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研修日志(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日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志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日志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地理研修日志(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理研修日志1
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門類復雜的綜合性學科,是非常適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門課程。但由于初中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結構、認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應本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原則,以課本內容為基礎,結合社會、生活、環境、時事,開展一些適宜的實踐性探究和學習。
1.利用地理實驗,將課堂教學活化,培養觀察動手能力。讓學生實驗并觀察小魚在清水、污水兩種不同環境中的生活狀況,作好觀察記錄,從而說明污染環境對生物的直接危害。又如為了說明森林對保持水土的作用,可通過把有、無植被的兩種土壤放入等體積木槽中,注入等量的水的實驗,從水輸出的時間、水量、水色等角度觀察蓄水能力和水土流失的不同狀況,讓學生接受直觀生動的環境教育。
2.利用集體活動,開展實地考察,培養實踐探究能力。學校每年都組織學生春、秋游,這其實是結合本地鄉土地理教學,培養讀圖能力的良機。在出發前,就讓學生在地圖上“預游”,找路線、查景觀,并布置一些考察任務。到達實地后,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去完成任務,回來后交一篇考察小報告。這樣讓學生在領略美好風光、感受現代化建設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培養了實踐能力,寓教于“游樂”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展地理小報的制作、評選活動,培養學生初步從事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梢赃x擇一些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專題,由學生自己收集相關資料,以地理小報的形式來學習。初中地理中有關宇宙的知識介紹很少,但學生們對神秘的宇宙非常感興趣,組織同學們收集有關宇宙的知識、資料,包括圖片、文字、數據等,要求4人為一組,合作編一份主題為“宇宙知多少”的地理小報,并評選出一些好的作品,張貼于校宣傳櫥窗內,讓同學們相互交流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
4.結合社會新聞、時事,選擇適宜的專題,開展研究性學習。在講授《中國地理》的“分區地理”時,將全國分為兩大部分:東部和西部。結合西部大開發,要求學生自由組合,6~8人一組,從地理學角度,選擇某一個具體方面,以“走進西部”為課題,對西部作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們的積極性相當高,他們查閱各種資料,并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分別從自然、經濟、人口、文化、交通、環境、資源等各方面闡述了西部大開發的目的和意義,并就“怎樣對西部進行開發”、“開發西部應著重注意的問題”、“西部開發利與弊”等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要求學生寫一篇具有一定質量的論文。
5.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多種知識,選擇適宜的辯題,開展辯論賽。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啟發學生擬定一些辯題,展開辯論賽。由他們自由組合成兩隊,抽簽決定正反方,各選出四個辯手,并分頭去確立論點、收集論據、組織辯詞等。同時也由學生自行商議,邀請一些老師作評委。例如:結合“中國人口分布”教學,擬定“中國人口分布現狀利大還是弊大”;結合“中國水資源”教學,擬定“喝純水是不是好事”等,組織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賽前的準備、賽場上的唇槍舌劍,學生們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思維更加嚴謹,也鍛煉了學生的演說能力。
6.結合社區環境,配合社會活動,開展實踐調查、專題研究。在假期中,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鄉鎮、街道進行訪問,調查這一地區近幾年人口數量變化的狀況,了解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并完成調查報告;又組織學生們在市場上調查各種水果的產地,結合各地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認識自然環境與農業生產之間的關系。針對學校要求同學們在暑假中收集廢電池,布置假期研究性學習的任務:通過參觀、調查、資料學習等途徑研究廢棄電池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通過調查學習,獲得了豐富的資料,得到了感性認識,又受到了深刻教育,激發了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地理研修日志2
教師必須在課前啟發學生做好預習,隊教材的理解是上好課的第一步,有了初步的了解,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課堂上教師設置懸念,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于海老師在講述海陸面積的時候,先提出問題,接著讓學生分組通過實驗解決問題。分工明確,一名同學閉眼點擊地球儀10次,兩人分別記錄點擊海陸的次數,一人記錄大家總結的結論。采用情景教學,問題的設置具有層次性、梯度性,有對問題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又通過活動得出結論,不生搬硬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能力的提升。
其次,重視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管理者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轉變,要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能,喚起成長渴望,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幫助學生建立其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恰當的自我評價的機制。關于這些費縣的兩位老師,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們借鑒學習。課堂教學實現了變教為誘、變教為導、變學為思、學思結合的科學的教學方式。注重“探究與滲透”的實踐活動,鞏固了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最后,教師有著良好的專業素質,有著職業生命的溫度、寬度和高度。扎實的教學基本功,較好的課堂調控能力,精心設計的備課,對教材把握的深度,這些都是我今后的工作中最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方面。特別一提的是教師的板書、版圖和版畫。板書、版圖和版畫是地理課堂教學藝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板書設計的美觀動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板書不繁不空,不雜不亂,綱目清晰,層次分明,文字工整流暢,符號醒目美觀,色彩搭配合理,圖文并茂,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點。教師在運用是講繪結合,繪“形”繪色,引導學生一步步觀察,啟發其想象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地理觀念和概念,發展了地理思維能力。
會議期間,中學特級教師、沂蒙名師、齊魯名師聶仲芹老師給我們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關于自身的成長,聶老師娓娓道來,樸實無華的語言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心中裝著目標,手中拿著課本,眼睛盯著學生,聶老師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學生越來越難教,面對學生的變化和問題,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變化,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的問題。在實踐中鍛煉教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的視野于境界。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的哲學在信息社會中已顯得底氣不足。如果是死水一潭,不僅一桶水不夠,十桶、百桶也不夠。教師需要的是長流常新的活水和學生近距離的溝通和交流。與學生共同學習,是適應新時代的基本的要求。
地理研修日志3
當教師,是我自己的選擇,當地理教師,卻是憑著自己的喜歡,而且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來,不斷完善自我,開拓教學新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是我始終追求的目標。學生時代的親身經歷,使我深知一名在教學上業務精通,語言生動,思維敏捷,知識淵博的老師,就一定能贏得學生的尊敬。為此,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熟悉教材,熟悉學生,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能力水平,針對不同的教學要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語言表述,是我多年不斷鉆研和嘗試的方向。回想走過的路,條件簡陋也好,設備現代化也好,有幾條教學原則我卻是始終堅持,也算是我的教學風格吧。
一、始終帶著微笑進課堂。
常言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地理教師任課班級多,每周課時少,所以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去熟悉、去親近自己所教的學生,微笑是最好的交流工具。微笑可以是鼓勵,微笑可以是提醒,微笑可以是欣賞,如運用得當,在師生之間,微笑永遠是一種雙贏。我相信,如果用關愛、寬容、樂觀向上的人格魅力在師生之間營造一種和諧的、真誠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情感氛圍,課堂上就不會有對抗,學習應該是愉快的。地理教師還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道德情感、自然情感和興趣情感,以此去感染學生,引起其情感的共鳴,產生學習的動力?傊,重視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使地理課成為學生喜愛的學科,并以此達到教育的目的,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二、始終重視新課導入的設計。
一直相信:好的開頭便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新課的導入方面頗費心思。由于地理課特別貼近生活,新課的導入就有了豐富多彩的素材:一個小故事,一首優美的旋律,幾句膾炙人口的詩文,一道設計巧妙的問題,幾幅緊扣主體的圖片,一組扣人心弦的鏡頭,都可以一下抓住學生的心,觸動學生思維的網。為此我喜歡看書,喜歡讀報,喜歡電視,喜歡旅游,習慣用地理人敏銳的目光去收集可以活躍課堂、充實頭腦的資料。建議關注中央10套科教頻道,正大綜藝也不錯,它們是最便捷的地理資源庫。
三、始終堅持讓學生參與進來。
熟練地運用地圖是地理學習應掌握的基本技能,早在八十年代初,我的地理課堂上的指圖、讀圖就已經由學生代勞了,那時沒有中國政區的拼圖,我就帶頭用硬紙板做了個大拼圖,于是學生們就每人做了個小拼圖,中國區域學習就有學生介紹家鄉的課堂安排,F在,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尤其是新教材,不僅給學生活動提供了空間,也給教師提供了組織活動的參考,甚至也給學生自主參與提供了參考,我的許多課上,都有學生主動提供來的資料、圖片、郵票、錢幣、照片等作教參或教具。當然,這些都和教師的榜樣和鼓勵作用分不開。凡是學生能做的、能想的、能畫的、能填的、能講的,就放手讓盡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是我一貫的做法,更是現代教育的方向。
我一直認為,中學地理是一門生存規則課,它承擔著向未來的建設者介紹人類的家園,宣傳自然的法則,倡導人地和諧的重任。我們的地球家園更需要有地理頭腦的家庭成員。我為自己是這樣的一名“布道者”或說“宣傳員”而自豪。讓我的學生們喜歡地理,給我的學生們裝上地理的頭腦,是我的執著,是我的追求。
地理研修日志4
從畢業分配到中學起,我就決定做一名出色的地理老師。我對色彩斑斕的地圖興趣盎然;對祖國的山山水水無比熱愛;我決定用自己對地球和大自然的熱愛,把中國壯美的山川,世界旖旎的風光在教學中展示,讓學生一覽無余,讓學生在心悅誠服之際,不知不覺地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地球公民。
現在,我已經教了十五年的地理學科了,我摯愛地理教學工作,盡管地理學科在初中階段是邊緣學科,可我從不在乎。我想:只要自己把它當成一門主科來對待,就會從中得到樂趣和收獲,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和做法是正確的。
我是從以下三方面做起的: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要作好傳道、授業、解惑,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鉆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最新的教學信息,力爭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老師。
一個真正熱愛地理教育的老師會對周圍的環境非常關心,在平時注意收集地理素材、地理信息,利用假期外出旅游,親身經歷各種地理情境,拍攝多種民俗風景,以此來豐富課堂教學。地理課要講南國的椰風海韻,北疆的冰天雪地,讓學生愛美麗的祖國,我平時省吃儉用,一到寒暑假就去領略各地的風土人情,樂此不疲。還拍攝了許多照片,讓學生們一飽眼福;講青藏高原時我模仿藏羚羊的奔跑;講解長江三峽,激情洋溢地朗誦“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的課上得生動形象,孩子們都喜歡上了我,家長們夸我是個這個“讀書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好老師。
盡最大努力把每一節課上得精彩紛呈,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的參與性也能夠提高,無形中產生的一種新和力,讓師生在融洽的氛圍中學習,使學生切身感受地理帶來的樂趣,課堂的效果不言而喻,許多對地理不感興趣的同學也能參與其中,漸漸地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
地理老師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自身對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認識與行動中。比如:及時關掉學校的水龍頭;不亂扔粉筆頭;拾起操場上的紙屑,果殼等。面對這樣的地理老師,潛移默化中學生也會有自覺的行動。
二、愛字當先、育人為本,做一名朋友式的老師
愛是教師的美德,愛是為師之本。我常常這樣想:家長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學校把孩子交給了我,我就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工作中,我堅持愛字當先、育人為本,注意面向每一個學生,了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對優秀學生高標準,嚴要求,鼓勵他們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勇攀高峰;對各方面素質較差的學生不歧視、不諷刺、不體罰,給以尊重、信任、關心和幫助,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特長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益,就是檢驗一個教師的標準。在課堂上盡量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條件,提高機會,讓每一個學生能人盡其才,充分認識自己、敢說、敢想、敢做,我想這樣的教師一定會成為學生喜歡和尊敬的教師。
對學生的愛心,還可以體現在課外與學生的接觸中:我的家常常成為學生的樂園。我家墻壁上掛的是地圖,桌面上擺設的是大大小小的地球儀,兒子玩的是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拼圖,書架上是花花綠綠的自然景觀圖書,學生們的雙休日來在這里能無拘無束地暢游地圖海洋。
三、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做一名學習型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深湛的知識,廣闊的視野,以及對科學問題的濃厚興趣,這一切都是教師用以引起學生對知識科學學習過程的必備條件,教師的知識越深湛,視野越寬廣,各方面的知識越寬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僅是一名教師,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一個學識淵博,業務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優秀教師,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因此,既是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更是為了教好自己的學生,所以我不斷地在未知的領域努力學習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科研能力以不辜負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
其次,要努力做一個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的教師:地理是一門綜合學科,其知識的容量大,同時也是訓練思維的良好載體,尤其在綜合思維的形成和訓練過程中其作用格外突出。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進行“跨學科”思維,綜合思維。最后,還應該盡力而為做一個朋友型的教師。除了搞好本學科的教學工作,還要積極地參與到全員育人的工作中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初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有待于我們廣大地理教師去積極探索,總結成功經驗,以便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理念,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是門大學問,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努力探索,愿我們的付出有所收獲。
地理研修日志5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每一位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課改,我們難免有些慌亂、有些彷徨。因為,能否把它做好,能否順利實施都是未知的。為了更好的推進地理新課程改革,區教研室組織了新課改研討會,,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新課改下的課堂既要放手給學生,但也要發揮教師的組織、領導、統籌的作用。要做到:放,以搞活課堂。收,以有序引導。
放——激活課堂。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放課堂給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行為完全都控制在教師手中,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都被老師禁錮死了。實施新課改后,課堂教學的形勢變了,由老師問學生答變為學生問老師答,由學生為教師服務,改為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所起的作用是點撥、指導、促進作用,可以是知識的、方法的,或者僅僅是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已有進步和收獲;明確差距在哪;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加強。研討會上,羅莊二十二中的老師,以小組的形式組織課堂,完全放手給學生,課堂氣氛熱烈而深入,真正的發揮了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按照小組的表現來給予不同的分數,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激活了課堂。
收——有序引導。新課改中,老師的地位雖然由主角退居為配角,但這僅僅指的是在課堂活動中。老師的工作不應是比以前輕松了,而應是比以前做的更多了。這個多,不僅指課前的備課要比以前思考的多了,還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組織、協調、承上啟下。要注意把握教學的進度。比如,在學習“農業“一節時,教師出示了問題:同學們,你們今天吃早餐了嗎?都吃的什么?”這個問題,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很好的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爭先恐后的站起來回答。,待學生對這一問題說的已經很多的時候,還有學生躍躍欲試,如果再繼續討論,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一定無法完成,這個時候,羅莊二十中的老師說到:同學們的早餐真是很豐盛啊,那它們都是用哪些農產品做的呢?”這樣自然地引入到下個環節。由此,教師要善于引導,要熟練而自如地駕馭課堂。
新課程改革,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要有勇于實踐、銳意進取的精神,轉變教師的角色,努力創建有生命力的,學生樂于接受的,有序和諧的課堂。
【最新地理研修日志(通用5篇)】相關文章:
1.最新地理研修日志
2.地理研修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