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化學《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為化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大門,它為化學家從量變的角度去研究化學變化提供了最精確的理論依據,也為后來發現的有關化學變化的一些規律奠定了基礎。九年級上教版第四章第二節《定量認識化學變化》引入了質量守恒定律的課程。這一課程的引入也使學生開始走進了從量變研究化學變化的的大門。
第一章《開啟化學之門》使學生初步接觸化學:①對化學學科的基本認識(化學是什么?化學研究什么?化學怎么學?)②對化學基本實驗的認識與操作 ③對化學學科的基本態度與情感。第一章的學習能使學生建立“化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化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思想。第二章《我們身邊的物質》使學生認識身邊具體常見物質(空氣、氧氣、二氧化碳、水)的性質和用途,從化學角度特別是從化學變化的角度去學習,使學生步入化學學習的殿堂。初步建立“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的用途,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和“物質兩面性”的化學基本觀念。第三章《物質構成的奧秘》從微粒的角度去學習化學,并引入元素符號和化學式兩個化學用語,第三章的學習能使學生建立“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物質是由微粒構成”和“物質是不滅的、物質是可變的、物質是不斷運動“的化學基本觀念。
質量守恒定律的學習從化學變化中量的角度去引導學生認識化學變化中的量變關系,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建立“化學變化中質量守恒關系”的重要科學思想,也為下一節課《化學變化中的定量計算》提供理論保障。因此本節課程的知識內容在化學教材中起呈上啟下的地位,在化學教學中呈突出地位,在學生學習中起鏈接地位。
在情感態度上,通過本節的學習,要使學生感受科學發現的過程和所運用的科學方法,學習科學家那種敢于質疑、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科學精神。
2、教材內容在《課標》、《考綱》中的闡述
課標內容摘錄:
標準 |
活動與探究建議 |
1. 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2. 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進行簡單的計算。3. 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
① 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② 用微粒的觀點對質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釋。 |
考綱摘錄:層次要求:B級。內容要求: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
課標中的3個標準是圍繞著質量守恒定律而進行的,包括教材化學變化中的定量計算都滲透著質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因此如何在教學中使學生建立“化學變化中質量守恒關系”的認識和進行具體運用,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過程分析
1、教學過程說明:
(1)課改前后對本節課教學過程的認識
課改前人教社教材在《質量守恒定律》這節課設置了兩個實驗:①白磷在密閉的錐形瓶中燃燒實驗前后質量的測定
、跉溲趸c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在敞口燒杯中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這兩個實驗是驗證性實驗,通過兩個具體的實驗讓學生認識化學變化前后是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這種教學模式是把前人的經驗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傳輸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這兩個實驗也通常由教師演示,學生看,學生并沒有動手機會,學生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課改后,課標中明確提出“在化學課程中,應創設生動、多樣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情景”,要讓學生“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逐步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教學過程設計
(1)課時安排:2課時
(2)教學流程圖
實驗探究 |
獲得結論 |
分析解釋 |
交流討論 |
知識應用 |
創設問題情景 激發認知沖突 |
猜想與假設 |
(3)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探究
基于以上的認識,本節教學應提倡學生 “在做中學” 、“在嘗試中學” 、“在體驗中學” 。本節課學生分12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在探究活動中進行本節課的學習。
(4)具體教學過程
、賱撛O問題情景、激發認知沖突:
1、化學變化的特征是什么?化學變化中常伴隨哪些現象?
2、一根火柴燃燒后只剩下灰燼,酒精燃燒后連灰燼也沒有留下,物質從世界上消失了嗎?
3、一個蜂窩煤燃燒后質量變輕了,一小堆的木炭燃燒后質量也變輕了
4、二十枚的鐵釘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重新稱量后質量增加了。
、谔岢鰡栴}讓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根據問題3、4或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和化學知識,你認為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后,總質量是增加、減小,還是不變?(請你參與小組討論,確定小組猜想)
、蹖嶒炋骄浚禾峁4個實驗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教師進行指導和督促。
實驗1:蠟燭燃燒前后質量變化測定實驗
實驗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定量探究
實驗3: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定量探究(敞口容器內進行)
實驗4: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定量探究(密閉容器內進行)
④交流與討論:教師引導并進行分析
、莴@得結論:根據活動的結果和分析得到結論
、薹治鼋忉專和ㄟ^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結合課本微觀示意圖進行分析,從而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解釋。
⑦知識應用:通過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從如下5個方面進行知識的理解應用:用微粒的觀點解釋質量守恒定律;判斷元素的存在;判斷化學式;解釋生活現象;揭示偽科學;表格數據分析判斷反應類型;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
三、課后反思
本節課結束后,對5-8班的教學過程進行總結和反思:
1、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有一些小組的學生操作生疏,在具體實驗操作中所用的時間太多,對問題的思考與分析的時間相對較少,而有些小組的學生操作較快,對問題的思考與分析時間較多,課堂總量時間不變,勢必造成一部分學生的思維代替了另一部分學生的思維,這種思維上的落差,對學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2、本節課教務處主任來聽課后,提出一個要求: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不要老師設計實驗給學生。從第一章到第四章,學生接觸的化學反應不多,學生會設計嗎?如果一個小組的學生提出加熱高錳酸鉀,另一個小組的學生提出加熱碳酸氫銨,或另一個小組的學生提出點燃鎂帶等,一個老師教4個班,一個學校只有一個實驗室,這可行嗎?本節課探究開放的程度應在什么程度呢?
3、教學過程中總感覺不順,生澀,源于學生對實驗細節上的模糊認識。如:實驗2: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定量探究 學生稱量完后,把砝碼全部取下,反應后又重新放砝碼稱量,結果引起誤差。如:實驗4: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的定量探究(密閉容器內進行),總質量超出了天平的量程(210g)。
4、個別小組會發生彈塞現象,在教學中應如何防止彈塞現象發生?
5、實驗設計不合理:實驗1、實驗3表格不要稱量具體的質量,只要求學生觀察天平的偏轉情況。
教學實踐與教學設計出現了反差,實踐過程中并沒有設計的那樣理想化,在實踐過程中出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些問題是值得深刻反思和總結的,我們不能被問題所壓倒,應對問題進行探討。課改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要迎難而上。
【中學化學《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相關文章:
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精選7篇)07-14
初中化學人教版《質量守恒定律》說課稿(通用11篇)10-18
中學化學教研活動總結07-04
中學化學崗位職責04-23
中學化學工作總結10-04
中學化學教學的工作總結05-19
關于中學化學教研活動總結范文08-22
中學化學教師述職報告10-29
中學化學教師實習心得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