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日記范文(精選17篇)
一天又結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扶貧工作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扶貧工作日記 篇1
今天,我去康樂鄉康豐、八音兩個村 ,目的是抽查了解暖棚建設、飼草料儲備、旱情等情況,一個下午的時間,從干溝門開始,一直到了三岔河、康豐西嶺子,走了十四、五戶人家。退牧還草工程暖棚建設項目,對牧區的畜棚建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看的這些戶大都建起了高標準暖棚羊舍,雖然補助的標準還很低,但是有了這些補助老百姓積極性還是被調動了起來,再過兩年高標準暖棚就可基本全覆蓋了,這是畜牧業發展特別是轉變生產方式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飼草料儲備和加工情況令人欣慰,家家戶戶都有儲備的飼草料,并且都進行了加工,可以看到農牧委制作發放的補飼槽和購置的大量的補飼槽,近幾年,通過引導舍飼喂養得到了普遍推廣。旱情十分嚴重,壓迪河水利工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每年可以為老百姓節約大量的拉水費用。
去年秋季以來持續干旱,進入冬季以來沒有有效的降水,盡管每個牧戶都儲備了大量人畜用水,但就目前的情況看還是堅持不到五月份管道通水,旱情十分嚴重,令人揪心,特別是西嶺子的一戶低收入家庭,現在就開始拉水了,一噸水的運費是200元,他家有300只羊,每只羊一天的用水量大約是2.5公斤,每天需要近一噸水,最少還要100天的時間才可能度過這一時期,這就意味著還需要20000元資金用于拉水。這樣的村這樣的戶還有很多,康豐、巴音、賽鼎、大灘、光華、東嶺、西嶺、東頂、河東、河西等等。
解決飲水困難這些年政府想了很多辦法,投入了大量資金,水源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只有依靠政府 來解決,不是老百姓自己能夠解決的。水源問題解決以后,鄉、村組織要及時跟進,發動老百姓興建水窖等儲水設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次入戶我看到有一些戶有高標準暖棚設施,儲草儲水都充足,對這樣幾十年不遇的旱災就能從容應對,而有一些牧戶則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還是擴大再生產投入不足,防災意識不強。
建一座25立方的水窖大約需要一萬元,作為家庭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是,和拉水相比較兩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是很劃算的,所以,鄉、村兩級組織要在修建水窖作為夯實畜牧業發展基礎、提升畜牧業抗災保畜能力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作為農牧部門我們也要積極向上反映情況,積極爭取水窖建設補助資金,提高暖棚羊舍補助標準,為草原畜牧業發展注入更多的資金,不斷提升發展水平。
扶貧工作日記 篇2
建檔立卡整改,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好基礎。
駐村一個月以來,我的主要工作是扶貧攻堅建檔立卡整改,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調查表和貧困戶信息采集表再次進行逐一檢查梳理,對照入戶調查信息,查缺補漏,完善規范檔案資料。這些信息覆蓋面廣,精準度要求高,時間緊任務重,工作量非常大。為保質保量完成任務,“5+2”“白加黑”就成了我們工作的常態,周末幾乎從沒休息過,晚上夜夜加班至凌晨。第一書記胡紅寶長時間填寫檔卡,眼壓升高,有時候看東西都重影模糊,我的體重也減了五斤。想想也不錯,這下一舉兩得,既干了工作,又減了肥,只是有時有點頭暈,看來要增加些營養了。
其實不光是我們村,大部分駐村干部都這樣,白天入戶核查,晚上熬夜整理數據、分析致貧原因。不少群眾白天干活不在家,就得晚上去核查,回來后整理完材料到下半夜是常事。
扶貧工作日記 篇3
駐村條件艱苦,但單位是我們堅強的后盾。
久富村坐落在盧氏縣西南偏遠山區,離縣城約35公里,距鎮約6公里,交通非常不便。我們所住的村部不通水,用水需到200米遠的小河溝里用水瓢一瓢一瓢舀到水桶里,靜置后才能使用。村部附近沒有住戶,靜謐的夜晚,遠處的村民8點就休息了,周圍沒有燈光,路上沒有行人和車輛,只有夜空繁星點點,遠處偶爾傳來貓頭鷹的叫聲,初來的欣喜過后,孤獨感頓生。
但我更深知扶貧不是單個人在戰斗,因為單位是我們堅強有力的后盾。為給我們改善生活條件,單位為我們送來食品、飲料,單位食堂還專門為我們制作了方便食品,稍一加工便可食用。這讓我們深深感受到局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與愛護,心中倍感溫暖。因為有你們,在這里孤單但不寂寞;因為有你們,在這里艱苦卻很欣然。精準扶貧志比金堅,相信通過我們共同努力,久富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扶貧工作日記 篇4
對于民情走訪,我們中很多人開始都有些不以為然的想法,認為自己不過一普通干部,無職無權,捐個區區兩三百元,對那些深陷貧困的農家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然而,兩個月來,或是與市縣部門的領導“二對一”幫扶,或是個人走訪,三家村九戶人家進行了走訪。當我走進鄉親們的家門時,內心卻不能不被他們的遭遇、他們的堅韌、他們的善良深深震動。
終于找到三家村外坪子組王福保家時,還是春寒料峭的4月,這個70歲的老漢正在屋下面的田里掌犁耙。看到有人來,王福保拖著泥腿上了岸。他的老伴佝僂著腰,用手使勁揩揩碗,顫顫巍巍的泡茶端出來。兩層樓的紅磚屋沒有粉刷,屋內地面坑坑洼洼,廳屋的神臺上擺著一張年輕的遺象。那是他們的兒子,2018年患尿毒癥去了。兒媳從此再無音沓。兩個孫子,就跟著老人過活,15歲的孫女王倩在寶農學校讀初二,8歲的孫子王可在神沖完小讀三年級。為了供孫女孫子讀書,給老伴看病,維持一家人生活,老人作了十多畝雙季稻。王福保說:“我們老了,又有病,這倒也沒什么,人總是要死的;就是兩件事放不下啊,一是欠的帳還沒有還清,二是兩個細伢子造孽啊。好在政府、村上對我們都還關心。你們做好事,我們記住了!
是的,作為基層干部,我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們都有一顆心,能夠用心去體會,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改變。民情走訪和困難幫扶不是一道一筆揮就的輕松試題,而是檢驗我們是否和群眾還保持著血肉聯系的莊嚴問卷。鄉親們最看重的,也就是我們在這張卷紙上傾注了多少真心啊。
扶貧工作日記 篇5
今天是個好日子,天氣晴好、春光融融。
一大早,我叫醒與我一同派駐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李思維和臨滄財校的張元翠,一起搞我們村的大掃除。正當我們3人干得起勁的時候,只聽有人喊“大石四在嗎?”我抬頭一看,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在問我。我回答說:“大嫂,你有什么事嗎?石副主任到外面辦事去了!贝笊└嬖V我,她要找石興良副主任拿她家的戶口冊和身份證到信用社辦事,我立刻和石副主任聯系,并到辦公室取出戶口冊和身份證交給她;苏2小時我們才打掃完畢。此時,一輛白色越野三菱車駛入村部的院場,他們是玉臨高速公路項目部的,來村里找陶先明支書協商項目部選址相關事宜。我一邊招呼他們,一邊向陶支書報告了此事。過了一會,陶支書便及時趕來與他們協商。
14時許,幾輛越野車駛入我們駐村的衛平村忙東易地扶貧搬遷點。這時,陶支書、李思維和我已早早等候在事先準備好的展板前。區委副書記龔文軍招呼考察團成員圍攏到展板前,聽取了邦東鄉主要領導介紹項目點的規劃設計方案、易地搬遷工作推進情況和項目點建成將達到的效果,參觀結束后我們隨同車隊返回村委會。15時30分,龔副書記在衛平村脫貧攻堅大會戰辦公室召開了臨翔區脫貧攻堅推進工作現場考察團會議。
短短的一天,緊張而忙碌,各級領導的關心鼓勵使我們駐村隊員倍感溫馨,工作的有序推進增進了我們與群眾的感情,增強了我們參與脫貧攻堅的使命感。我想,這次派駐到這里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除了要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還要珍惜自我鍛煉磨礪的機會,更真實地感受農村、了解農業、理解農民。
扶貧工作日記 篇6
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從20xx年我單位就開始定點幫扶久富村,為改變其貧困面貌,這幾年在基礎設施和產業扶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通過對村里道路的改造,大部分村民告別了泥濘、顛簸的土路,走上寬敞平整的水泥路,這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減少了農副產品的運輸成本,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我們幫助村里修建了村委辦公樓,改善了村委的辦公條件,還修建了村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修建好的文化廣場,為村民提供了文化、休閑、娛樂、健身的理想場所。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脫貧攻堅,關鍵在于增強群眾的“造血功能”,進行產業扶持。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我單位幫助村里發展光伏發電產業;幫助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引領群眾發展種養業,帶動村里的貧困戶脫貧。目前,久富村有種植產業4個,核桃、連翹、香菇、大櫻桃已形成規模;養殖產業1個,修建8個養雞大棚,已投入使用,另有養牛產業正在醞釀中,全村的產業發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扶貧工作日記 篇7
宣傳部共有13名干部,20xx年共包扶后王家山村17人,貧困人口大多數是年老,殘疾人,行動非常不便。宣傳部主要領導和包扶干部通過調研,決定對年老和殘疾貧困戶進行精神扶貧。
究竟是什么樣的精神理念在支撐著這些人?為了消除心中這一疑問,宣傳部及時購買了老年收音機、各類書籍,尤其是王道老人需要的筆墨紙硯,把這些精神食糧送到貧困戶的手中。
當天離開的時候,已是下午,剛下過雨的莊稼汲取著大自然饋贈的陽光和雨露,快速地成長著。已經30多歲的王彥輝,本該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卻因童年的災難淪為一個智商只有幾歲的孩子,當他看到有人來訪的時候,卻露出了燦爛的微笑。這一切深深地刺痛了我們的心。什么樣的雨露和陽光能滋潤他茁壯成長,收音機里的音樂或許能打開上帝留給他的另一扇門工作人員心情沉重地記錄下了這一切。
7月29日,星期五下午,室外溫度是32度,實際可能都達到了35度。宣傳部所有人員卻出發到包扶村后王家山,提著西瓜、飲料、白糖、餅干等消暑用品,大熱天的,你們還記得我們王娥娥的媽媽向包扶干部說道。禮輕人意重啊包扶干部還顯得不好意思。不輕......不輕......娃娃們連一口水也不喝、一口飯也不吃大媽說著,我們已經走遠了。已經到晚上9點多了,我們該回去了,送出去我們的心意,大家心情一下子超級好。
殘疾人王振祥行動不便,夏天還不知道吃西瓜沒有?一個暖心的疑問,形成了此次送涼爽之行。
一個志愿者希望與王道老人結對幫扶,這是個好思路,精準扶貧的鏈條應該越長越好,一定要抽時間和其他志愿者好好談談這事這是精準扶貧日志中最有希望的一段話。
扶貧工作日記 篇8
今天下午,電話聯系馬吉米村馬吉米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鄧付早,打算再次去他家走訪。因他有事,只好傍晚去。晚飯后,我和隊友蘇煜、呂繼踏著暮色,走過半個多小時的水泥臺階山路來到鄧付早家。
鄧付早一家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鄧付早愛人端來幾根黃瓜招待我們,大兒子李學普忙著泡茶,被我止住。我對他說,吃黃瓜就行啦。坐在鄧付早家客廳簡陋的沙發上,我們拉起家常。 “10多年前,爸爸在興建的電站工地打工,因房屋垮塌,肋骨被砸斷。此后,爸爸一直在家養病,家中里里外外全靠媽媽一個人撐著。爸爸現在都不能干重活,只能背三四十斤重的東西。這些年,辛苦媽媽啦。”
健談的李學普邊介紹邊削黃瓜。坐在對面沙發上的恰付前用生硬的漢話說:“沒事。沒事。這么多年都熬過來了,兩個兒子已長大成人。”燈光下,恰付前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樂觀。她告訴我們,現在最讓她焦慮的是,小兒子李學鄧已經22歲了,除了偶爾上山采藥,大部分時間閑在家里,對象也沒談著。 “你那么一個帥氣聰明的小伙子,還愁找不到女朋友?不過,男人再帥,沒本事也沒人喜歡。要趕緊想辦法掙錢!蔽医舆^話茬對李學鄧說。李學普今年26歲,5年前曾到怒江州府六庫打工,現在主要從事屠宰。他告訴我們,運氣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上山多買到幾頭豬,屠宰后到馬吉鄉集鎮上賣。由于無法稱秤,與村民交易時全憑經驗估算。有時估算多了,自己就虧本。我們建議他多養豬,他說,家里耕地少,每年收入包谷500多斤。加之住在山上不通公路,養豬不太可行;養雞,他和父親共同養雞12只,前段時間雞瘟死了4只;擴大草果種植面積,他家只有1畝多地適合種植草果……
去年,李學普種植了300來株重樓、養了兩窩蜂。他覺得,種重樓是目前他們家增收的好途徑。李學鄧則自有他的想法,他想養竹鼠。不覺中,已近10點。我們起身告辭,鄧付早一家挽留我們在他家留宿。因要趕回駐地有事,我們謝絕了他們一家的好意。恰付前揀了幾根黃瓜裝在塑料袋里,送給我們。拗不過她的一番情誼,我收下了兩根。
下山路上,我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鄧付早一家究竟發展什么產業好?如何才能幫助他家如期脫貧?我想,這是我們每一個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和幫扶干部值得深思的問題。每次走訪貧困群眾,總是感到力不從心。自己究竟能為他們做點什么?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卻又無能為力。
扶貧工作日記 篇9
11月1日,在真樸村委員會會議室召開了真樸村農村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會議,參會人員為我及鄉里的工作組和村支委會代表。
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關于“建立健全扶貧對象識別機制,做好建檔立卡工作,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扶貧對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組長李俊青出席并發言,一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范圍提出了要求。本次真樸村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的范圍為我村14個村民小組,調查對象為全村所有農村戶籍人口。要求各工作組組員在本村內全面開展農村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真正將農村扶貧對象識別出來。
二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本次開展農村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的目標任務是:科學識別新標準下的貧困人口,逐戶建立貧困人口信息檔案,完善貧困人口的動態識別機制,為全村開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對農村扶貧對象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貧工作信息平臺。三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確定了原則。
1、堅持統一標準、全面調查原則。
2、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識別原則。
3、堅持分級負責、分類指導原則。
4、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5、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
6、堅持質量第一原則。
四是對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作出了步驟安排。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分為四個階段,即前期準備階段、對象識別階段、信息采集和落實幫扶措施階段、總結階段,并要求務必于11月9號前做好各項工作,爭取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最后要求各鄉(鎮)務必認識這次會議的精神及要求,根據會議的要求,做好本次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為新一輪的扶貧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本次會議,我對扶貧對象識別和建檔立卡工作有了充分的認識,這次會議的召開我想為我村貧困農戶及貧困人口帶來了又一福音,為我村新一輪的扶貧開發打下了又一堅實的基礎
扶貧工作日記 篇10
10月13日,我們村掛包單位保山市水務局一行5人到村里進行“掛包幫”“轉走訪”走訪、回訪工作,分三組對所掛鉤的貧困戶進行走訪。大家對扁里村的變化給予了肯定,近來加大了水利、人畜飲水安全、水泥路、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的建成,最直觀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來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實施危房改造,戶戶通水通電,農忙之余有了文化廣場活動場所,大學生讀書也有了長期的幫扶,路燈照亮了扁里,大家對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我們首先到了張光明家走訪回訪,他家正在請人建蓋新房,面積120平米,兩層基礎先蓋一層,第一層基本建成,詢問了他家的家庭情況、收入來源和眼前的困難,家庭主要來源與外出昆明務工的大女兒,外出6年了,每年節省1萬元給家里補用,茶葉收入0.5萬元,核桃收入0.3萬元,買黃牛一頭0.5萬元,但由于建蓋新房也還差點欠賬,貧困戶對目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有信心,時間過得最快,一聊一個小時過去了。
接下來,我們去了楊光福家,門沒有上鎖,主人不在家,經過幾番周折打電話,電話聯系上了主人在縣城打工,他父親在家采茶去了,請隔壁鄰居去找貧困戶的年邁80歲的老父親,等了20多分鐘,迎面走來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著一籮筐新鮮茶葉,他說附近有塊近一畝的茶地,他去采茶彌補家用,我們與他說明了來意,并與老人聊聊天,問問家庭生活和貧困情況。他說他家的貧困情況主要是2個孫女在上學,一個在普洱讀大學明年畢業,每年費用也要1.5萬元;一個在昌寧縣讀高一,學習很優秀。老人說很高興與我們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難,楊光福也只有外出縣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術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老人自己讀過小學,由于當時家庭原因沒有繼續上學,十分遺憾,現在2個孫女讀書很好,他很欣慰,滿足了老人家的心愿。老人說:“孫女讀書就像是幫我讀書一樣,家里住房條件差一些,不與別人攀比,暫時沒有能力蓋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幫助孩子完成學業”。我們了解了他家的困難,心里很感動,我暗自敬佩起這位80歲的老人,明道理重教育懂得感恩。我們鼓勵老人,明年大孫女畢業工作了,負擔就減輕了,您也可以享福了。我們告訴老人:“如果小孫女在讀書上有啥困難告訴我們,我們會盡力幫扶,孩子考上大學一定與我們聯系,我們可以長期對孩子繼續教育幫扶,今年市水務局已經教育幫扶了村里11個大學生讀書長期幫扶,有困難一定打電話告訴我們”。老人激動的說:“你們是我見過的人品,素質的干部”,說著說著幾次落淚,我也忍不住落淚……最后我們陪老人去附近茶葉收購站賣了6公斤鮮茶葉,每公斤2.5元,老人說:“今天的茶葉收購價已經很好了,他采摘的是一牙兩葉的,很標準!笨吹嚼先酥愕男θ菸覀円矠樗吲d,也深知掙錢不容易。
回憶白天與老人的見面,難以入眠,干脆坐起來寫這篇日記,我心里十分敬重這位年邁的老人,向他學習一種精神,一種家窮志不窮,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的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在我激勵我前行,我會找時間多陪陪這位老人,多關注這個孩子的讀書狀況,盡心盡力幫扶。我一定會在扶貧的工作中越做越好,務實努力。
扶貧工作日記 篇11
今早我去參加全縣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了,老公在家里就忙著幫我聯系電工,我們約好了下午要去幫王安秀家修電路的。
當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局長后,他也很支持,還派了單位的公車專程送我們去復興。下午3點左右,我們就驅車來到了復興。踏著一級級石頭砌成的臺階,在復興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永的陪同下,我們向15組王安秀的家進發。
雨后的山林,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我們左右欣賞著一路的美景,盡情享受著清新的空氣。路上還驚喜的發現了一只正在核桃樹上辛勤搬送核桃的小松鼠,還是一次兩顆呢。來到王安秀的家,已是20分鐘以后了。大家汗流浹背,顧不上喝一口水,就擺開電工設備,忙碌了起來……
前一次走訪慰問王安秀的時候,我就了解到王安秀家快60歲了,家有一女已外嫁,有一兒常年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她本人體弱多病,曾患過精神病,自理能力有限,家里生活比較困難,平時只能靠低保來維持生活。因為火災原因,王安秀家里的用電線路嚴重損壞,不能照明,夜里只能用手電筒照明,勉強摸索著生活。
回到家,我就與當電工的丈夫協商了一下,在他的組織動員下,他和兩名電工師傅,積極行動,提著電工設備,帶著電線、插座、開關、節能燈等材料,來到復興村15組王安秀的家,專程為老人家的受損線路進行改造,一邊還向她講解安全用電和節能知識。
王安秀家的木梯都被火燒沒了,這個歪叉的木梯還是去隔壁老鄉家借的呢。因為木梯長短不一、地面高低不平,為了安全起見,還需要人幫忙扶著……
作為非專業人士,我就只能在旁邊偶爾幫忙遞一下扳手、扶一下木梯、拿一下鉗子,順便照照相……
我和同行的吳書記、譚義豐,不時向王安秀了解她的受災詳情、廚房維修的打算、資金籌措情況等,希望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盡快改造好住房、廚房和豬圈等,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雨后的夏日,依然悶熱難耐,沒多久,大家還沒干透的衣服就又被汗水浸濕了。
終于第一盞燈亮了,大家看了下時間,從動手開工修電也不到一個小時,耗時不是很多哦,接下來會更容易呢,大家不禁信心百倍。
經過大家兩個多小時的辛苦工作,王安秀家的燈終于又恢復了光明了。當看到自己家里原先凌亂的線路,已經由嶄新的導線整整齊齊的排列;明亮的節能燈泡取代了原先昏黃的白熾燈時,王安秀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連連感謝:“你們真是太好了,專門來幫我修電,今天晚上我家里就亮堂了,真的很感謝你們啊。”
因為有位電工要趕回去上夜班,我們顧不上喝口水,就急忙又往回趕。一路上,大家既對能幫忙修電頗有些成就感,也對王安秀家的困境很是憂心忡忡……
扶貧工作日記 篇12
7月19日:在甲寅村委會,與龍普村委會駐村指導員郭正云一起,到龍普村委會交流學習工作, 并到龍普村委會甘蔗地及山林邊,查看是否有適合創建養牛專業合作社的基地,與當地養牛戶交流,探討如何創建養牛專業合作社等問題。通過了解,要創建養牛專業合作社,并不容易,特別是要求必須有扶貧戶參加時,好多村民并不樂意,怕不會成功。主要原因是,扶貧戶要錢沒有錢,要人也沒有人,要技術沒技術,更怕養不好牛而拖后腿,不單賺不了錢還會倒貼,失敗在所難免。在村委會吃飯。
7月25日:在甲寅村委會,與楊副鎮長和張主任一起,到洛瑪壩、作夫查看養鴨過渡房建設情況。經過幾天的緊張建設,計劃養殖10000只的簡易過渡房主體已建設完,再需5-6天左右的圍邊鋪地就可以進鴨苗過渡養殖了。發展稻田養鴨,確實可行,但最大的問題是大量發展后鴨子及鴨蛋的銷路問題。還有“稻魚鴨”發展模式其實是很矛盾的發展模式。稻魚鴨不能同時養,稻魚可共生,稻鴨基本可共生,但鴨魚確不能共生,鴨天生就愛吃小魚、泥鰍、黃鱔、螺螄等,可說是魚的天敵。目前,發展種養殖業,老百姓種養技術基本過得去,不怕養不出來,最怕養出來后賣不出去或賣不了好價錢。
8月4日:在甲寅村委會,與楊副鎮長和村委會干部一起查看洛瑪壩養鴨過渡房里的鴨苗。進苗10000只,暫時還行,勉強養得下,養上1個月左右,肯定很擁擠,也容易出問題。聽說,進苗時供鴨苗商沒有認真交待清楚如何防疫等問題,特別是剛進苗幾天需要冷開水飼喂,要做好防疫措施,否則會引起應急反應,容易發生感冒等疾病而死亡。果不其然,沒過幾天就有大量的鴨苗死亡,只少每天死亡200只左右,很不正常,產生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也可說是供鴨苗商家不負責任的表現。
8月29日:經甲寅村河谷土地流轉的香蕉基地、本那養鴨場,到甲寅村委會。經過一路實地觀看后,見到香蕉長勢喜人,說明土地流轉很成功,也看到好多良田還荒蕪。土地荒蕪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又有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只種自家的一小點田也確實劃不著,入不敷出。雖然為了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哈尼梯田,部分領導并不贊成把梯田變成香蕉地,但是比起大片大片的梯田荒蕪來說,應該算是很成功的了。下午到扶貧戶家中,查看豬圈建設情況,大部分扶貧戶都已經建設好豬圈,等待政府發豬苗。實際上政府是不會發豬苗的,只發產業發展扶持資金,以免被說閑話,給豬苗不得還會說政府給的豬不夠值或是有問題等等。因此正式告知扶貧戶,要養豬,自己到街上買,見豬見雞就發產業發展扶持資金,不見豬不見雞鴨不發錢。通過了解,部分老百姓還是有一定的“等靠要”依賴思想,好多沒建檔立卡的農戶也想要。要政策可以向領導匯報,要技術可以隨時給,要觀念也可以探討,但是來不來就要錢,無法給以滿足,很是無奈。更有甚者發給2000元的產業發展扶持資金覺得不夠多,發10000元以上才覺得基本滿足。
9月1日:深入扶貧戶家中,進一步核實地震局掛聯的21戶扶貧戶需要發展產業情況。經過實地了解,符合產業發展的有16戶,絕大部分已經購買了小豬、小雞等。其中有5戶,沒有產業發展條件,只能加入專業合作社或是其它。由于甲寅村委會處在集鎮中心,大多數農戶遠離梯田,因此絕大多數扶貧戶,不適宜發展養鴨產業,而只能要求其發展養雞,并要求發展不少于30只雞,關鍵是養母雞兩只以上。只少養豬不賺錢養雞賺錢,保證其一。
9月9日:從鎮政府楊副鎮長處領取了扶貧戶產業發展資金36000元。晚飯后深入到扶貧戶家中,一戶一戶兌現發放產業發展扶貧資金,交流了產業發展經驗。群眾領到錢后,大家都很高興,感覺生產生活積極性提高了很多。在發放產業扶貧資金過程中,也看到還有很多需要扶持的貧困戶,他們見到給建檔立卡戶給予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很多貧困村民也提出,能不能給他們也發一點,但是名額有限,資金有限,除自己單位掛聯的扶貧戶外,無法滿足其它貧困村民的要求。
9月20日:為刻錄農村實用技術光盤,發給扶貧戶在家中以碟代訓學習和自己購買了刻錄機和空光盤,并安裝在甲寅村委會電腦上。局里沒有項目,資金也有限,拿不出多余資金幫助扶貧戶開展脫貧工作,不管貧困群眾高不高興,只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多刻錄些農村實用技術,以增強扶貧農戶的脫貧致富技能。精準扶貧工作中,上策是給致富理念和點子,增強內生原動力;中策是給技能,增高致富本領;下策是直接給錢,提供臨時基礎保障。經過半年多的駐村了解,不管領導干部職工也好,還是貧困群眾也好,大家的想法基本一樣,希望得到的卻是能提供臨時基礎保障—給錢,對長久性的致富理念、點子和技能,大家都不屑一顧,不會討要項目資金就誰也瞧不起,也可說幾乎沒有人理會,駐村白駐工作白辛苦,也是“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的表現。也許是制度造成的,上級組織或領導關心又會討會要,就能把工作干得順順利利,活得瀟瀟灑灑,否則辛辛苦苦干了一輩子工作也是不敢擔當的無能之輩,頂多給你死不了也活不成。要求一兩年就把貧困戶的貧困帽摘掉,欲速則不達,也可說是異想天開,太天真,臨時基礎保障性的脫貧方式,脫了貧還會返貧。要想長久脫貧,一要靠政府主導,給理念、點子、技能和政策項目資金,多管齊下;二要靠群眾自身,提高生產生活積極性,發揮自身內在動力。
9月28日:與縣農科局培訓人員一起,在甲寅村委會開展扶貧戶農村素質能力提升培訓活動。有60余名扶貧戶參加。 培訓過程中,由于時間緊,內容多,本人講的內容主要是理念性的,簡明扼要地講一些農村實用技術,主要的農村實用技術內容刻錄成光碟,發放給他們,讓他們帶回到各自家中,與其他村民一起以碟代訓自學。中午與楊副鎮長和張主任一起到甲寅委會的梯田,查看適合發展泥鰍養殖的地塊。梯田很多,適宜發展泥鰍養殖的也不少,高投入高產出,三分養殖七分管理,但關鍵是管理問題。離村寨那么遠,泥鰍放養后怎么管理是個大問題,有人為的偷盜問題,也有泥鰍的天敵,如鳥、青蛙、蛇等。還有老百姓害怕,泥鰍養出來后,擔心回收問題,這也是老生常談的實在話。跟村委會干部及群眾探討,甲寅村冬閑田地那么多,收完玉米后,為什么不種冬洋芋或是紅薯等冬季作物,都千篇一律回復說,種出來后,怕賣不出去。但有什么總比什么都沒有好,怕就怕什么也沒有。賣不出去可以自己留著吃,吃不完可以喂豬,出口創收總比進口消費好吧,總比什么都要進口,辛辛苦苦打工賺點錢回家,留不住幾天就沒了,忙活了大半年等于白辛苦。
9月29日:早上,與鎮政府職工一起到甲寅村11組其它精準扶貧戶家中,查看扶貧戶自己家中沒有飼養條件要寄養在親戚家中飼養的情況。貧困戶之所以貧困,是諸多因素造成的,自身積極主動性不夠、無技能而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土地缺乏生產生活條件限制也是貧困原因之一。自家沒有條件飼養也就只能寄養在親戚家中飼養了,否則貧困戶產業發展扶持資金就難以領取。同時看到,有一定小規模的稻谷玉米烤酒,酒渣喂豬雞,豬糞施肥種農作物稻谷玉米的循環農業發展模式,也確實是可當作精準扶貧發展模式之一。再后,到甲寅村二丙丁,與鄉村干部一起查看二丙丁群眾自發組織搶修進村公路情況。有個別人為自己私利阻礙群眾修通公路,打擊群眾修通進村公路的積極性,以講道理的名義無理取鬧,滿足過份提出的要求才肯允許修通,要不然誰講道理就賴誰,惡語相加實在是無賴,也許是有點能耐和實力,對當地群眾欺壓慣了。在鄉村組干部多方做工作無果的情況只好強行拉開,最終還是順利修通,方便了群眾出行,路通了思想觀念也隨之通,萬事通,皆大歡喜。有時候,在農村誰霸道誰有理,欺善怕惡一點也不假。
扶貧工作日記 篇13
今天是田壩鄉聯合村正式選舉村干部的日子。白天,村民們忙著在田間抓春耕生產,我們為方便群眾投票,設立了6個投票站,決定在早晨村民還沒有出工前每兩人一組帶著票箱進入投票點組織村民投票。經過投票、計票。最后,王廷天當選為村委會主任,王廷德當選為村委會副主任。當選后,他們表示,將帶領全村人早日脫貧致富,尤其是把建檔立卡的115戶貧困戶345人的生活擺在首位,為他們謀產業、做規劃,制定到戶到人的脫貧幫扶計劃。
市、縣安監局對駐村扶貧工作高度重視,選派3名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長期駐守聯合村開展調查摸底工作,要求駐村工作隊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精準扶貧的計劃以及時間表和路線圖,建立工作臺賬,“按圖施工”,逐月銷賬,讓各項脫貧措施順利推進,落到實處。
通過前段時間的走訪,我們獲悉聯合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后續發展缺乏支撐等因素,嚴重制約著聯合村脫貧致富的步伐。經研究分析,市、縣安監局駐村幫扶工作隊決定把促進產業發展擺上議事日程,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工作隊與鄉、村工作人員實地踏勘,計劃在村委會公路以下幾個組試種佛手瓜,截止目前,已落實土地面積102畝,正在同江城一家公司聯系,由他們提供樹苖和技術人員,在6月上旬發動群眾開挖坑基種埴。產品由公司統一按保護價回收。
扶貧工作日記 篇14
9月4日,藍田縣財政局的扶貧干部們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入戶走訪所包扶的貧困戶,真抓實幫,全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干部們今天冒著細雨,帶著愛心和牽掛來到小寨鎮看望貧困戶,為他們送去牛奶、面包等慰問品。他們入戶了解了貧困戶王養利兒子大學入學后的學習生活情況、焦江鋒家生產生活及孩子上學情況。在項振強家中,他們詳細詢問了新栽的1000顆白皮松的長勢情況。隨后又來到項順明家里,仔細查看了房屋是否漏雨,詢問了老人近期的身體狀況?吹介T口掛的新玉米穗,老人親切地談起今年玉米的收成情況及對我們幫扶工作的肯定。
鑒于9月的連日陰雨天氣使危房戶的生產生活存在極大隱患,扶貧干部重點走訪查看了危房戶在安置點的生活情況,同時積極督促加快危房改造進度,確保在冬季來臨前使貧困戶住上安全、舒適的房子。
今后我們將時刻把群眾的需求放在心上,結合實際全力以赴為貧困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繼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為早日脫貧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扶貧工作日記 篇15
今天的天氣很好,陽光明媚,下村又再次去走訪結對幫扶的精準扶貧戶。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路上田地間一群群忙碌的群眾,有的在地里拔花生、有的在割晚稻、有的田里放牛,有的在土里挖紅薯.......秋天豐收的喜悅,笑臉寫在每一個的臉上。
看著勤勞的人們,沿著彎曲的小路,不知不覺就到了自己幫扶的貧困戶王恩娣家門口,走進他家第一眼就看見她老公羅林長和小孫子在摘花生,他看到我起身招呼我。我們拉了拉家常,問了問目前的生產生活情況,他告訴我老伴在幫別人割稻子,就自己和孫子孫女在家,現在生活都能吃飽穿暖,感謝黨的好政策,干部們隔三差五的來關心我們老兩口,真的很感謝。聽到貧困戶的心里話我心里很高興,自開展結對幫扶以來,貧困戶沒有把我忘記,還能喊出我的名字。最后我相信有精準扶貧的好政策,有了他們的自身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幸福富裕的生活一定會夢想成真的。
扶貧工作日記 篇16
第一次走訪下來,我對扶貧便不抱多大期待,與印象中的貧困戶不同,我的幫扶對象所居不是四層大樓房就是別致農家小院,準確來說,他們是脫貧戶。我不曾想我于他們、他們于我會有如此重要意義。
孝心修得寬容豁達。脫貧戶金伍叔家曾因學致貧,為了撫養三個未成年女兒,金伍叔兩口子常年在外務工,家中只剩年邁爺爺奶奶留守。爺爺腸胃不好,也常因骨質疏松致腿腳疼痛臥病在床。我每月都會定期探望,進屋寒暄拉點家常,也幫忙整理廚房、刷洗鍋碗。爺爺從不埋怨兒女的缺席,熟絡以后每每問及金伍叔最近是否回來看他,他都說“他忙不得空來,但是他一有空都會來陪我”。爺爺一旦能下床了就會在旁邊的耕地里侍弄瓜果,有時候會盯著新長出來的茄子、辣椒一看就是小半天。他也常常拿出工具做木工,家里面的梯子、長凳、拐杖都是他自制的。他說這樣時間過得快,也能自給自足少給兒女添麻煩。在爺爺身上,絲毫看不到農村留守老人的孤苦,反而多了幾分樂觀自在。生活不完美,家人不完美,多包容不苛求,日子才能過得順心如意。
誠心修得知足感恩。曉蘭阿姨家拆遷以后搬進了四層大樓房,可她依然愁容不展,為了幫大女兒帶孩子,她沒法出去務工了,而小女兒又還未畢業,家里負擔全落在她的丈夫一個人身上。曉蘭阿姨家住在建材市場附近,入戶公路修得寬闊平坦,一樓適合作為倉儲,是否可以給她招個租呢?我把她家房子拍了照自制傳單到建材市場去發放,遇到有意向的就帶到她家實地看,經過連續兩個周末的努力,曉蘭阿姨家招租成功。隔三差五,我總會接到曉蘭阿姨的電話說給我帶了家里面自己種的菜放在門衛室了,春天煮社飯、端午包粽子、臘月殺年豬,曉蘭阿姨都會叫上我。幫扶是我的職責,曉蘭阿姨卻把我當成晚輩一樣關懷,將我的幫助記在心上,給予的反饋遠比我的付出要多。
熱心修得勇往直前。這幾天光祥叔在微信上反復詢問我50歲以上是否可以參加創業培訓,得到肯定回復以后,他便著手辦失業證明為報名做準備。參加創業培訓不僅不花錢,還能拿到政府補貼給建卡戶的生活費、誤工費,光祥叔對這項政策的贊譽極高。光祥叔和兒子原本都是在外省做裝修工,業務的熟練加上脫貧后生活壓力的減小,父子倆準備闖一把,注冊營業執照,做工轉包工。打定主意,父子倆做出分工,兒子繼續在外面務工養家,父親回到家中辦理創業相關事宜,我負責幫他們咨詢政策和辦事程序、對接扶貧小額信貸和小微企業創業免息貸款。他們的敢拼敢闖在我受挫時也照亮了我,無論身處何境都要仰望星空,無需害怕山重水復,總會等到柳暗花明。
衷心修得潛心鉆研。佳佳原本在燈具市場做庫管,三年下來對產品的熟悉使他想要調崗做銷售,申請失敗以后嚴佳佳離職了。這可愁壞了他的父親仲華叔,仲華叔是殘疾,靠低保生活,佳佳雖然年齡不過24卻有了兩歲的兒子,佳佳的離職使得一家生計陷入危機。幸運的是,我一位親戚經營燈飾照明用具,近期正缺人。我把佳佳介紹給親戚,親戚高興壞了,一來佳佳熟悉產品上手快, 二來佳佳是建卡戶,解決他的就業能得到政府的補貼。雖然工作解決了,可我不敢大意,生怕佳佳做得不開心或者不盡心,經常向親戚旁敲側擊打聽情況。得到的回復使我心寬,親戚說佳佳總是最早到崗最晚下班的,熟悉產品不說,一心鉆研安裝維修,技術型銷售深得客戶信任,半年來逐漸成長為店里業績靠前的員工。生活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刻苦學習鉆研、增長技能站穩腳跟。
扶貧過程中,我力所能及盡心盡責,所結家庭親切愛護,視我如晚輩。我為他們提供政策信息,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為人做事的道理。扶貧既是平等的交往過程,也是一場真心換真情的修行歷程。
扶貧工作日記 篇17
在幫扶的日子里,我積極宣傳黨和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積極了解掌握群眾思想動態,積極幫助群眾轉變觀念、增強發展意識,積極組織動員群眾加快發展,脫貧致富。幫助村委會建立幫扶臺帳,確保精準脫貧。通過調查研究,及時找準和發現問題,收集民意和掌握干部群眾發展意見,建立幫扶工作臺帳;協助村委會對貧困人口進行精準識別和做好貧困農戶建檔立卡工作。指導村干部立足當地實際,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原則,幫助村、支“兩委”科學制訂并組織實施扶貧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幫助村委會協調銜接落實項目。在積極動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同時,必須根據貧困村的實際和需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落實發展資金,爭取幫扶項目,并動員和引導群眾參與規劃制訂、項目實施和工程監管,積極增加農戶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如期實現脫貧目標。
同時加強技能培訓,提高致富能力。積極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開展勞務輸出。因地制宜助推村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貧困農戶經濟效益,幫助培育致富帶頭人。在發展產業的同盟時,不斷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提升服務水平。指導村、支“兩委”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升服務效能,提高村級民主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協助村、支“兩委”抓好農村社會管理,及時化解矛盾,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增強村支“兩委”凝聚力和戰斗力。進一步了解了當前新形勢下精準扶貧工作所面臨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明確了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找到了做好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掌握了做好新時期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實用技巧與方法。
一、扶貧讓我增強了感恩之心。
在幫扶工作期間,我接觸的對象就是農民。我時時刻刻牢記我也曾是農民的后代,農民群眾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在開展工作中,時刻站在農民群眾的立場上,心系群眾,增加溝通和了解,或許很多不理解就能變成相互理解,很多疑難問題就不會那么難以解決。要真正扎根到群眾中去,切實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幫扶工作的職責就是帶領農民群眾致富,讓他們真正的脫貧致富奔小康,必須與群眾打成一片、抱成一團。一定要做到有“三心”,即愛心、誠心、耐心。在農村特別是低保戶、五保戶、孤寡老人、孤兒等貧困弱勢群體比較多,要想方設法幫助發展生產,積極開展貧困生、貧困戶結對幫扶等工作,讓他們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作為一名幫扶隊員更要懷有愛民之心,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在工作中,爭做百姓的貼心人,做農民群眾的好朋友,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做到以誠相待,以心交心。
二、扶貧讓我增強了工作信心。
村干部長期從事基層工作,對農村的情況比較了解,有非常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我充分抓住這次幫扶機會,虛心向包村工作隊長、駐村干部和村干部請教,為吃透情況,理清工作思路,撲下身子和群眾打成一片,認真搞好摸底調查,嚴格按照幫扶要求,堅持不擾民,決不給群眾增加任何負擔,真正按幫扶紀律要求,從而做到了心入、身入、深入群眾。通過走訪群眾,深入田間地頭,訪貧問苦了解情況,與農民面對面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眾所急、所盼、所想的難點、熱點問題,尋找問題,分晰問題的根源,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共商脫貧致富的大計。根據村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尋找技術優勢。我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幫助村內確立調整農作物種植結構,大力發展林果產業、養殖業及種植業的基本思路。進一步充實開展農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三、扶貧增加了我人生的閱歷。
幫扶工作雖則條件艱苦,寂寞、孤獨和生活的單調枯燥,但正是這種工作環境,將在我人生中是一份沉甸甸的積累、一份寶貴的資源。而且能響應國家、省、市、縣、鎮扶貧政策,讓我增添了工作本領,學到了沒有學到的東西,讓我在幫扶工作期間,堅守信仰、守住清貧,激勵我在日后工作中愛崗敬業,增添服務人民的資本。
【扶貧工作日記】相關文章:
扶貧工作的民情日記11-12
扶貧工作民情日記精選10-31
扶貧工作幫扶日記09-06
關于扶貧工作的日記10-26
扶貧工作日記精選09-01
扶貧工作日記08-26
扶貧工作民情日記10-08
扶貧工作開展民情日記11-13
扶貧工作之民情日記11-05
下鄉扶貧工作日記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