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總結!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范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范文【1】
1、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
這節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上,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確兩個分數相加,一定要分數單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訴學生,異分母分數相加,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于是他們通過操作,把兩個分數重新平均分,使他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再相加。上述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在進行合作,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的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這一知識點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而且,在整個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2、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課標中不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感受、體驗”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可見新課標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探究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特定的數學活動過程,作為一個活動過程,那就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的性質,獲得一些經驗。
3、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情境貫穿整堂課。
好的課題導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導入的藝術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課的一開始,引出學生很熟悉的過生日的話題,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讓學生說說分蛋糕的`方案,并在猜想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然后,用圓紙片代替蛋糕,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從實踐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最后,提出課外延伸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幾種分蛋糕的方案,哪種是可行的,哪種是不可行的?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范文【2】
一、計算教學必須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或多或少多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或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激活,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搭橋?是每一位數學教師上課時要考慮的。《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明確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主動建構的過程。”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學生已在三年級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學期也剛學分數的通分。這些都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何將學生的這些知識經驗激活,為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服務,做好鋪墊呢?我是這樣考慮的.:1、學習新知之前,有必要復習一下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為避免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之前給學生造成暗示,把異分母建行通分這一感覺,在學習新知之前,沒有必要復習通分知識。所以,在上課開始,我就出示了幾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式,讓學生口算,并讓學生小結其方法,以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接著,通過創設情境引出:1/2+1/4 、1/2-1/4,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題與剛才口算得幾道題有什么不同?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1/2+1/4、1/2-1/4”與剛才口算題的區別在于:分母不同。這時,我再揭示:分母不同的分數該怎樣計算呢?這樣,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產生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不僅是轉變學生數學學習方式的需要,也是學生發現算理,理解算理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中,計算教學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再到學生練。學生的學習只有被動的聽與練習為主的方式。這種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不僅窒息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泯滅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動手操作、自足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學習數學重要方式。”所以,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等多種方式,親身經歷探究發現,從而體驗感悟算理。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理解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是老師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再強化練習;還是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發現、歸納感悟算理。也許第一種方法,學生也可以明白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不會很深刻、透徹,尤其是一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就會死記硬背算法。這樣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情感的培養。所以,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異分母分數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數?這里,我先讓學生猜測1/2+1/4=?,然后,通過這紙驗證,學生通過折紙發現:同樣大小的兩張紙,1/2部分就相當于1/4,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們分的份數相同的情況下才能相加。接著,我又出現1/2+1/3 讓學生再次折紙探究。最后,從探究過程中,歸納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經歷這樣的探索與感悟,對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當然,由于課前對學生操作能力估計不足,加之在教學中本人對一些教學細節處理欠妥,這里花費了太多時間,這也需要自己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注意,改進,不斷學習,不斷提高。
三、計算教學更需要給予學生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機會和空間。新的課改提倡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讓位于學生,要張揚學生的個性,要體現算法多樣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忠不僅要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而且要注意給學生提供更多地展現與交流的實踐與空間。在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中,我不僅讓學生先估一估1/2+1/4=?,而且學生動手折紙后還讓她們把自己得折法上臺展示并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學1/2+/1/3 時,我則讓學生小組商量該怎樣折紙,折后又在他們在全班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中,學生展示了許多我意料不到的折法,這令我感到十分驚喜!看來,我們老師的確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與才能。當然,我也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的展示與交流更加有效?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08-08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6-06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2篇08-08
小學數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反思07-09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08-08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說課稿范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