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教育技術試題及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最少不了的就是試題了,借助試題可以對一個人進行全方位的考核。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現代教育技術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題:
第1章教育技術概述
1.教育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是(B )
A.19世紀末、20世紀初
B.1918—1942
C.二戰時期
D.1945---1955
2.在我國教育技術的出現是一項內容的出現為標志(C)
A.計算機輔助教育
B.網絡技術應用
C.電化教育
D.虛擬技術
3.在美國教育技術作為一個新興的實踐和研究領域而出現是始于下列哪一項內容(D)
A.計算機輔助教育
B.網絡技術應用
C.程序教學法
D.視聽運動
4.大約在何時我國已開始進行幻燈教學實驗(C)
A.19世紀末
B.1922
C.20世紀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學者最早提出使用程序教學機解決教學問題(B)
A.戴爾
B.斯金納
C.克勞德
D.加涅
6.下列說法哪一個是不正確的(C)
A.計算機用于教學和訓練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
B.20世紀60年代早期CAI系統主要用于模仿傳統的課堂教學,代替教師的部分重復性勞動
C.當前,CAI系統在學校的廣泛應用說明個別化教學已成為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統的產生曾受到斯金納程序教學的強烈影響
7.教育技術領域的最后定義是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哪一年作出的(D)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8.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在1994年關于教育技術定義結構的內容是(B)
A.理論與實踐;關于設計、開發、利用;關于管理和評價;關于過程與資源
B.理論與實踐;關于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關于過程與資源;為了促進學習
C.理論與實踐;關于設計、開發、利用;關于管理和評價;為了促進學習
D.關于設計、開發、利用;關于管理和評價;關于過程與資源;為了促進學習
9.下列哪一內容不屬于學習資源(C)
A.信息和人員
B.課程和課件
C.設計和制作
D.技術和環境
第2章學與教的理論
1.教育技術學的的基本理論是(A )
A.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
B.媒體開發理論和教學設計理論
C.媒體開發理論和教學管理理論
D.傳播理論和系統科學理論
2.桑代克試誤理論的基本觀點是
A.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
B.學習是認知-發現
C.學習是信息加工的過程
D.學習是學習者主支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
3.誰提出了程序教學法(B)
A.桑代克
B.斯金納
C.維特羅克
D.布魯納
4.下列不屬于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的是(D)
A.積極反應原則
B.及時強化原則
C.小步子原則
D.促進遷移原則
5.在開發計算機教學輔助課件時采用的主要理論是(B)
A.試誤法
B.程序教學法
C.認知-發現理論
D.建構主義理論
6.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
B.感受控制器
C.短時記憶
D.長時記憶
7.下列不屬于支架式教學的環節是(B)
A.搭腳手架
B.告知目標
C.獨立探索
D.協作學習
8.建構主義認為在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D)
A.知識的傳播者
B.學生的保姆
C.學生的家長
D.學生的幫助者
9.下列是建構主義理論的觀點是(C)
A.學習是塑造行為的過程
B.學習是個人根據已有的“認知結構”主動控求知識的過程
C.學習是個體根據自己已有的認知主動建構來的過程
D.學習是個體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
第3章視聽與傳播理論
1.第一個傳播過程模式是( )A
A.香農一韋弗模式
B.施拉姆循環模式
C.香農一施拉姆模式
D.貝羅模式
2.在香農一韋弗模式中,噪聲產生于哪一部分( )B
A.編碼
B.信道
C.解碼
D.接受者
3.貝羅模式是香農一韋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個發展( )C
A.教育學
B.媒體理論
C.社會學
D.傳播學
4.誰提出了“經驗之塔”( )C
A.香農
B.麥克盧漢
C.戴爾
D.施拉姆
5.在經驗之塔中,最高層是( )A
A.言語符號
B.視覺符號
C.觀摩示范
D.設計的經驗
7.戴爾“經驗之塔”強調的是( )D
P.48~P.50
A.做的經驗
B.觀察的經驗
C.抽象的經驗
D.給學習者的刺激
8.傳播過程是一種信息傳送和什么的過程( )B
A.反饋
B.交換
C.編碼
D.解碼
9.編碼的過程是( )B
A.信息轉換為符號
B.信息轉換為信號
C.符號轉換為信號
D.信號轉換為符號
10.戴爾“經驗之塔”的第一層是( )A
P.48
A.直接有目的的經驗
B.設計的經驗
C.演戲的經驗
D.觀摩示范
第4章視聽媒體輔助教學
1.媒體根據什么標準可分為電聲類媒體、光學投影類媒體、電視類媒體、計算機類媒體(A)
A.物理性能
B.傳播范圍
C.呈現的形態
D.使用方式
2.最便于重現的媒體是(A)
A.教科書
B.幻燈投影
C.無線廣播
D.電影電視錄像
3.接觸面最廣的媒體是(D)
A.教科書
B.幻燈投影
C.錄音和計算機
D.電視和無線廣播
4.由于媒體的什么特性,一些專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
A.固定性
B.擴散性
C.重復性
D.能動性
5.教學媒體能夠把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漸積累并傳遞下去,是因為教學媒體的(A)
A.固定性
B.擴散性
C.重復性
D.能動性
6.投影媒體利用的是什么原理(B)
A.化學成像
B.光學成像
C.光化反應
D.實物成像
7.錄像機與錄音機工作原理的相同點是(B)
A.都采用磁頭高速掃描
B.都是利用電磁信號轉換
C.都可錄制兩面節目
D.都采用多磁頭結構
8.任何彩色圖像都可分解為哪三基色(C)
A.紅、黃、白
B.紅、綠、黃
C.紅、綠、藍
D.紅、黃、黑
9.有利于闡明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的教育電視節目類型是(B)
A.輔導型
B.講授型
C.圖解型
D.表演型
第5章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
1.下面屬于計算機輔助教學簡稱的是(C )
A.CMI
B.CAD
C.CAI
D.CAM
2.計算機作為教學目標指的是(B )
A.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各種學科的教學
B.把計算機作為教學的對象和內容的教學C.把計算機作為教學工具來使用的教學
D.把計算機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來使用的教學
3.有一個聽寫英語單詞的教學課件供學生使用,即計算機讀單詞,學生通過鍵盤輸人單詞,最后計算機評分。此課件屬于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中的哪種類型(A )
A.操作與練習型
B.輔導型
C.游戲型
D.模擬型
4.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輔導型模式中,計算機扮演了(B )
A.學生的角色
B.教師的角色
C.出題者的角色
D.學生家長的角色
5.多媒體軟件系統包括(A )
A.多媒體系統軟件和多媒體應用軟件
B.聲音編輯軟件和圖片處理軟件
C.多媒體操作系統和多媒體應用系統
D.多媒體操作系統及聲音、圖像處理軟件
6.多媒體開發工具主要指(B)
A.多媒體素材編輯軟件
B.多媒體集成軟件
C.多媒體素材編輯軟件和多媒體集成軟件
D.音頻、視頻及圖像處理軟件
7.下列不屬于計算機多媒體特點的是(D)
A.交互性
B.實時性
C.集成性
D.共享性
6.Authorware屬于(A )
A.多媒體集成軟件
B.圖像制作軟件
C.動畫制作軟件
D.聲音編輯軟件
7.下列屬于圖像處理軟件的是(B)
A.CoolEdit
B.PhotoShop
C.Premier
D.Animator Pro
第6章因特網教育資源利用
1.世界上覆蓋范圍最廣的計算機網絡是( )D
A.LAN
B.WAN
C.MAN
D.Internet
2.網絡信息不具有的特點是()C
A.無限性
B.新穎性
C.有序性
D.廉價性
3.下列不屬于搜索引擎的是( )C
A.Yahoo
B.Google
C.Webquest
D.Baidu
4.基于因特網的資源型學習一般第一步是()A
A.確定問題與目標
B.提供資源和工具
C.搜集、分析、組織信息
D.評價、展示學習成果
5.基于因特網資源的學習模式區別于傳統的學習模式的是()C
A.給學生提供現成信息
B.學生作為信息的被動接受、吸收者
C.學習資源豐富、多樣
D.教師是學習過程的控制者
6.信息搜索的第一步是()B
A.采用適當的搜索方法
B.合理確定搜索的關鍵詞
C.搜索結果查看
D.目標網頁的瀏覽
7.美國教育資源信息中心成立于()B
A.1960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6年
第7章現代遠程教育
1.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C)
A.個別化教育
B.及時反饋
C.非面對面教育
D.雙向交流
2.遠程教育興起于(A)
A.函授教育
B.廣播電視教育
C.課堂教育
D.網絡教育
3.下列模式是從教學媒體角度劃分的是(A)
A.計算機網絡教學
B.聽覺型遠程教育模式
C.交互型遠程教育模式
D.獨立的遠程教育機構
4.遠程學習的最關鍵的特征是(D)
A.多媒體形式
B.協作形式
C.雙向交流形式
D.自主學習形式
5.關于遠程學習過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
A.遠程學習強調自主學習
B.遠程學習要有清晰的學習計劃
C.遠程學習要同步協作
D.遠程學習要探究工教學
6.下列不屬于網絡課程開發平臺的是(A)
P.159~P.162
P.166
A.Webquest(P.142)
B.WebCT
C.Web-Course-in-a-Box
D.LearningSpace
7.以下不是教育視頻會議的特點的是(D)
A.實時性
B.交互性
C.多媒體性
D.自主性
8.遠程教育的第二個發展階段是(B)
A.函授教育
B.廣播電視教育
C.多媒體教育
D.網絡教育
第8章學,F代教育技術環境
1.某機房,所有的計算機都用網線分別連接到一個集線器(即HUB)上,則此網絡的拓撲結構是(B)
A.總線型
B.星型
C.環型
D.混合型
2.校園網屬于(A)
A.廣域網
B.城域網
C.互聯網
D.局域網
3.校園網上的每臺計算機主板上都必須插入一個(B)
A.調制解調器
B.網絡適配器
C.聲音適配器
D.顯示適配器
4.某學校只有一臺打印機、若干臺計算機,要想每臺計算機中的資料都可以在該打印機上打印,實現的最佳辦法是(C)
A.在一個計算機上打印完后,把打印機搬往另一計算機打印
B.把若干臺計算機上的資料文件拷貝到一張軟盤上,拿到一臺計算機上打印
C.把若干臺計算機連成網絡,打印機接在一臺計算機上
D.把若干臺計算機上的資料文件分別拷貝到各自的軟盤上,拿到一臺計算機上打印
5.微格教學主要應用于(B)
A.教師的講課
B.學生的教學實習和試講
C.專家的講座
D.學生的上機訓練
6.微格教學的實施首先是(B)
A.確定訓練目標
B.學習相關知識
C.分析討論
D.編寫教案
第9章教學設計
1.對教學設計的理解,下面說法錯誤的是(A)P200
A.以獲得優化的教學結果為目的
B.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為基礎
C.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
D.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
2.學習者分析屬于下列哪個部分(A)
A.教學設計的前期分析
B.闡明教學目標
C.制定教學策略
D.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與修改
3.學習結果目標體系的提出者是(C)P206
A.布盧姆
B.斯金納
C.加涅
D.瑞達瑞奇
4.認知領域教學中行為動詞“區別”是哪個目標層次(D)P208
A.知道
B.領會
C.運用
D.分析
5.發現式教學法的實施第一步是(A)P215
A.提出和設計探究目標
B.引導探究、提出假設
C.分析論證,檢驗假設
D.總結提高、應用遷移
第10章教學評價
1.教學評價的對象是()D
A.教學過程
B.學習者
C.教師
D.教學結果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
A.測量是教學評價的基礎
B.測驗是教育測量的主要工具
C.信度和廣度是評價測驗質量好壞的標準
D.測驗需要標準化
3.以下哪個不是根據評價的功能劃分的()D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過程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4.下面運用了常模參照測驗技術的是()C
A.計算機二級能力考試
B.英語四級能力考試
C.高考
D.會計師資格證考試
5.面向資源的評價方法不包括()C
A.分析式評論
B.觀察法
C.成長檔案袋
D.實驗法
6.下列不屬于教學軟件評價標準的是()B
A.科學性
B.生動性
C.教育性
D.技術性
二、填空題
1、“電化教育”是我國特有名詞,出現20世紀30年代,較早使用于1936年。
2、電化教育定義: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并于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傳遞教育信息,以實現教育最優化。
3、在教育科科學研究中存在的三種不同的研究層次:教育哲學層次、教育科學層次和教育的技術層次。
4、計算機輔助教育的理論與技術:包括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測試、計算機管理教學等。
5、20世紀五十年代電視機的出現為試聽教育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手段,因電視具有制作周期短,傳播、復制容易等特點。
6、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遠程通信、激光視盤等媒體技術的發展,教育技術的時間進一步深入……并把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其理論基礎。
7、我國教育技術萌芽于20世紀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8、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應當根據課程的特點、內容的要求、學生的特點進行。
9、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教學包括:隨機通達教學、拋錨式教學、支架式教學
10、教育傳播媒體是傳遞教育教學信息的物體,是連接教育者與學習者雙方的中介物,是用來傳遞和取得教育教學信息的工具。
11、教育傳播媒體分類,傳統教育傳播媒體主要包括語言、文字、印刷材料、圖片、模型和實物等,F代教育傳播媒體主要包括投影、電聲、電視、計算機、各種通信網絡等。
12、常用的視覺教學媒體設備包括光學投影儀、照相機、視頻實物展示臺、大屏幕電子投影儀等。
13、為了延長投影機燈泡壽命,一般裝有風扇來散熱和降低溫度,應掌握風扇比燈泡“先開后關”的要領
14、普通光學照相機由鏡頭、光圈、快門、取景器與調教裝置和機箱等裝置
15、傳統相機使用膠卷感光并存儲圖像,而數碼相機使用電荷耦合器(CCD)感光,并用數字存儲卡來保存圖像。
16、常用的聽覺類教學媒體設備有錄音機、CD唱機、CD光盤和MP3播放器等。
17、常用的視覺類教學媒體設備有電視系統和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VCD與DVD等。
18、電視系統通常由發送、傳輸、接收三部分組成。
19、電視信號的傳輸系統按照信號的輸送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開路和閉路兩大類。
20、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種彩色電視制式同時使用。
21、彩色飽和度按鈕專門控制圖像色彩的“濃淡”。
22、DC DV
23、數碼攝像機記錄視頻不是采用模擬信號,而是采用數碼信號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將光信號通過電荷耦合器件CCD轉換成電信號,再經過模擬數字轉換,以數字格式將信號存儲在數碼攝像帶、刻錄光盤或者存儲卡上。(記)
24、VCD光盤的直徑為12cm,可以存儲74min的活動錄像和聲音信號,分辨率為352×240
DVD采用MPEG2的壓縮技術,分辨率可以達到720×480
25、從計算機應用的功能來看,計算機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方式包括以下兩個方面:計算機輔助教學、計算機管理教學
26、聲音素材的常用文件類型包括:①波形聲音文件
WAV②MIDI文件③MPEG
Layer3文件MP3④CD
Audio文件CDA
27、圖像格式分為兩類:位圖和矢量圖。
28、圖像素材的常用文件類型包括:BMP、GIF、JPG
29、視頻素材常用的文件類型包括:AVI、MPG、DAT、RM和ASF視頻文件
30、Internet在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歸納為:網上信息檢索、網上信息交流、網上文件下載
31、網絡電話即IP電話有三種方式:PC到PC的方式、PC到電話的方式、電話到電話的方式
32、遠程教育是為了彌補常規學校教育的不足,
更是一種促進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的手段,不限于成人,擴展到了中小學生……從模擬信號為基礎的廣播電視技術轉向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的數字化技術……
33、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第一是按一定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
二是網絡教學支撐環境,主要由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多媒體課件及其他教學資源以及網絡教學活動
34、美國教學設計的發展主要經歷了構想階段、理論形成階段、學科建立階段與深入發展階段。
35、教學設計過程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
36、教學目標闡述的方法有:行為術語法、表現性目標表述法和內部心理和外顯行為相結合的方法。
37、教學設計中的評價包括:起點水平測驗、前測、練習測驗和后測等。
38、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和藝術性已經成為目前公認的學習資源評價的基本要素。
三、名詞解釋
1、學習資源
指那些可以提供給學習者使用、能幫助和促進他們進行學習的信息、人員、教材、設施、技術和環境。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變化使用。
2、人工智能
是一門研究運用計算機模擬和眼神人腦功能的綜合性學科。
3、綜合學習
是以培養學生自我生存能力為主要目標的學習形態,它也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主要方法。
4、協作學習
是在充分利用各種通信系統的基礎上實施的一種學習形態。
5、認知結構
是指一種反應事物之間穩定聯系或關系的內部認識系統,或者說是某一學生的觀念的全部內容與組織。
6、視覺惰性
人眼的亮度感覺總是滯后于實際亮度的特性稱為視覺惰性。
7、畫面均衡
是人們對畫面表現主題的一種形式感覺,是產生畫面穩定感的因素。
8、雙耳效應
人耳主要靠雙耳效應來定位。由于在不同距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到達人耳的距離不一樣,那么聲音的聲壓級因頭部的遮蔽作用而有差異,這就是雙耳效應。
9、人際傳播
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包括面對面的直接傳播和以媒體為中介的間接傳播。
10、CCD
電荷耦合器,是數碼相機的核心,它的單元數量——像素決定了成像質量,像素越高,成像質量越高,現在有的相機有效像素可以達到1000萬以上。
11、計算機輔助教育(CBE)
是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的統稱,它涉及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領域中的方方面面。
12、多媒體課件
在多媒體教學中,通常把用于執行教學任務的多媒體軟件稱為多媒體課件,簡稱課件。
13、超文本
是一種用計算機來實現連接課件中相關頁面的結構,這里的文本指的是文字信息,在一個課件頁面中把某些文本通過鏈接引向其它頁面,該文本則以醒目的形式顯示,讀者可以在瀏覽頁面時可以通過該鏈接交叉引向其它頁面。
14、流媒體
是一類采用流式傳輸方式在網絡上播放的媒體格式,如音頻、視頻或其它多媒體文件。
15、多媒體素材
是指多媒體可見中所用到的各種聽覺、視覺材料。一般地,根據素材在磁盤上存放的文件格式不同,可將素材劃分為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種類。
16、視頻會議
是指利用視頻攝像和顯示設備,經過信號壓縮及編程編碼處理,通過網絡的傳輸在兩個或多個地點之間實現交互式的實時音、視頻通信。
17、FTP
是文件傳輸協議的縮寫,它是目前用在Internet上的TCP/IP協議組的一部分,是一種主要的文件傳輸手段。
18、學習管理系統
網絡教學支撐環境也可以是一個獨立運行的教學支持平臺
19、校園網絡
也稱校園網,是學校信息化環境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教學目標
就是指通過教學后,學習者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發生的預期的變化。
21、教學評價
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科學可行的方法,對教與學的過程和資源進行的價值判斷,它為促進學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22、教學評價技術
就是評價者為了完成教學評價任務,收集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中的相關數據或證據,并對其進行處理和評判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23、博客
Blog是Weblog的簡稱,也稱為網絡日志,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所構成,并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
四、簡答題
1、教育技術研究的對象以及領域
教育技術的研究對象是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教育技術的研究領域是設計、開發、運用、管理與評價以及相關的實踐。
2、簡述國外教育技術的發展歷程
1)視覺教育階段(20世紀初~30年代)
2)試聽教育階段(20世紀30~50年代)
3)試聽傳播階段(20世紀50~60年代)
4)教育技術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
3、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加快,教育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之中,體現在:
1)教育技術作為交叉學科的特點將日益突出
2)教育技術將日益重視實踐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術將日益關注教育環境下的學習心理研究
4)教育技術的手段講日益網絡化、智能化、虛擬化。
4、談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的認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面向時代的發展創新人才的培養。具體體現在:
1)充實、拓展課程的學習內容,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5、行為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1)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
巴甫洛夫首先發現條件反射機理
2)學習是嘗試錯誤的過程(桑代克)
3)學習成功的關鍵依靠強化斯金納
6、行為主義理論對教育技術的影響對于我們有哪些借鑒?
1)程序教學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影響
斯金納提出程序教學的原則:積極反應原則、小步子原則、及時強化原則、自定義步調原則、低錯誤率原則
2)程序教學對教學設計的影響
它建立的一系列學習原則和開發程序教材的系統方法,直接影響了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的發展。
7、加涅提出的九段教學法
第一段
引起注意
第二段
告知目標
第三段
提示回憶先前的知識
第四段
呈現教材
第五段
提供學習指導
第六段
引出作業
第七段
提供反饋
第八段
評估作業
第九段
促進保持和遷移
8、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觀點
1)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它不包括結構性的知識,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
2)學習過程同時包含兩方面的建構,即對新知識的意義建構和對舊知識的重組
3)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標準的理解
9、網絡傳播及其特征
網絡傳播是以計算機網絡為物質載體進行傳遞或交流信息的行為和過程,是一種新的傳播方式。
特征:傳播的數字化
傳播的互動性
傳播的快捷性
信息的大容量
檢索的便利性
媒體的綜合性
信息的再生性
傳播的開放性
傳播的選擇性
10、幾種代表性的傳播模式
1)拉斯威爾傳播模式
2)香農--韋弗傳播模式
3)羅貝傳播模式
4)海曼—弗朗克傳播模式
11、教育傳播的基本方式
1)自學傳播
自學者在不同環境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師替身,與自我進行交流。
2)個別模式
是傳播者與受傳者單獨面授知識和經驗的一種教育傳播方式。
3)課堂傳播
為普遍采用的傳播方式,一般以教師講解為主
4)遠程傳播
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體向受教育者傳遞與交換教育信息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分為六個階段:確定教育傳播信息、選擇教育傳播媒體、通道傳播、接收與解釋、評價與反饋、調整再傳送。
12、簡述教育媒體在教育傳播活動中的基本功能
傳遞信息
教師可以通過這種轉換來提供信息,學習者可以通過這種轉換來獲取信息
存儲信息
教育傳播媒體能夠把教育信息以語言、圖像或聲音等多種形式存儲起來
控制學習
各種教學媒體都有控制學習環境的作用,但在控制的程度方面有所不同
13、視覺媒體及教學時常用方式
利用投影片等視覺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能將復雜、真實、重要的圖形、圖片在課堂中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利于細致、長久地觀察事物現象,形象、生動,對于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是非常有益的。
常用方式:圖片講授法、實物實驗演示法、錄音配合教學法
14、聽覺媒體……
一般應用于語言、音樂、語音教學或渲染情感氣氛方面
輔助教學的主要作用與應用方式是:擴大教育規模和范圍、提供標準典型的聲音示范、提供個別化學習的聽覺自學材料
15、視聽媒體……
視聽媒體表現手法豐富多樣,不受時空限制。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方式有:主體式教學、補充式教學、示范式教學、個別化教學。
16、概念圖的教學意義
①概念圖是一種教學工具
、诟拍顖D是一種教學策略
③概念圖是一種評價工具
17、虛擬現實技術及其主要特征
虛擬現實技術是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后興起的更高層次的計算機用戶接口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通過多種傳感設備使用戶“融入”到該環境中。
主要特征:交互性、沉浸性、想象性
18、搜索引擎的檢索功能
、僖话銠z索功能:布爾邏輯檢索、詞組檢索、截詞檢索、字段檢索
、谔厥鈾z索功能:自然語言、多語種檢索、區分大小寫檢索
19、電子郵件地址
用戶名@提供電子郵件服務的主機域名zhangsan@163.com
20、什么是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
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它是指學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旨在伴隨著學習的過程使學生同時獲得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與體驗。
特點:學生的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給學生提出待學習或待探索的主題,學生借助于Internet網絡、圖書資料和其他多媒體信息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21、在基于I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的幾個方面
、僭诨贗nternet的資源型學習中,學習的中心是學生,應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谄浯,應當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手段。
、墼俅,應當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教師必須進行適當引導。
22、簡述從教學媒體劃分遠程教育的類型
、俸诮虒W模式
、跓o線電廣播教學模式
③電視教學模式
、苡嬎銠C網絡教學模式
23、現代遠程教育與教師
、倮矛F代遠程教育提高教師學歷
、诂F代遠程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
可以共享教學資源
、劾矛F代遠程教育改變教學方式
24、現代遠程教育與提高學生素質與學習能力的關系
①基于現代遠程教育的學習方式轉變
自主學習
、诂F代遠程教育與課堂練習
如預習時的討論、資源的搜索與管理、協作評改作文等
“第二課堂”
25、多媒體教室以及功能
多媒體教室也叫多媒體演示室,是根據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將多媒體計算機、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化教學媒體結合在一起而建立起來的綜合教學系統。
功能:①連接校園網絡和Internet,使教師能方便地調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實現網絡聯機教學。
、谶B接閉路電視系統,充分發揮電視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垩菔靖黝惗嗝襟w教學課件,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
、懿シ配浵瘛CD、DVD等視頻教學節目。
、菡故緦嵨、模型、圖片、文字等資料。
⑥能以高清晰、大屏幕投影儀顯示計算機和各種視頻信號
⑦用高保真音響系統播放各種聲音信號。
26、教學設計的特征(1)、以系統思想和方法指導,探索解決教學問題的有效方案,目的是實現效果好、效率高和富有吸引力的教學,最終促進學習者的學習和個性化的發展。
(2)、以關于學和教的科學理論為基礎。
(3)、重視學習背景和學習者的分析。
(4)、教學設計既遵循科學性又體現藝術性。
(5)、而且體現著強烈的社會交往性。
27、教學設計的過程模式的基本特點
(1)、以特定的理論為基礎、在教學設計的實踐過程中形成。是教學設計實踐的簡單化形式。
(2)、可以用來指導不同背景下的項目設計,并為實現特定的目標服務。
(3)、以文字或圖表的形式進行描述,或者兩者結合進行描述。
28、教學設計的前期分析
學習需要分析是以系統的方式找出學習者在學習方面的目前狀態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態之間的差距。
學習任務分析是教學設計中最為關鍵的教學資源分析階段。
學習者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學習者的學習準備狀態以及學習風格與學習動機等因素。
學習背景是指持續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復雜系統。
29、結合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簡述對于教學設計產品,即教學設計方案的形成性評價的實施過程。
(1)、制定形成性評價計劃:確定收集數據的類型、確定上述類型資料的評價標準、選擇數據收集的對象、確定日程安排
(2)、收集數據
(3)、整理分析和歸納數據
(4)、形成評價結果
30、教學評價的意義
教學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師生發展,推動教學改革正起著日益顯著的作用。
五、論述題
1、結合本專業的特點,談談你對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目標的認識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融入教學過程,達到對某一學科或課程學習的改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使傳統的信息技術從只進行輔助教學的誤區中擺脫出來,強調系統、全面地看待信息技術,強調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與學模式,強調學習者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探究、協作式學習。
2、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在哪些項目上分別從技術和人文層面體現了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
作為準教師我認識到教育技術能力是教師專業素質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提醒我首先要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學習者的理念,要擁有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一完善自身素質結構的意識與態度,要堅定學好一門技術的想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
略……
3、如何將教育傳播的基本原理運用與課堂教學?
(1)、共同經驗原理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必須建立在雙方共同經驗的范圍內
(2)、抽象層次原理
各種信息符號的抽象程度必須掌握在學生能明白的范圍內
(3)、重復作用原理
例如在幾個不同的場合下接觸某個外語生字
(4)、信息來源原理
教師作為教育信息的主要來源,應樹立為學生認可的形象與權威
4、簡述“經驗之塔”理論的內容和基本觀點。
把學習得到的經驗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為三大類十個層次
(1)做的經驗:有目的的直接的經驗
設計的經驗
演戲的經驗
(2)觀察的經驗:觀摩示范
野外旅行
參觀展覽
電視和電影
靜態圖像
(3)抽象的經驗:視覺符號
言語符號
基本觀點:
1)“塔”中最底層的經驗,是最直接的具體的經驗,越往上升,則越趨向于抽象;
2)教育應從具體經驗入手,逐步過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只滿足于獲得一些具體經驗,而必須向抽象化發展,使具體經驗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學校中,應用各種教育、教學工具,可以使教育更為具體、直觀,從而去獲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經驗之塔中層的視聽教具,比如言語、視覺符號更能為學生提供較具體的和易于理解的緊噶一年,它能沖破時間的限制,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
5、結合個人經歷說明視聽教學媒體在實際中的應用。78
6、計算機輔助教學幾種基本模式以及各自的特點。90
(1)、操作與聯系
(2)、個別指導
(3)、教學測驗
(4)、教學模擬
(5)、問題解決
(6)、教學游戲
7、你對三種多媒體創作軟件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
(1)、基于頁面的工具
也稱為卡片式創作軟件,最常用的就是Office軟件中的PowerPoint了
優點:簡單易學,很適合于初級用戶制作簡單的多媒體課件
不足之處:表現媒體不是很多,不能隨意改變順序
(2)、基于圖標的工具
也稱為圖標式創作軟件,典型的就是AuthorWare了
優點:可以靈活變動,不限文本,切換更加簡單。學習適度適中。
不足之處:數據量大,不易于上網實時傳輸
(3)、基于時間的工具
Flash便是了
優點:數據量不大,可以做到適時發布
不足之處:制作難度大,而且費時費力,對于初學者比較困難
8、如何組織微格教學訓練?為了適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開展哪些微格教學訓練?
微格教學主要應用于師范院校學生的教學實習和試講,它將完整的教學過程分解成許多容易掌握的單項教學技能,采用微型課堂的形式,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行模擬教學訓練,以提高試講人的教學技能。
微格教學的實施通常包括學習相關知識、確定訓練目標、觀摩示范、分析與討論、編寫教案、角色扮演與微格實踐、評價反饋、修改教案等步驟。
教學訓練:導入技能、教學語言技能、提問技能、講解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演示技能、板書技能、結束技能、課堂組織技能
9、結合實際談談如何發揮教育技術在評價中的作用。
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評價提供了先進的平臺和良好的支撐環境,在傳統評價技術的基礎上借助網絡化、智能化、多媒體化、數字化等現代教育技術可以進行大量數據處理,大大減少人力勞動。
(1)工藝學記錄
就是使用錄音帶、錄像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2)學習反應信息分析
運用信息技術設備裝配起來的學習反應分析系統,全班同學都可以在座位上的應答器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做出選擇性的回答。
(3)電子檔案袋
收集多媒體的素材
(4)數據處理軟件
最常用的是Microsoft Excel統計處理軟件。
【現代教育技術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試題及答案02-25
java筆試題及答案08-20
英語面試試題及答案02-18
外企面試的經典試題及答案02-18
經典java筆試題及答案分享02-25
報社筆試題目及答案03-23
2017華為筆試題及答案02-23
醫院面試試題及答案02-18
經典面試題 及答案分析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