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匯編15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知道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2、嘗試將動植物按食物鏈進行排序。
3、懂得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食物鏈操作底板三張,麥苗、小羊、老鷹圖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動植物的圖片,進行分類。(動物類、植物類)
(1)觀察動植物圖片,認識動植物。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是動物,哪些是植物嗎?認真想想它們的名字。
。2)將動植物進行分類。
2、知道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1)思考、了解動植物之間的依存關系,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
教師:動物平時吃什么來生存?
。2)了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的食物鏈。
教師:大魚生存要吃什么?小魚呢?
。3)觀察食物鏈操作底板,總結:像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就是一組動植物生存的食物鏈。
3、嘗試食物鏈排序。
觀察微課出示的三組底板,幼兒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將動物圖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貼在相應的底板中。
教師引導幼兒,待幼兒完成后揭示三組食物鏈的排序。
4、引導幼兒指導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提問:如果生活中沒有食肉動物會怎樣?(吃草的動物越來越多,導致土地沒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變成了沙漠,人也無法生存。)激發幼兒思考,食肉動物缺失后帶來的后果。
引導幼兒想到食物鏈上的每一種動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保護食物鏈的完整,保護生態平衡。
5、總結食物鏈的.定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海藻,就是一組動植物生存的食物鏈。
科學活動《大魚吃小魚》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大膽挑戰了科學領域,選擇了幼兒喜歡動物相關的課程,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對于動物喜歡吃什么,是怎樣生活、活動的,幼兒非常有興趣,又通過操作底板,讓幼兒初步了解食物鏈的概念,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思。
本次活動就是從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從動物入手,幫助幼兒整理已有經驗,讓幼兒在主動探究、經歷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快樂。
本次活動的優點:活動內容幼兒有興趣,環節層層遞進,教師思路清晰,語言精練,聲音童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在每次提問后教師都會稍作停頓,讓幼兒有時間思考、操作。體現了孩子的主體性。
本次活動的缺點:
1、動植物分類到討論大魚吃小魚中間銜接還不夠自然。
2、在講到環保方面,沒有給幼兒時間進行如何保護環境的討論和思考。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動手操作,裁剪、繪圖、折疊等,制作漂亮的花朵。
2.觀察紙花朵在水中盛開的過程。
3.幼兒樂意動手做實驗,親身感受科學的神奇與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彩紙、彩筆、安全剪刀、盆、清水
活動過程:
1.激發好奇心
小朋友,你們見過紙做的花朵在水里慢慢綻放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做這個好玩的小實驗吧?纯次覀冃枰牟牧嫌胁使P,彩紙,剪刀,一盆清水。
2.制作花朵
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講解,拿一張彩紙,對折兩次,再對折成三角形,用安全剪刀剪出花瓣,使用剪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打開就是一朵四瓣花朵。小朋友還可以和老師一起剪出五瓣的花朵,六瓣的花朵等等復雜的花朵。
3.繪圖添畫
接下來我們給花朵上畫出漂亮的圖案,比如:我畫只七星瓢蟲在花朵上、畫只蜻蜓落在花朵上、畫只毛毛蟲爬在花朵上、花朵上畫出笑臉等等都可以,總之喜歡什么圖案就畫什么圖案。
4.折疊成花苞
把花朵所有花瓣向內折疊,剛才的圖案就被遮擋起來了,花苞就做好了。
5.靜待花開
把我們折疊好的花苞放入清水中,觀察發現花兒慢慢綻放,太漂亮了,太神奇了!
幼兒園大班科學《漂浮的花朵》活動反思
科學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孩子天真活潑,對周圍世界充滿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小實驗《漂浮的花朵》引導小朋友裁剪花朵、自己繪制漂亮的小昆蟲在花瓣上,再把花瓣向內折疊成花苞,最后將其置于水盆中,通過觀察,孩子們發現水盆中緊包的花苞逐漸張開。通過這個實驗,讓小朋友們明白:當紙張潮濕時,紙張的主要成分—木質纖維,會吸收水分,使得纖維膨脹,紙張延展開來。這次活動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實驗,親身感受科學的神奇,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增長科學知識,同時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實驗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逐步成長起來,踏上成材之路,也希望我們的活動能為孩子的成長助一臂之力。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3
小班的孩子對洗手、洗頭、洗澡時的泡泡充滿了興趣,他們去公園玩也最喜歡吹泡泡。我們怎樣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生成為有價值的教育活動呢?在“好玩的夏天”這個主題中,我們設計了關于水幾個活動,試圖通過幼兒自己的動手嘗試和操作,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體驗科學活動的帶來的樂趣。。
在本學期的科學教學活動中,“來玩泡泡水” 這個活動貼近孩子的生活,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
活動前,我給孩子們演示吹泡泡,他們驚奇著、歡呼著。當看到泡泡從吸管口里一個一個吹出來的時候他們顯得特別的興奮。在活動前我們考慮到小班的孩子年齡較小,控制的能力有限,有些孩子在吹泡泡的過程中可能會將泡泡水吸到嘴巴里,所以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但又能保證讓他們體驗自己吹泡泡的樂趣,于是我們決定在吸管的一頭做上了標記,讓幼兒把有標記的一頭插到泡泡液中。并且先指導孩子們用吸管輕輕吹氣。果然這一準備非常的有必要,后來在活動中孩子們沒有一個吸到泡泡水的。
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猜一猜“泡泡水是怎么來的”!百I來的,我見過!”幾乎是異口同聲。“今天我們不用買,能不能自己做呢?”聽了我說的話,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一一將活動材料介紹給孩子們,現場展示制作泡泡水,然后讓幼兒分組用事先準備的洗滌用品自己調制泡泡水,并嘗試著吹泡泡,孩子們吹著自己調制的泡泡水非常開心,同時我還準備了大吸管和小吸管,一些用廢舊的電線絲做成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示范用它們來吹泡泡,讓幼兒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吹泡泡的工具雖然形狀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在自主探索操作中獲得經驗。
活動最后,我讓孩子們帶上自己的泡泡水來到操場上玩吹泡泡,啟發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是什么樣子的。在吹泡泡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吹出來的'泡泡立即就破了,這樣不利于他們觀察泡泡里的美麗世界。于是,我就增加了一個環節,讓幼兒討論“怎樣留住吹出來的泡泡”,這下,孩子們可興奮了,都用自己的辦法去試,有的用手揮,有的用嘴吹,還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臺階上吹……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再次達到高潮。果然,經過他們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飛上天去了,孩子們看得可開心了。
你樂,我樂,泡泡樂!在本次科學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玩泡泡水的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動手探索嘗試、觀察、比較,激發起強烈的好奇心,而在活動過程中我注重了孩子的相互交流,把問題留給孩子自己解決。以往我們總是認為,小班的孩子因為年齡小,經驗少,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開展探究活動會比較困難。但這樣的活動讓我們看到,只要我們選取孩子感興趣的對象,又遵循他們探究事物的特點,同樣能在小班很好地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在感知上下的過程中,樂意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2.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物體的上下位置,使自身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
3.學習以一物體作為參照物區別上下,判斷物體之間的上下方位關系。
【活動準備】
PPT、房子、小動物圖片、毛絨玩具
【活動重點】
能夠以一物體作為參照物,區分物體所在位置的上下關系。
【活動難點】
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去小貓家做客”,初步感知上下。
。ㄒ蚤_放性的語言提出問題,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給幼兒創造想說、敢說、樂說的空間;并通過讓幼兒觀察,使幼兒自己找線索,發現是小貓的家,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1.請你說說這是誰家?(利用生活和游戲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方位概念,同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觀察的能力。)
2.貓媽媽家有什么?床上有什么,床下有什么;桌子上有什么……
二、 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進一步感知上下。
以情境貫徹其中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本環節以畫面形式形象的展示在幼兒面前,便于幼兒理解和接受。
1.以“小貓捉迷藏”的形式,引導幼兒說說小貓分別藏在哪里?
2.再次以其他動物“捉迷藏”形式,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們在哪里?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通過送“小動物回家”不僅讓孩子們再次感知“上下”同時培養了幼兒的愛心與責任心。
3.以游戲“小動物回家”形式,請幼兒按照老師的指令把小動物送回家。
三、幼兒操作,鞏固上下方位。
數學既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數學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具體的事物,兒童就很難理解。在本環節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幼兒比較喜歡的貼近幼兒生活的各種毛絨玩具供幼兒操作,全體幼兒能夠在老師的指令下鞏固方位“上下”,通過操作可以看出所有的孩子已經充分感知并理解了方位“上下”。)
幼兒每人分一個毛絨玩具,教師發出指令,幼兒完成,分別把玩具放在桌子上面,椅子下面,手心上面,桌子下面,頭頂上面等。(
【活動反思】
優點:
1.在情境創設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由于數學具有抽象概括的特點,而幼兒的思維又具有形象性,所以本次活動我給幼兒創設適宜的情境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在情境中學習數學,提高了幼兒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數學活動不再枯燥無味、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上下,并能夠區分上下。
2.環節的設計層層遞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
能夠抓住幼兒的年齡特征,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經驗。操作活動,不僅是讓幼兒觀看教師的演示和直觀的圖像以及聽老師講解,更要把內容設計成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讓幼兒自己探索發現數學的關系,獲得數學經驗。為了讓每個孩子能夠充分操作,我給每位幼兒發一個毛絨玩具,聽老師發出指令,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再次鞏固方位“上下”。如:“把玩具放在頭頂上面;放在桌子下面;放在手心里;放在頭頂上……”這樣的教學思路是:通過尋找、操作等活動,讓幼兒體會物體與自己的方位關系。這就是運用游戲提升學習難度和要求,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不足及改進措施:
在第三環節以小動物找家時,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而不只是說:“下面、上面”等。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5
設計背景:
創意源于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發現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集中,我當時在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幼兒的專注力?偶然一次,我突然發現書中有一節對應記憶的活動,可是過程較枯燥,幾番思索后,我想到了闖關游戲,在活動中設置一定的障礙,可以提升幼兒的積極性,從而為記憶打下基礎。此外,由于現代化教學的逐步普及,我想將本次的部分活動涉及到微課當中,此次來鍛煉自己的專業能力。
活動目標:
1、情感:在闖關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2、認知:知道九宮格里格子的位置;
3、能力:能在規定時間內記住格子里的水果位置、種類、數量,并且會用較完整的話講述。
活動重點:能在規定時間內記住格子里的水果位置、種類、數量;
活動難點:專注力、記憶力有所提升。
活動準備:微課件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2、拋出問題,引入主題——請幼兒幫小動物找回水果。
3、狼小偷設置3個關卡,通過3個關卡逐步提升幼兒的記憶能力,同時發展幼兒的語言發展、思考能力。
4、闖關成功,舉辦派對,幼兒獲得成就感。此外,我加入解釋狼小偷的行為環節,從側面引導幼兒遇到問題應該用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解決。
微反思
本作品用闖關的方式來激發幼兒興趣;同時在闖關中用旁白和狼小偷的身份與幼兒進行適當的互動,使幼兒感覺到這不僅僅是在觀看視頻,而是參與到游戲中來,共同取回食物。通過觀察,發現幼兒的興趣濃厚,注意力較往常有所集中。
在闖關完成后將“狼小偷”再次請回,告訴幼兒“狼小偷”其實就是小狼多多,拿水果只是他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一個惡作劇,以此引導幼兒遇到問題要告訴別人,而不是用錯誤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滿。以此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幼兒多領域發展。
但是通過觀察發現本次活動更適用于中班下學期中后期的幼兒,也就是5周歲左右的幼兒,如果4-5歲幼兒想順利通關還需要成人在旁稍作引導;此外,狼小偷有時語速稍快,幼兒的反應有時會慢一些,可以將狼小偷的表達更清晰、緩慢些。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6
本月我們開展《有趣的線》主題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神奇的“線條”無所不在!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線,縫衣服的線、織毛衣的線,電話線、電燈線,門簾上的線……我們注重捕捉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從帶領孩子去尋找什么是“線”,到觀察千變萬化的神奇線條,從而探索線的用途,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 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玩一玩等讓幼兒探索線的特性,幼兒興趣頗高。
如在《電線變變變》活動中,我們收集廢舊電線顏色多樣,易彎曲、易伸直,變化萬千,在幼兒操作活動時,提供這一素材,不僅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還能為幼兒豐富想象力構建舞臺。 本活動我根據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借助電線色彩鮮艷,可隨意造型這一特點,以觀察性、開放性提問為中介,以誘發積極思維,大膽操作,自主表達為核心,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讓幼兒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
如:在變化電線造型時,幼兒能說出很多種與之相象的造型(娃娃的臉、花朵、水果)等。這些幼兒想象出的都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很自然地與電視、現實生活中的所見聯系起來。于是我找到了現場扎辮子的幼兒與幼兒的創作作了比較,一方面肯定了幼兒的想象,另一方面讓未想到的幼兒很直觀的感受。并及時地加以表揚,增加幼兒創作的欲望。
第一次操作活動時,教師只是為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通過動手、動腦、大膽操作,隨意造型。由于中班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且模仿性強,故在這個環節中只出現幾種簡單的創意,但也有幼兒對同一造型出現了不同的想象結果。
第二次操作,教師讓幼兒把自己創意的造型立體化,但我卻忽視了,有些是不適合站立的。幼兒在操作時,在將物體加以穩定的同時,還利用彩的積木造型進行裝飾,這是我沒想到的,說明幼兒的思維非;钴S,能突破老師的要求,他們渴望更多、更美的效果出現,及時的鼓勵、表揚會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因此,我并不埋怨幼兒,而是拿出幼兒作品加以肯定。 在整個過程中,活動過程層次清晰,過渡自然,教師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通過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說一說,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教師只是作為一個支持者、引導者、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精神.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7
一、活動目標:
1、復習并鞏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
2、通過變魔術游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裝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個,瓶蓋2個,在瓶蓋里面分別涂有紅、黃、藍顏料。
三、活動重點:
了解顏料被水溶解變色的小秘密。
四、活動難點:
通過變魔術的游戲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出新顏色的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五、活動過程:
1、以帶孩子們去魔法世界引入我們的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去魔法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裝有清水的塑料瓶子。
師:瓶中的水寶寶有沒有顏色?
師小結:水是透明的,無色的',無味,會流動的。
2、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寶寶變色的秘密。
這個水寶寶很好玩,現在我們要和它玩一個變魔術的游戲,我們一起來念魔法咒語“巴拉拉小魔仙,變變變”,說到變的時候,大家把手里的瓶子上下使勁搖動,看一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鞏固幼兒對紅、黃、藍的認識,然后請幼兒記住手中瓶子的顏色,并說一說。
3、第二次探索,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師:老師這里有幾個裝有顏色的瓶蓋,請大家每人選一個和你手中瓶子顏色不一樣的顏色。
把原來瓶蓋擰下來,把新的瓶蓋蓋上去,一定要擰緊哦,可以請老師幫忙擰瓶蓋,擰好瓶蓋以后再把瓶子上下使勁搖動,看看又會發生什么變化。
4、談論結果。
看看我們現在的瓶子有什么變化,再說一說瓶子里以前是什么顏色,現在是什么顏色。圖片展示,加深記憶:第一組:黃+紅→橙
第二組:黃+藍→綠
第三組:紅+藍→紫
5、小結:我們平時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顏色,我們可以把其他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看一看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讓我們下來在區域角里再進行操作一下吧。
六、活動反思:
1、進行科學實驗前要多進行幾次實驗,把顏色配比好,這樣幼兒操作起來會比較簡單。
2、活動過程中可以多啟發幼兒自己去觀察,去發現。
3、展示顏色圖片時讓幼兒自己來說一說他們拿的顏色的變化。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8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要讓幼兒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知道水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我覺得自己選得內容是比較適合大班的小朋友學習的。
在活動之前,我準備了很多材料。有水、牛奶、可樂、彩色花片,熱水、紙等,還事先在冰箱里面凍好冰塊。上課前,我也做了多次試驗,比較成功。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我是先通過出示一些玩水的玩具,讓幼兒一起玩一玩水來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要讓幼兒知道水的特征是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在介紹水的無色時,我讓幼兒觀察比較水、牛奶、可樂的顏色有什么不同。幼兒很快看清楚牛奶是白色,可樂是黑色的,而水是沒有顏色的。在介紹水是無味時,我是讓幼兒親自品嘗這三樣東西的味道。幼兒通過品嘗知道了牛奶是酸酸的、可樂是甜的,而水呢是無味的。在這里本來我設計的是品嘗牛奶和醬油的味道,因為醬油的味道是咸咸的,更能突出水是淡淡的,沒有味道的。但是在上課時,考慮到醬油太咸,喝了對孩子的身體不好,所以就改用了甜甜的可樂,這樣的話感覺沒有醬油更有說服力。在說到水是透明的時候,我是分別在水杯、牛奶杯、可樂杯里放進彩色的'花片。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很快看出只有在水杯里的花片才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就證明了水是透明的。在說到水的流動時,是讓他們通過平時的觀察實踐來理解的。比如幼兒在打開水龍頭的時候就會看見水嘩嘩地流出來,在河邊散步時會看見河水靜靜地流淌,然后讓幼兒把杯子里的水慢慢地倒進盆子里,讓他們感知水的流動。
活動的第二環節,我是要讓幼兒知道水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我用事先凍好的冰塊來做了一個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讓他們知道水在溫度降低的時候就變成了冰。幼兒對這個魔術很感興趣,發言非常積極,想出了幾種水變冰的條件。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通過一番討論,他們又知道了冰變成水是在溫度升高時就可以了。聯系生活實際,幼兒想到炎熱的夏天他們最喜歡吃的冰棍,太陽一曬就很快化掉了。這樣培養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同時加深了冰變水的條件是溫度升高。水不僅會變成冰,而且還會變成水蒸氣,這個幼兒比較難理解。我是讓他們想象平時家長在家里燒開水時,當水燒開了就會有熱氣冒出來。這種熱氣就是水蒸氣,這樣便于幼兒的理解。然后我倒了一杯熱水,讓幼兒觀察熱水冒出來的熱氣就是水蒸氣。而水蒸氣遇冷以后就會再次變成水。水變來變去都是取決于溫度的變化,幼兒通過親自試驗更加清楚了。但是在做試驗的時候,本來是要幼兒親自操作的,因為是熱水,怕幼兒燙傷,所以由教師代替做試驗。這樣幼兒沒有得到鍛煉的機會。
活動最后,幼兒討論了水的用處,知道了平時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活動目標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知道圖形旋轉但形狀不變。
2、能用三角形通過轉轉拼拼組合成多種圖形。
3、幼兒在探索中感知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能用三角形轉轉拼拼組合成多種圖形。
活動準備:三角形多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復習圖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
2、觀察發現圖形旋轉但形狀不變。
。1)教師旋轉圖形,幼兒觀察
(2)教師自己轉動,幼兒觀察(發現再轉還是老師自己)
二、圖形碰碰碰游戲。
。ㄒ唬﹥蓚三角形組合游戲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兩個三角形碰碰碰,兩個三角形碰在一起的邊邊要全部碰在一起。每人一個三角形,兩人一組合作游戲)
1、教師示范
2、幼兒動手操作,兩個三角形碰碰碰游戲,教師指導。
3、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組合成的圖形記錄下來。
。ǘ⑺膫三角形轉轉拼拼游戲。
1、請幼兒猜猜四個三角形能組合成那些圖形。
2、強調游戲規則:每人一個三角形,四人一組合作游戲。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師幼一起將拼成的圖形記錄下來。
三、結束:
三角形寶寶和我們一起做游戲真開心,其他的圖形寶寶也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下來讓我們邀請更多的圖形寶寶一起來玩游戲。
活動延伸:
科學區,投放各種圖形,幼兒探索土星之間的關系。
《有趣的圖形》活動微反思
本次活動在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開展,整個活動教學安排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從復習鞏固——找出圖形旋轉但形狀不變的特點——再到由易到難得合作游戲,每個環節密切相關,層層深入,深深吸引著幼兒參與到活動中。
讓幼兒分組操作培養了幼兒團結和作,動手操作的能力發揮了幼兒的思維。教學中利用課件讓幼兒直觀認識。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過程中探索圖形之間的.關系,感知游戲的快樂,激發了幼兒對數學圖形的興趣。其次,能將多媒體技術有機的運用到活動中去,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有效促進了幼兒的觀察力。不足之處是過度不是很圓滑,課堂組織語言還不夠生動,不能及時把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收獲很多,要上好每節課教師需要更多的激情投入來帶動幼兒,其次要講求語言的藝術,所講述的語言一定要吸引幼兒,那么活動就成功了一半。任何一個活動,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種,只要我們不斷的研討,就會取得成功。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0
可以說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著濃厚的興趣。圓溜溜的蛋特別惹人喜愛,會滾、會轉;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一只只蛋就是一個個秘密。1、為了探尋更多關于蛋的秘密,我們開展了科學活動《彩蛋在哪里》。本次活動,我采用了分組的教學形式,活動的目標是讓孩子認識上下、里外等不同方位,并嘗試運用方位詞描述彩蛋的位置。
活動開始我以扮演小兔角色導入,并以小兔的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帶來了很多的蛋,并一一出示自制彩蛋的圖片,請幼兒說說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蛋嗎?孩子們有的說“這是黃色的蛋”有的說“這是紅色的蛋”有的說“不對不對有紅色還有黃色還有蘭色”有的說“蛋上還畫了畫”我說對呀,這些蛋上有好看的顏色還有好看的畫,我們就給這些蛋取個好聽的名字叫“彩蛋”。
2、認識了彩蛋,活動第二環節我就以小兔角色告訴幼兒,我要和大家玩一個找彩蛋的游戲,我把彩蛋都藏了起來,請小朋友們找找我都把蛋藏到了哪里。隨后我出示了掛圖,請幼兒觀察,再說說。有的孩子說在袋子里、有的說在籃子里、有的說在花盆里、有的說在柜子上、有的說在電燈上、有的說在報紙下有的說籃子外也有,等等,我發現孩子們對方位詞的了解和掌握還是很不錯的,但語句的表述不夠完整,所以在孩子們回答時我就及時引導孩子把話說完整。
3、活動的第三環節,我出示了一個箱子,請幼兒猜猜里面會是什么呢?孩子們說什么的都有,由于是小班化教學,人數相對少,我就請孩子一個一個把手伸進箱子里去感受一下,這時就有孩子說“老師是圓圓的東西”其他孩子也說“是圓圓的東西”我說“圓圓的那是什么東西呢”?馬上就有孩子想到了“是雞蛋”,“是彩蛋”于是我請孩子們一個人摸一個,真的是彩蛋,我讓孩子們自己說說自己的彩蛋是什么顏色的,并和傍邊的孩子比一比誰的彩蛋大,誰的彩蛋小,孩子們說的不亦樂乎。讓孩子們自己去感受、體驗、理解,從中獲得知識和快樂。
4、活動的第四環節是藏彩蛋,在第一次分組教學中,我采用了讓一半孩子藏,一半孩子找的游戲方式,我發現孩子藏的地方過于簡單,而且有的孩子喜歡藏到一起,比如有的藏在桌子下,有幾個藏在美工區的架子上,藏的地方很單一,藏的也不夠好,找的孩子很容易就找到了。經過反思,在第二次教學時,我采用了讓所有孩子都去藏,我來找的方式,我告訴他們可以藏的地方很多,要藏的好一點,不要讓我一下子就找到了,還有我找到誰藏的`彩蛋,誰就要告訴我,你把你的彩蛋藏在哪?游戲開始,我蒙上了眼睛,孩子們在教室里熱鬧的藏起蛋來了,不時聽到孩子說“我藏好了,我也藏好了”我請藏好的孩子回到座位,等大家都藏好后,我故做神秘的開始找蛋了,奇怪了,孩子們一個人都沒有聲音,看得出他們真擔心我會找到他們的彩蛋。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藏的地方真多,有的放在了門后、有的放在了我們的保溫箱里、保溫箱外,有的放在了盒子里,有的放在了桌子底下、有的用衣服蓋著、有的放在了放藥的籃子里等等。讓我費了不少的勁。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1
教學目標:1、引導幼兒觀察青蛙,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2、使幼兒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準備: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圖片 青蛙的生長過程圖 小蝌蚪
軟件方面:事先飼養小蝌蚪
教學過程:
一、(出示幻燈:小蝌蚪)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觀察青蛙的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們看一看是誰呢?(小蝌蚪)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嗎?(青蛙)
二、(出示幻燈:青蛙)讓幼兒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征。
“呱呱呱,呱呱呱”小朋友你們好!我是玩具廠的叔叔根據青蛙的樣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問:1、青蛙長得怎么樣的.?
2、眼睛、嘴巴怎么樣的?
3、肚皮、背是什么顏色的?
4、青蛙有幾條腿?
5、青蛙有頸嗎?頭能轉動嗎?
6、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初步引導幼兒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現在,小朋友們都認識我了,但你們知道我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嗎?
1、幼兒先借助已有的經驗講述青蛙的生長過程。
2、(出示幻燈:青蛙的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媽媽身下寶寶的時候是怎么樣的?慢慢長大后又變成怎么樣了?最后又變成怎么樣了?
3、游戲《蝌蚪寶寶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 假如你是一只蝌蚪寶寶,圓溜溜的,用身體的動作怎么做?
、谧兂尚◎蝌搅嗽趺醋瞿
③長出后退怎么做?
、荛L出后退怎么做?
、菝摰粑舶驮趺醋?
最后,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游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四、知道青蛙與人類的關系。
1、青蛙有什么本領?
2、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呢?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2
大班科學活動《認識日歷》,活動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讓幼兒認識了今年的日歷,我發現大部分孩子不認識,只有小部分孩子能說上來。于是我用講一個關于年的故事來吸引孩子的注意,果然孩子們聽到有故事,興趣馬上就來了。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歷。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別住在12個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過讓幼兒到前面來找年媽媽的孩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乘坐火車去參觀”日歷展,由于孩子收集到的日歷只有4本,我把辦公室的日歷都用上了,可是由于日歷的種類不同,有兩組孩子使用的是臺歷,在找生日、節日時遇到了困難,此環節由于材料的短缺遇到了不小阻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用故事的形式把枯燥、復雜的內容變生動、簡單的方法真的很不錯,
值得在今后的活動中借鑒;還有材料的準備是一個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在收集材料方面我們有時也確實遇到兩難的境地,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構圖講述活動讓孩子畫出講述重點
雖然意識到構圖講述活動孩子在講述過程中對圖的利用不是很恰當,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來孩子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當我發現孩子們還是在利用整幅圖的的某一小部分作為重點進行講述的時候,我一下想起繪畫活動時我們的要求——必須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講述,出示一副背景圖讓孩子們觀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圖上畫出來,當孩子們把自己想法畫出后大家的爭論就開始了,有的說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說這么大副圖你只是利用了一點點呀,哈哈,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了。于是我接著孩子們的話講出了圖的作用,提醒他們在今后的講述中,必須認真觀察圖片,找出重點的內容,然后以其為背景進行講述,如果喜歡其中細小的內容可以作為講述的某一要素進行利用,豐富講述的內容。通過對幾幅圖的觀察,孩子們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圖的重點部分,如何突出圖的精華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圖在講述中的作用,相信這樣在以后的講述中他們就會更好的利用背景圖,進行精彩的講述了。
通過這個活動是我反思到:我們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孩子們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掌握,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很多東西如果單純是老師在講,他們很難理解,或許在他們的心里他們在圖中講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最完美的,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通過事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該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會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他們在以后的活動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主題活動反思《名字的故事》
本學期我們大班進入第一個主題活動《不一樣的我》,活動的開展時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人的獨特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社會評價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名字的故事》這活動就是一個例子。星期一我們上《名字的故事》,在上這節課之前,我發短信請家長把孩子名字的由來寫在紙上再對孩子講一講。因為人的名字是最平常的,但平常的名字往往包含不平常的意義,因此,名字背后還會蘊涵著一個個溫馨的故事!睹值墓适隆愤@一活動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名字,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并且感受家庭的溫馨,體會家人對自己寄予的愛和希望,讓他們懂得家庭是個溫馨的港灣;顒臃譃槿齻部分,開始部分讓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自己的名字;第二部分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及其背后的小故事,第三部分讓孩子在給自己取一個大自然的名字。在活動中第一和第三部分孩子們說的非常踴躍,氣氛非常好;但第二個環節,也是重點部分,卻不怎么理想。只有一小半孩子能說出自己名字的含義和背后的小故事,讓家長幫忙寫在紙條上也只有二三十個,因此造就這尷尬的情況。這是我這個老師工作沒做好,事先對這個活動的意思沒講清楚吧。不過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也學到了好多的知識,知道了名字是我們每個人要接觸到的,學習、工作;不管做什么作業,都必須要寫上自己的名字,而名字又是一個很神氣的東西,他代表了這個人。
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課后反思
幼兒常常見到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卻又不知道其中的“奧秘”。科學活動《下落百分百》,通過演示、觀察、實驗等方法,引導幼兒對物體下落想象產生興趣,并對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有初步的認識。
本次活動我是以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物體的墜落現象,在第一環節中我出示自制的“轱轆轱轆”教具時,孩子們很感興趣。他們看到老師手上的物體落到地上,紛紛討論“老師一松手東西就會落到地上”“老師要把他們撿起來” ……看到孩子們有了興趣,我及時告訴他們物體下落的必然性,認識到地球引力的存在。同時在活動中我說到地球把所有的東西都“吸”在身上,有的孩子便問“那為什么飛機和小鳥都能在天上飛呢”,當知道它們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離開地面時,孩子們又對熱氣球產生了興趣,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熱氣球,“熱氣球是靠壓力飛起來的嗎”“熱氣球里邊的火滅了它就會落下來”“熱氣球沒有被吸住” ……看著孩子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我便趕緊應孩子們的興趣簡要地說了說熱氣球,并讓他們課后在討論。
在最后一個環節“美麗下落路”實驗中,我先演示給幼兒看一遍。當看到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于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孩子們認真看自己的“路”是怎樣下落的,仔細體驗操作的樂趣,同時在操作中進一步感受到了物體下落的必然性。
本次活動也存在很多的問題:由于我準備不夠充分,導致桌面與地面一團糟,應事先考慮周全。在活動中還應認真的'觀察孩子,傾聽他們的談話,在他們的談話中發現他們的興趣和經驗,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對于活動的組織調控能力還應有待提高。
心理健康活動《快樂和不快樂》
大班心理健康活動《快樂和不快樂》,活動一開始是老師帶領孩子一起跳《健康歌》,利用師生同樂游戲,使幼兒充分感受快樂。通過談話引發幼兒的共鳴,使幼兒理解“快樂使人精神健康,不快樂會影響人的健康,所以我們要時常保持快樂的心情”的道理。在此環節中,大部分幼兒對“快樂”似乎有了一定的理解。也激發了孩子與快樂做朋友的愿望。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通過玩“快樂大轉盤”的游戲,來尋找快樂的秘訣,通過象太陽的光芒一樣展示出來。在此環節中,一開始我是想直接就采用這個游戲的,但是由于被孩子這樣那樣的一說一帶,就跟著孩子跑了,“快樂大轉盤”也沒有被很好的利用起來。游戲后半部分,本想采用留白的形式讓孩子在生活中繼續尋找的,但是還是忘了,此環節也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
活動的第三環節是“大抽獎”,目的是讓幼兒體驗生活中會遇到不如意、不快樂的事情,通過對獲獎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的采訪,引導獲獎的小朋友和沒有獲獎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使幼兒體會到原來快樂是可以分享的。在此環節中,我由于對借的班級還不是很了解,本來準備的五個“幸運之星”結果只產生了兩名,而且我發現我把糖果用塑料袋裝好的糖果,孩子沒有打開,只是把另一包分給了自己的好朋友。
最后一個環節是集體舞《和快樂在一起》。在歡快的氛圍中,讓孩子進一步體驗自己快樂和別人也快樂的意義,再次提升活動快樂的氣氛。
從整個活動來看,我覺得自己在活動的準備中比較用心,從材料的準備、環節的設計,到兩次試教后,對活動的進一步調整。但在細節方面還有待進一步關注例如:對所借班級的了解還不夠,材料的準備沒有和班級實際相結合,教師語言還不夠簡練等等。
大班語言教材《七色花》課后反思
《七色花》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小姑娘珍妮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實現了自己的七個愿望,而只有最后一片幫助別人的橙色花瓣才讓珍妮得到了真正的快樂。這個故事內容比較長,如果把握不好時間就很容易拖堂,造成孩子學習的疲勞感。所以在活動中,我牢牢地抓住故事的主心桿,珍妮是怎樣用這七片花瓣的?珍妮在實現愿望的過程中的心情又是怎樣的?以分段的形式展開講述,孩子們在傾聽故事時很是投入,對故事中的細節掌握的也很好,在講述中我以第一片和第二片花瓣為講述重點,讓孩子體驗七色花的神奇,學會說故事中的語句,從而為接下來的想象講述做好鋪墊。所以活動下來孩子對于珍妮每一次飛出去是什么顏色的花瓣及發生了什么事情都能完整的說出來,孩子們也都認為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是最開心,最有意義的,懂得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情。
在掌握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我又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想實現什么愿望?活動氛圍十分活躍,孩子們也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發現他們的愿望都是圍繞自己展開的“奕銘說想要很多的玩具,允喬說想讓自己的房間變的更漂亮,思佳說想要很多漂亮的花”……雖然在孩子們說的時候我有引導孩子們多與別人分享,想想有什么愿望我們可以幫助別人,但孩子的回答仍是圍繞自己展開。孩子的情感提升非常的單薄。我想這與我對孩子的引導以及啟發還不夠突出有關,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珍妮用最后一片花瓣幫助了別人讓自己很開心時。我可以追加著問一問你有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后你的心情怎么樣?我們可以怎么去幫助別人。這樣在下面的環節中就不會出現都以自己為中心展開了!
教學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通過讓“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來“高老鼠”“矮老鼠”兩位客人,它們之間會發生什么故事?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是不是一樣的?為什么?孩子們積極舉手發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時,說到“高老鼠”時,幼兒能主動的“掂著腳走”,說到“矮老鼠”馬上就蹲了下來,無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義
評價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動形象和自然真實的描述,讓我們面對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視覺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現象,告訴了我們觀察要有意識的看、專注的看、變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開始部分我先采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熱身運動,引出故事,以便為后面的情景游戲做好鋪墊,這也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我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很感興趣的仔細傾聽著,而故事后的提問,幼兒也積極參與,大膽講述,他們對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間的打招呼尤其感興趣,“你好,屋頂”“你好,地板”“你好,大門”“你好,門檻”每當講到這里都會哈哈大笑!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更加讓幼兒懂得看到別人要主動打招呼,培養了幼兒的禮貌意識
所思所悟:
我在課前準備了許多的圖片,利用這些圖片更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注觀察的興趣很高。對于我提出的問題也能回答正確“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東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東西”了解了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后面的情景游戲中,戴著老鼠頭飾的幼兒,親身體驗了“抬頭,低頭”能看見什么?幼兒利用周身觀察事物時,積極性很高。最后環節時,不限制幼兒從不同角度講述故事,幼兒能說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們的思維一致很活躍,說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對某些詞語的講解比較簡單出淺,如“水洼”幼兒會說成“水灘”“水坑”,最好能讓他們親身實踐一下“水洼”是怎么樣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會深入到教學內容中的每個詞語中的理解,達到詞語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釋。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大膽猜想并進行驗證。(重點)
2、能夠讓沉下去的物體通過改變形狀后浮在水面上,學習記錄沉浮實驗結果。(難點)
3、體驗做實驗的樂趣,感受物體的沉浮變化。
活動準備:
ppt、一元硬幣每人一個、記錄表、彩筆、裝有清水的透明盒子、塑料瓶蓋、積木、紙船、泡沫、橡皮泥、抹布、抽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大班孩子會在科學區做很多實驗,今天老師也帶來一個有趣的實驗。
出示硬幣,提問:請你們猜一猜如果硬幣放進水中會沉還是會?教師驗證幼兒猜想,硬幣會沉入水中。
二、幼兒觀察并討論記錄表的使用,記錄自己的猜想
1、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
2、出示材料引導幼兒討論,提問:請你們猜一猜它們能不能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
3、出示記錄表,提問:請你們想一想記錄表怎么使用?
小結:第一列是材料,第二列記錄猜想,第三列記錄實驗結果。
討論上下箭頭代表含義,提醒幼兒用自己喜歡的符號來表示沉和浮。
4、展示記錄表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第一次探索,感受輔助材料可以幫助硬幣浮起來
1、實驗要求:不要灑水弄濕衣服,每種材料都動手試一試,做好記錄。
2、動手操作,驗證結果,并進行記錄。教師觀察幼兒操作,引導幼兒發現沉浮原因。
3、展示記錄表,互相交流發現,問:你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呀?
小結:硬幣借助積木、大瓶蓋、泡沫會浮起來。有些小瓶蓋盡管自己能浮起來,
但卻不能幫助硬幣浮起來;紙船開始會浮起來,也能幫助硬幣浮起來,但是吸水后就會沉下去。
四、幼兒第二次探索,探索橡皮泥幫助硬幣浮起來
1、出示球狀橡皮泥,提問:你們認為橡皮泥放在水中會沉還是會?教師進行實驗,球狀橡皮泥會沉入水中。
2、提問:橡皮泥也想幫助硬幣浮在水面上,你們有什么辦法?
3、幼兒實驗,教師觀察幼兒操作。
4、請實驗成功的幼兒交流自己的'經驗:
。1)捏的薄薄的
。2)不能進水
(3)輕輕地平平的放到水面上,輕輕地放上硬幣
五、幼兒第三次實驗操作讓橡皮泥幫助硬幣浮起來。
小結:有些物體原來不會浮在水面上,但改變形狀后就會浮起來,如:橡皮泥。六、播放視頻,提升經驗
鐵塊也是通過改變形狀后浮在水面上;生活中還可以借助木頭、救生圈等讓自己浮在水面上;引發幼兒思考為什么潛水艇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到水底?(潛水艇可以自己吸水、排水)
活動延伸:幼兒在科學區嘗試制作潛水艇模型。
大班科學活動:讓硬幣浮起來(課后反思)活動中通過啟發性問題“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讓幼兒大膽積極進行猜想,猜想后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找答案,引導幼兒積極與操作材料互動驗證猜想結果,并記錄交流。幼兒通過動手嘗試使用多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輔助材料讓硬幣浮了起來,在多次操作比較中體驗到了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硬幣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增進了幼兒對硬幣及其他物體屬性的了解;顒映浞终{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設計的活動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當幼兒嘗試用常見材料幫助硬幣浮起來后,我又出示會沉到水底的橡皮泥讓幼兒思考如何讓橡皮泥幫助硬幣浮起來,通過操作知道改變某些物體形狀也可以幫助硬幣浮起來。但試驗結束后沒有及時鼓勵未成功的幼兒活動結束后再次進行嘗試。在以后的活動中會認真總結經驗,努力上好每一節教育活動。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4
《海洋世界》是大班的一個科學活動,首先運用多媒體《海底總動員》的視頻激發幼兒對海洋世界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大海這個龐大的世界里,它的隱藏的知識實在是太多了,當小朋友問我海洋里的某種魚是什么魚時,我一時也說不上來,于是我就讓小朋友先猜猜,接著我們就一起上網查資料,課后我感覺我的知識太少,對活動的掌握不是很熟練,所以教師首先需要豐富知識。因而我也給幼兒觀看幻燈片《海洋世界》,讓幼兒邊看邊聽,了解了很多有關海洋世界的知識。最后我讓幼兒看看海洋污染的嚴重后果,萌發幼兒愛護環境愛護大海的情感。
本次活動取得的效果:
1、境創設好,導入自然(觀看《海底總動員》),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課件生動形象的展示海洋世界的美麗,幼兒能直觀的了解海洋環境,并認識海洋動物。整個環節鼓勵幼兒探索,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2、教學中,通過觀察、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動植物們的生長特點,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3、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情境體驗、自主學習、多種游戲等等,使幼兒始終在一種愉快、舒展的狀態中學習;
4、讓幼兒感知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萌發了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反思活動存在的不足:
1、教學評價形式單一,主要表現老師對幼兒的評價,而忽略了幼兒的自評和互評;評價側重于對教學結果的評價,而忽略了對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評價。
2、應該豐富自己對海洋的知識,了解一些動植物的名字特征及生活習性。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5
今天課上,我們正講到《少年閏土》,講到閏土名字由來的時候,同學們回答:“因為是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閏土,”“大家知道什么是“五行缺土”嗎?”我問道!袄蠋煟褪敲锶蓖!薄斑有命里缺金的,給孩子直接取名叫金,太土了,家長就給孩子取名叫鑫。”“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薄澳銈兌眠不少呢?”大家的回答實在出乎我的預料!拔逍腥蓖吝@是封建迷信的說法,就像閏土一樣,父親給他取了這么好的名字。也沒有改變他的命運,我們大家不必當真!
“老師,我命里缺愛!蓖蝗坏腵一聲大喊,使原本熱鬧的課堂安靜下來,原來是調皮鬼王伯之。這個學生兄妹兩個,姐姐在山東大學上學,父親在濟南高校工作,母親在微山上班,父母都忙于工作,對他的照顧少了些,但對他的關心和愛肯定也不少,王伯之學習成績沒問題,是個上進心、自理能力都特別強的孩子,但是在他眼里始終認為父母愛姐姐不愛他,以前我也和他交流過多次,他告訴我,父親看他的眼神和姐姐的都不一樣,今天正好趁此機會,教育全班的孩子,“同學們,我們都是幸福的孩子,因為你們都有爸媽的呵護,有爸媽的孩子都是寶,怎么能說缺愛呢?只不過爸媽愛你的方式不被你接受而已,爸媽的愛你沒感受到而已。”聽了我的解釋,下面的同學紛紛點頭!耙粋感受到愛的孩子,他是幸福、快樂、上進的,和同學們的相處是友好的,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就像一個渾身長刺的刺猬,脾氣暴躁,和同學鬧矛盾不斷,大家看看我們周圍的同學,是不是這樣?所以大家不要輕易發脾氣,那些脾氣暴躁的、經常和大家矛盾不斷的學生其實是很可憐的,因為他們得到的愛少,所以也不會去愛別人,今后我們對他們要多包容,多給他們一點愛,讓他感受到生活的溫暖!笔前。綍r班內總有個別心胸特別狹隘的孩子,過于在意別人的說法,容易受到傷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小心眼”。即使是與自己本來無關的事情,也總會覺得是指向自己的,課下和同學們玩鬧,容不得別人,自尊心強,還特別敏感,喜好猜疑,常常無中生有,捕風捉影,或小事變大,甚至有的學生還因此而引發出一些攻擊性行為,所以同學們都對他敬而遠之。
今天的語文課雖然跑題了,但是作為班主任,時時刻刻都抓住機會育人,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首先是明白做人的道理,教會學生學會愛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充滿快樂平安。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1-1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精選16篇)05-25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學反思09-30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精選22篇)05-19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5篇)11-18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15篇11-18
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11-10
幼兒園科學的教學反思11-10
幼兒園科學活動教學反思(合集15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