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常用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
《角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但通過前測學生對于角這個圖形只有3個學生知道,有3個學生認為是直角,所以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擺一擺、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玩一玩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操作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首先我通過擺學過的圖形讓學生初步感知一下角,再讓學生找找生活中的角,在學生敘述找到的角時,由于自己沒有規范的引導學生怎么來表述找到的角,學生在指角的時候有點云里霧里,指的都是一個點。
然后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讓學生小組合作找角的特征,通過練習判斷角讓學生鞏固對角特征的認識。
在畫角環節中,我先提醒學生畫角用到的工具,還有是要畫清哪些東西,其實沒必要,只不過自己不放心,可以放開讓學生同桌交流畫角的方法后自主畫角,在電腦演示畫角的正規方法后,可以讓學生去畫和第一個方向不同的角。玩角意圖是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指兩邊張開的大小而不是學生印象中的哪個角面大,角就大。然后再讓學生理解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個知識點,自己在教材處理上超過了教材本身的難點,所以在設計中自己只要點到數學上角的大小指什么就可以,沒必要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個空出來的時間可以通過練習讓學生去感知角的大小。
如從正方形上剪下一個角,讓學生去選擇會是哪個角,在找的過程中學生體會角的大小。還可以安排學生創造角,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去感知角。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100以內加減混合》本節課是學生在2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能夠解決問題。
通過學生熟悉的公共汽車上下車人數的變化這一情景導入新課。公共汽車上原來有67人,到南山站后,下來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F在有多少人? 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經歷,所以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學生可以很快的列出算式:67-25+28= 解決現在有多少人。對于計算,這類加減混合式題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的順序相同,所以教學時讓學生進行類推,學生可以自主的應用前面所學習的筆算的方法列兩個豎式解決,然后讓學生自己想簡便寫法的豎式,最后老師再強調這個簡便寫法要注意的地方。這里很容易忽視引導學生67-25這一步求的是到站下車25人后,車上還剩多少人,42+28這一步求的是上來28人后,車上現在有多少人。我發現學生對于單純的'計算可以模仿老師或者例題可以學會,算理學生也能理解,但是計算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計算跟解決問題分開了,或者列出算式就開始教怎么算,其實每步計算的時候,我們都該引導孩子這步是解決的什么問題。這點是我要反思的地方。我們不能為了計算而教計算,現在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解決問題,可以先把這個問題分析清楚,計算可以慢慢的教,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3
本課時內容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五課,教材在學生體驗了平均分、除法運算的意義以及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的基礎上,創設了“飛行表演”的情境,對于這一情境既可以提出乘法問題,也可以提出除法問題,這是教材第一次出現乘除混編,讓學生自己選擇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滲透乘法與除法之間的聯系。本節教材出現了有余數除法的算式表示,僅讓學生初步了解而已,不是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比較好;顒迎h節的設計,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過程性評價,在活動中實施得比較好,達到了預期的`評價效果。在引導學生探討怎樣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不能分完的情況時,矛盾設得好,激發了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在讀算式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具有個性的方法,處理得比較好。
但是整個課來看,我的“導”有點偏重了,放得還不夠開。問題的設計還不夠開放,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課堂只是達到活潑的“活”,還沒能達到靈活的“活”。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4
第一次上課由于學生活動量多,導致最后一個活動“動手設計表演隊列”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達不到此次活動的目的。組內老師認為應該把學生動手筆答小卷子的活動放到最后,這樣可以機動處理,在第二次課上,我進行得很順利,同時也能夠留有充足的時間處理前面的問題,不像第一次講課那么急促了。綜合這兩次課,雖然同上一個內容,但每次課達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自己在教學技能的不足上也有了一定的改正。
1·兩次課注意了以前講課羅嗦、重復學生的話的毛病。
以前講課,對于學生剛剛回答的問題,我總是再重復講一遍,目的上是讓學生充分理解,實際上助長了學生不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的毛病。在本組老師的再三指正下,我在這兩次課上,盡力克制自己這方面的不足,對于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就放心大膽地讓學生自己解決,采用簡單的語言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我發現沒有老師的重復,學生能夠聽懂,這樣節省出了很多時間進行其他內容的教學。我充分認識到了數學課教師語言應該注意簡潔,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2.課堂上注意了及時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并及時給予一定的反饋。
以前自己急于進行教學進度,對于學生課堂上生成的一些問題或想法,我沒有做到認真傾聽并給予合適的反饋,這樣錯過了認識學生在某方面知識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在這兩次課上,我注意了要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發現在簡單的問題中學生也容易出錯,這需要老師及時指正,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在課堂教學上,老師給予學生反饋不只表現在課堂糾錯上,還要及時捕捉學生表述不清的地方,能夠用多種方法解決的問題等,對于復習課,更要幫助學生進行算法的優化選擇。在這節課上,學生在根據體育用品統計表提問題時,有的學生提出了“參加比賽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12+8+4=30,我追問了學生是怎么計算的,目的是在計算連加運算式時要學會觀察,學會使用“湊十法”。在處理智慧老人的`挑戰選擇合適的體育用品這個問題中,有的學生購買了多個同樣的體育用品,采用的是連加的計算方法,我注意到了引導學生用更為簡便的乘法來計算,這樣培養學生進行算法優化的意識。但在處理這個問題中,我沒有進行小結,應該把連加和乘法進行對比,讓學生從感觀上認識,乘法的確比連加簡單,認識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3. 設計教案時注意了過渡語的使用。
在以前教學時很少在使用過渡語上下功夫,通過這次課,我發現創設符合問題情境的過渡語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過渡語貫穿整節課,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概念,從另一個角度上讓學生認識到事情有起因、經過、結果。他們在處理某個環節的問題時,從而認識到這個環節是為下面的內容作鋪墊,培養了學生做事情要有始有終的態度。
4.做好備課,充分想到學生根據題目可能會引發出的想法,針對這些想法要有所準備。
在以這些為基礎的前提下,要進一步思考怎樣創設問題情境,力求把解決問題的環節簡單化,避免形式上的繁瑣。第一節試講課,當電腦課件出示淘氣和笑笑的問題“24名學生參加50米跑步比賽,怎樣分組最合理?”我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后集體匯報交流。學生們根據乘法口訣認為分為2組、3組、4組、6組、8組。接著我問:選擇哪種方案最合理?學生進行討論,大多認可分為4組和6組這兩種方案,由于我缺乏經驗,急于按照教案去走,沒有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當一個同學站起來說:“分為4組,因為操場上有4條跑道!彼幕卮鸱衔覀湔n時的思路,我馬上認可了答案,并總結要根據操場的跑道條數來選擇合理的分組方案。具有不同意見的學生也在我的總結下機械地認可了這種方案。上完課后意識到自己在這道題上理解錯了,混淆了小組接力跑和賽跑的方式。在第二節課上我進行了調整。當出示問題情境時,問學生:每組有幾人?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答案是2人、3人、4人、6人、8人,接著學生小組討論選擇哪種最合理。學生根據跑道的條數能很快地選擇每組4人的方案,再接著利用乘法口訣計算出分成6組。當時有一個學生提出分為4組也可以,一條跑道一個組。由于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可能會出現這種思路,因此,我當場讓4個組前6名學生起立,讓他們模擬比賽,結果大家發現這是接力賽跑,與題目的要求不同。這樣的引導既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發散思維集中。學生通過解決這道實際問題,從實際情況中區分了兩種賽跑的不同方式,加深了對題目的理解。
這節課存在著一些不足,如:
1·教態不自然,缺乏跟學生交流的親切感。
在課堂上生動幽默的語言更容易和學生交流,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我在課堂上缺乏這些,比較生硬、死板,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技巧。
2.對于學生的活動缺乏小結,沒有充分讓學生明白活動的目的。
如學生動手設計表演隊列活動,我要求同學合作給18個學生設計表演隊列,并寫出算式表示表示表演的總人數是18人。我發現有的學生設計得很有規律,算式很容易寫出來,而有的學生設計沒有規律,面對種種情況,我應該通過學生的匯報展示,讓學生認識到設計要有規律,這樣才能寫出算式,但我沒有點明,只是讓設計有規律的學生展示了,那些設計沒有規律的學生也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第二次課我注意了這個問題,達到的效果好一些,可見教師的活動小結很重要。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
《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本單元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并能在數據的收集過程中,認識近似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少,但現在的學生聰明可愛,課外知識豐富,喜歡有挑戰性的數據學教學內容,雖然這些大數更抽象,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但他們非常樂于接受挑戰。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創設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積、生產總值等數據,使學生的學習情趣高,學習氛圍濃。對于數一數,我加強學生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數小方塊,合作數小方塊,給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十萬在多大,一百萬有多大,借助計數器掌握大數的數法,了解數的組成,加深對數的概念的理解,對于數位順序,數位,數級,計數單位及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位數等知識,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從而理解這些知識。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分桃子》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3冊的內容,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初步體驗除法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驗平均分的過程。針對這樣的目標我在教學前設計了這一課的教案。從兩個教學班的授課結果來看,本節課教學效果有憂有喜,現結合本課教學實錄將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地方記錄如下:
一、成功之處:《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所以,一上課我根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抓住兒童心理創設了一個童話故事《小猴分桃子》,童話故事對年齡較小的學生是很具吸引力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要在童話故事里得到滿足,這樣的設計就是為了一開課就能牢牢抓住整個課堂上的學生。隨后我又創設了:你能用手中的小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嗎?讓孩子感覺融入到童話故事中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愿意去從事分桃子的活動。在本節課中我創設了以小猴一家一天的生活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這樣的情境創設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猴分完桃子,猴爸爸又請小猴來分6個小木塊;分完小木塊小猴又去看望好朋友小貓和小狗,幫助小貓小狗解決了所遇到的難題等等。在興趣的帶領下學生充分感知分的過程。整節課中老師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隨著故事的展開教學目標也在得以一個一個的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愛心也得到發揮,他們是在幫助小猴、小貓、小狗這些兒童非常喜歡的動物解決問題中度過。學生在課堂上有分有和,興趣盎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不足之處: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總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的改進,找出不足,探究不足產生的原因,促進今后的教學。通過失敗之后的反思,使我們達到“吃一塹長一智”的教學目的;仡櫛菊n的教學,發現有以下幾點有待改進:
1、在學生幫助小貓把12條魚平均分給4只小貓時,教師還是包辦的太多,不放心學生是否做到了平均分,指導學生直接把3條魚圈一圈。使學生缺少必要的自主性,沒有能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分12條魚的具體過程。
2、學生幫助小猴把9個氣球分給4個客人,這個教學環節中,教師的引導不夠及時,在學生研究過程中,出現了新的問題———有一個氣球沒有分出去。許多學生不能順利的研究下去,致使有一個班的學生說課本出錯了,為什么要剩下一個氣球。
三、學生創新反饋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許多學生極具個性,在研究相同的問題時,往往會產生自己的獨到見解。在研究把12條魚平均分給4只小貓的問題中,二班有一名學生就提出了這樣一種分魚的方法:魚缸里的小魚有紅、黃、灰3種顏色,每種顏色的魚有4條,我把其中的`4代表四只小貓,而3種顏色代表每只貓分到的魚,這樣就會快把他們平均分開了。說實話,在學生說魚的顏色之前,我根本沒有注意12 條魚的不同之處。是學生的細心和獨到的見解,讓我們的教學更充實,更使我感覺到,在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有多么重要。
四、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這節課的教學在學生今后學習除法知識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聽課老師的意見和自身的反思,針對教學中失敗之處作如下改進:
1、該放手時就放手。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研究的整個過程,不要怕學生出錯,教學本身就是在糾錯的過程中不斷創新。讓學生體驗把12條魚平均分給4只小貓的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讓學生把分魚的不同過程呈現出來,讓學生充分的匯報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教師引導及時到位。在學生研究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指導解決,積極參與到某個小組研究活動中,在參與中與學生平等交流,做學生的合作者?傊,以上是我在教學本課過程中幾點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學之后,及時記下,不斷反思。在教學工作中,及時對課堂教學設計和實踐進行反思,作為改進教學、總結經驗和探索規律的依據,對指導今后的教學實踐,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會有很大幫助。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
關注學生的實踐活動和直接經驗,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關注學生的數學情感和情緒體驗,使學生投入到豐富多采、充滿活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去,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促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我就《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談談:
教學設計體現新課程理念
新大綱提出“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在課堂伊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并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也藉此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解釋生活。在學生形成正確表象后,如何感知角的特征并提高到理性認知成為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在課堂上,我讓學生互相交流,探究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使學生的感官參與經歷“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促成他們豐富了對角的認識。這樣,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出發點,把數學知識的傳授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生活”的原則,學生在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形成強烈的成就動機,并藉此內驅力開始探究,從而創造成功的心理體驗。
能處理好教師的角色
教師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學中教師是以一名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現。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引而不發;學生難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組織動手操作;學生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小組合作學習等,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如有學生指出扇子圖中弧線與線段組成的圖形是角時,我沒有否定,而是引導學生通過折、摸、畫、自學課本等辦法,自己去辨別、
理解角,領悟角。學生畫角時,又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嘗試的空間,學生想怎樣畫就怎樣畫,使他們擺脫了來自教師和教材的束縛,對教師和教材的'依賴,自己去實踐,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感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盡情表達、合作探究、自主思考,以求得問題的解決。
課堂訓練扎實張弛有度
即體現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做到練有目的,練有重點,練有層次,形式多樣,針對性強,并注意反饋及時、準確、高效。思維拓展題的教學,不僅是知識獲得的過程,更是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思維得到發展的過程。本節課多處設計思維拓展題,如用所給的材料做角,“在一些組合圖形中你能找到幾個角?”“思考一張圓形紙可以折出多少個角?”等問題。不僅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更拓展了學生的發散思維、求異思維,讓一些同學個性飛揚,同時也體現課標所要實現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理念。
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恰到好處
現代教育技術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放大信息,增強信息強度的功能,本課例依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點,采用多媒體技術中圖形的移動、定格、閃爍、同步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圖文聲像并茂,多角度激發學生興趣。如動態演示角的形成和比較角的大小等,這樣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而動態的畫面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緊密相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揮,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得到發展。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學得實在。
在教學中還有需要學習改進的地方,比如注意細節問題,傾聽同學的發言等。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8
一分能干什么這節課,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時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時間單位。一分鐘這個概念是比較抽象的,要想讓孩子們很好的感知其時間概念,具有初步地時間感,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把生活緊密聯系在數學的教與學中,讓學生在現實中體驗。為了達到自己的教學目標,我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積累設計教學過程。
首先,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把孩子們吸引到數學活動中來。目前,許多孩子都對動畫片感興趣。因此,在課的開始,把對孩子極具吸引力的動畫片與數學學習巧妙結合起來,引領孩子們進入數學的園地,體會一分鐘。這樣,學生愛學、樂學,把學生的內在需求激活了,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
另外,創設多種多樣有趣地活動,讓孩子們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逐步感受一分鐘的長度。本節課,我設計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動:
1、做口算,一分能做幾道題目
2、寫字,一分鐘大約書寫多少個漢字;
3、小皮球,一分鐘大約可以拍球多少個;孩子們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自主、合作學習,探究、體驗一分鐘的長度。學生在原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中,原來的生活經驗得到了重新組織、改造,掌握了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同時獲得了廣泛的活動經驗。
一分鐘能干什么的時間估計這一環節,學生在先前的活動中充分體驗了1分鐘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后,卻不曉得1分鐘到底應該有多長。
課后,我仔細想了想,1分鐘做這么多事,都是老師計時表中的1分鐘,是學生自己的1分鐘嗎?答案是否定的。學生的1分鐘還在老師的計時表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1分鐘,還沒有內化。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我一直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小學數學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僅僅一些基礎知識嗎?基礎知識是我們小學教育必須完成的任務,但它是全部嗎?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需要這些的同時,也許更需要的是學生自己來自體驗并獲得感悟,也要讓學生要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快樂。在平時的課堂活動中,我覺得應該多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經驗去發現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9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教師的引領為主線,以學生的探究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的思維為目的,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為契機,讓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數學,在學數學中用數學,在用數學中愛數學。
我的整個教學活動中都體現了趣味性: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對單純的學知識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把故事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這也體現了“在快樂中學數學,學快樂的數學”這一教學理念。這樣的設計勢必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新知。
對于新知識的教學我采用了“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數學活動貫穿始終,把原始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尋求數學問題,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經歷數學再發現的.過程。從而培養他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敢于創新,主動獲取的精神,發展他們終身學習數學的愿望和能力
口訣編寫的重點不是如何編出口訣內容是什么,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孩子明白3的口訣是意義感悟口訣的變化規律,加強學生學以制用的應用能力更加的重要。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
“小熊開店”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中的一課。
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體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簡便性,以及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體會乘法與除法運算意義的聯系與區別,會應用乘法或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新課標要求不光要重視老師的教更要重視學生的學,要讓學生根據情境來提出問題,并嘗試經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在本課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了情境圖,分別提出用加、減、乘、除解決的數學問題,特別強調用乘法和除法解決的問題,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深刻的`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并能初步感受數學中乘法與除法的互逆性的關系。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了在解決關鍵性問題“20元能買幾輛玩具坦克?”時,讓學生進行嘗試解答,對于學生正確的算法進行肯定,同時我也注意了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來思考,提高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設計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動的設計既對學生的智慧提出了要求,又能讓學生經過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符合新課標對學生的主動探索、有效合作與充分交流的學習要求。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在根據“小熊開店”主題圖找數學信息,提數學問題這一環節中,學生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較多,且類型重復,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2.在構建“用乘法口訣求商”這一數學模型的過程中,未能有效引導,讓學生自主發現,而且建模過程過于匆忙。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
核心提示:本單元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第一單元,因為這一部分的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上完課后有一些體會: 1、在教學1厘米有多長時,不要把尺子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誤導學生。...
本單元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第一單元,因為這一部分的`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上完課后有一些體會:
1、在教學1厘米有多長時,不要把尺子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誤導學生。
2、測量要求從零開始,但是也應該教會孩子能夠不從0開始也能計算出所量線段的長度
3、對大人來說“厘米”和“米”非常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說,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體多出示一些長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體,進行多次感知。并且讓他們多動手量身邊的物體:比如課桌的長、寬、高,門窗的高度等,對學生日后填單位很有好處。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2
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測量身高、步長、臂展(兩臂伸開的長度)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計知識的掌握。
教材設計了五個活動項目,即測量身高、測量臂長、測量跨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這些測量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用各種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的認識,也可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的數據。在這里教材設計了在學習測量時,教師在黑板上利用統計表進行記錄的情景,目的是使學生鞏固收集數據的方法。教材還通過兩個學生對話的情景(即一名學生從統計表中知道身高1米21厘米的有4個人了,另一名學生打算看看王麗有多高),使學生通過統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教學時,因為課堂時間有限的關系,只是師生共同示范了個別幾個學生的身高測量,臂長測量,測量窗臺的高度,門的高度,寬度等一些較大的長度,學生只是測量了課桌的.長、寬這些較規則,較小的長度,布置了一張家庭成員信息搜集表作為作業,要求填寫身高、臂長、跨一步的長度這些信息,從做上來的效果看還不錯,但因為布置的是回家作業,很多都是家長幫著做的,說明讓生自己動手操作還不夠充分。不過讓生了解了一些常用的說法,如:一庹長、一柞長等。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3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學習的機會。本節課設計較好, “快樂的動物”開運動會這一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了輕松、快樂、融洽的課堂氛圍,可愛的小動物們增加了學生注意聽講、認真學習的`動力。教學中,教師因勢利導,通過畫一畫、填一填、說一說,能引導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積極思考、探索,讓學生一步一步認識“倍”的含義;讓學生多說想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課學生始終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的,他們學會了用除法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不僅知識和技能得到發展,而且還獲得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體驗。同時教師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設計的問題具有層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關注了學生的差異。
1.當學生通過圖形直觀體會“鴨的只數是猴的2倍”的含義,并知道用除法算式表示它以后,教師是不是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用畫圖或列式去探究“雞的只數是松鼠的幾倍”?教材第46頁“說一說”的問題,讓個別學生發言之前,也要讓每個學生先填好答案和算式?傊獮閷W生創造獨立思考和解題的機會,防止集體作業的方式。
2.教師意識到了在練習時要給學生獨立思考、個別作業的機會,但這個思想貫徹得不到位。表現在:(1)不給學生獨自解讀、理解題意的機會。實際上不理解題意的學生是有的,但需要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問題,主動去問老師或伙伴,這么做可以培養他們的進取心和責任感。(2)不讓學生獨立接受思維的挑戰,大多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來化解難點。事實上,學生沒有遇到思維障礙,沒有克服障礙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題操練,后者無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4
雖然初次接觸驗算但是許多學生因為有生活中檢驗的經驗做積累,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課改模式中的自主嘗試和合作交流兩個環節。把教學目標設計成了兩個問題:
1.加法的驗算方法有幾種?
2.你在驗算加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通過自主學習應該很明白的,因為教材中是以幾個小朋友討論的形式說明了加法驗算的三種方法的。課后我自以為很成功,在課堂中我除了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功能同桌和小組口頭交流了驗算的方法之外,還對一些錯例做了分析。感覺孩子們應該掌握的八九不離十了,沒想到是紙上談兵!課后的反饋真是讓我大傷腦筋,從書寫格式到驗算方法的多樣性一部分學生混淆不清,思維明顯的'混亂不條理也不清楚。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
孩子們不會傾聽。
2.思維和練習沒有結合起來只是動腦沒有動手,而對于學困生而言,親自的實踐操作比你空洞的啟發要有實效的多。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5
5的乘法口訣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乘法口訣。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經過暑假的學習已經會背乘法口訣,對5的乘法口訣甚至能脫口而出,剩下的大部分學生也已經能非常熟練地5個5個地數,所以我就把本節課的重點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訣的規律上,使學生在真正理解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和應用,為后續的學習做好方法的`準備。在嘗試編口訣,交流整理5的乘法口訣時,應該讓學生說說怎么想的,為什么這么編?巧妙地加以引導,啟發學生從各方面思考,比如“一只手有5個手指”所以一五得五!2張5元是10元”所以二五一十。讓學生從具體直觀的角度去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不但有利于學生快速地記憶口訣,而且對學生理解乘法問題。解決乘法問題很有幫助。
記憶口訣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不能只讓學生單純的背,更多的體現在練習題的安排上,要采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要由淺入深,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所以設計練習題要寓知識于游戲之中。這樣,產生無意識記,其記憶的效果往往比強記省勁。游戲如下:
1、對口令。即每句口訣一個同學說出前一部分,另一同學說出后部分或是小組對練、師生對練。也可寫出前一部分,做好標簽。將全班學生面對面分成兩行,每人抽一簽,一個說,對面一人答。
2、猜卡片。活動前先寫好卡片。每位學生抽出一張后,說出卡片上的數是由幾和幾相乘的積。也可以是小組的每個成員準備好口算卡片,在小組中搶答。
3、奪紅旗。教師先寫出算式,分小組組接力寫積,看哪組先算完就奪得了紅旗。
4、打擂臺。各小組選出一個最厲害的選手,比賽完看哪個小組最棒。
5、拍手互動游戲。
6、寫算式。
學生自己練習寫乘法算式,你喜歡寫幾個就寫幾個。這些游戲練習方法,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口算熟練程度和興趣,使學生從大量的抄寫與背誦中解放出來。總之,正確分析把握教材,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新穎的數學活動,上好開篇課,教給學法,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是我自己從這節課中獲得的重要啟示。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6-14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精選】07-0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推薦】04-07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3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熱門】04-07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精品)07-07
[推薦]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7-06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通用01-05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范文02-10
【熱門】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