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1
一直以來,我都堅信,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根本途徑。曾經看過這樣一幅畫:一位小學生手里拿著50分的試卷,垂頭喪氣,然后,他走進了《三國演義》,當他從書里走出來之后,手里拿著的是100分的試卷,頭昂著,臉上滿是自信,畫的標題是《改變了我的一生》。
我覺得這里面并沒有夸張的成分,閱讀拓寬了人們的視野,提高人們的思維品質,大大地促進智力發展?梢哉f閱讀不僅對提高語文素質而且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問題不僅在于閱讀能挽救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閱讀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引自《給教師的建議》第19條)
基于以上認識,在自己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強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1、動員每位同學買一些合適的書,宣傳鼓動加上一點利誘這一點總算做到了。訂了書報之后教學生怎樣閱讀。如利用《語文報》可以讀(好的文章、詩歌可以朗讀),可以看,可以摘錄,可以剪貼(按相關知識點),可以做(相關練習),還可以整理收藏當作資料以供復習時查找。
2、每周拿出一節課供學生自由閱讀。在這節閱讀課中,我盡量做到開放、自由,不強加給學生各種限制。不管課時怎樣緊,盡量保證每周一節,以形成延續性,逐步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3、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讀書摘錄。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想逐步培養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悟和思考能力。
我想我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應該也是符合語文學習規律的,但實際的情形、效果卻并不樂觀:
1、閱讀課上居然有學生看著看著,書本換來換去。這是大大出乎我意料的,他們不是喜歡閱讀,要求有閱讀課嗎?閱讀不是一件自由、寬松、愜意的事嗎,不是一種很好的精神放松和精神享受嗎?怎么會進不了狀態呢?
2、閱讀課上,鴉雀無聲,我也想趁這時機讀點自己的書,偶或抬頭,發現有同學奮筆疾書,心下甚喜,“嗯,讀書進入狀態了,感悟頗多,不吐不快了,下去看看他們讀的是什么書!币豢磭樢惶麄冋谕业刈鲎鳂I!
3、從交上來的讀書筆記看,三分之二的同學停留在大段大段的摘錄上。我甚至懷疑有不少同學僅僅為了應付老師,摘錄的東西,抄完就忘,更有甚者,連自己抄什么東西都不知道。這種現象的本質是:仍有不少同學未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仍然不會閱讀,更不會思考、也沒有感悟,思想膚淺,感情貧乏。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反思如下:
1、“真正的讀書是指與考試無關的與書籍親密接觸!薄θ鹌。真正的閱讀狀態應是在心靈自由,思想放松,環境寬松的情況下進行的。而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失去了進行閱讀的寬松的時間、心境,失去了對文學作品進行領略、鑒賞、審美的客觀條件。
2、學生的閱讀過于功利化。這種功利化的閱讀是考試逼出來的,和審美是無緣的,是相背離的。這種缺少美感和情感愉悅體驗的閱讀使學生失去閱讀的動力,甚至于使閱讀成為一種負擔,因而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所能起到的效果。在這種功利化心態下的閱讀,其接受的信息只在腦中過了一遍,而未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學生在閱讀中的摘抄整理,也只是為了積累好句好段,積累論據,以期在考試中派上用場,而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提高語文素養的問題。真正的閱讀積累應是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的,其作用在寫作上體現為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而非像現在的學生那樣粘貼式的機械引用。
3、由于過分追求給學生閱讀的自由與寬松,而造成放羊式的閱讀狀況。在這種放羊式閱讀教學中,教師缺少具體的指導,未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這些問題的根子之一是作為教師,本身的閱讀面不夠寬廣,閱讀素養不高,不能高屋建瓴地指導學生閱讀,未能形成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因而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反思之后,應盡量做好以下幾點:
1、作為教師,自己要抓緊讀書,拓寬閱讀面,提高閱讀素養,這樣才能站得更高,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走向高品位的閱讀,才能更好地激發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當然,作為老師,由于工作壓力大,時間長,也正失去自由閱讀的寬松時間和心境,并且這一點正趨惡化,近期要改變是不大可能的,只有靠自己去擠時間了。
2、閱讀課形式可豐富些,不要一味只讓學生在課堂上看書,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朗讀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也可以讓學生朗讀他自己讀到的好文章,并談點閱讀感想,進行介紹交流。
3、建設讀書型班級。鼓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藏書庫,并在班級書柜進行不定期的交流,以形成“人人有書讀”的局面,“人人愛讀書”的氛圍。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2
現行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知識理解型”的教學模式,一種是“思維訓練型”的教學模式。前者教師致力于讓學生理解語文完整的知識系統,一般按照“解題——釋詞——分段——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練習”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而忽視了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只讓學生理解語文工具的知識,而忽視培養他們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師致力于發展學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閱讀課文——教師提問——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程序教學。運用這種模式的教師則強調語文課程的發展性,而比較忽視語文的工具性。只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不重視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以上兩種模式盡管有不同的教學理念和不同的教學活動結構,但它們也有兩大共同點,一、是前者教師“一講到底”,后者教師“一問到底”。教學活動都以教師為主體,而不以學生為主體。二、是教學活動都以理解為重點,前者是理解課文的知識內容,后者是通過理解課文發展學生智力。兩者都是重理解,輕感悟;重分析,輕運用。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衡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是否科學,是否合理的標準:1、是否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2、在教學中是否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3、是否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即正確處理基礎性與創造性的關系;5、是否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即要遵循發展性原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學漢語拼音、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和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我認為閱讀教學應注意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掌握語文工具的.知識和學會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并重點培養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我覺得現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閱讀課教學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閱讀課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是教師向學生灌輸和填充的教學過程,把學生當做一個個可以裝許多知識的瓶子,通過反復操練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視和抹煞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無法形成健康的個性,更不要說形成末來社會所必需的各種能力。
閱讀教學應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組織、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例如我在教《刷子李》這一課時,嘗試采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9個小組,每個小組6個成員組成: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兩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和一個成績較差的學生,桌椅也跟著進行調整。在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各小組要解決的四個問題:(1、刷子李的絕活是什么?2、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刷子李的絕活?3、找一找徒弟曹小三的態度變化?4、把你覺得寫得好的內容多讀一讀,并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大家踴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已見,合作解決問題。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并適當的點拔,引導他們所討論的問題。當學生討論結束后,我讓各小組派代表來向老師匯報自學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已的意見和看法。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適時進行指點、幫助。在討論匯報中,有的還提出了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也有的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學會團體協作的能力。學生的學習不再是沉悶,被動的了。而樂于去學,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霸诤献髦袑W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因此我覺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運用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來達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二、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但我們也要充分運用課外的學習資源,適時適量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跨出校門,走向社會,靠近自然,讓他們在廣闊的天地里學習語文,增長才干,學會做人。
三、注意閱讀教學中人文內涵的滲透
語文學科是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價值在于使學生在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學中注意人文性的滲透。如在教孟郊寫的《游子吟》這一課,讓學生理解詩句的含義后,我讓學生談談學了這首詩后的感受?并說說你們的母親又是如何?你將來想怎樣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學生暢所欲言,紛紛說出各自母親是如何對自已無微不致的關懷,將來要如何去報答母愛。我聽了后,感到很高興,及時地加以肯定和表揚,并對學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學長大以后能夠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學中讓學生懂得父母養育我們的艱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如《落花生》這課是一篇人文內涵十分豐富的課文,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討論做人的道理。在學習中領會了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要像花生一樣做有用的人,對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在教學中滲透了人文內涵,培養了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3
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平時愛閱讀、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多數學習很輕松,能力強;相反之的學生,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所以,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學生的成績、能力是成正比的。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那么首先就要弄清楚學生現階段閱讀存在的問題。根據自己的教學觀察,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范圍不廣;不能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每天堅持;做不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或者閱讀就是單純的閱讀,沒有思考、沒有知識的積累,這種讀書的效果僅僅是“水過地皮濕”。針對這種情況,我思考、查閱資料、和同伴們交流,進行了以下閱讀教學嘗試,學生閱讀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具體做法如下:
1、給學生創設平臺,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部分學生朗讀時丟字加字,長句子不會斷句;看課外書,走馬看花,只讀不思考,讀書時做不到批注。所以從低年級起,就嚴格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方面有個良好的開端。比如:認真讀書的習慣;帶著問題讀書的習慣;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自我評價習慣等等。
2、給學生創設多種形式讀書的機會及自我展示機會
學生可以以多種閱讀方式,如: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大聲朗讀,分角色讀,分組讀,吟誦,背誦,表演等等。
3、教會學生積累知識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這句話給我們說明了自覺學習、積累課外知識的重要性。我們要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盡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語言。因此,規定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以便今后運用。在上課回答問題或平時交談中,一旦發現學生運用了課外書或積累本上的新詞,立即予以表揚鼓勵。學生在作文時運用了所積的好詞語我們就加上紅圈圈,并在班上朗讀。以此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4、開展實踐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創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比如:(1)課前三分鐘,輪流朗讀。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輪流上臺念一段自己摘抄的優美語段。(2)舉辦朗讀,講故事比賽。(3)開展“向你介紹一本好書”的讀書活動。由學生經過自己篩選后,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
自從堅持嘗試了以上方法后,學生在閱讀方面改變真的很大,看到了驚人的成績,同時學生的整體成績也提升了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尤其是語文教師,我想:關于閱讀的話題我們還要更深的探討、交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快樂成長。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4
本學期我校研修的課題是《對學生怎樣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在學習和實踐中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自己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深入的思考,現列舉一二與大家共商討。
案例一:
當我校課題研修的主題確定后,開學伊始,我便結合校本研修主題在班內宣讀本學期的班級課外閱讀計劃。按計劃我首先在班內舉行了一次班級朗讀比賽。比賽規則是每個學生都參加(由于我班人多,分6堂課舉行)。有一堂輪到唐宇航朗讀了,他讀的是《淘氣包馬小跳》中的一個片斷。由于他讀的時候模仿人物說話的語氣極象,加上他比劃的動作,再富于滑嵇的表情,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不由自主地為他鼓起掌來。同學們課下都稱他是“馬不跳”的化身。說來也怪,就從那天起,我們班的馬小跳每天都在增加。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的人越來越多。就連大課間,仍有一部分人不舍得休息,爭分奪秒地讀這本書。同學們都開玩笑地說:“我們班的馬小跳已經泛濫了!庇谑窃凇榜R小跳”的帶動下,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越來越高,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反思:說實在的,僅僅通過一次不起眼的班級朗讀會就把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調動起來,這個結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包含的道理誰都懂,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班級朗讀會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己朗讀才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學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糧,老師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你給孩子一個機會,孩子就會給你一個精彩。”我想長此以往,學生與好書本打交道,讓心靈沐浴書香,做一個有有修養的人,不僅是時代的需要,也為孩子的一生著想,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因此,我們開展的這個活動是多么的有意義。
案例二:
根據班級的課外閱讀計劃,要求學生每天語文課前五分鐘用來檢查同學們前一天閱讀的內容,請一位同學帶上摘錄本走上講臺,先說故事梗概或談感受或談收獲或賞析某一個生動傳神的細節等,接著每個同學都必須過這一關,就是不看摘錄本,大體上能背誦自己摘錄的的優美詞、句、段,最后老師稍作點評。
反思:開始學生對我這一做法不怎么理解,認為增加了他們的學業負擔,做的是些無用功,訓練時間長了,大家終于嘗到了閱讀的甜頭。因為這種訓練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重視了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為寫作夯實了基礎,促使了學生的語文水平全面提高。
記得一位行家說過這樣的兩句話:“在教師的指導下擴大閱讀的量,可以說是提高語文水平的不二法門”!罢n堂教學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切忌搞形式、走過場,要有實實在在的效果,照我看,最為簡單易行,效果也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千方百計地推動學生多讀好書”。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轉換教學觀念,讓學生從繁重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使他們真正走進文本,把熱情、沖動、閱讀、理解、體味、感悟、表達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那么學生定會愛好語文,他們將會看到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5
作為小學課外閱讀,本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大膽的常識和有益的開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選材大膽。本匯報課,最大膽的設計是將閱讀內容直接延伸到課外讀物。而非從課本出發,引申出課外閱讀內容。我充分地考慮到,教師死盯教材,死把教材的現象還是學的常態,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更加廣闊,更加豐富的閱讀世界,這才是我們課題的宗旨。況且,延伸教學并不是脫離文本,課本中本來就有許多優秀的童話故事,選取童話故事《龜兔賽跑》,以童話為主題,使學生熱愛童話,親切兒童文學,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突破和創新。事實證明,對于這種專題性閱讀,學生的興趣濃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頗有見地。教材無非是例子,教師要做的是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門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2、讓孩子去“展示自己。不少老師提出學習《龜兔賽跑》這個童話故事時,運用了新穎的讀書方法,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能否順利接受,值得考慮。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課前,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來考驗孩子們對童話的了解程度,如,歌曲猜童話;影片憶童話;關鍵詞聊童話,有趣的環節調動起學生原來的閱讀積累,拉近學生與童話的距離,又以一種新穎的讀書方法“通過你自己的閱讀,對你感興趣的地方,畫上表情符號,表達你閱讀的心情!眮碚故緦W生的`閱讀收獲,最后以“假如你就是這只烏龜,你會不會接受兔子的邀請參加比賽?”來引發學生的爭議,閱讀應是一種個性體驗,探究和感悟,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而學生的個性發言,深刻體會給我們以非常有益的啟發:語文教育要真正認識,激活兒童的巨大潛能,萬萬不可小視兒童,在欣賞,理解兒童文學時,孩子的審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亞于成人。
3、方法的滲透“獨具匠心”。我們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笨砷喿x應該是個快樂輕松的學習過程,不可給學生過大的壓力,這可能會打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坝帽砬榉柎砦议喿x時的心情,”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做的大膽創新,用這種有趣、簡便的方法留下學生思考的痕跡,受到學生歡迎。當然,在閱讀推廣初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是一種易于學生接受的學習方法,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方法上應該向實效性提升,向多樣性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些不足之處,如:
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件中的動畫不能播放,沒有檢查好。
二,想讓課堂比較飽滿,其中兩個環節,一是讓學生表情讀書的時間還不夠。二是讓學生推薦自己喜歡的一本書這個環節也沒有充分地展開,只是簡單地叫兩個孩子介紹自己喜歡地故事。
三,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做為課堂的主導,我有必要總結提升出更深層次的情感!氨粣凼且环N幸福,施愛更是一種快樂”,這節課才會更立體,更豐滿。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3-15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2-12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范文07-22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范文07-19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3篇07-24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800字07-19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5篇)03-15
高中課外閱讀教學反思02-16
小學課外閱讀教學反思(通用19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