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讀書心得(集合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生》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人生》讀書心得1
上個學期 我們學習了政治與經濟,讓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這學期還有由謝雪梅老師叫我們《哲學與人生》的課。
這學期的課程馬上就要結束了,這次老師換了教課的方式,讓我們同學制定小組,每次都上去一個人教課,給了我們學生上去演講的機會,也同時鍛煉了我們的能力。
其實,我開始覺得這門課程跟小學的社會還有中學的政治一樣。但是,其實比那些學的都比較的深。老師給我們說了很多大道理,我覺得教會了我很多,是我要學習的,這門課程教會了我們,人生中不可能會一帆風順,有好的也有壞的,我們應該要面對現實,要好好努力去面對這生活中的困難。還教會了我們每個人做些對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去做自己能做是事情 ,認真完成好每一件事。
我覺得我們活在現實的生活中,就要去勇敢的面對現實,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多去為別人想想。寬容別人就寬容你自己,不要遇到事就退縮 就覺得自己是倒霉的不幸的,但是不要為我們現在的遭遇就埋怨命運的不公,實際上,世界上還有很多比我們更不幸的人,想想那些更不幸的人仍舊堅強地活著,我們又為什么不能呢?
《做夢的窮人》 每天上午11點,都會有一輛耀眼的汽車穿過紐約市的中心公園。車里除了司機,還有一位主人–無人不曉的百萬富翁。
這位百萬富翁發現:每天上午都有一位衣著襤褸的人坐在公園的凳子上死死盯著他住的酒店。有一天,百萬富翁對這個人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讓司機停下車并走到那人的面前說:“請原諒,我不明白你為什么每天上午都盯著我住的酒店看!
“先生,”窮人說,“我沒錢、沒家、沒住宅,只得睡在這條長凳上,不過,每天晚上我都夢到住進了那座酒店!
百萬富翁覺得很有趣,于是對那人說:“今天晚上我就讓你如愿以償。我為你在酒店訂一間最好的房間,并支付一個月房費。”
幾天后,百萬富翁路過窮人住的酒店套房,想順便問一問他是否覺得很滿意。然而,他發現那人已搬出了酒店,重新回到公園的凳子上了。
百萬富翁來到公園,詢問窮人為什么要這樣做時,窮人回答道:“一旦我睡在凳子上,我就夢見我睡在那座豪華的酒店,真是妙不可言;一旦我睡在酒店里,我就夢見我又回到了冷冰冰的凳子上,這夢真是可怕極了,以致完全影響了我的睡眠!
”讀了這個小文章 讓我們知道了 患得患失是最要不得的,不要讓毫無根據的想象破壞美好的一切,也不要靠著美好的不存在的東西生存。不管現實如何,積極面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才是最佳的選擇。
通過這學期的哲學課,確實讓我學到了不少的東西,你的缺陷可能是你的優勢,不要一味地掩飾自己的缺陷,也不要努力使自己的缺陷去迎合世俗,那大可不必,積極面對你的缺陷,放對了地方,那缺陷也就變成了優勢。積極地面對周圍的環境,唯有一顆坦然面對而又積極進取的心。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希望是積極心態的催生劑,有了希望,又有一顆積極的心,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人生》讀書心得2
人生這本書,三年前當我選擇考研這條路時在網上看過電子版,當時一直以為還有后續情節,而今看完紙質版的,確定這個不是結局的結局是真的結局。
每次看完人生我都是一氣呵成,開始我會為高加林的遭人陷害,被迫離職深表同情;當他走到人生低谷時卻遇到了好姑娘劉巧珍,她給他愛情的滋潤,他是幸福的,雖然沒有穩定的事業,但卻擁有甜蜜的愛情;再后來因為叔父的關系,各種輾轉托人走到了省報的前線,加上自己的才華橫溢,很快開始嶄露頭角,春風得意;這時候遇到學生時代的老相好黃亞萍,如今的高加林突破了現實的障礙,大家閨秀黃亞萍曾經的擔心也釋然,于是兩人舊情重燃,各自拋棄現有的對象而走到了一起;他們是都市的時尚代表,倆人很快嘗盡了事業愛情雙豐收的甜頭,準備進一步地發展;但,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高加林此前升遷的各種手段被人披露,他被“打回原形”,回到了曾經那感情熾熱卻又?释x開的故土。一切就像夢一般發生在高加林身上,讓他深深地體會到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遠。
書中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劉巧珍,在農村被很多人追求,卻又偏偏愛上高加林,好不容易獲得他和旁人的認可享受甜蜜,不想愛郎卻要去縣城走馬上任,于是她陷入漫長的相思與等待中。不曾想,等來的卻是愛郎的無情拋棄。心灰意冷之后她開始表現出不正常的平靜,一狠心帶著對加林的恨與愛嫁給了一心追求她的掌管馬店的馬拴。不久,高加林因事打回原籍,她卻因愛一直在別人甚至家人面前袒護著他。無疑,她是善良的、是純真而又質樸的,是典型的農家閨秀,她沒有做錯什么,但她的命運卻是值得我們同情的。
黃亞萍,典型的時尚都市女,擁有不錯的家庭背景,學生時代對加林抱有感情,但因加林身在農村而選擇放棄,畢業后備受克南追崇,與之將就著自己的感情,直到高加林以省報記者的身份出現在她眼前時,她平靜地感情再一次掀起了狂風巨浪。他不再局限在農村了,突破了自己不能與“農村”結合這一心理界限后,她不顧一切開始了對加林狂熱的追求。而此時的加林處在事業的巔峰時期,春風得意,又有如此俊俏的老相好追求,一狠心一跺腳,二人都選擇拋棄了現有的對象走到了一起。擁有著共同的價值觀,他們很享受的沉浸在都市的二人世界里。不料,加林的事情“敗露”,迫于現實或是迫于自尊,倆人都無法接受自己和對方接下去的關系,于是含淚分手。個人看來,黃亞萍是現實的,但她又是有思想有追求的,愿意付出代價去追求有共同價值觀的人,但她也逃脫不了現實的束縛,她是一個典型的都市女性現實派的代表。
德順爺爺,典型的莊稼漢,勞動人民都是善良的。在眾人都不看好加林和巧珍的關系時,他力排眾議,力主贊同,趕架子車去城里拉糞,故意撮合他們倆同去并讓他倆挨著坐后面,千方百計給他們創造獨處的空間,他是祝福他們的。之后加林拋棄巧珍,他應該是同情巧珍而斥責薄情郎高加林的;但當最后高加林因事敗露回到家鄉時,他又是同情加林的,他是第一個站在村口迎接這個備受打擊的年輕人,他安慰他,用他畢生的勞動智慧去撫慰這個受傷的年輕人,他被打動。從零星地這幾點看來,德順爺爺是勞動人民的典范,心地純樸又忠厚,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向他致敬!
寫了很多,豁然發現,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如此?在強大的社會潮流面前,我們努力追尋著自己心中的那個夢想,只要有一絲機會向上攀登就絕不放棄,我們是渺小的,但這并不排除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實力和手段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當然盲目地追求并不可取,但只要是正當的,合法的,我們就應該努力去爭取。
因為,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
《人生》讀書心得3
一本好書,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洗滌,光陰賦予我們經驗,讀書給予我們知識,書籍就像是造就靈魂的工具。偶爾靜下心來看看書吧,會腹有詩書氣自華!好書之道,如米如粥,如同天下精品美食,只有細細品味,才可理解,才能體會其中的奧妙。也就是這書,這神奇而蘊含知識的書,開拓了人類歷史上的文明史,與書進行一場深刻的交流吧,讓智慧融入思想,讓書香飄進人生。
書,讓我穿越到魯濱孫的荒島,在面臨沒有住所、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他不怕困難、勇敢無畏,帶來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快樂景象,即便遇到野人,也機智堅強,遇到叛亂更是鎮定冷靜,最后回到了自己所熱愛的祖國。他那聰明能干、不怕困難、勇敢無畏、有頑強斗爭尋求生存的可貴精神讓我敬佩。書,把我帶到了馬克吐溫筆下的那個頑皮孩子——湯姆的小鎮,我跟隨他冒險,他天真浪漫、心地善良,試膽量、當海盜、闖鬼屋、在魔克托爾山洞冒險卻迷了路,這一切的事情都講述了湯姆的天真活潑、樂觀信心、向往自由、有正義感······
書,是希望的曙光;是青春的朝陽,它不僅使我學到立身處世的方法,讓我的心靈成長,還讓我學到寫作方法,積累知識,它就是我的“舞臺”,就是我的積累知識的“殿堂!睂τ谖叶:書是一種需求,是一種品位,是一種追求。在書中所耗費的時光并不是虛度,它能使你領悟事理,思考人生,讓你的一生充滿樂趣,也能更清晰的認識這個美麗的世界!
《人生》讀書心得4
讀完了路遙的《人生》,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對一個人來說,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這段話,我也開始審視自我的人生及生活。
童年的記憶
每個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當都會被書中農村景色的描述和人物的鮮活刻畫拉回自我的童年時光吧!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女孩,出生在農村,童年和中學的時光都是在農村度過的,身上充滿了泥土的味道!
春天到了,小草開始從棉被下鉆了出來,開始煥發生機,隨著天氣一天天變暖,萬物開始茁壯生長!放學后的午時,我就牽著羊去放羊,羊喜歡吃槐樹葉和榆樹葉,剛好我家的兩畝地位于坡邊,地形不好,隊上就把臨坡的一片槐樹地也分給了我們,于是我就拉著羊去那片槐樹坡放羊,偶爾還挎著一只籠,會趁著她吃草的時候摘整整一籠槐樹葉帶回去,晾干了給她吃!
放羊的時候還是有很多小插曲的。離坡近、比較矮小的槐葉羊經常吃,所以也就吃禿了,或者隔幾天會長出嫩葉,可是羊不喜歡吃這種嫩葉,羊喜歡吃那種深綠色比較肥厚的樹葉,所以我需要用撓鉤把遠處的槐樹勾到我跟前,這個過程一般是不容易的,因為那些樹異常高大,勁也很足,而撓鉤又不是很長,所以我需要先勾住離我比較近的副干,再抻著勁兒把主干拉過來制服這顆樹,在我把樹勾到跟前的這個過程中,羊會試探性的跳躍、張著嘴巴去吃晃動的葉子、望眼欲穿的小眼神,想一想就比較好笑!如果是摘槐花的季節,我還要和羊拼手速,因為羊也喜歡吃槐花,所以我就將主干的樹梢踩在腳下,用手飛快的摘槐花。
夏天的天氣比較多變,有時候還是晴空萬里,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子就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大暴雨,于是我就拉著羊一路小跑回家,有時候羊跑的比我還快!等到麥子和玉米快要成熟的季節,還要時刻堅持警惕,防止她吃麥子和玉米葉!等羊吃飽的過程一般都得持續一到兩個小時,如果肚子鼓起來了就是吃飽了,可是有時候她也鬧性子,不好好吃草非要把我往溝下邊擠。
有時候會坐在溝邊的土地上,摘一片槐樹葉吹口哨,看藍天白云,幻想有一天能夠騰云駕霧,想天上是不是真的有孫悟空和玉皇大帝,會想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期望能夠把自我帶走,這樣我盜取他們的秘密后就能夠回來告訴地球的科學家!
五月份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尤其是槐花含苞待放的那幾天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奶奶會給我們做好吃的槐花拌飯。村子里稀稀拉拉的槐樹散發著若有若無的槐花香,仿佛在提醒我該去大豐收了,于是我就牽著羊挎著籠去距離我家一公里的槐樹坡摘槐花,我站在坡邊,被濃濃的槐花香味包圍著,再哼著電視劇的主題曲和片尾曲,別提多幸福了!
摘槐花可是一件講究的事情,要摘含苞待放的槐花,這樣的槐花香味都在里邊,并且5月份的天氣很多變,經常會下雨,所以必須要在下雨之前摘槐花,然后回家捋槐花、清洗、晾干、拌面蒸、放調料、油潑,吃上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槐花飯,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麥子成熟的季節,要從坡底把比自我還要高(一人高)、粗粗的麥稈子抱上去,臉經常被麥芒刷的紅撲撲的。小時候村里會把麥稈攤在路上,過往的車輛軋麥子就省去了專門請人用拖拉機拉石輥攆麥子的過程了,沒錢請拖拉機的只能用人拉石輥攆麥子了,等麥粒和麥稈分離后,然后就是等風準備攆場了,這個過程一般是在晚上,到處都有蛐蛐兒的叫聲,村里的人會買幾瓶啤酒或者果啤消暑,互相聊天,等起風了就開始攆場了。接下來的幾天每一天都要用彩條布或者塑料紙曬麥子,一天翻好幾次麥子,午后要及時收麥子防止回潮。一般都用裝了尿素的袋子來裝麥子,一袋麥子足足一百多斤。有時候攢上暴雨,隔壁的人都會來幫忙,有的拽著彩條布的角構成一個臨時的帳篷,剩余的人快速的將麥子裝在袋子里。
玉米成熟的時候,戴著尼龍手套,從地的這一頭走到另一頭在玉米地里穿梭掰玉米棒子,一般會將附近的玉米扔在一塊,最終再將這些小堆裝在袋子里拉回家,然后剝玉米、掛起來,掰玉米的時候如果發現了嫩玉米是一件十分開心的事情,回家就能夠吃煮玉米啦!
現實與夢想
每個人心中,都或多或少的住著一個高加林。
農村,是高加林出生和生活的地方,城市,是高加林向往的地方,有著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大的吸引力。農村,就像現實生活的處境,充滿了許多無奈與不順心如意,城市就像夢中的伊甸園,每個人都渴望夢中伊甸園的生活,可是這個過程是充滿了戲劇性,關鍵在于自我如何選擇、如何行動!畢竟緊要處的選擇就那么幾步,如果正確的選擇戰勝了行動的惰性,那我們終將實現自我的心理追求,過上伊甸園般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夢想,比如全世界旅行、做自我喜歡的工作、學畫畫、舞蹈等等。可是大多數人的現實生活都是在是吃飯、上班、睡覺、刷手機的循環中度過,有多少次這些話我們只是說說而已,從來沒有為此付出過行動,大多時候還是選擇了安于現狀、保守的狀態!
高加林的可貴之處在于敢于向舊的道德觀念和輿論做出挑戰,明確自我的人生追求,做一件事情就做到最好,比如第一時間沖上前線,寫報道當記者。即使最終回到了農村,被現實打到,可是并非結局,如果你還有選擇的勇氣,仍然能夠重新開始!
每個人都經歷過生活的低潮,為了失戀沒出息的哭好久,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服從家里的安排去本地上大學,沒有喜歡的工作,沒有歸屬感等等,可是如果自我內心沒有放棄,即使阻礙再多、未知再多,多一點耐心堅持下去,終將走出霧霾,不是現實支撐了夢想,而是夢想支撐了現實!
旗鼓相當的感情才是最好的狀態
對劉巧珍的印象是白楊樹般挺拔,更像臘梅一般的女子,對生活充滿了期望和熱情,大膽追求自我的感情!為了緩解心上人的自卑,替對方去賣饅頭,勇敢的去表白,為了對方去改變,刷牙,穿對方喜歡的衣服,心思和眼神從來沒有離開過對方,即使分開了還一心為他著想。
杯具不是命運造成的,而是兩個人的差別太大了,從一開始兩個人的感情就是不對等的,如果喜歡一個人,卑微到塵埃里,連最基本的對自我好都做不到,對方怎樣會對你好呢?
兩個人在一齊,提高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那個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期望能夠更多地探求生活的外延和內涵。好的感情應當是旗鼓相當的狀態,共同提高,你強我也不比你差,努力將自我調試到最優的狀態,有自我喜歡的事情對生活充滿期望,讀書或者鍛煉提高自我堅持自信,有一份養活自我的工作,能夠買房買車,不用去依靠另一半,一個人也能夠生活的風生水起!這樣就不用感慨“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的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了,因為我是仙子本身啊!
敬畏生活的智者
德順老漢,年輕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女子,打了一輩子光棍,在德順老漢的眼里巧珍一向是像金子一樣的姑娘,喜歡村里的小孩,有一點好東西,自我舍不得吃,總是想法設法的分給別的小孩吃,并且關心村子里的大事,為了撮合加林和巧珍專門給他們創造機會。
德順老漢,就像一個熱血騰騰的老詩人,像一個哲學家,更像人生導師。他們作為過來人,總是能夠一眼洞穿你的心思,更能一語驚醒夢中人,指引我們走上歸途。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來都不缺這樣的智者。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給我們指引迷津,幫忙我們;在我們開心成功的時候,替我們感到開心,也不忘敲醒警鐘告誡我們;在我們失落的時候,鼓勵我們一切都會變好的。
感慨書中人物的命運,可是更應當思考如何選擇人生的每一步,讓自我不至于后悔!
《人生》讀書心得5
沒有仔仔細細得看完全書,有很多大章節個人感覺太過于啰嗦,陷入了一種為了圓滿解釋而圓滿解釋的境地,有點學究味。
以下是簡單摘要:
所謂真性情,一面是對個性和內在精神價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對外在功利的看輕。尊重真性情才會去適配社會,坦然去改變
如果在做這些事情時不感到愉快,我們就必須懷疑是否有利益的強制在其中起著作用,使它們由性情生活蛻變成了功利行為。
如果說“義”代表一種倫理的人生態度,“利”代表一種功利的人生態度,那么,我所說的“情”便代表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
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過一種簡樸的生活,以便不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在人生中還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于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
這真實人生就是一種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體驗。
不習慣于失去,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進取心,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那心中既有幻想又有精神目標的人,他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認識你自己”就是要認識附著在凡胎上的這個靈魂,一旦認識了,過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釋,未來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譯成:“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護神!钡拇_,一個人一旦認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護一樣,不會在喧鬧的人世間迷失方向。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都已經降為非常次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是這條路本身。
人生有許多出于自然的享受,例如愛情、友誼、欣賞大自然、藝術創造等等,其快樂遠非虛名浮利可比,而享受它們也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條件。我把這類享受稱作對生命本身的享受。
但金錢在抵抗災難方面還有巨大的作用。至于在提供積極的享受方面,金錢的作用就更為有限了。
人生的本質決非享樂,而是苦難,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里奏響生命的凱歌。
一個人唯有經歷過磨難,對人生有了深刻的體驗,靈魂才會變得豐富,而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終歸要面對一種沒有任何前途的苦難,那就是死亡,而以尊嚴的方式承受死亡的確是我們精神生活的最后一項偉大成就。
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
認識到因緣的偶然是—回事,真正看破因緣又是一回事。所以,佛教要建立一套煩瑣復雜的戒律,借以把它的哲學觀念轉化為肉體本能。
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上,仍然不知道疼?诚聛恚灰凰,好了傷疤又忘疼。
請不要責備“好了傷疤忘了疼”。如果生命沒有這樣的自衛本能,人如何還能正常地生活,世上還怎會有健康、勇敢和幸福?
要解決個人生存的意義問題,就必須尋求個人與某種超越個人的整體之間的統一,尋求大我與小我、有限與無限的統一,無論何種人生哲學都不能例外。區別只在于,那個用來賦予個人生存以一的整體是不同的。例如,它可以是自然(莊子,斯賓諾莎),社會(孔子,馬克思),神(柏拉圖)。如果不承認有這樣的整體,就會走向悲觀主義(佛教)。
為什么活著?由于生命本身并無目的,這個問題必然會悄悄轉化為另一個問題:怎樣活著?我們為生命設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藝術、事業、愛情等等,實際上都只是我們用以度過無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則成了目的。
除了生命本身是一種目的,某種期望也有一定概率的實現可能。
人生中的大問題都是沒有答案的,但是,唯有思考這些問題的人才可能真正擁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準則。
人生就像茫茫大海中一葉扁舟,其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對的,也許每個方向都到不了岸。此時尋找意義的過程就是說服自己沿著某個方向走下去,這個方向可能是獨立思索的結果,或者是從大眾的盲目前行。最后歸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途中信念與準繩,幫助旅途本身成為較好實現的一部分。從概率角度看,這樣人生實現過程意義和終極意義的概率都比較大。概率學本身以及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準繩的一種。如果這思路不對,那或許開始就是個錯,這是神考慮的問題!@一段是自己的筆記。
最明顯的事實是:這條路通向死,因為人生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罷了。可是,死怎么能成為目標呢?為了使它成為目標,它必須不是死,而是一種更高的生。于是,死便被設想成由短暫的生進入永生,由易朽的肉體進入不朽,由塵世進入天國,由不完滿進入至善,由苦難進入極樂,等等。經過這樣的解釋,人生之路就有了一個宗教的和道德的目標,一個純粹精神性質的目標。
我們何不就把人生看做一個大花園呢?這是一座很大的花園,把它逛完剛好要用一生的時間,我們從生到死都在里面,每走一步都看見新的風景,到處都是可供我們休憩的地方。如果要說目標,那么,可以說處處都是目標,但不存在最后的目標。
真正的悟者則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紅塵也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維特根斯坦所說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
在命運問題上,人有多大自由?三種情況:一,因果關系之網上個人完全不可支配的那個部分,無自由可言,聽天命;二,因果關系之網上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可支配的部分,個人的努力也參與因果關系并使之發生某種改變,有一定自由,盡人力;三,對命運即一切已然和將然的事件的態度,有完全的自由。
自我意識太強烈的人是不可能完全克服對死的恐懼的,他只能努力使自己習慣于這種恐懼,即消除對恐懼的恐懼。
在一個瀕死者眼里,世界不再屬于他,他人的生和死都與他無關。他站在自己的由生入死的出口上,那里只有他獨自一人,別的瀕死者也都在各自的出口上,并不和他同在。
對死的思考推動人們走向宗教,而宗教的實際作用卻是終止這種思考。
如果這個在我生前死后始終存在著的靈魂,與此生此世的我沒有意識上的連續性,它對我又有何意義?
一切不朽都以個人放棄其具體的、個別的存在為前提。也就是說,所謂不朽不過是我不復存在的同義語罷了。我要這樣的不朽有何用?
死的絕望,唯死能解除之。
對死的思考盡管徒勞,卻并非沒有意義,是一種有意義的徒勞。其意義主要有:第一,使人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用超脫的眼光看人世間的成敗禍福。第二,為現實中的死做好精神準備。第三,死總是自己的死,對死的思考使人更清醒地意識到個人生存的不可替代,從而如海德格爾所說的那樣“向死而在”,立足于死亡而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實現其獨一無二的價值。
我相信,使我能夠忍受生命的終結的東西不是他人對我的愛和關懷,而是我對他人的愛和關懷。對于一個即將死去的人來說,自己即將不存在,已不值得關心,唯一的寄托是自己所愛的并且將繼續活下去的人。
一個人在大限面前很可能會獲得一種不同的眼光,比平常更真實也更超脫。當然,前提是他沒有被死亡徹底擊敗,仍能進行活潑的思考。
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永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產物。
柏拉圖對此提出了一種解釋,他推測,靈魂必定曾經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生活過,見識過完美無缺的美和善,所以,當它投胎到肉體中以后,現實世界里的未必完善的美和善的東西會使它朦朧地回憶起那個理想世界,這既使它激動和快樂,又使它不滿足而向往完善的美和善。他還由此得出進一步的結論:靈魂和肉體有著完全不同的來源,肉體會死亡,而靈魂是不朽的。
一個人唯有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靈魂去追求,在對世界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態度上自己做主,才是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
靈魂與信仰于目標而言是終極,值得向往,于過程而言是自證,值得依靠。
《人生》讀書心得6
《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之作。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農村青年高加林回到土地、離開土地、復又回去的曲折人生歷程。在城鄉間輾轉,他既選擇過努力與堅持,也選擇過放棄與告別,其間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剪不斷、理還亂。
讀罷《人生》,心中五味雜陳。高加林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的變化。
小說一開始描寫了高加林代課老師的名額被擠,回到農村務農。讀過書的他不甘心也不好意思下地干活,他的命運從天堂一腳踏入地獄。人在落魄或是落寞時總是很脆弱,尤其是感情,就在這時候巧珍出現了。上天不會把人逼上絕境之路,巧珍的溫柔、熱情和對他覆水難收的愛著實感動了高加林,也感染了他的生命。愛的暖流漫過了精神上的凍土地帶,新的生機便勃發了,他積極地開始新的生活。
卻沒有想到,就在高加林安于現狀,接受農村姑娘巧珍的愛情之后,他的叔叔轉業到地方做了勞動局局長。他稀里糊涂地做了縣委通訊組干事,生活在一瞬間發生巨大轉折。他平步青云,他的世界一下又變得多姿多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讓人眼花繚亂,他的心也亂了。內心深處的不安分,對夢想的追求,加上城市姑娘亞萍的主動,他選擇了和巧珍分手。就在他夢想著美好的生活、光明的前途在不遠處向他招手時,因告發走后門,亞萍離他而去,他又重新回到了農村,此時,巧珍也已經嫁人,他悔恨莫及。
這一波三折的人生歷程,唏噓的同時,讓人深思:是命運捉弄人?還是人的本性決定了命運?
人生的選擇,有得必有失。人生無論選擇那條路,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就像高加林為了美好的前程與亞萍在一起,失去了金子般的巧珍。我們無法評價高加林選擇的對錯,或許這一波三折的命運,才是人生。
高加林一個處于社會底層的貧困農村青年,有著夢想,有著掙扎,有著追求,有著對現實不公的憤恨,更有著跳出現狀的勇氣。作者沒有寫高加林完整的一生,最終也沒有給我們一個完美結局;蛟S,就是讓高加林有機會來自省,修正自己的錯誤吧。我想,經歷過大起大落,經歷過離別痛苦,高加林的人生會更加的精彩。
柳青說:“人生的道理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人生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的岔道口,可以影響人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美國詩人羅伯特說:“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我將輕聲嘆息把往事回顧,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的選擇與取舍。路遙通過平凡的人物,真實的人性,告訴我們:夢想的取舍,緣分的離散,都不是我們所能強求的,人生應該接受命運但不卑怯。愿我們在面臨每一次選擇時,都能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也愿我們在每一次選擇時也都能無悔!
《人生》讀書心得7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這是路遙所寫的人生這本書的開篇,在楓哥的建議下我靜下心來細讀這本書,對于閱歷尚淺的我也許看不穿書里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可是也漸漸領略了社會的真實與殘忍,而這些都和自己所作出的選擇有著密切的關系。高加林,在3次作出自己人生的重大選擇時都為自己的選擇埋單了。第一次他選擇和秀珍在一起的時候忍受了村里人的冷嘲熱諷,第二次他選擇和秀珍分手和亞萍在一起的時候,他徹底失去了自己一生中最應該珍惜的人,他親愛的秀珍選擇了嫁給那個自己并不喜歡的馬栓,第三次他選擇和亞萍分手踏踏實實的回到自己所在的生產隊的時候,此時他已經是一無所有的人。
一個人的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這些選擇鑄就了你的一生,你的未來也在這些選擇里埋下了種子,你不知道這個種子會結出什么果子,你也不知道這個選擇給你帶來的是幸運還是禍害。對于高加林所作出的選擇,以一個旁觀人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若是被太多的誘惑牽絆住,考慮太多的名利,權衡太多什么才是最合適的,最后卻把真正的自己最應該珍惜的璞玉給丟掉了,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我不知道一個人要怎么樣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是適合自己的。現實中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太多的紛爭,太多的忽略,所以我們一錯再錯,我們一心以為能在我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時會遇見我們期待的幸福,卻不知我們已經去了自己不知道的深淵,是不是只有掉入深淵后我們才知道我們錯了,大錯特錯了呢?
當結局漸漸清晰,我們沒大哭或者大笑,沒有絕望,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也許這就是我們在經歷一切之后的笑看風淡云輕吧,我們知道我們真正長大了,成熟了,可以去踏實本分的去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了,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了,也許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人生》讀書心得8
《培根論人生》讀書心得范文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著名學者何新先生翻譯的《培根論人生》,讀完之后頓覺受益斐淺!杜喔撊松愤@本書,雖然篇幅不大,卻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塊絕世瑰寶,是作者哲學智慧與人生經驗的結晶,它不僅文筆優美,論述精辟,用其敏銳的洞察力把復雜的人生問題用散文的體裁寫出來,一下讓原本枯燥無味的人生理論變得栩栩如生,而且還寫得如此生動有趣,這讓我覺得十分值得將其推薦給更多的朋友,正所謂“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培根論人生》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華,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如《論友誼》、《論讀書》、《論美》等。在《論友誼》中,培根說:“友誼有奇特的作用: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
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朋友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培根還是第一個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人。他在《論讀書》中說:“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書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淺嘗,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數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讀書使人充實、明智,討論使人機敏,寫作則能使人精確,因此,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識,他就必須很狡黠,才能掩人耳目;
如果一個人懶于動筆,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
如果一個人要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闭^一本好書可以使人明白一個道理,一本好書可以為人搭建一條捷徑,一本好書甚至還可以改變人一生的命運! 《論猜疑》中,培根說:“當你產生了猜疑時,你最好還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這樣,當這種猜疑有道理時,你已經預先作了準備而不受其害。當這種猜測疑無道理時,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誤會了好人。“可見猜疑都是人的思想在做亂。
在《論嫉妒》中,我領會到,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將占據越高。有少數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絕不能容下讓身邊人有種種上升的趨勢。一個循序漸進高升的人不會招來嫉妒,因為這種人的提升被看作是自然的事。
《論美》是一篇關于“美”的論述,語言簡潔,內涵獨特,充滿哲理!懊馈北旧硎莻很廣泛的問題,這篇文章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人生觀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在《培根論人生》數十篇文章中,《論時機》給我印象很深刻。培根在《論時機》中說到“當危險逼近時,善于抓住時機迎頭邀擊它要比猶豫躲閃更有利。因為猶豫的結果恰恰是錯過了克服它的機會!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事業有成,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卻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此時失敗者往往會說,我沒有機會,如果給我機會我也會成功。其實這只是失敗者的借口,機會永遠是公平的,但機會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從邏輯上講,機會應該找時間充裕的人,但正相反,機會總會垂青于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這是因為勤勞的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機會的到來,而懶惰者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 善于抓住機遇的人應該具有以下基本素質:第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要機遇來的時候臨時抱佛腳。不僅要盡可能的獲取各種各樣的廣搏的知識,還要盡可能鍛煉出很強的創新能力。我們要取得成功,關鍵是要有創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讀書能力。《論革新》中說,“如果時間已使事物腐敗,而人卻無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結局將只有毀滅“。第二,要從小事做起,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簡單,機遇總是突然地、不知不覺地出現,有時你甚至一輩子也不知道哪個是機遇。第三,一旦出現機遇的時候,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地抓住它。第四,要鍛煉出敏銳的洞察力,善于在復雜的情況下發現機遇。
機遇難得,但是機遇不可以創造嗎?答案是當然可以。首先,抓住機遇不是被動的,真正聰明的人會主動創造機遇。其次,創造機遇要到那種適合自己的崗位和地方去創造。再次,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只有誠實守信才能讓那些屬于自己機遇不失去,或者是得到原本不屬于自己的機遇。第四,要善于與人相處和交流。交流對一個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國作家蕭伯納說過,“兩個人交流思想和兩個人交換蘋果完全不一樣,交換蘋果,每個人手上只有一個蘋果,而交流思想,每個人同時有兩個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這個道理,學會與人相處和交流,博采眾家之長,那么你就具備了得到機遇的一個非常好的素質。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對創造機遇非常重要。
從《培根論人生》這本書中也可以看到培根性格的另一個側面,實用主義和無原則的機會主義。如《論韜晦》、《論野心》等篇章中敘述的做人之道,實際上是典型的市儈哲學。《論帝王》、《論貴族》、《論強國之道》等篇幅中,他則完全站在宮廷御用政治家的立場上,旨在向君王介紹統治經驗和權術。這些篇章當然是糟粕,但畢竟小瑕難掩大瑜,《培根論人生》以一種優美與莊嚴的韻律,以超人智慧的論述,給人以深刻的啟迪而廣為公眾所喜愛,出版400年來經久不衰。所以,我認為《培根論人生》的確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人生》讀書心得9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樂觀,積極,無畏年齡。71歲,依舊可以走在時尚的前沿。經歷過不同國家的搬遷,依然可以靠著自己,創造出穩定的工作,還能在單身的情況下,培養出三個優秀的孩子。目前的世界新首富,埃隆馬斯克,特斯拉的創始人之一,正是她家大公子。關于孩子的成功,她只是輕描淡寫:“對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讓他們看見你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都不重要。”的的確確,作為一名女性,她很努力,更多的是坦然:“真正的贏家既不是“傻白甜”,也不是怨婦,既不盲目樂觀,也不顧影自憐,而是有足夠的勇氣,能心平氣和地一一解決所有挑戰的人!蔽覀兪呛⒆幼詈玫睦蠋,如何能夠解決好自己面對的問題和困難,這個命題,是我們窮其一生,也要學會的吧。“無論一切看起來多么暗淡,前方總有光明。如果實在太黑了,那就讓自己變成一盞燈吧”,有些事,如果實在跨不過去,那么換種思路,能否柳暗花明呢?
她不僅僅教我們如何去面對問題,更多的是提出了“個人”的概念!白非竺朗呛苤匾囊粋人生課題,不論我們現在是哪個年齡段,都不能放棄對美的追求!比ツ,我嘗試著化淡妝。結果發現,從眼影到口紅,那么多的色系,多種組合,每次都是一種樂趣。去年播出的《乘風破浪》,刮起了一陣辣媽學舞蹈的潮流。這也給我了很大的感悟,時間總會印刻在我們的身體,但愿不是停留,只是經過而已。只有無懼了,才能做到享受。梅媽也說了,“即使在七十歲時還能當超級名模走秀,但只要是女人,她就總會對自己這里或者那里不滿意。真相是:人們只會關注你最好的部分。所以,盡管自信吧。”“不要讓年齡之類的東西成為你的束縛!”,“讓生命中的每一個十年都比上一個十年更好”。
梅媽對如何結交朋友,也做了很好的詮釋:“善于尋求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求助是一種非;A的生存能力,求助就是在結網,在與更多人建立信任和連接”,“真正的朋友未必能與你抱團取暖,但必然能讓你肅然起敬”。
因為時間有限,我能展示的只有這些只言片語。剛看完本書后,熱血沸騰,想著應該去做點什么。心中不安分的因子蠢蠢欲動,感覺自己這個年齡段其實也只是剛剛起步。新的一年,還是要有所進步。朋友圈里有朋友發文:“一個人如果不看書,他的三觀只能由周圍的人決定。”現在我可是和你遙相呼應了呦。書中,確實會有你想要找到的答案。
最后的最后,分享下本書的精華,“如果你并非生而顯貴,你需要找到你的天賦,并努力工作。你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和你周圍的每個人分享你的成果。我建議你忘記自己的出身。有句諺語說:“二十一歲意味著再世為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你需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工作越努力,運氣就越容易找到你!毕M覀兊墓绿柲苡谐鱿乱黄诘膭恿,堅持看完本文的你,心里會有所觸動嗎?接下來,你會有怎樣的行動呢?
《人生》讀書心得10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題記
你是否也曾迷茫,是否也曾困惑,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會怎樣抉擇——是跟隨自己的真心,還是屈服在現實的重壓之下。
《人生》中的男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高考失利而在村里任教的民辦教師,同時也是農民的孩子。生活不讓他能如此順利,受全村人尊敬的“大能人”高明樓的二兒子三星——那靠走后門才上了高中的遲笨的人,因為高中畢業沒有工作,便把沒什么背景的高加林換下來,讓高三星去當了教師。高加林不服氣的待在鄉下,一心想著怎樣回到鎮上,但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兒劉巧珍又給予他愛情的滋潤。過了一段時間,高加林的叔父從遠方調回來工作還當了地區的勞動局長,下面的人為討好他,走后門把高加林帶到了縣城里工作,高加林還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擦出了愛情的火花,甩了劉巧珍?擅\弄人,黃亞萍的前男友的母親對高加林懷恨在心,揭發了他走后門的事,導致他又被迫回到了農村。
高加林是個有血性的青年,他不甘屈服在命運的壓迫之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也曾幻想未來美好的生活,可他憤怒、困惑、絕望,這都是人生帶給他的教育,他可能在人生的岔道走對了的路,又有可能在他人的推波助瀾下走錯了路,可誰有說的準呢?是錯是對都是相對而言的,高加林總覺得生活不順,可他也找到了好些快樂幸福不是嗎。有好些人在高加林選擇了城里姑娘黃亞萍的時候大罵高加林沒良心,是個負心漢,但在當時那個時代大背景之下,也許選擇了黃亞萍就是多了一份在城里生活的保障,而選擇機靈漂亮又樸實可愛但是個文盲的劉巧珍,在日后的生活中兩人的分歧可能會越扯越大。高加林不是沒有過思想的斗爭,他痛苦著在當初第一次與巧珍生出情愫的地方和她說分開,也痛苦著在自己失去工作后主動跟為難的黃亞萍斷絕關系,他也還是有著愧疚的心。
在高加林失去工作回到農村時,故事也緩緩落下帷幕。高加林是莊稼人的孩子,他從未鄙視過任何一個農民,可他也從未有過成為農民的覺悟。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三起兩落把他摧殘的險些失去生活的希望?傻马樌蠞h這個和時間做著抗爭的老光棍早已悟出了人生的真諦,心性善良的他總會在關鍵時刻點醒高加林,好讓他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下去。
德順老漢找到了他,他的話都讓高加林和我的心為之一震。他一輩子都打著光棍,旁人看起來可真是寂寞,可他卻說“我愛過,也痛苦過;我用著兩只手勞動過,種過五谷,栽過數,修過路……遮羞難道不是活得有意思馬?——那你們年輕人的詞說教幸福!卑!這就是德順老漢眼中的幸福。他還覺得“把書上的果子摘了分給村里的娃娃們”就是幸福。高加林聽了這番教導,眼里又閃起了希望的火星。這……這才是人生,也許經歷過挫折,跌入谷底,墜入深淵,可只要人活著,生活在這土地上,就是人生,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精彩的人生。
我們都在探索著人生,沒有人能斷言你未來的人生會以怎樣的姿態存在,那些有經驗者也許能在關鍵時刻給你指明方向可真當實踐起來,又未免是隔靴搔癢。我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找通往正確道路的岔口。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柳青的這段話被路遙先生作為《人生》一書的題記,也被我摘錄一段作為題記,是有著他的意義的。在這個錯綜復雜的世界,你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也可能沒辦法總是如愿以償,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盡量慎重地做選擇。
面對人生的岔道,可能會迷茫吧,也可能會困惑,但這就是人生的魅力所在,總是充滿思考充滿選擇,有著無窮無盡,無法用一板一眼的語言來表達的變幻。前進吧,不要害怕,不要抱怨,勇敢的做出選擇,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人生》讀書心得11
《人生不設限》是一本勵志書籍,與其他同類書一樣,給人以熱情、勇氣、信念、堅持的力量。但你不得不為主人公折服,因為他所能做到的,甚至是健康人都不曾企及的,他以執著的夢想,不懈的努力創造著奇跡。
書分兩個部分,共十八個章節,書中處處閃耀著作者不怕身障羈絆的寬廣胸懷,不怕嘲笑諷刺的堅定信念,不怕苦難揶揄的快樂心態,不怕逆來順受的樂觀豁達;所以作者的路無限寬廣,也無限的悠游自在;所以他能夠看到正面,不因負面陷入苦痛;所以他能保持一顆快樂的心,負責任的為自己的快樂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所以他能從容不迫悟盡人生,窺破世情。合上書本,作者力克·胡哲的堅定、樂觀、豁達歷歷在目,沒手沒腳,當然會造成許多的不方便,但是力克卻能將缺少四肢的本能,化成意志和心智來克服困難,讓他自己的天地處處不設限,自由自在的來去自如。這就是心態和決心的問題,力克“從一無所有,到一無所缺,他告訴我們,什么叫‘永不放棄’的精神。力克·胡哲正是在磨難面前,堅定的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樂觀,選擇了堅定的面對、選擇了積極向上的信念。
最初了解到力克胡哲是在一檔電視節目里,看到沒有四肢的他對生活充滿信心,樂觀向上,心中倍感震撼。他個頭很小,但是氣場足,口才非凡,不時能將現場觀眾逗樂,這家伙仿佛天生就具有演說家的天賦。正應了這樣一句話,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總會想辦法打開另一扇門,這期間他必定經歷了各種挫折,他所經歷的是比別人更黑暗的夜,但現在他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我們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對不足之處念念不忘,可以選擇苦澀、憤怒或悲哀,但我們的沮喪只會成為我們的負擔;或者,在面對艱難時刻和那些心懷惡意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從經驗中學習,然后繼續往前走,為自己的快樂負責。所以說,你選擇什么就是什么,選擇快樂過活,就可能遠離痛苦;選擇悲傷度日,就會度日如年,日日難過。
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沒有生存希望及目標。人們經常埋怨什么也做不來,但如果我們只記掛著想擁有或欠缺的東西,而不去珍惜所擁有的,那根本改變不了問題。真正改變命運的,并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才能指引我們向前進。
人生之所以受到限制就在于將認識問題的視野和角度框定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或許換個角度想想,挫折本身鋪設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新路?嚯y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化解苦難?隙▔粝耄プ粝,才能創造出你所想要的生活;相反,將自己陷入到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對自身的盲目否定、消極處世只會令世界更糟。正如作者所言,“今天的障礙或許是明天的優勢”,你所做的只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繼續前進。
《人生》讀書心得12
史書記載曹植七步成詩,不僅成就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絕句,更重要的是卸下了曹丕心頭的屠刀從而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短短七步,曹子建由死到生,可謂步步驚心。路遙《人生》中說道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如此看來又怎能不是步步驚心、關系重大呢!故曰:七步人生。
人一生中的緊要處屈指可數,求學階段無非就是幾次學校的選擇、專業方向的選擇,接下來便是工作的選擇、婚姻伴侶的選擇等等。當然,考慮到人生的曲折性,大多數人的這些選擇可能會出現反復,比如轉學、跳槽,即便這樣我想它仍然逃不出屈指可數的范圍。來到緊要處的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如同人生道路中出現了岔路口,每個人都必須選擇其中一條走下去,這點上眾生平等。屈指可數的緊要處再加上緊要處多種可能的選擇,給我們帶來了人生中的無限可能,每次緊要處的不同選擇或許就會通向截然不同的人生。最糟糕的是,就像阿甘媽媽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無法預知你將會得到什么。假如高加林沒有選擇拋棄巧珍,他的人生又會是個什么樣子呢?他應該不會像書中那樣痛苦吧?可惜人生和歷史一樣,無法假設。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可以多些順暢少些坎坷,事實卻總與愿望相左。高加林當民辦教師時憧憬著借此脫離農民的身份,又怎么會想到不久后被村長的兒子頂替?當他回到家鄉慢慢接受農民的命運又與巧珍相愛時,又怎會想到一張招工表給他的生活帶來的巨變?當他狠心放棄巧珍毅然選擇黃亞萍時,又怎能想到日后因這場情變而給自己帶來的災難?短短的《人生》無論如何也無法和真實人生相比,但它卻假高加林的故事精準從容地道出了人生的真相。
高加林在追逐幸福,我們也都一樣,但他為什么一步步走向了悲劇呢?是因為那個保守又不公的時代嗎?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無論哪個時代,都是有好有壞,抱怨時代不公一定意義上和抱怨命運不公一樣虛無縹緲。是因為張克南的母親公報私仇人心險惡嗎?不,要知道高加林也是從后門走進了那座城市,他對,此無話可說。而根本的原因只能是他自己。巧珍雖然目不識丁,但她純粹真誠善良,是順德爺爺眼中的金子。高加林以沒有共同語言這樣的理由欺騙了巧珍的同時,也蒙蔽了自己。他不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他貪心不足,他不懂珍惜,最后親手導演了自己的這場人生悲劇。當他跪在地上,手捧黃土悲痛欲絕時,我想他應該明白了這一切吧。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有了書籍,我們可以領悟人生哲理而無需經歷那樣的悲;我們又是不幸的,因為雖然可以閱讀書籍來感悟人生,但對人生的體會畢竟無法和親身經歷相比。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不管我們如何去走,有些原則可能是我們應該堅持的。戒貪心,先著眼于那些我們最在乎的東西;懂珍惜,珍惜已經擁有的美好事物;蛟S這樣也但愿這樣,我們的道路可以多些平坦少些崎嶇。
《人生》讀書心得13
拜大語課所賜,有幸讀到了《一個偏見》這篇雜文,深深為錢鐘書先生豐富淵博的學識與幽默含蓄的談吐所折服,于是去網上下載了《寫在人生邊上》的txt文檔。剛一讀,立刻“眼不釋卷”,花了三個多小時,總算是粗讀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就算是后輩對錢老先生的一種致敬吧。
“文如其人”,這句話用在錢先生身上實在合適不過了,看過錢先生的生平,其父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銳氣,避其鋒芒。但是錢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寶劍的鋒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讓人膽寒。
讀錢先生的作品很費腦神經,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時候你很認真去閱讀,卻發現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資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楊絳先生所說的,錢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澀,讀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暢銷作品。乍一聽,覺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虛,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書如同牛聽琴一般無用。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
私以為,錢先生更多是為了抒發才氣而進行創作,至于讀者是否能夠全盤接受,就要看自己的腦子是不是能夠跟上他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畫工的學識了。
知識是死的,是僵化的,但是到了錢先生筆下,就成了活靈活現的橋段,每一個引用都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然后贊嘆巧妙。但是這種對于細節的過度關注和描述,往往成為后人詬病錢先生的一個理由,認為他“掉書袋”,而且小題大做。但是這正是錢氏風格,即“于細微處見真章”,而這種風格,不是將知識變成積木般熟練的把玩,而是將它們化成了血與靈魂,融在了人生里;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蘊含了錢先生獨特的觀點,并且巧妙地運用了生動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讓讀者透過思考來理解他的思想。《寫在人生邊上》,這個名字,確實也取得巧妙。作者將人生比喻為一本書,將一部分人比喻作書評家或批評家,而另一些人則為消遣者。這樣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貼切。
將快樂與黑暗面對立起來的《論快樂》與《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實際上描述了他的一種思想,即快樂是相對而短暫的,而那些失望苦悶虛偽才是貫穿人生的真正主題,而這種頹廢美,正是錢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為著名的兒童讀物,但作者卻認為,寓言將孩子教得更簡單,灌輸美好社會的假象,可事實上成人的世界中,卻并非如此黑白分明,進而批評社會中的虛偽行為。
《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狈从沉讼壬鷮τ诩俚缹W的一貫鄙視,也證明了他性格中確實看不起為人師者,就如同當年在清華之狂語“清華園中,無人配做我錢某人的老師。”
私以為錢先生是個敏感而仔細觀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著智慧的火花,他卻很少從大處著手,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細微之處,領悟到做人的道理,體驗出人生百態。有誰能說人生不是一本大書呢?
《人生》讀書心得14
寒假過后看的第一本書就是路遙的《人生》,一起借的還有村上村樹的《挪威的森林》,先后翻了一下,便被《人生》深深吸引了。作者路遙短暫的人生卻寫下了不朽的巨著,讓我們了解那個年代那個地方的人、事、物……在看他的《平凡的世界》時,我就被他細膩貼切的描寫震撼了。
《人生》寫的是一名青年高加林人生中的一段經歷,命運的小船時而順風順水,時而遭遇風雨洗禮。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回到農村,做了三年老師后因村支書的兒子畢業而中斷教師生涯。痛定思痛后決心以勞動來養活自己,這時候也得到了雖沒有文化但心善真誠而且容貌出眾的巧英姑娘的一片深情。如果生活就這樣過下去也是一件美事,偏偏又因為加林叔叔的轉業,成為當地勞動局局長,于是,命運的小船駛入了由人為的幸運造就的寬闊美麗的河流中。人最可怕的當道了另一處高地的時候往往會忘本,就像我們吃到一樣從沒有吃過的東西后,想著要吃到更多的沒有吃過的東西一樣,欲望在膨脹,人心在向更高處看齊。加林也不例外,成為記者后,他對待工作非常認真,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一段時間后和老同學播音員黃亞萍開始了羅曼蒂克的愛情,把一心愛自己的巧英拋棄在半路上……
也只有當一切經歷過之后,回想起來才能夠部分明白生活的真諦,在生活的驚濤駭浪中沉浮,唯有善良、才學是永遠屬于自己的財富。有金子般心的巧英聽到加林被退了職,依然尋思著為回到農村后的加林找代課老師的工作。小說沒有再寫下去,留給讀者更多的感嘆與遐想。如果加林到城里以后,能夠保持初心,與巧英結合的話,也許就不會出現被舉報而丟職的事。作為讀者對加林沒有走好這一步,沒有把握好真正愛他的姑娘兒感到惋惜,心性可以高一點,但是做人的良知才是根本,德不配位就會使人跌倒。人生沒有如果,在經歷了一些風浪后,我們仍舊要有勇氣去面對紛繁的生活,歲月積淀下了怒和哀,必定也會給頓悟的人以喜和樂。
《人生》讀書心得15
閱讀的生活與人生,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不閱讀的生活與人生,則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我一直堅信,閱讀不僅僅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人生方式。
閱讀是對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認同。閱讀與不閱讀,區別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這中間是一道屏障、一道鴻溝,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氣象。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則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一種人認為:人既然作為人,存在著就必須閱讀。人并不只是一個酒囊飯袋——肉體的滋長、強壯與滿足,只需五谷與酒肉,但五谷與酒肉所飼養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這種可以行走、可以叫囂、可以斗毆與行兇的軀體,即使勉強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義上的人。關于人的意義,早已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便是:兩腿直立行走的動物,F代,人的定義應該是:一種追求精神并從精神上獲得愉悅的動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種動物,叫人。這種動物是需要修煉的,而修煉的重要方式——或者說是重要渠道,便是對圖書的閱讀。
另一種人認為——其實,他們并沒有所謂的“認為”,他們不閱讀,甚至并不是因為他們對閱讀持有否定的態度,他們不閱讀,只是因為他們渾渾噩噩,連天下有無閱讀這一行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書籍堆成山聳立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們是什么?它們與我們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系?吸引這些人的只是物質與金錢,再有便是各種各樣的娛樂,比如麻將,比如卡拉OK。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閱讀的意義卻又禁不住被此類享樂誘惑而不去親近圖書的人,則更是可憐。因為這是一種主動放棄的墮落,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明知故犯的犯罪。
古人對讀書很在意,盡管讀書人在社會上位置不高,但讀書與讀書人是兩回事?床黄鹱x書人,但卻看得起讀書。于是留下了許多發憤讀書的故事。如“螢入疏囊”,如“雪映窗紗”,如“鑿壁偷光”,還有“頭懸梁,錐刺骨”之類,等等。但是古人對讀書的益處,認識似乎并不很深刻。在某些高雅之士那里,也有“讀書可以修身養性”的認識,但在一般人眼里,讀書的目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功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因此,過去一般讀書人,總不在一個較高的境界。雖也孜孜不倦,但讀來讀去,還是脫不去俗氣。很少有閱讀的快意,更少有抵達人生審美境界的陶醉。他們沒有看見一個精神的殿堂,沒有看出那書原是一級一級的臺階,讀書則是拾級而上,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讀書人與不讀書人就是不一樣,這從氣質上便可看出。讀書人的氣質是讀書人的氣質,這氣質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成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造了他們這些毛坯而言,是毫無魅力的,甚至可以說很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居然使他們由內到外獲得了新生。依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貴重得多的叫“氣質”的東西。我認識的一些先生,當他們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敘事或論理,當他們站在講臺上不卑不亢不驕不躁地講述他們的發現,當他們在餐桌上很隨意地詼諧了一下,你就會覺得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對眼前的這些形象過目不忘,永記心中。有時我會想:如果這些先生不是讀書人又將如何?我且不說他們的內心因精神缺失會陷入平庸與俗氣,就說其表,大概也是很難讓人恭維的。此時,我就會驚嘆讀書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將一個外表平平甚至偏下的人變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覺得他們的奕奕神采,好不讓人仰慕。此時,你就會真正領略“書卷氣”的迷人之處。
閱讀,是一種具有美感的人生方式。
【《人生》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人生的讀書心得12-28
人生讀書心得12-31
《人生》讀書心得04-27
《人生》讀書心得11-05
《人生》讀書心得12-28
人生的讀書心得12-28
路遙《人生》讀書心得12-30
《人生的智慧》讀書心得12-31
《人生》學生讀書心得12-29
路遙的人生讀書心得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