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三個兒子》是一篇生動感人的生活故事。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容,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三個母親對兒子不同的評價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學應該是一種“導體”,讓文本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內容,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并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朗讀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么樣夸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么樣的?”從而導入課文“這里也有三個媽媽在夸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并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本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自主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通過自讀自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和考察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其目的在于引發學生交流研討的興趣,培養學生交流研討的能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后,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本的主題進行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合作在課堂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過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自由朗讀以后,請三個小組來表演,讓大家都來體會別人是怎么讀的,自己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當然,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環節的設計值得商榷,如識字教學不夠扎實;指導朗讀時,教師的引導、點撥還不夠到位等等。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個兒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8-08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說課稿范文07-22
二年級《三個兒子》教學反思07-20
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三個好伙伴》教學反思07-06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我為你驕傲》教學反思06-27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楊樹之歌》的教學反思06-29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獅子和兔子》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