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2-11-10 16:23:01 小學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5篇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第41、42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或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能正確判斷簡單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初步建立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變化的表象。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學生在方格紙上正確畫出平移后的簡單圖形。

          教學具準備:投影儀、實物展示臺、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談話引入:

         。ǔ鍪尽皟和瘶穲@”的圖片)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樂項目,想看嗎?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觀察它們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ǚ謩e出示兒童樂園中的一些動態畫面,如: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小火車、纜車、青蛙跳等等)

         。ㄍ瑫r出示6個畫面)這幾種游樂項目的運動變化相同嗎?它們分別是怎么運動的,請大家用手勢比劃比劃。

          你能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把它們分分類嗎?先在小組里商量商量吧。

          你是怎么分的?(學生說分類方法)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揭示課題:像上面這三種(即纜車、小火車、青蛙跳)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而像下面這三種(即旋轉木馬、觀纜車、豪華波浪)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二、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

          1.判斷下面哪些物體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出示27頁“想想做做”的第1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幅圖,你能說出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

          2.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或者旋轉?

          三、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認識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距離。

          情景:(邊敘述邊出示螞蟻搬家圖)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去美麗的草地上看看吧。原來它們正忙著搬家呢。(出示簡化的格子圖)瞧,小房子是在做什么運動?(平移)向哪邊平移的?(右邊)

          螞蟻們覺得有些累,就停下來休息。(分別出示3段錄音)

          一只螞蟻說:“你們看,我們的房子向右平移了3格。”

          另一只螞蟻說:“不對,向右平移了5格!

          第三只螞蟻說:“你們說的都不對,我們的房子是向右平移了7格!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種說法呢?在小組里相互說說。

          學生匯報各自的想法。(結合畫面指一指,動態演示平移的過程)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在左邊的小房子圖上找一個你最喜歡的點,再到右邊的小房子圖上指出它平移后的位置,并說說它向右平移了幾格。

          指名學生匯報:

          你選的是哪個點?它平移后的位置在哪里?平移了幾格?還有誰和他選的不一樣?(指名三到四名學生匯報,注意抓學生回答中的閃光點)

          (還有好多學生想匯報的,則要求他們與同桌交流。)

          你們找的點向右平移了幾格?都是7格嗎?

          我們再來看看,小房子到底是向右平移了幾格呢?(動態演示)

          你們發現了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不管哪個點,都是向右平移了7格,正好和小房子平移的距離是一樣的。我們以后數一個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在這個圖形上找到一個點,看這個點平移了幾格,它所在的圖形就平移了幾格。

          板書:

          (3)練一練: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幅圖分別向哪邊平移了幾格?你是怎樣想的?(先填好的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這幅金魚圖向哪邊平移了幾格呢?你是怎么看的?這幅蘑菇圖呢?〖同時出示金魚圖(向左平移6格)、松樹圖(向上平移5格)、蘑菇圖(向下平移6格)及相應的填空題,學生先匯報,教師在電腦上完成填空。

          2.畫出平移后的圖形。

         。1)畫出線段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

          你們能不能畫出平移后的圖形呢?(出示格子紙上的線段圖,要求是向右平移6格)。提問:這是一條……?(線段)學生嘗試先畫,然后匯報畫法和想法。(請一個畫得最快的學生把作業進行展示并說出畫法。)

          (2)畫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圖形。(學生先畫后匯報是怎么畫的。)

         。3)學生獨立畫出平行四邊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圖形。(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學生作業)

          3.游戲:走迷宮

          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貓抓老鼠的游戲。有興趣嗎?(出示圖)我們來看,圖上有貓和老鼠,老鼠很狡猾,在途中設置了不少的障礙物,貓只能橫著走或豎著走。你能幫貓設計一條合理的路線嗎?先試著畫畫看。

          學生活動。

          指名學生匯報是怎樣幫貓設計路線的。指出:介紹的時候,要說清楚貓先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再向哪個方向平移幾格。(多請幾個學生匯報,也可讓學生同桌之間說說,關鍵是說的面要廣)

          你認為哪條路線能使貓最先抓到老鼠?為什么?先在小組內討論討論然后再匯報。

          四、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研究什么?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2

          前幾天和教師們一起參加了一次教研活動,聽一位教師講了一節四年級的數學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課后教師一起交流了自己的認識。對這位教師的這節課給了較好的評價。誠然,這位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課堂上對學生的輔導等,我也認可。但是就一點我提出了不同意見。那就是怎樣做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摸索、發現知識的規律。

          這位教師講的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其中有這樣一個環節:老師問:對于平行四邊形你們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其中一個學生提出:老師我還想知道怎樣求平行四邊行的面積?

          這一問題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也是教師所設計的?梢哉f是不謀而合。這時就有學生就提出可以用以學的長方形知識解決,這是多好的建議呀。而這位教師只是給以表揚,并沒有鼓勵學生去探討、去研究,一味按教案進行。教師先后出示了三幅帶方格的圖形,意在引導學生先通過數方格,求面積。逐步過度到拆補求面積?蓪W生并沒有按其意圖發展,而是直接就拆補。這時教師應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完成教學設計。

          我想這位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深入,另外教師的應變能力不強,方法不靈活,更重要的是不相信學生,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本。如果在學生提出解決方法后,教師及時鼓勵,并激勵學生去探討。老師可以這樣說:你的方法真好,你就根據你的想法去研究、去探討,你會得到答案。這樣即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會在愉悅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也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效果會更好。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睍靡延兄R和技能解決圓弧長的相關計算問題。

         、餐ㄟ^起跑線問題的解決,體會數學知識在體育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數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計算跑道的彎道(半圓)長,能解決有關起跑線的設置問題。

          教學方法:啟發、引導、討論、練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75頁起跑線圖。

          問一:為什么每條起跑線都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呢?(因為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一些)

          問二:半徑為30米的半圓有多長,你會計算嗎?

          由學生討論解決問一、問二。

         。c評:問一旨在引起學生時跑道的形狀和跑道的長短認真觀察和比較。問二旨在回顧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問一、問二既引入新課,又為新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講解實例

          6名運動員進行200米賽跑,怎么設置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每條跑道寬約1.2米,彎道部分為半圓)

          ⑴最內圈的彎道半徑為31.7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 (米)。

         、瓶績鹊诙Φ膹澋腊霃綖 (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 (米)。

         、窍噜弮蓷l跑道的彎道部分相差 (米)。

          解:⑴圓的周長C=2πγ

          半徑為31.7米的圓的周長為2×31.7π米

          半徑為31.7米的半圓的長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這個彎道的全長為31.7π米。

         、埔驗槊織l跑道寬約1.2米,所以靠內第二圈的彎道半徑為(31.7+1.2)米,這個彎道的全長為(31.7+1.2)π米。

         、牵31.7+1.2)π—31.7π

          =31.7π+1.2π—31.7π

         。1.2π

          ≈3.770米

         。c評:通過對相鄰彎道長的計算、比較,得出起跑線設置的規律,給學生一種收獲感。)

          總結:相鄰兩條彎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條跑道的寬與圓周率的積。

          三、練一練

          進行200米賽跑,如果最內圈跑道的起跑線已經畫好,那么以后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實踐活動

          量一量,學校操場跑道最內圈的彎道半徑,計算出最內圈跑道的總長度約為多少米。

          五、思考題

          國際標準田徑運動場跑道全長400米,最內圈彎道半徑為36.5米,每條跑道寬為1.2米。

         、抛顑热澋篱L為多少米?

         、迫糇顑热ε艿赖钠鹋芫已畫好,那么400米賽跑的以后每條跑道的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米?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4

          一.教學過程簡述

          出示例題9+3= ?讓學生口答此題,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1:9+3=12,因為9加1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生2:9+3=12,因為9和3組成12,所以9+3=12。

          生3:9+3=12,因為3加7得10,10加2得12,所以9+3=12。

          師:還有其他想法嗎?

          生:沉默

          師:再想一想,想得仔細一點。

          生:還是沉默。

          師:你們想一想(邊說邊作掰手指狀)。

          生4:我知道了,我們還可以一個一個地數手指。

         。ㄔ谧鶎W生哄堂大笑)

          師:對你說得很好,我們是還可以掰手指,這也是一個好方法。

          生5:不對,這個方法是幼兒園里教的,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還用這種難為情的。

          師:(顯得很不自在)接著問:還有其他算法嗎?

          生6:擺小棒,先擺9根,再擺3根,然后數一數,一共有12根。

          生7:還可以擺圓片、擺三角形……

          師:把這些方法都一一羅列在黑板上,(顯得很自豪)。

          二. 思考

          1. 教學中的算法多樣化決不是新課標所倡導的那樣,只要學生回答出的算法多就是算法的多樣化,這兩者之間有著質的區別。新課標中的算法多樣化是指在同一層面內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不同。如:本堂課的前幾種算法可以稱作為算法的多樣化,而后面幾種算法正如一位小朋友所說的是幼兒園小朋友才用的和小學生所用的方法屬于不同層面的,所以稱不上算法的多樣化。本堂課這位教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在追求新課標理念下的算法多樣化,但是他的做法只停留在表面上,是為了多樣化才多樣化,并不是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算法多樣化。

          2. 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算法多樣化還有一個后繼步驟,那就是算法的優化,算法只有在優化后多樣化才有意義,否則對學生來說加重了課業負擔,而且不能得到算法多樣化所帶來的好處。何為算法的優化,我認為: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已有知識水平,在多樣的算法中找到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的、最為合適的、最能解決問題的算法的過程。這個和我們以前所認為的優化有著明顯的區別,以前只從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優化,而現在更強調從學生的層面去考慮優化。且優化的過程由學生來完成。讓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地優化、不斷地完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不斷地積累、實踐不斷地深入,學生已經優化的算法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如本課一學生所講的掰手指是幼兒園小朋友才用,我們已經是小學生了,還用這種方法難為情的。從中不難看出掰手指對幼兒園小朋友來說的確是一個好方法,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已經不是一個好方法了,也就是對于小學生在進行9加幾的計算時除極個別外,他們的優化目標不會是掰手指了。

          3. 需要注意的是,提倡算法多樣化,并非要求學生一定要掌握多種計算方法;也并不是要求學生要生硬地去套出多種算法。算法多樣化應是學生在探索算法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新課標中所提及的算法多樣化和優化,是指集體的多樣化,個體的優化。也就是說要求全體學生盡可能地多想出幾種不同的算法,而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想到或掌握這些算法。優化是學生個體的行為,教師不能把全班同學所有的算法都優化成一個算法,這有違新課標的精神。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5

          四則運算這個單元我用了7課時教學,目前已經基本完成教學內容。因為有一部分學生底子薄,學習接受能力不強的特點,書本上的習題基本上要集體反饋一次,所以四則運算的變式充分展開。如根據分布算式列綜合算式練習未能落實到點,三步及以上四則運算的讀法及文字題來不及展開,注重運算順序而口算和筆算訓練得不到強化。

          曾經在第4冊第一單元解決問題認識了小括號,也出現一個遞等式。當 時 老師們就議論要不要教學脫式計算。由于教材后面沒有再涉及,所以并沒有正式規范學生的書寫格式,而且綜合算式也沒要求用脫式計算。然而本冊教材對遞等式計算書寫格式依然沒有正式提出教學,但是規范書寫格式是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例1的數量關系比較簡單,列式計算都很簡單,幾乎全部的學生都能完成。所以重點指導學生用遞等式計算。學生對綜合算式不陌生,但是對脫式計算卻很陌生。要求劃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用遞等式計算(注意等號的書寫位置)例2的問題大部分學生也能獨立解決(2種算法都會出現,第7冊就接觸過)。教材把四則運算順序的教學編排在富有現實意義的情境中,溝通枯燥的四則運算順序和生動的解決問題,賦予四則運算以生命。

          列綜合算式時學生往往會按自己的計算順序改變書寫順序如:7×8=56208+56 =264 改寫 7*8+256雖然意義相同,但是用了加法交換率。是否要求按順序依次書寫成 256+7*8?

          第四課時 例4在理解題意后,學生求兩商的差的第一種解決方案很容易出現,復習例3,第2種先求差再求商,就有部分學生理解有難度。所以本課的第一重點就是讓學生體會括號內算式的意義及使用小括號解決問題是問題更加簡便的作用,了解小括號的性能。有小括號例5的讀法依然要讓學生在認識意義的基礎上去讀。

          第五課時 例4和例5排在一起內容比較緊湊,練習不夠,而小括號的出現使四則運算的難度增加了一星。所以認為必須及時鞏固。

          第六課時課時內容比較簡單:有關0的運算 通過整理分類,概括出有關0的運算特點,著重理解0不能作除數。通過搶答有0的混合得數,體會0的特殊性和趣味性。

          課堂教學習慣小結先“乘除”后“加減”就有學生固定思維一定先乘后除,先加后減,反而把同級運算順序給丟了。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6

          一、因為平等,所以互動

          一年級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上課時總有跟同學跟老師不配合的現象,我總說“××同學,請認真聽講”,“××同學,請坐好”等方式提醒他們注意,可效果總不理想。近段時間我多表揚和一些平易近人的語言,如“你真乖”,“你真聰明”,“××小朋友講得真好”等語言,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民主程度,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重要因素。教師的言行神態,都在小朋友的腦海里定位,他們也有相應的學習反映。教師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捕捉學生創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自己被老師重視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認為自己是班里重要的一分子,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了,認為要跟同學和老師好好配合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二、因為合作,所以成功

          在計算技能方面,一般的小朋友都能完成得比較出色,不需要在課堂中花更多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其實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好動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等原因,我們總是擔心他們不能很好地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往往有部分學生漫不經心地看著別人操作,聽著別人發表意見,自己卻不參與到活動中去,像一個旁觀者如何組織好一年級學生的小組交流合作是教學的重點任務。

          一年級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初級階段。一年級的學生特別喜歡童話故事,教學中我通過在改編過的故事中穿插數學學習的知識,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比較默契了。在教學中,我還采用了小組間復述故事解決問題及小組間新編故事設計新的問題兩個主要環節進行小組合作。而且通過這樣的討論,平時不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孩子也能提出問題考考小組內的同學了

          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7

          教材說明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用面積單位直接量時,體驗到這樣做很麻煩。因此教材開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較簡便的方法,以引起學生思考。

          教材采取引導學生自己試驗、探索的方法來學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在量的過程中找出長方形的面積與它邊長有什么關系,從而找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不僅有助于理解面積的含義,面積計算公式的來源,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則在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完全讓學生自己去推想。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在練習題中,注意安排讓學生實際計量的問題(如練習二十六第3、4題),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還出現少數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題目(如第12*題和思考題),但不作為共同要求,也不作為考試內容。

          教學建議

          1.這一小節可用2課時進行教學,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完成練習二十六的習題。

          2.教學長方形面積之前,可以給每個學生準備好一張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20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讓學生用擺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啟發學生同時想下面的問題:怎樣能較快地確定可以擺多少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這個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與它的邊長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面積該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礎上對三個問題逐一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參照課本說明:長5厘米,沿著長邊一排可以擺5個1平方厘米,是5平方厘米;寬3厘米,沿著寬邊可以擺3排,一共是15平方厘米。(邊說邊演示),可以看出,長方形包含的平方厘米數,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積。所以要算長方形的面積只要把長邊的厘米數和寬邊的厘米數乘起來。寫算式時要強調正確寫出面積單位平方厘米。

          3.教學例題中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可以讓學生聯系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推想出來。遇到學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數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導學生討論,這樣計算對不對,為什么不對。結合正方形圖使學生明確正方形每邊長5分米,就想到一排擺5個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擺這樣5排,所以要算5×5。

          4.關于練習二十六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做第3題時,要實際量出黑板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長和寬不是整分米,可以向學生說明量到最后不夠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就是滿5厘米的,分米數加1,不滿5厘米的舍去。確定長、寬的分米數以后,再計算黑板的面積是多少。

          第12題,要讓學生明確這道題求的是什么,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完成。

          本節的思考題,實際是求組合圖形的面積。需要先分析出涂色部分與兩個正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涂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兩個相同的圖形,而每個圖形的面積等于一個大正方形的面積減去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每個大正方形的邊長是4厘米,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從圖上可以算出是4-2=2(厘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積分別是1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從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積各是16-4=12(平方厘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應是12×2=24(平方厘米)。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8

          一、教學背景:

          《認識厘米》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一單元第一節數學課的內容,也是小學階段學習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開始。讓學生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片段:

          T:故事:有一天,小豬能能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小狗和小牛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他們想知道數學課本的寬是多少呢。他們每個人都想了辦法:小豬用小三角形來量,小兔用回形針來量,小狗用小正方形來量,小牛用一角硬幣來量,他們量得的數據都不一樣,但是他們都說自己量得結果才是正確的。

          T:小豬是這樣擺的。課件演示,你估計這邊有幾個小三角形那么長?

          T:待會兒幫助你喜歡的小動物進行測量;顒右螅(1)每人從信封中選擇1件物品去量。(2)測量前估一估,測量后與同桌交流方法和結果。

          T:為什么量的都是數學課本的寬,而量出來的數據卻是不一樣的呢?

          T:用不同的標準測量物體,結果會不同,甚至有時候會五花八門,為人們的交流帶來了不便。那該怎么辦呢?

          引出刻度尺。

          T:人們規定:從0刻度到1刻度的長度是1厘米。在刻度尺上從哪個刻度到哪個刻度也表示1厘米?

          感受1厘米。

          T:這張紙條的長度也是1厘米。

          T:出示5厘米的紙條。你們猜這根紙條有幾個1厘米那么長呢?

          師小結方法: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我們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物體的右端指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出示10厘米長的紙條。T:你猜測這根紙條有幾厘米長?

          量一量數學課本的寬大約是幾厘米。

          T:老師這有一道聰明題,想不想挑戰?

          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三、教學反思: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他們發現者、探索者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我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

          1、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激發探究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小學低年級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學要以游戲化、生活化的形式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探究的興趣。

          2、在體驗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正如法國雕塑家羅丹所說:“拙劣的藝者,常帶著別人的眼鏡!庇行У臄祵W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節課中,我注意將主動權放給學生,引導學生操作、思考、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說一說等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體驗感受,并形成1厘米的空間觀念。

          3、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有價值的”數學應與生活密切聯系,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的“做數學活動”中產生,方法的選擇也讓學生在“做數學活動”中領悟,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使學生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如:用沒有0刻度的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既要求學生會用最基本的方法量,又要求學生對刻度尺上的“幾厘米”較較深入的認識,是尋找刻度尺上“1厘米”的深入和發展。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真實生活情境中問題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過程,使學生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估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策略,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這節課,“猜測”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只要教師放開你的雙手,還孩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就會發現,孩子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創造者。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9

          聽了王教授的講座,我對人工智能時代小學數學的本質有一些感觸:隨著5G時代的發展,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對于小學生我們應該教授什么呢,這個環境看著很大,似乎和我教的一年級學生很遠,但是我們是培養社會發展的人的,如果能夠讓我們教出來的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那數學課又能貢獻什么呢。在認真的學習記錄中,我認識到了小學數學教材目前面臨的問題和未來教材改革的方向,也了解到小學生教材的概念和呈現方式。

          現在的教學模式過于重視教師的教,忽略學生的學。學生怎樣學習?怎樣思考才能學好數學?為什么上課聽懂了,不會做練習?為什么會做練習,考試不會?

          聽了王教授的講座,我對新課程又有了新的體會。

          一、轉變觀念仍是關鍵,新教材的出臺是教學改革的必然,是時代的要求,這要求廣大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注重體驗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養、編排體系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們要嚴格遵循新教材的編排體系、充分利用好課本,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抓住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新教材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廣大教師應抓住契機,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果。采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堂課到一個單元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三、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

          比如一年級學習的最簡單最基本的十進制,一直要求孩子多動手去擺一擺、畫一畫,而不是單純的掌握住計算方法。有了大量的直觀演示(小棒、計數器、小圓片)等等,自然能夠總結出適應于自己的計算方法。有了量變就會有質變,從量變到質變還需要老師從旁進行方法的指導歸納總結,用規范的數學語言進行引導,幫助孩子內化。

          總之,教材的重新修訂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用好新教材,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以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廣泛的應用提供保證,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0

          (一)強化創新管理,探究合作策略:

          教學創新重在管理創新。一年來我們樹立的教學管理思路是:開發自我、同伴互助、專家引領、整合提升。做到“抓骨干、骨干抓”責任到人、“抓大組、帶小組”人人提高。為了實現教學管理目標,我校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立足本校,抓管理、爭優質、提質量、促發展,為實現學校辦學目標而努力。

          1、抓教師隊伍建設,從轉變教育觀念入手:

          我們做到:

          (1)鼓勵教師們學習新課標理念

          我校為教師購置了大量的教學和科研書刊,并為每位教師了首都圖書館的借閱證。在學習上我校提倡教師們要:有計劃安排、有內容材料、有討論交流有記錄心得、有實踐體會、有論文總結;在學習上要做到:學---講---寫---展---評的有機結合;在提高教師學習效度上,我校給予教師在學習內容上以具體的指向:結合新課程的學習、結合科研課題研究的學習、結合學科特點的學習、結合自身特點的學習、結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等。我校教師每人都有學習心得體會本,及時記錄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體會。利用每周二校例會的前十分鐘,我們都要進行“精彩十分鐘自我展示活動”,教師們就教育教學等方面學習體會、收獲和在教學中的一些嘗試、經驗、教訓或是教育教學上最新信息和動向,即將他們的所學、所感、所悟進行展示和交流。以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資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對于教師們的學習,本學期我們加大了抽查、互查,經過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師養成了自覺學習的習慣,學校自覺學習的氛圍濃厚。學習使教師們認清了形勢,提高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使教師們的教學觀念發生了極大轉變,有效的提高了教師們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

          上學年我校充分利用學科教研大組指導作用,抓大組帶小組,開展“互動式”活動方式。語、數、科任三個大組分別進行了專題學習、音像資料的觀摩、輔導講座、專題研討、教學個案分析,學科教研活動等不同教研學習活動,如:期末我校各學科大組組織教師開展復習引路課研究活動,活動中我們提倡講課者與聽課者平等的交流和對話,問題研討已成為講座與研討活動的主要方式。

          每學期學校組織交流展示,確實學有成效,教師們對教育觀、教學觀、質量觀、人才觀、學生觀有了新的認識,對學生質量的評價有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也體現了自主性、全面性、開放性、激勵性的特點。

          (2)校長有明確的教學管理思想,帶領一班人,深入實際,重點指導以點帶面,全盤推動,效果顯著。近兩年我校注重對教師教學基本功的培訓,有計劃、分層次、重實效,積極創造條件苦練教師基本功。為爭創語文、科任兩大學科,我校教師人人參與基本功培訓,采取了大集中、小分散的培訓方式,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學科帶頭作用,以學科大組帶學科小組,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首先加強了基本功自我培訓。我校要求每位教師在學習區教師基本功考核項目及要求的基礎上,找自身弱項,訂自訓計劃,學校予以指導,加強自我培訓的針對性。其次,我們發揮學科組的優勢,形成教師基本功組訓氛圍。同伴互助會使優勢得到互補。如:語、數、科任各學科分別開展了九次以上學科專項基本功培訓。為此,我校還以學科大組的組織形式,多次進行了基本功的培訓與展示活動。在教學基本功的展示中鍛煉了技能技巧,提高了專業素養。另外,我們還積極與教研中心聯系,聘請各學科專家來校進行指導。

          (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一年來,學校為了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堅持教育面向全體、分層管理、因材施教,出現了一批全面發展的學生,也出現了許多發展有特長的學生,更可喜的是出現了后進變先進,智力得以開發的學生。

          l、學校對畢業班工作能給予高度重視,連續幾年畢業生升學率達100%。沒有出任何問題。對其它年級學生注重加強平時管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保質保量,區、學區進行語數抽測成績良好。學校能為殘疾兒章創造條件,使他們隨班就讀,教師們給他們特殊的關愛,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要與一個殘疾兒童交朋友,這項活動開展得很好,受到家長、社會的贊揚,使殘疾兒童能健康成長。

          2、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能夠認真執行課程計劃,能夠開齊、開足課題,認真執行新大綱和學科教學文件的精神,積極組織教師學習研讀,校長主任認真做輔導講座,帶頭談學習體會,安排骨干教師做引路課,把學習要求落到實處。幾年來,學校一直把教研活動做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教研活動有計劃、有內容、有組織、有效果,圍繞科研課題研如何采用恰當的學習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自學,A級課均達50%以上,合格率為100 o。

          3、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突出一點是狠抓課堂教學質量,目的是在保質量的前提下,減輕學生的過重的負擔;工作中。一直認真貫徹上級關于減負的要求,并依據學校工作實際,制定沙小“減負”措施。

          4、學校注重加強和改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定一套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管理辦法,建立了民主開放的管理模式,對教師進行全面的分層次的管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分層的管理,管理中力求體現科學性、形成性、自主性、激勵性,使其出現良好的運轉機制。校長與教學干部能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參加教研,實地考查,新自指導,校長教學干部參加教研和聽課評課的次數均超過上級領導的要求,記錄檔案能評為優秀。

          5、我校率先參與了區、市乃至中央教科所及有關科研課題的研究,研究期間,重點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建立了科研室,組織了科研小組,形成了領導干部人人帶一個課題,每位教師人人有子題,科研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效果,不僅榮獲了數篇論文獎和科研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培養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師隊伍,我校的科研課題“小學生學習策略指導的研究”第一批被區教科所認定為由學校獨立承擔的區級課題。

          6、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在教學研究中,教師們對學習策略的研究、對影響小學生學習策略的因素進行認識,并進行歸納總結。使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進行分析,梳理總結出應培養的學生學習策略,如語文學科中的預習指導策略、自主閱讀指導策略;數學學科中的復習指導策略;勞動學科中的調查研究指導策略;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課后應用知識指導策略等。創新了多種教學模式:如音樂的“在民主原則下的問題—討論—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個性化原則下的選擇—創作—表現”的教學模式、“在主體化原則下合作—互動—創新”的教學模式;體育學科的“啟發式”和“創新式”教學模式,英語學科的“五步教學法”和“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勞動學科的“六字教學法”等10余種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

          教材分析

          8加幾和7加幾的題共13道,分別在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4題里陸續教學。

         。1) 例題先擺小棒再計算,把9加幾的“湊10”策略遷移過來。由于兩個加數分別是8和7,比較接近,有些學生會把8“湊10”,也有學生會把7“湊10”。在交流中出現兩種“湊10”的方法,既教學了8加幾,也教學了7加幾,而且提升了“湊10”的水平。教材突出“怎樣想的”,讓學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數,整理計算思路,然后交流。要讓學生看清楚,8和2湊成10,應把7拆成“2”和5;7和3湊成10,應把8拆成5和“3”。

          (2)“試一試”里有兩個教學內容,一是鞏固“湊10”法,體會“湊10”的技巧是靈活、多樣的。二是引導學生從9+7=16得出7+9=16。

          從相關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種計算策略,它的特點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教材安排有三點理由: 第一,推理過程簡單,速度快,學生喜歡。第二,9加幾是進位加法第一段教學內容,學生已經掌握,是可利用的資源。第三,按9+7與7+9這樣的關系,36道進位加法可以編成20組,其中16組各2道,還有4組各1道,編組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

          在10以內加法“一圖兩式”中,學生已有“交換加號前后兩個數的位置,得數相同”的感性經驗。那時,兩道算式是并列關系,都是根據圖意寫的,F在要把兩道算式變成因果關系,才能組織起推理過程。這是教學中要注意的一點!跋胂胱鲎觥钡4題是為學生體會因果聯系,進行演繹推理而設計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加法時,掌握得比較好。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8、7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習慣。通過算法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使學生能運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8、7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2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兒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的而無私的母愛。在教學中,我除了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課文的能力外。還重視學生說的訓練和情感培養,先讓學生把課文讀熟,理解文中的重點句段所表達的含義,然后對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句段各抒己見。在課堂上,我把課堂這個大舞臺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機會吐露心聲,讓他們無拘無束的說。下面是我在上《秋天的懷念》這課時設計了以下幾種方式:

          一、畫一畫:文中使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讓學生勾畫出來,并讓學生抓住作者對母親神態、動作的描寫,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著我體會母親撫慰我的細致和體貼;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娘兒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二、說一說:文中自己最感動的句或段落讓學生各抒己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感人之處有許多,我讓學生說自己最喜歡之處。這時,有的學生說最喜歡第一自然段,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有的學生說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還有的學生說我最喜歡最后一個自然段等等。然后我把學生各自喜歡的段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說出是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使自己感動,只要他們說出來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行。

          同時,有的同學對以上同學的看法會有不同看法,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解。說出來,感染其他沒有發覺的學生。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3

          教了一年書,對自己所教成績甚不滿意。這其中有很多因素決定了這一事實,但有一點我做的絕對不到位,那就是未牢牢抓住復習階段的總結提升,這學期我決定改變,改變,改變。

          我的整體思路是首先調動學生復習熱情,然后確定復習方式,最后確保復習效果。

          為了調動學生的復習熱情,我們物理組專門申請了一面墻,一面最顯眼的墻,F在這面墻黯淡無光,但是在期中考試之后,這面墻將成為榮譽之地,因為每班的最高分以及進步最大的同學的照片將會粘貼在這里。為了激起他們的斗志,我又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他們闡述了上榜的重要性:1.在學習生涯中,如果從沒上榜一次,將會成為遺憾。2.引用“何以笙簫默”里的一句話“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顯眼的地方讓你找到了!3.專人拍照,相機是老師浙大讀書的時候買的,增加神圣感!4.家長會召開時,所有學生家長均能看見。

          有了外在學習動力,孩子們都躍躍欲試,恨不得使出全部力量用來學習,但是我還是要采取合適的復習方式,才能事半功倍。沒有人喜歡滿堂灌,所以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確定了我的復習方式。

          首先找不同層次的學生聊天,明確學生的需求以及最喜歡的復習方式,并記錄在紙上,供自己參考。然后找優秀的教師請教經驗,分析各種復習方式的利弊,確定最優復習方式的雛形。最后,查文獻,看資料,找到所選復習方式的理論支持。終于,復習方式塵埃落定—分模塊梳理所學知識,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學段知識,形成知識體系。于是我從計算題,實驗探究題,填空選擇題著手復習。計算題,學生的主要問題在于步驟不完整,公式錯亂,不帶單位。所以課堂重點變為完善計算題步驟。課堂伊始,統計計算結果正確的同學,之后統計得滿分的同學,發現會做的人多,而得滿分的寥寥無幾。而計算題分量很重,如果能掌握住,成績會提高較多。這時做錯的學生紛紛不服,但是依然有些學生不會做這道題,所以接下來的2分鐘留給學生討論這道計算題的思路,之后學生敘述思路,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正確解題步驟,然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課堂,人人練習解題步驟。預設時間到開始展示學生解題步驟,大家一起來挑刺,加深印象。當天作業則是繼續練習類似的計算題。

          針對實驗探究題,我自知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無法將所有知識串一起。所以我首先將實驗探究題分類,針對相同的實驗,找相似的題目,去掉重復的問題,把各種不同的問題整合到一道題里面。上課時,一旦遇到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問題,我們就停下來,討論,如果還是不理解,再講解,再討論。那節課我們只探討了兩道題。當時我很懊惱,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如果只求快,而忽略掉那些不太理解的同學,勢必會導致很多學生掉隊,違背了我的初衷。

          填空題和選擇題典型題目的講解,我自我主張做了一些改變,具體效果的好壞尚待商榷。由于我們處于復習階段,一般不會鉆研特別困難的題目,所以在講題之前,我會告訴學生要講解哪些題目,如果優等生覺得我所講的題目特別簡單,我單獨給他們布置任務。遇到需要優等生聽的題目,我再提醒他們要一起聽講,一個班級,兩種模式,目前尚處于試驗階段。

          經過緊張的期中考試,成績也已塵埃落定,我也從焦躁不安中擺脫出來,回過頭來看期中備考,我只想說,努力做,總會有回報。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4

          師:封閉圖形的線段必須首尾相連。

          師:大家看這兩個封閉圖形,誰的面積大呀?(黑板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看來封閉圖形也是有大小的。在數學上我們把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 面積。(板書:封閉圖形的大小 )

          師:那在封閉圖形里面積究竟指的是哪一部分呢?請兩位同學到黑板表示出來。(生上來畫。)同學們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隨意畫一個封閉的圖形,也把它的面積表示出來。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面積這個概念有這樣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物體表面的大;第二層是:封閉圖形的大小。

          (三)、實踐活動:

          1)多種策略,比較大小

          投影出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讓學生比較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

          師:你們覺得哪個圖形面積大?

          生:長方形面積大

          生:正方形面積大。

          師:看來有爭議。有什么辦法知道嗎?那現在你們就利用學具分小組來證明自己的想法吧。

          學生活動:

          ①學生拿出剪好的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附頁2中圖5)

          ②小組活動。

         、蹖W生匯報。(投影顯示活動結果,并配合課件演示幾種比較方法)

          生1:我們小組是用擺硬幣的方法,

          生2:我們小組是用數格子的方法,數出長方形的格子要比正方形要多。

          生3:我們小組是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發現長方形的面積要大一些。

          小結:比較面積的大小可以用多種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進行比較大小,在用,數格子的方法時,所用的每一個格子的大小應一樣大。

         。▽W生自己探索比較的方法,然后在小組和班級內交流自己比較的策略,如用硬幣擺、數格子、剪拼等,并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從中學到比較的方法,得到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養成辦事要想策略的好習慣。)

          2)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賱撟饕螅涸诜礁窦埳袭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诨顒铀伎迹和ㄟ^這次活動,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形狀各異。)

         、圩屛覀冇卯嫻P把圖形美化一下,選一個圖形,用藍色筆描出圖形的邊線,用紅色涂出它們的面積。展示學生作品。

          師:圖形上一周藍線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周長)周長表示圖形的哪一部分?紅色部分的大小就是這個圖形的什么?(面積)面積表示圖形的哪一部分?

         。ㄗ寣W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周長是是表示長度的。而在涂面的時候,感受面積的概念是和長度的含義是不同的。學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這畫和涂的過程中,學生的內心已經能充分感受他們的區別。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說給大家聽聽。

          師:這些都是你們的收獲,不僅知道什么是面積,還會用多種方法去比較面積的大小,其實學習數學是很有趣的,只要我們有信心、愛思考、多動手就會有更大的收獲。

          教學反思

          1、從生活導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神秘而簡潔的話語可以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從生活實物出發學生容易理解,讓學生從摸入手,感知面積。

          2、這一課不光是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面積,還要讓學生能夠對于面積與周長進行區分。這兩個定義要分清楚。明白周長是指邊線,面積是指表面的大小,也就是封閉線內所包含的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5

          兒童數學認知的基本特點:

          1、兒童數學認知的起點是他們的生活常識;

          2、兒童數學認知是一個主體性的數學活動過程。

          3。、兒童的數學認知思維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 兒童的思維要經過一個直觀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相結合的思考過程。

          4、兒童的數學認知是一個數學的“再發現”與“再創造”的過程。

          根據兒童數學認知的特點,我們在課堂中把課程內容與兒童的生活常識聯系起來,通過嘗試、探索,實現“普通常識”的“數學化”;兒童是從自己的生活常識出發,并在自己“做數學”的過程中去發現、了解、體驗和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我們在課堂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多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兒童的數學認知發展因兒童的生理、心理、環境、以及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存在較大的區別,但總體來說還是有一般的發展特征。就從兒童對概念的學習來說,兒童數學概念的發展是從以獲得并建立初級概念為主發展到逐步能理解并建立二級概念;概念的獲得從以“概念形成”為主逐漸發展到以“概念同化”為主;從認識概念的自身屬性逐步發展到理解概念間的聯系;數學概念的建立受經驗的干擾逐漸減弱;從數、形的分離發展到數、形的結合。

          兒童數學技能的發展是從依賴結構完滿的示范導向發展到依賴對內部意義的理解;從外部展開的思維發展到內部壓縮的思維;數感和符號感的逐步提高,支持著運算向靈活性、簡潔性與多樣性發展。

          兒童空間知覺能力的發展體現在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空間概念的建立逐漸從對外顯特征的把握發展到對本質特征的把握;空間透視能力是逐步增強的。

          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也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語言表述階段——理解結構階段——多極推理能力的形成階段——符號運算階段。

          世間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只要我們找到規律并加以應用,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教學亦是如此,只要找到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特點,我們的教學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反思11-10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19

        小學數學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數學的教學的反思10-30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精選11-26

        小學教學反思數學10-20

        精選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2-13

        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反思01-08

        小學數學教學反思11-06

        小學數學“數學樂園”教學反思01-0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