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三方協議”也算“簽訂勞動合同”?
畢業后已經工作半年的小趙在和同學聊天時發現,只有自己還沒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單位解釋:公司、小趙及小趙的畢業學校,彼此之間簽訂有“三方協議”,該協議已經確定了小趙的勞動關系,因此無需另行簽訂勞動合同。咨詢相關人士后,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小趙以單位未與自己簽訂勞動合同為由提起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未簽勞動合同的兩倍工資差額。
法官釋法:“三方協議”是明確畢業生、學校、用人單位三方在應屆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權利義務的書面文件。而勞動合同是由用人單位提供,經與畢業生平等協商后簽訂的,對工作崗位、工作待遇等勞動法上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約定的書面文件。因此,“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在簽約主體、約定內容等方面具有明顯區別, “三方協議”并不具有“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下面是YJBYS的小編整理的“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的區別”,供參考。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簡稱“就業協議書”,俗稱“三方協議”,是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統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區)教育主管部門印制的,為維護國家就業計劃的嚴肅性,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由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簽訂的協議。
勞動合同,又稱為勞動契約、勞動協議,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管理者、雇主)之間為了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而達成的協議。
三方協議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
1.簽訂時間不同。三方協議是學生在校期間簽訂的,而勞動合同是在畢業生畢業離校后到單位正式報到后簽訂的。
2. 主體不同。三方協議的主體是三方,即學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而勞動合同的主體是兩方,即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3. 內容不同。三方協議的主要內容是畢業生如實介紹自身情況,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單位就業、用人單位表示愿意接收畢業生,學校同意推薦畢業生并列入就業方案;而勞動合同是記載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是勞動關系確立的法律憑證。
4. 目的不同。三方協議是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關于將來就業意向的初步約定,是編制畢業生就業方案和將來雙方訂立勞動合同的依據。而勞動合同主要是勞動關系確立后使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得到應有的保障。
5. 適用的法律不同。三方協議的制定、發生爭議后的解決主要依據是《國家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規定》、《民法》、《合同法》等,而勞動合同的訂立以及發生爭議后主要是依據《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來解決。
【簽“三方協議”也算“簽訂勞動合同”?】相關文章:
網簽算三方協議嗎02-26
簽訂三方協議不能任憑“東家”說了算07-15
畢業生簽三方協議還要簽勞動合同嗎12-04
畢業生簽三方協議還要簽勞動合同嗎?10-26
畢業生簽三方協議還要簽勞動合同嗎?06-24
稅務如何簽訂三方協議03-12
三方協議的簽訂指南03-09
簽訂三方協議需謹慎08-09
簽訂三方協議的流程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