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學生擇業:女大學生求職要過五關
“留不住人錯不在用人單位”記者:似乎很多用人單位都在抱怨,原因是招錄進大學生后,時間不長就有人決意退出,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用人單位不善于使用人才,還是薪酬過低﹖
閆清閣:首先要說,留不住人錯不在用人單位,現在市場通行一句話,大意是滿3月和1年期是道檻,指的就是大學生跳槽,類似情況多數用人單位都會遭遇到。形成原因是部分學生對自我定位不準確,不滿足于現狀,加上剛進入社會,還不能適應規律性的工作,比較散漫,一旦現實和所想發生偏差,或是不能很快取得業績,他們往往會選擇放棄。
李書。嚎陀^上講,現在的企業在管理上和用人機制上,已經有了較大改觀,特別是更重視對員工素質的培訓,也舍得投入。大學生進入用人單位后,至少一年時間里,處于培訓期,對企業來說就是一種付出,甘愿付出的背后,是用人單位對所選人才寄予一定期望,如果不能客觀對待,既傷害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信心,勢必也給自我職業生涯增加了曲折。
女大學生求職要過五關
地域關。非理性的地域偏好和個人因素,無形中縮小了女大學生的就業區域。受地域影響,不少省內大學生在入學時就被家長灌輸:找工作除了西安別的不要考慮。
身份關。畢業院校、生源素質、戶口問題等一系列被物化的指標都與身份有關。非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被指“出身不好”,即使是研究生,也會被細究本科母校所在。
面試關。其實從遞簡歷開始,困窘已經到來,這也就不難理解部分女大學生拍寫真作為簡歷封面。女大學生除過要擔心外在形象,還時常會遇到隱私盤問,諸如有無男友,會不會飲酒、交際等等。
年齡關。就業還是深造,大多女生都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繼續考研深造,學歷高了,年歲也“高了”,比較優勢再度喪失。更有用人單位認為,女研究生畢業時多數在24至30歲之間,正值婚育高峰,機會成本太大,寧要素質稍差的男生。
心理關。社會上關于“女生就業難”的說法也束縛了部分女生。不少女生在工作信息的收集、爭取機會等方面,顯得比較被動。這種情緒已經開始向低年級女生延伸,不少女大學生在大三甚至大二就開始琢磨工作的事。
大學生首月工資變遷
1955年,一位大學畢業生領到的第一筆工資是56元整,50年后的今天,這個數字翻了幾十倍,達到數百元甚至幾千元不等。
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分配到各企事業單位的10多萬大學生的工資基本都是相差無幾,一般第一個月都在行政21級到23級之間,十年甚至幾十年都沒有明顯變動。當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月工資在30至60元之間,那時的大學生屬于真正的高收入階層。
1984年國家開始上調工資,到80年代中后期,大學生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幅度比較可觀。從1996年開始特別是1998年以后,大學生包分配制度逐漸被市場打破,大學生工資低的不足500元,高的達到4000元甚至近萬元。
【關注大學生擇業:女大學生求職要過五關】相關文章:
關注大學生就業:女大學生求職要過五關02-21
大學生求職:先就業后擇業11-14
女大學生的求職故事05-24
大學生擇業傾向02-18
改變大學生擇業觀_求職故事11-30
女大學生求職的出路分析11-11
女大學生上演另類求職11-15
女大學生暈倒求職路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