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分析學是藥學一級學科中6個二級學科之一。我校一直重視藥物分析學科的建設,在幾代教師的努力下,該學科的科研與教學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直位居全國先進行列。分別于1981年和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點和博士點,培養了我國藥物分析專業的首批碩士和博士。1996年本學科被評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多年來,本學科共培養畢業博士17名,碩士56名,畢業研究生遍布海內外,許多已成為國內外重點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術骨干,其中1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稱號,F有在讀博士生20余名,在讀碩士生60余名。本學科點學術力量雄厚,包括分析化學教研室、藥物分析教研室、分析測試中心、藥物分析研究室和藥物代謝實驗室。在39名教師中,現有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導師4名),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15名。有博士學位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共12名,具有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學術梯隊。羅旭教授和孫毓慶教授是我國藥物分析領域著名的老一代專家,仍在指導博士生和著書立說。目前主要學術帶頭人中,李發美教授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并在英國倫敦大學從事過博士后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負責人,現擔任國際學術期刊編委及中國地區責任編輯,被評為沈陽市優秀教師;鐘大放教授聯邦德國波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后在德國藥師中心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稱號,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畢開順教授是在國內畢業的首名藥物分析學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學從事過博士后研究,曾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獎和陳香梅教育基金獎,現為副校長,藥學學報編委;李好枝教授曾留學日本,從事體內藥物分析研究,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被評為沈陽市優秀教師,長期擔任藥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現有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為:(1)藥物色譜和波譜分析;(2)計算藥物分析;(3)體內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每個研究方向都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都有在SCI收載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都有專著出版。在全國藥物分析博士點中,我們完成和正在承擔的國家科研課題最多,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等。許多研究項目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1996年以來,出版了學術著作《醫藥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化學統計學》、《現代色譜法及其在醫藥中的應用》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載的論文20余篇。與英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同行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使得本學科始終能追蹤各研究方向的發展前沿。本學科點參加三個重點實驗室并負責藥學博士后流動站藥物分析實驗室的工作,可用于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實驗室面積600余平方米。擁有超導核磁共振儀、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紅外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等波譜分析儀器,科研用高效液相色譜儀15臺,氣相色譜儀3臺,毛細管電泳儀3臺等色譜分析儀器,這些儀器主要為1994年以后進口,總價值1000余萬元。此外,還有配置8臺高效液相色譜儀、8臺氣相色譜儀和8臺紫外分光光度計的研究生教學實驗室。已經形成了每年招收博士生10名,碩士生25名的人才培養規模。根據學科建設規劃,我們將于一年內購置600 MHz核磁共振儀和元素分析儀,以滿足研究生規模迅速擴大對科研儀器的需求,并將加強生物技術藥物分析研究,加強藥物分析學科對新藥研究各領域的滲透,迎接新世紀生命科學飛速發展的挑戰。
研究方向名稱:藥物色譜和波譜分析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內容包括:用于藥品質量控制的高效、準確、快速分析測定方法的研究,用于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物制劑生物利用度等藥物體內過程研究的靈敏、特效的體內藥物分析新方法研究,用于中藥和生物藥物的微量活性成分的篩選、分離和結構確證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所涉及的技術包括現代色譜分離分析技術、高效毛細管電泳分析技術、核磁共振、紅外、紫外等波譜技術、質譜以及色譜-波譜(質譜)聯用技術等。本研究方向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藥薄層掃描三維譜研究”、“薄層色譜溶劑系統最優化方法研究”、國家科技學術著作出版基金項目“醫藥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等10余項課題。正在進行的主要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平衡條件下測定藥物-蛋白結合作用的新方法研究”、“黃精中19種新甾體皂苷對心腦血管作用的研究”(合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項目“中藥農藥殘留量檢測方法的研究”等。本研究方向1996年以來共發表相關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載期刊論文8篇,主編學術著作2部、參編1部,主編全國規劃教材3部,參編3部。隨著醫藥事業的發展,各相關學科對藥物分析學科不斷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保證、控制和研究提高藥品質量,研究藥物及其代謝物在體內的過程,新劑型、新給藥系統的不斷出現,中藥現代化、國際化以及生物技術藥物的興起,這些都對藥物分析學提出了新問題和新挑戰。另一方面,當代色譜、波譜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技術不斷涌現,如近20年來出現了高效毛細管電泳技術、色譜與質譜、波譜的聯用技術、超導核磁共振技術和各種色譜新技術,這些都為本研究方向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條件。藥物色譜和波譜分析這一研究方向的特色就是密切關注世界藥學發展新趨勢和分析技術的新進展,不斷研究和開發現代色譜和波譜分析技術和方法,切實解決與藥品質量控制和提高、與藥學事業發展相關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問題。本方向所研究課題均屬藥物分析學科的前沿課題和實用性課題。隨著色譜和波譜技術的日益發展,隨著藥學各相關學科和我國醫藥產業的不斷強大,現代色譜和波譜技術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研究方向對促進藥物分析學科和我國醫藥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方向名稱:計算藥物分析計算藥物分析方向是藥物分析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研究內容是中藥化學質量的模式識別,該研究內容的特點是運用模糊數學、藥理學、生藥學、分析化學和計算機技術等組成一個系統方法,將中藥的化學分析數據與藥理學研究結果進行相關處理,確定藥效物質基礎,建立中藥質量控制的新方法,為中藥的現代化研究奠定基礎;本方向的另一研究內容是化學統計學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它是研究數據的收集或產生、描述、分析、綜合和解釋以獲得新化學知識或信息的方法。本研究方向的“中藥化學模式識別的研究”、“固體制劑含量均勻度計量型檢查方案的研究”、“應用復方制劑組分分光光度測定的統計模擬方法研究”、“中藥質量的化學模式識別研究”和“黃芪藥效物質基礎與其質量評價指標的研究”等五項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本方向所建立的模式識別方法先后應用于冠心蘇合丸、六神丸、人參、貝母、板藍根、淫羊藿、杜仲、積雪草、茯苓、龍膽、牛膝、黃芩、厚樸、熊膽和黃芪等化學質量的評價上,獲得成功,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普遍意義,在復方中藥的優化和開發研究中“抗病毒復方中藥開發研究”和“中藥吳茱萸湯精制膠囊的開發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部資助;用偽蒙特卡洛方法建立的“制劑含量均勻度計量型檢查新方案”的效率居世界領先地位,被中國藥典采用。本研究方向的各種課題均屬前沿領域,在中藥的現代化研究中起著示范作用,定將為中藥走向世界、服務于全人類做出重大貢獻。
研究方向名稱:體內藥物及代謝產物分析藥物代謝與藥物動力學是研究藥物體內過程動態規律的科學,藥物代謝探討藥物分子的化學結構在體內以不同規模發生的生物轉化,藥物動力學的核心是闡明體內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動態過程。藥物代謝與藥物動力學基礎性研究的突破,往往帶來新藥研究與開發的重要進展。在這些研究工作中,首先遇到和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建立體內微量藥物及其代謝物的分離、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內容涉及藥物代謝過程的選擇性與分子識別規律,如研究抗心律失常藥普羅帕酮代謝的位點選擇性與立體選擇性、藥物與葡萄糖苷酸的結合代謝反應、氨基寡糖類藥物的結構與代謝產物、羅紅霉素代謝的位點選擇性與立體選擇性等;另一主要研究內容是體內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方法和特色包括:用于生物樣品中微量藥物和代謝產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法,用于藥物對映體選擇性分析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譜法,用于藥物代謝模型的微生物轉化法,包合物熒光法測定體內微量元素等。本研究方向自1996年以來,共發表相關論文60余篇,其中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30余篇,在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30余篇。在這些論文中,含SCI收載期刊論文5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3篇,國內核心期刊藥學學報論文8篇。此外,參編學術著作3部。發展前景:近年來,生命科學的探索受到極大的重視并將深刻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和發展。作為生物醫學的重要分支,藥學科學的發展也反映了這一動向。其顯著特點是:藥學科學從以往以物質為中心轉移到與生命科學的結合上來。這將深刻影響藥物研制、臨床實驗及使用和機制探討等各個階段的工作。本研究方向將在這一重要轉折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目前我們參加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創新藥物相關的藥物代謝與動力學基礎理論和新方法研究”將有力地推動本學科在我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