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喜樂會 新職位在危機中誕生
悲觀者會認為,我們處在一個最壞的時代。樂觀者會認為,我們已經經歷了最壞的時代,還能有比這更壞的么?
危機之機會
解義
機會
假如我們認為目前的就業形式已經到了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地步,我們應該悲觀還是樂觀呢?悲觀者會認為,我們處在一個最壞時代。樂觀者會認為,我們已經經歷了最壞的時代,還能有比這更壞的么?所謂機會,往往就是命運垂青于你。給你一個機遇,但是需要你領會它。對于09年的畢業生而言,機會意味著你還有七八個月的時間,趕在離校前做最后的努力;對于那些已然畢業的人而言,機會意味著你已經度過了畢業后最初沒有工作的痛苦煎熬的心情,可以背水一戰考公務員,或者以更低的姿態與應屆生競爭。機會還有一種解釋,就是在別人的悲觀失望中,你比別人更加堅定地去追求你向往的生活。誰說不是呢?
闡釋
機會1
裁老員工用新人,因更“便宜”
為什么一到年底,各類人才招聘會就層出不窮,而參與招聘的企業也非;钴S?因為年底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高峰,可供企業挑選的人才很集中,同時企業也可以乘此機會‘吐故納新’,裁掉那些與企業發展不相適應的員工。所以在外界看來,企業年底裁員現象比較突出。
一位IT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向記者分析,今年雖然有特殊環境,但是總的道理并不會變。他認為,不是企業想裁員,而是素質達到企業快速發展要求的人才還是太少。企業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人才需求標準,如果員工的素質沒有及時充電和提高,無法融入新的企業組織結構框架,調整也就在所難免。這樣“吐故納新”,目的之一是將人力成本降低和重新優化。某外企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公司有部分業務縮水,便裁掉這部分人。而由于同時有新項目,便需要招聘一批新人,而且新人比老員工“便宜點”,F在有的企業經營受到沖擊,為降低成本,會裁掉拿高薪的高管,起用一些原來的中層人員。同時在一些并不重要的業務崗位上,用新人代替舊人,也可以降低支出。
機會2
海外企業產業轉移產生新職位
智聯招聘的網絡數據監測顯示,雖然企業招聘崗位數整體下滑,但廣州各大企業對于研發以及核心技術類人才的招聘需求卻急劇增加。智聯招聘資深顧問吳濤表示,其實金融危機仍伴隨著機會,作為有潛力的新興市場,中國是海外供應鏈一些環節轉移的優良避風港。比如今年某美國專業工業工具公司為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把原設在歐洲的采購中心移到中國。類似的產業轉移而產生的職位,對于求職者來說都是機會。
案例
考研回暖
“我們寢室六個室友,除了已經保研的兩人,其他四個都報了名考研。等這兩周參加了幾次招聘會和校園宣講會后,大家都意識到今年的工作機會很可能驟減,所以我們又看重考研了。”華南師范大學大四學生劉欽然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她們的希望還有考公務員和出國。用她的話來說,是一顆紅心三種準備。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我覺得出國是上上策,公務員是中策,考研是中下策,去企業則是下下策啦。”雖然從去年開始,研究生報名就已經出現拐點之勢,但是今年,因為就業壓力而轉向考研的人有明顯的回暖趨勢。劉欽然告訴記者,至于研究生畢業之后的就業問題,她倒考慮得不是太多,“知識增長倒是其次的,我可以在研究生階段好好實習,增長一點經驗,這樣以后找工作就不會像現在一樣累啦。”
棄筆從戎
來自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辦的小陳是華南農業大學畢業的,學農學的他06年畢業的時候找了幾份工都不是很滿意,加上為人稍顯內向,與人交際能力不強,因此打算去參軍鍛煉一下,沒想到還真成了。小陳認為,部隊生活對于大學生身上種種的缺點是一種磨練,通過兩年的軍旅生涯,他現在已經從義務兵轉成了志愿兵,成了名副其實的“職業軍人”。“軍隊里雖然個人發揮的空間不是很多,但即使不能長期作為一個職業,這種氛圍對我將是終身受益無窮。”而且,作為連隊里為數不多的本科生,自己往往能夠得到領導的賞識和“重任”,也覺得當兵是非常提升自信的事情。
聲音
與其幾百個人一起去搶一個象征工作崗位的椅子,也許還不如給自己造一把椅子,自己創業當老板。對于很多大學生而言,這不是“趕時髦”,而是現實的就業壓力使然。大學生就業壓力本已巨大,全球經濟海嘯更是讓形勢逐年嚴峻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大學畢業生數量的劇增帶來了“就業”的恐慌。在“疏導”、“分流”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呼喚聲中,社會越來越多地給予創業大學生各種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已成為一項重要的就業方式。就目前來說,要大學生們去創業,恐怕他們最缺的不是勇氣和熱情,而是現實的創業條件和創業環境。
———廣州美程培訓學院院長葉振華
讓中小企業得以充分發展是緩解當前就業壓力的出路之一,政府應該在中小企業創業初期給予指導,并在融資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中小企業局”這樣的機構,數以百計的人從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工作,而中國在這一點上是很欠缺的,F在各地都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實際上那些以高科技為代表的新型產業對就業的拉動效應是很弱的。在中國勞動力供大于求、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現實之下,必須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留出一定空間,這將有助于社會穩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此前在媒體上如是說
本報立場
適當的淘汰產生新職位
在市場條件下,企業會隨時根據景氣程度來調整用工人數。減員增效是國有企業改革措施之一,但不能代表所有措施。企業并不是把人減下來,整體經濟效益就一定能提高。減員增效作為一個改革的措施,它的核心應該是建立一種市場機制,這種市場機制恰恰與市場經濟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是一致的。
雖然以前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每年也不過在4%的左右,但是這個4%只是意味著“登記在冊”的人口數量,并不包括由農村包圍城市的務工人員,以及那些愛面子的大學生們。失業率雖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對于企業而言,適當的淘汰率才能保證企業有良性的循環空間,不然,哪來那么多的新職位呢?
【職場喜樂會 新職位在危機中誕生】相關文章:
面對職場危機 如何進行危機公關11-15
職場危機 正好自我提升11-17
白領:職場里的危機規劃02-18
人生職場四大危機11-11
時刻保持職場危機感07-12
職場中每個人都應該有危機感06-09
在危機中反思職業理想11-26
職場寶典:四招巧對職業危機11-15
職場:高薪給你帶來的職業危機11-11
五招化解職場危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