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寧至拉薩自駕游攻略
從西寧飛往拉薩,飛機經過干旱的柴達木盆地,在盆地南緣進入青藏高原的高寒區。在云海之上俯瞰大地,飛機所經之處大抵為荒涼的不毛之地,而鹽湖是不斷闖入視野的壯觀景象。它們猶如上帝打翻的調色盤,豐富和明艷的色彩令這片荒涼的大地生動起來。
拍攝地點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從西寧飛往拉薩途中,機翼下出現的第一個湖泊是青海湖。它既是中國最大的湖泊,也是青海省名字的由來。在中國古代典籍里,青海湖被稱為西海、鮮海和仙海,北魏時方得名青海湖。青海湖面積達4400多平方公里,是由祁連山所屬的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所形成。它湖闊水豐,平均深度20多米,最大深度達75米。由于地處高寒的青藏高原,青海湖被冰雪封鎖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從飛機上往下看,封凍后的青海湖像一只布滿紋路的蔚藍色水晶球,而褐色的海心山則像水晶球的一道傷痕。
飛機從西寧起飛,向西進入柴達木盆地,在大柴旦附近折向西南,飛越昆侖山和唐古拉山,最終抵達拉薩。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與北邊的昆侖山一起圍起的區域稱作青南高原,也稱北羌塘高原。這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寒區,海拔高,地表植被稀疏。從空中俯瞰大地,青藏航線所經之處的地面,大抵為荒涼的不毛之地。而這其中,最為生動的景象莫過于柴達木盆地中大大小小的鹽湖,它們色彩斑斕地鑲嵌在大地上,如同這片荒原上不倦的守望者。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茶卡鹽湖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部,茶卡盆地的西部。茶卡盆地西南被鄂拉山與希里溝山間斷陷盆地分割,東北有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盆地南、北受斷裂控制,形成面積2400平方公里的封閉內流斷陷盆地。109國道自茶卡鹽湖北岸經過,鐵路專線直達湖區,交通便利。茶卡石鹽開采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已采鹽食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設立了丹噶爾廳鹽局,控制采鹽、制定鹽價、課收鹽稅、組織運銷。解放后建立的茶卡鹽廠,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尕海鹽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郭里木鄉境內,西北距德令哈市區45公里。湖區東側有青藏鐵路和西寧—格爾木(北線)公路通過,交通便利。鹽湖面積37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度8米,最深處達15米。湖盆為新生代沉降盆地,無常年性地表河流注入,主要依靠大氣降水和地下潛水補給。尕海鹽湖的礦產資源主要為石鹽,開采價值不大,但湖水中鹵蟲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已開發利用,興盛期鹵蟲卵年產量達106噸,
約占全國產量的十分之一。近年來由于氣候環境變化,尤其是工業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尕海鹽湖已經基本無法捕撈。圖片中間暗紫紅色的是柴凱湖,右下角綠色的是柯柯鹽湖西部一角。
如若驅車行駛在215國道上,你會發現在格爾木市附近有一段筆直的公路,如橋般浮在察爾汗鹽湖上。如果不是迎面“萬丈鹽橋”四個大字,你會以為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公路,但其實這是一座長達32公里的鹽橋,因折合市制達萬丈而被譽為“萬丈鹽橋”。被車輛輾壓成灰黑色的路面,就是鹽湖的鹽蓋,而在鹽蓋下面,是深達幾十米的鹵水。在鹽橋兩側,相距幾百米的地方就有一個鹽坑,坑底是高濃度的鹵水,這是專為養護路面而建。當路面出現破損時,養路工人就從湖面挖起一塊塊鹽蓋鋪蓋于破損面,澆上鹵水使鹽蓋粉蝕,經過汽車碾壓,破損的路面很快又平整如新。從高空俯看,察爾汗鹽湖大多地方都呈現出一種宛如大海的深藍,但其實身處察爾汗鹽湖的湖區時,是很難看到藍色的湖水的。由于蒸發量遠遠超過降水量,湖水中所含鹽分已呈固態,在湖面板結成了一層厚達2米到20米的鹽蓋,將湖水密實覆蓋起來。
國土資源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 長江自各拉丹冬山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后, 匯集了青海西南部的若干支流,組成了源區干河—沱沱河,繼而東流與當曲匯合,形成長江正源通天河。通天河向北東猶如發辮般流淌在玉樹草原上,至楚瑪爾河口, 為通天河上段。這段通天河的河床海拔高約4000米左右,兩岸是相對平緩的山丘,且湖泊、濕地散布,依舊是高原面上的典型地貌景觀。河水匯入楚瑪爾河后,為通天河下段。此段的流向也漸次轉向東南,水勢也隨支流的不斷匯入而增大,河床海拔高度逐漸減小至3000米。兩岸山嶺也漸逼近河岸,河道變得比較順直,河槽亦漸趨穩定,直至玉樹巴塘河口,最終演變為峽谷深切的河流—金沙江。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與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并稱為中國四大盆地。它四周環山,北鄰祁連山脈,南抵昆侖山脈,西依阿爾金山脈,是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東西長約80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350公里,在這片面積約為2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著大小鹽湖近百個。
鹽湖通常是指湖水含鹽度大于3.5%,即大于海水平均鹽度的湖泊。大約在5億年前,柴達木盆地和周緣山區原本是古海,由于古板塊的俯沖和碰撞作用,柴達木周緣的海槽開始封閉,祁連山、阿爾金山和昆侖山相繼從海底隆起,并在漫長的地質時間中,不斷抬升。與此同時,海水也從柴達木退出,逐漸由海過渡到陸,成為內陸盆地。在最近的一次地質運動中,印度板塊與亞洲大陸碰撞,伴隨著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柴達木盆地周緣山脈的高度也持續增加。這些山脈猶如巨大的屏障,擋住了來自印度洋、太平洋和地中海的季風,使得柴達木盆地的氣候變得異常干燥。漫長的海陸變遷,持續的水分蒸發,柴達木盆地的“聚寶盆”—鹽湖和鹽沼,隨之產生。
飛機離開西寧后的數百公里間,大地呈現出一種冷峻的黑褐色或灰褐色,地表植被稀疏。偶爾有一兩座城鎮,建筑的顏色也如同大地一樣單調、沉悶。但就在茶卡鎮附近,突然出現了一片淡綠色的湖泊,猶如一塊翡翠鑲嵌在灰褐色的土地上。這就是茶卡鹽湖。由于高鹽量的存在,茶卡鹽湖周圍幾乎寸草不生,湖里也鮮有生命存在。當大風從高原深處吹來,鹽湖一派蒼茫。
【西寧至拉薩自駕游攻略】相關文章:
長春至丹東自駕游攻略08-10
淄博至黃山自駕游攻略07-22
青島至泰山自駕游攻略07-26
上海至黃山自駕游攻略07-23
成都至麗江自駕游攻略01-11
鄭州至西安自駕游攻略08-03
重慶至洱海自駕游攻略07-27
沈陽至北京自駕游攻略09-27
杭州至麗水自駕游攻略07-27
鄭州至海口自駕游攻略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