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精選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為自己反省。那么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1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加細膩、敏感,易受傷害,需要老師付出真誠的愛心和極大的耐心。
我們班有個聰明的“小酷哥”卻不愛說話,他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浩然”,可是他卻是班上的“打架高手”,孩子們最不喜歡的人。原因很簡單,他的一對小拳頭幾乎成了他的全部語言,在短短的一個月里他差不多打遍班上的每一個孩子。每天都有關于他的一些“新聞”,只要是他想要的玩具,不管在誰的手中他都要馬上占有,誰要是不服從,就會遭到他的“拳擊”。班上為此而告狀的聲音總是連綿不斷,而告狀聲越多,他就越孤單,拳頭也就越多地伸向別人。最奇怪的是,不管發生什么事,他都不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他不會因為受表揚而興奮,也不會因為挨打批評而掉眼淚,在他的臉上很難找到歡笑。這也許就是他“小酷哥”名字的由來吧!
有一件小事讓我對浩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一天早上,浩然媽媽告訴我,孩子剛剛在家不小心割傷了手,現在用止血貼包著,請我提醒浩然洗于的時候不要把傷口弄濕。我輕輕地拉起浩然的手,微笑著對他說:“疼嗎?”他卻不好意思地跑掉了。隨后我帶著孩子們去飼養角喂兔子。忙了一會兒,孩子們都各自散了去玩別的東西去了,兔子籠前就剩下浩然一個人孤單地蹲著。我悄悄走過去,卻發現浩然取下自己手上的止血貼準備貼到小兔子的耳朵,還傷心地對兔子說:“剛才宵宵用樹枝扎你的耳朵,疼嗎?我幫你揉揉。瞧,流血了,我幫你貼上止血貼,你是一個人,我也是一個人,我們以后一起玩好了……”
看著他一滴滴晶瑩的淚水,聽著他和小兔子訴說心里的秘密,我忍不住把這孤單的孩子抱在了懷里,輕輕地在他耳旁說:“浩然,你不是一個人,你還有老師在你身邊!甭犃宋业脑,他緊緊抱著我,哭著不斷地在我耳邊重復著一句活:“老師,他們都不愿意和我玩……”我擦干浩然的淚水,微笑著對他說:“小兔子受傷了,你幫助他,它一定會感謝你的,老師也覺得你做得很對。來,老師幫你把受傷的小手指包好!蔽以诤⒆觽兠媲氨頁P了他,并用新的止血貼幫浩然包好了傷口,孩子們都向浩然投來敬佩的目光。浩然拉著我的手微笑著說:“老師,小兔子謝謝我,我也要謝謝你!”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小酷哥眼中的微笑,原來他內心的感情是那么的豐富,我決心幫他找回歡笑。
此后,我從家長那兒了解到了一些情況:家長對浩然的破壞行為也很傷腦筋,父母工作忙,平時很少和孩子溝通,浩然不聽話也就常常挨打?吹胶⒆蝇F在的狀況,我和家長都感到內疚:這是一個缺少愛的孩子!他的許多破壞或出格的行為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傳遞著他尋求關注的信息,是內心缺乏愛的表現。被人愛和愛別人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孩子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心理緊張和行為偏異。一個缺少愛的孩子,心理受到創傷,人格發展就會出現缺陷,例如常常獨來獨往,不愛講話,與其他孩子很難相處,一但與同伴不合,就會揮拳相向或者出現破壞性行為。對這樣的孩子,好的辦法并不是去壓服他,而是給他真情,用愛去感化他,使他那顆受過創傷的心得到安撫。
我和家長達成共識:用愛去補償孩子心中缺失的愛。對待浩然,我們要給予他多一點理解,多一份尊重,多一些寬容。理解他的一些特殊的做法,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看問題、想問題,善待孩子的不成熟,善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各種動機,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于是,在幼兒園中我更多地接近他、幫助他,利用一切機會給予浩然特殊的關心和照顧:每次排隊我都會主動把手伸向他和他牽手;每次午睡前,我都走到他的小床旁邊輕輕摸摸他的臉,幫他蓋好被子;每次活動后;我總是把他拉在懷里和他說說悄悄話;在日常生活中,我創造各種機會請他幫我做一些小事,當他完成以后我又及時肯定和表揚他……就這樣,浩然成了我的小影子。而同時,家長也實現了他們的承諾,不再打罵孩子,還常陪著兒子一起下棋,做游戲。
家長溫柔的話語,老師有力的握手,其力量勝于百句訓斥孩子的話語。在家長和老師愛的感召下,浩然的破壞行為改變了許多,也不再隨便打小伙伴了。他不再是個孤獨的小酷哥了,很多孩子成為了他的好朋友,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有著甜甜笑臉的開心小酷哥。
浩然的故事令我感受到“善用愛心、善解童心”的重要!當面對性情孤僻、被集體排斥的孩子時,教師和家長的態度和做法往往決定著這些孩子能否重新過上幸?鞓返纳!對此,我有以下幾條建議:
1.幫助幼兒找回被愛的感覺。成人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尊重的態度,鼓勵性的語言與幼兒交往,慢慢成為他的知心朋友,耐心聆聽幼兒的心聲,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幫助幼兒找回被重視與被愛的感覺。
2.改變高壓政策,讓孩子找回自信。成人應創造一個無壓力的寬松環境,家園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遇到問題先把想法說出來,而不是隨便動拳頭。善于尋找孩子身上的長處和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還要為孩子提供合理的情緒宣泄機會,并將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上。
3.引導孩子積極應對挫折。生活在集體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受到同伴的冷落、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等等,有的孩子會因此而造成心理創傷,以至產生暴力行為。成人既要注意促進這些頑皮孩子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又應幫助他們分析被人冷落的原因,引導孩子主動介入集體活動。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2
公開課于一名觀摩者來說,大多數時候就如“管中窺豹”一般,通過竹管的小孔,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所見的并不全面,略得一二而已。但是,如何發揮觀摩活動的最大價值,從“管中窺豹”到“一目了然”,我有以下三點想法。
減少表演,回歸本真
一方面,社會心理學中,有學者提到,“當一個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現時,他總有某種理由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以便這種行為對其他人傳遞一種對他有利的印象”。從這個層面來說,授課教師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事先精心地準備,適度地打磨,所謂公開課中存在的“表演”是正常的。這樣的準備和“表演”猶如抽絲剝繭般,更利于觀摩者捕捉到授課者期望傳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但是,過猶不及,如果教師僭越了他所擁有的權限,偏離了教師的定位,把準備變成“粉飾”,那么公開課就站在了促進教學的對立面,徒留形式化。
另一方面,目前評價公開課的維度幾乎都圍繞教師展開——教態、指導語言、環節設計等都被列為重要指標。但是,在評價指標中鮮有涉及幼兒的發展和感受。這樣的評價機制很容易讓作為發展主體的幼兒淪為公開課的配角。若要呈現更為真實的公開課,讓教師更好地找準自身的角色定位,那么把幼兒的表達、表現和發展納入公開課的評價體系尤為重要。
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
公開課往往凝聚著授課者的心血,甚至是一個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一節公開課大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小到提問方式無一不經過反復的斟酌和考量。觀摩者如果沒有側重,僅僅就課論課,往往收效甚微。若能從一個點進行切入,由點帶面進行分析,往往能有很大的收獲。如何找觀摩切入點,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針對授課者的特點和特色進行切入。每位教師尤其是名師,都有其擅長的“點”。在公開課中著重觀摩授課教師擅長的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會更有收獲。
二是針對自身薄弱環節進行切人。除了少數情況,大多數觀摩者對授課者都不太了解,很難從授課者的特點、特色這個點切入。這時,不妨從自身薄弱的環節人手。觀摩者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發現自己薄弱的“點”,在觀摩公開課中有針對性地觀摩,培養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和自己反思能力。比如,筆者入職之初,發現自身對于幼兒的語言回應簡單重復居多,形式單一,在公開課的觀摩中就有意識地記錄教師和幼兒的言語互動,從最初的鸚鵡學舌到之后的靈活運用,收獲頗豐。
半日活動觀摩
目前在幼兒園的公開課的呈現形式中以集體活動為主。但不同于中小學以集體教學為主的課程,幼兒園的課程是融入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集體活動僅僅是幼兒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倡導幼兒自主學習的今日,集體教學活動的局限性日漸凸顯。顯然將集體教學作為公開課的主要呈現形式是有待改進的。
半日活動除了集體活動之外,還包括晨檢、戶外活動等諸多環節。這些環節更有利于讓觀摩者了解授課者對于半日活動的安排,從而發現幼兒自主選擇和師幼互動的情況,讓授課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同時,幼兒在熟悉的環境下相對更為自然,可以讓觀摩者了解授課教師對于突發狀況的處理。這些更容易讓觀摩者運用到教育實踐中。
總之,需要授課者、觀摩者和組織者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發揮觀摩活動的最大價值,從“管中窺豹”變為“一目了然”。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3
一、對活動的價值進行反思:
1、從幼兒入手:
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活動來源于家庭,生成于我愛我家這一主題活動。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由于較普遍的家庭中媽媽相對承擔的教養孩子的責任比較多而爸爸又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父愛這一現象,所以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在情感上也會更多的側重于愛媽媽,由此我們生成爸爸這一小主題。從爸爸的手這個點切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大手不但能做許多媽媽會做的事情而且也會做媽媽不太能辦到的事情,并由感受爸爸手的本領以及對自己的愛進一步激發愛爸爸的情感。
2、從課程實施中的家園合力入手:
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讓幼兒園的教育去影響家庭、影響爸爸,鼓勵他們更多的參與日常家庭中孩子的教養并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以充分發揮教育的合力。
二、對活動的目標進行反思:
1、如就概念的“手”而進行教學,這樣的教育與體驗親情的社會性情感無緣,與主動的觀察生活,擴展生活經驗無關,教育會遠離情感,遠離生活。因此活動目標定位側重情感的體驗和激發,例如2.激發愛爸爸的情感。在認知的行為目標這一點不局限某一知識技能的獲得,比如介紹爸爸手的本領,感受爸爸本領大。
2、初定目標較籠統,寬泛,可操作性不強,在討論稿和修訂稿時進行了調整(體現在活動設計的目標和第一環節)。
三、對活動的經驗進行反思:
1、幼兒對各自爸爸手的本領的經驗存在個體性,不同幼兒有不同的經驗,所以通過集體活動的形式促使全體的經驗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幼兒在不脫離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有所拓展并能超越、高于原有的經驗。
2、考慮到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始能較獨立的表述生活中的事物,但有時可能語句還不太完整,所以我們考慮借助調查表這一形式,一方面讓幼自主的開展調查并記錄的過程中,學習的能力、表達表現的能力也能因人而異的得到兒能借助于調查表這個載體,圖文并茂幫助表述;同時孩子在不同程度的鍛煉與提高。
教學中反思:
一、對師生互動情況及時反思調整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滿足過去的那種把活動過程的流程都預設好的做法,而要根據幼兒的即時表現,采用適當的方法與之互動,這樣才能有效推進幼兒的發展并促進教師教學智慧的提高。于是我們要更多的考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這一活動中還要考慮孩子與爸爸的互動。例子:環節二、介紹爸爸調查表時,幼兒個別介紹較易變為個別性的師生互動,教師提示通過及時的提問引導幼兒與之有效互動。讓孩子在交流共享中,在現場與爸爸的互動中,在獲得經驗的同時,豐富情感的體驗。
二、孩子對教師預設問題的反應及時反思調整
例子:第一次試教時,爸爸上場舉起寶寶這一環節有些冷場,現場反思:家長、孩子均缺乏預熱過程;調整——爸爸的大手先和寶寶的小手比試以下,感受爸爸手有多大,然后再過渡下一環節。
教學后反思:
一、對教師的作用問題進行反思
在以情感為側重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定位是僅局限于活動的組織者、肯定、傾聽幼兒顯然還不夠,教師更應注重現場氣氛的烘托、情感的提升。
例子:第二次活動時爸爸代表現場展示時,教師的提問。
二、對活動效果與預設意圖是否一致進行反思。
例子:比較第一次教學和第二次活動的爸爸的手的本領這一環節。
第一次試教——孩子學習的特點,注意力容易轉移,簡單的幼兒記錄與錄象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受
第二次活動——通過介紹調查表、觀看錄象,爸爸代表現場展示層層遞進,使孩子的感受更直接、更具體。最后通過一首自編的散文詩進行經驗的總結而后情感的渲染,讓孩子逐漸的去感受愛不但是一種得到,也應學會付出,活動現場的效果相當熱烈。
三、對教育現場調整過的地方以及活動后還需調整的地方進行反思
針對第一次試教時全體爸爸上場時的冷場及爸爸的資源利用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欠缺這一情況,雖然在第一次試教現場時進行了調整,但在活動后的反思中,我們繼續在第二次開展活動時加以了改進。請個別有代表性的爸爸進行現場才藝展示,把幼兒的認知與情感融合一體,把感受與體驗融合遺體,形成了整體的學習過程。
其它感受:
一、家長的文化背景是幼兒園課程可以利用的資源。
要重視家長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家長的優勢和資源,教師和家長攜手,使幼兒園成為“學習共同體”,他們可以為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
二、家長們的參與熱情很高。
“爸爸老師”很投入,孩子們感覺很新鮮。激發了家長們的參與熱情,增進了家長和老師間的了解,尤其是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和教師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教師收獲:家長當老師,我與孩子一起學習,家長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他們彌補了幼兒園教師在知識上的不足,教學材料的缺乏。
三、孩子對家長上課很感興趣。
家長的參與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孩子,孩子對家長上課很感興趣。這對幼兒知識面、興趣和求知、交往和能力,尤其是自信心的確立和培養有很大幫助。在這一天孩子為自己的爸爸能來班上上課而感到無比自豪,顯得特別興奮、激動,并能受到同伴的關注和羨慕。同時這種自豪與自信也會延伸到之后生活的各個環節。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4
觀察實錄:
區角活動時間到了,我向孩子們介紹完今天的活動內容后,孩子們有序的插好進區牌,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去玩了。文文一開始選擇的是手工活動:剪紙雪花;可是沒玩了不一會兒,她又去拿畫紙和蠟筆進行畫畫。后來她又來到了建構區進行拼搭游戲,跟佩琪玩得不亦樂乎。玩了一會佩琪不想玩了離開了,文文卻不讓佩琪走,只聽見文文說:“快點過來坐好,不許去其它區角活動,把你玩的玩具收拾好了沒?坐得不神氣的小朋友我下次就不和他玩了!”我聽了禁不住笑了起來。
分析與思考:
幼兒園中班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中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相比,有其顯著的年齡特征,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好動但還缺少技巧,特別愛游戲而問題不少,非常喜歡模仿,并且模仿出色,語言學習能力大大提高等。
文文是一個比較受歡迎的小女孩,在班級中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和她玩。最近文文的媽媽來跟老師交流的時候也說過,文文最近在家里面一直喜歡模仿老師,讓爸爸媽媽在家里面當小朋友,她當老師上課。文文剛才在區角活動說的那些話,其實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無意間經對小朋友說的。中班的孩子喜歡模仿,他們是天生的模仿專家,平時老師、家長一言一行都是他們追隨的對象。你平時無意間的一句話,他們都記在心里了。
雖然表面上看幼兒模仿老師的語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得仔細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我們敲醒了警鐘。幼兒沒有分辨好壞的自控能力,他們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時都是一樣的沒有好與壞之分,關鍵是后天的引導,良好的教育能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誤了孩子的成長。這樣一來給我們教師提出了較大的挑戰,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應該人人反思。良好的教育語言是平時教育的一種支持手段。改掉自己平時的口頭禪,改掉粗魯的語言,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這樣幼兒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更好地得到發展。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5
今日上午走進了小二班日常教學調研,張教師帶班。她是去年8月來我園工作的新教師,正如她所說,從開始的迷茫、郁悶、忐忑不安到和平、喜悅和充實。一年來,她在不斷的歷練和成熟。所以,感覺她的'帶班多了一份從容,少了一份不安或不知所措。一個半天,她帶領著孩子晨間活動、團體教學、戶外游戲,利用創編的小故事《小椅子》來對孩子常規教育。盡管也有個別孩子調皮的,但她已經能夠控制大局面,每個環節還是比較流暢。看著她的變化真為她高興。
幼兒一起觀賞自己的作品、講評自己的作品時,就應注意多用正面的、鼓勵的語言,對他們的作品給予肯定和認可。即使畫的有多不好,也要先表揚再推薦。比如為氣球涂色時,朱小楠小朋友涂得很不均勻,并且也只是涂了一小部分,這時我就對她說:“我覺得你涂的很漂亮,但你看那里還是白白的紙,我覺得如果你把它都涂滿了,必須會更漂亮的,你覺得呢”朱小楠小朋友聽了我的話,點點頭繼續涂了起來。
其實每個幼兒都是一名十分出色的畫家,教師就應尊重每個幼兒,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笆澜缬卸啻螅變合胂蟮某岚蚓陀卸啻;世界有多寬,幼兒創造的天地就有多寬”。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責怪批評幼兒的不對、不足之處,只會使他們失去繪畫的興趣,磨滅他們的用心性,抑制他們的情感,這樣做孩子的身心就得不到和諧健康的發展。
“為了一切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要有一種健康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心境去引導每個孩子,用愛心職責心去滋潤每個孩子的心。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 篇6
活動前的反思:
選擇這個活動一是來源于孩子,從上學期開始我們在點心和午餐后讓孩子玩挑花繩,時間長了有些孩子不在挑而是將繩子拋接和甩動。我發現繩子在下落中自然而然形成圖案?赡芎⒆又皇怯X得好玩,我卻得到啟發何不用其來開展活動呢?既然選擇這個開展活動,我就自己來玩線,發現挑花繩的線條比較硬,甩動時不容易形成圖案,還有不安全的因素。于是我用毛線來嘗試,比線繩更容易形成多變的圖案。于是我借助于小小的毛線,設計了本次活動《有趣的線條》。
我觀察和分析了孩子的具體情況,他們的語言發展教好,但是能運用描述性詞語的不多,單一的思維和從他的模式頻率教高。所以在開始部分就引導孩子通過轉動線條圖,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想象。目標也定位在“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能力”上。
第一次活動后的調整:
第一次的活動中開始的圖片我是提供了兩張,一張是高低差異很大的線條圖,另一張是比較平直的曲線圖。在請孩子觀察時,小朋友將兩張圖混在一起講述,特別是轉動后將的老師也不明白是哪一張。對于還的思考和想象有障礙,這兩張的作用是一樣的,只是形式上有點區別。為讓孩子思考的點更明顯,講述的內容更集中,我就把另一張取消了,只提供一張線條圖。在第二次活動中我覺得這樣的改動是明智的,小朋友講述和思考的點集中了,更容易發散思維,從多角度思考。
本次活動后的反思:
為孩子提供的材料“毛線”是孩子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強,所以幼兒在的活動中的興趣始終是很高的,他們能積極投入甩繩、觀察、講述和從不同的方位來觀思考和想象。這是對我對孩子的能力和興趣的充分了解,同時在每次活動中都給予了孩子明確的操作要求,讓他們明白要做些什么。在活動中提供的氛圍是寬松的,孩子可以隨意地找地方,或是坐、或是站、或是爬著,我沒有制止,也沒有用理想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這讓孩子就有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這樣孩子無拘無束那么就更能激發孩子講的的意愿。在每次孩子操作中我給與孩子的時間也是足夠,尤其是在最后一個環節創編小故事中,滿足了幼兒講述的需要。整個活動都是幼兒的自主活動,既動手又動腦,孩子們玩得高興,說得積極,全體幼兒都能在主動的活動中獲得發展。
另一個原因是運了的現代技術的手段,將不能保留的線條圖用照片的形式拍下來進行保存,并讓孩子有了更多觀察和相互交流的機會。在電腦上這些圖還可以轉動,也是發展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想象。這激發了孩子觀察和想象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
對這個活動的一些思考:
1、由于毛線是在地板上操作的所以在拍攝照片時有反光,一些深色毛線形成的線條圖孩子觀看不清晰,如果為每個孩子提供一張白紙那么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
2、孩子在操作中教師應該提出讓孩子相互講述,或是讓小朋友拿了毛線到客人老師那里甩動和講述,不進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也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傾聽的對象,滿足他們講述的愿望。
3、在第一個環節中我原來的提問是第一次只要孩子說出“像什么?”然后在此基礎上運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說什么樣的,可在活動中孩子的講述中已經大部分的在運用描述性的語言了,于是我就省略了這一環節即使調整了計劃。這也是我對孩子能力的估計不足,小看了我們的孩子。這也再次提醒我孩子能力的差異很大,對于不同的孩子運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是不同的。
4、在活動中孩子中出現了相互合作的意愿,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如果在集體中的及時推廣就更佳。這也為我今后深入開展此活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可以讓孩子來嘗試雙人、多人合作甩線條圖進行講述活動。
本次活動雖然結束了,可是這樣的活動還將繼續開展,如用毛線來制作、用毛線來繪畫、用毛線運動等等。這些我將把毛線提供在區域活動中繼續讓孩子來探索,根據需要再組織相應的活動。
【幼兒教師教學反思:善用愛心,善解童心】相關文章:
善解人意幼兒園教學反思01-26
幼兒教師演講稿:不泯的童心 眷眷的愛心07-21
《童心是小鳥》小學音樂教學反思11-20
小學音樂《童心是小鳥》教學反思05-19
善解人意幼兒園教學反思范文09-07
《愛心樹》教學反思07-22
小學音樂《童心是小鳥》教學反思范文12-13
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反思10-14
善用EVA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