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就業考驗國大學教育
考驗中國大學教育
近日,有調查顯示,中國本科生的就業率低于高職生的就業率,甚至出現大學生身價不如農民工,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中國大學教育。那么,中國大學教育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有學者認為,高校在招生及教學環節上采用的是計劃模式,而到了人才輸出時,卻遵循市場經濟模式,完全由畢業生自主擇業就業。兩者沖撞,引發矛盾,其結果就是就業難。
“目前,一般大學的專業結構和勞動力需求結構完全不一致。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大學培養不出來;大學培養出來的,市場又不需要。”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告訴記者,市場更需要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企業招人的基本宗旨是,企業希望每個員工創造比他在企業獲得更多的價值,而這種價值更多更好。因此,建議不同層次的大學生給自己不同的定位,盡量避免在相同的職位的惡性競爭,能夠創造出高價值的人才才有競爭力。
怎樣培養出更多有高價值的人才呢?為了避免中國大學教育與就業漸行漸遠的尷尬,只有提高大學教育的質量,改變大學教育的模式,降低應試教育的比重或者徹底改革應試教育的模式,從培養學生的實戰經驗出發,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緩解“大學生結構性就業難題”。
考驗中國職業培訓
“中國人才的培養應該分行業呈不同類型培養”,有關教育研究專家認為,雖然中國還處于第一次工業化期間,經濟結構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同時由于受經濟結構所限,中國大學教育不可能跨越金字塔階段,脫離以基層培養為主的模式。
但是,這對于哪些技術密集型行業(如軟件等IT行業)來說,一方面,中國大學教育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差距日益明顯;另一方面,中國大學教育已經不能再滿足行業的發展。中國的職業培訓逐漸嶄露頭角,在橄欖型人才培養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真正考驗中國職業培訓水平的時候到了!”北航科技園副總經理、北航天匯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先生告訴記者,對于中國培訓行業來說,現在的就業問題,可以說是機遇,但更多的是迎接挑戰。機遇是應聘者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他不得不進入培訓機構學習。但挑戰就是,現有的培訓教育模式,能否真正“拯救”就業問題,拯救中國的教育,而解決就業問題,最關鍵的是培訓課程的實訓水平。
考驗中國實訓水平時刻來臨?
所謂“實訓”,就是以實際訓練,通過實戰案例鍛煉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工作技能。但是,據了解,以軟件人才培訓為例,現在絕大多數軟件人才培訓機構的實戰案例仍然是兩三年前甚至更早的,與軟件行業的日新月異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學員所操作和鍛煉的實戰內容已經過時,怎樣解決學員的及時實訓問題,真正模擬即將到崗的職位工作,是現在軟件人才培訓機構面臨的難題。
【大學生就業考驗國大學教育】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or就業指南11-22
大學生畢業就業方向11-19
大學生就業評價11-20
大學生 你"被就業"了嗎11-19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促進大學生就業11-15
緩解大學生就業難題需降低教育成本11-19
大學生張磊的就業故事11-21
大學生就業技巧淺談02-21
大學生就業缺什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