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就業難造就畢業生校漂族
近年來,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加重,滬上不少高校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已經大學畢業,卻仍生活在校園周圍;他們不是學生,仍然過著和在校生一樣的生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就業難造就畢業生校漂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香港《文匯報》近日載文稱,隨著大學連續多年擴招以及大學畢業就業率年年走低,內地各間大學周圍形成一個畢業不離校,借助大學校園的各種設施繼續生活在校園的人群,他們在學校在食堂吃飯,到圖書館學習,去操場踢球,在學校網吧上網。他們雖然早已不是學生,但仍過著和學生一樣的生活。這是生活在高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大學生”對于他們來說已是有名無份,因為他們已經畢業,只是出于各種原因促使他們繼續留駐在高校周圍。他們的生活重心在學校,利用學校資源而生存,這群人被稱為“校漂族”。
據天津青年志愿服務隊的調查統計,有過校漂經歷的學生,比例居然高達70%。其中,有些學生成為校漂族已經進入了第四個年頭。
漂到哪里算哪里
校漂族的形成有各種原因,一種是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就在學校附近租下價格比較低廉的民房,其余就借助學校資源生活。這類學生一般找到工作就會結束校漂,將近五成學生屬于這類。這類學生一般來說家庭經濟條件也不太好,找不到工作,心理壓力很大,他們居住的環境條件很差,住房陰暗潮濕,租屋對他們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醒來就到學校去上網找工作,打球鍛煉身體,甚至洗澡都靠學校設施來解決。
另外一個極端的學生是不愿參加工作。這類學生家境比較好,在校讀書期間就是高消費學生,手機一年至少都換一次,這些人嬌生慣養,厭惡每天朝九晚五的刻板工作,有的人畢業后找到了工作上班不滿一個月就辭職返回到校園,校園優美舒適的環境使他們戀戀不舍,干脆就把校園當作自己的家了。他們每個月的生活來源靠父母供養,所借租的房屋條件也是比較好的,在大城市,父母供給這類學生的生活費,每個月都達三、四千人民幣。其中有些人,畢業后根本就沒去找過工作,覺得自己還沒玩夠,這部分人群屬于拒絕長大的人群。
如校漂于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方瑤,畢業后只是因為留戀校園生活,才選擇了漂在學校里,用家里給的錢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不錯的房子,繼續著她所“熱愛”的校園生活。閑來無事時就去學校圖書館看書、上網,或者去教室旁聽她感興趣的課。等她自己漂得累了、厭倦了,再考慮出國留學,或者考公務員。“我想開著小車去上班!狈浆幮χf,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沒有學業壓力,也沒有工作壓力,過得悠閑而自在!坝袝r走在校道上,想想很多同學都在為生計打拚,我就覺得自己很幸福。”據天津青年學院的統計數字,這部分人群在校漂族里占到6%,其中目前根本沒有工作打算的,占3%。其余受訪對象表示要找到自己喜歡和滿意的工作才會結束校漂。問到他們對自己將來的人生是怎么打算的?他們仍是一臉茫然,說誰知道呢?走到哪里算哪里。
校漂族中也有少數人不找工作是想自己創業,說給人家打工沒意思,要趁年輕自己來創業。這些人因為基本生活來源有家庭支持,可以挖空心思去創業去尋找發財致富,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有的人畢業幾年,已經屢戰屢敗了,家庭不但要支付他們的日常生活開支,還要承擔他們創業失敗的虧損。這些人受了社會上所謂真正成功的人士四十歲就可以退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的蠱惑,給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標就是要在四十歲之前要賺到足夠的錢。
“落榜”一族搏命“考研”
校漂族里有三、四成的比例是考研人群。大學生供過于求,招聘單位就相應提高了學歷要求,很多職位首要條件就是要有研究生學歷,這更促使了更多的大學生擠進了考研究生的人群,今年的統計顯示,研究生報考人數和錄取比例已經達到32:1,有些人為了自己有更多時間來復習考試,畢業后干脆不找工作,在學校附近租個房,橫下心來一心考研。這樣不但復習備考的時間充裕了,而且學校的圖書館,計算機都可以為其所用。在校園里,經常可以看到這伙人挎著書包,戴著耳機,面色凝重,行色匆匆往教室或圖書館里趕。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曾經“落榜”的考研一族。學校的體育館、餐廳、影院等設施齊全,生活價格適中,對于仍是“無產階級”的他們來說,經濟上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但是,他們的心理壓力很大,尤其有的學生考了兩三次都沒考上,考研成了他們的搏命了。
如廣東某高校2004屆本科畢業生小高,在校時攻讀的是計算器科學本科專業,但他從小的志愿是當一名成功的律師。高考填報志愿時因為親友一再灌輸的“重理輕文”的思想,他選擇了理科專業,上大學之后才發現自己一直沒有放棄過從前的夢想,于是,他從大一開始便下定決心讀法律碩士。
考研之路是歷盡艱辛的,第一年闖關時,小高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敗下陣來。這一失敗的經歷給他帶來的影響不僅是失去了讀研究生的機會,而更多的是嚴重影響了他找工作的心情。小高最后意識到為失敗而介懷并不是明智之舉,他認真反省了失敗的原因,發現自己備考時沒有專心致志是失敗的關鍵。小高決定留下來利用學校資源繼續為考研而努力。
依賴心理何時可去?
“校漂”一年,小高承受著許多別人意想不到的心理壓力,家人的不理解也讓他十分苦惱。為備考拚殺的同時,他要為生活的經濟來源而奔波。他說,校漂這種無名無份的邊緣生活迫使他時時產生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雖然在2005年的研究生考試中,小高最后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但他幾經權衡還是決定接受調資,入讀西部某高校的碩士專業!按髮W四年當中我對生活的體驗還比不上這短短的一年,它將是我人生履歷中最可貴的一筆,我感謝‘校漂’,但是再漂下去我也無顏見江東父老了!
有專家認為:現在的大學生畢業時充其量只能算作是青少年,由于他們依賴心理還未完全去除,難以承受從學生到社會人員角色轉變時的壓力,找工作時幾次碰壁,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顯現出來了,對自己的定位也很難把握好,這時,只好重回校園尋找依托。大學相對來說是個理想的小社會,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沒有高額的經濟消費,競爭與壓力均充滿良性。這些都是“校漂族”安全的心理保障。如果能夠把“校漂”這段經歷作為心理緩沖期倒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有規劃地進行人生的定位對未來有個長遠的指導意義,一旦他們像玻璃瓶里的跳蚤,碰壁之后只懂得退縮而不懂得調適,只把“校漂”當作逃避的棲息地,那么后果就會十分嚴重。大學生要勇于克服困難,努力提高個人心理素質,敢于在社會競爭中尋找人生的新起點,才有利于個人的成熟。
校漂族的分類
校漂族主要分為四大派:提高學歷來增加就業機會的考研派、邊工作邊找機會跳槽的觀望派、回味學生生活的戀校派以及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失業派。
考研派:增加就業的砝碼
考研是校漂族成群的最大原因。不少學生大四時考研失利,會選擇畢業后校漂的方式繼續備考。很多考生考研失敗后,出于不甘心,也迫于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他選擇了校漂繼續考研。雖然他們現在每天依然生活在學校,但心態卻完全不一樣。我已經失去了第一次就業機會,考研也是為了增加以后就業的砝碼,但如果二戰都不行,那壓力就大了。其實這樣的二戰很多,有些還有考兩年、三年的,甚至更長時間。
觀望派:求職不滿意,伺機跳槽
學校是就業信息相對集中的地方,一些沒有找到滿意工作的同學選擇留在學;蛑苓,以便獲取最新就業信息。他們往往先干著一份工作,一旦出現好的工作機會,就會隨時準備跳槽。
戀校派:重溫當學生的感覺
這里是我生活了四年的地方,熟悉的椰林,熟悉的圖書館,重新住回這里我覺得自己從不曾離開。因為留戀校園生活而成為校漂族的學生也不少。
失業派:找不到工作的無奈之舉
沒有誰愿意成為校漂族,誰不希望找個好工作,體體面面的離開母校呢?還有一部分考生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當起校漂族。其實畢業后沒有找到工作也不考研的學生大有人在,受困于嚴峻的就業壓力,不少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學生只能暫時棲居校園,期待新的就業機會。他們可能當校漂純屬無奈,因為一旦離開學校,就難以獲取就業信息。
校漂族的現狀及分析
1.生活狀況
月消費狀況
根據相關數據分析,校漂族的月消費主要集中在600~1000元間。其中收入來源靠父母的占55.2%,靠工資收入的占30.8%,靠兼職家教的占14%。從消費結構上看,主要涉及伙食、日常生活、房租、學習、交通及通訊等開支。他們的收入主要用于吃飯、租房等基本生活開支,大多數校漂族都是合租房屋。用于交通和通訊的費用支出較低,交通費低于每月30元,通訊費平均為每月50元左右。而對于考研派,他們除了正常的生活支出外,還需要一筆較大開支就是用于培訓和購買書籍。
2.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校漂族處于特殊時期,他們的收入水平低、居住條件較差,生活較艱苦。通過對校漂族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居住條件、工作狀況、學習環境及個人發展等幾個方面的調查分析,發現大多數校漂族對目前的生活狀況可接受。雖然條件差、生活水平不高,但他們都保持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許多人認為在艱苦環境更可以鍛煉人,并樂觀地認為困難是暫時的,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但也有一部分校漂族對現實生活比較消極,對未來缺乏信心。
(二)心理狀況
校漂族中有一些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感覺壓力大,出現焦慮、自卑甚至抑郁等心理問題。據調查,有40%的人認為壓力較大,近30%的校漂族時常感到焦慮。同時,一部分人由于在就業、考試、戀愛等方面屢屢受挫,因而有30%的校漂族產生比較強烈的自卑感。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校漂族沒有做好從學校進入社會、步入職場的準備。一方面,他們對就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夠,實際動手能力差,同時又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在就業找工作中屢屢受挫,心理大受打擊,有的因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有一些學生就業心理準備不充分,對社會了解不夠,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更不清楚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在擇業時往往表現出盲目的從眾心理,對自己的未來比較迷茫,沒有信心和目標。同時,現在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有的學生依賴性強,缺乏自強、自立精神。一旦面對艱苦的生活環境和激烈的崗位競爭時就失去足夠的信心和勇氣,易產生不安全感,在困難挫折面前往往選擇退卻和逃避。
(三)校漂族所接受的社會支持
校漂族處于經濟上的低收入、生活質量上的低層次、心理上的敏感階段,僅僅依靠自身力量很難擺脫當前所面臨的困難,因此,他們特別需要來自各方的支持和幫助。通過相關數據分析,80%以上的校漂族都渴望獲得社會支持。他們最渴望獲得的是信息上的支持。對于一些考試派而言,他們最希望獲得考研等方面的信息及學習上的指導。而對于就業派而言,則希望獲得就業信息及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指導。其次,校漂族希望獲得的是情感上的支持。每當遇到困難或感到孤獨時,他們都希望能獲得親朋好友的鼓勵、理解和關心。此外,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校漂族在網絡上尋找社會支持提供了方便,通過網絡,校漂族不但可以獲得就業信息和創業知識等方面的信息支持,還能通過和網友聊天獲得情感上的支持。校漂族普遍反映從學;蛏鐣@得的支持往往比較有限,他們都希望能從學校、社會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這些支持包括信息提供,考研、就業指導以及提供一些就業崗位或就業培訓等。
【就業難造就畢業生校漂族】相關文章:
“校漂族”應有正確求職觀11-11
“校漂一族”如何進行職業規劃11-11
畢業生就業難在四道檻11-11
假日北漂加班族引關注11-08
就業難先見習12-01
待業大學生“漂族”調查11-11
如何看待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