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反思【薦】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
上中下三個層次學生比例均為2:3:1,本次考試成績:人均分84分合格率100%,優秀率26%,比平時考試成績略差一點,仔細分析,學生失分是這幾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因為試卷中有一個超范圍題目,(第題中的第3小題),本冊內容只有口頭提問解答題,學生沒有接觸過書面提問自列式解答問題,二是可能小朋友們對新老師不適應。這種正規考試。
本次一年級素質教育試卷的特點:整個卷面布局,難易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叭巳藢W必須的數學”。
有60%基礎題。如:數數,填空,加減法,看圖列式等都是每個學生必須理解掌握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時常要用的。并且也是以后繼續學習的基礎。這樣的基礎知識試卷中份量較重,全面檢測了學生對本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叭巳藢W有價值的數學”,如數數,加減法計算,基數序數概念。
分類,比大小,鐘表問題等,都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這就充分體現了他們的價值所在。試卷中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檢測內容和題目,并且不是死記硬背能做的,小朋友們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對,這樣既檢測了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又考察了教者平時教學是否具有新的思路,新的理念。素質教育是否落到了平時教學的實處,“不同學生在數學方面有不同發展”。整個卷面布局難易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A題60%左右照顧全體學生,大約25%左右中等難度題目,讓學生各顯身手,看誰最樂于思考問題,善于用已掌握的知識去解覺的問題。
如:選擇題中的“十位是2個位是1”,小題和“和是10的加法算式”。如果對有關知識不是理解掌握,就會被幾個有聯系的答案所困感。分類題也一樣,兩組分類都有可能被其中一類只有一個物體而難倒。第九大題3小題雖然有點超范圍,但能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然后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充分展示小朋友們的各自個性特點,各自的思路創意,讓不同學生有不同的發展。我覺得也未嘗不可,既然是重學生的素質發展,又何必去追求考試結果的完美呢?基于以上試卷特點,所以考試成績層面分明;A題60分差不多所有學生都做對了,說明學生對本冊內容已基本掌握。但高分不易。出現錯誤最多的是分類題,很多小朋友被一個物體也是一類所困惑。選擇題第3。4小題。第九小題解決問題中的第3小題,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列出算式,小朋友們可能對什么是數學問題不懂吧,所以是花樣百出,秒趣橫生,笑破肚皮。
“什么小東是哪媽媽生的?”“小蘭踢了幾個?”等等,文不對題的,提問與列式對不上號的真是應有盡有。究其原因:可能是小朋友們年齡小直觀形象思維占上風或是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放手不夠,對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不夠吧。就此,本人對本試卷命題方面提一個自己也在深思的建議:第九題是解決問題中的第3小題,能否用一個問題多算式選擇方式出現?或是用圖中條件提出幾個不同問題,讓學生對照不同問題列出不同算式。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在此我也想提出幾點共同探討的教學建議:一是“激”,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所以教師一定想辦法激活課堂,讓活的課堂引發學生思維活力,變苦學為樂學,在輕松愉快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并且會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體做法:如可選用學習的材料盡量帖近生活,使學生對獲得的有用知識本身有濃厚興趣。再如:多媒體的恰到好處的使用等。二是“促”,老師盡心盡力搞好組織教學,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為學生最大限度的提供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途徑和空間。比如: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樂思想說敢說,從而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的問題能力。形成創新意識!皠摗薄靶男g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必得”。
為學生創造有價值的問題情境,喚起他們捷徑欲望。如:根據小朋友們的年齡特點選擇恰當動畫,活動,故事,游戲,操作,猜謎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們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持之以恒,必然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2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學生們在上大班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而對于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我利用坐火車旅游形式,將一道道題串在一起,變枯燥的練習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在練習中,通過用手指表示得數,將式子列在自己的紙板上,小組交流,搶答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學知識。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3
自我反思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師的教學經驗,經驗+反思=成長,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于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被否定等思維加工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這樣經驗才會得到提煉、得到升華,從而成為一種開放性的系統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經驗才能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杠桿。閱讀這篇數學教學反思之《分數乘整數計算法則》,和小編來感受它的魅力吧!
在教學“分數乘整數計算法則”時,我從一道計算題入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較好地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溝通了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生活中的數學,是有用的數學。同時這道計算題還溝通了與新的知識的聯系,引出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并能讓學生憑借這個知識點,探索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在教學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時,我還注重了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注重了學生的合作交流,通過討論發現知識的奧秘,通過交流拓寬全體學生的知識面。由此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不能要求學生按照我們成人的或者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那些單一的、刻板的要求只會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我們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導師
這則數學教學反思之《分數乘整數計算法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生活增添益處。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4
本課教學的著眼,重點主要放在“趣”“實”“活”三個方面。
這節課我創設了“猜一猜,它是誰”的問題情境,從一開課就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通過觀察汽車、當小小攝影師為同學“照相”、用肢體語言模仿茶壺,這既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充分展現了數學的魅力,使學生在“玩中學,樂中悟”。
三個學生圍桌而坐的座位排列形式,使桌上物體自然形成了前面、側面及后面的三個方位,使所有學生共同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與本節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并通過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在觀察小動物這個環節,我讓他們親自從四個方向進行觀察,學生經歷了親身體驗后,進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
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在體驗中學生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這種教學活動中的歡樂與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課后我反思這節課的不足,在觀察的過程中孩子們由于座位和角度的原因,好多看到的有兩個面。應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課前準備四人一組圍在一起就可以每個人都看到一個面了。
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教材,鉆研教法,更加深入領會編者意圖,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課。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5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數學,與我一起任教四年級的老師是一些有經驗的教師,心里有一種無形的壓力。當然這是一次鍛煉的機會,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我力求使教學結構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注意促進學生的學習遷移,培養創新意識,更注重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教學的改革主要體現在課堂及課余時間上,在課堂上我注重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而課余時間則注重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數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年級組長對我的教學也起了很大的幫助,經常和我討論教學和互相聽課,也使我很快的走上了數學教學的正軌,一個學期即將過去,下面談談這學期在教學上的得與失。
一、教學方法有待提高。
本學期有幸參加了數學教研活動,但不管是上公開課也好,還是平常的“常態課”,我始終有一個感覺,自己對課堂如何把握、對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對如何準確嚴密的使用數學語言等許多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在對教材、教法、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的處理以及和學生的融合等方面。
二、課堂上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課本身就是一門很嚴密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問題就是在課堂上不敢放手讓學生去想,有些問題需要合作學習,然后探討得出結論的,我缺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因為我擔心放手讓讓他們去做了,他們會太自由,從而講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導致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正確的做法就是應該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動的,他們喜歡“玩”,有時候不防讓學生也“玩一玩”數學。
三、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接觸,我發現我所任教的班級中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課堂紀律得不到保證。這個學習態度包括他們平時上課的表現和對待作業的態度。有些學生對自己參與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無所謂,上課吊兒郎當,想聽就聽,不聽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動作、找旁邊的同學講話,自己不認真學習還影響其他同學。還有一部分同學對待作業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審題上不夠細心,解題時書寫不夠規范。當然也不乏有一些所謂的“懶漢”,課堂作業不及時完成,回家作業漏做甚至不做的是大有人在。雖然經過一個學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有部分同學已經改觀了,但還有一部分“屢教不改”的,紀律也好了些,希望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他們能有所轉變。
四、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學生。
教師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好表率。小學生很會看樣,他很會關注老師怎么做,我經常聽到有學生說“老師說話不算話,答應我們的事自己沒有做到”。是啊,教師可能是因為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疏忽了學生,但這樣的事情不能出現太多,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當然也不要放松對學生的要求,該完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不能讓學生有拖拉的不良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6
培養小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是我們每一位實施新課程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小學生由于年齡限制,對于空間觀念的想象力很低,往往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至關重要,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眼看、手摸等感知手段,充分感知實物,了解事物的點、線、面等幾何特征。使具體事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得到全面的反映,除了傳統的知識外,在空間觀念的培養方面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學生的空間觀念與現實生活關系非常緊密,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資源。重視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上新課的時候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盡可能地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積極思考和生活中的實例聯系,這樣改了變枯燥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
運用多媒體,激發興趣。小學生生活經歷很少,傳統的教學手段,往往很難讓學生了解到形體的性質特點及其相互聯系,使學習活動變得枯燥無味,空間觀念難以建立。而多媒體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動態直觀、聲形并茂,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興趣。
對小學生來說,空間觀念是從經驗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所以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觀察,測量,動手操作,對周圍環境和事物產生直接感知。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7
轉眼一學期即將結束。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頗有感悟。
這一學期,我任教的主科是三年級四班的數學,一學期來,我堅持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兢兢業業地工作。教學中備、講、批、輔、考環環緊扣,認真鉆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做到先備課再進教室,按時批閱作業,對于潛能生總是邊批邊講,耐心細致地進行輔導。此外,我還積極參加教研組的每一次活動,虛心學習別人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同事研討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上。
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因此,我在教學中注重探究性學習,課堂設計多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與同伴交流相互討論,這樣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動口,動手,動腦,研究知識,創造知識。我所教班級的學生絕大部分頭腦比較靈活,上課時課堂氣氛比較好,學生對于新知的掌握也比較快。對于個別學困生,我利用課余時間表進行輔導,與他們談心,讓他們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整勵他們積極向上。
教育是一種愛心事業,為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我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不失時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他們愛學校,愛班級,愛老師,愛同學,教育他講文明禮貌,用愛心云關懷他們,呵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一種密不可分的師生之情。
總之,教書育人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時刻記住這一點,認認真真地工作,扎扎實實地學習,我相信辛勤的汗水會換來收獲!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8
本課時是在學生理解了乘除法的含義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除法的計算方法(用除法口訣求商)這節課我注重創設情境貫徹整個環節,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本課開始,通過創設“小熊開店”情境,小動物來購物遇到的問題,引出:
1)買4輛坦克需要多少元;
2)20元可以買幾輛坦克。
學生對于第一個問題能順利用乘法算式解決,馬上發現可以利用乘法口訣求積,對于第二個問題,學生未能順利解決。
2、自主學習,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在教學中體現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在解決關鍵性問題“20元能買幾輛坦克?”時,讓學生嘗試解答,讓學生說一說他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來思考,用數學的語言來說說,提高他們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結合生活中的實例,編出除法問題,努力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當然,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進,如: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實效性等。如何在課堂上做到既照顧個別差異,又能面向全體學生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索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9
兒童數學認知的基本特點:
1、兒童數學認知的起點是他們的生活常識;
2、兒童數學認知是一個主體性的數學活動過程。
3。、兒童的數學認知思維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 兒童的思維要經過一個直觀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思考過程。
4、兒童的數學認知是一個數學的“再發現”與“再創造”的過程。
根據兒童數學認知的特點,我們在課堂中把課程內容與兒童的生活常識聯系起來,通過嘗試、探索,實現“普通常識”的“數學化”;兒童是從自己的生活常識出發,并在自己“做數學”的過程中去發現、了解、體驗和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我們在課堂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兒童的數學認知發展因兒童的生理、心理、環境、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區別,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一般的發展特征。就從兒童對概念的學習來說,兒童數學概念的發展是從以獲得并建立初級概念為主發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級概念;概念的獲得從以“概念形成”為主逐漸發展到以“概念同化”為主;從認識概念的自身屬性逐步發展到理解概念間的聯系;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從數、形的分離發展到數、形的結合。
兒童數學技能的發展是從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發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從外部展開的思維發展到內部壓縮的思維;數感和符號感的逐步提高,支持著運算向靈活性、簡潔性與多樣性發展。
兒童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體現在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空間概念的建立逐漸從對外顯特征的把握發展到對本質特征的把握;空間透視能力是逐步增強的。
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語言表述階段——理解結構階段——多極推理能力的形成階段——符號運算階段。
世間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只要我們找到規律并加以應用,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教學亦是如此,只要找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特點,我們的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0
一、 溫故知新
本節課是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發展,因此,嚴老師以復習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導入,填寫算式“()÷()=6”,在學生自己寫出的諸多算式中引出商不變規律。而商不變規律正是聯系舊知與新知的橋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長點。嚴老師復習了商不變的規律后,取出學生說的一個新算式“4.2÷0.7”(除數是小數的算式),反問“為什么覺得商也是6?”以此進入新課學習。
二、 抓住本質,化解難點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就是運用商不變規律。嚴老師抓住這一本質,展開新知教學。首先出示0.12÷0.3=()÷3讓學生填空,由于受以往整數除法的定勢思維影響,學生常會誤認為填12。這時候嚴老師沒有輕易答復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考證。運用商不變規律,學生很快發現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的倍數不同,不符合規律,等式也就不成立,推翻了原先的想法。接著出示幾道算式,每坐一道算式都讓學生說清楚“除數…變成了…,擴大了()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也要擴大()倍,是()”,呈現學生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學生深化對商不變規律的理解,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算理。在這過程中,老師還讓學生同桌之間說一說,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理解其中算理。把原本是小數的除數運用商不變規律轉化成整數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算出商,抓住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本質,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學生學得更輕松。而且,嚴老師還通過3個算式的對比,讓學生明白把除數化成位數小的整數算起來比較簡便,優化了算法。
三、 細致講解,突出算法
豎式計算的教學嚴老師講解的很細致、到位。計算步驟,怎樣劃小數點,小數點移動幾位。這是學生很容易搞錯的。因此,接著嚴老師又出示3到練習,讓學生劃移小數點。學生在展示、反饋中,針對有錯地方,老師把問題拋給大家,讓學生自己來發現、解決問題。3到練習題由易到難,都是典型性題目。在練習中,讓學生規范格式,再次強化計算法則,讓學生注意別移錯被除數的小數點。后面的練習還讓學生先估算再計算。這也是針對學生對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很容易弄錯商的小數點設計的題目。先估算商比1大還小,有個近似數,再列式計算,有助于學生在計算時避免弄錯小數點的位置,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也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來檢驗計算結果。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
改寫和省略是非常容易混淆的一對概念,老教材比較注重期間的區別,但是新教材好象區分不夠嚴格,導致學生課后錯誤較高。因此我和學生通過實際解題目,一起來研究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得出:
1、改寫不改變數的大小,省略改變了數的大小。
2、改寫使用直等號,省略使用約等號。此外,不同的題型也有不同的表述:
改寫的表述有“將下列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而省略的表述有“省略萬位、億位后的尾數求出近似數”,應根據不同要求,寫出正確結果。
對于“將下列各數改寫成用億做單位的數(不是整億的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后面的尾數)”這種題目,則是兩種提型都有,要注意辨別。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
摘要:中國5000年的歷史,在數學這方面可謂是成就頗多,積累頗深。中國人的數學計算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數學教育就此止步。而且自古的先賢也不斷的告訴我們反思對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探究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教學。
關鍵詞:反思教學;數學教育;小學教育
一、什么是反思教學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庇纱丝梢姡逃闹匾。那么,何為教育?教育是指一種社會活動,目的在于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那么,什么又是數學教學呢?數學教學是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和進行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數學教育又應用于什么地方呢?數學王子高斯曾說:“數學是科學的女王。”伽利略也說過:“只有用數學才能參透大自然這本神秘的書籍。”可見數學在科學和經濟的發展中所占的地位是如此之高。除此之外,數學與哲學、自然科學、經濟管理學、文學、歷史學等門類學科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由此可見,數學不僅僅只是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普遍應用的學科。而反思對數學教學是極其重要的。從理論上來說,數學反思教學就是數學教師以自己的社會活動為對象,積累經驗并進行反思,然后憑此為依據,對自己行為活動和社會活動進行判斷,判斷是否進行改變,以調好效率。從現實的意義來講,反思教學分為三大類:一是對實踐的反思,二是實踐中的反思,三是為實踐反思。
二、數學反思教學的意義
數學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數學思維的培養。簡單的說,學習數學的過程,學生要善于探索和思考。只有在不斷探索與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才會不斷的汲取到新的知識,不斷的使思維受到鍛煉。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主要應用到怎樣的能力呢?一是自學能力,二是知識攝取的能力,三是接受能力,四是獨立的思維能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反思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到這四點。而我們為什么要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反思教學呢?迄今為止,各個學校教師所進行的都是應試教育,而應試教育中施行的都是針對于各種考卷的固定思維。這樣的教育在最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展。所以,反思教學的施行就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解放學生的思維,盡力地培養出其自學能力,知識攝取的能力,接受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反思教學
我們知道的有三種反思教學。首先就是在進行社會活動的實踐之前進行深刻的反思,對其應該達到的效果進行預估。其次就是在進行社會活動的實踐中對出現的各種情況和達到的各種效果,過程中的各種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再者就是對前面的兩種反思進行匯總和總結。數學教學既然是為了最大可能的解放學生思維,培養其各種能力。那么,反思教學的對象就應該是以此為目的的社會活動。那么,我們又該如何進行數學的反思教學呢?第一,我們應該有選擇的摒棄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雖然應試教育很大程度的禁錮了我們的思維,但是并非毫不可取。所以,我們應該摒棄的是應試教育中為應付考卷而固定的思維模式,然后進行創新與改革。比如在數學方面,就進行開拓式的思維教育。設計不同的問題,誘導學生進行思考,發散思維。第二,應試教學的根本在于教師。學生的能力各有不同,而盡可能的收集各方面的情報,了解學生的信息,對問題情景行成框架,以便進行社會實踐,這是老師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反思教學的根本。顯而易見的,數學的學習過程總是建立在對于知識的學習上。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舊知識學習之上,而新知識的領悟也建立在舊知識的了解之上。所以,學生的自學能力,知識的攝取能力和接受能力就格外重要。然而,各個學生的能力都有所不同,收集詳細的信息,了解各個學生的情況,并對自己的社會活動進行調整,就十分重要。簡而言之,反思教育就是“經驗+反思=全面進步”。所以,僅僅只是了解足夠的情報,及時對社會實踐活動做出調整并不足夠,還應進行三種反思。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可以在數學教學中較好的進行反思教學。數學是各學科的基礎,在生活的各方面廣泛應用。因此數學教學十分的重要。而小學是數學教學的初級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有無限的可能。在這個階段,正確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得到很好的成長,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培養出很好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那么,在這個階段,進行反思教學,正是為了每個學生著想。只有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反思教學,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改善,不斷再反思,不斷地再改善,才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初期階段獲得更好的成長,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培養出獨立的學習能力,自學能力,知識的攝取能力,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對數學產生興趣,積極的探索并獨立思考,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培養出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余麗.反思性學習在教師專業發展中作用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xx
[4][蘇]贊可夫著,杜殿坤譯.《和教師的談話》,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3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開始時,利用學生熟悉的蝴蝶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接著通過問題“看見這兩只蝴蝶,你發現了什么呢?”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共同特征打下了基礎。
2、讓學生的親感親歷,在感知中總結學習。
在初步感知對稱圖形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創作對稱圖形,感知它們的共同特點。經過和老師的共同探討后,親手剪出各種對稱圖形,進而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給幾何圖形找對稱軸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稱圖形的特征和在教學中的運用。
3、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探究與合作學習的空間,限度的保障學生的主動參與。本節課按“初步感知對稱——親身體驗對稱——尋找欣賞對稱——辨析拓展對稱”的思路展開教學,通過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找一找、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生長過程,感悟學法,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發展。例如讓學生觀察美麗的蜻蜓、蝴蝶、樹葉、臉譜圖形,講述自己的發現。又如,討論交流剪對稱圖形的方法,學生按所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形,給學生以肯定和贊許。再如,展示學生剪出的對稱圖形,講述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擴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從中也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鍛煉他們的學習的能力。
4、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拧⑤S對稱圖形可以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雖然教師展示了左右對稱(衣服),但在欣賞對稱圖形時,缺少上下對稱的物體,容易給學生造成思維定勢。
、、在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對稱軸時,由于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怎樣通過有限次的操作來發現規律,有待于教師更好地引導。
、、在有就是對于學生動手實踐的時間不夠充分。以上缺點和不足有待于改正。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4
理想的數學課堂是學生發展的課堂,是學生在價值引領下的自主探究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以動態生成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從生活情境中引入,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實踐中探究,真正經歷了數學學習的全過程。主要有下面兩個方面的特點: 一、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探究。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體驗探究。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環節:做三角形中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圍三角形中探究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而學生在這兩個環節中都經歷了獨立思考、充分交流,在充分的操作活動中感知、體驗,經歷了探索數學知識的全過程,以外在的動,促進了思維內在的動,使認知更為完善,促使了學生的知識的主動建構,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在精心預設中生成精彩。 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重現的生命的載體,是動態生成的。課堂因生成而精彩。預設與生成有著密切的關系,教案是預設的,課堂是生成的。課堂的生成盡管有些是不可預知的,但是可以預設的,精心預設下的生成更精彩。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各個環節都有一定的開放性,為學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較大的空間與時間,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所呈現出來的數學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而教師能夠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學生的生成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使學生的新知的探究始終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和自然生成之中,而這一切生成的精彩均來自于教師的精心預設。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5
今天有幸聆聽了組長的一節公開課,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是第三單元例2例3的新授課,第三單元在五年級教材中所占比重比較大,小數除法整體對學生來說也有難度,但還好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的基礎上來加深的,而李老師這節課所講條理清晰,算理分析得也很透徹,綜合來說很是成功。
上課伊始,李老師以復習四年級所學的小數的性質直接導入,這個來說對學生不難,小數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繼而大屏幕出現了一組口算題,以開火車的方式要求學生口算結果。由這樣一個環節,我發現大部分學生的口算的能力還是比較好的,聯想到自己的學生在口算方面還比較欠缺,需要我多投入些精力在此方面提高。復習環節之三就是指名學生上黑板上筆算上節課的舊知。此環節有利于下面更好地吸收新知識,并且隨時提醒學生注意: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繼而引入例題:王鵬的爺爺計劃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李老師讓學生齊讀例題,并要求學生自己先列式計算,寫完的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交流一下,看你遇到了什么困難?根據題意,學生很快列式:28÷7在列豎式計算式,學生發現了商是1余12,這時李老師發問:余數是12怎么辦?引導學生懂得把12個1變為120個十分之一,120里有幾個16?商應寫在哪一位上?還有余數怎么辦呢?引導學生發現繼續添0接著除。本節課的新授還有一個知識點是在例3,李老師在講例三時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主要重點是在于讓學生發現:整數部分小于除數,不夠除,用0來占位,繼續除。在新授的小數除法的兩種情況后,李老師總結學生回憶,當我們除到被除數的末尾還有余數怎么辦?因為兩種情況要牢記,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對號入座。那我們怎么才能知道我們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驗算。沒錯,老師要在日常訓練學生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檢查的習慣,通過驗算才能知道你的計算是否正確,這一習慣要貫穿于小數除法學習始終。最后在新授結束練習鞏固,通過課后做一做的題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后趁熱打鐵加深方法記憶,這有利于學生之后更加輕松地應對類似提醒,輕松學數學。
每一次聽課,都伴隨著一次收獲,取長補短,教學相長,我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19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教學反思數學10-20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1-26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精選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3
小學數學的教學的反思10-30
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01-08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11-15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