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風箏教學設計及反思
篇一:人教版《風箏》教案及其反思
《風箏》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
《風箏》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最純美的感情,魯迅的《風箏》就是在溫馨與和美中,在矛盾與沖突中展現濃濃的兄弟之情。它講述的是“我”童年時因為風箏與弟弟發生了一次無法補過的誤解和沖突,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愧疚。細讀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魯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有魯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魯迅對小兄弟身受“虐殺”卻無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點難點定為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
二、學生學情分析:
《風箏》面對的是一群成長在無憂無慮的20世紀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們認為親情就是溫柔的話語,是細心的呵護,是鼓勵與支持,是牽掛與思念;再說,這是學生進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觸魯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識準備。所以受經歷與知識積累水平所限,對這篇通過矛盾與沖突展現親情的文章要達到深層理解必然有一定難度。另外,還考慮到剛進初中的學生對難學課文學習注意力容易分散,產生學習疲勞,且按學習能力、感悟能力區分又有幾個不同的層次,所以教師必須做到兼顧全體,合理設置教學目標,靈活安排教學過程。
三、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強調和協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調發展。因而我從三方面擬定了本文的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按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積累“虐殺、苦心孤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課文,進行探
究性學習。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討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悟親情的含義,感受文中濃濃的手足之情;學習作者嚴于自省、知錯必改的情操與美德;了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學重難點
本文的重點放在對“精神虐殺”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體驗文章主旨上;將有創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為教學的難點。
3.課時安排及學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思想的深邃,選材的精巧,結構的別致,加上語言運用的高超藝術功力,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我在教學上安排兩節課的時間,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積累文中重點詞語,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提出疑難問題;第二課時多角度、有創意地探究疑難問題和理解主旨。
4.學法指導:
學生:
、俜磸妥x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圈點勾畫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并制成問題卡片。
②從網上或圖書館查閱魯迅的資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風格,制成卡片,準備交流。
、垲A習課后練習一、二,準備與同學們交流。
教師:
、僦谱鞫嗝襟w課件輔助教學,包括風箏的圖片、歌曲。
②教師應多準備一些資料,有關魯迅的文學常識及疑難問題,以便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課文。
、蹎栴}情境的設計盡可能讓每個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
四、教學用具: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及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料。
五、教學思路:
1、整體設計思想:按照總-分-總的思路安排教學步驟。
先整體感知課文,再探究一個個局部性的疑難問題,最后進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與作品對話、與學生對話、與教師對話、與作者對話,體現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變一言堂為眾言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等等。
2、教學方法的'確定:針對本篇課文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和組合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激情引趣,朗讀法感知文本,圈畫法品味重要詞句,創設問題情境法來啟迪思考;“自主質疑、合作探究、討論表演”等多種訓練手段滲透在課堂教學中。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或方法:首先,從質疑開始。這篇課文難點較多,正是探究性學習的理想教材。要讓學生預習時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先把問題統統提出來,再整理一下,有步驟地探究。
其次,引導學生聯系語境探究疑難。有些句子之所以難懂,是因為跟常情不合,但是聯系語境便能解讀。最后,設置一個典型環節——合作表演。這篇課文思想深刻,主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理解主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還創設了一個與作品中與人物對話的活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
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電
腦課件展示,有聲有形,引發學生對放風箏的美好感受的回憶。
。2)互談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談兒時放風箏或玩其它游戲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課:風箏或其它游戲帶給你們以無盡的夢想和快樂,如果有人剝奪你游戲的權利,你會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們學習的《風箏》,就是作者回憶自己和弟弟小時候圍繞風箏發生的誤解與沖突。那么,就先讓我們走近文壇巨匠魯迅先生的兄弟之間,來了解一段關于風箏的故事吧。(投影課題并出示目標:見課件)
。4)了解魯迅及作品:課件展示魯迅生平、作品;學生自由朗讀,并對照卡片做筆記。
(二)整體感知,朗讀思考。
。1)檢查預習,訂正字詞。(見課件)
。2)聽讀課文并感知(課件展示,課文配樂配圖朗讀。)
【課件顯示問題:】 a.這篇課文回憶的是什么事情?請你概述一下。 b.聽讀課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ǹ蓮摹拔摇钡慕嵌,也可從小兄弟的角度談。)
學生討論回答,學生間相互評論、補充。 (教師可針對學生不
篇二:《風箏》教學設計及反思
《風箏》教學設計
北白象鎮第七小學 陳碎達 課時目標:
1、師生共讀第1-3自然段,緊抓做風箏、放風箏,聚焦“快活”;
2、認識總起句,了解總起句的作用和運用方法,并試著寫一寫。 課時難點:
聚焦“最快樂”與“快活”,關于總起句定基調的問題解決。 課時過程:
一、 導入
1、
2、 板書課題,讀課題(風箏) 明確朗讀任務,美讀課文,感受文中孩子們的心情(快樂)
二、讀文習文
。ㄒ唬 聚焦“最大的快樂”
總起句 朗讀指導
1、讀第一段,指名讀(賈平凹回憶美好童年,提示朗讀要舒緩)再讀強調“最大的快樂”,請生再讀,生齊讀
2、這段文字雖然很短,卻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時什么?
3、板書:做風箏、放風箏生齊讀
。ǘ┚劢埂翱旎睢
1、 生自由讀,尋找課文中第二、三自然段中,體現孩子們快樂的語句,畫出讀讀。
2、
交流反饋:反饋、再讀, 第二自然段:
精心
什么都不像,卻依然快活(板書),把它叫做“幸福鳥”。
憧憬和希望
第三自然段:
放風箏 動作 (喚起孩子們放風箏的生活體驗)
快活(板書)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突顯羨慕)
三、寫法提取
1、出示: 第一段 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第二段做風箏 快活
第三段放風箏 快活
第二段與第三段相加就是第一段發現認識總起句,介紹總起句作用
2、重點指導,除了事的總起,還有感情基調的鋪墊
四、語用練筆
1、
2、
3、 出示兩段課余游戲片段,要求給段落加總起段; 反饋展示 小結
五、拓展練習:自己選擇一種心情基調,選擇事件用總起段的方式寫片段。
最喜歡 最害怕 最傷心
《風箏》教后反思
《風箏》是現代作家賈平凹的作品,主要描繪“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筆調親切、溫馨、自然。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找風箏時的傷心。情感描寫細膩,是本文的一大重點。
全員賽課開始后,我算了下時間,剛好教到《風箏》,于是我就選擇了這篇文章。拿到文本反復誦讀,考慮許久卻不知道該教教什么。最后想想大家都講語用,那就上點與語用有關的內容吧。
教材中“選文”的基本定位學習例文,并不在于學習例文本身,而是在于學習那些“共通的法則”和“共同的樣式”。某一篇例文到底“例”的是什么“共通的法則”“共同的樣式”,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規定的某一個方面,其他的方面則不必兼顧。于是,我選擇了總起句(段)認識與教學。希望通過讀寫結合,達到一課一得的目標。
我內心的期望值很高,實際操作卻并不一定理想,希望學生有所得就好。最后上完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學生在寫秋景的文章中都熟練的使用了總起句(段),確實讓人感到欣喜。
當然,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就撿緊要的說一說吧。1、朗讀指導問題,本堂課的朗讀指導,我著重抓兩處,先是整抓輕緩柔美,其次是情感基調快活。但課堂朗讀指導中,對個別重點詞句的引導和追問顯得有些浮于表面,并未真正打開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對快活的體驗不夠到位。2、課堂練筆問題,練筆時,要求不夠明確,巡視發現部分學生無法完成課堂練筆或出現錯誤。
篇三:風箏教案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第二課時
一、導入喚起情感
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我們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風箏。你能介紹你是怎么放的嗎?風箏飛得高嗎?玩的開心嗎?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課《風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邊讀邊想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三、讀中感悟
1.默讀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組交流:將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為“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ㄒ唬└形蜃鲲L箏的樂趣。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根據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
2.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1)“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想一想:我們會憧憬什么?(憧憬快樂,憧憬幸福,憧憬未來??)
。2)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1)激趣:課文當中的幾個小伙伴做風箏時很快樂,誰能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呢?
。2)練習朗讀。
。ǘ└形蚍棚L箏的樂趣
1.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兩個詞語描寫了風箏剛剛起飛和已經飛到空中時的優美樣子。找到后把這兩個詞語多讀幾遍。課文中描寫放風箏快樂的句子特別好聽,找一找讀一讀
2.指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3、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三) 體會找風箏的心情
1、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小組交流討論后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3、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請讀讀5、6、7、8自然段。
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4、展開想象:他們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ㄋ模┮宰x代講朗讀全文。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這節課我能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本節課存在的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的學生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小組學習時交流的時間空間都太少,那些不善表達的學生發言太少。
3.指導朗讀少。
【小學語文風箏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風箏》教學反思12-31
高中語文《風箏》的教學反思10-29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風箏》教學反思06-03
小學《風箏》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27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12-11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