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為了使學生能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我先和他們一起制定了班級的學習、工作計劃,并督促每個人都遵守,并且注意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隨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糾正不良習慣和錯誤。
在課堂上,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我大膽放手,凡是學生能說的,凡是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我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練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我及時給予點撥,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學《難忘的一天》這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沒有馬上分析課文,而是讓他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問:鄧小平是誰?是什么人?我先讓他們看自己搜集的資料,然后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在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時,各個答案也都呈現出來了,課文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教學之后,我經常回味學生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精彩的回答,以及創新思維的不足之處等等,進行反思,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使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二年級語文課堂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在這一學期,我發現我們班的學生都喜歡閱讀課外書,我定期地讓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去閱讀帶拼音的書本,比如有《故事大王》、《世界著名童話》、《小紅帽》、《十萬個為什么》、《伊索寓言》等等,每每看到他們貪婪地閱讀著,時而皺起眉頭,時而笑出聲來,我心里就感到特別舒心:一是為孩子們能獨立閱讀篇幅長的刊物深感欣慰;二是孩子們的求知欲望打動了我,讓我深感肩負的重任,對自己也提出了更高要的求了。我讓學生把學到的好詞好句,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日記本上,當做自己學習的資料袋,并讓學生養成從小寫日記、積累詞句的好習慣,而且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當中,學生在各方面都有了些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語文園地里的口語交際,讓學生制作秋游計劃、展板等等,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這有待以后多多實踐和指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5個,會寫8個。
2、通過朗讀初步認識俗語,初步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3、在朗讀中感受漢語的音韻之美,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能主動吸收民族優秀文化的營養。
學習重點: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書寫生字第二課時進行)
學習難點:讓學生初步認識俗語這種語言形式,基本懂得它所講述的道理。
學習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在我們民間有一種語言非常有意思,比如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人心齊,泰山移”等,我們把這種語句稱為俗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起來學習識字二的第一課《俗語》。板書課題:俗語(生齊讀)
師:俗語就是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的,簡練而形象化的定型語句,大多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應了人民的生活經驗和愿望。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一)師生活動
(錄音范讀)學生認真聽,心里跟著默讀。
(過渡:剛才老師給大家講了什么是俗語,下面我們就去看看課文中有哪些俗語。我們一起來聽錄音范讀一遍,大家要認真仔細地聽,心里跟著默讀。)
(二)學生活動
1、自由讀課文。
。ㄟ^渡:剛才我們一起聽錄音朗讀了課文,下面老師要求大家也來讀讀課文,不過,老師可有要求告訴大家喲。)
。ㄕn件出示)自讀提示:
。1)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對照生字表,勾出生字和生詞并朗讀。
。2)然后同桌交流學習生字。(從組詞,說話,怎樣記住它等方面去進行)
2、自主學習生字
。ㄈ⿴熒餐瑢W習生字
1、反饋生字學習情況
(過渡:剛才老師叫大家相互學習了生字,讀了課文,下面老師就來看看大家的`學習情況。)
。ㄕn件出示生字)(小朋友們看仔細了,老師用紅色表示的就是生字,通過剛才的自學、相互學習,請小朋友們用拼音把生字的音節拼出來。注意要讀準哦。)
2、生字:小老師教讀;搶讀;開火車讀等形式。
3、練習說話。
三、細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渡:剛才我們一同來學習了生字,下面我們就去課文中初步感受一下俗語所講的道理吧。)
。ㄕn件出示)
1、生讀課文,讀句子。
2、說說自已讀懂了些什么。
3、抽生說。師相機指導。
4、實踐活動,初步理解句意。
。ㄓ脤W生自已準備的小棒理解“一根筷子易被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讓生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大。)(過渡:小朋友們把你們的小棒拿出來,先折斷一根小棒,再把十根合在一起折一折,看看你發現什么了。)
5、師小結:這幾句俗語的意思都是講的團結的力量大。
6、拓展:生活中還有哪些例子可以證明團結的力量大呢?(生自由的說一說)(拔河、勞動等)
四、自主實踐,知識遷移
課后收集你感興趣的俗語,看看自已能記住多少。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小馬過河》是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故事。故事講述的是小馬要幫媽媽把半口袋麥子馱到對岸磨坊去,兩次來到河邊的不同表現及不同結果,使學生懂得遇到問題要勤思考,多腦筋,多分析,敢于實踐,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中我盡量創設和諧的氛圍,充分利用課件讓學生全面自由地發展,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勇于創新。
當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讓學生記住老馬、小馬、松鼠、老牛的話,并想象當時的情境,進一步領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說話的表情、語氣也不同,然后鼓勵學生加上動作和表情,把課文的對話“表演”出來。這樣做,既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又能激發閱讀的興趣。
老馬說的話是理解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同樣一條河,老牛水水很淺,松鼠說水很深。他們誰說得對?為什么?
2、如果是一頭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過這條河,問問你,你該怎樣回答它們?在整個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全班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依據,忽視了小馬的實際情況而下結論,它們說法不一,是因為它們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明確,處理問題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判斷,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經驗主義的錯誤。
總之,《小馬過河》是經典的童話,它包容的東西太多,孩子們從中悟得的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多層面的。閱讀是極具個性化的東西,只有給個性化的閱讀交流的時間,我們才能聽到“花開的聲音”。但是,我總感覺本節課上學生個性化閱讀交流的時間比較少,每個學生個性化的看法表達不夠充分。以后教學中,還要在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上多下功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本節課上的是《看雪》的第一課時,以認字讀準文為主要目標。
導入部分。導入的環節直接簡單,以謎語的方式導入揭題,學生興趣較濃,很快就能進入正文學習。
自由讀文,學習生字詞。這個環節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試著讀第二段和第九段,在教學過程中指名讀的學生基本能夠讀準,我覺得這個環節可以放在讀詞的后面,可以先通過檢查預習課文的要求來先學習生字詞,鞏固好生字以后再來讀重點段落,可能會更好。還有在學生評議的時候,老師應更注意指導學生的'一分為二的觀點, 從兩個方面來加以引導。一定要做到及時的鼓勵學生,給他們自信。
有感情地朗讀對話。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環節 。剛開始的時候老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找到不明白的地方,由于二年級學生的思維不夠全面,雖然有幾個同學能夠提出一些比較好的問題來,但是大部分學生提的問題五花八門。所以在這個環節用了比較多的時間,使得后面的閱讀時間就相對少了一些。我覺得應該給學生明確一點的問題,還是要以讀好課文為主,給學生的質疑不要太多,適當就好,就是想各種形多讓學生去讀,想讀,喜歡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我是什么》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課文。學生喜歡學習這樣的課文,因為課文里的知識是他們感興趣的、想了解的,這也是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如何抓住這點,在教學中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閱讀,把各種相關的知識與生活體驗被課文的信息激活,與文本意義發生碰撞,教師的引導和點撥至關重要。
在初步讀文后,學生反饋交流讀懂了什么。當時學生紛紛暢所欲言,基本上已了解了課文的內容,而且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補充對課文的理解。有的學生甚至能把課文都背誦下來。這樣一來,就將我本來的教學設計打亂了,如果再照著教案按部就班,則很難讓學生產生更深刻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產生碰撞。于是我放開約束,讓學生暢所欲言,學生把課外收集到的有關水的知識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布盧姆說得好: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對于任何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都不是從零開始的,也不應從零開始,作者描述的事物、表達的情感,總能喚起學生在生活中的似曾相識之感。事實上,僅僅一個課時在教室這樣狹小空間的閱讀教學,是無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的。只有生活才是語文學習永遠取之不竭的源泉。
在上《我是什么》之前,我讓學生搜集相關的語文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加大閱讀的總量。這也為學生在課堂上能侃侃而談提供了保證。語言本身是一種文化,語言學習就是語言文化的學習。語言學習并不是孤立的,他和民族的文化緊緊相連,和生活實際緊緊相連?梢姡S富文化積累、生活積累既是語文學習的內容,又是促進語言發展的手段。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實踐性,通過對生活的了解、參與來實現。
“紙上得來終覺淺”,課前實踐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感性經驗,更重要的是課上學習課文時與作者在激發的情感與語言表達形式上產生的呼應對照,能夠促使其讀寫能力盡快提高。學生通過自己身邊的觀察和直觀感受,被喚起的必定是與作者相同的感受,吸取的必然是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與生動傳神的描寫。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動物過冬》是一個關于動物過冬的童話故事。通過寫小螞蟻找朋友的經過,告訴我們喜鵲、燕子、杜鵑、黃鸝和青蛙、小螞蟻過冬的方法,從而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過冬方式,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奧秘。這篇課文內容簡單、易懂,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下面是教后的幾點反思:
一、激趣引入
我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按照導學案設計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例如:出示課題后,我讓學生自己質疑,“冬天到了,人們怎么過冬?那可愛的小動物又如何過冬呢?”從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導入,讓學生非常積極地投入課堂。接著出示讀書要求,使學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課件助學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多媒體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把會認字、會寫字有課件出示,讓學生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通過搶讀,開火車讀,比比誰摘得草莓多等形式讓學生識記生字。嘗試讓孩子們用自己識字的經驗、從實際生活出發來認識生字。當4號學生不會讀時,我就說誰來教教他?孩子們就爭先恐后的說了自己的識字方法。比如“墊”字,有的說把“熱”字的四點底換成“土”字,有的說提手旁加上小丸子的“丸”下面在加“土”,有的直接說“執行”的“執”下面加土……孩子的發言讓我大吃一驚,他們的力量是我們教者永遠無法預設的。我們教師的思維真的不能束縛這些“小精靈”,課堂上應多一些這樣的認字交流,讓孩子們去發現,去總結,充分運用孩子的智慧與能力。他們源源不斷的思路正是我們課堂五彩繽紛的基石。像燕子、杜鵑、黃鸝這些鳥類學生也比較陌生,我也從網上找出相關的圖片做成課件,讓學生觀看。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學生看了一目了然,無需在用過多的語言進行講解和描述。
三、以讀代講
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通過充分地默讀、小聲朗讀自主獲得情感體驗,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平臺。學生通過讀第二自然段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了解到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喜鵲在當地搭窩過冬。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的語句,學生體會到了青蛙冬眠過冬的方式。課堂上我盡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青蛙是怎樣過冬的?什么是冬眠?從文中找找句子來說明!弊寣W生通過思考找尋自己去理解課文內容。先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課文理解比較容易,而二年級還主要是以識字為主,所以在理解了課文內容后,我安排了寫字描紅指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將深刻的道理寓于樸實淺近的語言中。因此,本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我把“自主朗讀,讀中感悟”作為本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反復朗讀,相互交流,自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理解寓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動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我認為,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感悟出來的寓意,比老師說教更讓他們牢記。課文的第三段是重點,寓意包含其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并學會正確用詞造句后,我設計了一個采訪學生的環節“假如你獲得了冠軍獎杯,你的心情會怎么樣?今后會有什么打算?為什么?”可是課文中的蝸牛不是這樣想的更不是這樣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就以這樣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們進入重點段落的學習。先是學生自主把段落讀通讀順,然后我把重點句子顯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再練讀。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以后,我問學生:誰能夠滿懷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讀一讀?相機指點學生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我認為讀的過程就是提高認識的過程,這里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到這個寓言故事蘊涵的道理“滿招損,謙受益”!
課后,在經驗豐富的教師幫助下,我認識到了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導入新課的設計上,我是選擇用實物蝸牛讓學生觀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告訴學生其實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強有力的翅膀,得過飛行冠軍。這樣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假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孩子們用心聽歌詞,明白蝸牛爬行速度非常緩慢,再告訴他們蝸牛還得過飛行冠軍呢!效果會更突出的。另一個我感到教學比較吃力的地方在分析“生怕”和“唯恐”這兩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調換位置嗎?我講解的目的在于讓孩子們理解蝸牛那種得到冠軍以后得意洋洋,驕傲自滿,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理。課后很多教師都認為這個分析不適合二年級的小同學,我也覺得這個問題是我自己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過于追求完美課堂所造成的。第三,在這節課中我對寫字的指導不夠,今后會加強這個方面的訓練。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開天辟地》講述的是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本來是混沌一團的,后來大神盤古憑借他的神力把天地分開。盤古死后,他的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課文中處處充滿了神奇的想象,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塑造了盤古雄偉、高大的形象,贊美了他為開天辟地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本課時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如何開天辟地,感受盤古的雄偉高大、力大無窮、意志堅定;他如何化生萬物,體會巨人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時,我是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逐段講述的。導入課題時我設計這樣的導入語:當我們眼望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時,心中一定會想“這天地是怎么來的?人類的祖先是怎么來的?”,其實古代的人也曾想過這些問題,于是編出了許多美麗的神話故事。關于人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叫“女媧造人”。傳說在女媧造人之前,這個世界沒有山,沒有水,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獸蟲魚,沒有天,沒有地,于是世間又流傳了這樣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開天辟地》。想探究宇宙是怎樣形成的,這對于求知欲特別旺盛,好奇心特別強的小學生來說,必然會充滿新奇。這樣的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著設計一個考一考,用上“混沌一團,開天辟地,化生萬物”這三個詞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能力,其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他們語言的概括能力。
逐段學習課文時,我采用“啟發思考—自主閱讀—交流體會—適當點撥—理解想象”的方法教學。教學第二段的時候,設計這樣的問題:盤古是如何用神力和身軀開天辟地的?開天辟地后的情況怎樣?然后讓學生自主閱讀,交流讀后的體會,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點撥。如:“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可以感受盤古開天辟地的艱難,“巨石崩裂”可以感受盤古的力大無窮,“盤古就頭頂天,腳踏地,站在天地當中,隨著它們的變化而變化”感受盤古意志堅定,矢志不移!拔⑿Φ氐瓜隆备惺鼙P古面對死亡,坦然無畏,對自己所做的一切無怨無悔、無比樂觀的精神,讓盤古高大巍峨的形象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來。
教學第三段時,主要讓學生反復朗讀,了解盤古的身軀化成萬物的經過。引導學生把世間事物美好的特點,跟盤古美好的心靈聯系在一起,體會盤古把一切都無私地獻給人類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然后設計一個想象說話:發揮想象力,說說盤古還創造了宇宙中哪些事物?
這節課我覺得有幾個不足的地方:1、學生讀,說的機會很多,但我沒能很好利用老師點評、學生點評的方法,激勵手段利用不夠,未能把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2、通過一節課的教學,盤古的人物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不夠豐滿,盤古能開天辟地,化生萬物,學生認為都是因為他有無與倫比的神力,而忽視他的意志堅定,和無私奉獻的精神。3、最后安排的想象說話沒有指導到位。應先指導想象的方法,讓同學透徹理解書上最后一段的寫法,有相似特點的兩種事物方可變換,在此基礎上在讓學生想,也許效果會好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這是一篇很簡短的課文,記敘了列寧通過觀察蜜蜂采蜜和飛行的路線,利用蜜蜂作向導,終于自己找到了養蜂人的故事。說明列寧是個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人。愛聽故事是小學生們共有的特征。教學中,要抓住課文內容和語言上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結合重點詞句,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難事情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斷,就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教學中還可以要求學生借助想象,在畫一畫列寧住處,引蜂人住處,路邊花叢,園子的圖畫,即進入了作者描述情境中,又弄清了方位,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方法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了學生興趣與感的培養!,但是我的方法就把這個簡單化了。我直接出現的是相關的詞語,這樣好多方面就沒有訓練到,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相信學生,給學生一定的自由。
原本是要講生字的,因為沒有時間了所以就沒有講。本課生字較少,難度不大,所以我應該在指導學生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自學,培養獨立識字寫字能力。初讀課文時在文中標出要認讀的,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系上下文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感知字義。因為通過這樣的學習,可以從小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善于思考的科學探究意識。但是由于自己的失誤就沒有完成寫字教學。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對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這一課內容較簡單,因此,我決定讓學生自己讀讀課文,自己來處理相關問題。學生動手畫相關句子,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感情。這種感情不是單靠單純的模仿和朗讀技巧的訓練得到的,而是在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閱讀、感悟的基礎上,自悟出來的,有了語感讀出來的。因此,在本節課上,我讓學生多方式朗讀,目的是讓學生讀中感悟。
在本節課上,我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每一個問題的設立要達到既要有思考價值,又要能引起學生興趣。改變了簡單的“問答式”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互相釋疑,合作釋疑,培養他們勤思善問的習慣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樹之歌》這篇兒歌,讓我們認識了11種樹木,了解這些樹木的特點,并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優點:
教學時,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說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不足之處:
《樹之歌》是一則小韻文,主題單純,內容淺顯,重在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我對本課教學設計重在識字方法的引領、識字興趣的.激發……但是效果欠佳。
改進措施:
識字習慣的養成,借助情境,立足語境,多元識字。課堂上我應按照課前預設去做,這樣的話,學生識字興趣濃厚,大大地提高了識字效率。課件用兒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圖,將楊樹、榕樹等11種樹木的特點呈現出來,讓學生對樹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學過程中,再讓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熟悉的樹木,以此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本課是一首兒歌,那么了解兒歌的特點,以及學會朗讀兒歌也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體現的,所以應以朗讀兒歌的形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讀熟兒歌的基礎上學習生字,了解漢字的造字規律。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一、試卷分析:
本次小學語文二年級期中試卷主要由“聽寫、比一比組詞、近義詞、填量詞、填合適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按課文填空、讀短文回答問題”八大部分組成。
試卷能緊緊圍繞教材出題,覆蓋面廣、試題形式多樣、難易適度,既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能使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潛能,作出個性化的解答?傮w上沒有出現偏題怪題,多數學生都能交上滿意的答卷,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語文的信心。
現對學生答題情況分析、反思如下幾點:
二、主要出現問題:
1、考前重點復習了聽寫詞語、形近字組詞以及量詞的運用,所以這三大題同學們完成的還不錯,錯的比較多的就是“密”與“蜜”的區分并組詞,基礎知識還得加強。
2、近義詞這一題整體還可以,就是“彎”的近義詞,85%的同學寫成“斜”、“折”。
3、根據答題情況看,學生心里知道答案,但字寫錯了或不規范引起丟分比較嚴重,比如第五大題“填合適的詞語”中“繁華的()”大部分學生想寫“大街”,但“街”字寫錯了,丟了分。今后應特別注意生字教學及學生書寫。
4、從“按課文填空”中來看,同學們課文都能背出來,這點還是很欣慰的',只是要寫出來可就笑話百出了,如:“名勝古跡”就有同學寫成“名盛古跡”,“手有余香”就寫成了“手有佘香”,還是在漢字的掌握上,在今后的教學中,能背還要能寫。
三、考后反思:
1、考試這種形式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是難事,但有些孩子由于習慣態度方面,自身方面等等,對試題的意識性不大,平時自己對語文課上該掌握什么也沒有明確的目標,都是老師在操控,相對自主性少了點。這次考試題型,平常教學中都有訓練,所以孩子們都不陌生,但若有新題型孩子們就有點把握不住了。還有就是學生還是寫錯生字、寫錯筆畫,這樣種種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和應該研究的問題。
2、后進生的問題。后進生學習態度不端正、貪玩。有些家長疏于管理,有的同學就鉆了空子,不寫家庭作業。今后對后進生常抓不懈,爭取學生家長的配合,雙管齊下,讓后進生變成奮進生。
3、進一步強調學生的書寫。要求學生正確、工整的書寫,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還覺得,認認真真地寫一遍,強于馬馬虎虎的寫三遍。對于筆畫較多、結構特殊的字,教師示范,引導學生尋找識字規律,把識字、寫字緊密結合起來
4,進一步優化閱讀課,精講細練,重感悟、重積累,力爭優秀篇目達到熟讀成誦,不僅僅是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積累語言、豐富語言,加強學生的語文積淀,以達到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目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黃山奇石》以景點介紹的方式描繪了黃山石的“奇”。在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采用激勵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的合作爭勝意識被激發,因而課堂效果較好。
在文章感悟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本文的重點在于感受黃山石之“奇”,結合低年級思維、想象發展未完全,生活實際體驗不足等特點,我采取了直觀看圖的方法,通過收集的眾多黃山奇石圖先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石“奇”的感嘆及震撼,再將這些感受融入聲音,從而讀出“奇”,讀出贊嘆。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理解的體現,在朗讀中,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課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表達出對黃山石的感受,學生自己通過理解用邊讀邊做動作方式表達出來。我僅以觀眾的身份給予適當鼓勵性的評價,除此,我還讓其他孩子作小評委,給予點評,通過這個環節讓其他的`孩子在細心聆聽中積極調動思維。
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在練習生字詞方面,訓練較少,組詞練習上缺少訓練,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是一字組多詞,通過組詞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由于剛接班時間不長,學生課堂聽講效果不是很好,時間比較緊張。對此方面有所忽視,導致課堂作業完成不理想,低年級生活知識貧乏,組詞教師應予以適當的引導、補充,針對本班弱點今后加強拼寫,發音、組詞環節的設計,時間比重也該隨時調整。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黃山奇石樂本文主要介紹黃山仙桃石,猴子的海景,仙女的方式和金雞叫的天堂這四個巖石。由于課堂條件的限制,多媒體不能應用,學生在文本中的意識形態和情感理解有一些困難。
在黃山的奇異而有趣的經歷中,我讓學生通過想象力和閱讀理解。讓學生從閱讀和自己的想象中體驗黃山奇石樂。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教師的正常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演示兩個后,學生可以嘗試閱讀自己的文字,自己感覺的`思維和感覺的文本。
最后,我讓學生模仿其他巖石中提到的最后一段的文字模仿,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感覺更多的黃山奇怪和有趣。
不足,在教學,教學新詞或一些拖延,鏈接設計不是很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雷雨》是小學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在學習“雷雨后”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課文,并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么,學生們都認真讀書,課文中所描寫的雷雨后的景色全找了出來。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追問:“你們覺得這部分課文中哪些字詞用得好呢?為什么?”這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的興致很高,紛紛舉手發言,說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有的說:“我認為掛字用得好,這個字讓我們感受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天空,美麗極了!边有的說:“我覺得坐字用得好,坐著是很舒服、很快樂的,這個字讓我感覺到蜘蛛很悠閑、很自在。學生不僅理解了詞意,而且懂得了用法。有的學生還能將前后文對照著說,比如“坐”一字,學生對比前文的'“垂”字,自然就理解了雷雨前后的不同,不用老師說,就能很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通過重點詞語理解課文的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反思07-09
小學二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9-30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