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

        時間:2023-06-05 02:45:33 勵志故事 我要投稿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十篇

          在國學經典中有很多的故事蘊含著值得我們深思的哲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勵志故事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十篇

          1、語言的技巧

          曹操很喜歡曹植的才華,因此想廢了曹丕(pī)轉立曹植為太子。當曹操將這件事征求賈翊(yì)的意見時,賈翊卻一聲不吭。曹操很是奇怪地問:“你為什么不說話?”。

          賈翊說:“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問:“你在想什么事呢?”。

          賈翊答:“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

          曹操聽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賈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廢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說:“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的面子擱不住,弄不好還會將君臣之間的關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巧妙地回答道:“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領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這事了。

          智慧小語:語言,可以是武器,會傷人;也可以是鮮花,給人帶來愉悅。掌握語言的技巧,不是花言巧語,而是以語言為載體,傳遞愛,熄滅紛爭。

          2、兩人一心

          越國人甲父史和公石師各有所長。甲父史善于計謀,但處事很不果斷;公石師處事果斷,卻缺少心計,常犯疏忽大意的錯誤。因為這兩個人交情很好,所以他們經常取長補短,合謀共事。他們雖然是兩個人,但好像有一條心。這兩個人無論一起去干什么,總是心想事成。后來,他們在一些小事上發生了沖突,吵完架后就分手了。當他們各行其是的時候,都在自己的政務中屢獲敗績。

          一個叫密須奮的人對此感到十分痛心。他規勸兩人說:“你們聽說過海里的`水母沒有?它沒有眼睛,靠蝦來帶路,而蝦則分享著水母的食物,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還有瑣,它是一種帶有螺殼的共棲動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當作巢穴,嶐囸I了,靠螃蟹出去覓食。螃蟹回來以后,瑣因吃到了食物而飽,螃蟹因為有了巢穴而安,誰也離不開誰。不知你們聽說過蟨(jué)鼠沒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qióng)卭岠(jù)虛則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平時卭卭岠虛靠蟨鼠提供的甘草生活,一旦遭遇劫難,卭卭岠虛則背著蟨鼠逃跑,它們也是相互依賴的?峙履銈冞沒有見過西域的二頭鳥。這種鳥有兩個頭共長在一個身子上,但是彼此妒忌、互不相容。兩個鳥頭饑餓起來相互啄咬,其中一個睡著了,另一個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夢中的鳥頭咽下了毒草,兩個鳥頭就會一起死去,誰也不能從分裂中得到好處。北方還有一種肩并肩長在一起的'比肩人’,他們輪流吃喝、交替著看東西,死一個則全死,同樣不可分離。你們兩人與這種'比肩人’很相似,'比肩人’是通過形體、你們是通過事業聯系在一起的。既然你們獨自處事時連連失敗,為什么還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師聽了密須奮的勸解,言歸于好。

          智慧小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朋友之間應相互寬容體諒。只有團結合作、取長補短,才能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3、曾參養志

          曾子,名參,字子輿,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人,從小就很孝敬父母,以其孝行而著稱鄉里?鬃訉ⅰ靶⒌馈钡膶W問傳述給他,在《孝經》當中,與曾子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道表露開解無遺?鬃訃谕性右欢ㄒ研⒌腊l揚光大,可見曾子的孝心孝行非同一般。

          有一次,曾子到山里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里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在山里頭心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突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于是就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又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蒸梨給年邁的婆婆吃。當時梨蒸得還不熟,她就端給婆婆吃。曾子看了非常生氣,也很懊惱,就把妻子休出家門。從此,曾子父兼母職,也沒有再娶。

          還有一次,曾參與父親曾晳一同在瓜地里勞作,曾參稍不留神,斬斷了瓜苗的根,曾晳看到孩子不知愛惜物力,做事不謹慎,舉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參的背部打去。曾參見父親因自己做錯事而生氣,心里很慚愧,也不逃避,就跪在地上受罰,可身體承受不住,便暈倒在地,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慢慢蘇醒過來。

          曾參剛睜開眼睛,就想到了父親。為讓父親安心,他歡歡喜喜地爬了起來,整理好衣冠,恭恭敬敬地走到父親面前行禮,向父親問道:“父親大人,剛才孩兒犯了大錯,使得父親費了很大的力氣來教育我,您的.身體沒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

          問候完父親,父親見曾參似乎沒有什么大礙,稍放了心,曾參于是退回了房間,拿出琴開始高聲彈唱起來,他希望歡樂的音樂與歌聲能傳到父親耳中,讓父親更加確認自己的身體無恙,可以安心。

          聽到這件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參對父親的孝順,可孔子很不高興,對門下的弟子們說:“曾參來了,不要讓他進來!钡茏觽冇行┢婀。曾參知道后,內心很是惶恐不安,老師如此生氣,一定是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仔細檢點反省,卻又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于是,就請其他同學去向老師請教。

          孔夫子此時便向前來請教的弟子說道:“舜在侍奉他的父親瞽瞍(ɡǔsǒu)的時候非常盡心,每當瞽瞍需要舜時,舜都能及時地侍奉在側;但當瞽瞍要殺他的時候,卻沒有一次能找到他。如果是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著受罰;可如果是大的棍棒時,就應該先避開。這樣,瞽瞍就沒有犯下為父不慈的罪過,既保全了父親的名聲,舜也極盡自己孝子的本分。而如今,曾參侍奉他的父親,卻不知愛惜自己的身體,輕棄生命直接去承受父親的暴怒,就算死也不回避。倘若真的死了,那不是陷父親于不義么?哪有比這更不孝的呢?”

          弟子們恍然大悟,曾參感嘆地說:“我真是犯了大錯呀!”于是就很誠懇地向孔夫子拜謝并悔過。

          智慧小語:曾子一生秉承孔老夫子的教誨,依教奉行,專心致力于孝道,也用自己一生的行持來告訴我們,如何順承親意,如何將孝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的孝道,不只是表面的順從。除了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全父母之德。

          4、上行下效

          有一天,齊景公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舉杯助興,高談闊論,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興未盡,大家一起射箭比武。輪到齊景公,他舉起弓箭,一支箭也沒射中靶子,然而大臣們卻在那里大聲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沉下臉來,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嘆了一口氣。

          正巧,弦章從外面回來。景公傷感地對弦章說:“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經17年了,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人愿意當面指出我的過失。剛才我射箭,明明沒有射中,可他們卻異口同聲一個勁地喝彩,真讓我難過呀!”

          弦章聽了,深有感觸。他回答景公說:“這是大臣們不賢。論智慧,他們不能發現您的過失;談勇氣,他們不敢向您提意見,唯恐冒犯了您。不過呢,有句話說'上行下效’。國君喜歡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學著穿什么衣服;國君喜歡吃什么東西,臣子也學著吃什么東西。有一種叫尺蠖(huò)的'小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變成黃色;吃了藍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又變成藍色。剛才您說,17年來沒有人再指出過您的過失,這是否是因為晏子去世后,您就聽不進批評而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呢?”

          齊景公聞言豁然開朗。

          智慧小語: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評,才會經常聽到別人對你的批評、建議。如果總是聽到別人恭維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5、孺子可教

          《史記·留侯世家》中講了一個張良敬老的故事。張良,原姓姬,是戰國時期韓國的貴族,他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宰相。公元前230年,秦國滅掉韓國,張良因此與秦國結下深仇大恨。后來因為行刺秦始皇沒有成功,遭到通緝,于是張良就改名換姓,逃到下邳(pī)躲藏。

          一天,張良悠閑地在下邳橋上散步,有一位穿著粗麻衣服的`老人,走到張良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橋下。張良心下納悶,緊接著聽到老人喊他:“小子,去給我把鞋子撿上來!”張良非常惱怒,但他念及老者年紀大了,便忍氣吞聲地到橋下撿鞋。鞋撿上來了,沒想到老人又沖著張良伸出腳,說:“給我穿上鞋!”張良心想:好人做到底,既然已幫他把鞋撿上來了,也就跪著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站起身大笑而去。張良感到驚訝,目送老人離去。老人離開了約一里遠,又返回來說:“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一亮在此地等我!睆埩夹南脒@老者是個奇人,必有來歷,于是恭恭敬敬地答應下來。

          五天后的黎明,張良依約前往。但老人已先等在那里了,他生氣地說:“跟老人家有約,卻遲到了,五天后同一時間,你再來這里!庇诌^了五天,公雞剛啼叫,張良就趕緊穿衣出發,等到橋頭一看,老人還是先到了。老者十分氣憤,對張良說:“又遲到了,五天后你再來!蔽逄旌螅沒到半夜張良就到橋頭等候。不久,老人也來了,見張良早他到達,很高興,說:“年輕人就該這樣!彪S即拿出一本書,說:“這本書讀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師。十年后就可以發跡。十三年后,年輕人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老人沒有再說其它話就離開了,從此以后張良沒有再見過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來老人送的書是《太公兵法》,張良就常常研讀它。

          相傳《太公兵法》是姜子牙幫助周武王討伐商紂后所寫的兵書。張良后來果真利用書中的兵法,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

          智慧小語:張良的敬老尊賢與持之以恒的態度,為自己贏得了信任與賞識,也正因為他懷著恭敬之心去研讀老者所授之書,才能真正領悟書中精髓,并因此受益。

          6、趙襄王學駕車技巧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墒牵贿B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趙襄王很不高興,責問王子期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么不將真本領完全教給我呢?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回答說:“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全部教給大王了。只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舍本逐末,忘卻了要領。一般說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里松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調,這樣才可以使車跑得快,跑得遠。

          可是剛才您在與我賽車的時候,只要稍有落后,心里就著急,使勁鞭打奔馬,拼命要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時常回頭觀望,生怕我再趕上您。

          總之,您是不顧馬的死活,總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實,在遠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先還是落后,心情都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比賽的勝負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調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后的根本原因啊!

          智慧小語: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如果過于患得患失,往往會事與愿違。

          7、執法以公,居心以仁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時期,擔任衛國的刑官,為官清廉,執法公正。

          有一次,有一個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腳。

          不久,衛國里發生了衛靈公之子蒯聵稱兵作亂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來。當季羔逃到城門口時,竟發現守城門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腳的人。

          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沒有借機抓他,反告訴季羔說:“那邊有個缺口,可以逃出城去!

          季羔答道:“君子是不會去逾越圍墻的!

          守城人停了一下,想了想,又告訴季羔說:“在那邊有個小洞,也可以爬出城外!

          季羔又答道:“君子是不會從洞里鉆著出去的!

          搜捕的人眼看著就要到了,危急之下,守城人左右看看,馬上告訴季羔說:“這有一間房子,先生您或許可以先藏一下。”

          于是季羔就躲進了房子里。

          過了不久,追捕的人停止了搜索,季羔也安全了。當季羔準備離開時,心中感謝守城的人,對他說道:“我不能違背法令,親自下令砍了你的腳,如今我在危難之中,這正是你報仇的好時機,你反而三次讓我找機會逃走,這是為什么呢?”

          守城人說:“砍了我的腳,是因為我犯了罪,這是無可奈何之事?赡菚r,您按法令來治我的罪,叫行刑的人先砍別人的,再砍我的.,是希望我能得到機會僥幸赦免。當時案情已經查明,罪行也已判定了,可要宣判定刑的時候,您那憂愁的樣子,我都看在眼里了。我知道,這并非因為您對我有所偏愛,而是因為您是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這便是我敬重您的原因。”

          孔子聽說了此事,不免贊嘆道:“季羔真是善于為吏啊,同樣是執行法令,仁愛寬恕就可以樹立恩德,嚴酷暴虐就要結成仇怨。秉公辦事,仁愛存心,這是子羔的做法呀!”

          智慧小語:季羔秉公執法,并無私心私怨。雖執法以公,但居心以仁,由此也讓受刑者敬重。守城人雖被處以刑罰,但自知是自己的過錯,沒有半點埋怨之意,在季羔受難之時,仍幫助季羔躲過劫難,同樣令人敬佩。

          8、三子之志

          孔子往北游到了農山,子路、子貢和顏淵陪從在旁?鬃酉蛩拿嫣魍艘粫L嘆一口氣說:“唉,你們幾個談談各自的志向吧,我將從中選擇!

          子路于是走到前列說:“我希望用白羽裝飾起來的箭,把弓扯得像滿月一樣;用赤羽裝飾起來的旗幟,像日色一樣的燦爛。嗚鐘擊鼓的進軍號響徹云霄,旌旗鋪滿大地。我獨當一面出來抵抗,一定能夠拔下敵人的旗幟,占領廣闊的土地,大奏凱歌!

          孔子聽了說:“你真是勇敢過人啊!”

          子貢也走到了前列來說:“我希望齊國和楚國在廣闊的原野上打起來,兩國的防御工事可以相互瞭望得到,兩國兵馬揚起的塵土飛揚在一起,彼此拔出刀來,扭結在一起。于是我穿上白色的衣裳,戴上白色的帽子,在齊楚之間陳述自己的意見,把戰爭導致的.利害關系加以推論,以解決兩國的兵患!

          孔子聽了說:“你真是能言善辯啊!”

          顏淵卻避而不答,孔子問:“怎么唯獨你沒有志愿呢?”顏淵回答說:“文、武兩方面的事,他們已經說了,我還要說什么呢?”孔子說:“各人談各人的志向,你還是談談吧!

          顏淵于是回答說:“聽說香草和臭草不是藏在一個器皿里,堯王和桀王不領導一個國家,因為不是同一個類別。我愿得遇圣明的君主,幫他施行禮治,以禮樂教育、感化百姓。使他們在城市里不必設防,兩國邊境不越境,將兵器鑄為農器,把軍馬放在平原大澤中去,百姓們沒有怨女曠夫的憂思,國家沒有戰爭的災難。那么,子路的勇力、子貢的辯巧,也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孔子聽了嚴肅地說:“你真是有德行啊!”

          子路問:“夫子您選擇哪一個呢?”孔子說:“不損害財力,不危害百姓,又沒有浮夸的話,就要推顏淵了!

          智慧小語:子路驍勇善戰,希望披上鎧甲,迎戰于敵軍,凱旋而歸;子貢善辯,希望游說兩國之間,以辯才解決爭斗;顏淵愿以德輔佐圣王,以禮樂治國,希望百姓們安居樂業,變兵器為農器,永離戰火硝煙。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立志需要謹慎,立志的方向與目標,應以利他為出發點。一旦選擇錯了方向,會將自己的人生引入歧途。

          9、生花妙筆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游,曾挑著書箱行李,從家鄉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后來名聞天下。于是他拿著書問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于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著胡須,沉思片刻,嚴肅地說道:“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于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么,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舍”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涌,行筆如云,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我找到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著鄉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后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后人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智慧小語:梅花香自苦寒來,生花妙筆得成于一個“勤”字。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

          10、一張一馳,文武之道

          有一次,子貢參觀完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禮,回來后拜見孔夫子,孔夫子于是問子貢說:“你覺得快樂嗎?”

          子貢答道:“一國的人都高興得像發了狂似的,可是我并不覺得有什么可快樂的`!

          孔子微笑著說:“百日的勞苦,一天的歡樂,這是君主的恩澤,不是你所能了解的。每日緊張勞苦卻不休息,就連文王、武王也辦不到;而只放逸享樂卻不努力,文王和武王也是不做的。能夠勞逸結合,有緊有松,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

          智慧小語:《格言聯璧》說:“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閑字,然閑字要從勤中得來。天下最討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從閑中做出。”倘若我們懂得勞逸結合,松緊有度,不但不會荒廢時光,身心也不至于過度疲勞。珍愛生命當從和諧身心開始。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國學經典勵志故事03-29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03-26

        國學經典勵志句子12-04

        國學勵志名言04-06

        國學經典勵志句子精選03-25

        國學勵志名言04-04

        國學經典名句勵志篇03-19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鑒賞03-16

        國學經典中的勵志句子08-24

        國學經典名句禮儀勵志07-2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