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摘要:小學語文是重要的基礎學科,本文旨在找到教師反思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明確教育教學反思的內容,探求教育教學反思的方式、方法。教師要通過自覺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深入思考和總結,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調控教學行為,不斷提升自己教學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從而使自己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南安中心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已發生了改變,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慢慢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也在日益發生著變化。雖然教師對課程的準備和設計方面比較重視,但在課堂教學的反思和總結方面卻存在很多問題:
1.教學反思的意義體現不明顯。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有的教師把寫教學反思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浪費時間,往往為了應付學校領導檢查才勉強胡亂應付完成。教學反思的撰寫就成了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實際價值根本沒有得到切實體現。
2.教學反思的內容空泛。多數教師的教學反思一般都在內容方面較為全面,但多為蜻蜓點水,缺乏深刻性,給人的感覺很空泛,大家談的幾乎大同小異,沒什么區別。這樣的反思往往因時間、精力的有限而缺乏具體性、針對性、鮮活性和深刻性,忽視對學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3.教學反思的方式模式化。盡管教學反思本身沒有錯,但過度的反思,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話連篇等現象仍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和深入思考。為此,進行教學反思有效性的研究尤其重要。
二、課題解答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覺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教學反思的有效性指教師通過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調控教學行為,總結教學規律,不斷提升自己教學實踐的科學性、合理性,從而使自己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三、反思的研究依據
反思有重要的理論依據,國外最先將反思引入教學領域的是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他認為反思是“對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識形式,根據支持它的基礎和它趨于達到的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積極的、堅持不懈的和仔細的考慮。”在杜威研究的基礎之上,schon認為,教育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之中或者過程之后,對其計劃或行為重新進行評估的過程。眾多的研究表明,反思對于提高教師自身的專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美國當代教育家、哲學家唐納德在他廣為引用的著作《反思性實踐者》中,提出了反思實踐和反
思實踐者的思想,將反思分為“對行動的反思”和“在行動中反思”兩種類型。
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一個有事業心和使命感的小學教師,理當作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門徑就是從自我反思開始。新課程要求教師更新觀念,變革自己的教學行為,做課程的開發者、學習的促進者、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實踐者。
四、實施有效的研究方法
通過研究總結,我們認為以下幾種教學反思方法比較有效:
1.反思札記。反思札記可以每日或每周為單位,用來記錄和反思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問題和做初步結論,并正式或非正式地與合作教師、同事或專家等分享洞察或想法。
2.案例法。案例取材的來源,可為教師或同事的親身經驗、當前普遍存在的教育方案或問題、描述教育歷程相關的兒童讀物、教育小說、錄音帶或影帶和取材真實情節的假設性案例等。
3.行動研究。教學反思需以客觀的、描述的和具洞察力的資料作基礎。教師針對班級教學所遭遇的問題,主動收集資料,以進行行動研究,改善教育實際,并建立教師間專業的反思文化。
五、研究過程
首先,因為課題組成員都是一線教師,理論水平有所欠缺,所以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調查法。學習國內外教學反思的相關理論知識,以正確的理論指導課題研究。調查、分析目前教師在
教學反思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對此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法,進行問題收集匯總,制定下一步課題操作方案。
1.積累反思。課題組成員平時積極積累各自經驗反思筆記,通過撰寫教學反思(自我反思,個人反思)提高反思水平。
2.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分析教學,反思案例,讓反思深刻,讓反思有效。例如,《兩只鳥蛋》一課,我們不僅進行了精心設計,由一位教師上課,請很多教師來聽課探討,進行再設計、再實踐,效果明顯不一樣。教學明顯優化,學生也學得更好。
3.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
授課過程中我沒有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前他們收集的資料。其實,課堂上我應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發言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讓課堂靈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在分析理解過程中自然地領悟到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3、寫教師的教學機智
例如,我聽了一位教師教學《魯濱孫漂流記》后便將他的教學機智及我的體會寫了下來。
課堂上學生對魯濱孫的做法有不同看法。就在學生爭論不休時執教教師說話了。
在學生不能明辨是非的`時候,執教教師的教學機智就應體現在如何給學生一雙慧眼,讓他們借助課文、資料等資源,通過交流,使片面認識趨于理性和合理上。
4、寫學生的獨到見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過程中他們總會有創新火花要閃爍。教師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幫助自己提高教學質量的材料。例如,上《詹天佑》這課時,我讓學生互相說了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針對詹天佑向當地農民請教這段話,有的學生看出了詹天佑愛動腦子想,有的學生看出了詹天佑有禮貌,還有的學生認為詹天佑善于向別人學習,更為可貴的是還有學生提出了“詹天佑不僅學識讓人佩服,人品更是令人敬重”的觀點。由此,我引導學生得出了這樣的啟示:一個人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良好的品行。
5、寫教學中的困惑
例如,我用兩種不同教法上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后就記下了如下教學反思。
我一直有這樣的疑惑:教學寓意明顯的童話故事是按照老套路先學故事然后再從故事中引出道理有效,還是先引出道理然后再用這個道理去檢驗故事中人物的是非有效?
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在班上試用了這兩種方法。課后我感覺后一種課的教學流程更受孩子們歡迎,因為他們的思維更活躍,他們更有話說,他們續編的故事也更生動。與此同時,我也擔心先引出道理會弱化對孩子們綜合推理能力的培養。這個問題應該成為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設法解決的新課題。
二、寫教學反思的注意點
1、注意反思的“落腳點”。
教師們多數處于實踐研究層面,因此要重視發揮自己的優長,找準“反思”的落腳點。首先要做好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的自我反思,如課堂教學設計是否過于單一,教學組織是否有序,激勵獎懲是否得法,課堂氛圍是否和諧。通過一番自我“反思”,明確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標、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結合實際教育資源意識,如社區環境、學校環境、辦學條件、學生實際等,有了實際的教育資源意識,“反思”才能實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統化”。
一堂課、一個教學細節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僅僅只是為了一堂課或一個教學細節,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我們整個的教學理念,教學思維,說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學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還必須具備系統化意識。所有的學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統組成,都有其內在的規律特征與傳統經驗積累,只有進行“系統”的反思、實踐,才能提高整體教學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實踐性”。
新課標是一種理念,實踐是在理念的指引下進行的,理念又是在實踐的論證下發展的!胺此肌钡哪康木褪菫榱烁脑旖虒W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價值。
4、注意反思的“發展性”。
經驗的積累與知識能力的更新,對于新時期的老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僅僅只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還應該有對“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學習,學習后的再反思。
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過:“認真寫三年教案未必能成為一個優秀教師;認真寫三年教學反思定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說不定還能寫出一個教育專家來!痹该课唤處熍笥讯寄軋猿謱懞媒虒W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我在教《中華少年》一課的第一小節時,讓我深深體會到讓學生帶著感情去誦讀,而且用不同的方式讀,比老師在講臺上怎么講,其效果要好得多。
我在講這一小節時,先解釋幾個詞的意思,例如:雪蓮、乳燕、雛鷹、山丹丹,然后就提問這幾個詞比喻什么,接著就讓學生讀,后再歸納這一小節的意思。
我以為自己這樣設計這個環節能達到本課的教學目的,結果不然。學生只是很被動地去讀,根本不知道這一小節說什么,更談不上本節的中心所在,且氣氛相當沉悶?吹竭@種情況,我不再多講,就讓學生讀,老師范讀、全班讀、男女生讀、分組讀、師生配合讀等形式,這樣一讀,不僅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能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這一小節中心意思學生也明白了。為什么會有如此的差別呢?靜下心來思考,究其原因是
1、老師包辦得太多了,比方說,這課是以讀為主的,老師只需講白方法、要點,要求就行了,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通過各種方式讀去領悟本節的意思或情感。
2、教學手段不夠靈活。反思這節課的教學,如果能用上配樂去誦讀,其效果可能會更好。
3、課堂評價語欠豐富,未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讀得好時,老師應當使用各種課堂評價語,特別是小組賽讀時,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駕馭能力有待提高。
總之,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真正實現一名教師的人生價值。
點評:我在講這個模塊的課的過程中,花了較大的篇幅講了為什么要進行教學反思,其中的理由是個人專業發展的需要。駱老師在這一篇反思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這句話:“總之,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竭盡全力上好每一節課,真正實現一名教師的人生價值!苯處煹男腋3松钌系陌簿又,樂業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獲得的工作的幸福,才會讓我們感到人生的意義。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
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引領孩子去讀書,把讀的時間留給學生!稑藴省分赋觯骸耙寣W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敝醒虢炭扑鶑執锶衾蠋熞仓赋觥伴喿x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因此,我覺得語文課上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克服那種浮光掠影,泛泛讀上兩三遍的做法。
①學前讀。我教給學生“預習三步法”;初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再讀課文,劃生詞,說說文章的大致內容;三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趯W中讀。學習課文離不開一個“讀”字,但“讀”時也不能毫無目的`、方法,一味“讓我們讀一遍”、“讓我們再讀一遍”,這樣只能變成“老和尚念經”。如何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趣來,應注意方法的指導。
、蹖W后讀。課文學完,應強調對精彩片斷的熟讀成誦,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歐陽修講述作文之道時曾說:“無他術,惟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別人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2、把別人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注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1、抓住問題讀課文
課文一開始,我就引導他們圍繞“為什么叫雪兒”展開學習,引出“救雪兒后為它洗澡”,初步體會我對雪兒的憐愛之情。繼而讓學生和作者一樣越來越喜愛這只鴿子。我引導學生抓住“不怕任何艱難險阻”“飛越千山萬水”“藍天信使”等詞語體會雪兒內在的美。從“展開雙翅飛起來了”、“又飛回來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等詞語,感悟雪兒是只向往藍天又極通人性的鴿子。在所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2、體會深層含義
課文中的“我”和鴿子是同命相憐的,都傷了重要部位,失去了自由。在講解全文時候,我時時不忘提醒學生去尋找。在第一段中,我讓他們通過讀去體會我的孤獨,感受“明媚的'春光”實際也是指外面美好的世界,自由的空間。第二段中,“我”常帶著小鴿子去陽臺看藍天,看白云,此時其實作者的心和鴿子的心理同樣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最后我祝福鴿子,鴿子似乎在對我祝福,我問學生祝福什么,他們非常自然的告訴我,祝!拔摇痹缛栈謴妥杂。這時,教師已經同化了學生,大家達成共識,我和雪兒共命運。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寫作本應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學生能夠在寫作中獲取無盡的知識,通過自己的思維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世界[1]。然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發現,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機械的背誦優秀例文,導致他們對寫作產生厭煩心理,不愿參與到作文教學中,更不愿將自己的所聞所見寫到作文中。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在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進行自我反思,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用什么樣的手段給予學生有效指導等,使其愛上寫作,將其視為學習樂趣,主動參與到作文教學中,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1.結合生活
作文寫作離不開生活,作文與生活的關系就像魚兒與水、鳥兒與天空、花兒與蜜蜂的關系,小學生在寫作時幾乎都會寫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就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指導[2]。曾經筆者聽了一節作文課,這名教師在指導文章內容的時候并沒有結合現實生活進行指導。教師讓學生寫社會人物,學生在理解社會人物時比較到位,有的說送水工、有的說保安、有的說醫生、有的說警察、有的說廚師、有的說施工人員,還有的學生說清潔工人,等等。在為學生選擇范文時選擇了這樣的.范文對學生進行指導,大致內容是“一名小學生生病了自己去醫院,一名醫生過來幫忙,不僅幫他出了醫療費還陪他打針,并且幫他買午飯等,這名學生體驗到了這名醫生的良好的精神品質,并將這些優秀的品質進行吸收和利用!甭牭竭@篇范文,開始筆者覺得不錯,通過社會當中的人物來表達思想感情?墒窃谶@個時候,一名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令筆者沉思了!袄蠋,我們的年齡太小了,生病了不會自己去看病啊,都是爸爸媽媽陪著的,還有去醫院在外面不會遇到醫生,醫生都有自己的診室還要看其他病人,怎么會陪他打針。”聽了這句話后筆者開始反思,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的發生幾率微乎其微,不符合現實,我們只在乎了文章中情感的表達,卻忽視了文章的真實性和必然性。所以我認為,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夠流露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再次指導這類作文時,教師要避免閱讀范文,而是要引導學生講講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社會人物、他們做了哪些事情,對他們產生怎樣的情感。并讓學生隨時記錄生活中的小事兒積累寫作素材。如此一來,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善于發現的意識,還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2.創設情境寫作文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喜歡無拘無束的環境,樂于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指導教學時,要根據作文要求與主題,進行情境創設[3]。教師在進行指導教學時如果只是說今天我們來寫一篇關于游戲的作文,你們選擇你們玩過的游戲來寫就可以了,這樣的方式學生根本沒有產生興趣,怎么能促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呢,有的學生可能很久都沒有玩過游戲了,那么在進行寫作時就會顯得比較困難。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這樣解決。例如,學生在寫游戲作文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分組進行游戲,不限制游戲內容,只需強調游戲內容是積極的就可以了;蛘呓處煄ьI學生進行集體游戲,這樣學生會有濃厚的興趣,并可以在這種興趣的推動下更好地進行作文創作。情境作文教學創設情境的方法和渠道是多種多樣的,需要我們教師去努力挖掘,然后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興趣愛好,將其合理應用在作文指導教學中。此外,教師在進行作文指導時,要想避免寫出千篇一律的文章,還要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去激發學生的情感,唯有親身經歷,才能夠寫出富有色彩與情感的文章,進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4]。
3.作文修改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只是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然后在下次課上進行簡單的講解,并讓他們自行改正,并沒有進行指導和幫助,導致學生根本沒有明白自己作文中的問題,長時間缺少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就會失去方向感,使得寫作效果越來越差。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該在每次作文課后再運用一節課讓學生進行作文的修改,這里所說的作文修改不能有太高的要求,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強,學生的作文中常常會出現句式的問題或是錯別字,還有一些詞語運用的問題,這些都是學生修改的重點,好多學生不敢面對老師,那么老師可以在學生改完作文后,讓學生互相進行評價,看看改正的是否正確,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改正這些錯誤還能從別人的文章中找到比自己文章好的內容,還能改進自己文章穩定的不足,長期下去學生不僅能改掉用詞、句式等方面的錯誤,還能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4.結束語
小學生作文水平與寫作能力的提高,與教師的有效指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到教學改革,使用多種教學活動進行授課,還要不斷地總結教學中的經驗,重視指導教學,從不同層面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與指導,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對寫作的興趣與愛好,進而寫出一篇篇靈動、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酸的和甜的》是二年級的一篇閱讀課。它既生動有趣又寓意深刻。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叵肫鹞液蛯W生一起走過的這難忘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我們的真心交流,品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感到了快樂,同時也激動不已,F在,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的本課設計中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并積極投入其中
如果學生感到了快樂,那么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悅可持續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課前交流時,我們玩“你演我們猜”的游戲。接著又根據幾幅圖片認識了“猴子”“狐貍”“葡萄”等詞語。識字中,學生認識葡萄園里的生字朋友,請出捉迷藏的詞朋友,于游戲中自主識字,合作交流。在指導朗讀時,學生帶上頭飾進行表演,他們進入了角色,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布置開放型作業時,我激趣引入:“學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想給小狐貍寫幾句話吧!除了給狐貍寫幾句話外,你還想干些什么呢?”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于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閱讀教學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合作識字,交流方法。我說:“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游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閱讀教學中,我大膽把時間放給學生,鼓勵進行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然后再進行小組展示讀,評讀,賽讀。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轉變角色,為學生的更好學習鋪路架橋。
三:在朗讀指導,以讀為本中,使學生積累語言,感悟道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赏ㄟ^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獨特感受。整個讀書過程為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讀書方式多樣,激趣學文:課文教學中,我力求把讀放首位,通過自讀,評讀,小組合作讀,小組展示讀等方式,使學生喜歡讀書,并把課文讀準,讀流利,到有感情。
2、在讀中落實重點詞句,感悟課文內容,領悟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后應該改正:
1、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了,有些不準確。
2、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奏。
3、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
這節課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系重大。我應該感謝這次比賽,它使我擁有了一個新的教學生命,今后,我會沿著這條航線,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話說“三分詩,七分讀”,因此,詩歌的學習,務必使學生讀足,讀出詩的抑揚頓挫來,讀出詩的語言韻味來,讀出詩的思想感情來。
詩這種文學形式,抒情是最基本的特點。詩中那些美麗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審美的趣味,對于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都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優秀的詩篇更是承擔著豐富和美化人類精神生活的使命。但是,語文課不能上成思想品德課,必須立足于語文的角度。因此,學習詩歌就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詩中情感,就是要從詩的形象所創造的總體氛圍中,把握它所要啟迪讀者的東西。
所以,在第一課時,我設計的是結合學生情感體驗,先整體感知詩的內容,通過“賞讀第一首,自主合作探究第二首”的方式來品味詩的語言,想像詩的形象,體會詩的情感,歸納詩的寫法。
在第二課時,我設計的是“祖國在我心中”的詩文朗誦會,培養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類積累能力,通過朗讀
至此,整個課堂教學似乎已經完成,然而,課內學習絕非終點,雖然用足了課文這個例子,但“只有展開雙翼才能騰飛”。“課內外銜接”下的語文學習更包含課外的深化與鞏固,正所謂“課內長骨,課外長肉”,“課內得法,課外受益”。課外進一步收集愛國名人名言名篇名曲,并進行相應的話題作文訓練,才利于學生知識與能力
教學中我們常常會意外地發現:學生頭腦里有教師所意想不到的潛能和想法,有時他們能夠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第一節課在四班各課的程序一堂課下來,課堂非常沉悶,為了實現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貫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是我課后思考的一個主要問題、于是我改變當初的教學設計、新的思路通過學生反復誦讀圍繞教師設計的“我感受到——”“我發現了——”我不理解——”“我欣賞——”等幾個環節,很好地,掌握理論落第一首的學習要點,教師及做了一番學法總結后,學生自學第二首詩時得心應手,完成效果相當不錯,但是,如何在教師“退居二線后”,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不留痕跡引導學生將課文所有知識很好地落實,是一個難題,也是我為之不斷努力的方向。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學會看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煉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本文從母親盡責的獨特視角,反映了母愛的偉大。教學本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我將教學的重心放在研讀探究,體會母愛中。在學習中,我引導學生從心理描寫入手,讓學生找出兒子發燒到從醫院看病回來這一過程中母親的心理變化的句子進行體會,反復朗讀,形式多樣。在邊讀邊悟中,引導孩子們不僅逐步認識到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是從下決心到擔心、自責到最后的釋然,而且從這些細致的心理活動句子的描寫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
學完課文后,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情感的體會。我引導學生寫下自己學習課文的.感受。孩子們暢所欲言,真實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說自己的父母大事小事都包辦,總不放心自己。有些孩子很渴望像小男孩一樣去嘗試,但他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家長們肯定很擔心他們,害怕他們會出意外。從孩子們的文章中我感受到其實孩子們也為此而苦惱,他們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難看出,課文內容已在孩子的心理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在呼喚理解、尊重,他們在長大。真希望我們的家長看到孩子們的心聲時多為他們創造一些獨立生活的機會。也希望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全面地認識父母的愛,懂得父母的愛。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這一課寫的是大家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表達了全國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學生年齡小,祖國在他們心中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祖國人民為祖國媽媽過生日時的激動、快樂,培養孩子的愛國熱情呢?這時我想到孩子們都過過生日,過生日時要送禮物、吃蛋糕、唱《生日歌》,非常熱鬧,孩子也特別高興?刹豢梢园呀o祖國媽媽過生日與孩子們的生日聯系起來呢?因此產生了以下的故事。
片段回放:
師:孩子們,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你們高興嗎?
生(不約而同):高興!
師:那你們想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呢?
生(不約而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ㄎ乙詾楹⒆觽冏8M昃屯V沽,沒想到……)
生:祝您生日快樂…….(唱起了生日歌)
生(全班):祝您生日快樂……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生(全班):唱英語《生日歌》。
生(全體起立):黃小二(4)班全體小朋友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嫦驀忑R敬隊禮)
師:你們想送給祖國媽媽什么生日禮物呢?
生:我給祖國媽媽畫張畫。
生:我給祖國媽媽栽花草,把祖國媽媽打扮得更漂亮一些,讓祖國媽媽天更藍,水更綠,草更青,花更紅。
生:我為祖國媽媽唱首歌,愿祖國媽媽永遠年輕。
效果:
真沒想到教師只是輕輕地一點撥,學生馬上聯想到自己過生日的情景:祝福、唱歌、送禮物,把對祖國媽媽的愛融入到了一聲聲的祝福中、一份份禮物中。在送祝福、送禮物的過程中,他們對祖國的愛得到了升華,教師也在孩子們充滿童真的祝福聲中升華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反思點評:
愛國主義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時代賦予小學教育的歷史使命。然而這一代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問題,不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不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豐富的物產,眾多的英雄。缺乏“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這種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因而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其愛國熱情就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同樣也非常困難,因為愛祖國對于他們來說非常抽象,因此教師不能空洞地和學生大談、特談愛國教育,而是要把其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給祖國媽媽過生日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體會不到當時熱鬧、激動的場面,他們也不知道該怎樣去做,可是生日學生都經歷過,吃蛋糕、唱生日歌,這些都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因而教師只是簡單地一點撥,孩子們馬上想到了過生日的情景,祝福、唱生日歌、送禮物,孩子們都想到了,并且把它變成了實際行動送給祖國媽媽。我想:孩子們在祝福、唱歌、送禮物時,心里一定充滿著對祖國媽媽的愛,否則他們的情不會那么真,意不會那么濃。這不正是我們的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嗎?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一、背景:
當前,語文教學的著眼點,不僅是使學生獲得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科學能力和科學態度。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者的態度去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養成多維開放的思維習慣,并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二年級S版語文《鋸是怎樣發明的》一課時,就嘗試運用這一探究性教學方法。
二、教學片段
以下是其中的一個教學片斷:
師:在了解了魯班發明“鋸”的過程之后,我們開一個“古今中外發明創造信息交流會”,把你預先收集到的有關發明、創造的人或事跡介紹給大家,好嗎??
(媒體打出大字:古今中外發明創造信息交流會)?
生①:我第一個為大家介紹一位古代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叫華佗,是一名醫生,他經常給病人治病,看見病人非常痛苦,他就歷經千辛萬苦采藥研究,終于發明了“麻沸散”,解除了病人的痛苦
生②:美國的托馬斯·阿塔姆斯看見一個小孩在吃叫做糖膠樹的東西,由此啟發,經過研究實驗,發明了今天大家都喜歡吃的可以健齒的口香糖
生③;東京大學有位教授名叫池田菊苗。一天,他吃了一碗有黃瓜和海帶絲的湯,覺得很鮮,經過研制,1903年,池田教授終于從海帶中提取出一種物質,它就是谷氨酸鈉,把它命名為“味精”。池田教授就這樣發明了“味精”。
在例舉了他們所收集到的許許多多的古今中外有關發明創造的故事后,教師又話鋒一轉,要求學生自己進行大膽的發明創造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你想發明什么來解決問題呢?把它寫下來
(媒體打出:我的奇思妙想)
生①:每次,我乘爸爸的車子到上海去,總是為停車的事而煩惱。我想:要是能發明一輛伸縮自如的手提式汽車,該多好!外出時,只要按動開關,打開汽車就可以方便地出行了。
目的地一到,又可以像手提包一樣,隨身攜帶
生②:冬天,寒風呼呼地刮著,好冷啊!人們穿上了厚厚的羽絨衣,長長的大衣,可是行動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小朋友,活動不靈活,實在太苦惱了。我想發明一件空調衣,它可以根據室內外氣溫、各人需要隨時調節溫度。到那時,人們一年四季都輕輕松松,更不會因為太冷或太熱而生病了
三、反思:
一段段詳實的發明史,一個個閃爍著智慧花的奇思妙想,使我連連為孩子們的出色表現而嘖嘖稱贊。這堂課,學生參與率達100%,思維活躍,并有強烈的創造意識,自主性、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梢哉f是一堂既熱烈又精彩的課。短短的四十分鐘,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對低年級語文課探究性教學也有了新的.認識。
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應該是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交流。我這堂探究性語文課無疑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讓學生向父母,向他人請教,向書刊查閱,更有條件地甚至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資源,上網查尋所需資料,孩子們興致勃勃地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各顯神通,多渠道地嘗試解決了靈活的“作業”,讓他們成為了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課中,學生又真正嘗到了主人的滋味,出現了開頭一幕令人欣喜的場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更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實現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多方信息交流,真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課堂充滿了活力。新世紀對低年級語文老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加強學習,不斷增加、擴大信息量,充實、完善自己,滿足課堂上求知欲望強烈、信息來源廣泛的孩子們。教師更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不僅僅停留在參考書中的某一種答案,更要追求思維的多維化,引導學生嘗試從逆向、或其它不同角度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睗M足他們的渴求和愿望,讓他們學會探究,是我們每位語文老師的奮斗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一年級下冊教學已經一個多月了,總結這一個多月以來的教學,我力求讓學生快快樂樂學語文,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張揚。
一、教學過程中所做工作
1.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為此,我將找來的視頻課件畫面播放給學生們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學習本課的欲望。
2.利用小組合作,識字教學,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在本節課中,我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不僅提高了認讀生字的效率,交流了識記生字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再讀單字等多種形式來認讀生字,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和識字興趣。
3.加強了朗讀的指導和訓練!皭圩x書,多讀憶,讀好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課堂上非常樂意地去讀書呢?為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我采用多種朗讀形式,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讀書中去。我也加強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每一小節我都進行了細致的指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來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內容,理解內容,接受教育。此外,我還讓學生齊讀,指名讀,挑戰讀等形式,加強了朗讀訓練的頻率,提高了朗讀能力和興趣。
4.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教《兩只鳥蛋》這一課,課文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極大地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了鳥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培養了學生愛鳥的意識和情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保護之情,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5. 巧設游戲。在識字這個很枯燥的環節中,設計與本課內容有關的摘松果的方式來鞏固生字,既給學生帶來了活力,又使學生掌握了生字。
6. 設計問題方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如在《松鼠和松果》一課中:在提問“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著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著這種情感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1.對課文的朗讀水平還有待于提高,大部分學生在朗讀時不能準確讀出語氣,不能做到有輕有重,沒注意到停頓,有個別后進生甚至還不能把課文讀通讀順。
2.學生在識記生字時,只選擇一些簡單的生字來記,對于個別較難記的生字(如“鼻”“鹿”等字)無法識記,沒能在“記”上動腦子。
3.在“演一演”這個環節中,有些膽子小的同學不敢演,沒能進入角色之中。
三、改進措施
1.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加強朗讀訓練,注重語感訓練,課余時間讓學生多聽課文錄音朗讀,提高朗讀水平。
2.鼓勵學生課外多識定,并運用多種方法來識記生字。
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自己。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作為老師,都清楚長城與運河是用血淚筑成,這一課給予學生是一種忘卻,是一種感謝,是一種欣賞,是一種享受……所以,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就應該讓學生讀,讓學生誦,讓長城、運河成為學生心中的一個“美”點。
另外,這一課還給著學生一種期待,那就是在飛機上看長城、看運河,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的,雖然課本上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提供了兩幅非常美的圖片,但那空中拍攝其實也給學生一種期待。因此,在教學中,我個人認為,老師要用這兩種期待來引導學生讀,引導學生誦,因為學生的期待,才能真正的在自己的大腦尋找、研究、珍藏祖先的奇跡。
擁有這種期待的憑借就是引導學生與學生對話。比對引導學生與古老的長城對話,他們就能夠發現長城的“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就能夠知道萬里長城的“萬里”是何意,要述說中,就能夠明白祖先創造這個奇跡的過程。飛上藍天,看到那美麗的“綢帶”,你不想擁有它嗎?你不想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中?學生想了,那肯定就會有著親切的交流,就會產生那動人的詩篇,理解那人間奇跡。
大聲朗讀、高聲背誦,讓學生用心與長城、運河對話,他們就會自動產生一種自豪。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那是非常人文性的。它與自然形成的奇跡不同,因為大自然的創造與人的創造那是不同的美。對話之中,其實也是讓學生感受這種不同。
這一課還有著寫的任務,就是看圖寫話,把圖變文,這也是對話成功與否的反映。
這篇文章只是為學生列出我們祖先創造的兩個人間奇跡,其實我們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非常多,課后的第5題的設計就是讓學生去尋找,去積累,當然也是引導學生續著這首詩寫著尋找的靈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ai ei ui 。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復韻母,所以我先請出a o e i u ü這6個老朋友,然后引出復韻母ai,ei,ui。在教學三個復韻母是我都是找個讀音差不多的字來引入的,比如ai從姐弟比高矮來引出。 隨后讓學說說,看著ai你發現了什么?從而引出ai是由a和i組成的,a在前,i在后,帶出ai的發音方法,是先發a的音再快速的向i的音滑動,中間不斷氣,接著再用各種方法讓學生讀,以加深鞏固。隨后,我出示了水杯圖,引出ei,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自己編兒歌記住ei的發音,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ui的時候,我設計了一個接電話的環節,從而引出ui的音,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在玩中鞏固了知識。
這堂課教學層次性強,比如學標調方法時,先是讓學生猜一猜ai ei ui的帽子應該戴在誰的頭上,然后引出疑問:真的是這樣的嗎?從而自然地引出標調歌,在學生熟讀標調歌的情況下,讓學生再次猜一猜這三個復韻母的帽子應該戴在誰的頭上,最后出示正確的四聲,這樣學生有了親自體驗就不容易忘記。
還有指導學生書寫時,我是這樣教學的:因為學生已經學習了單韻母的書寫,而復韻母則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在指導書寫時,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在黑板上扮演,而其他的學生當評委來說一說他們寫得好不好,效果十分的不錯,在這里要讓學生明確復韻母是一個整體,所以在寫得時候,兩個單韻母要寫得靠緊一些。
為了鞏固這三個復韻母的拼讀,我設計了看圖片拼讀音節的'環節。學生有了圖片的幫助,能夠很快的拼出音節,而且在看圖說話這個內容上,學生也表現得可圈可點。但是,隨后拋出的“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是否也聽到過含有這些復韻母的詞語”時,學生的回答十分的不理想,事后,我想了一下,這個問題有點難度,而且目標不是十分的明確,如果在學習四聲的時候,提出說說生活中你是否聽過帶有這些發音的詞語呢?我想學生應該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通過這次拼音教學實踐活動,我深感教師應該從教學的點點滴滴去關注學生,用“心”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選擇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們只有變革陳舊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才能達到新的課程標準制定的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執教三個年頭,很多課文都讓自己必須用很多的時間去探索、去研究。聽了陰老師的《烏鴉喝水》這一課后,我覺得陰老師能夠很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教學中,陰老師始終以“讀”為本,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角色,實踐操作等方式,讓學生讀懂、讀好、讀活,在誦讀中“喝著水”。
一、在誦讀中學習語言。
對于處在起步閱讀階段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朗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有在放聲朗讀中才能理解與積累語言,學習讀書方法,養成讀書習慣。讀通、讀懂是每個學生都應達到的目標。陰老師在教學中緊扣文中關鍵詞句,通過不同形式與層次的朗讀,有彈性的指導,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好,并在誦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片斷一:
師:(出示第一句話: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這句話,再說一說你知道什么。
。ㄉx句子)
生:我知道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
師:你能說一說口渴的感覺怎樣?
生:口渴時我感覺很難受。
生:我口渴時會很著急,會忍不住想找水喝。
師:那烏鴉會怎么做呢?
生:會到處找水喝。
師:誰來演一演烏鴉到處找水喝的樣子。
。▽W生表演邊飛邊找的動作)
師:小烏鴉真是又渴又累,心里很著急,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兩位學生沒有把“到處”讀好,師范讀,接下來個別讀和齊讀,讀出烏鴉的著急,到處找水喝的樣子。)
老師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口渴的感受,理解“口渴”;再抓住課文一個關鍵詞“到處”,指導學生演好烏鴉“到處”找水喝的樣子。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老師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讀好“到處”,當學生讀不到位時,老師范讀,用重音和拉長音節相結合的方法把烏鴉疲憊的心與焦急的情通過有聲的語言傳達給學生,學生在老師的范讀和自己反復練讀中,體驗到小烏鴉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
教學片斷二
師:(出示盛有半瓶水的瓶子)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它找到水了嗎?
生:找到了。
師:功夫不負有心人,烏鴉找到水了,誰愿意當小老師來教大家讀一讀?
生: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高興)
師:你們看看,瓶子里有水,烏鴉可高興了,這下烏鴉可以喝到水了?
生:不行,烏鴉它喝不著水。
師:為什么?
生: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
師:你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原因嗎?
生:因為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烏鴉喝不著水。
師:如果你是小烏鴉,你的心情會怎樣呢?
生:會很難受,更著急。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這兩句話嗎?
生:(用難過的口氣讀)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
師:你能把“怎么辦呢?”再讀一讀嗎?(師先輕輕讀出“怎么”,讀到“辦”字加強音量,“呢”的尾音拉長。)
生:(模仿老師的語氣)怎么辦呢?
師:請帶著自己的感受把這兩句話讀一讀。
。ㄉ懈星榈亍⑼度氲刈x)
這個環節的教學,老師通過對話、朗讀讓學生真切體驗了烏鴉從高興到失望的心情,“怎么辦呢?”是烏鴉在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的表示,老師在課堂上細心地捕捉到學生不易讀好之處,不著痕跡地進行讀書指導,感悟問句的讀法,使學生懂得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去解決,同時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在實踐中感悟體驗。
“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寬松、民主、平等的氛圍,讓學生動手實踐,親歷學習過程,用心靈去親自感悟、體驗文本。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
教學片斷三:
師:烏鴉怎么辦?它想出辦法了嗎?它看見什么了?
生:“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喜悅)
師:烏鴉是怎么做的?
。 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拿起小石子演示)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一個一個是放兩個嗎?
生:不是放兩個,而是放很多小石子,小石子太少了,烏鴉是喝不到水的。
師:那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當著小烏鴉,動手做實驗,看一看能不能喝著水?請大家注意,在實驗中要認真觀察水的變化。
學生分小組做實驗,教師輔導。
師:現在我是一名記者,想來采訪各位小烏鴉:小烏鴉,你好,你是怎么做實驗的?你在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生:我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
生:我發現放進小石子,水就一點兒一點兒地升高,放了很多小石子后,水滿上來了,烏鴉就喝到水了。
……
師:真是一位認真觀察的小烏鴉。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嗎?
生:不是,水是漸漸升高的。
師:你能給“漸漸”換一個說法嗎?
生:慢慢,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
師:你能用上“漸漸”說一句話?
生:小樹漸漸長高了。
生:小朋友漸漸長大了。
生:我的腳漸漸長大,鞋子漸漸變短了。
……
師:我們在讀“漸漸”這個詞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讀慢一點,讓人家知道水在慢慢升高。
。ㄔ撋x“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
師:聽了他的朗讀,你感覺怎樣?
生:我感覺水在漸漸升高,烏鴉喝著水很高興。
生:我感覺烏鴉喝著水很舒服。
師:那我們就帶著這種感覺去讀這一段,在讀的時候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
。ㄉ暻椴⒚乩首x第三自然段)
在這個片斷中,老師先讓學生扮演烏鴉,自己動手做實驗,體驗烏鴉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實驗中學生認真觀察水位的變化,感受水位漸漸升高的現象及水升高的原因;接著老師讓學生給“漸漸”換詞,理解“漸漸”的含義之后,請學生運用“漸漸”說句子,學生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說出了許多生動的句子。學生在換詞、理解詞義、用詞說句子等語言實踐中,掌握了詞語意思,學會該詞的用法,詞語教學扎實、有效。老師在精心創設的場景中,通過平等對話,調動“小烏鴉”們的讀書欲望,讓“小烏鴉”們在讀書實踐中與角色融為一體,忘情、忘我地讀,學生的瑯瑯讀書聲將烏鴉在喝著水后的高興心情和內心的滿足感傳達出來,大家在一起享受烏鴉喝著水的樂趣,收獲愉悅,體驗成功。
聽了陰老師的課,我覺得語文教學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體驗,讓語文教學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通過在誦讀中學習語言,在實踐中感悟體驗,讓學生能夠真正學會學習,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能夠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花臉》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往事”,作者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表現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對于學生來講,是有著強烈共鳴的。當然,這堂課要通過四十分鐘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對花臉的熱愛是對英雄的熱愛,也是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在沒有充足的預習時間的情況下,既要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還要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想要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是很困難的。因此,在課文中我抓住重點句,重點段落進行有的放矢的講授,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我在教學時就是以“花臉”為線索,貫穿全文,再以“我”的心情,動作來精讀課文。比如:課文中作者初看到花臉時的感受,用花臉來表演時的動作,闖了禍時的心情,以及受罰時花臉的命運,只要在講授中緊緊地抓住這幾點,課文就講得流暢,易理解。我在講授時,非常重視朗讀,尤其是注重即時評價與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聽課時,滲入了自己的情感。于是學生理解起課文也很輕松。
由于這篇課文中的細節描寫非常多,也非常精彩,所以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我根據本單元的主題,讓學生寫自己童年的往事要求題目自以,模仿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以細節描寫和心理活動為主進行習作練習,寫得非常成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12-11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反思01-07
小學語文《橋》教學反思01-11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