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淺談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方向

        時間:2022-12-11 17:35:36 養老保險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方向

          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如何走出正確之路?

        淺談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方向

          處在迷霧中的中國養老金融事業,尤其是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如何探尋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社會各界對此有各種熱烈的討論。

          眾所周知,在中國,老人們如果過的不幸福,老人的孩子們就不會覺得幸福——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傳統的倫理觀念。讓金融的力量造福中國老人,讓未來的中國不僅是年輕人的天堂,也是老年人的天堂,相信這是全體國人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國夢應有的重要內涵。但實現這一夢想,需要直面艱難的改革進程,需要突破無數“塔斯馬尼亞島”、無數思想局限,需要凝聚普天之下的智慧,因此必須為之不懈努力。——歷史的責任很自然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很多人注意到,因持續供給側宏調政策研究而聞名的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會同華夏經濟學研究發展基金會,聯合天弘基金、長江養老、建信養老、瑞暉資本、《當代金融家》、《華夏時報》等機構,于12月9日在北京發起成立了“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其宗旨是要“打造養老金融領域具有高學術品位和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我們期待這個論壇能夠討論出真正有價值的有關養老金融制度改革的政策主張。

          中國自2000年左右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齡化不斷加速,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目前接近14%,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重將超過17%。此后中國將進入嚴重老齡化社會。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60歲以上人口比重超過30%,步入超老齡化社會,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不斷加劇的老齡化趨勢,使得養老成為全社會日益關切的話題,也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產生了廣泛深刻的影響,F代國家的標志之一是每位國民都老有所養,理論上,通過金融的力量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但在養老金融制度改革上,我們實際面對的困惑究竟是什么?

          超老齡社會是當今全球發展趨勢,目前世界上已有14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了超老齡社會,其顯著標志之一是8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比例超過5%。日本在2006年已達到這個標準,中國大約在2035年左右達到。屆時中國8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8000萬,現在這一數值是2000萬左右。其顯著標志之二是老人需要的尿片數量超過嬰兒,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日本已出現這種情況。姚余棟、郭樹強、甯辰、譚海鳴、郭若谷等一些學者研究發現,超老齡社會一共有十個特征,中國社會應當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要敢于看到嚴峻的未來,就像“王慶悖論”所言,我們知道了未來或者知道了風險就沒有風險了,我們的最大風險就是不知道或者故意回避這個風險。

          第一個特征,中國潛在增長速度會不斷下降,老齡化是主要驅動之一。中國經濟增速在“十三五”期間達到6.5%沒有問題,但到2021年以后要再下臺階,2040年以后要想維持3%以上的增長速度可能都很困難。所以,中國從現在開始就要建設創新型國家,中央領導層為此進行的一系列相關部署,就是為了避免像日本和歐盟那樣經濟幾乎停滯的結局。

          第二個特征,資產價格周期性波動,主要是一線和二線城市住房價格的周期性波動。年輕人到一線城市發現房價漲到一定程度住不起,就會到二線或三線城市發展。年輕就業者數量和住房價格就這樣在一線和二三線城市之間波動。同時,三四線城市住房價格也會出現停滯的壓力。

          第三個特征,銀發貧困廣泛存在,特別是在農村。中國社會要面對的嚴峻現實不光是未富先老,還有未城先老,F在農民工進城的數量明顯減少,除了農民進城務工意愿在減少,還有很多農民工已經老了,四十歲以上的農民工在城里思考的問題是,回鄉還是留在城里。2035年超老齡社會來臨的時候,中國將有一半的超老齡人口在農村,至少80歲以上老者可能有4000多萬都是農民,他們還沒有進城就老在農村了,而且銀發貧困往往發生在農村。這一特征尤須給予密切關注。

          第四個特征,普通居家和社會養老仍是主流。將來大約只有3%左右的中高收入階層人群才能買得起高端品質的養老社區住房,大部分百姓還是普通社區居家養老。所以,一定要把普通社區居家養老做好,現在就應開始規劃。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前副部長胡曉義最近說,未來可能6層住宅樓都要安裝電梯以方便老人,也許住一層二層的居民會不愿意,那樣的話住六層的老人上下樓怎么辦?因此社會要形成共識,要意識到居家養老還是中國社會的主流,社會要盡可能為老者提供更多便利。

          第五個特征,養老金長期來看存在巨大缺口。如果按照現在的制度安排,保守估計,2030年的時候,中國的養老金缺口4.1萬億元,2050年缺口6.1萬億元。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把部分國有資產劃歸社保,這種預先安排非常重要。早劃老百姓就落袋為安,就敢花錢,一定要讓老百姓支持中國消費,中國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一個最基本的力量。

          第六個特征,醫保缺口巨大,目前還沒找到很合適的解決方式。經過測算,2016年就開始存在缺口,全國性的,包括新農合,都會存在缺口,醫療成本迅速上升。隨著中國人口日益老齡化,醫療成本迅速上升,同時醫療技術有可能讓人長期活下來,這個缺口會越來越大。我們看到美國奧巴馬醫改應該說比較成功,中國應借鑒包括奧巴馬醫改在內的全球性經驗來思考自己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七個特征,中國社會總的杠桿率不斷上升。現在日本的杠桿率是500%,中國大約250%,每年大約上升4%。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關于“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去杠桿。如何去杠桿,這是中國社會不能回避的問題。

          第八個特征,延遲退休與老年就業將成為普遍現象。目前中國平均退休年齡52歲,延遲退休與年輕人就業有個平衡問題,要考慮到各個方面,可采用漸進式延退等方式,但一定要讓延遲退休和老年就業、創業成為社會文化。老年人就業和創業,實際上也是給中國的社保和醫保做貢獻,這或許應該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第九個特征,老年社會普遍存在塔斯馬尼亞島現象。人到了老年往往與外界溝通就少了,這樣離社會就越來越遠。日本有本書叫《無源社會》,說的是老人去世了,人們卻找不到其親人,于是只好直接將其拉到火葬場,連個告別儀式都沒有。日本社會這種現象很多,中國一定要避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未來中國既是年輕人的天堂,也是老年人的天堂,這樣的中國夢可能就更好一些,中國社會對老人應有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尊重。

          第十個特征,阿爾茲海默癥即老年癡呆癥大量出現。按日本的規律,85歲以上的老人60%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衰退,以前老人癡呆了家庭能管,后來日本證明不行,這是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高琨教授晚年不幸患阿爾茲海默癥,全香港媒體停用“老年癡呆癥”,改用“老年健忘癥”,建議內地也應改用“老年健忘癥”。

          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十二五”期間不斷深化,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成并軌,社保基金(主要是養老基金)入市已成定局。除此之外,中央政府連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支持鼓勵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剛剛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也提出,要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的福利保險制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這為今后一段時期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然而當前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還存在著諸多缺陷和問題,養老金體系改革在路徑選擇上仍面臨多種制約。

          養老涉及到為年老儲蓄金融資產,提高老年服務品質,發展養老產業等多方面內容,核心問題之一是社會成員如何在生命周期合理配置其年輕和老年期間的生產消費——這離不開金融的媒介融通作用,由此產生了養老金融。養老作為中國的大課題與城鎮化同等重要,從空間與時間角度看甚至比城鎮化還重要。養老金融是為滿足社會成員養老需求而建立的金融服務體系,包括養老金制度安排和資產管理,為養老產業提供投融資支持等。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認為,養老金融是金融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亦是養老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關系到未來整個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意義十分重大。他并透露民生銀行零售業務現在進入對生命周期的研究,這反映出金融界對養老在金融領域服務體系、服務產品多樣化問題的重視和思考。而如何通過資本運作,創新金融經濟,發展養老金融業,不僅關系一個國家全體公民老年的生活、生命質量問題,也關系到一個國家虛擬經濟,乃至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問題。在中國面臨迅速老齡化的社會背景下,必須通過大力發展養老金融來預防老年期的各種風險,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金融產品,開發養老金融業將是一項重要的金融戰略,也必然關系到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的長遠福祉。

          中國目前正在建立多層次養老服務市場,與此同時,也應該建立多層次養老金融服務市場,關注社會各階層的金融養老需求。養老金融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它包括圍繞社會成員的各種養老需求所進行的各種金融活動,大致可以分為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等三大體系。養老金金融的對象是養老資金,目標是通過制度安排積累養老資產,同時實現保值增值。英國學者大衛·布萊爾首次提出養老金金融這個概念,認為養老金金融主要研究對象是養老基金,投資于金融資產、衍生工具和另類投資。中國未來可能會有大量的專注于養老金金融的機構應運而生。中國養老金融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相信伴隨新一輪金融體制改革步伐,伴隨社會對養老金融的認識不斷深入,更多的銀行、券商、保險機構、信托機構、基金機構,也會對此形成共識,抓住歷史機遇,積極推動養老金融發展。

          從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看,充分發揮養老資產管理機構的專業價值,使他們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職業年金在內的廣義的養老金的資產管理,有助于從金融服務的供給端發揮養老金作為資本市場穩定器的作用,推動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有助于提高養老資產投資運作體系的效率和質量,確保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加快中國社會養老財富的持續積累,促進內需和消費,更好地實現金融服務民生、服務社會發展的目標。

          現代金融體系中養老金融體量非常大,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金融市場之所以體系完整、發展順暢,就是因為有養老金融在支撐。所以,建立和完善養老金融體系非常重要,中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有序發展,需要有養老金這樣的長期資本的支持。此外,發展養老金融也有助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幾億老人消費對于推動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和產業升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前院長董克用教授提出了關于建立和完善中國養老金融體系三個支柱的設想。“董克用設想”對于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走出正確之路具有重要意義。

          所謂養老金融體系三個支柱: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第三支柱,個人退休賬戶養老金。中國當前的養老金融體系中,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一枝獨大,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發展滯后,第三支柱個人退休賬戶養老金尚未建立。

          比較中美兩國養老金融體系,我們看到,2014年,美國養老金融體系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有2.8萬億美元,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有15萬億美元,第三支柱個人退休賬戶的養老金有7萬億美元。三者相加約合25萬億美元。中國截至2014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存款3.1萬億人民幣,企業年金結余較小,個人退休養老金賬戶還沒建立,如果加上社保基金理事會管理的3萬多億人民幣,也就約合6萬億人民幣,折合一萬億美元,是美國的1/25。我們從中可見中國與美國現代養老金體系的差距之大。

          OECD國家養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相當于GDP的比重,加權平均一下,荷蘭最高,約為77%,排名最后的是希臘,幾乎為零,它完全依靠了第一支柱,最后撐不住,所以希臘破產的時候養老金問題是它的重大問題。中國這一數字是5.1%。與此同時,中國第一支柱繳費率很高,是28%,約為OECD國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繳費的總和。

          當然,中國城鎮養老金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這個功績不可磨滅。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這么快、這么全面地完成這件事。中國還建立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模式,這在當時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改革到了現在,1997年的模式到如今不能一成不變,應該適應形勢的變化,適應收入水平的變化,適應工資市場化的變化,再加上中國基本養老金制度已經并軌,應該適度調整思路,以現代理念來改革完善中國的養老金融體系。簡而言之,就是第一支柱應當回到政府責任,保證公共養老金;第二支柱就是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然后推動第三支柱的發展。三支柱連起來是一個穩定整體,它形成了現代養老金制度,這是發達國家已有的現實。

          養老金融是一個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行業的復雜領域,即便是美國,有人做過統計分析,在2006年《養老金保護法案》出臺之前,美國的401(k)等制度運行也算不上成功。建立和完善中國的養老金體系的確存在各種難點,因此需要各方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尤其通過金融創新提供支持。在一些資本市場發展時間比較久,制度比較健全的國家,養老金是非常重要的資本市場參與者,可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同樣,一個長期穩定的資本市場也對實體經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國資本市場落后的一個原因,是缺乏真正的長期資金和長期機構投資者。養老金的市場化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制度設計和監管環境,并且要有穩健的長期投資理念和配套的考核激勵導向。

          如果說中國股市最缺的就是長線資金,包括養老金在內的社保基金,會不會作為長線資金,在未來成為機構投資者的榜樣力量?水皮對此充滿信心。水皮甚至建議,加大國有企業股本劃轉的力度來充實社;,并提出可以考慮組建相應的基金或專業養老金機構,專門從事一級市場的投資,國家政策提供便利和優惠,然后再選擇二級市場的長期運作。他認為這種設計會把風險降到最低。

          “董克用設想”與“水皮建議”,都是現代養老金融的思維,突破了中國傳統的社會養老保險的局限。若由此開始,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終于走上正確的道路,應很值得期待。

        【淺談中國養老金融制度改革方向】相關文章: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06-09

        淺談金融危機與中國期貨市場論文03-15

        淺談中國管理會計未來改革方向03-26

        2017金融專業就業方向08-02

        金融專業就業方向介紹11-26

        淺談英語專業的就業方向11-23

        淺談金融投資的發展及啟示08-18

        2017年金融學考研方向及就業方向03-01

        金融數學專業就業方向分析02-20

        中國的醫療保障制度改革03-2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