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化學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ㄒ唬、教材分析:(點擊鼠標)
人教版三年制初中化學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本節教材分成: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三部分。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于物質的性質。氧氣是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我采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并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物質(單質和化合物)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后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教給學生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ǘ、教學目標:(點擊鼠標)
基礎知識目標:
1、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了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了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系。
基本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和綜合分析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
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ㄈ⒅攸c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ㄋ模⒔虒W用具
演示實驗:[實驗2—2]至[實驗2—5]
多媒體課件:(1)氧氣的物理性質動畫,(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3)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
二、說教法: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該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設疑—觀察(實驗)—思考—總結—應用。根據目標設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地進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知識競賽法這符合初中生爭強好勝、集體感和榮譽感強的特點。在搶答競賽中,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有利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4、質疑釋疑通過質疑釋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
三、說學法:
1、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其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學習:指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對教材的閱讀,從中歸納出氧氣的用途,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首先以兒童游戲的形式開場。[謎語]:(點擊鼠標)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質(氧氣)。設問:“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么樣?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家里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么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著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二)層層深入、講述新課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說說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
得出結論:(點擊鼠標)
一、氧氣的用途
如果學生說不全我將采用以下兩種補救方式:
1、閱讀課文,及18頁圖示。
2、課后在網上、課外書籍上查資料或與父母交談
這樣有易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參透“知識的獲取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課堂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這種觀念。讓學生多關注平日司空見慣的事物,因為生活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二、氧氣的物理性質
[設問]:什么是物質的物理性質?研究物理性質通常從那幾個方面出發?然后我通過展示一瓶氧氣讓學生進行觀察,提出問題:(點擊鼠標)(1)在通常情況下氧氣的色、態、味?(無色、無味的氣體)(2)[教師提供資料]已知氧氣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氣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從中得到什么結論?(密度比空氣略大)(3)魚兒在水中能自由生活,為什么?(水中有氧氣)市場上賣魚的,為什么過一段時間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會空氣?(氧氣不易溶解于水)(4)如果條件改變固態氧、液態氧是什么顏色?學生進行思考,再通過觀看氧氣的物理性質的動畫(點擊鼠標),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思考分析、討論,學生能歸納出:(點擊鼠標)
物理性質1、常狀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2、密度比空氣略大3、不易溶解于水
4、氧氣–183c液態氧—218c固態氧
。o色)(淡藍色)(淡藍色雪花狀)
初中化學說課稿2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理解化學實驗探究的意義。
2、學習化學實驗探究的方法。
3、學會常見探究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能力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探索、主動研究的學習習慣。
4、培養學生觀察、猜想、類比的能力。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分析、整合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體會探究的過程,感受探究帶來的樂趣。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3、使學生體驗到化學實驗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
教學準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方法觀察、分析、討論、歸納、聯系生活、活動實踐教學設備多媒體、大屏幕投影。儀器藥品集氣瓶、玻璃片、試管、飲料瓶、膠頭滴管、玻璃管、氫氧化鈉溶液、鹽酸溶液、熟雞蛋等課前準備做PPT課件、查找網上資料、準備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設計
從學習方法、中考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引出課題。
[引言]化學實驗探究是學習化學知識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我們的課本里及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中都出現了涉及到化學實驗探究的問題。
今天我們就以化學實驗探究為主題進行復習,希望對同學們解決此類問題能有所幫助。總結歸納化學實驗探究題的類型。
[講解]一、化學實驗探究題的類型:
。ㄒ唬┘僭O驗證類型探究題;
(二)處理、分析得出結果型探究題;
。ㄈ┬虑榫靶吞骄款};
。ㄋ模┯媱澐椒愋吞骄款}。投影例1
[啟發]啟發學生根據金屬的性質和題目中有關信息提出假設。
[講解]二、題型分析、解法指導:
。ㄒ唬┘僭O驗證類型
[提問]本題你想提出什么假設?
歸納同學們提出的各種假設,確定假設方案。學生讀題思考;
提出假設:金屬活動性鋅>鉻>銅;……
[提出問題]設計實驗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小結]對比實驗是實驗探究解決問題最常用的方法,而在設計對比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實驗設計條件的公平性,以增強實驗的可信度。用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酸,所用金屬的體積大小、形狀完全相同。
探究實驗:學生分組操作;一組學生上臺演示。適時指導學生的實驗操作,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現象并思考得出結論。敘述現象;得出結論;在黑板上寫出鉻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反思]
引導學生歸納在這個實驗中運用了哪些知識解決了問題?
活潑金屬可以與酸反應;通過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進一步探究]
你還能夠設計出與上述原理不相同的實驗進行探究嗎?例如,利用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題型一小結]
如何假設?要根據已有的知識和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做出科學、合理的假設。為求證假設,查閱資料,進行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假設得以驗證。思考
總結投影例2
[問題引入](二)處理、分析得出結果型
讀題時思考本題要解決哪些問題?
通過思考找出本題要解決的問題是CO2是否確實與NaOH發生了反應探究實驗輔助學生實驗;
指出本題涉及到學科間綜合的知識。
學生完成實驗:1、塑料瓶變癟;2、瓶吞雞蛋。
描述現象,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
[問題質疑]有同學提出上述現象不足以證明問題,為什么?
引導學生全面的考慮問題,分析提出質疑的原因,并繼續設計化學實驗探究方案。學生討論、交流找出上一實驗不足以證明問題的原因,設計新的探究實驗。探究實驗輔助學生實驗;
點評時指出學生是用對比實驗解決的問題學生演示自己設計的實驗。
由此證明學生所設計實驗的科學性、合理性深入探究
能否設計與上述實驗原理不同的探究實驗?
學生演示將CO2吹入NaOH溶液中,然后滴加鹽酸。
[探究小結]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分析,找到了新的探究方法,涌現出更多的探究實驗方案。
學生在黑板上寫化學方程式。
學生通過討論,設計出了更多方案。例如,在上述實驗中還可滴加氯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等。學習反思
[題型二小結]從此題的探究過程中,你得到哪些了啟示?
對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既可以通過改進實驗裝置,創設新情景來觀察到明顯的反應現象,判斷反應的發生;又可以從檢驗生成物的存在來判斷反應的發生。
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對探究結果進行可靠性評價,使已有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和提升,使探究結果更加可信。學生反思后總結出對比法是進行探究實驗的重要方法;
考慮問題要全面,注意觀察和對比實驗現象;聯系實際,加深了對NaOH需要密閉保存原因的理解。投影例3
。ㄈ┬虑榫皸l件下探究型題
根據滴水生火的新情景設疑、提問。
引導學生根據燃燒的條件進行猜測。
學生猜想是O2、……[引導思考]
質疑探究引導學生運用題目所給信息,結合已有知識解決問題:
水和過氧化鈉反應為什么不可能產生碳酸根呢?怎樣設計實驗證明。學生討論得出:
。1)中氣體為氧氣;運用質量守恒定律可以解釋產生現象
。2)的原因。并設計實驗驗證。
[題型三小結]解決這類問題要將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出現的新材料、新能源、新成果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聯系、對比。此類題起點高,落點低,雖然情景新,但考點卻不難。明確了新情景探究題的特點,掌握了解決此類問題的思考方法。投影例4
(四)計劃方法類型探究題
[講解]怎樣確定課題?
。1)從社會、生活、科學研究等方面提煉出來;
。2)從課本的知識點確定;
。3)從題目設置的情景中發現問題,形成問題,選擇有研究價值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問題。學生從所給的課題中選擇課題。投影出實例[講述]根據課題的特點選擇調查法或實驗法等研究方式,并列出研究步驟,依據研究步驟進行實驗或調查,最后以報告或論文的形式形成成果,以利于交流。學生學習體會此類題型的研究過程。課堂小結
投影:
化學實驗探究的八要素通過今天的探究活動,培養和發展了同學們進行化學實驗探究的思維。依照探究的八個要素,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和科學實驗,緊扣課本知識,勤于動手、動腦,就一定能使同學們的化學實驗探究能力不斷提高。總結課堂所學,歸納方法技巧,回味探究過程,提升探究能力。板書設計化學實驗探究
。ㄒ唬┘僭O驗證類型探究題;
。ǘ┨幚、分析得出結果型探究題;
。ㄈ┬虑榫靶吞骄款};
。ㄋ模┯媱澐椒愋吞骄款}。
教學反思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有些學生提出的假設及驗證方案出乎我的意料,但又非常合理。我感到,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確實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就感,更加激發了學生們學習化學的熱情。
但作為一節教學示范課,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的地方: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偏多、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加以克服和改進。文章來源
初中化學說課稿3
如何通過試卷評析課使教師對學生前一階段學習的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教師能反躬自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查缺補漏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教材、試題、多媒體等);利用好生成性教育資源(在師生共同交往中產生的情景、問題等),使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意見的分歧、情感的交融等等、讓整個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我的試卷評析課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環節:勵志
設計內容:在這一環節中我對考試的成績做總的介紹(包括試卷的難易程度、學生錯誤情況的簡單分析以及和其它班優秀率、平均分、高分率的對比。)
設計理念:為什么這樣設計呢?原因有二:1、我認為教師自己應該對所教班級的成績在年級乃至全市的位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近階段學習情況。只有這樣做,教師才能在后續教學中做到運籌帷幄,正確地幫助、指導學生的學習;2、使學生了解自己在班級、年級、全市的位次,從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驕不躁、不氣不餒,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第二環節:愛的互動
得滿分的學生、進步的學生以及在解題中間發現試卷有錯誤的學生、答案有創意的學生頒獎。
每次考試過后,我都用自己的錢去買一些他們喜歡的小禮物,如:文件夾、筆、鑰匙鏈、千紙鶴、鮮花等,還有連同我的擁抱和祝!恢γ倒寤、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熱情的擁抱常常讓學生激動不已。在愛與愛的互動中,我與學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學生綻開的笑驗上,從全班同學專注的神情中,從他們眼中閃動的淚花里,我分明的看到了愛的動力,這正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這種感動是互動的,它所產生的情感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教育效果是空洞的說教所達不到的。
設計理念:在課程改革中我們要求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師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他們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動態信息交流,這種交流包括知識、情感、態度、需要、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最終構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個教師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智慧,也就是對人的理解。教材是“物化”的東西,我們教師應該是“人師”而不是“經師”。教師要知道生個學生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不是共性的。應該了解你的學生在這一年齡段具有什么樣的心理、生理特征,他或是她最需要什么。
設計感悟:我之所以這樣做,因為,我認為,對教育而言,愛是一種胸懷,也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藝術。當你找學生談話時,你那愛的目光,會使他放棄戒備心理,營造一種融洽和諧的氛圍;當學生課堂上因緊張回答不出時,你的愛對他是一種激勵;當學生因犯錯誤而惴惴不安、手足無措時,你的愛對他來說是一種諒解;當學做了有益的事情;你的愛對他來說是一種最好的獎賞;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你的愛會給他增加信心和力量。愛,是照耀幼苗的一縷陽光,是滋潤學生心田的一泓甘泉。
記的有人說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當我向學生播灑愛的時候,我也得到他們對我愛的回報。學生和我彼此都沐浴在愛的春、夏、秋、冬,伴隨他們的成長,我快樂且幸福的生活著……
第三環節:體驗學習
設計內容:改變原來由教師一人獨霸課堂的局面,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對于失分率比較高的題,
(1)釋疑:讓學生自己說出錯誤的原因,為什么錯?是不會、沒有審清題、還是筆下誤等等;
(2)質疑:接下來對自己的錯誤有沒有懷疑,對正確答案是否理解;
(3)答疑:如若自己無法解決就求助其他學生來解釋回答;
(4)評價:讓全班同學來評價答疑同學的對錯或是優劣。對于一些特殊的題,即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仍然得不出結論的,再由我引導他們找到答案。對于失分率低的題,采用下課單獨解決的方法,從而照顧了大多數同學,又可以提高效率。如:在一次評析涉及溫室效應的題目時,學生們各抒己見,從溫室效應的成因、給人類造成的危害、如何進行解決,到引發二氧化碳是滯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唯一氣體,還有哪些環境問題我們亟待解決,這些問題勢必影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等等。使學生享受到了體驗學習的快樂,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他們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得到了尊重。
設計理念:我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為:在新課程環境下,教師的角色將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有居高臨下轉向“平等的首席”。未來的課堂上,知識將由三方面組成:教科書及教學參考書提供的知識,教師個人的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動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程變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事物,而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另外,這一環節的設計還借鑒了“洋思教學模式”中的“先學后教”。逐步形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設計感悟:通過這一環節的實踐,學生經歷了“體驗性學習”,他們不僅用自己的腦子不想,而且要用耳朵聽,用嘴說,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生長的需要。
第四環節:悟學
設計內容:根據自己的考試情況寫出心得體會。
設計理念:我認為教師需要“悟道”,學生應該學會“悟學”。在現代社會,一個人要想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變革,那么就必須成為一個孜孜不倦的學習者、勇于探索的實踐者、不斷總結的反思者(反思者最可怕)。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逐步養成了反思的習慣,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另外,通過寫心得體會也鍛煉了他們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使我更多的了解學生,便于下一步進行教育教學。
初中化學說課稿4
開場白: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學組三號考生,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溶液的形成》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環節與環節之間的過渡語言,自己看時間和效率適當加)
鐵樹老師面試輔導
一、說教材
本節選自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課題1第一課時。本課題是有關溶液的初步知識,溶液是一種常見的混合體系,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并且有著廣泛的應用。初三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溶液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前面學習的關于純凈物、混合物的分類,也為認識溶液打好了理論基礎。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探究實驗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基本概念;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3)認識乳濁液,了解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
【過程與方法】
(1)學習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分析、總結實驗現象;
(2)學習采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2)樹立發展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二、說學情
九年級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說教法和學法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主要通過情景導入法、實驗探究法、問題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教學,提高學生興趣及參與度,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溶液的形成。
而在學法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利用生活素材和實驗探究,提煉總結溶液的性質。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任選其一)
導入案例一:用投影展示幾種溶液,分別是:紅色的眼藥水,藍色的硫酸銅溶液,淡黃色的橙汁,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無色的氯化鈉溶液,看到這五種液體,你有什么想法?學生有趣的觀察并回答。緊接著投影展示大海的圖片,提問:海水是純凈物海水混合物?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出海水和這五種液體都是溶液并板書課題。
導入案例二:(【引入】展示修車工人用洗滌劑、汽油洗手,學生感冒,醫生給學生輸液的小情景,當中的洗滌劑、汽油、輸液用藥水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溶液。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從而引發學生思考。
通過生活實際引入,以激起學生探究欲,及掌握更多知識的積極性(板書課題:溶液的形成)
。ǘ新課講授
【探究活動一】
在探究活動一中,我將于學生合作進行食鹽、蔗糖、硝酸銨、氫氧化鈉固體物質溶解于水的操作實驗,學生進行實驗現象觀察并進行記錄。
我將讓學生思考:
1、物質能溶解在水中嗎?
2、為什么這幾種物質最終會消失在水中?(并在此再次進行觀察食鹽溶解的過程。)
在我的提示下,經過小組討論,總結:構成食鹽的微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擴散到水分子中去,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間,形成一種穩定的混合物溶液。
在此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及全面觀察實驗能力,提升準確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滲透說明物質在溶液中是以分子或者離子形式存在。
通過實驗獲得四種溶液,讓學生根據實驗探究并思考:
1.它們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如果從小燒杯取出部分蔗糖溶液,與原來的溶液相比,它們的甜度、濃度、密度是否一樣?
3.放置了這么長時間,你有沒有看到哪種液體析出了固體?
經過學生小組討論,總結溶液的概念:像這樣,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而我特別強調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2.穩定性3.混合物(解釋均一性、穩定性)(板書)
在此并通過課件展示幾個判斷題讓學生練習,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ㄒ韵屡袛囝}目可以不用說,優秀教師選拔或者職稱需要體現:
1、溶液一定是無色的。2、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溶液。
3、溶液一定是液體。4、把實驗溶液倒掉一半后,原溶液變稀了。)
在講解溶液概念及特征基礎上,提問:蔗糖溶液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其中哪種物質被溶解了?
經過討論總結:被溶解的物質叫做溶質,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
【板書】
溶液的組成: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能溶解其物質的物質
m(溶液)=m(溶劑)+ m(溶質)
V(溶液)≠ V(溶劑)+ V(溶質)(語音強調)
此環節通過對概念的分析對比,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從實驗中總結出概念,便于理解。
在此提出這樣的疑問:前面我們談到的溶質大部分是固體,那溶質還能否是別的狀態呢?
進入探究活動二,乙醇溶于水
此實驗不需要詳細解釋
藥品:酒精、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顯色)
儀器:試管。
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實驗記錄現象,總結得到:溶質不只是固體,液體也可作為溶質。并進一步強調:液體與液體互溶時,量多者為溶劑,量少者為溶質。并進一步追問:溶質除了是固體、液體外還可以是什么狀態?我通過舉例說明---氣體也可以做溶質,例如碳酸飲料中溶質為二氧化碳氣體等。
通過以上實驗并總結:固體、氣體溶于液體,固體、氣體是溶質,液體是溶劑;液體溶于液體時,量少的是溶質,量多的是溶劑,但如果有水,不管水多還是水少,水是溶劑。
。ㄓ盟魅軇┑娜芤,叫做水溶液,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我在此呈現練習進行溶液中溶質、溶劑的判斷:(此內容可以省卻,職稱類、優秀教師選拔適當加入)
氯化鈉溶液、高錳酸鉀溶液、硝酸鉀溶液、碘酒、稀硫酸、稀鹽酸、石灰水、75%的醫用酒精、95ml酒精和5ml水、95ml汽油和5ml植物油。
通過及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并在練習中尋找存在問題解決問題。
在此全面總結:
1、不同溶質在同一溶劑里的溶解性不同,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2、溶質可以為:固體、液體和氣體;
3、液體與液體互溶時:多者為溶劑,少者為溶質,一般情況下水是溶劑。
4、溶液中,溶質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多種。
我與學生將零散的知識內容整理歸納,便于學生的有效記憶。
在此基礎上,通過展示溶液在生產和科研中具有廣泛應用,從生活、醫藥、工業、農業等方面并總結溶液的用途:
、僭谌芤褐羞M行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快
、趯又参锷砘顒拥闹匾饬x:養料的吸收、O2和CO2在血液中的循環。
、坩t療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鹽水
通過提問: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通過學生小組進行水和植物油,水、植物油和洗滌劑的混合,進行震蕩并觀察前、后、靜置、倒掉液體后的試管是否干凈的現象。思考:所得的混合物是否穩定、均一?是不是溶液?
得到乳濁液概念: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征:不均一、不穩定
在此進行思考:水、植物油和洗滌劑混合起來,振蕩前分層,振蕩后形成均一的泡沫,靜置后泡沫仍均勻,不分層。倒掉液體后試管較干凈。為什么呢?
通過討論總結得到:洗滌劑的分子結構中有親水基(喜歡與水在一起的一端)和親油基(喜歡與油在一起),當它接觸油脂時,親油基就會將大油滴分散成小油滴,這些小油滴不會聚集起來,又能隨水流走。化學上把這種現象叫乳化現象。(板書)
在此讓學生思考:
1、乳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你能否舉出幾個例子?
。á儆孟匆路巯匆路。②洗發水洗頭。③用洗潔精洗餐效果較好。)
2、洗滌劑和汽油除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汽油去污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滌劑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掌握溶解和乳化的區別,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知識的運用能力。
在探究活動四中,通過向裝有泥沙的試管中倒入10毫升水,震蕩觀察現象:渾濁,靜止一段時間后分層。從而引入懸濁液認識:固體小顆粒分散在液體中形成不均一、不穩定的混合物
常見的懸濁液:泥水、淀粉水的混合物、鋇餐等。
(三)鞏固小結
學生總結歸納本節課所學的主要知識,溶液的特征、形成過程、乳化現象等,我將對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進一步強調。
(四)作業布置
為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我布置的作業是:
1.完成課后練習題。
2.請同學們圍繞洗滌用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調查與研究,寫成小論文的形式。
六、板書設計
(一)溶液
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組成: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
m(溶液)=m(溶劑)+ m(溶質)
3、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二)乳化
1、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穩定的混合物叫乳濁液。
2、乳化現象
初中化學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離子》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的第四單元課題三。本課題包括核外電子的排布和離子的形成兩部分內容,教學分兩課時完成。離子的形成是本課題的核心,是初中化學課程中要求達到了解水平的基礎知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為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奧秘打開一扇窗口;為學生后面學習酸堿鹽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化學性質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從而培養學生從微觀的角度探究宏觀物質變化的能力。
。2)學習方法與過程:學習“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探究的學習精神;喚起對科學的好奇與向往。初步了解物質構成的奧秘,樹立“結構決定性質”“物質的微粒性”等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離子的形成
(2)教學難點:離子的表示。
。3)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模擬微觀變化,幫助學生認識離子的形成過程和學會離子的符號表示。這樣,不但能順利突破本節課的難點,也促進了學生微觀想象能力的發展。
二、教法與學法:
1、學生情況分析
初三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在課堂上他們厭倦教師的單獨說教灌輸,希望教師能創設便于他們自主學習的環境,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所以本節課我設置了許多活動:比如,“我會答、“我會寫”、“討論與交流”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始終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在探索中學會學習。
2、教學方法
依據新課程教育理念及本節課的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情況,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課件優勢,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過程,從而了解離子的形成,認識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3、學法指導
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許多物質是由原子、分子構成的,本課題介紹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另一種粒子。由于本課題的知識形成較抽象,所以在教學中,一是成立學習小組,互幫互學;二是通過“創設情景、探究新知”等形式,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
4、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抽象的微觀粒子生動形象地顯現出來,有利于培養學生微觀想象能力。
三、教學程序: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學生情況的分析,我確定通過以下五個教學步驟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一)知識回顧、情境引入
1、知識回顧:“離子的形成”是本課題的核心,是教學的重點。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和思維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學中先通過復習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展示課件,抽生回答。)使學生意識到元素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有著密切的關系。
然后我是這樣引入新課的: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而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多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也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那么,當他們得失電子后,結果會怎樣呢?本節課我們就以氯化鈉的形成過程為例來探究離子的形成。
2、創設情景:當鈉原子和氯原子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它們是如何得失電子的?氯化鈉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切入,形成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
3、討論交流:全班分為八個小組,短暫討論交流。(這一環節充分尊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避免了教師的“填鴨式”教學。)
4、漫畫導入:投影教材第79頁插圖4—10和鈉原子與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最外層電子數目,從微觀上分析得失電子趨勢。
。ㄔO計目的:充分利用漫畫效果,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分析氯原子和鈉原子得失電子的趨勢,使學生在有趣、輕松的氛圍中接受難懂的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引導觀察、啟發探究
環節1、離子的定義:動畫展示鈉原子、氯原子得失電子后的結構示意圖,并提問:鈉原子和氯原子得失電子后帶電荷嗎?學生經歷觀察并發現它們都帶電荷,從而很自然地引出離子的定義。
。ㄟ@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啟發分析和誘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新知,使定義的引出水到渠成。)
環節2、離子的分類:在學生已經得出鈉離子和氯離子都帶電荷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比較它們所帶電荷有什么不同。交流發現:鈉離子帶正電荷而氯離子帶負電荷,從而得出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概念。
。ㄔ谳p松的氛圍中接受抽象的分類思想,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環節3、離子的表示:通過分析離子是原子得失電子而形成,讓學生很自然地接受離子符號的書寫就是在原子的基礎上標明所帶電荷。這樣可以輕松突破離子符號的書寫這一難點,也為介紹離子符號的意義作好鋪墊。當然離子符號的書寫還要結合后面的化合價反復訓練才能落實。
環節4、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整合學科之間的知識,提出問題:帶異種
電荷的兩種微粒之間會產生什么作用力?展示NaCl的形成課件,使學生認識到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ㄍㄟ^課件展示,使學生始終都處于“創造性”積極思維中,強化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三)聯想整合、形成體系
1、展示課件原子和離子的關系,讓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然后教師評價歸納。(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在討論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分析、歸納、表達的能力。)
2、到現在為止,物質構成的奧秘已初步形成體系。結合問題:“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哪些?(此時提出問題,學生有話可說。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和歸納,讓知識更加系統,有利于學生很快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的含義;同時也使學生對化學學習,尤其是微觀領域的學習產生了渴望之情。)
。ㄋ模⿲W用結合、展示個性
1、我會答:原子失去電子后,就帶上(正)電荷,成為(陽)離子;原子得到電子后,就帶上(負)電荷,成為(陰)離子。當陽離子和陰離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時,整個化合物就(不顯)電性。
2、我會寫:寫出下列離子符號: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帶兩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
(設計目的:第1題,主要是對離子的形成進行檢測,第2題,熟悉離子符號的書寫。對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獎勵的形式是發放“小禮包”,“小禮包”內寫著本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當堂打開“小禮包”宣讀知識點,給學生一點點神秘,再一次激發學生的興奮點。既是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是對本課題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行了檢測,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達到了教學高潮。)
(五)小結交流、布置作業
1、小結交流:我把這個環節設計為(1)過程小結、(2)知識小結兩個步驟,讓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小結本節課的知識。
2、布置作業:完成基礎訓練
四、教學評價
本節課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基本原則,以“情境教學、問題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師生的雙邊情感交流,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微觀思想方法的建立,學習心理、品質的優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五、板書設計
離子
一、離子的形成
二、離子和原子的關系
1、離子的定義
2、離子的分類
三、構成物質的微粒
3、離子的表示方法和符號的意義
4、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初中化學說課稿6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叫張鋒旺,來自尉氏縣南曹鄉中心學校。我說課的題目是新課程標準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第六章第三節第二課時的內容:溶解度。下面我從以下五個方面談談我對這節的設計。
一、教材內容:
溶解度在整個第六章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在學習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之后,來探討固體物質在一定量溶劑里溶解性的大小,起到呈上,又為下節學習結晶做好鋪墊。學生雖然對于一般物質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現象比較熟悉,但是從定量的角度去認識物質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種種狀態卻很少思考。上一課題從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課題將從定量的角度來研究物質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問題。學生學起來不會感到吃力,還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同時,在利用數據研究問題的同時,使學生從中能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養成學以致用的習慣,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去學習和研究問題。
結合新課標、本節課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能力。我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2、學會繪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線圖;
3、知道溫度、壓強對氣體溶解度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溶解度概念的探究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2、對溶解度曲線圖繪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達到學以致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學習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處理實驗數據,進一步提高在實驗探究中控制實驗變量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固體溶解度曲線圖的應用;影響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的概念。
二、學情與學法分析:
經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學生已掌握飽和溶液、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學習溶解度知識難度不大。但是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仍需要教師的管理和引導。據本節課的特點,結合教法與學生的實際,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基礎上,采用交流討論、歸納應用的方法進行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維,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因此做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練習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節課的關鍵。
三、教法分析:
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考慮教師的教,也要考慮學生的學;即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也注重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目標導學法、引導啟示法、歸納總結法進行教學。
1、目標導學法: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導學功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問題的欲望,并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2、引導啟發法:層層展開,步步深入,引導學生逐步探究,發現歸納,使學生領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
3、歸納總結法:對于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線圖應用,可以通過閱讀、學生間交流討論,總結。此過程有助于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上課時我首先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誰能說出二者的轉換方法?”學生七嘴八舌的搶著回答。問:“實驗證明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那些?”學生會說與溶質、溶劑有關,還跟溫度有關(打開課件)問:“怎樣來描述物質溶解性的強弱呢?大家不妨討論一下!币龑W生:物質溶解性是難于直接測定的,能否用一個可測的物理量來表示一種很難測定的物質的性質?用溶解“最大量”來表示物質溶解性的大小,就是一個可供選擇的辦法。這個溶解“最大量”就是這節我們學習的溶解度。接著展示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探討何為溶解度。
(二)、講授新課
1、固體物質溶解度:
播放課件:展示三張圖片,圖片1質量相同的溶劑,一個溫度為10℃,一個溫度為40℃,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NaCl和KNO3。問:能不能比較它們的溶解性大小?學生:不能。問: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得出:應該在同一溫度下。圖片2溫度相同,質量不同的溶劑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NaCl和KNO3。問:能不能比較它們的溶解性大小?學生:不能。問: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得出:應該在一定溶劑中。圖片3溶劑質量相同,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NaCl和KNO3。問:能不能比較它們的溶解性大小?學生:不能。問:為什么呢?引導學生得出:應該達到飽和狀態。得出物質溶解性的大小應定溫度、定溶劑的量,定狀態。學生閱讀教材168頁內容,(播放課件打出溶解度的定義)注重指出“三個條件”。問:你能理解這樣規定的意義嗎?學生思考討論會得出:只有做出以上規定用溶解度來表示物質的溶解性才有意義。
學生討論:20℃時KNO3溶解度為31、6g,這句話的含義?學生分組討論得出:在20C時,該物質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解的質量為31、6克;蛘f:在20C時,該物質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
(播放課件)讓學生簡單了解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為了加深學生對溶解度的理解,我設計了下面的練習。
反饋練習:
1、某物質在20℃時溶解度為21、5g,其含義是什么?
2、我來當法官:
(1)、在20℃時100g水中溶解了23gNaCl則NaCl在20℃時的溶解度為23g;
(2)、在20℃100溶液中含有溶質23g則該物質的溶解度為23g;
(3)、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g則NaCl的溶解度為36、5g;
(4)、在20℃時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g則NaCl在20℃時的溶解度為36、5g。
分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總結(1)(2)(3)句的錯誤之處。對表現好的小組大家鼓
掌激勵。
問:“同一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表示這種變化關系,最直觀、形象,又便于應用呢?”學生思考引出溶解度曲線圖。
2、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圖:
我們用縱坐標表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根據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可以畫出某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
請同學們認真觀看:通過繪制觀察NaCl溶解度曲線,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播放課件)學生自己領悟繪制的方法!皩W生自己閱讀教材169頁6——10表格KNO3的溶解度并將圖6——15完成,看誰做得又對又好,小組內展評!
讓學生閱讀教材169頁圖16、17幾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由學生相互交流總結出曲線所表示的信息。
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及意義:
(播放課件)請同學們看圖a 、b點表示的含義,學生討論得出:曲線上的點即a點表示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溶液為飽和溶液;b點(交點)表示這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為了增強對溶解度曲線的應用,達到學以致用。然后播放課件中的兩題學生交流討論當堂完成。教師巡視點評。
3、氣體物質溶解度:
介紹氣體溶解度的概念,(播放課件)在壓強為101KPa,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著重指出它們是體積關系沒有單位。然后說:大家想一想0℃時,氧氣的溶解度為0、049的含義是什么?學生會立即回答:在0℃,氧氣壓強為101kPa時,1體積水最多能溶解0、 049體積氧氣。追問:生活中有這些現象,打開可樂飲料瓶蓋會冒泡;喝過可樂后會打嗝。誰能解釋是什么原因?學生思考討論引導學生得出氣體溶解度的特點:當溫度一定時氣體溶解度一般隨壓強增大而增大,隨壓強的減少而減少;當壓強一定時,氣體溶解度一般隨溫度升高而減少,隨溫度降低而增大。然后學生小組搶答:1:打開健力寶瓶蓋時我們為何會看到有氣體冒出?
2:給水加熱時我們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現氣泡?
4、留下問題:
能否將溶解的溶質從溶液中取出來?怎樣將溶質從溶液中取出來?這是下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結晶。
(三)、(由學生自己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還有那些疑惑?
為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又設計了三個達標測試。目的檢測學生對溶解度曲線圖的應用。由學生同時動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而后統一答案。
(四)、達標測試:
1、(20xx)右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中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
問題:
(1)t1℃時,B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將t2℃時,A、B的飽和溶液分別升溫到t3℃,A溶液的溶質
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假設升溫過程中水的質量沒有變化)。
2、(20xx)右圖是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30℃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g。
(2)50℃時,將40g該物質加入到l00g水中,攪拌后得到的
是(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汽水,飲料大多數是碳酸飲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氣體,打開汽水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這說明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有關。喝了汽水后,常常會打嗝,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還與有關。
(五)、作業:教材170頁觀察與思考,173頁4題、5題。
五、板書設計:
溶解度
1、固體物質溶解度: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注意:條件:一定溫度。
標準:100克溶劑
狀態:飽和狀態
2、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1)、繪制方法;(2)、曲線圖表示的意義。
3、氣體物質溶解度:
影響因素:當溫度一定時、氣體溶解度一般隨壓強增大而增大,壓強減小而減小。當壓強一定時、氣體溶解度一般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溫度降低而增大。
這是我設計的板書,這樣設計條理清晰,簡單明了,能突出要點,便于學生記憶。這是我對這節課的設計,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初中化學說課稿7
一、教材分析
從知識結構來說:空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選擇了空氣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承接了小學對空氣知識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通過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而且,選擇以空氣為主題,開始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是符合“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科學教育”的原則的。
從能力培養來說:從看圖了解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開始,到做仿照實驗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再到看圖片認識空氣的主要用途和保護空氣,可以說教材深入淺出,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一個合理的思維方式。
從感情培養來說:通過本課題的學習,使學生又一次認識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學知識,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對自然科學的學習已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方法基礎,可以開始嘗試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現時的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調控能力還不夠,學習過程中還需要教師的嚴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托,可以借助實驗或多媒體電教手段,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和調動好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提供動腦的問題情景,提供動手的練習機會,讓每個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上好本課題的關鍵。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
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區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2、情感目標
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養成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
3、技能目標
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空氣的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認識空氣污染的危害。
難點:如何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的方法。
五、學法指導
1、收集有關材料,對有關知識有初步了解。
2、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六、教學方法的確定
學生對空氣已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內容的安排既不能與小學自然課中的知識重復,又應以此為基礎。本課題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氣由什么組成的”、“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這三部分內容相互密切聯系,并逐步深入。
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等)
↓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
保護空氣(污染與保護)
總的來說,本課題教學是很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
所以,本節課題采用自主學習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可以講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題,并以仿照實驗測定空氣中的氧氣含量。
2、讓學生事先收集資料和圖片,并根據收集的資料歸納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3、讓學生收集有關空氣污染的照片、漫畫、短文等資料,完成有關空氣污染的調查報告,并通過廣播、電視、報紙收集本地的空氣質量日報,繪制圖表。
我把本課題分為兩節課,下面主要講述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七、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內容:出示拉瓦錫的照片以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所用裝置的圖片,并講述拉瓦錫發現空氣組成的故事。
提出問題:拉瓦錫在實驗過程中是如何發現氣體減少1/5的?
2、通過搶答,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內容:仿照這個著名實驗的原則,我們也來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
展示實驗所需的儀器,并組織學生搶答下列問題:
(1)、有關儀器的
(2)、集氣瓶中有物質嗎?
(3)、誰能說出空氣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學生按教材中圖2-3連接裝置并實驗,適時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結果。
3、讓學生在觀察與討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中培養科學觀察、規范表達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
內容:你在實驗過程中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分析原因嗎?請把看到的現象及你的分析與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引導學生從兩方面來分析:
。1)、實驗成功,描述現象;
(2)、實驗失敗,尋找原因。
小結: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瓶內的氧氣,導致集氣瓶內的氣壓減小,因而水倒流。
4、對實驗現象作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討論與思考下列問題
。1)、該實驗裝置中,如果燒杯中的水足量,請問水會充滿整個集氣瓶嗎?為什么?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2)、根據拉瓦錫的研究結果,氧氣約占1/5,如果實驗時集氣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個問題的結果:不會,因為空氣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燒的氣體存在。
第二個問題的結果:水面上升不滿1/5的原因有:①裝置漏氣或紅磷不足等;②當氧氣含量低時,紅磷不能繼續燃燒。
5、引導學生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進行歸納,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規范表達能力。
在上述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閱讀教材有關內容,師生共同歸納空氣的主要成分:由與紅磷反應的氣體(氧氣)和與紅磷不反應的氣體(氮氣)組成。
6、讓學生學會運用比較的方法,通過比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比較:氮氣、二氧化碳、紅磷、空氣、河水、礦泉水等物質,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純凈物?
小結: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這樣的物質叫做混合物。而氧氣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它屬于純凈物。
7、作業:完成課本有關練習。
板書設計
課題1空氣
初中化學說課稿8
一、說單元教材地位和作用
《我們周圍的空氣》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包括三個課題,分別是空氣、氧氣和制取氧氣?諝夂脱鯕馐亲匀唤缇S持生態平衡的條件,是化工生產的廉價資源,它與人類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當前空氣污染是全世界的三大問題之一,因此本單元內容是歷年中考的重點之一。近年來中考以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氧氣性質實驗、氧氣制取的原理和操作為核心,考查觀察能力、描述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還聯系各地空氣污染的問題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
2、認識純凈物與混合物的概念并應用
3、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并通過與許多物質反應認識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4、了解實驗室和工業上制取氧氣的原理的不同;
5、知道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原理、裝置、操作、氣體收集及方案選擇;
6、認識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 &ldqu;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rdqu;實驗,學會分析實驗結果的誤差原因
2、通過制氧方案的比較、鑒別,學會選擇最佳原料、條件、原理、裝置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當今世界的三大環境問題、空氣的污染源、嚴重危害及防治,培養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情感;
2、通過對制取氧氣的實驗的探究,增強學生的探究欲。
三、說重難點
重點:空氣的組成、各成分的用途、氧氣的含量及空氣的污染與防治。氧氣的化學性質。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難點: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裝置及產生誤差的原因。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系。催化劑的概念 。
難點突破: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要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分析從而理解整個實驗的意圖原理,并感悟到化學實驗要得出正確結論必須注意每一個細節的正確。
中考考點和題型
本單元常以選擇題、填空題和綜合應用題等形式出現,多考察氣體的制取及空氣污染與防治、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性質和用途等作為切入點進行考查。
四、教學方法
用師生互動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回憶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講授法多媒體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本節內容的連接性、條理性,教學中盡可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導入 用謎語激發學生興趣并引入課題《我們周圍的空氣》。
通過幻燈片展示本單元的考點要求。就這三個考點進行講解和分析。
1、以提問的形式簡單的復習了空氣的組成和氧氣含量測定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難點。
2、通過(倫敦煙霧事件)回顧空氣的污染和防止。
3、通過視頻回顧幾種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寫出反應原理,總結出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
4、回顧氧氣的工業制法:分離液態空氣(利用沸點不同)。通個視頻再現氧氣實驗室制法啟發學生思考,制取步驟、注意事項、引出固固裝置和固液裝置,通過對氧氣收集裝置的分析,學會選擇收集裝置。
5、鞏固練習和中考鏈接可讓學生明白考向,也能讓學生提高自信心。
初中化學說課稿9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針對本次說課,我將遵循新課程標準理念,輔于教育教學有關知識為指導,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等七個方面展開說課。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選自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章課題二。本節課主要包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裝置探究,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二氧化碳的相關性質,以及氧氣的制取,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我將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之后學習其它的相關實驗做鋪墊。
二、學情分析
我所面對的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經驗。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但是這些能力都不夠完善,因此我會在課堂中充分結合他們的優勢,不斷的引導,讓學生能參與到我的課堂之中。
。ㄟ^渡:基于我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如下。)
三、教學目標
1.能說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能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
2.通過合作探究,總結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實驗的一般步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體會實驗與化學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增強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ㄟ^渡:教學是生命相遇、心靈相會的過程。本課的教學方法預設如下:)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牢牢的吸引學生。采取復習導入的形式回憶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方式,進一步提問實驗室中二氧化碳又該如何制取。引起學生思考,引入新課《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這一部分我會請學生閱讀課本思考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備原理以及相關化學方程式該的書寫。
首先,提問制取氣體的實驗儀器選擇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預設學生能回答出從發生裝置考慮有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從收集裝置考慮有生成氣體的密度和是否與水反應以及是否溶于水。
然后,我會組織學生針對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比較進行小組討論裝置的選用。引導學生分別從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以及氣體產物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以及與水反應等方面進行對比,最終參考氧氣的制取裝置,給出二氧化碳的制取裝置:反應裝置是固體與液體的不加熱反應裝置;收集裝置是瓶口向上排空氣法。
設置合理的小組討論,既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又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緊接著,我會在多媒體上展示多種實驗儀器,讓學生討論優缺點,最后選擇最佳的實驗裝置。
最后,對于二氧化碳檢驗過程,學生能根據二氧化碳性質總結出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進行檢驗。至于檢驗是否盛滿,學生可以得出觀察集氣瓶口燃著的木條是否熄滅來驗滿。
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建立宏觀的表象,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知識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從而突破重難點。
在本課的鞏固與拓展環節,組織小組討論根據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制取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小結:為了了解每個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程度,采取隨機提問的方式進行總結。
作業:課后查詢資料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選取哪些實驗儀器。
開放性的小結和作業可以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同時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七、板書設計
最后介紹一下我的板書設計,采取提綱式的板書,本著直觀、簡潔、清晰、明了原則。
初中化學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九年級下冊第七章溶液第2節《物質溶解的量》的第二課時,包括固體溶解度、溶解度曲線、氣體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作為不可缺少的身邊的化學物質,溶液是同學們經常接觸的一類成分比較復雜的化學物質,也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一類分散體系。在上冊化學就經常遇到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鹽酸等。學生雖然熟悉溶液和溶解現象,但缺乏深入的了解,也沒有從化學角度去研究。本節課的教學將引領學生對物質溶解的認識開始了從“質”到“量”的過渡,也為下一章酸、堿、鹽的教學構建了理論鋪墊,所以本課內容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中學化學的教學重點之一。
2、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課是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很好素材,用討論交流的方法去認識溶解度,享受互助的樂趣,來達到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實踐的精神。
3、本節課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固體溶解度的涵義、溶解度曲線、氣體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固體溶解度概念的建立、理解;固體溶解度曲線的含義及應用;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二、說教法
授課采用設疑、分組討論、啟發、講授、歸納、多媒體等教學方法。在“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學生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感性認識,把教與學統一起來。同時在教學中不斷地設疑,提問,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情景。以討論交流的方法來理解溶解度,提高學生分析推理能力。此外,其他各種教法在教學過程中將得到充分的體現。
三、學法指導
在“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指導下,引導學生學習,要讓學生明白:
1、在理解溶解度時,只有在一定的溫度下、100g溶劑、達到飽和狀態才能確定溶解度。
2、某些物質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情況
3、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關系
4、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四、教學設計
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點,根據以“溶解度的涵義→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氣體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為知識線索,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復習引入
復習: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其相互轉化關系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沖一些溶液,例如糖水、鹽水、葡萄糖等,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糖溶得多點?還是鹽溶得多點?如何進行比較?這樣設置問題讓學生感覺驚愕、意想不到,就會積極的思考由此產生了學習動機。
2、分組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根據各自經驗和知識不同,得出比較條件。
3、練習鞏固
通過練習鞏固新知識,有利于學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4、分析比較
通過閱讀課文,了解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再通過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得出,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的溶解度不同,由此引出不同溫度下,同一物質的溶解度不同。
5、讀圖分析
通過溶解度曲線圖使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再對溶解度曲線進行分
析了解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關系
6、遷移與應用
通過設計一些練習使學生真正會利用溶解度曲線
7、自學
列出自學提綱,讓學生自學,再利用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加以鞏固所學知識,以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的內容,交流收獲,體驗成功,學生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總結自己的收獲。
8、布置作業
讓學生通過作業,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問題中,也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本節課的知識能得到延續、提高,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新課內容真正被學生所接受。
初中化學說課稿11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今天的課題進行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分析。首先我來談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是初中化學最為完整的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體系的一個單元,而二氧化碳又是本單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這節課則在本書乃至整個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都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制取某種氣體時,對藥品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實驗的方法等思路形成的最好范例,上好本節課對學生今后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提升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能力及實驗探究能力,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在前面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具備了一些氣體制備的實踐經驗,各項實驗技術也初步具備。此時,正是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為主體,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良好時機。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初三年級學生的認識特點,配合教學大綱,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試劑和方法;
(2)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3)掌握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
。4)練習藥品取用、裝置氣密性檢驗和排氣法集氣等實驗基本操作。
2、過程與方法
。1)經過整個探究過程,領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意義;
(2)經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會擬定簡單的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3)能靈活運用現有儀器自主設計實驗裝置;
(4)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體驗、反思,熟悉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自主、求實、合作、創新的學習品質;
。2)通過最終成功的操控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3)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操作,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快樂感,并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基本理論、基本概念、物質的性質、制法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學生能出色的完成一系列探究試驗。
2、教學難點:通過探究試驗歸納、總結,正確的選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反應原理、實驗裝置。
當然,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適時的提問,適當的引導、指導,恰到好處的點撥,是本節課成功的關鍵點。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是教學宗旨,也是建構主義教學所提倡的教學方法,正是圍繞這個主導思想,在本節課中我將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法分析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
教師根據目標提問,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教學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
教師講解過程中,學生去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間不斷的進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競賽教學法:
根據初中生集體榮譽感強,好勝心強的特點,采用分組競賽的方法,在競賽中,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應用。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使用,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五、學法指導
1、探究學習:
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為何不能使用其它藥品,通過研究發生裝置,選擇其它儀器制取二氧化碳,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開拓創新的精神。
2、自主學習:
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探究實驗,歸納總結:為什么稀硫酸和濃鹽酸不能代替稀鹽酸?碳酸鈉不能代替大理石?等等。從而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合作學習:
利用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4、歸納學習:
邊實驗邊記錄邊歸納總結,在歸納總結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并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來談一下教學過程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中我將圍繞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行實驗—分析得出結論—應用結論這一主線展開,具體分為五個步驟:
六、教學過程
1、懸疑
古希臘教育家亞里斯多德講過一句名言:“思維自驚奇和疑問開始!边@節課,我先給學生講了兩個小故事:很早以前,在西德的一個州,有一片奇異的澤地:每當獵人牽著狗通過的時候,獵人安然無恙,狗卻死了。當時那里人們都傳說這澤地上有魔鬼,它最嗜好吃狗。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山中有一個著名的屠狗洞,傳說洞中有一個屠狗妖,人進入洞中安然無恙,狗卻死亡。
這兩個故事情節中的懸疑色彩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然后提問:大家知道這妖怪是什么嗎?大家想不想抓住這妖怪呢?從而引出課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2、溫故
課上展示一組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信息:三種方法、兩套裝置;檢密、驗滿、檢驗、收集均有回顧,并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已有事實,獲取二氧化碳的相關信息,進而為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做好知識準備。這一環節其實就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環節,在復習回顧了制氧氣的信息后,對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裝置和檢密、驗滿、檢驗、收集的方法進行提問,讓學生類比分析,為以下探究打好基礎。
3、體驗
內容一: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我給出濃鹽酸、稀鹽酸、稀硫酸、碳酸鈉、碳酸鈣等藥品和試管若干,并提出讓學生從價格便宜、反應速度適中、利于收集、氣體純凈、操作簡便等方面去選擇原料,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操作、討論、探究、找出自己認為理想的原料,這樣設計既讓學生認識到對比觀察的科學探究方法,又注重了學生獲取新知的體驗學習。找到了理想的原料后,就要選擇適宜的裝置。
內容二: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1)給定儀器,學生自我設計實驗裝置
我將幾套常用的制取二氧化碳裝置圖用幻燈片投影,并讓學生回顧利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然后按指定的圖示進行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設計。并進行檢密、驗滿、檢驗、收集操作。然后小組間再進行交流討論,互動學習,總結評價各自裝置的優缺點和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對實驗操作和儀器的選擇有了一定的認識,為下面自選儀器組裝實驗創設了良好的鋪墊。
。2)自選儀器,自主設計新方案
在前面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從儀器庫中選擇儀器,并通過查閱書籍、資料,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設計更多的方案,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淋漓盡致的自由揮灑。這個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3)展示分享:
讓每一小組的學生展示自己的設計方案,并讓各小組間交流各自的實驗狀況,分析實驗成敗的原因,反思本組設計的缺陷,最后選出最佳設計,并由設計者發言與大家共同分享設計成果,使同學們彼此間互通有無,激發共鳴,共同提升。極少數學生選擇了單孔塞,多數學生選擇了雙孔塞配合長頸漏斗,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了有孔塑料板,彈簧夾。
。4)歸納總結
在課堂氣氛高漲的時候及時提問:實驗制取二氧化碳在選擇儀器時需考慮哪些方面的問題?(例如大的方面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細小方面要考慮節約藥品和對反應的控制等。)從而引導學生回歸主題,及時的把探究過程中的點滴收獲匯總、凝煉、升華。剛才我提到主線,懸疑和溫故體現的是提問和分問,體驗這個環節則體現進行實驗、分析得出結論。下面我來談一下應用結論。
4、收獲
請用你認為最適宜的藥品,最理想的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并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快捷的方式去收集、驗滿、檢驗。因為有了前面的探究,學生們很快的完成了布置的任務,此刻我及時給予了積極的評價,表揚他們認真參與、大膽操作、積極探究的良好品質,鼓勵他們再接再勵,再創佳績,讓學生在激勵聲中爬的更高,走得更遠。
5、延伸
。1)、從現實生活中找一些實驗替代品,自己動手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家庭小實驗,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通過對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類比,讓學生找到規律,指導探究其他氣體的制取,從而鍛煉學生對知識舉一反三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提升對知識間的聯系和遷移的把握。
七、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藥品及反應原理
1、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
2、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二、裝置的確定
1、發生裝置:固體、液體不加熱型
2、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
三、檢驗和驗滿
1、檢驗: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2、驗滿:用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熄滅則已滿。
四、延伸:
實驗室制取氣體
原料:價格便宜、速度適中、利于收集、氣體純凈、操作簡便
裝置:取決于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
分層練習: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和提升
今天這節課我始終貫穿著提——分——實——分——應這一探究主線,著力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活動和諧統一,教法和學法和諧統一,傳授知識和智能開發的和諧統一,德育和智育的和諧統一。
初中化學說課稿12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從教材體系上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這個課題是繼上一單元里所學的元素符號,化學式等知識的延伸和擴展,并與元素符號、化學式構成了九年級化學三個重要的化學用語。它在本單元中是聯系質量守恒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中介”,是進行化學計算的基礎,也是整個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學生學好化學的前提和保證,更是解決化學問題的有力武器。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結合教材和課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知識的能力;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化學知識和化學工具的習慣和能力;通過游戲與練習,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鞏固和掌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以及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教學重難點及關鍵
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內容設置及對今后教學的影響,本節的教學重點為,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教學關鍵是創設恰當的情景,組織好活動與探究,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法分析】
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結合教材,考慮到學生在書寫化學方程式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如化學式寫錯、沒配平、未標條件、箭頭使用不當或遺漏等)。本節課主要采用以學生的活動探究為主線,結合使用談話法,歸納分析法、討論法、實驗法、練習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想一想,猜一猜,試一試,練一練,議一議,做一做”的教學流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取新知識,并充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效率。
【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會學生如何學,是教師的職責,是培養能力的關鍵。本節課我充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他們自己去觀察、討論、分
析,培養其自主能力和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這樣做增加了學生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產生一種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程序】
第一步:想一想(溫故導新)
。ǘ嗝襟w顯示)
1、煤餅燃燒后剩下的煤渣的質量與煤餅相比有什么變化?此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你能用化學方程式把這個反應表示出來嗎?
2、P2+02 點燃 P202 這個式子能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怎樣才能使它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呢?
[設計意圖]:通過想一想,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為新授知識做好鋪墊。通過想一想,把問題做為教學的出發點,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激情,從而引出——如何書寫化學方程式。
第二步:猜一猜(觀察猜想)
。ǘ嗝襟w顯示)1、廣告:“水變汽油,經濟收入驚人,技術轉讓,請有識之士加盟”,同學們,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呢?請談一談你的想法?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思考,得出一個化學反應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而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的,絕對不能憑空想象。
。ǘ嗝襟w顯示)2、教材P93圖片
猜一猜:①第一幅圖片揭示的一個化學反應是什么?左右平衡了嗎?
、诘诙鶊D片左右平衡了嗎?用一個什么化學方程式把它表示出來?
③第二幅圖片中的平衡,是怎樣從第一幅圖中的不平衡變化來的?
[設計意圖]:從圖片形象直觀地告訴學生,H2和0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如何配平的?讓學生既懂得了配平的原理——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又很輕松地接觸到本節課的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為下一步突破教學難點埋下伏筆。
第三步:試一試(自主探究)
1、你們看到過“找錯誤”這樣的電視節目嗎?現在我們也來試試,有人說,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這樣的
P+02—P02
請同學們指出這個化學方程式的錯誤有哪些?
。▽W生思考回答:生成物可能不對,沒有反應條件,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上述的化學方程式應該怎樣改正?寫出化學方程有哪些步驟?
(先讓學生們熱烈討論,找錯誤,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歸納步驟。) 4P+502 點燃 2P205
第一步:將磷、氧氣的化學式寫在左邊。P202的化學式寫在右邊。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
第二步:配平:因為左邊有兩個氧原子,右邊有四個氧原子,兩數的最小公倍數10,所以在氧氣前面配上5,在P205前面配上2。式子右邊的磷原子個數是4,左邊磷原子個數是1,因此要在P的前面配上4(適時點撥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數法)。
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3、化學反應的信息是否都反應在化學方程式中了呢?
演示: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的實驗,有氣體生成。
4、能不能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出這一信息?
(能,在氧氣下的化學式后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
演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反應,有沉淀產生。怎樣在化學方程式中表示這一信息?
。ㄔ跉溲趸~的化學式后邊加一個向下的箭頭。)
5、是不是見氣體和固體就不加箭頭呢?請你們看書自找答案。
[設計意圖]:強化理解、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使學生在嘗試中知道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四步:練一練(講練結合)
(多媒體顯示)
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為什么?
、貴e+02點燃 Fe02 ②Fe+02 點燃 Fe304
2、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鋁在氧氣中燃燒
。2)鐵在氧氣中燃燒
。3)水通電分解
。4)一氧化碳(C0)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設計意圖]:學生動手獨立完成,教師來回查看。幫助學生指點、糾正。反饋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本節重點。
第五步:議一議(小結提高)
1、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是什么?
2、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應注意什么?
(多媒體顯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口訣
1、寫 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
2、配 寫好化學式,記得要配平。
3、注 短線改引號,條件要著明。
氣體和沉淀,箭頭要分明。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本節所學知識,師生共同小結。讓學生體會要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六步:做一做(課節鞏固)
1、游戲。將學生分成六組,每組領取一塊小黑板和一個塑料盒子,盒子里有各種有磁性的卡片,包括字母、數字、符號等。每個盒子里卡片都能在小黑板上拼成一個完整的化學方程式。1~4組盒子里有干擾卡片,5~6組提供反應的文字表達式。1~4組分別拼出了硫、鋁、鐵、鎂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5~6組拼出鋅與稀鹽酸反應,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設計意圖]:用游戲的方式取代傳統的紙筆練習,讓學生鍛煉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將理論學習知識搭上趣味,愉悅、競爭的載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
2、教材P99:1題、3題、4題。
3、根據信息寫化學方程式
(1)汽車尾氣中含有C0、N0等有害氣體,可在用鉑、鈀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種氣體和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一種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在宇宙飛船的火箭推進器中,常裝有液態肼(用N2H4表示)和液態雙氧水(H202),它們混合時發生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做。反饋學生存在的問,下次上課時予以糾正。布置相應的針對性訓練題。
初中化學說課稿13
一. 教材分析
從知識結構來說,空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選擇了空氣作為初中化學中接觸物質知識的開端,不僅承接了小學對空氣知識的介紹,更重要的是它與人類的生活關系最為密切,是人類不可離開的天然物質?諝馕廴緦θ祟惖奈:σ彩菍W生經常見聞的,而需要科學方法測定空氣組成成分帶給學生從未有過的體驗。通過對它的認識和了解,可以比較順利地引導學生進入化學世界來探索物質的奧秘。
1. 目標確立:
、磐ㄟ^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認識空氣的組成,學習從混合氣體中除去某種氣體進而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⑵結合社會生活了解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⑶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境中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和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增強關心環境、關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
、仍诜治隹諝饨M成的基礎上,初步認識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2. 重點及難點,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空氣對人類和自然界的動植物的重要意義。知道空氣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難點:設計實驗方案,測定不同環境中空氣的成分。
突出重點方法: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對空氣進行重新認識,通過學習和討論較為理性、科學地整理自己對空氣的理解,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突破難點方法:給學生講清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操作要領。最后再把學生的思維擴出去:你還能設計哪些實驗來證明這一問題?(可留作課外作業,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二. 教學方法
本節課采用了啟發式,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及科學探究,自學等綜合性的教學方法。根據化學教材學科的特點,從學生的認識規律出發,以實驗為基礎,理論為線索,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實驗探究,邊實驗,邊討論,邊比較,進行探究性學習,突出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同時發展學生的智能,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 學習方法
由于客觀條件所限初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不是很強,為了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本節課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主動參與,親密合作,討論交流為主旨學習方法,真正做到了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成為了課堂小主人。
四. 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按照我!皫煂健钡慕虒W模式可歸納為: 激發情趣,出示目標---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重點)---實驗探究---活動天地(自學)---當堂訓練。
1. 激發情趣、出示目標: 課件出示①②③④
導入新課:上課開始,教師富有激情地表白:空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離開了空氣一切生命就不符存在。那么:(課件出示)
(1) 你知道空氣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
(2) 空氣中含有哪些物質?
意圖: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2. 學生積極回答對空氣的認識。(課件出示——空氣成分)
意圖:給學生一個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認識能力。
3. 在認識空氣成分的基礎上,將問題引向深入:
同學們都知道氧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測定空氣的中氧氣的含量呢?同學們感興趣嗎?好!今天就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請你設計實驗進行證明。
4. 在教師的點撥下,引導學生思考實驗思路。同時需要學生明白:(課件出示)
。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引 導思路:
a.如何將密閉容器中的氧氣消耗掉而又不產生新的氣體?
b.如何測得消耗掉氧氣的體積?
(3)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觀察現象,記錄數據。
。4)討論與交流,得出結論。
重點討論:同學們實驗結果差別較大,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教師總結。
。ㄕn外研究性學習:你還能設計出什么實驗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意圖: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實驗探究能力,真切體會到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5。教師小結空氣的成分,并引出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學生以具體的例子為感知對象,形成對混合物、純凈物的認識。
意圖:鞏固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
6。自學“空氣是一種重要資源”知道拉瓦錫首先得出“空氣是氧氣組成的結論”。 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7.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學生自學,明確日報內容,體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8。探究實驗:空氣質量的差別。
學會采集氣體樣品方法,學會如何驗證二氧化碳。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意圖:鍛煉動手能力,使學生獲得深切的真實感受。
9. 當堂練習. 意圖:鞏固所學重點知識。
初中化學說課稿14
一、說教材
從知識結構來說:氧氣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熟悉的氣體,教材把它放在第二章第二節,以作為學習物質性質和結構的起始點,為進一步揭示物質的微觀結構提供事實材料,是教材編寫的成功之處。本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內容——氧氣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氣的物理性質,進一步通過實驗介紹氧氣的化學性質,最后總結出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層層深入,符合初中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教育論的元認知規律。
從能力培養來說:通過看圖認識氧氣的用途開始,到觀察氧氣的顏色、狀態,到聞氧氣的氣味,再到觀察木炭、硫、鐵在氧氣中的燃燒現象,可以說教材深入淺出,為后面幾節氫氣、碳及其化合物等內容的學習提供了一個合理的思維模式。
從情感培養來說: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知道化學反應的重要用途。
從本節教材的重點、難點來說: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以及化學反應的概念。
難點:氧氣的化學性質的理解及應用。
二、說教法
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發生與否取決于教師的教授,學習的過程就是教師呈現、組織和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生的任務就是像“海綿”一樣地盡可能多地吸收教師傳授的知識。當前的教育理念,則認為要將學習看成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是一個主動的、有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斷轉化和修正教師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種具有個人特點的,有意義的方式來建構新知識,由于學生擔負這一責任的意愿和能力會有所不同,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幫助。
根據這一教育理念,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及學生認知情況,本節課采用自主學習和實驗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1、氧氣的用途和物理性質采用自主學習教學方法。
2、氧氣的化學性質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氧氣是在自然科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形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本節課學法指導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人的正常感觀習慣,指導學生先按色、嗅、味、狀態的順序去認識氧氣的物理性質,再通過自主閱讀去了解氧氣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質,培養學生形成一個觀察以及描述物質物理性質的正確習慣順序。
對氧氣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思維觀察實驗現象,學會如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通過碳、硫、鐵與氧氣的反應事實,歸納得出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使學生的理性思維再一次得到升華。
總之本節課的學法形成,對以后學習氫氣、二氧化碳、碳單質以及酸、堿、鹽等具體物
質的性質與用途提供了基礎和保障,因此在學法上重在指導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正確的思維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庇懻摷とぃ鞔_目標,引入新課,了解用途
課前準備:學生預習并查閱有關氧氣用途的資料。
新課引入:
問題:我們生存所必須的氣體是什么?同學們請想一想氧氣除了可供給我們呼吸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它還有哪些應用?同學們可將事先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的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
通過兩個問題的討論,結合課本上的插圖,學生們已經集中了注意力,大大調動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明確了學習目標,同時也對課外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檢查。
、沧灾鲗W習,了解物理性質
、耪垖W生自主學習課本34頁內容—————————氧氣的物理性質。提出問題:書上所描述的物理性質,有哪幾點你可以通過觀察、實驗或事實來證明?
⑵出示一瓶氧氣,讓學生觀察,并指導學生如何聞氧氣的氣味。
、侵笇W生描述某一物質的物理性質,一般都是從色、嗅、味、狀態、密度、溶解性等幾方面進行研究的。
這樣經過自主學習、討論證明、觀察實驗等方法既對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也有利于學生對氧氣物理性質的記憶。
⒊實驗探究,掌握化學性質
⑴問題1:了解了氧氣的物理性質以后,大家肯定在想了,氧氣會有哪些化學性質呢?我們可以通過什么方法來證明呢?
、茊栴}2:實驗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可以怎樣進行這些實驗?實驗過程中我們應注意觀察什么?
、且阅咎繛槔ㄟ^觀察實驗完成下表第一欄:表一、物質和氧氣反應(課本35頁)
同時連續完成硫燃燒實驗和鐵絲燃燒實驗,然后由學生自主完成表格一的剩余部分,教師進行指導。
、茸詈笠驅W生說明鐵絲與氧氣反應的集氣瓶內事先裝少量水或細沙的原因。
經過實驗探究,學生不僅掌握了氧氣的化學性質,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以后更好地利用實驗探究自然科學知識打下基礎。
、煽偨Y出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性和助燃性。
、礆w納小結,知識的升華
、沤處熤v述:為了更好地系統地學習一類知識,我們常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對化學反應,我們常根據不同化學反應的共同特征,歸納為多種反應類型。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幾個化學反應,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平處熽愂觯夯戏磻、氧化反應概念。
⑶為了使學生能正確區分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不至于把兩者混淆,用多媒體設計成答題小游戲來完成以下練習:
指出下列文字所表示的化學反應,哪些是氧化反應?哪些是化合反應?
⑷問題:今天學習的氧氣的性質和它的用途之間有什么聯系?
通過這一問題的討論,使學生從理論高度認識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同時作為本節課的小結,使學生從感性材料上升到理論知識,使學生得到意義上的構建。
、床贾米鳂I,持續學習
⑴必做題:課后練習4、5題。
⑵探究題:今天我們研究了有關氧氣的知識,還有很多方面沒有涉及到,請大家通過各種途徑,觀察身邊的現象,以“氧氣和我們的生活”為主題準備一份發言稿。
其中探究題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準備,可以在課外興趣小組中交流,或在黑板報中登載,旨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會觀察。
五、說板書設計
除了用多媒體逐條展示,完成表格一(見上)以外,再在黑板上列出重點知識,以利于學生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加深記憶。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乓话闱闆r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泼芏嚷源笥诳諝。
、遣灰兹苡谒
、扔腥龖B變化
二、化學性質:
、胖夹
、蒲趸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點燃硫+氧氣???二氧化硫
點燃碳+氧氣???二氧化硫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反應
點燃鐵+氧氣???二氧化硫
三、氧氣的用途
制取氧氣
初中化學說課稿1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老君臺中學的羅衛東,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級粵教版化學第五章第二節《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研究》。
課前準備
1、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現欲,喜歡動手動腦,他們的思維方式正在由感性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本節課我將主要采取自學引導法和學案導學法,盡管學生平常做實驗的機會不多,但通過實驗和多媒體教學,我相信學生完全能夠完成本節課的學習。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既是對氧氣實驗室制法的復習鞏固,又是培養學生在實驗室中制取某種氣體時,考慮如何選擇藥品、設計發生裝置和收集常見氣體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3、教學目標
、胖R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探究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
、谡莆諏嶒炇抑迫怏w的方法和設計思路。
⑵過程與方法目標
、偻ㄟ^探索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讓學生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體驗化學實驗方法的科學性。
、谧寣W生能進行初步的科學探究活動。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偻ㄟ^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求實創新、科學合作的品質。
、谕ㄟ^實踐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①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②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
難點:探究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5、教學器材
本節課要用到的教學器材如大屏幕所示,增加了課本上沒有涉及到的一些化學儀器和藥品,希望通過四個小組間的對比實驗,使學生對本節課藥品的選擇有更深刻的認識。
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四個教學環節進行:
1、自學探討階段
首先,由非常可樂飲料振蕩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引入新課——然后展示教學目標,接下來我提出本節課總的自學提綱: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是什么?讓學生自學課文,并完成學案導學的《第一部分基礎自學題》。大約8分鐘后,我讓學生進行自學討論總結,通過與氧氣發生裝置和收集方法的選擇對比,基本確定了本節課二氧化碳實驗室制法的發生裝置。
2、實驗探討階段
本階段是教學過程的核心部分,時間大約10分鐘。
首先,教師利用簡易裝置做演示實驗,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進行檢驗和驗滿,讓學生基本掌握實驗步驟。
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分組探究實驗:第一組用濃鹽酸和石灰石進行反應;第二組用稀鹽酸和石灰石進行反應;第三組用稀硫酸和石灰石進行反應;第四組用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進行反應;要求每組同學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其中小組長做好實驗現象的記錄。
教師在實驗中要巡視并進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中的錯誤,隨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通過實驗探討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了制取二氧化碳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它一般需要六個步驟,而原料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不是隨意選擇的。這也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以此達到了對本節課教學重點的第一次突破。
3、釋疑探討階段
本階段是實驗探討階段的進一步深化過程,分四個探究活動進行,大約需10分鐘。學生分組實驗活動進行大約10分鐘后,然后教師組織四個小組逐個匯報實驗現象,緊接著讓學生按照學案導學的(第二部分疑難探討題)部分進行獨立思考后再討論(投影):
。1)能否用濃鹽酸和大理石反應?
。2)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行不行?
。3)能否用稀鹽酸和碳酸鈉反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及時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認真填寫實驗報告,確定好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應該用稀鹽酸和石灰石。
在確定好制取二氧化碳原料的基礎上,然后組織學生看投影進行分組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在借鑒他人的基礎上要求四個小組利用事先準備好的針管、滴瓶、滴管和飲料瓶等制一個簡單的發生裝置。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匯報實驗過程,每組由一位同學講解并展示制作成果。接下來,組織學生根據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裝置。最后,根據物質的性質確定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方法。
在這個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每一步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嘗試用低成本的方法來獲取科學知識,以此深化對本節課教學重點的第二次突破。
4、綜合探討階段
本階段也是總結階段,大約需10分鐘。
首先組織學生回顧小結,以便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
接下來組織學生解決學案導學的《第三部分綜合探討題》,我設計了二個問題:
。1)實驗室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什么?
。2)實驗室選擇收集氣體的方法依據是什么?這也是對自學階段我提出的自學提綱(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設計思路是什么?)教學難點的分步解答,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至此,本節課首尾呼應,教學重點和難點已全部解決,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創新品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
板書設計
大約5分鐘
拓展應用
你吃過醋蛋(皮蛋或軟蛋)嗎,你會檢驗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嗎?請同學們利用本節知識做一做并寫出檢驗雞蛋殼主要成分的探究報告。
教學反思
一、三維目標的達成
二、實驗器材的改進
三、課堂教學中的不足與改進
【初中化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化學的說課稿11-17
初中化學空氣說課稿11-11
人教版初中化學的說課稿12-02
初中化學說課稿04-29
初中化學《離子》說課稿11-19
初中化學《空氣》說課稿12-04
初中化學說課稿06-28
初中化學《原子》說課稿08-18
初中化學空氣說課稿設計10-24
初中化學《酸堿鹽》說課稿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