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除朋友圈的儀式感勵志故事
01 上周末想饕餮一頓,想起有個哥們在朋友圈分享過一家餐廳,想去嘗試卻一時間記不起名字,遂急忙翻朋友圈,沒有找到。咦?是我記錯了嗎?他的朋友圈里不但沒有這一條,近期我有印象點過贊的幾條都消失不見了。 情急之下找他問餐廳的名字,順便也證實一下是不是我記錯了,他說沒記錯,發過但是刪除了。 這句聽起來特別像,愛過又分手了。
他說會定期清理朋友圈,也說不上為什么,就是刪掉一些內容感覺很舒服。他還問我,你說我是不是有整理癖?我說沒有,要是真有的話早請你來我家把你的癖好發揚光大了。 你身邊有這樣會經常刪除掉社交軟件狀態的朋友嗎?或者你是不是也做過類似的事?我的好奇心在作祟,隨機選取了列表里互動比較多的朋友,點開查看發現都有被刪除的痕跡。
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畢竟很多心思敏感的人會時不時地去看看自己關注的人最近有什么新動態,那些刪掉的朋友圈、撤回的信息其實都是一種無聲的表達。
02 每一條社交軟件狀態都是我們人格的延伸,它在訴說著你是怎么樣的人,至少是你想讓別人認為你是怎樣的人。 所以,發朋友圈就相當于在給我們自己不停的打標簽并當眾展示,剛結識一位朋友的時候或許你也會把他的社交狀態作為判斷的途徑之一,雖然它并不總是精準無誤的,但依然往往比他的自我表達更有說服力。 分享了很多旅行、書籍、音樂,是想表達他是一個熱愛生活、文藝的人;經常分享行業動態信息,是想說明自己是個看重工作且關注熱點的人;要是經常曬娃,這個我想就不必多說了…… 但這些標簽并不總是不變或者單一的,可能今天說要堅持運動,明晚就發了胡吃海塞的照片,可能剛發完溫柔的抱著貓咪的自拍,第二天就在朋友圈爆了粗口。
人的'確是多面的,就像很多人說過,有時候很沖動、有時候很冷靜,有時候很懶,有時候很勤奮,我是不是人格分裂了?這不是分裂,只是不同面的自我。
但總有部分自我,是我們不愿意展現在人前的,卻又會在不經意間流露。 在即時性的那時那刻,在朋友圈分享的欲望更強烈,往往掩蓋了對自我的覺察。等到時過境遷,重新拿起手機自我審視,“哎?我怎么發過這樣的內容!這不符合我的個人形象啊?”這一瞬間你的冷靜自持,受不了那一瞬間的矯情和善感。遂刪之! 你不能接納這種自我認知的沖突,所以只保留那些讓你看得慣的、能帶來安全感的內容,以此來保護認知平衡。
與此同時,這還說明,其實你非常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所以會擔心這種自我表現層面的波動會不會影響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因為我們內心不愿意接受表現矛盾的自我,所以同樣希望給人相對一致、協調的印象。 當某一條朋友圈引起你的懷疑:別人看了是不是不太好?你內心的堅定就被動搖,為了不再冒風險,你決定盡快刪除。畢竟你也跟看這條朋友圈的人有著相似的心路:我們在簡化了解和分析他人的路徑,只選快的,不選全的。
03 由朋友圈暴露的自我矛盾和自戀所引起的羞愧感幾乎是必然的,不信的話你可以回顧幾年前的朋友圈,其中一定會出現讓你滿臉黑線、每個細胞都尷尬的內容。 我們一路走來,即便沒有脫胎換骨,也早已在很多方面變得成熟,再回頭看幼稚的自我難免會感到羞恥和慚愧,想刪除那些讓你感到不好意思的內容非常正常。
有人說分手后看曾經恩愛時的朋友圈,每一條都像一個巴掌,其實也是這個道理,怕觸景傷懷,也怕變成他人的談資,不如眼不見為凈。
還有一種刪除,更像一種儀式化的行為。比如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定期整理在社交軟件上留下的痕跡,類似于打掃自己的房間,整潔、舒適、不引起反感的環境更有利于身心。就像我們房間內的某個物件,使用過不再適宜留下便清理掉,也沒什么不好。 不論是基于什么刪除掉你留下的只言片語,其實都標注著生活中的一個轉折和改變,那一時刻發現要放下過去的自己大步往前走,便想輕裝上陣。
當然,最期望的是,你能刪掉的不僅是一條朋友圈,那些不想再放在心上的負累,也一起丟掉吧。
【刪除朋友圈的儀式感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名人勵志故事讀后感06-03
《勵志故事》讀后感范文01-28
CAD刪除圖形的方法05-16
《勵志故事》讀后感15篇03-18
勵志小故事讀后感范文11-13
經典勵志的青春奮斗故事_勵志故事12-23
CAD刪除圖形的方法技巧09-16
如何刪除PPT的超鏈接11-03
升旗儀式的勵志演講稿12-09
升旗儀式的勵志演講稿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