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范文(精選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日志記錄生活點滴,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志了。如何寫好日志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1
我認為,生物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較高的生物科學素養,應教導他們的學生經常留意身邊的生物科學。生物學是自然學科中與我們日常生物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之一,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身邊及周圍中處處有生物,處處是生物,處處都有生物科學的意識。尋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發酵原理,重大的有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克隆技術;小到傷口感染,大到人類基因組計劃;輕微的有生活中俯拾即是的各種生物,嚴重的有曾經風靡全球的SARS病毒,這一切無不說明生物及其作用范圍之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所以,生物的學習是一種整體性、滲透性的學習,必須把生物教學置于社會生活的背景中,把生物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與教學主體(學生)的切身經歷、體驗聯系起來。因此,就我們學校目前所倡導的“生本教育”模式和理念,我也經常和同事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生本教育固然是‘以生為本’的教育。但是‘生’絕不僅僅表述為學生,也可指生命、生活等意思!奔热蝗绱,生物學就承載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以生本教育引領生物教學!
通過網上學習,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為:
1、生物教學首先貴在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如我們一開始給學生上生物課,就可以講述一下“生物科學和我們”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可以讓學生共同來探討一下我國隨著人口增長而接踵而來嚴峻的糧食問題、有效解決糧食問題的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轉基因產品、以及近來南方醫科大學最新啟動的“中國數字人男1號”。來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對課本說所要講述的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與憧憬,讓他們知道我們接下來的整個學期都是圍繞《遺傳與進化》進行學習,生物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為后續的課程開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物課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教師可以經常聯系課本上一些相關的內容,適當的拓展,開拓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比如,我們在上課時,可以適當地枚舉一些例子,例如“‘貓不吃老鼠便成為變瞎貓’、‘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質壁分離一定發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細胞?’”等例子,激起他們的求知欲,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生物教學的互動平臺,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和看法。最后,把學生的正確觀點總結在一起,給他們的觀點作進一步的篩選和凝煉,并給出一個正確的詮釋。這樣,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既使學生們聽得津津樂道,也使他們的思想觀點在爭論中得到碰撞與升華,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日常生物現象的能力,而我們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做調查報告。新課程理念比較強調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并且積極倡導探究式學習。為此,我們生物學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一些小課題研究,充分調動學生上網去搜索資料,查找、分析與匯總信息。上個學期,我指導學生開展了一些比較具有實際意義的實際活動,比如《校園植物的調查和統計》、我縣特有生物物種的調查》、《在校學生高度近視比例的調查分析》、《靈山的植被的考察》、《我校學生在校吃零食情況的調查》等等,雖然這些調查報告顯得有點稚嫩和不夠完善,但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開拓的視野和自我能力提升的平臺。使得我們的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實現了“以生為本”的思想。
4、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一些學有余力,對生物很感興趣的學生,我們可以進行適當的輔導和培優,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更多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拓寬知識面,為中考的生地綜合考試作準備,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高中生物”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于如何通過生物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理科綜合素養和辨證思維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萬變的時代中,及時地獲取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有利于我們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
5、加強生物學與各學科之間的聯系。20世紀后期,生物科學在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活動的本質。一般來說,新生的交叉學科在很大程度上是未來科學的先驅,而生物科學的研究領域正是產生這些新生科學學科啟蒙思想的沃土。因此,我們一線教師更應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力求站在一個高的視點來縱橫生物學與其它各門自然學科的聯系。比如,比如說學習生態系統中就有關于了解生態系統知識的綜合性問題。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必須結合初中地理知識進行學習,效果會更好。
6、充分利用有限課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生物學課程的新課標教材容量大,涵蓋了必修1.2.3.4冊四本教材內容,但課時安排相對較少,每周只有兩節,我們教師根本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階段性復習。而學生本身在生物方面花的時間就很少,也不太重視。經常是學了后面忘了前面,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導致成績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只有抓住50分鐘的課堂這塊主陣地,才能獲得主動,取得好成績。因而,我們可以在上新課前的5分鐘對前面所學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理過程等加以溫故,疏通整個知識章節的脈絡結構,以求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效果。
我認為,生物教師本身就應該具備較高的生物科學素養,應教導他們的學生經常留意身邊的生物科學。生物學是自然學科中與我們日常生物關系最為密切的學科之一,尋常的如日常生活中的啤酒發酵原理,重大的有我們經常耳熟能詳的克隆技術;小到傷口感染,大到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一切無不說明生物及其作用范圍之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
通過網上學習,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我認為:
1、生物課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教師可以經常聯系課本上一些相關的內容,適當的拓展,開拓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比如,我們在上課時,可以適當地枚舉一些例子,例如松土也是造成是目前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質壁分離一定發生在有液泡的植物細胞?等例子,激起他們的求知欲,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生物教學的互動平臺,可以讓學生聯系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和看法。最后,把學生的正確觀點總結在一起,給他們的觀點作進一步的篩選和凝煉,并給出一個正確的詮釋。
2、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做調查報告。新課程理念比較強調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并且積極倡導探究式學習。為此,我們生物學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科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一些小課題研究,充分調動學生上網去搜索資料,查找、分析與匯總信息。
3、加強生物學與各學科之間的聯系。20世紀后期,生物科學在物理學和化學等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深入到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活動的本質。一般來說,新生的交叉學科在很大程度上是未來科學的先驅,而生物科學的研究領域正是產生這些新生科學學科啟蒙思想的沃土。因此,我們一線教師更應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力求站在一個高的視點來縱橫生物學與其它各門自然學科的聯系。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2
教學過程的設計是備課的重頭戲,導入是其中第一個環節,“良好的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恰當而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猶如優美樂曲中的前奏、精彩戲曲中的序幕,能夠起到創設教學情景、揭示教學內容的作用,從而為上好一節課奠定良好的基礎;導入不僅僅是宣告一節課的內容,更是調整學生學習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起點,一節課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著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學中對導入的一些嘗試。
一、視覺的感受——圖片的直觀導入
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于不熟悉的圖片,馬上就會產生疑問:“這是什么東西呀?”,“今天又要學習什么內容了?”由此,自己可以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1、通過課本相關圖片導入
例如:在學習與免疫有關的疾病這節課,上課首先直接展示艾滋病感染者的圖片,通過圖片學生會感受到艾滋病患者的痛苦、病毒對身體的摧殘。學生就會產生是什么原因使人的身體受到這樣嚴重的摧殘如何預防?等等一些疑問。讓學生一上課就關注這種疾病的病因,帶著問題去學習;激發其學習興趣。
2、熱點、焦點新聞圖片導入
例如:在人與生物圈的教學中,要關注大氣污染所產生的“溫室效應”的環境問題,直接告訴學生溫室效應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過多造成的,學生印象不深。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我就展示了寶馬汽車、我國生產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將來買什么樣的汽車?自己選擇車的標準是什么?根據學生的選擇做出我自己的評價,引導學生本著節能環保的標準準購車,同時根據為什么要選擇節能環保的車,引出我們關注環境問題,即“溫室效應”的產生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這樣學生通過圖片的引導,發現自己對“溫室效應”的認識還不全面,激發學生要認真的去學習本節課的能容。
二、視聽的感受——影音資料導入
影音資料可以給學生視覺、聽覺的感受,多重刺激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事物的印象,引起學生的注意,關注相關的問題,以及問題的解決的辦法,這樣有利于課堂學到的相關知識的應用。
例如:在學習人與生物圈這節課時,上課就直接播放我國南方出現的“瘋長的一枝黃花”,以及有關“紫莖澤蘭”泛濫成災的新聞采訪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后果。使當地的環境遭到破壞,原有物種受到侵襲,引起學生關注人與生物圈和諧相處等有關的環境問題,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用那些知識來解決,引起學生對生物圈結構和功能的關注,進而激發學生去學習本節課的內容。
三、身臨其境——學生實驗觀察導入
通過實驗的過程中或結果,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引起思考,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通過分析問題,探索規律。既長了知識,又學到了技能。同時學生通過實驗操作,既動腦又動手,拓寬了學生的思路,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梢孕纬梢粭l學習鏈索:實驗→驚奇→興趣→產生學習積極性(→學習需要)→探索(積極思維)→獲取知識→能力。(產生自豪感)
例如:在講述“滲透吸水”這一知識點時,自己提前一天讓一個學習小組準備一個小實驗,實驗過程是:準備兩個大小相似的馬鈴薯,并在馬鈴薯上挖兩個大小相同的洞,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和30%的蔗糖溶液,標記初始液面高度。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由參與實驗的學生先介紹操作過程,并展示實驗結果。(放清水的液面下降,放蔗糖的則液面上升;放清水的馬鈴薯硬,放蔗糖的馬鈴薯軟。)再聯系日常生活中,給蔬菜噴灑清水能保持新鮮,而腌制咸菜時會出現大量的水滲出等現象,使學生建立一個植物細胞在高濃度溶液中失水,在低濃度溶液中吸水的基本印象,然后再進一步通過半透膜的實驗來揭示滲透吸水的實質。
四、通過生產、生活實際問題導入
通過生產、生活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新技術或者新產品等,啟發學生關注生活,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和實用感,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知識源于生活——生活實際問題導入法
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提前一個月讓三到四名學生在自己的教室養一盆觀賞葉類的花,要求他們注意給花及時澆水,不要改變花盆的方向和位置,注意觀察莖的生長方向。到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讓學生直接觀察這盆花的莖生長方向,會看到莖是朝向窗戶的方向生長的。然后就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們種植的花卉總是朝著窗戶的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后,教師進一步設問:“什么物質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通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了前提條件。
2、知識能創造財富——生產技術應用導入
在講授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這節課時,利用投影展示在一次農業成果展中的一棵:“番茄樹”圖片資料,讓學生觀察這棵“番茄樹”與我們平常見到的番茄在長勢、產量方面有什么不同?學生會說出“長得高大,產量高”,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這棵“番茄樹”能夠在無土的條件下很好生長,下面的培養液為它提供了那些營養?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那些問題?學生可以討論,然后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去針對性的講解和分析。最終得到結論,植物生長需要的是礦質元素和水,結合礦質元素的吸收原理,在生產的過程中為什么還要注意通入一定量空氣。
五、形象、幽默的語言導入
用成語、諺語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知識形象地表述出來,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生物學理論,而且更能體現學生由“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化。例如:
1、以“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形象的語言描繪美好的環境,給人以美的享受,要想有這樣美好的環境,創造這樣的環境,就要明確優美的環境由什么成分組成、各個成分之間有什么樣的作用?然后就可以導入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相關內容。
2、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滓泥”這樣的.諺語,描繪各種生物之間的關系,他們之間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需要我們學習生物之間的捕食關系,導出要學習的內容——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句諺語,讓學生明確為什么種瓜不能得豆?實質是生物種族的延續,進而導出生物的遺傳問題;
4、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諺語,學生去思考同一種生物為什么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進而導出生物的變異相關的內容。
六、人文科學的感受——名人逸事、科學家生平導入
教師通過介紹相關的科學家的新聞、逸事、生平等具體事例,從這些事例中找到“切入點”,引起學生的注意、思考,再步步深入,展開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另外,生動形象的事例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也有利于記憶的保持。
1、例如:高中《生物全一冊》第一章第三節《免疫》既是本章的重點也是難點。本節首先在引言中簡要講述了人類通過接種人痘或牛痘與天花作斗爭這一歷史背景,以使學生理解科學家對事物的認識過程和科學實驗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對免疫學知識的興趣。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高考在即的高三學生來說會顯得蒼白無力。鑒于此,我收集了部分歷史資料,制成了一套高質量的幻燈片,并配以講解,使歷史情境得以再現。教學中以問題為先導,引導學習者向選擇性注意。
2、例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規律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孟德爾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階段所要學習的兩大遺傳定律,即基因分離定律及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這樣,學生不但明白本節所要學習的內容,而且也會想知道孟德爾當時是怎么進行遺傳實驗的,由此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導入技能是教師采用各種教學媒體和各種教學方式,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方向和建立知識聯系的一類教學行為技能。在中學生物教學中,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緊扣學生心弦,激發學生求知動力,使其自覺地學習,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師對新課內容的巧妙導入,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能動性,進而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傊,任何一種的導入方式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努力去創造一個愉悅、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做到愿學、善學、樂學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3
當今,廣泛引起全社會尤其是教育界熱切關注,并成為基礎教育改革一個熱點問題的是有關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研究表明,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自主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方法,因此而成為了新一輪生物課程改革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一個突破點!陡咧猩镄抡n程標準》指出:高中生物課程要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備較強的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學必須切實寓新課程理念于課堂教學之中,在教學中真正彰顯新課程理念。
一、發掘學生思考潛能,提高探究思維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是我國古代教育學家的精辟論述。心理學認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張陸說過:“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睂W生強烈的釋疑解惑的欲望是他們積極思考的潛在動力,由存在疑問到解釋疑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認真思考、深入探究、綜合分析、嚴謹推理,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新知識的過程。這對增長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起著重要作用,是教師的分析與講解所無法替代的。我在教學高中必修模塊2第3章第1節“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的時候,就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實驗中包括有兩個小實驗,我只給學生說明了科學家當時的探究思路、欲解決的問題,以及選擇使用ri‘2噬菌體的具體因素和相關的背景資料,例如,66歲的艾弗里的實驗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沒有把蛋白質和dna分開單獨觀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質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幾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為學生后面發現問題作好鋪墊。然后,要求學生認真觀察這個實驗,并且暗示他們這個實驗里面存在有問題。誰能把它找出來,可以討論。稍后學生提出了這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首個實驗離心分離后沉淀物的放射性為何很低.而非沒有?二是其后的實驗離心分離后上清液的放射性為何很低,而非沒有?三是為何首個實驗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藍色,而其后實驗得到的沉淀物(dna)卻藍紅兼備?四是為何離心分離后t2噬菌體顆粒比較輕,而被感染的大腸桿菌卻比較重?看到學生能提出這么多的有深度的問題,我大喜過望,因為這充分說明他們認真觀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釋疑了。有人認為,教師釋疑時要力求講“全面、透徹、詳細”,使學生心知肚明。我以為這對學生學習是無益的。一位優秀的教師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會學,讓學生自己去知識的海洋邀游。真所謂“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見魚鱉.其尤深者觀蛟龍”。釋疑的過程要結合教學的雙方實際,而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長期堅持這樣的以興趣激發疑問,再巧妙地解釋疑問的教學方式和訓練,一定會強化和提高學生的探究思維能力。
二、拓展學生創造能力,培養良好思維品質
拓展高中學生的創造力需要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我認為探索就是一種很好的創造性學習。探究的真正目的不僅僅在于使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還在于讓學生學會和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讓他們漸漸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態度、探究方法和思維品質。
高中必修模塊2第6章第2節《基因工程及其應用》這一部分知識,教師如果純粹地按照教材講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都必定是很表淺的,即使記住了,也只是“囫圇吞棗”。為了使學生認識與理解基因工程技術,我是這樣設計處理的:
1.首先重溫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方法與過程.傳統育種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種生物中進行,而難以將一種生物的優良性狀移植到另一種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夠實現不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交流,打破遠緣雜交的不親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狀?一連串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思考、討論,有的學生想出了“植物嫁接”
2.嫁接后植物所生長的果實和接穗親本的性狀完全是一樣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種的某個優點,而非全部的時候又怎么辦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去討論,他們想出諸如基因雜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轉移等方法。學生想到了這些,至此我的教學目的也就實現了.因為這表明學生己領悟到了科學家們當時為什么要創造基因工程這個技術和他們想解決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我再要求學生進行假設、設計,怎樣來完成這個基因的“嫁接”技術。他們即使講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會想出很多方法。當學生急切地想知道正確答案的時候,我再讓他們認真閱讀課本上的基因工程操作基本步驟示意圖,并且與學生共同總結基因工程操作的“四步曲”:剪(剪取目的基因)一拼(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一導(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一檢(目的基因和蛋白質的檢測),這時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我認為這樣處理不但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而且能培養他們大膽假設和創新的科學精神。
三、科學運用類比方法,幫助理解知識要點
許多的知識點都很抽象,很多的生理過程無法用肉眼觀察,這是高中生物的一個特點,學生因此無法形成具體直觀的經驗。所以對于很多抽象的知識教師需要將其轉化成形象的或與學生生活貼近的知識來講解,這就需要運用類比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例如:我在教學高中模塊一第四章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中“主動運輸”的知識點時,就利用一個學生很常見的事例去進行類比:當我們來到河邊要到對岸時,需要船工用船渡過對岸的情境。其中,河相當于膜.船相當于載體,我們必須付錢相當于能量。這樣一類比,學生對主動運輸的過程及特點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然后進一步分析主動運輸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和逆濃度梯度的跨膜運輸方式。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用到類比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非常好.學生從中也掌握了當遇到抽象知識運用類比來幫助理解的辦法。
總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課堂有效地培養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必須深入研究和解決好的一個重要課題。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4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結合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待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于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獲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總之,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5
通過觀摩必修和選修的課堂教學視頻案例和專家得分以及閱讀主講教師的教學設計,我更加清楚高中生物新課程必修和選修課程教學之間的不同和聯系,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參與在線研討和交流,我領略到了遠程研修的魅力,有幸聆聽到了各位學友們不同的課改心聲;通過完成提交作業,我鍛煉了表達,增長了個人智慧;通過閱讀班級和課程簡報,我分享到了學友們的研修成果和專家們的課改成果;最后,通過撰寫提交研修總結心得,思想和認識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1、在業務方面:
繼續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鉆研教材,備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聽同組同事的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業余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向同組的年輕老師學習他們的先進教學手段。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層次,進一步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手段,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4、勤于動筆,善于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的典型事例,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于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于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5.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增強愛崗敬業的責任感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光榮感,促進教師依法執教,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和家長,廉潔自律,為人師表,團結協作,不斷學習,勇于創新是加強師德修養的主要任務,也是研修活動的核心內容。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圣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三人行必有我師。在這次遠程研修中,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和分享,對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暢所欲言,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次遠程研修讓我更加深刻地的意識到自己對新課程模塊教學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對實施新課程的能力還需要不斷地提高。遠程研修讓我明白要想進步就必須和同行們交流,要想提高必須有專家的指導和引領。知識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需要不斷地總結,能力需要不斷地鍛煉。這次基于網絡的研修,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高效的網絡研修平臺,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無限廣闊的交流空間,給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相關文章:
繼續教育研修日志10-20
繼續教育的研修日志08-30
教師繼續教育研修日志10-20
繼續教育研修日志范文07-14
高中生物繼續教育研修日志(通用5篇)08-05
高中生物研修日志08-12
繼續教育研修日志14篇04-01
繼續教育小學語文研修日志03-22
繼續教育研修日志(精選6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