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近畢業生大軍看求職
“我把簡歷投在沙灘上,被浪帶走了;我把簡歷投在草坪上,被風帶走了;我把簡歷投在天空里,被白云帶走了;于是乎,我把簡歷貼滿了大街小巷——我被城管帶走了!”
在大學校園內流傳的這段話,成為許多大四學生求職心聲的生動表達。
離畢業還有些時間,有些幸運兒已經塵埃落定,但大多數人仍在尋尋覓覓。記者近日走近這群求職大軍,管窺他們的不同心態、不同境遇。我們祝愿更多的畢業生能早日找到工作。
面試一次成功一次
人物名片:盧勝男,女,浙江大學新聞系2010屆畢業生
手上拿著4個單位的用人意向書,卻不知道該選哪個。“再不決定,上海的這份工作就要算我自動放棄了。”眼下,很多人為找不到工作發愁,而她——浙江大學的盧勝男,卻為到底選擇哪份工作舉棋不定。“杭州的三份工作,工資不高,簽了不愿意;上海的雖然工資高,但是工作壓力也大,家里人也不是很同意我去上海。”
戴著眼鏡、喜歡用笑容去感染面試官的盧勝男,有著輝煌的求職經歷。“談不上屢試屢中,但面試被拒的概率很小。我算不上‘面霸’,前后只面過十幾次,幾乎次次成功。”
學新聞的她廣撒簡歷的時候并沒有局限在新聞行業,只要有單位招聘,她都會嘗試一下。現在得到的意向書也來自各行各業,包括房地產公司和網游公司的策劃員、彩票公司市場調研員等。
豐富的實習經驗加上開朗外向的性格,是她在面試中能夠迅速脫穎而出的法寶,“面試一次成功一次”是同班同學對她的高度評價。
“實習,我從大一暑假就開始做了。第一次實習是在金華某政府機關,當時也沒有學到太多的專業知識,主要還是想了解一下工作的環境和氛圍,培養實習的心態。實習飛躍出現在大三,在阿里巴巴公關部,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實習了半年后,同事們不再像當初那樣開玩笑數落我了,稿子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當時的成就感讓我非常自豪。”
“光靠實習經驗還不夠,還得必備獨到的面試技巧。”盧勝男介紹說,在面試的時候抓住面試官的目光,讓他記住自己,是通過面試的關鍵。在她看來,面試時候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應對考官每一個問題,充分表現自己,是她成功的最大秘訣。
希望虎年給我帶來好運
人物名片:呂莎莎,女,浙江工業大學中文系2010屆畢業生
“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回顧自己半年來的求職經歷,呂莎莎十分感慨。
作為浙江工業大學中文系的應屆本科生,呂莎莎在學校里表現出眾。翻開她的簡歷,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資格證書、實習經歷一樣都沒落下。這幾天還參加了校優秀畢業生評選,然而,即便如此,她的工作至今依然八字沒有一撇。
“苦苦讀了16年書,我只想找份能養活自己的安穩工作……”說到工作,呂莎莎愁云滿面。
小呂告訴記者,學校就業輔導老師隔三差五地通過短信向畢業生發送就業信息,“信息挺多的,但符合自己要求的卻寥寥無幾”。文秘算得上是中文系畢業生最多的就業選擇,但多數公司開出的薪水讓她“望而卻步”,每月1000多元薪水,工作壓力還不小。
大學四年七萬多塊的讀書成本,更是讓這個恬靜的女孩子心存愧疚。呂莎莎說,自己的家境并不優越,為了供自己讀書父母已經添了不少白發,再“啃老”是萬萬說不過去的了。“工作辛苦一點不怕,但是1000多元的月工資實在太低了,在杭州連租個房、養活自己都困難,更別提有余錢孝敬父母了。”
前段時間,學院輔導員推薦呂莎莎去某機關一個崗位應聘,工作很輕松,但只是個合同工,沒有編制。猶豫再三,考慮到未來發展缺乏保障,呂莎莎還是放棄了。
多次應聘沒有結果后,呂莎莎萌生出這樣的念頭:“不理想的工作,寧愿等一等”。前不久,她和眾多畢業生一樣沖向了公務員考試這座“獨木橋”。她報了杭州蕭山區農業局的崗位,幾百號人“爭”一個崗位,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高不成低不就,眼看6月份就要畢業,工作仍是沒有著落。“我的工作在哪里?”呂莎莎落寞地說,“再這樣下去恐怕真的要失業了,希望虎年能給我帶來好運吧。”
不害怕不放棄
人物名片:甘敏,男,寧波萬里學院大四學生
這兩天,寧波萬里學院大四學生甘敏一直宅在宿舍看電影。
按理說現在正是熱火朝天找工作的季節,多少也該有一些畢業季的焦慮吧,但從他平靜的聲音中,找尋不到一絲躁動的情緒。
采訪在干澀的一問一答中進行,22歲的他不善主動打開話匣子,這和他前幾次在面試過程中的表現如出一轍,“面試官說我學生氣太重,不善跟人打交道。”
幾個月來,這位靦腆的男生找過五次工作,參加過兩場大型招聘會,均以失敗而告終。“主要原因還是競爭力不夠強,一開始看同學都在找還有點急,面試幾次失敗后反倒不急了,急也急不出個名堂。”
甘敏告訴記者,大一時,擔心專業冷門不好找工作,從食品檢測專業轉到了物流專業;大二時,考外貿單證、物流師、報檢員、四六級,能考的都考了,為找工作增加籌碼;大三的暑假在實習,好歹工作經驗這一欄不至于空白。就這么積極準備,真正被拋到就業洪流中去的時候,甘敏突然發現,和別人比起來,自己的“積極”根本不算什么。
“專業成績不如人,能力突出談不上,各種獎項不沾邊,我的簡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大四開學后一個月,他隨便從網上下載了一個簡歷模板,簡歷打印出來的時候自己覺得還不錯,倒是打印店的老板搖搖頭說,“小伙子,就你這個簡歷出去找工作,pk不過別人呀!”
接連受了幾次挫敗后,甘敏把希望放在了老家溫嶺。“在寧波就算找到工作了,每個月工資也才一兩千,還要租房,生活成本太高,回老家至少有親戚朋友可以幫襯下,再不行我就打算自己創業了。”
不害怕,不著急,不放棄。甘敏用“三不”總結現在自己的心態。“真希望回到工作包分配時代,自己找工作太麻煩了。”一邊嘟囔著,一邊戴起了耳機,他又一頭栽入被中斷的電影世界中。
女生也可以是“冒險王”
人物名片:孫紅,女,畢業于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自主創業
畢業于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的孫紅是個看上去文弱的女孩,她所學的專業聽上去十分浪漫——園藝。就是這樣一位女生,畢業后卻開始創業,并且還選擇了與自己專業風馬牛不相及的家居裝修類產品。提起她,身邊的同學笑稱她是“敢闖、敢做的女冒險王”。
“我并沒有冒險,只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道路”,孫紅說,現在大學學歷很普遍,在學歷上,像她這樣的學生不具備任何優勢,要想獲得成功,必須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勤勞和汗水。
畢業時,孫紅也加入過應聘大軍,奔波在各個人才市場,但這段經歷,反而更加堅定了她創業的決心。“當被一家家單位拒絕時,我覺得需要拿些什么來證明自己。”
2009年夏天,當她和男友決定自己單干時,“創業”已經是一個火熱的名詞。“報紙、電視上看到過很多創業成功的人,看著他們,愉快地暢想自己成功后的喜悅。”
經過一個多月的市場調查,她和男友決定做防盜報警設備、隱形紗窗等居家類產品,“分析下來,覺得安吉有這方面的市場”。
但開張后一個多月的“鴨蛋”業績,讓他們不得不對自己的經驗匱乏做出反省。3萬元的貨壓在倉庫,怎么辦?
苦想了幾天,孫紅決定用最“傻”的辦法——地毯式推銷。她和男友開始每天到各個小區轉悠,專找正在裝修的人家,進行現場推銷。這樣直接的推廣方式盡管遭來很多白眼,但也為她陸續帶來了客戶。半年下來,孫紅已經擁有幾位穩定的客戶,業績也開始慢慢上來。雖然目前兩人賺的錢還不多,但已經可以經濟獨立,還能給父母貼補錢了。
現在的孫紅,白天忙著開店,晚上還在網上到處尋找更好的商機。
“做生意就得居安思危,現在就得找好下一步的方向”,才做了半年的老板,孫紅已經頗有生意人的思維和頭腦了。
相信人生總會峰回路轉
人物名片:諸曼克,男,2009年畢業于溫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
“我不想當米蟲。”在麥當勞餐廳明亮的燈光和喧鬧的背景聲中,1987年出生的諸曼克緊咬著吸管,對著記者輕輕憋出這句話。
曾就讀于溫州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他,在畢業后短短半年時間里,已經更換了兩份完全和專業無關的工作,雖然現在月薪只有2000元,但對于未來,他仍充滿了希望。
“那時候只知道國際貿易專業聽起來很時髦,哪知道工作那么難找?”諸曼克摘下眼鏡,緩緩擦拭著,“大四時,所有學校組織的招聘會都沒去,認為畢業后找工作還不簡單。”這是當時班上不少同學的共同想法。
但殘酷的現實卻把他們砸下了夢想的階梯。畢業后兩個月,他瘋狂地在各大知名網站上投遞簡歷,不斷游走在各個公司的面試會場,工作卻絲毫沒有著落,僅存的自信也逐漸消失。“在溫州,大學生要是在家呆著,會被左鄰右舍的口水淹死。”為此,他只得接受鄰居的安排,前往比利時人在溫州的鞋類貿易辦事處工作,做跟單員。
跟單員的工作雖然只是發郵件和打電話,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學校里的知識一點都沒用,我很無助。”3個月后,他辭去了這份工作。
什么才是適合自己的工作?諸曼克時常問自己。去上海?面試失敗;做生意?沒有機會;考公務員?
“不過人生總會峰回路轉,希望總是有的,我準備全部推倒重來”,諸曼克嚼著冰塊,眼神中充滿了自信,“我現在在荷蘭人開的公司里做成本會計,進去還不到1個月,但我想把這份工作做長。”
前不久,諸曼克考取了教師資格證,他告訴記者,“首先要把眼前這份工作認真負責地做好,今后的理想是當一名初中數學老師”。
【走近畢業生大軍看求職】相關文章:
"保研族"紛紛加入求職大軍11-16
跳槽大軍將鋪天蓋地?02-21
心憂前途 保研族紛紛加入到求職大軍11-11
中國考研大軍呈病態發展11-19
畢業生求職常見的求職陷阱11-17
求職英語:給畢業生的求職建議02-18
求職應聘看筆跡11-25
畢業生求職的求職信范文11-21
精選畢業生求職英語11-19
畢業生求職英語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