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菊美多吉先進事跡材料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材料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那么事跡材料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菊美多吉先進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菊美多吉先進事跡材料1
菊美多吉同志生前是我們縣瓦日鄉的鄉長,他的名字藏語的意思是“堅貞永恒的不變金剛”。人如其名,他扎根基層11年,先后在我縣最偏遠的扎拖鄉、龍燈鄉、瓦日鄉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踐行藏區基層黨員干部誓作“萬里長城金剛磚”的誓言,為了藏區的發展和民族團結,奮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年僅33歲。
他視忠誠如使命,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扎拖鄉地處鮮水河峽谷,距道孚縣城70多公里,全鄉317戶1700多人,分散居住在山腰、河谷地帶,不通公路,沒有電。剛走上工作崗位的菊美多吉,滿腔熱情地投入到了一件件艱苦的工作中。從要求到艱苦的村小擔任代課老師,到參加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再到全力以赴參與農村土地普查工作,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艱苦的工作任務,并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
2008年12月,組織上提拔他到龍燈鄉任鄉黨委副書記,當選為鄉長,那里平均海拔近4000米,工作和生活條件更艱苦。當時,菊美多吉就已查出患有高血壓,但他把檢查報告往包里一揣,帶上藥品,打起背包就去報到了。剛一到任,正遇上我省啟動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暨帳篷新生活行動”。由于傳統和習俗的影響,牧民覺得還是住帳篷方便。菊美多吉主動向鄉黨委提出請求帶隊到草原深處去做工作。有時找一戶人家騎馬要走3天。甚至為了做通一家人的思想工作,他一共跑了7趟。高血壓常常使他頭昏頭痛,他就靠降壓藥和頭痛粉堅持。在他和同事們共同努力下,拉日村成為了全省牧民定居示范點,成為省級文明村。如今拉日村的'墻壁上,鐫刻著菊美多吉和相親們共同的心聲:“一步跨千年,從帳篷到別墅,從夢想到現實!钡莱隽瞬貐^群眾感念黨的恩情,共享幸福生活的喜悅。
菊美多吉常說,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里,讓農牧民群眾從內心體會到共產黨好,就是基層干部對黨的最大忠誠。
他視群眾如親人,把老百姓的小事當成頂天的大事。他常說,自己是喝酥油茶、揉糌粑長大,永遠是農牧民的兒子。2010年底,考慮到菊美多吉身體不適宜長期在高海拔地區工作,組織上安排他到海拔較低的瓦日鄉工作。到了新的工作崗位,他把藥瓶帶在隨身包里,拿出“高原牦!钡膭蓬^,對鄉里的大事小事他都鉚足勁地干。在瓦日工作的一年半時間里,他帶領群眾建成了23公里的通村公路,修建了32公里的灌溉水渠,架起了一座鋼索大吊橋,建起了5個農村書屋和6個村級醫療衛生室。在當地,菊美多吉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尼瓦”鄉長,意思是“親戚”鄉長。
他視責任如泰山,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共織“幸福夢”。去年初,我到瓦日鄉調研,菊美多吉帶著我跑遍每一個村子,哪個村適宜發展特色農業、哪塊區域需要規劃旅游產業、哪條溝可以發展經濟林木,他都一清二楚。菊美多吉的熱情和能力,讓我對這個年輕干部充滿了信心,我對他說:“遇到什么困難就大膽說,我一定支持你!
他視團結如生命,反對分裂、高舉民族團結的旗幟,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大是大非問題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開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中,他發揮了本民族本地區干部懂語言、熟悉情況的長處,為了讓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他努力探索工作的方式方法,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與生動事例結合起來向群眾宣講。
2010年11月,一輛重型貨車把瓦日鄉列瓦村的水槽壓壞,貨車跑了,村民追到縣城找到了這輛車。因為賠償問題與車主發生爭執,阻斷了縣城主干道交通。菊美多吉聞訊趕到現場,他勸說村民,要大家提高警惕,防止個別不懷好意的人趁機搞破壞,疏導了群眾情緒,車主也承認了自己的過失,終于圓滿解決了這起糾紛。這件事后,菊美多吉在鄉里開展了法制教育宣傳活動,組織群眾學習法律知識,引導群眾依法辦事,推動社會依法管理。
菊美多吉同志去世的消息傳來,全縣各族干部群眾都十分悲痛,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優秀的青年干部感到十分惋惜。老百姓成群結隊趕往他家,人們手捧酥油燈,一遍一遍唱著思念的歌:白云深處,雄鷹飛過,無言的雪山記住有一位好人曾經來過……我們要發揚菊美多吉同志的崇高精神,把雪域高原上的美麗道孚建設得更加美好,帶領廣大農牧民群眾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菊美多吉先進事跡材料2
菊美多吉去世以后我參加了對他事跡的采訪。
追悼會的那天,細雨綿綿,農牧民開著拖拉機、騎馬甚至徒步走了幾十里山路,趕著來送他最后一程。老人們手搖轉經筒默默哭泣,場面催人淚下。我想,一個年輕人的離去為什么讓如此多的群眾悲痛相送?在深入采訪了他工作過的三個鄉之后,一個藏區基層干部的形象在我的腦海逐漸清晰起來。
我們采訪的第一站是扎拖鄉,菊美多吉在那里工作了8年,從一個小伙子成長為黨的基層領導干部。扎拖鄉是全縣最艱苦的地方,曲折的泥土路上,一邊是陡峭的懸崖,一邊是深深的河谷,沿途不時有標識提醒“注意前方飛石”,每一次走在這條路上我都會膽戰心驚。當時正值旱季,車輛后面揚起漫天塵土。如果是雨季,這泥濘山路的艱難可想而知。顛簸了兩個半小時,才到達位于半山腰的扎拖鄉。
菊美多吉調離扎拖鄉已經五年了,可是當地干部和老鄉說起他辦過的好事仍然是歷歷在目。他在波羅塘村遭遇泥石流的時候,連續七天和村民在一起搶險救災;他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修通了扎拖村的通村路;他一家家地動員家長送孩子入學,將全鄉的入學率從30%提高到100%。我發現,鄉親們在講述菊美多吉故事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說,這些年,共產黨給我們蓋新居,免費送孩子上學,給我們修路修橋,發放各種農牧補貼,辦了太多太多的好事。我不由地感慨,正是菊美多吉這樣的基層干部用自己的言行讓老百姓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在菊美多吉工作過的龍燈鄉,我們看到國道邊上一片漂亮的藏式民居錯落有致,老人在曬著太陽,孩子在嬉戲,門前停著農用車、拖拉機。當地的干部說這是菊美多吉負責建設的全縣第一個牧民定居示范點拉日村。村民們站在新居前告訴記者:“為了讓我們54戶人家過上這樣的定居生活,菊美鄉長累壞了身子,操碎了心,早知道他有那么重的病,當時就不該給他添太多的麻煩!”
采訪中,我們走進了鄉政府旁邊一座紅色藏房,80多歲的白多大爺癱瘓在床,圍著氈子顫抖著嘴唇不停地向我們講述。從他的語速和激動的表情,能感受到他的深情。鄉干部翻譯說,菊美多吉在落實牧民定居的走訪中,發現有兩位無兒無女的老人。大爺下身癱瘓,大媽白內障失明。半截碎石墻,頂上一張破舊的毛氈就是他們的家,家里只有一匹馬、一頭牛和幾件破爛的炊具。菊美多吉心酸地說,這是咱們鄉最窮、條件最差的一家,我們一定得幫他!回去后他號召全鄉干部捐款,申請民政救助。為了照顧好老人,作為五保戶安排,菊美多吉用捐款和民政救助的錢在鄉政府旁邊找了這處藏房。搬家那天,菊美多吉喊上鄉上幾個年輕干部,做了一個簡易擔架,把癱瘓的白多大爺放到擔架上,把失明的`大媽背在背上,走到有公路的地方才坐車。搬到新家后,大媽顫抖著雙手撫摸著菊美的臉說:“我真想仔細地看看你的樣子,一個有著菩薩心腸的好人的樣子!”后來,在菊美多吉的幫助下,大媽做了白內障切除手術。重見光明后,大媽緊緊地拉著菊美的手說:“我能清楚地看到你的眼睛和眉毛了,你長得真像菩薩一樣!你就是我心中的活菩薩!”白多大爺拉著我的手哽咽著將一句話重復了好幾遍。“菊美鄉長就是我的救星!沒有他,我們早就死在深山溝里了,哪里還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哪里還有享受這樣好生活的命?他是個好人。
菊美多吉生命的最后一年半在瓦日鄉當鄉長。鄉干部告訴我,菊美多吉把辦公室、臥室和食堂都安在了列瓦村的村民活動室。在這里我看到屋里中間擺放著一排茶幾,三面墻邊擺放著一圈藏床,床上堆放著被子,村長說靠左邊屋角的床是他的,對面是村支書的,那張鋪藍色墊子的就是菊美的。屋內的鋼爐就是取暖、做飯的工具。
在菊美多吉留下的三個筆記本里,我看到,一頁頁、一條條不但記錄著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大事難事,還記錄著一戶戶村民遇到的實際困難,上面寫著2月28號前辦好單孜的戶籍證明;4月15日,翁姆家里的孩子缺一本新華字典;5月16日,堯日村村支部的圖書架上差兩枚螺絲……
翻看著菊美多吉的筆記本,我的心感動著,眼睛模糊了。一個粗獷的康巴漢子如此細如針尖地把群眾的點滴困難記在了心上,帶有多么真摯的深厚情懷。我明白了,那些會趕幾十公里的山路來送他最后一程的農牧民,是懷著怎樣的惜別和感激之情。
采訪中我們也遇到許多基層干部,他們風塵仆仆,被高原的陽光照射的黑紅黑紅的臉龐,讓他們顯得比內地的同齡人蒼老許多。他們每個人的胸前都佩戴著一枚徽章,徽章上半部分是鮮紅的黨旗,下書 “為人民服務”五個金字,是那么的耀眼奪目!
【菊美多吉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工作先進事跡材料多篇04-04
呷絨多吉上師經典禪語01-27
呷絨多吉上師禪語10-04
護路員先進個人事跡材料多篇03-30
先進英語教師事跡材料多篇03-30
五美家庭先進事跡材料(通用17篇)02-28
街頭美甲隱患多06-08
呷絨多吉上師佛語語錄09-27
大學生學雷鋒先進事跡材料多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