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跟蹤大學畢業生多年就業情況
日前,麥可思《201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正式出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就此發表評論,認為跟蹤大學畢業生多年就業情況意義重大。他建議教育部門和大學,慎重考慮建立全新的就業評價體系,將畢業半年后與中長期就業情況統計作為重點。這可引導大學轉變急功近利的就業工作方式,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
就業藍皮書今年新增了“大學畢業生中期職業發展報告”,系基于對2007屆大學畢業生的半年后和三年后兩次跟蹤調查而得。熊丙奇認為,這不僅對了解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后的職業轉換、就業的穩定性、晉升、能力要求、培訓、自主創業的變化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提醒教育部門和大學,要改變傳統的大學生就業統計辦法,不能再用初次就業率,也不能只用半年后就業率來評價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而應該持續跟蹤畢業生畢業3~5年,甚至10年的就業。
客觀而言,教育部門和勞動人事部門,已認識到統計初次就業率的弊端,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已有所調整,既統計截至每年6月30日的初次就業率,也統計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但熊丙奇指出,總體來看,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還是比較重視初次就業率。究其原因,在教育部門和高?磥,初次就業率學校容易統計,學生離校之后有不少就與學校失去聯系;另外,初次就業率的高低,似乎與學校的就業工作好壞有關,而學生離校之后找工作,就與學校關系不大了。而據麥可思的調查,42%的2007屆大學畢業生3年內轉換了職業,其中本科這一比例為33%,高職高專為50%;46%的2007屆大學畢業生3年內轉換了行業,其中本科這一比例為39%,高職高專為53%。這表明,以畢業初期的就業情況來評價學生的就業質量,是不可取的,以此作為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依據,更可能產生誤導。
他進一步說,正是由于目前的辦學狀態,導致很多大學急功近利地抓初次就業率,本來以能力為導向開展教育的大學,也變為以職業和就業為導向,大學整體出現變為職業培訓所的傾向。而跟蹤大學畢業生中長期的就業情況,將對大學整體辦學提出全新的要求,同時改變目前的就業情況統計方式。
熊丙奇為此支招說,一則大學不能把畢業生離校作為就業工作的最后節點,而應該持續關注大學畢業生的長期就業;
二則大學不能把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作為評價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三則大學不適宜由自身來統計就業率,而須由社會第三方機構統計。
【應跟蹤大學畢業生多年就業情況】相關文章:
大學畢業生就業應看重什么02-20
畢業生就業情況報告01-02
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01-26
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須知03-03
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報告10-22
畢業生就業前應做好哪些職業準備?11-11
困難大學生就業情況03-02
最新暨南大學就業情況詳解01-24
東北林業大學就業情況02-23
就業亂象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選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