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學醫學院于2007年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2008年12月,臨床醫學專業申報順利通過了國家教育部、衛生部的評審,2009年9月首次招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了促進交叉學科的發展,將原在深大信息工程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系轉入醫學院。目前醫學院擁有3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療器械工程),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1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擁有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深圳醫學超聲關鍵技術工程實驗室、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圳大學變態反應分室。鐘南山院士擔任醫學院名譽院長。全國著名臨床腫瘤學專家、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分會副會長姜文奇教授任醫學院院長,謝苗任醫學院黨委書記。
深圳大學醫學院按照“小規模、研究型、精英化”的建設原則,確立了“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的辦學理念。“高端”即先進的教學與科研平臺;“精英”即優質的生源、導師型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具有個性化的發展空間;“超前”即緊跟醫學科學研究前沿,突出研究型醫學院的特點;“精湛”即通過醫學學科建設,促進深圳醫療科研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努力借鑒國內外著名醫學院校的辦學經驗、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迄今為止,我院已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以及南加州大學藥學院等國際知名醫學院校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
臨床醫學專業積極探索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模式轉變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面大力推行教學改革,借鑒國內外著名醫學院校的辦學經驗,采用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整合課程結合PBL教學模式;實施雙導師制(即每名學生入學后均有一名科研導師與一名臨床導師);并推行“三早”教學理念,即“早期接觸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積極探索“1(理工學基礎、醫學預科)+5(醫學本科)+4(碩博連讀)”十年制精英式醫學高端人才培養模式。
深圳大學醫學院師資配備齊全,現有師資170名,其中,基礎醫學師資38名,其中正高職稱21人,副高職稱10人,講師6人,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臨床醫學師資89名,其中,正高職稱77人,副高職稱12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師資16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8人,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技術人員27名,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2人。6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
醫學院201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其中,陳思平教授申報的“基于編碼超聲的振動聲成像方法及應用研究”課題獲得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這是醫學院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2010年度醫學院科研合同經費超2000萬;“蟑螂過敏原診斷試劑的研制及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獲2010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深圳大學醫學院在深圳大學后海校區啟動、西麗校區發展。位于后海校區的醫學院綜合樓滿足2009~2015年教學場地的需要。西麗校區規劃醫學院占地10萬平方米,學生配套生活區占地5萬平方米。西麗新校區(10萬平方米)包括醫學辦公科研大樓、基礎醫學實驗大樓、生物醫學工程大樓、國家生化工程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藥學、預防醫學大樓和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等多個教學科研中心。
醫學院爭取在未來5年內,新增醫學類本科專業2-3個;新增生物醫學工程類本科專業1-2個;新增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和臨床一級科學碩士授權點各1個;新增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個。在校本科生達到1000人左右(臨床醫學專業300人左右,生物醫學工程專業360人左右,新增專業34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達到250-300人。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醫療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第二附屬醫院位于西麗校區附近,規劃為立足深圳、面向國際、水平先進的綜合型高端醫院。
一、臨床醫學專業籌建情況
2005年深圳市人大和政協提交了“建立醫學院”的議案,倡議有效整合深圳市教育和衛生資源,依托深圳大學籌建醫學院,以提升深圳特區醫療衛生水平。經市政府同意,深圳大學醫學院于2006年開始籌建。
2007年12月6日深圳市政府四屆八十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深圳大學醫學院籌建方案,市財政為舉辦醫學院提供全額撥款,初期建設費用額度30億。確定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為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在建設的學府醫院為深圳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增撥西麗片區1.7平方公里土地作為深圳大學新校區,主要用于醫學院及醫學相關專業學院的建設。
在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廣東省教育廳 、衛生廳,深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衛生局關心指導下2008年7月通過省教廳、 衛生廳組織的專家組評審。
二、辦學條件
1.綜合性大學資源優勢
深圳大學醫學院依托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公共資源豐富,人文氣息濃郁。深圳大學擁有生物醫學工程、生命科學、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等醫學相關學科的一批碩士點,學科結構和層次具備一定基礎。有精良的公共課程教學設備和場地,豐富的圖書及網絡資源,優越的學生宿舍、食堂、體育活動場地、素質教育基地等配套設施。
2. 師資隊伍
深圳大學醫學院師資力量配備齊全,現有師資170名,其中,基礎醫學師資38名,其中正高職稱21人,副高職稱10人,講師6人,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臨床醫學師資89名,其中,正高職稱77人,副高職稱12人;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師資16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8人,教育部生物醫學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業技術人員27名,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12人。6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
醫學院克服重重困難,高起點進行課程建設,順利完成了相關專業課程教學和實驗教學:解剖標本館的建設;組織胚胎學的全英教學;生理和生化的創新實驗;工程實踐教學改革;建立了8個生產實習與就業實踐基地;制定醫學教育培養方案、教學規劃和相應的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學院組織了部分骨干教師分別赴北京大學醫學院、北京協和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著名醫學院校學習。并積極參加國內舉行的醫學教育國際研討會,向全國基礎醫學教育專家介紹深圳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的醫學教育專家探討和交流。
2010年12月25日-27日,醫學院邀請精通并熱心推展問題導向學習(PBL)實踐的醫學教育專家關超然教授來訪,并對包括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內的醫學院PBL教學團隊近60人進行為期3天的專業培訓。
為了全面貫徹和強化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基本理念,促進我院臨床醫學創新課程的進一步建設,保障“以臨床為導向的基礎醫學系統整合課程體系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2011年3月21日在醫學院會議室召開了深圳大學醫學院“以臨床為導向的基礎醫學系統整合課程體系建設項目”動員啟動大會。
3.科研成果
201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其中陳思平教授申報的“基于編碼超聲的振動聲成像方法及應用研究”課題獲得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這是醫學院首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2010年度醫學院科研合同經費超2000萬;“蟑螂過敏原診斷試劑的研制及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獲2010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4. 辦學空間
深圳大學醫學院在深圳大學后海校區啟動、西麗校區發展。位于后海校區的醫學院綜合樓滿足2009~2015年教學場地的需要。深圳大學西麗校區醫學院計劃興建4棟建筑,建筑總面積10萬平方米。西麗校區與后海校區同在南山區,僅相距8.9公里,不影響醫科與其它學科在學術和教學方面的交叉融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5. 教學、科研設施
醫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采購計劃已完成招標采購程序,醫學教學實驗中心擬采購儀器設備設備(含標本)價值8618萬元(包括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補充教學設備),已列入我校設備購置計劃,經費已落實,已分期分批購置到位。
6.附屬醫院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原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醫療急救于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第二附屬醫院位于西麗校區附近,規劃為立足深圳、面向國際、水平先進的綜合型高端醫院。
三、辦學思路
1.辦學理念
遵循“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的辦學理念,依托綜合性大學開辦醫學院的優勢,促進學科交叉與發展,積極探索適應21世紀醫學科學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模式轉變需要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高端”指先進的教學與科研平臺;
“精英”指優質的生源、導師型的培養模式,使學生具有個性化的發展空間;
“超前”指緊跟醫學科學研究前沿,突出研究型醫學院的特點;
“精湛”指通過醫學學科建設,促進深圳醫療科研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2.人才培養模式
借鑒國內外著名醫學院校的辦學經驗,探索小規模、精英化、研究型醫學教育模式,努力與國際醫學教育模式接軌。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探索“1(理工學基礎、醫學預科)+5(醫學本科)+4(碩博連讀)”十年制精英式醫學高端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面大力推行教學改革,采用以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整合課程結合PBL教學模式;實施雙導師制(即每名學生入學后均有一名科研導師與一名臨床導師);并推行“三早”教學理念,即“早期接觸實踐、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
雙導師實踐中通過一系列活動,既培養醫學生有過硬的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更要注意培養醫學生的交流溝通、職業道德、進取意志、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需要。這些具有時代特點的醫學人文素質,不僅要從文化、藝術和審美的角度去培養,更要注重從思想、政治、道德領域去教育、去培養。
深大醫學院重視醫學人文教育,我院解剖學教研室與深圳市紅十字會聯合舉辦主題為“美善相循,永傳大愛”2011年度解剖教學啟動暨紀念30例無償遺體捐獻者公開課,取得較好成果。開展無語體師紀念活動,培養和提升醫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基本專業素質。
四、醫學院十二五規劃
1.專業建設
豐富深圳大學醫學院專業特色,發揮現有師資力量、基礎設施建設等長項,發展醫學院特色專業,尤其是與其他醫學院校差別發展的新型專業,爭取在未來5年內,新增醫學類本科專業2-3個,包括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護理學和藥學等專業;新增生物醫學工程類本科專業1-2個;新增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和臨床一級科學碩士授權點各1個;新增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個。
2、招生規模
未來五年,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適當擴大并逐步穩定醫學院招生數目至每年300人左右,其中臨床醫學專業提升并保持在每年60-120人左右。爭取五年后,在校本科生達到1000人左右(臨床醫學專業300人左右,生物醫學工程專業360人左右,新增專業340人左右),在校研究生達到250-300人。
3. 辦學層次
經過努力,五年內培育申報并且獲批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建立臨床醫學專業本碩培養體系,盡早著手培育基礎醫學二級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臨床醫學二級或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五年內建立完整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碩、博培養體系。
4.教學改革與創新
未來五年,主要教學目標是建設并完善與國際醫學教育主流接軌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在教學理念上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具有扎實的基本臨床技能、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具備一定的科學創新思維,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競爭適應能力的優秀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
5.高端醫學科研平臺和重點實驗室建設
未來五年內,建立配合精英式綜合培養體系的科研管理體系,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科研重點方向,建設適應區域衛生事業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高水平科研技術平臺。對綜合實力較強的學科或實驗室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實力、突出特色、凝練方向,根據已有的學術優勢,力爭在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轉化醫學、過敏反應及重大疾。ò[瘤和傳染。┑妊芯款I域創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重大成果,促進醫學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全面提升深圳在上述領域的醫學學術水平。
6.硬件及基礎設施建設
醫學院爭取在五年內遷入西麗校區。規劃醫學院占地10萬平方米,學生配套生活區占地5萬平方米。西麗新校區(10萬平方米)包括醫學辦公科研大樓、基礎醫學實驗大樓、生物醫學工程大樓、國家生化工程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藥學、預防醫學大樓和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等多個教學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