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
《5以內的減法》這一課是主要的基本減法運算,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一,結合課件,理解減法含義。
而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我還是先讓學生從基本出發,從認識減法的意義出發,讓孩子自己通過理解來說出為什么用減法來計算?什么時候要用減法來計算?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件演示“原來有5個小朋友,后來走了兩個”和“秋千上有3個小朋友,走了一個”等等這樣的情境,讓孩子們看圖來說一說他們看到的,進一步讓他們去理解,“飛走了、掉下來了、開走了”等等要用減法來計算,滲透減法的意義。當孩子們把減法的意義理解了,計算起來就會明白多了。
二,結合說圖意的過程,列減法算式。
減法列示相對于加法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列式前,我都讓學生結合圖意,用三句話說說圖的意思,并根據圖意列出算式!霸瓉碛校 ),走了( ),還剩( )”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哪部分減?減去那部分?總結要從原來的一共當中去掉飛走的,跑掉的部分,不能用剩下的去減。雖然有一定的`好轉,但仍有錯誤,需要多加鍛煉,養成說圖意列算式的好習慣。
三,運用多樣方法,練習口算,提高能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發現口算方法不是難點,而口算的正確率和速度是重點。因此,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上。通過創設情境、進行各種競賽等手段來進行,在教學中,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搶答、開火車、小組比賽、男女擂臺賽等游戲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了口算速度。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2
減法是本學期新接觸的數學知識。減法和加法有著聯系和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學習減法計算首先就得理解減法的含義,學習看圖列算式并計算。這也正是學習減法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講授2減幾和3減幾的減法,我發現單純的計算減法對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但是讓學生看圖列算式也就是理解減法的含義,的確很難,在前幾節的基礎上我又認真的分析了教材,在課堂上我把看圖列算式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描繪教學圖的意思,同時讓學生嘗試練習,我先做示范,原來樹上有5個蘋果,一陣大風刮過,掉了1個,那么我想知道現在樹上有幾個蘋果,結合課件的演示,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看出樹上還有4個蘋果。接下來要問,我們可以用一種數學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問要用什么方法呢?(減法)一類生很容易的能夠列出算式。但二類學生還是很不理解,不能夠正確的列出算式。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師交代的不夠清楚,前面的問題陳述的不夠清晰明了。學生不理解老師所說的題意。
2、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夠統一要求,在課堂上要注意分類教學,課下加強二類生的輔導。
3、練習的題量不夠,課堂內外要多練習類型題。
4、把圖意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樣就能讓一些智力相對較好的二類學生也能在教師的輔導下逐步的理解減法含義,最后獨立計算。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3
我在教學《5以內的減法》一課時,注重遵循這樣一個教學思路,即由演示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最后完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體會減法的含義,并能用減法解決簡單問題;能夠正確口算5以內數的減法;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況中,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 減法的含義,5以內減法以及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減法的含義以及解決實際問題。做到知識點的安排由低到高,由點到面,步步深入,力使學生很容易就學會解決減法問題的學習方法。從總體來看,自始至終是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進行教學活動,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關注了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如:細心觀察畫面,口頭邏輯表達等,更明顯的是重視學生的發展,為圖示題向應用題過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的養成教育、發展觀點,下面我就這一節課進行較為具體的反思。
讓學生從情景中,發現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直達教學目標。體會減法的含義,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圖的能力,引導學生從創設的情境中找信息,并根據找到的有用信息提出問題,再通過課件演示解決問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幫助了學生理解圖意。通過用情景引導學生說出了4-1=3,然后讓學生用根據算式說圖意,找一找4、1、3在圖中分別表示哪一部分,這一環節的教學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加深了學生對減法的.含義的理解。在練習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讓學生從圖中發現信息,獲取數學知識,在情景中讓學生提出問題,用數學的目光審視問題,用數學的觀點解決問題。再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說一說生活要用減法來解決的問題,如:媽媽買了5個蘋果,我吃了1個,還剩幾個?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更加明確了學好數學的重要性。教學中能夠有意識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根據算式擺小棒的過程中理解知識。而且練習過程中學生的練習形式注意了由單人回答——集體練習,由點到面,層次清晰。很重視讓學生看圖說圖意,從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本課思考點: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訓練學生根據知道的信息,會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往往不會提問。
訓練學生說是非常重要的,但要防止說套話?梢圆捎貌煌问降木毩曨},如:摘蘋果,種樹,小鳥圖等語言表達上不一樣的減法圖。
在練習中要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圖,從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如:劃去圓片可以從哪劃起?只是引導孩子怎樣劃更加方便就可以了,讓學生用自己的觀察來進行實際操作。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4
5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要求掌握了10的分與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是后面學習加減計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基礎,部分孩子都讀過幼兒園,大部分孩子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較好。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景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一內容上來,具體如下:
1、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無處不在:
課堂上,我盡量列舉學生身邊的事情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如教學5以內的加法時,首先出示小雞的場景圖,引導學生獨立觀察,同桌交流討論,交流認識到:把原來的3只和又來2只合起來共有5只。在老師小結的同時,學生用手勢表示進一步體會加法表示“合起來”的意思。其次,在學生讀算式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理解“要把兩部分合起來”需要用加法來計算,這樣即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又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決問題。
2、實踐運用,鞏固對加法的認識。
首先,出示“想想做做”實物圖,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所獲得的信息后列出加法算式;在此基礎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邊畫圖形邊計算,一方面繼續鞏固對加法意義的理解,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其次,深化練習,在擺脫具體圖形后學生直接應用合起來的思想計算第3題,在交流中,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算法,同時通過練習,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給人以數學美的欣賞。
再次,實踐應用,出示第4題的主題圖,在學生自由表達題意的前提上獨立完成,全班交流中培養學生完整表達的能力;另外,還通過計算后投信件的游戲,不僅幫助學生熟練計算5以內的加法,而且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享受數學成功的快樂與價值。
總之,教學中,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運算方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散思維的訓練。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5
《5以內的減法》是在教學完加法的基礎上進行的。
學生能夠較好的看圖說清楚圖的意思。學生能夠正確的完成減法算式,同時學生也能夠從分與合的角度思考減法的含義。這些都是學生的已有經驗。作為教師我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更好的教學,同時對于學生已經會的知識有沒有必要再去說一遍?
在思考完教材玩教材后,我決定把學生會的'知識一筆帶過,重點放在減法意義的教學和提問上。讓學生用2句話描述圖的意思,同時讓學生嘗試體溫。我先做示范:原來有5個,走了2個,還剩幾個呢?雖然有示范,不少反應快的孩子能夠自己體溫,比如:現在有幾個?還有幾個?等等。但隊醫一些反應比較慢的孩子,還不理解如何提問,甚至不理解提問的意思。會直接報算式。
這里我想,原因有二:
1、開始交代的不清楚,什么是問題?問題是要我們求的,通過列式計算能夠得到的一個問句。
2、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在第二課時強迫每個孩子都會說,注意層次性。
減法意義教學時,我利用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減號表示去掉。從什么中去掉呢?重點強調從總數中去掉。比如:5-2=3。從5去掉2是3。讓學生反復說,可以結合圖意,最后抽象到算式。
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到減法算式的含義,個別學生還不能獨立說圖意,同時對從總數中去掉的概念比較模糊。這節課比較缺憾的地方我覺得沒有讓孩子經歷自己將得數5以內的減法算式進行有序的排列,在對算式之間的規律變化挖掘的不夠深。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6
今天,我講授了《5以內的減法》一課,本節課既有成功之處,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現將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我在講授本課時,注重遵循這樣一個教學思路,即由演示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最后完成教學目標,并且知識點的安排由低到高,由點到面,步步深入,使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解決減法問題的學習方法。
另外,我還根據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注重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我還注重把本節課的重點即減法的意義讓學生多說、多練、多寫來突破此重點知識,為以后進一步學習減法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于教授手指游戲時,沒有向學生詳細說明游戲的做法,導致學生沒有很好地理解題意,致使算式出現錯誤。要今后的教學中,我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發揚優點,改進教學方法,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7
5以內的減法這一節課是主要的基本減法運算,要求學生在理解掌握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認識減號,會讀、寫減法算式,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掌握5以內減法的計算。
對于減法,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只是不能完整的表達出減法的意義。這一課的教學,我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減法的含義。先讓學生觀察動畫情境圖,說說圖中表示什么意思。接著進一步讓他們去理解“吃掉、飛走、去掉、走掉“等等都要用減法計算,滲透減法的意義?梢园l展學生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在練習的過程大部分學生對于5以內的減法的計算都是比較熟練了,只是對于算理就有點說不清了,需要教師著重引導他們理解減法計算的算法,我提倡算法多樣化,可以從分與合的'思考出發,或者讓學根據自己從前的學習經驗進行思考,在練習的時候,我通過運用開小火車等一些小戲,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口算的速度。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對于新課的學習,我發現個別優秀生不但已會正確口算而且也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大多數學生會正確口算但不熟練,個別學困生有時還出現算錯的現象,以后應多強化訓練。另外學生合作交流還應進一步加強。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8
《減法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與加法含義的教學思路是一致的,教材的編寫與加法的初步認識類似,教學情景是加法的繼續,主題圖就是在加法含義活動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活動:小丑手中的4個氣球飛走了一個。通過這一情景,讓學生思考:要求還剩幾個氣球,就是從4里面去掉1個,用減法計算。整個過程仍然是在學生活動中完成的,讓學生結合具體情景,初步認識從一個數里“去掉”一些要用減法計算。
在講授本課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心理為基礎,營造和諧課堂,活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較好的完成了這一節的教學活動。即由演示問題讓學生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最后完成教學目標,并且知識點的安排由低到高,由點到面,步步深入,使學生很容易就學會了解決減法問題的學習方法。
2、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加深學生對減法的過程的體驗、強化對減法含義的理解和提高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交流表達、數學思維能力,讓全體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我決不包辦代替,我只是在學生感到困惑時加以指導,努力扮演好引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多做,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做數學的時間和空間,實現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很輕松,而學生似乎也和我一樣(從課后的作業中也反映了學生確實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但這節課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組織教學不到位,應全員參與,多組織、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生平常的積極性沒能很好的表現出來,還有一部分學生處于沉默狀態,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盡可能地在課堂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
2、教學評價不到位,獎勵較混亂,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遺憾。小學階段應多鼓勵、多表揚,教學評價還應多樣化。
上完一節課后,我找到了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更加的努力,虛心學習,刻苦鉆研,爭取每上完一堂課就收獲一堂課!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9
10月份,上了一節課《5以內的減法》。課后,在聽取了部分老師的評價后,我回顧了整個過程,下面我來談談本人對這節課的看法:
1、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從一年級開始逐漸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在這一教學設計當中,我就有意識地滲透這個理念。在教學例題中,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提問和表述能力。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是不錯的,能夠完整地說出數學問題。為了能讓更多的學生開口,我還采用自己說、同桌說等方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課堂組織比較到位:我采用了:看誰做得好,看誰坐得最最好;誰的眼睛最漂亮;誰是第一名等語言來組織課堂紀律。因此,整節課大部分學生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課堂氣氛非常好。但是,這樣的次數可能過多,影響了整個環節的流暢性以及教學效果。在以后的課堂中,要把握好分寸。
接下來說說自己的不足之處:
1、 語言不夠簡練、生動。在去年的教學中,我常常被師傅指責,說我的聲音太難聽,我想這不會僅僅說的是我的音色,更說是我語言的生動性。常常羨慕語文老師能夠用那么剛柔并濟童話般的語言來表達。在今天課堂上,我并沒注意自己的語言,問了其他的老師后,發現自己可能有些緊張,語言表達上有些啰嗦,表述得不流暢,甚至會出現口頭禪或者是“方言普通話”,這是非常不好的,以后要改掉。如何提升語言的生動性,我覺得我可以多聽聽語文老師的課,把他們的那種語音語調學過來,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
2、 評價不到位:今天上下來,有教師向我提出,你會評價學生,但是你只會評價那些表現優秀的學生,而有些其實他說的也不錯了,但是相比還是差那么一點的學生,你卻會批評他,這樣就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當頭棒喝,在平時的課堂中我也非常注意評價學生,而且評價得自認為不錯,F在想來,發現自己卻好似存在這樣的問題。以后,我要多以鼓勵性的語言來對待那些中等生和后進生,建立他們的自信心。
3、 今天最大的`為題就是沒有把減法的意義突顯出來。在課堂上,我是以教師進行小結的方式直接幫助學生歸納出減法的意義。很明顯很多學生并沒有理解,課后問他們什么是減法的時候,他們都不知道。他們仍然停留在表面的例子中,沒有深入。因此,在作業中,也出現了2-1=1等這樣的情況。這說明我做的功夫還不到位,課后與師傅交流了一下,如果在例題中再說5表示什么,-2呢?3呢?時,能夠繼續追問:也就是在哪里去掉了2個,其實就是在總數中去掉2個;或者在例題中,出現減法算式時追問:為什么要用減法做?多問幾次,學生就會明白,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就要用減法來做。看來,以后對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中如何突破要多思考,尋找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
發現自己的缺點還有很多,我希望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能夠使自己不斷提升。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0
《5以內的減法》節課要完成的任務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初步認識減法,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學會5以內減法的計算方法;發展學生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在教學這節課時我從以下幾點做起:
1.真實的情境導入,引發學生積極參與。我在課堂導入時,演示了這樣一個情境:先請2個女生到講臺上來,再請1個男生到講臺上來,問: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學生說出用加法進行計算后還列出了算式。接著再演示3個同學站在一起,先請1個男生下去,問:現在講臺上還剩下幾個同學?用什么方法計算?從而引出“減法”。
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喚起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學起來必然親切、實在、易懂、有趣,并且為學好新知識鋪好路。
2.教學方式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說中學,做中學,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精神。新課程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必須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本課通過學生自主觀察、思考“紙鶴”一圖,說一說圖中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了解減法的含義。通過用情景引導學生說出了3-1=2,然后讓學生根據算式說圖意,找一找3、1、2在圖中分別表示哪一部分,這一環節的'教學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數學邏輯,加深了學生對減法的含義的理解。在練習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讓學生從圖中發現信息,獲取數學知識,再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說一說生活中要用減法來解決的問題,如:媽媽買了3個蘋果,我吃了1個,還剩幾個?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更加明確了學好數學的重要性。整堂課都圍繞學生來進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他們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充分體現了“我要學”的強烈愿望。
在整節課上還存在著不足:
1、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減法算理的理解,每出示一個情境,都要求學生用三句話先說出圖意,再根據圖意列出算式!霸瓉碛(),走了(),還剩()”,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哪部分減?減去哪部分?總結要從原來的一共當中去掉飛走的,跑掉的部分,不能用剩下的去減。雖然有一定的好轉,但仍然有不少學生不會看圖,仍然用剩下的減去去掉的,需要多加鍛煉,養成說圖意列算式的好習慣。
2、在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大部分學生,而忽視了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我們應該對這部分學生及時給予幫助、指導,保護他們求知的欲望與學習熱情。
3、在教學中,孩子算理說的多,但是脫離圖怎樣計算減法練的較少,在下節課的教學中要利用口算卡片,采用搶答、開火車、小組比賽、男女擂臺賽等游戲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其中,讓學生在比賽中提高口算速度。而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多練。另外,要與家長配合,每天讓家長給孩子練習一定數量的與教學內容同步的口算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1
例5這節課我是在二班先上的。這節課和原來的解決問題最大的差別是,以前的解決問題是兩個條件,一個問題,而今天的解決問題是三個條件一個問題。這就要讓孩子們找出其中一個沒有用的條件,把它排除掉,在解決問題。在二班,我用的是題海戰術,反復的出題,讓孩子們練習,沒有給學生方法,效果不好。一班的`孩子整體水平要比二班差一些,怎樣讓他們更好地掌握呢?我必須給他們找出方法,總結出做這種題的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于是,在一班上課的時候,給出一道題,在孩子們讀題之后,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和之前的區別,做這種題要從問題入手分析,我讓他們把問題讀三遍?纯磫栴}涉及到了誰,就去條件中找和他相關的。就例題來看:媽媽買了15個蘋果,7個梨,8個桃子。媽媽買的蘋果比梨多幾個?孩子們在讀過問題之后,很快就能分析出來。接著增加難度,給一些條件或問題不是特別明顯的,孩子們在認真分析之后,也基本可以完成。通過幾個練習,孩子們掌握了方法,做題的速度質量都上去了。我的感覺也很好。
下午,我去參加了教材分析,我發現別的教師的方法更好,為了鍛煉孩子的數學思維,他們不僅讓是我這樣做,還提高難度,給一個條件,一個問題,讓孩子來補充條件,這樣鍛煉之后,孩子的思路就更清晰了。
教是為了不教,思維更重要。學無止境,不僅學生要學,老師也要學,學別人怎樣在一節一節的課中,無形的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2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與能正確計算得數在5以內的減法,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和推理能力。
1、在情境中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在教學開始,我直接出示情境圖,讓學生依次觀察兩幅圖(其中第二幅圖中的三個小男孩用紙遮住),有意識地讓學生用三句話來說說圖意,實現生活情境向數學問題的轉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然后讓學生思考“可以用怎樣的算式來表示?”“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把抽象的算式與具體的情境聯系起來,賦于減法算式具體的含義。
而對于試一試,我讓學生直接用三句話來說圖意,并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并說說算式是意思,讓學生經歷觀察圖畫——語言表述——列出算式——理解算式的問題解決過程,實現具體到抽象的提升,進一步深入理解減法算式的意義。
2、在交流中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如果僅靠兩幅情境圖來理解減法的含義那是不深刻的,因此在教學例題與試一試后,讓學生比較觀察,并思考:為什么這兩題都用減法來計算呢?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也要用減法來計算呢?通過這些問題的交流,把學生對減法認識的視野擴展到了生活中,在教學中有學生說:“我帶來2個蘋果,吃了1個,還有幾個?”還有小朋友說:“上面有5個字,擦掉了1個,還有幾個字呢?”……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生活中的數學),使生活數學與學校數學有機結合,為學生學習減法提供了豐富的表象支撐。
3、在練習中掌握減法的算法。
教材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層次是看一看,如想想做做的第一題,讓學生在觀察與表達的基礎上進行列式計算,溝通情境與算式的`聯系,進一步加深對減法意義的理解。第二層次是動一動,想想做做的第2題,讓學生動手去劃一劃,通過圖形的操作去理解算法。第三層次是想一想,如想想做做的第3題,第5題,讓學生直接運用計算方法去計算結果,當然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不同,學生可能采用的不同的算法,如有學生可能采用扮手指,也有學生可能用數的分成去解決,對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暫時不進行優化,讓學生自己去體驗與感受。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3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5以內的減法認識。因為孩子們在幼兒園學過數數,相對來說知識比較簡單。但是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完全培養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而讓一年級的新生投入到數學活動中的關鍵是調動起他們的興趣,創造一個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情境。所以還根據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注重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我利用故事導入,游戲操練的'形式,將新知教授和操練鞏固串在一起,變枯燥的數學知識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運用奪旗競爭的比賽組織課堂紀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評價鼓勵學生同時調節課堂氛圍,營造輕松愉快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在不知不覺中去掌握枯燥的數學知識。而且整節課,學生和老師的精神都很飽滿,教師很有激情,學生也很活躍,都能很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使得教學的效果良好。
本節課中的德育滲透目標也做得不錯,將減法與感恩分享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讓學生懂得感恩分享的快樂和禮儀。在教學環節中,時間的分配較為合理,預設了25分鐘的學生鞏固操練的過程。由于對時間預計較準確,教案的實施也很順利的完成。板書設計中,功能分區明確,直觀,能清晰的看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及突破的操練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4
5以內的加減法是加減法的基礎,大部分同學在幼兒園都已經掌握5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但是少部分同學對5以內的算法掌握的不是很好。但是加減法的含義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掌握的不是很好,尤其是根據圖意來判斷是不是用加減法,來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加法的含義是求兩個數合起來一共是多少。針對這個含義,上課時,通過例題的圖,讓學生說一說圖意,然后直觀的感受合起來一共多少個,小丑一個手拿三個氣球,另一個手拿一個氣球,下一副圖是把這些氣球放到一個手里了,大家看看有多少個氣球,很直觀的看出有四個氣球,可以通過數一數的辦法,有同學能說出3+1=4個,讓學生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學生說的還不錯,學生能說出,3個和1個合在一起是4個,老師接著說,合在一起就用加法,這是加好“+”。
接著再看做一做,讓同學根據圖意說一說算式的意思,孩子們說的都很好。
接著教學下一個例題,讓學生根據圖編個小故事,說一說圖意,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真不錯,能說出:有3只松鼠在吃松果,又來了2只小松鼠。老師問你們知道現在一共有幾只小松鼠?學生也很輕松的輸出5只,并讓孩子們說一說怎么想的,有數一數的,有用算式的。我重點引導如何算3+2=5,引導孩子從5的組成來計算,既然5可以分成3和2,那么3和2合起來肯定就是5,所以3+2=5。再讓大家擺擺學具感受一下。
總之,5以內的加法,體會加法的含義是重點,計算方法也很重要。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 15
一年級的小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的關鍵就是要調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整節課充分利用多種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中受到感染,產生興趣,自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進而體驗到參與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復習導入。首先設計了一個“ 開火車”的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復習了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成,為本節課運用數的分成,計算5以內數的減法做好準備。第二個環節利用千紙鶴創設情境,探究新知。用肢體語言演示,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要讓學生扎扎實實的掌握3個方面的知識點:
第一點要會說,能從圖中找到與數學有關的信息,并能恰當地提出一個問題;
第二點會數,能準確地數出原來有多少、去掉幾個就是減幾,去掉的這個數是從總數里去掉的;
第三點會列算式,并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創造性的根據算式來編一個故事,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舉一反三,從而做到一通百通。
第三個環是鞏固練習。先用課件演示3個情境問題:一個是小丑表演節目,4個氣球飛走了2個;另一個是小刺猬背果子,地上原來有5個果子,小刺猬背走了2個;再一個就是出示美麗的池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分組交流,列出算式。接著通過課中操來引導學生用手指游戲寫出不同的減法算式,發揮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練習到最后是乘車的游戲,這個游戲在學生學習興奮點低時進行,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本節課我始終遵循這樣一個教學原則,即知識的起點由低到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逐漸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5以內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精選5篇)03-23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5篇)11-08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5篇11-26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 (5篇)11-26
小學一年級數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反思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