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人故事經典(15篇)
中國名人故事1
魏文侯講誠信
戰國時代,魏國的第一個國君叫魏文侯,由于他處處誠信待人,無論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都敬重他,魏國因此迅速強大起來。
有一次,他和管理山林的人約定,次日下午到郊外去打獵練兵。到了次日,下朝后舉行宴會,魏文侯準備在宴會一結束,就去打獵練兵?墒,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看看快到中午了,雨還是不停,而且越下越大,魏文侯起身對席間的眾臣說:“對不起,我要告辭了。趕快準備車馬,我要到郊外去打獵練兵,那里已有人在等我了!北姵家灰妵坝瓿鲩T,都走上來勸阻。這個說:“天下這么大的雨,怎么能出門呢?”那個說:“去了也無法打獵練兵!”魏文侯看看天色說:“打獵練兵是不成了,可是得告訴一下那位管理山林的.人哪!”眾臣中有一位自告奮勇的人說:“那好,我馬上去告訴!蔽何暮畎咽忠粩[說:“慢,要告訴得我自己去。昨天是我親自跟人家約定的,如今失約,我要親自跟人家道歉才行!闭f完大步跨出門外,頂著大雨往管理山林人的住處去。
中國名人故事2
高志鵬——暗黑中捕捉閃亮音符
高志鵬,男,漢族,1974年生,視力殘疾,山西省呂梁人,現為太原市盲童學校音樂教師。6歲時因手術失敗導致雙眼失明,13歲隨民間學藝,18歲成為太原市盲童學校插班生,28歲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他集寫詞、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創作數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近百家媒體對他的事跡進行過報道。
高志鵬出生在呂梁山區興縣,6歲時因手術失敗雙目失明。8歲那年,他讓妹妹拉著他的手到學校門外聽課,被老師發現,讓爸爸把他領回了家。爸爸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樣,爸爸教你拉二胡吧!”從那天開始,他踏上了音樂旅途,在自我心靈的舞臺上演繹起不滅的火焰和無盡的執著。高志鵬11歲時,二胡水平就已超過了父親,當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盲人音樂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樂中找到了屬于自我的世界。他跟著鼓樂班的'師傅們沿九曲黃河一路苦學,學會了各種民間小調、晉劇曲牌,學會了嗩吶、笙、簫、笛子等鼓樂班的全套樂器。15歲那年,父親為他買了8件樂器,讓他組建了自我的鼓樂班。從此,這位少年盲班主帶著一伙明眼人,開始在陜西、內蒙古一帶的農村闖蕩。幾年下來,他掙下的錢,不但貼補家用,建了新窯洞,而且還為兩個哥哥娶了媳婦,供妹妹讀完了初中。在外闖蕩的高志鵬第一次聽說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開啟了一扇窗戶,獨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學。在省殘聯領導的幫忙下,他成為太原市盲童學校的一名大齡插班生。
在盲校學習的兩年間,每到星期天,志鵬便抱著吉他、二胡到街頭賣唱,掙學費和生活費;上課時光又以飽滿的激情,投入于學習和創作中。1994年,他創作的歌曲《心聲》,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升華獎”新歌征集中,榮獲詞曲創作一等獎;歌曲《滿天繁星屬于你》,在全國第二屆盲聾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中,獲得一等獎及創作獎。當中殘聯主席鄧樸方把獎杯送到他的手中時,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點點期望。
盲校畢業他留校工作,20xx年在中殘聯的關懷下,他成為中國戲曲學院首位盲人進修大學生。在正規化、高節奏的教學環境中,為了趕上學習的進度,他幾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據盲文和課堂的錄音資料一點一點地摸索著指法。進修是拿不到學歷的,20xx年高志鵬便參加了成人高考并成為中國戲曲學院一名正規大學生。經過頑強拼搏,高志鵬不僅僅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他創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黃土情懷》,還分別榮獲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大賽金獎、銀獎。更令同學們嘖嘖稱奇的是,他利用業余時光,拜北京盲校李紅偉為師,靠著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時光學會了一般得用三年時光才能掌握的鋼琴調律技能!
如今,高志鵬的心中有了一個“神州萬里行”的計劃。他準備用兩年時光,走訪全國百所高校,為高校師生免費演奏自我的音樂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中國名人故事3
寇白門名湄,字白門,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艷”之一。
《板橋雜記》曰:“白門娟娟靜美;跌宕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然滑易不能竟學”正是由于白門為人單純不圓滑,而決定了她在婚戀上的悲劇。
崇禎十五年暮春,聲勢顯赫的功臣保國公朱國弼,在差役的護傭下來到了鈔庫街寇家,幾次交往后,白門對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禮,溫柔親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時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歲的寇白門濃妝重彩地登上了花轎。明代金陵的樂籍女子,脫籍從良或婚娶都必須在夜間進行,這是當時的風俗。朱國弼為了顯風和隆重,特派5千名手執紅燈的士兵從武定橋開始,沿途肅立到內橋朱府,盛況空前,成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親場面。
朱國弼實際上是一個圓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門是一時的需要,數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漸暴露,遂將寇氏丟一邊,依舊走馬于章臺柳巷之間。
1645年清軍南下。朱國弼投降了清朝,不久盡室入京師,又被清廷軟禁。朱氏欲將連寇白門在內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白門對朱云:“若賣妾所得不過數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得萬金以報公!敝焖尖夂笏齑鹪,寇白門短衣匹馬帶著婢女斗兒歸返金陵?苁显谂f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2萬銀子將朱國弼贖釋。
這時朱氏想重圓好夢,但被寇氏拒絕,她說:“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當可了結。
寇氏歸金陵一,人稱之女俠,她“筑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亦自嘆美人之遲幕,嗟紅豆之飄零”。后又從揚州某孝廉,不得意復還金陵,最后流落樂籍病死。當時文壇祭酒的東林領袖錢謙益作《寇白門》詩追悼曰:“寇家姊妹總芳菲,十八年來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紅淚一沾衣。叢殘紅粉念君恩,女俠誰知寇白門?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
中國名人故事4
大一統的中國剛剛締造的時候,蒙恬沒有機會去享受一個開國功臣應得的榮華,而是肩負著更艱巨的使命——北定匈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大軍攻破齊都,實現了秦始皇夢寐以求的全國統一。正當咸陽城里歡慶勝利的時候,秦國北部邊境傳來匈奴頻繁騷擾并大舉南侵的消息。匈奴軍隊殺人放火,搶劫牲畜財物,邊疆人民苦不堪言。這時,秦國剛剛統一,人心思定,軍民厭戰。蒙恬不顧連年征戰的辛勞,接受命令“北逐戎狄”,收復河套一帶。
面對匈奴的挑釁,秦始皇選擇了蒙恬領兵出征。這里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青年時代的蒙恬長年在北方邊境守衛,對匈奴的戰法極其熟悉,這是那些長年征戰中原的老將們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恬是秦軍里最富有進攻精神和野戰能力的將領,秦朝其他將領打的多是中原地區的攻堅戰,對于塞北草原上與匈奴的野戰并無多少經驗。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領30萬能征善戰的大軍,日夜兼程趕赴邊關。扎下大營后,他一邊派人偵察敵情,一邊親自翻山越嶺察看地形。第一次交戰,就殺得匈奴人仰馬翻,潰散草原。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發了最具決定性的戰爭。蒙恬跟匈奴人在黃河以北,進行了幾場戰爭,匈奴主力受重創。最后匈奴人被徹底打敗,向無限的北邊逃竄。史書上記載:匈奴人向北(逃竄)七百多余里。
蒙恬并沒有辜負眾望,一戰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飛魄散。賈誼也曾形容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這正是對河套戰役功業的'稱贊。后來中原再次大亂時,匈奴卻不敢深入漢境,這不能不說與此戰有很大關系。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齊,因破齊有功被拜為內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寵,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內謀,當時號稱“忠信”。其他諸將都不敢與他們爭寵。
秦統一六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后修筑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后受遣為秦始皇巡游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中國名人故事5
在東吳大學,林語堂的英文課從不舉行任何形式的考試。每當學期結束前,要評定學生的.成績了,他便坐在講臺上,拿一本學生名冊,輪流唱名,被唱到名字的學生依次站起來,他則像一個相面先生一樣,略為朝站起的學生一相,就定下分數了。
難得有幾位他吃不準的,便把他們請到講臺前來,談上幾句,然后定分。他說:“倘使我只在大學講堂演講,一班56個學生,多半見面而不知名,少半連面都認不得;到了學期終,叫我出10個考題給他們考,而憑這10個考題,定他們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他在課堂上總是隨時指認學生起立回答問題,幾節課下來,他便能記住全班學生的姓名了。未到學期結束,每位學生的學力和程度,他已有一個清晰的輪廓和印象,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訣。
據他的學生們回憶,林語堂“相面”打下的分數,其公正程度遠遠超過一般以筆試命題考試計分的方法,同學們心中無不信服。
中國名人故事6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令人糾結的事,如何化解,就需要我們的智慧和技巧了。不過別慌,當下一些明星也和我們一樣,遭遇了很糾結的事,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智慧。
周迅:遭遇緋聞,巧借“外力”
近期。周迅與陳坤的緋聞鬧得沸沸揚揚,不久前。兩人一起出席大型活動,雖然異口同聲表示沒有發展可能。但處處顯得感情要好,連答案也復印,可謂默契十足!周迅與陳坤一向感情要好,最近周迅還頻頻在陳坤的網志上出現,當中不乏一些臉貼臉的親密照,令緋聞傳得更加激烈。
這天,周迅與陳坤兩人一起出席由川久保玲設計、全亞洲最大、位于北京三里屯的LT BeijingMarket開幕派對,當記者要求周迅做訪問時,碰巧陳坤走開,周迅堅持要等他回來才受訪。問到會不會擔心緋聞炒得更熱?周迅笑說:“不是真的,所以不怕!眴柕桨l展可能?周迅說:“真的不會!逼浜笏檬种庾惨蛔仓郑竹R上“擋駕”,表示如果不問有關活動的問題,便會中止訪問。其后,周迅以一個溫情的微笑回絕了記者關于緋聞的追問。
對于明星來說,被無中生有的緋聞纏上既是在所難免。也是令人感到頭疼的。周迅在遭到緋聞的“糾結”時,顯得有禮有節,先是正面回應“不是真的,所以不怕”,顯得坦然而令人信服?捎浾卟⒉涣T休,這時,周迅巧妙借助身邊助手的力量,回絕了記者的追問,真是恰到好處。
王菲:對待紛爭,寬容以對
20xx年2月6日,王菲看到了一則新聞,說的是有關早前沈陽發生的萬鑫嚴重火災中,有一尊木質佛像完好無損的事。王菲看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便在微博中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不料她的看法招致了方舟子的反駁,他說,要是誰覺得這尊佛像沒著火是“不可思議”的話,就要拿一把火試試。王菲回復問方舟子:“要試什么?”方舟子回應:“這是用實驗檢驗傳奇!庇谑,王菲被惹火了,她在2月7日早上9時多以130多字反擊說:“不要科學地不講理!倍街圩右膊桓适救,引用王菲的句式寫道:“你不要信仰地不講理”,并連用三個反問句駁斥王菲的看法,將話題擴散到“信仰和教養的關系”。
看到這場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爭執,王菲決定結束這場辯論,她對方舟子留言:“能跟你對話就挺不可思議的,不聊了,過年好!蓖醴品Q呼對方為“方老師”,最后還說“過年好”,被網友稱贊很有大將之風。方舟子在王菲“撤退”之后,戲謔地作出回應:“都說這絕塵而去的身影真有風度啊,以后兩軍交戰就比誰撤得漂亮。”
王菲針對火災報道提出質疑,本是一件小事,但是卻引起了方舟子的較真兒,二者因為意見不同,王菲和方舟子發生了不愉快的爭執。多少顯得有些無辜和委屈。對于一般人來說,自然是想分出勝負,然而,王菲并沒有非得一決高下,對于這種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她低調地“撤退”,并給對方足夠的尊重,其寬容的交際態度,無不令人感動,難怪連方舟子本人也以戲謔的玩笑收場。
趙本山:面對壓力,敢于自嘲
在20xx年的央視春晚中,趙本山在小品《同桌的你》中巧妙地即興發揮,自我調侃:“拉倒,別提他了,我最不愛看他,年年都出來,挺大個臉。”他這一番自嘲,很多人認為這是本山大叔的一種自信,有網友表示:“只有超級自信的人才敢如此自嘲。俺可是連自嘲的.資本都沒有呀!
對于趙本山來說,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從去年11月份開始,趙本山就十分忙,出席了《大笑江湖》的好幾次宣傳活動,又進行《建黨偉業》的拍攝,隨后又出席央視的跨年晚會,此外還出席了幾個晚會和發布會,好不容易回了沈陽,他還要為幾臺春晚的小品心急。
趙本山在春晚之后,年初一的凌晨四時左右發微博:“今天上臺前突然頭暈了,挺危險的。幸虧吸了點氧,可能是下午喝咖啡,心臟跳得快,血壓有點高。”
的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觀眾們欣賞到的,是演藝工作者們經過一次又一次修改、排練打磨而成的精品,在那些歡笑后面,飽含著他們的心血與汗水。有的節目甚至會在上臺前一刻被臨時拿掉。趙本山已經蟬聯多年“小品王”,加之身體原因,其面對的壓力可想而知。在節目中,趙本山以自嘲的方式來宣泄,顯得很有智慧,既發泄了情緒,贏得了觀眾的理解和支持,還緩解了壓力。
從這些明星巧妙應對“糾結”事的精彩例子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沒有過不去的坎,如果你還在為生活中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事而煩惱的話,不妨向明星們學習學習,相信只要我們掌握恰當的方式,就可以在糾結事面前,巧妙應對,活出閃亮的自己。
中國名人故事7
周恩來在南開學校讀書的時候,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到一面大立鏡前去照一照鏡子,鏡子旁邊貼著他書寫的警字:“面必凈,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敬宜莊。周恩來的'一生,始終是把這些話作為自己的鏡子的。
中國名人故事8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中國名人故事9
【一】中國歷代名人故事
廖昌永——這一響鐺鐺的名字,為我們中國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來為農民的兒子,廖昌永7歲那年,父親病故了,這對本來就十分貧困的廖昌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上學后,廖昌永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他對音樂的最初了解,來自于農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頭電線桿的喇叭里傳出的歌聲,如同細雨一樣,滋潤著他那顆熱愛音樂的心。從此,廖昌永不放棄任何學習音樂的機會。雖然他也曾失敗過,但音樂那優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濕了他枯干的心靈,最終他從陰影中走出來了,成為一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二】中國歷代名人故事
你一定久仰過著名作家——張海迪的大名吧!她是怎樣從一名殘疾人成為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呢?她是怎么克服困難與挫折的呢?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童年吧……。。
在五歲時,這個只能用畫筆來描繪一串串夢想的時候,厄運就無情地降臨在他身上,殘酷的剝奪了她的自由。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從此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她的美好人生就從此毀滅了嗎?不!我們的張海迪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圓了她的輪椅夢!
【三】中國歷代名人故事
華羅庚。初中畢業后,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后,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四】中國歷代名人故事
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于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
中國名人故事10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于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俱。”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彼虝鴷r,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臺。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中國名人故事11
華春瑩
1970 年,一個女孩出生在江蘇淮陰縣城的一個家庭,從小到大,她總是一頭短發,文文靜靜,很靦腆。
讀書的時候,她的學習成績不錯,熱衷于學生活動,組織能力很強,是班上的團支部書記,還是年級的學生會主席。
雖然她外表文靜,但是她骨子里面憋著一股韌勁,當時的淮陰縣只是一個很小很破舊的縣城,她的愿望就是發奮讀書走出這個小地方,當時她就有很遠大的志向。
那一年高考,她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英語系。
那一刻,她的命運開始轉折。
但是,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她感到有點格格不入,她只是“小鎮作題家”,盡管高中時英語成績不錯,但大學牛人太多,而且她的英語口語有濃重的口音,她開始感到自卑,不敢開口。
一年以后,她已經能夠熟練運用標準的倫敦腔,跟外教和同學,她都可以極其流利地對話,談笑風生
但她的目標并沒有就此為止,她拼命地擴充各種知識,培養自己的'獨特觀點和看事情的角度,把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四年本科生活中,她是宿舍里唯一一個沒談戀愛的女孩。
大學畢業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被外交部錄取,她是當年招錄的應屆畢業生中,唯一的一個女大學生。
她的名字就叫華春瑩,她是中國外交部新聞司首位女司長,中國外交部第27位發言人,中國外交史上第 5 位女性發言人。
像華春瑩的例子有很多,那些我們看起來優秀的人也許起步比我們還要低。不是我們天生就具備這樣的素質和能力,都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刻意練習,實踐,失敗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我們羨慕的那些成功者,在背后一定是經歷過很多痛苦和艱難,也正是這些經歷鑄就了他們的輝煌和成就,當你的眼光和能力強大以后,你從前的圈子已經不適合你,你就可以進入到更強的的圈子和平臺,展示出屬于你的人生價值。
我們也許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但是我們可以做的從每天開始養成學習的習慣,每天進步一點點,那么日積月累,你一定比現在的你優秀和強大!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己,去努力達到那個自己!
中國名人故事12
張治平——用音符譜寫自強之歌
張治平,男,漢族,1948年生,視力殘疾,特級教師,重慶市人,現為重慶市盲人學校音樂教師,系重慶市盲人協會主席;枷忍煨砸暽窠浳s,30歲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樂學院函授部作曲專業結業,一邊教學一邊創作,其創作的歌曲、樂曲《我愛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駕駛碰碰車》獲中國殘疾人文藝匯演創作獎,歌曲《快樂王子的小船》獲中國少兒歌曲創作一等獎,《甜甜的嘞》收入全國音樂教材小學第七冊。曾獲全國自強模范、中國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
雙目的失明張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卻能夠用耳朵去“觀察”,用敏銳的心思去體會。他用音樂譜寫著一首首動人心弦的自強之歌。
張治平出生在重慶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學時查出患有無法治愈的“先天性視神經萎縮”癥,當時視力只有0。2。
應對這突如其來的疾病,張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學校的一節音樂課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動力。老師播放了由盲人音樂家阿炳創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這悲傷又充滿期望的音樂以及老師對阿炳的介紹,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閃電,照亮了張治平的心:“學習音樂,做阿炳那樣的.人!”一個聲音在心底呼喚。
張治平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努力學習二胡、笛子、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他明白:如果吃不了苦,就不會成為像阿炳那樣的人。他找來有關音樂理論的書籍,把自我埋在音樂里,把枯燥的樂理生吞活剝著“吃”下去。憑著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歲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106名選手中脫穎而出,考入重慶市北碚區文化館所屬的文工隊。
張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種音樂比賽上拿獎。他開始將音樂重心轉移到創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他譜寫的《手舞銀鐮唱山歌》人們都以為是出自譜曲老手。他譜曲總是傾心傾力,譜寫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傳很廣的歌曲,而《快樂王子的小船》,從譜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張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為重慶市盲人學校的一名音樂教師,承擔著學校小學3到6年級、初中3個年級的音樂教學任務,他的目標就是要讓盲孩子們不但有文化知識,而且還有一技之長。
張治平對待盲校的學生如自我的孩子,他要用音樂給學生一雙翅膀。他組建了一支小樂隊,里邊有竹笛、揚琴、小號、手風琴、二胡、口琴、小提琴等,短短幾個月,小樂隊就排演了《白毛女》序曲和第一場。他常常對孩子們說:“我們看不見,但是能夠用耳朵、用心去感受音樂,音樂能點亮我們暗黑的世界,音樂會讓我們對生活充滿期盼。”張治平所帶領的學生中,已經有5位先后考入吉林長春大學特教學院音樂專業,有10名成為樂器演奏家或調琴師,幾十人在各級聲樂比賽中獲獎。張治平創作了近200首歌曲,獲全國、省各種音樂比賽獎九十余項、國際大獎16項,其中,歌曲《甜甜的咧》《晚歸的牧笛》《快樂王子的小船》《我愛光明》《黃桷樹下有我家》收入中小學音樂教材!吧匠前⒈钡拿雷u已在重慶不脛而走。
此刻,張治平是重慶市殘聯主席團副主席、重慶市盲協會主席。他不辭勞苦地為重慶市20多萬盲人的權益四處奔波,他要讓這些盲人都“嗅”到陽光、“聽”到光明、“摸”到溫暖。他說:“上蒼給了我盲眼,我要用它來尋找光明!
中國名人故事13
后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欢旌,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嵯臅r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中國名人故事14
一、鄧亞萍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后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并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于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后,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扎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對一個孩子來說,這是多么難能可貴!這不但要使身體備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小小的她,每閃、展、騰、挪一步,都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
腿腫了!手掌磨破了!這是家常便飯!但他從不叫苦,不喊累!負責訓練的父親,有時心疼得掉眼淚!付出總有回報,由于鄧亞萍的執著,10歲的她便在全國少年乒乓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進入國家隊后,鄧亞萍都是超額完成自己的訓練任務,隊里規定上午練到11時,她就給自己延長到11時45分,下午訓練到6時,她就練到6時45分或7時45分,封閉訓練規定練到晚上9時,她練到11點多。鄧亞萍為了訓練經常誤了時間,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隊里練習全臺單面攻時,鄧亞萍依舊往腿上綁沙袋,而且面對兩位男陪練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時!在進行多球訓練時,教練將球連珠炮打來,鄧亞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絲不茍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個。
每一節訓練課下來,汗水都濕透了鄧亞萍的衣服、鞋襪,有時甚至連地板也會浸濕一片,不得不換衣服、鞋襪,甚至換球臺再練。長時間從事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訓練,從頸到腳,鄧亞萍身體很多部位都是傷病。為對付腰肌勞損,她不得不系上寬寬的護腰,膝關節脂肪墊腫、踝關節幾乎長滿了骨刺,平時只好忍著,實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針封閉,腳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層紗布接著練。就算是傷口感染,擠出膿血也要接著練。
鄧亞萍的出色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為鄧亞萍的球風和球藝所傾倒,親自為她頒獎,并邀請她到洛桑國家奧委會總部做客……
二、李嘉誠
性格沉穩的李嘉誠,實際上是個不安分的人。他去五金廠做推銷員,但打開局面就跳槽去了塑膠公司。他很快成為公司出類拔萃的推銷員,18歲當部門經理,20歲升為總經理,深得老板器重。他春風得意時,突然又要跳槽!
1946年上半年,香港經濟迅速恢復到戰前最好年景—1939年同期的水平。戰時遭破壞的工廠商行都已恢復生產營業,香港人口激增到一百多萬。市景日益繁榮,入夜之后,港島九龍家競爭激烈,生產出的產品,非得竭力推銷出去才能產生效益。因此,執產業牛耳者,由制造大師轉為推銷大師。
艾柯卡本人、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銷見長,把推銷與制造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國早期的產業巨子,汽車大王福特、鋼鐵大王卡耐基、波音飛機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發明家。
塑膠褲帶公司的老板,是個具有現代意識的經營者。他靠塑膠褲帶起家,短短的一年,開發出十多個產品。香港的塑膠廠愈來愈多,競爭也將愈來愈激烈。老板四處招聘推銷員,前后有二十多人做過推銷,真正能勝任者寥寥無幾。
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馬推銷。他到酒店推銷塑膠桶時,與推銷白鐵桶的李嘉誠不期相遇。李嘉誠成了老板手下的敗將,酒店更青睞塑膠桶,而不惜廢掉進白鐵桶的口頭協議。
不打不相識。李嘉誠雖敗在塑膠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銷才能卻深得老板賞識。老板認為,李嘉誠未推銷出白鐵桶,問題在白鐵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銷術火候欠佳。老板有意與李嘉誠交朋友,約他去喝晚茶,誠心竭意拉李嘉誠加盟。
言談中,李嘉誠表現出對新行業的濃厚興趣。但他說:“老大(老板)還算蠻器重我,我去他廠做事沒多久就走恐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總不會一輩子埋在小小的五金廠吧?看這形勢,五金難得有大前途!
這正是李嘉誠所不愿的。他離開舅父的公司出來找工,只是作為人生的磨煉,而不是作為終身的追求。
李嘉誠終于跳出了五金廠。
辭工時,李嘉誠向老板進言:審時度勢,要么轉行做前景看好的行業;要么就調整產品門類,盡量避免與塑膠制品沖突,塑膠雖用途廣泛,仍不可替代一切金屬制品。
一年后,這家五金廠轉為生產系列鎖,一度奄奄一息的五金廠,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既是形勢所然,又是李嘉誠的開導。老板遇到李嘉誠,欣喜地說:“阿誠,你在我廠的時候,我就看出你是個不尋常的年輕仔,你將來準會干出大事業!”
塑膠褲帶公司有7名推銷員,數李嘉誠最年輕,資歷最淺。另幾位是歷次招聘中的佼佼者,經驗
豐富,已有固定的客戶。
李嘉誠心高氣傲,他不想輸于他人,他給自己定下目標:3個月內,干得和別的推銷員一樣出色;半年后,超過他們。李嘉誠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有了壓力,才會奮發搏命。
堅尼地城在港島的西北角,而客戶,多在港島中區和隔海的九龍半島。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出發,乘巴士或坐渡輪,然后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開初別無他法,只能以勤補拙。”
李嘉誠做任何事,都會感謝過去生活對他的磨礪。他不屬那種身強體壯的后生仔,而像文弱書生,背著大包四處奔波,實在勉為其難。幸得他做過一年茶樓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練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樓養成了觀察人的嗜好,現在做推銷正好派上用場,他在與客戶交往之時,不忘觀顏察色,判斷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有沒有必要“蘑菇”(拖拉)下去,自己還該做什么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銷員,一要勤勉;二要動腦,李嘉誠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李嘉誠推銷新型產品——塑膠灑水器,走了幾家都無人問津。這一天上班前,李嘉誠來到一家批發行,等職員上班聯系洽談。清潔工正在打掃衛生,李嘉誠靈機一動,自告奮勇拿灑水器幫清潔工灑水。李嘉誠期望遇到提前上班的職員,眼見為實,這樣洽談起來更有說服力。果真就有職員早到,還是負責日用器具的部門經理。李嘉誠很順利就達到目的,該經理很爽快地答應經銷塑膠灑水器。
李嘉誠的機靈,可見一斑。同時又透露出李嘉誠的誠實。他讓產品自己說話,這比一個推銷員夸夸其談地講產品的用途優點,要可信得多。李嘉誠做推銷,愈做愈老練,他深諳一個推銷員,在推銷產品之時,也在推銷自己,并且更應注重推銷自己。
李嘉誠有意識去結交朋友,先不談生意,而是建立友誼,友誼長在,生意自然不成問題。他結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戶為選擇標準。如俗話所說:“人有人路,神有神道!苯裉斐刹涣丝蛻簦蛟S將來會是客戶;他自己做不了客戶,他會引薦給其他的客戶。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幫著出出點子,敘敘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的收入不高,家庭負擔很重,他還要攢錢辦大事,因此,他交友不允許花太多的錢。這樣倒好,大家以誠相見,以誠共處。李嘉誠不是健談之人,說話也不風趣幽默。他總是推心置腹談他的過去和現在,談人生與社會。
李嘉誠廣博的學識,待人的誠懇,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使人們樂意與他交友。有朋友的幫襯,李嘉誠在推銷這一行,如魚得水。
李嘉誠把推銷當事業對待,而不是僅僅為了錢。他很關注塑膠制品的國際市場變化。他的信息,來自報刊資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他建議老板該上什么產品,該壓縮什么產品的生產。他把香港劃分成許多區域,每個區域的消費水平和市場行情,都詳細記在本子上。他知道哪種產品該到哪個區域銷,銷量應該是多少。
加盟塑膠公司,僅一年工夫,李嘉誠實現了他的預定目標。他超越了另外6個推銷員,這些經驗豐富的老手只能望其項背。老板拿出財務的統計結果,連李嘉誠都大吃一驚——他的銷售額是第二名的7倍!
全公司的人,都在談論推銷奇才李嘉誠,說他“后生可畏”。
18歲的李嘉誠被提拔為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后,他又晉升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
他已熟稔推銷工作,可也深知生產及管理是他的薄弱處。因而雖身為總經理,他卻把自己當小學生。他總是蹲在工作現場,身著工裝,同工人一道干,極少坐在總經理辦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親自嘗試,興趣盎然,一點也不覺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誠站在操作臺上割塑膠褲帶,不慎把手指割破,鮮血直流,他沒有吭聲,迅速纏上膠布,又繼續操作。事后傷口發炎,他才到診所去看醫生。許多年后,一位記者向李嘉誠提及這事,說:“你的經驗,是以血的代價換得的!崩罴握\微笑道:“大概不好這么說,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會在乎其他的。”
李嘉誠以勤奮和聰穎,很快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勢頭良好,銷售網絡日臻完善,許多大額生意,他都是通過電話完成的,具體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銷員跑腿。
李嘉誠是塑膠公司的臺柱,成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齡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頭,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羨慕的業績。李嘉誠應該心滿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滿足”兩字。功成名就、地位顯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會,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新的人生搏擊。
老板自然舍不得李嘉誠離去,再三挽留。曾有個相士,拉住李嘉誠看相,說他“天庭飽滿,日后非貴即富,必會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傳為佳話,老板不信相術,但篤信李嘉誠是具備與眾不同的良好素質,他不論做什么事,都會是最出色的。因此,李嘉誠絕非池中之物,他謙虛沉穩的外表,實則蘊涵著勃勃雄心,他未來的前程,非吾輩所能比擬。
這是老板與李嘉誠相處幾年,得出的判斷。
老板挽留不住李嘉誠,并未指責李嘉誠“羽毛豐滿,不記栽培器重之恩,棄他遠走高飛”。老板約李嘉誠到酒樓,設宴為他辭工餞行,令李嘉誠十分感動。
席間,李嘉誠說了一句老實話:“我離開你的塑膠公司,是打算自己也辦一間塑膠廠。我難免會使用在你手下學到的技術,也大概會開發一些同樣的產品,F在塑膠廠遍地開花,我不這樣做,別人也會這樣做。
不過我絕不會把客戶帶走,用你的銷售網推銷我的產品,我會另外開辟銷售線路!
李嘉誠懷著愧疚之情離開塑膠褲帶公司。他不得不走這一步。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從而邁上充滿艱辛與希望的創業之路。
三、何飛鵬
著名財經記者何飛鵬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經歷,就是在3個月之內,從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新記者,變成一個對所有財經政策、商場動態、產業知識都了如指掌的老記者。
1978年,中國臺灣的《工商時報》創刊,何飛鵬成為新記者,沒有任何經驗。當時,競爭對手《經濟日報》已創刊10多年。在采訪過程中,受訪對象三言兩語,《經濟日報》的記者已了然于心,何飛鵬卻因為知識缺乏,經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情況,他想出一種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經濟日報》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后一個字,不只是內容,還包括廣告。這是一個無聊、無趣、痛苦的過程。報紙上印著大量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產品名,再加上數字、專業知識、專有名詞……第一個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辦?看三遍,先背下來再說。
這個極笨的方法,效果卻極佳。過了一個月,何飛鵬大致把當時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產業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焦點事件。等到《工商時報》正式創刊時,他所了解的經濟基本知識和社會動態,與《經濟日報》的老記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個月追趕老記者10年工作經驗的方法,就是勤奮工作。
四、林肇澤
林肇澤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卻在不斷創造“神話”:他45歲開始自學繪畫,無師自通,短短幾年時間,其炭精畫作品在國內外“走紅”;他到過100多所大專院校,開辦講座;如今雖年逾古稀,但壯志不減,立誓把自己創作的勵志歌曲在全國唱響。
林肇澤今年已經72歲。1957年,年僅17歲的他因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棄了升學的機會,在家務農。他曾拉過船、抬過石頭,還干過兩年灶匠、8年木工、5年機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機會,林肇澤接觸到了繪畫。
1985年,林肇澤出差路過自貢,看見街邊畫攤上有人畫炭精像,被深深吸引;氐侥铣浜,他買了大量專業書籍,潛心研究。剛開始學畫時,因為市面上買不到專門繪制炭精畫的畫筆,林肇澤就琢磨著做畫筆。把毛筆涂上膠水,等自然風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筆尖。沒有大面積涂抹陰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筆桿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改進自己的繪畫工具。
他無師自通,卻很快創造出奇跡:林肇澤帶著他的作品《肖像》參加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個體勞動者“光彩杯”書畫攝影展,并獲得了省級三等獎,中央電視臺還播放了《肖像》的特寫。2000年,四川民間藝術協會授予他“一級民間藝術家(炭精畫)”證書。隨后,他在南充市街頭擺起了畫攤,專為別人畫像,這一畫就是8年。
林肇澤在巡回講學和演講中,從來不收講義費。他和家人花費的車旅費、資料費、房租費等,將近20萬元,全部是自費。他不僅把擺攤畫畫掙的錢全部用光了,而且連子女給他的生活費也幾乎耗盡。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輩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幾間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濕,與周邊村民的“小洋樓”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簡單的幾樣家具還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書桌也是兩口木箱重疊而成,他的當家衣服還是在10多年前別人送給他的。
五、楊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華的女孩。她15歲考上大學;19歲成為大學教師:22歲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歲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著,她戀愛、結婚、生子。一切都順風順水,處處布滿了鮮花和掌聲?墒,在她29歲那年,上帝卻突然關閉了那條通往幸福的大門,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淵里。她的視神經發生了病變,雙目失明。與光明一同失去的,還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學習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識領域里去?墒,這一年,她已經30歲。30歲的女人當然不能再上盲人學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學。她開始“看”盲文。當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來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個英文單詞是大白菜,字母為c—a—b—b—a—g—e,這7個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個小時,可是,她到底還是沒有弄明白這個單詞就是“大白菜”。當父親告訴她答案的時候,她哭了。她為自己的笨拙而流淚。她是中科院的英語教授,居然不認識“大白菜”這個英文單詞。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她不相信自己就這么被一棵“大白菜”給絆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來,她要做一棵能夠飛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識的天空里。她開始了自己的奮斗。她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里,一遍遍地練習,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記。然后,她再把學會的東西背誦給父親聽。一次,父親在聽取她背誦的時候,發現盲文字塊兒上滿是殷紅的血。等她背完,父親一把拉過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十指都已經磨破。父親把她的雙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號啕大哭。父親說:“女兒呀,咱不學了。爸爸有工資,爸爸可以養活你一輩子!彼龥]有哭。她反而笑著安慰父親說:“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兒,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親很著急,四處尋找。最后,父親在她工作過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學生已經放學。教室的燈光已經熄滅。她一個人站在講臺上,反復地用手丈量著黑板。她終于重返講臺。一切都與生病前沒有什么兩樣,以至于上了兩個星期的課,同學們還不知道他們的老師已經雙目失明了。終于,有同學發現她拄著盲杖在校園里行走,同學們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這才知道她為了上好每一堂課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學們感動得哭了,而她卻笑了。她笑著講述一棵大白菜的奮斗歷程,鼓勵同學們珍惜時光。
她的名字叫楊佳。楊佳學會盲文后,利用電腦盲文軟件,踏上了事業的快車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專業,并獲得了哈佛mpa學位,F在,楊佳任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協副主席。
六、王濛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女子短道速滑500米決賽中,王濛以43秒48的成績奪得金牌,成為中國冬奧會歷史上第一位成功衛冕的冠軍。
值得稱道的是,當王濛沖過終點之后,先與場邊的教練李琰擊掌相慶,再次側身而過時她奮力沖向護欄與眼睛濕潤的李琰緊緊地抱在一起。高舉著五星紅旗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之后,她又滑到教練席跟前,雙膝跪地,用中國人的最高禮儀向領導、教練、隊友們磕了兩個響頭。那一刻,讓我們感動的,不僅僅是她喜悅的淚水,還有她誠摯的感恩。
四年前那一幕我們仍然記憶猶新:初出茅廬的王濛一鳴驚人,在都靈冬奧會上奪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冠軍,頒獎時她一個魚躍跳上領獎臺,傲然獨立,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但今年成功衛冕后,她放棄了唯我獨尊的姿態,先與獲得銀牌和銅牌的選手握手,然后才站上冠軍的領獎臺。此時的她,懂得了感恩對手,顯得更加成熟和大氣,也贏得了觀眾更多的掌聲和尊重。
人們通常會認為,競技體育最重要的是技戰術,誰最厲害誰就能笑到最后,就是最大的冠軍,勝者為王嘛。實則不然,競技體育帶給我們的除了感官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心靈深處的觸動,那是團隊精神,那是感恩情懷,因為冠軍的背后還有很多人在默默付出——家人的理解、領導的操心、教練的指揮、隊友的支持、陪練的辛酸、隊醫的治療……沒有他們,冠軍從何談起?
當年,李琰作為“海歸”教練,接過短道速滑隊“帥印”之后,她和王濛因為相互不夠了解而產生過風波,鬧得沸沸揚揚。但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和四年時間的磨合,她們冰釋前嫌,彼此建立起信任,有了很深的默契,直到親如母女般地并肩作戰,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賽后,王濛解釋了奪冠后下跪這一舉動:“這是我感謝教練的方式,她讓我知道了短道速滑500米到底該怎么滑。這兩個頭一個感謝教練,一個感謝我的領導、我的隊友和醫務人員!痹诮邮苡浾卟稍L時,王濛還不止一次地提到她的父母和祖國,并說“13億中國人民是我的動力,就像城墻在后面推著我向前滑”。
人終要長大的。換言之,是自己慢慢學著長大。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或深或淺記錄著蕓蕓眾生成長的深度。成長越慢的人往往受的傷就會越多,面對種種傷痕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承受,更多的是要感恩。大樹對滋養它的大地感恩,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感恩,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感情。王濛在奪冠時刻的一跪,跪出的是做人的成熟。
我們相信,經過四年的洗禮,懂得感恩的王濛,一定能滑得更快、走得更遠,成為當之無愧的速滑冠軍。
中國名人故事15
童年給我的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爸爸媽媽吵架。他們總是在吵。
我12歲那年,爸爸媽媽離婚了。至今我還記得媽媽從法院回來的那一天,一進門就抱著我哭了:“儷儷,法院只判了20xx塊錢的撫養費,我們接下來的日子該怎么過?”那一瞬間我也很難過,我抱著媽媽說:“媽媽你別難過,反正以后我也不會結婚了,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過。”我悄悄大哭了一場,心里反反復復只有一句話:我沒有爸爸了,從今以后我是沒有爸爸的孩子了。
那時候媽媽帶著我,非常艱難。她在一家商場做售貨員,一個月就掙一百多塊錢,要撫養我,還要為我繳納學舞蹈的費用。為了能多掙些錢,媽媽每天從商場下班后,還要去一位朋友的公司做保潔,生活的艱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每次看到媽媽這么辛苦,我就在心里暗暗發誓:我長大了一定要有出息,讓媽媽過上好日子!同時對爸爸的怨恨也更增添了幾分——他一定忘記了我和媽媽吧?他一定在和他的新妻子過著幸福的生活吧?
那時候我經常在心里幻想一個畫面:我有錢了,開著跑車行駛在上海的街頭,紅燈亮了,我停了下來,無意間一轉臉,看見路邊站著的爸爸,他也正在看著我,然后綠燈亮了,我開著車揚長而去,爸爸在后面默默地注視著我,神情傷感……這樣想著,我覺得特別解恨。
像做夢一樣,自從在《玉觀音》中飾演女主角安心,并最終憑借這一角色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后,我出名了,也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一旦可以不用為錢操心,我立即讓媽媽辭掉她在外面的工作,陪伴在我的身邊,照顧我的生活起居。我們還在上海的靜安區買了一處復式的房子,并且在媽媽46歲生日那天,在豪華游輪上為媽媽舉辦了生日宴會。做這一切的時候,我真的是非常開心,終于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讓媽媽不用那么辛苦了!
同時,我從各種渠道得知了爸爸的.情況,知道他和繼母雙雙下崗,又生了一個女兒,靠經營雜貨店為生,生活很拮據。說實話,聽到這些消息,短暫的快感之后,是揮之不去的牽掛,這真的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可是我真的無法控制自己會想爸爸,會牽掛他。曾經有一次,我悄悄地去看爸爸的雜貨鋪,站在馬路對面,看著頭發花白的爸爸和繼母在店里忙碌著,我無法忍住淚水,當街就哭了起來……
對爸爸,我真的愛恨交織,我恨他當初的無情,可是他的窘境又讓我心如刀割,我每天交織在兩種情緒當中,難以自拔。
有些居心不良的媒體也注意到我和爸爸的關系,他們去采訪爸爸,爸爸說:“對這個女兒我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她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和她的媽媽的付出,看她現在很好,我覺得很欣慰……”到底是父女啊,在外人面前,他還是竭力維護著我,不讓別人有傷害我的機會,看著那段訪問,我失聲痛哭……
我矛盾的心態被鄧超看在眼里,他對我說:“父女之間有什么過不去的?天下沒有哪個父親是不愛自己的女兒的,你爸那樣做,肯定是有他的難處。你如果和他這樣較勁,將來后悔的一定是你!
我的矛盾還在于,如果我和爸爸和好,媽媽會不會傷心,會不會覺得我背叛了她?有一次我試探性地問媽媽還恨不恨爸爸,想不到媽媽很平靜地說:“不恨,再怎么樣,畢竟他給了我你這樣一個女兒,看著你,就不恨她了。”媽媽的話讓我非常感慨,是啊,如果媽媽都能寬容爸爸曾經對我們母女的冷漠,那么我這個女兒就更不應該記恨了。
我和爸爸徹底打開僵局是在爺爺70大壽的家宴上。那天是爸爸和爺爺第一次看見鄧超,他們好像還蠻投緣的,爸爸一再地叮囑鄧超:“我挑女婿,不重名不重利,只要對我女兒好就行。孫儷從小吃了不少苦,我這個當爸爸的沒有盡到責任,以后就靠你照顧她了。”
那之后只要我回上海,就去把小妹妹接出來玩,帶她去肯德基,去游樂園。小妹妹口齒伶俐能歌善舞,現在妹妹的教育費用都是我在承擔,在我心底,不希望妹妹也吃我當年吃過的那些苦。我還將妹妹推薦到當年教我跳舞的老師那里跟著學跳舞,希望妹妹將來也能有個好前途。
爸爸和繼母住的房子,還是過去的石庫門的房子,那里陰暗潮濕擁擠,我和媽媽商量了以后,給爸爸和爺爺分別在虹口區買了房子。
一開始爸爸說什么也不肯要,他總說:“你那錢賺得多不容易,我哪能花你的錢?”我對爸爸說:“我賺錢是為了什么呢?不就是為了家人能生活得好?你住在條件這么差的房子里,我怎么安心?”好說歹說,爸爸終于搬進了新房子。
有一次我回上海,去爸爸的新房子那邊看他,到了樓下,我仰起頭尋覓爸爸家的那扇窗子,看見窗戶里透出的溫暖的燈光,感受到了一種巨大的幸福,我終于明白了一件事情: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而愛,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
我的頸椎因為以前跳舞受過傷的緣故,一直不好。爸爸給我找了好多中醫,買了中藥,又怕我偷懶不熬藥,又怕我怕味道苦不肯喝,他就向別人學了一種方法,把藥全部熬好,然后冷卻后裝在真空的袋子里,放進冰箱,可以保存一個月,要喝的時候取出來直接喝就行。每次我從上;乇本,總要提著一只大冰桶,冰桶上面貼著爸爸寫的4個大字:按時服藥。
我在北京的家里,喝著爸爸親手為我熬的中藥,看著身邊為我削水果的媽媽,突然感覺我一直是個多幸福的孩子啊。我慶幸自己的寬容讓童年時曾經破碎的那個世界,在我成年之后,重歸完整。
恨一個人,你永遠得不到幸福,而愛,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寧靜。
【中國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名人故事12-13
中國名人故事(精選)05-14
中國名人故事07-29
中國勵志名人故事06-15
名人受教育的故事中國名人故事04-14
中國名人愛國的故事07-17
中國殘疾名人勵志故事12-09
感人的中國名人故事07-27
中國名人故事簡短03-11
中國數學名人故事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