
因此這節(jié)課可綜合應用學生體驗、講授和分組討論并輔以電教多媒體實例演示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五、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0塊磚
七、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中以了解、學習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具體設計如下:
。、新課引入:
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學源于思,思源于疑,一上課便以投影圖片和課中第一段文字引入課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出“什么是功”一問題,造成懸念,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以多媒體形式向學生介紹物理學中對“功”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談談對“功”一詞的看法,我從中重點突出“做功”跟“力的成效”的聯(lián)系。
。、講授新課:
任何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和物理理論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與觀察。這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生活實例、課件演示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
首先我引導學生緊抓“力的成效”來認識生活中物體做功的現(xiàn)象,讓學生分析怎樣才算做了功,并舉例;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和已有的力學知識能夠得出:物體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那就表示力做了功,從而再以課件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力學角度分析出物體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同時給出實例,讓學生判斷在什么情況下做功,在什么情況下不做功,加深學生對做功兩必要因素的認識。
在研究功的計算時,由于“功=力×距離”是物理學中的規(guī)定,初學者常感到不好理解,因此教學中我注意聯(lián)系實際,通過在課堂讓學生個別體驗,(搬磚頭多少和高度的不同)和多媒體分析引導,使學生獲得較生動的感性認識,從而讓學生感悟到:力越大,通過的距離越長,做功就越多;順勢引出關于物理學中對功的規(guī)定,從而得到機械功的定義:物理學中把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機械功;在引導學生理解W=Fs各符號代表的物理意義、單位時,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構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識,學習W=Fs并讓學生自己得出變形公式,認識功的單位的規(guī)定:1J=1N.m 。同時我在課堂中設計了兩個練習題,并從題中引入W=Gh這一公式,著重訓練學生對公式的運用,鞏固學生對功的概念的理解。
由于滬科版新課標八年級物理教材對功的原理沒有進行專門介紹,但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是一個很重要的普遍原理。我針對教材特點,認為本節(jié)課第二段文字是引入功的原理的教學鍥機,引導學生閱讀本段內(nèi)容,重新讓學生認識: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為機械功,同時又通過直接用手做功和用機械做功多少的課件演示,讓學生討論書上FS=Gh所蘊含的意義,從而得出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的結論。
3、課堂小結。(1)、知識內(nèi)容小結:要點由學生共同來總結.
。2)、學習方法小結:總結如何抓住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解決實際生活問題.
4、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做功了嗎
1、物體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那就表示力做了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二是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機械功: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通過距離的乘積叫機械功。
4、怎樣計算功
功=力×距離
(1)公式:W=Fs
(2)單位:1J=1N.m
5、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八、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jié)課在新課切入方式上,經(jīng)過反復研讀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和人教版、滬科版新課標教材,覺得滬科版教材對于機械功概念的引入上,很專業(yè)地指出了機械功的定義: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人教版新課標教材卻是在有力學基礎和能的知識前提下去構建“功”的概念;而“功”是對于目前八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陌生而抽象的概念。鑒于學生認知水平,如何讓學生比較容易形成功的概念,同時又有較大興趣來投入學習,這是一個難題。于是我借鑒了人教社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的教學思路,緊抓課標要求,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功的概念,最后才引導學生認識: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的乘積是一個有意義的物理量,即機械功,同時以文中第二段內(nèi)容為鍥機,簡單讓學生認識到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11-15
初中物理功的說課稿12-02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10-27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12-03
初中物理說課稿:《電功》11-18
關于《電功》的初中物理說課稿04-27
初中物理《電功》說課稿模板12-01
初中物理說課稿范文:《電功》11-19
初中物理《電功》說課稿范文11-12
初中物理功說課稿(8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