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培訓:透視“培”和“訓”
企業培訓:透視“培”和“訓”
“培訓越來越難做了……。”
和智業界的朋友們每每聚會,討論培訓現狀都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筆者結合自身做培訓體會,靜心沉氣回顧,感到一個培訓師“培”的過程不能做到培育、培養、栽培;“訓”的階段做不到訓勉、訓練、訓戒這些與時俱進的能力,會死的很難看。
現將近年看到、聽到、親歷到的資訊分七個層面予以歸納。
一、企業在顧慮:
這些年“大師”怎么會層出不窮?企業如此質疑的聲音,意味著培訓業已亂像叢生,師資狀況讓人無所適從了。那么接下來掛著各類“著名、第一、首席”頭銜的人在游走企業,只有步步“火焰山”、次次“華容道”的結果了,其間只有“剪刀+漿糊”本事的人、喜歡往自己臉上不停貼金的人,炒作的泡沫多會被企業扎破,讓“大師”變成“狗屎”。
二、行業在洗牌:
把演講當培訓者,缺少互動容易導致臺上天花亂墜,臺下的昏昏欲睡;把講座當培訓者,聽得懂不代表做的會,受訓者課堂上聽的心醉,工作中做心碎;缺少實戰經驗的培訓師會形成講的天衣無縫,受訓者做的時候四處裂縫……,不能確保受訓者知行合一的老師,“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命運就注定了。
三、技術在驅動:
孔子的年代,知識需要刻在竹簡上才能存儲,資源的稀缺導致學生要跪著聽,老師可以躺著講;蔡倫的年代,知識可以毛筆寫在便攜、低成本的紙張上,易流傳的局面打開,使學生站著聽,老師坐著講的格局形成了;
畢昇的年代,活字印刷術的成功讓知識可以大量普及,學生坐著聽,老師站著講的時代來臨了;3G的時代,想獲取的知識可以手到擒來,沒有在營銷各層面真刀真槍的領悟過的老師,恐怕連學生躺著聽,老師跪著講的資格都沒有。
四、員工在思量
我的能力在導入期企業給“蘿卜”吃,期盼其早早長大;剛進入成長期當“炮灰”使,讓我傷痕累累;成熟期更有“大棒”吃,體力智力被壓榨的奄奄一息;進入衰退期企業就像彈“煙灰”一樣把我彈掉。肝腸寸斷的員工一旦看透企業如此伎倆,心靈契約會迅速背叛,導致培訓好了就培訓跑了的結局意味著培訓師費力不討好、企業“燒錢”也無效。
五、流程在重組:
昨天、培訓像唱大戲,逢年過節企業才做一次。今天、為了溝通順暢培訓、為了業績提升培訓、為了戰略導入培訓……,培訓目的多很單一。明天、培訓后的成果與人資考量結合、培訓與項目推廣打包,形成整合力量……,培訓與企業組織架構各個環節的匹配要求日漸提高,這對培訓師的戰略素養、戰術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六、行業在洗牌
或大勢所趨、或環境所迫,“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培訓師有違企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托付,下課是必然;教授“規則之內、道德以外”的培訓師會讓企業“贏了別人、敗給自己”,被“黃牌警告、紅牌下場”是結局;具備“十年眼光看現在,百年心態做此刻”素養的培訓師,能“醫者父母心”,讓企業發展具備可持續性,洗牌浪潮中起到的自然是王牌。
七、培訓師在頭皮發麻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作為孔子對受訓者的施教至理,考量著每個培訓師的潛力。
“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舉一隅”三句:舉出一個角為例來告訴受訓者,而他不用心思考其他三個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孔老師的意思換成今天的說法是,一人不思考、沒體會,想說說不出來時,就別費勁開導他;如果不是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你啟發他永遠是多余。如果沒有舉一反三的求知欲,就甭教這寶貝兒了。
當前生活質量的提升、企業組織架構的老化等因素使很多人進取心下滑,導致企業資本渴盼的雙眼,齊刷刷看著培訓師們,如何發掘受訓者的本源驅動力,使之“憤”、使之“悱”……,可謂“路漫漫其修遠兮……”。
小結:經歷過以上得失成敗的企業都明白,不能為自己素養負責的培訓師最終結果只能是“好傻好天真”的命運,培訓就像“十月懷胎”,成功是“一朝分娩”,只有建立以員工“終身成長末班車”為目的的調研、培訓、激勵、考核、提升系統建設,才能為企業建立起來一座最廉價也是最堅固的城防。
析“培”和“訓”
培訓,其實就是讓組織架構的人們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不斷升級,擁有日漸增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素養的培訓師,意味著已經掌握自身成長可持續的法門,這也是企業的終極目標,更是每個受訓者成長的支點。
有三個角度可以論述:
一、從專業的角度看,培訓師師資內容的精準、精細、精致是關鍵。
這要求培訓師認真比聰明更重要,如企業的整體調研、員工的行為觀察完畢后,再確立培訓目的、培訓計劃、培訓資源、培訓評估、實操驗證、關鍵節點把握等過程,才能把培訓工作做得好。培訓師切忌調研不清,站在課堂上“雞同鴨講”,損人不利己。
在專業層面筆者心得,培訓的基礎工作落實到位后,企業可以自己聘請一位月薪只付28元的“老師”即可,這不是開玩笑,每月8元買《銷售與市場》的渠道版,10元買評論版、10元買管理版,其實效思路對多數企業的戰略、細節、執行能發揮舉足輕重作用,近5年來,筆者幫一些企業定下了“做市場,讀《銷售與市場》;讀《銷售與市場》,做市場”的培訓戰略原則,兩三年就有效達成了許多中高層和骨干“管教一體、知行合一”的能力。
二、從敬業的角度看,培訓師幫助營銷人員對知識會學、會用、會教是關鍵。
這要求培訓師身教勝言傳,口頭敘述的內容,在實踐中也能手把手,心連心的指導受訓者,對于優秀的受訓者,更要培訓其將該項知識教授同事的能力,做不到這些的培訓師,課堂上只能上演“關公戰秦瓊”的把戲,難免被“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學員們淘汰。
在敬業層面筆者看到,實操現場,關注買賣雙方“成交”的營銷人員和關注消費者使用“舒適”的營銷人員,業績多對比鮮明。顧客作為企業最好的老師,不懂得拜師學藝者,結局只能是“沉舟側畔千帆過,枯木前頭萬木春”。培訓師必須做到更勝幾籌,才能賺足人氣,贏夠人脈。
三、從事業的角度看,培訓師引爆每個團隊成員對知識的自學、自知、自省的心態是核心。
任何人都明白“謙”可以確保一個人具有“空杯”心態,汲取養分。但知易行難,想請每位受訓者自發學習,從而確保企業是由良性個體組成的學習型組織,可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筆者實踐中求索,每次培訓前隨機分組,每組自發選好領導后開始授課。
一個課題小結時,請每個小組討論發言課程可以帶給是自己在實際工作產生價值的內容,多可以看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思維迸發,使“爭學”的氛圍迅速引爆。
接下來將每個小組總結出的文字體會依次交給下一個小組討論,請他人汲取認可成份,“求知”的境界會迅速提升。
討論結束前,每個小組負責人必需把小組每個成員的優點總結出來,予以公示,每個人“自省”的心胸就會迅速打開。
在事業層面筆者領悟,“謙”通過這種人類“見賢思齊”本源方式,導入“智者多詐、勇者多怒”的受訓者內心后,企業收獲的的附加值還會有,多數人學“謙”能“融”,企業學“謙”得“和”,因為長期堅持每個人必需認可他人優點去成長的規則,會促使一個人身心自我的和諧,與組織架構和諧、與自然環境和諧,這種心態在潛移默化到組織架構的每一個角落,達到“上下同欲者勝”格局。
小結:在這三個層面浸泡的透骨入髓了,我們會發現只有將能引發受訓者心靈深度認可的行為,規范成為的循序漸進梯次,“培”和“訓”才會具備“永動機”功效,在以此為原則的實操中,筆者總結了六個要素,組合后用于培養“能站在高手肩膀上的人”效果良好,現供培訓師和企業參考。
【企業培訓:透視“培”和“訓”】相關文章:
企業培訓,豈能有“培”無“訓”11-14
企業培訓:培為輕,訓為重11-10
員工培訓:“培”為輕,“訓”為重11-08
“培”與“訓”的辨證02-18
企業培訓之如何建立企業內訓師隊伍02-21
銷售職場透視03-01
關于綜合管培和技術培訓生的面試問題11-19
蔣錫培:民營企業的回歸02-18
2015國培計劃培訓心得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