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師資培訓總結發(fā)言
我此行的主要任務其實很簡單,就是學習。跟著范老師近距離學習他講課的方式、技巧等,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不足。很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幾天中有一個提高,但也深知這些東西不是短短幾天就可以完全掌握的,即使掌握了技術層面的東西,仍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慢慢積累,這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我的問題很明顯,自己也很清楚,就是如何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宣講的要領,將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核心價值觀以一種貼近學生思想與生活的形式,理論知識與現實實踐完美融合的方式,不僅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而且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達到學院所倡導的成人教育的目標。因此,在聽范老師給11級男生做講座的過程中,在范老師給我們培訓如何進行課程設置、如何講授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講座結束后回去總結座談的過程中,我總是搜尋對自己有幫助的點,記錄建設性的建議,思考自己在課堂上應怎樣做才能避免僅僅只是傳授知識,怎樣講課才能更好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才能達到一個雙贏的效果?這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困惑、也是一直思考、迫切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帶著這樣的疑惑、思考和希望,六天里面絲毫不敢懈怠,不斷學習、總結,期待收獲。
綿綿的陰雨中,嘹亮的軍歌中,匆忙的腳步中,緊張的狀態(tài)下,六天的時間很快便結束了。通過這六天的學習與實踐,不敢說收獲巨大,但很真實的感受就是收獲的確不少。
一、首先,通過范老師對講座內容設置的邏輯思路的分析與解釋,了解了國學課應該怎樣去講,這點對我?guī)椭艽蟆?/strong>
關于教學體系的架構,范老師主要從“體—相—用”三方面對所授內容進行整體規(guī)劃。
體:即將傳統(tǒng)文化的理論上升到一定高度進行闡述,讓同學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與源頭。
理:即道理、原則。就是告訴學生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好。但這點很難把握,稍有偏差就會變成說教,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其實道理學生都懂,所以在這一部分可以點到為止,不用講太多。
用:即實踐,這是講課的重點內容,重點講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現實生活的影響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用古代的、現代的、我們身邊的例子開理,讓學生與自己的現實生活相對比,將傳統(tǒng)文化落實應用在學生生活中,使他們從中得到啟發(fā)。例如用古人相交坦誠以待、以信為先的事例與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交以利益為先的現實相對比,進而引導學生理解“真誠待人、以信交友”這一理念,強調與朋友相處過程中真誠、信用的重要性。從教書育人這一角度出發(fā),應該想學生所想,將我與學生、學院看做一體,把學生和學院的事當做自己的事,把他們的煩惱和難題當做自己的難題,這樣才能做到與教學對象的對接。
傳統(tǒng)的教學只是傳授知識,老師是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老師只需羅列知識,學生只需做好筆記。但國學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它更多地是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世界觀的培養(yǎng)與引導,知識只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成人的教育才是重點和最終目的。那要達到這樣的效果,課堂上的把握就很重要。一定要避免只是傳授知識,或者僅是枯燥的.說教,而是既要有理論知識的支撐,又要有些許的說教,更重要的是要有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自己覺悟,并能在以后身體力行去改變的效果。只有這樣將知識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才能達到國學課所要達到的目標,才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
二、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授課形式以及課程內容的規(guī)劃,范老師講到一定要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不能拘泥于課本上的知識,而應該將傳統(tǒng)文化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在講課前一定要將課堂內容了記于心,熟悉哪些內容詳講、哪些略講、哪些要同案例相結合?同時,還要根據學生自身情況、學生聽課過程中的反饋信息等隨時對課堂內容進行調整,必須要讓所講內容的難易程度與學生的興趣、接受水平等相契合。
這一點也是不容易做好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發(fā)現問題、多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平時應該同學生多交流,尤其是在課后。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聽課后的感受,有一些好的建議或者想法也可以提出來,這樣就能在以后的課堂上進行改進,使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在紅河谷軍訓基地的六天,每天早上范老師給我們講傳統(tǒng)文化課要怎么上,中午下雨便給男生看視頻、誦讀弟子規(guī)、練習鞠躬,晚上范老師給男生做講座。每天都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每天都在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每天都親身體會著傳統(tǒng)文化對于心靈的洗滌。早上,學習著講課的技巧等實際的、有幫助的內容,下午同學生們一起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晚上又同他們一起繼續(xù)學習、繼續(xù)體會傳統(tǒng)文化給予的智慧與力量。在晚上的講座中,我主要負責拍照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最能體現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心理狀態(tài)的瞬間。抓拍了許多,認真記筆記的姿態(tài)、求知若渴的眼神、互動中的擁抱握手、有共鳴時的熱情鼓掌,等等。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這就是傳統(tǒng)文化給予我們的感動,這就是將傳統(tǒng)文化傳播下去、永不放棄的動力來源。每天都有著這樣的感動與激勵,它使我更加堅定的想要去做好這件事。
對于講國學課,我一直對自己沒有信心,之前是,現在依舊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大師都不一定能將其融會貫通,更別說還很稚嫩的我。
首先我在知識上的儲備還很不夠,很多東西都是只知其表,理解的不夠深入,這還需要在以后不斷學習,并結合閱歷的不斷豐富、體會的不斷深刻進一步加深對古代精神文化的理解;
其次,通過一次試講的練習,發(fā)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上還是不能將理論與實踐很好的結合,這主要還是因為自己社會閱歷的淺薄。二十幾年的時間一直都呆在學校里,在學校主要就是看書、學習,周圍的人也都同我一樣,很少接觸到社會的最本質。這個問題雖然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新聞有所緩解,但是來自外在的經驗畢竟不如親身經歷那樣讓人感受深刻,所以在這方面的欠缺是我最大的不自信;
再次,在試講過程中也發(fā)現自己在教學技巧、課堂氣氛的整體把握、與學生的互動等方面存在不足。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以后的實踐教學中全面改進。不僅要多看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還要多聽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的課,尤其是思政這種與現實生活練習非常緊密的課,學習他們如何將枯燥的理論教條融于生動形象的案例教學中,讓學生既了解了知識,又有所啟發(fā),知道自己以后該怎樣去做。另外還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
總之,通過這六天的學習,我的心態(tài)、思想、教學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和提升,但也通過這段時間的經歷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也了解了怎樣在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過程中改進這些缺點與不足。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悟性很高的人,許多改變與提升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但是既然認識到了這些問題,那我就會認真對待,并努力去改變。
我始終堅信一句話:“功不唐捐。”只要勤奮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國學師資培訓總結發(fā)言】相關文章:
崗前培訓總結發(fā)言稿09-24
企業(yè)培訓師資格認證10-01
國學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01-20
奠中書院(山西河汾國學培訓學院)12-10
中央音樂學院師資培訓心得07-27
關于海外本土漢語師資培訓的幾點思考09-27
淺談小學英語師資培訓體系的構建論文09-10
教師培訓發(fā)言稿01-24
國學培訓心得體會通用1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