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1
一、區別記憶
文言文和現代文是“源”和“流”的關系。二者之間有不少類似之處,這是它們的共性;同時又是相互區別的,彼此之間也有不少不同之處,這是它們的個性。我們利用其共性讓學生聯想對比,利用其個性讓學生分析辨別的時候,首先把古今差異較大的字、音、詞義、句式歸納集中,列出“部分字、音、詞義、句式古今對照表”,讓學生通過辨別特征進行對比記憶。但是學生記憶難點并不僅僅在于知識的迥異處,而更重要的還在于知識的微殊處。因為差別迥異的.知識,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和興趣,而好奇和興趣又恰恰是記憶的直接動機,同時差別迥異的知識在學生大腦中儲存的信息不易混淆,容易保持,往往記憶效率較高。而那些區別不大、差異微殊的知識卻容易混淆,不易記憶,所以常常應作為重點。
二、理解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理解了的知識,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有關暫時神經聯系是廣泛的、系統的,因而印象深、記得牢。如果理解是系統的理解,那么記憶也就是系統的記憶,而系統的記憶有檢索作用,隨用隨取,得心應手。對多疑的詩詞,我們就是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實際歸納,從而使紛繁的詞義變得簡單而又系統。
三、規律記憶
記憶的重要機能是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就是規律,所以規律的東西容易記憶。文言文的規律很多,有時我們把一些現成的規律,如古文的通假規律、活用實詞“破讀”的規律等直接教給學生,用規律去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而多數的時候,則是把一些有關的知識分別集中,讓學生反復感知、思考、體驗,自己摸索和總結規律。因為是學生經過親身的、緊張的思想勞動得來的,所以它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種興趣比起由于“游戲因素”而產生的興趣,更穩定、更自覺,所以學得快、記得牢。
四、分類記憶
分類記憶,常?梢蕴岣呱窠浥d奮性,易于鞏固聯系,因而記憶效率高。在分類記憶時,我們特別強調學生要各種器官同時并用,增加獲得知識的“來路”,無論記哪類知識,我們都要求學生做到“眼、耳、口、手、腦”協同活動。從“聽覺”得來的知識,不如從“視覺”得來的清晰、準確,而從“視覺”得到的知識又不如通過各種器官“感覺”而來的扎實、持久。因多種器官同時接受知識,在大腦皮層上留下很多“同一意義”的暫時神經聯系痕跡,即使某一痕跡淡薄了,還有其他痕跡存在。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2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對于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文言文,達到大綱的要求確實是語文教師所要深思的問題。七年級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就像剛剛接觸一門外語一樣陌生而又好奇。因此,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心理上消除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告訴他們文言文并不可怕、并不難學,只要掌握一些方法,多積累、多理解即可。
一、教學對象的反思
。ㄒ唬┫r重質
古文復習教學針對的是七年級學生,只真正接觸了一個學期文言文的學生,對于這樣一個特別的群體,教師雖然不能夠再像平時教學古文那樣做通篇詳細講解,但也要注重在熟悉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對一些文言知識進行系統地梳理和整理,掌握規律總結方法。應注重精益求精,教師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重點內容的復習,使學生有更多的課余時間去自我消化以及鞏固。除了畫重點詞語解釋,還要挑出較難翻譯的句子詳細講解翻譯方法,以及結合作品思想做必要的補充拓展延伸。
。ǘ┯|類旁通,點到即止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初步積累了一些文言詞匯,對于一般古文的字詞意思都會有所了解,但是否會靈活運用這就要教師給與他們一定的指引。比如:在復習《三峽》一課中,我就把“沿溯阻絕”中的“絕”字,“絕巘多生怪柏”中的“絕”字,“哀轉久絕”中的“絕”字,特別地提出來,在對比記憶中好讓學生能夠印象深刻,這樣來激起他們對文言詞匯積累分類的興趣,從而學會觸類旁通,做到舉一反三。特別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語文教師更加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主觀性的題目教師只要點到即止,其他的就讓他們暢所欲言,不敢課堂發言的話就布置為書面作業,你會發現他們的作業中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很多與眾不同的見解,許多是智慧的火花。
二、教育者的自我反思
(一)吃透課本,鉆研大綱,有的放矢
復習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提升,特別對于初學文言的學生來說抓住重點更是舉足輕重。作為一名經驗尚淺的語文老師來說,我覺得在復習教學中就更加要做到依綱扣本,所以復習課往往要比平時的教學課要花更多的精力去準備,務求做到有的放矢。古文講究的就是文言詞匯的積累和語言領悟,所以教師要時時刻刻看好形勢根據學生的情況,有目標性的布置作業鞏固練習,輔導學生解決難題。在開學初就要求學生規范文言文翻譯的三行格式,學習的三步驟,注重提醒學生文言詞匯積累的重要性。如此一來,學生學習古文就能有章可循,主次分明,慢慢地從收獲中提取到學習古文的樂趣。
(二)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式
古文教學向來在教學中是有名的枯燥乏味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加要盡力打破這一僵局。“直觀式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再受學生歡迎,他們希望的是能夠有自我發言的空間,新課標也提倡教學應以學生為主,一切以學生為本。所以,如果發現學生近段時間學習效果不太好,那就有必要找學生談談,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情況,給與個別的輔導。在課堂組織方面也多從學生方面考慮,設身處地的想到他們應該更喜歡哪一種組織形式,更適合哪一種復習方式,從而在復習過程中不段的變換教學方式,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有時候還應該和學生來個談心課,讓他們把心中的不快一吐為快,正所謂“理解拉近距離”,復習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情,更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配合,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
(三)提高自身語文素養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3
分析這種文言文教學現狀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初中屬九年制義務教育,也受學生年齡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較低。初中語文教學大部分要求是低難度的,是簡單知識型的,沒有稍高難度的知識要求,能力型的更少。雖然考試分數較高,但科學的學習方法未充分養成,應有的能力沒有完全培養出來。加之《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表示“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這樣初中教師認為不考的就可以少教,甚至不教,造成升入高中后的學生文言文的學習困難重重。學生連最基本的主、謂、賓、定、補、狀都一團亂麻,文言文的句法、詞法更是茫然不知所云,造成了前后不銜接的局面。
升入高中后,部分學生仍然延續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思維定勢,過多地依賴教師,掌握知識以機械記憶為主。從而造成高中生文言文學習困難重重,面對這樣的問題,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
一、研究初高中差異
語文教師要研究初高中文言文教育目標的差異,完成由初中目標向高中目標的轉向、過渡!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查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薄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課程目標(閱讀與鑒賞)”中提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二、掌握學生情況
注重對學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條件。語文教師有必要了解高一新生的語文學習現狀和語文學習達到的程度。教師可以采用問卷和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文言文學習方面所達到的`水平和存在的問題,便于在下一步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讓學生理解學習文言文的意義
1、拓展語言能力
通過學習文言文,拓展現代漢語知識與能力。文言文是漢語言的“文物”,是我們民族語言的根基,是掌握和運用現代漢語的支點,也是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起點。現代漢語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僅僅掌握現代漢語,并不能保證我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更高的語言能力應該是融會古今的。而識讀文言文的能力是漢語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割裂了古代漢語,則我們的語言能力是不全面的。
2、繼承傳統文化
學習文言文,提高識讀文言的能力是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必然過程。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這些文化的載體是通過文言文來完成的。如果不能識讀文言文,則必然失去了了解這些文化的依托。反之,如果我們的文言能力水平高,則會在傳承中國文化,弘揚中國文化精神方面減少許多障礙。
3、提升古文閱讀水平
學習文言文,是我們在彌補過去語言學習的不足。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對于傳統文化并不很在意,傳統文化面臨被削弱的危險。而要保證中國文化的傳承,我們需要更多的人能讀懂文言文,需要更多的人具備識讀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我們從高中階段起認真學習積累文言基礎知識,提高識讀文言文的能力。
四、改進文言文教學模式
1、教師層面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如何讓學生順利地完成知識的銜接,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責任重大。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盡快讓學生了解高中文言文的相關知識體系,掌握高中文言文學習的方法。不管是初中語文教師,還是高中語文教師都應強化自覺銜接的意識,應該精心研究整個中學階段的課程標準、考綱和教材,不能各自為政,閉門造車,老死不相往來。高中語文教師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經常走進初中課堂,進行聽課交流。教學實踐上,初中教師應盡量提高標準,適當進行一些高中知識的拓展,高中教師則應放低起點,在教學內容的安排、課堂結構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等方面都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找準銜接點,尋求最佳途徑,盡量回扣初中知識,喚醒學生記憶,讓學生溫故知新,共同消除學生文言文知識的斷層。
2、學生層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確立學習文言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漸培養興趣,調整學習方法,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轉變思維方式。不能再簡單地停留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不能一味地接受灌輸。在高中起始階段,應該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借助工具書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做好課文的預習工作,還要善于在教師的指導下,梳理各知識點,將初中階段所學的文言文按照虛詞、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類型進行系統的歸納整理,讓已學的文言文內容與高中文言文知識點和諧銜接,有效地進行知識的積累,以求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此外,絕對不能將目光僅僅局限在課內,應該擴大閱讀面,有能力的話,應該多閱讀《史記》《資治通鑒》《古文觀止》等課外讀物,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知識,享受知識銜接的樂趣。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4
一、重誦讀而輕理解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文言文的教學,我們一貫強調要多讀多背。誠然,多讀多背并沒有錯,但卻很容易導致過分強調誦讀而忽視了對文章詞句和整個內容的理解。有的教師在講課前要求學生將課文讀熟并背誦下來,講完課后強調最多的還是叫學生多讀多背,仿佛只有多讀多背就能真正掌握課文。在教師的潛意識里似乎有這樣一個觀點:即使學生理解不了,只要讀熟、背誦下來,時間久了自然就理解了。而學生呢,卻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內容,甚至連注釋也懶得看。殊不知正是這種觀點作祟,使得學生背課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強記住,錯別字也很多。如將“則弛然而臥”的“弛”字寫成“馳”,將“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寫成“此系貞良死節之臣”等,這些皆因不理解意思而造成。
鑒于此,教師應正確地處理好誦讀與理解的關系,二者應該并重,對于難以理解的字詞句應重點講解,反復練習,要讓學生養成看課文注釋的習慣,要引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背誦,并及時檢查背誦的效果。
二、重講解而輕自學
就常規課堂而言,現今的文言文教學的`大眾化模式依然是“串講+翻譯+處理課后練習”。老師之間流行的口頭禪是“文言文要串講”“文言文要字字落實”。“字字”當然包括課文每一個句子的實詞和虛詞。我要問:字字落實有必要嗎?在我看來,字字落實不必要。比如,那些生僻字往往只在一篇文言文中出現,即使不懂它,也不妨礙我們讀其它古文。講得多,并沒有實效,也無必要。至于常用詞的常用意義,確實要下功夫落實的。正如王力先生所言,常用詞的常用意義“我們差不多在任何一部古書中都和它們接觸,如果不徹底了解它們,不但這篇文章讀不懂,其它文章也懂不了,甚至完全陷入誤解”“掌握常用詞的常用意義,這是一種以簡馭繁的方法”。王力先生的這個看法與呂叔湘先生在《關于語文教學的兩點基本認識》一文中所談到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說:“什么是文言文的基本訓練呢?首先是講求字義,特別要留意的是與習見的意義相近而意義不同的意義!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5
一、研究背景
1、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偏重于教師的“教”,對于學生的“學”,特別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性學習”明顯地忽視了,理念的錯位導致了學生語文自讀、自學能力的低下,導致了“高分低能”現象的產生。針對這一現狀我們提出了“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課題。
2、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文言文閱讀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難度相當大,尤其從初中到高中,跨越性很大,學生普遍反映難以適應,教師也普遍感到難以入手,文言文閱讀教學難以進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瞄準“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研究性學習”展開教學研究,試圖打破僵局,有所突破。
3、語文學科性質也呼喚人文素養的培養,要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從人類歷史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積極的取向去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在交往中學習捕捉、篩選、加工和再生信息。因此,本課題的研究也是時代的要求。
二、研究依據
1、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認為:知識屬于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并得到檢驗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識”更象動詞,即1一種“探究的活動”。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因此,學生學習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
2、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其中很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研究性學習”!伴喿x教學研究性學習”應該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它要求學習者通過閱讀研究的實踐,從閱讀對象中自主選擇主題并對主題進行主動探究,總結歸納適合于自身特點的閱讀方法。
3、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增加了“促進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的要求,主張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并建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出了課題學習、專題研究等研究性學習策略,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自主學習的水平,增強發展性能力,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4、素質教育也要求把教學活動的重點聚焦到學生的“學”上,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學會關心”、“學會生存”。
三、研究內容及目標
1、嘗試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拋棄以往字、詞、句、章的程式,消除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恐懼感,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
2、找到突破口(例如文言句式等),重點研究,尋求突破,使學生閱讀水平得到實質性提高,使文言文閱讀教學水平整體上一個臺階。
3、注重學生的閱讀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
四、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歸納發現法、內容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實踐,在掌握文言文閱讀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各人形成符合自身特點且行之有效的個性化閱讀方法。
五、研究過程
一、通常學生學習文言文,尤其在初中階段,都是在疏通了字、詞及難解的句子的基礎上,再理解文意。一般意義上來說,這也符合閱讀的一般規律。然而,進入高中以后,教材所選的文言文篇幅變長,涉及的內容復雜,有些教材是從先秦散文開始的,離現在年代比較久遠,閱讀理解的難度陡然增加:許多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都很獨特,更有不少特殊的文言句式。這種現狀使學生一下子很難適應,普遍反映文言文閱讀很困難。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就失去了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即使有部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教材上的文言文勉強過了關,但遇到課外文言文閱讀,馬上又犯愁了,離開文言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尚有很大一段距離。文言文閱讀成了高中學生學好語文的攔路虎。長此以往,容易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在學生心理上造成障礙:很多學生對閱讀文言文徹底失去信心,遇到文言文閱讀的練習,還沒動手做,已經在心理上暗示自己:我不行。因此,如何調試學生的心理,幫助學生走好這第一步,闖過這一難關,成了“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研究性學習”必須做好的先期工作的重心。在這一階段,我們調整教學思路,做了這樣幾步工作:
首先,鼓勵學生自學。指導學生在課前充分利用課本注釋和工具書,自己讀課文,但不提出硬性的要求,對課文的理解能達到怎樣的程度視各人的情況而定。
其次,著眼整體理解。忽略難解的字、詞、句,鼓勵學生從整篇課文的主體事件、主要情節、主要人物活動、人物的主要思想等角度各自來闡述,相互印證,相互補充,整體把握。
第三,強調誦讀。有了整體把握的基礎,再來讀文章。讀錯的詞,讀破的句讀,由學生來發現,并提出改正意見。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闡明為何要這樣讀的依據,將自己的思維過程主動呈現出來,共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的字、詞、句的含義就自然而然地被學生理解,不少難點迎刃而解。
第四,練習反饋。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編制練習,一方面鞏固學習所得,另一方面檢測效果。練習題適當控制難度,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成就感:離開老師的串講,我們通過自己的閱讀討論,也可以讀懂文言文,效果還不錯。
第五,及時指導。最后,教師才作為閱讀教學的一份子直接介入,對學生在閱讀文言文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疑難問題給予解答,在師生的面對面交流中達成教學目標。
經過這一個階段的努力,達到了消除學生閱讀文言文的心理障礙的目的,學生基本上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
二、學生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慢慢地暴露出一些共性的問題,例如對詞類的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等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難。這時就需要集中力量展開攻堅戰。在這一階段,我們也嘗試了各種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兩個:
1、歸納發現法
首先,由教師將相關的文言現象(如詞類活用、文言句式等)歸類整理,然后將原始的材料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歸納、總結,發現其中的規律。接著,教師提供相關的辨析異同的練習,鞏固對某一文言現象的理解。有了如此充分的醞釀,然后徹底放開手腳,鼓勵學生深入到所有教材中的文言文中去(包括已學過的和未學過的),把相關的文言現象找出來,逐個作出分析。經過幾個輪回,諸如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裝句式等文言現象,學生基本能獨立作出分析和判斷。
2、比較研究法
5學生閱讀文言文出現障礙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古漢語和現代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存在的差別,比較兩者的差異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倒裝句式,之所以稱之謂“倒裝”,其實就是站在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角度上,將古漢語與之相比較而言的。那么,就遵循這條思路,讓學生通過比較來認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進行比較的過程中,我們還進行了逆向的嘗試,比如在學習“介賓狀語后置”這一句式的時候,我們讓學生試著想象現代漢語中的一些句子由古漢語來表述該怎樣說。如“我在食堂吃飯”,學生馬上就有人說:吾食于食堂。如此一來,對于這種倒裝結構,學生便有了深刻的認識。
同時,我們還引導學生嘗試將倒裝句式與英語中的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進行比較,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其實,在整個教學研究實踐的過程中,各種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交叉綜合使用的。例如運用比較研究法就不能單純是比較,還需要進行及時的總結歸納,如“賓語前置”的句式,就歸納了三種情況:
、俜穸ň渲,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谝蓡柧渲,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③用“之”、“是”作提賓的標志,將賓語提前。
研究方法的運用也不能是由教師指定的,而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選擇的,因為閱讀的主體歸根到底還是學生。
三、經過以上兩個階段的努力,學生已經初步適應了高中階段文
6言文閱讀的要求,掌握了文言文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儲備了獨立閱讀淺顯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如何在已經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趁熱打鐵,拓展延伸,提升學生文言文閱讀的層次,成為本階段工作重心。圍繞這一重心,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科學預見
我們通過與學生座談,了解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上的需求,明確本階段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上需要獲得那些幫助;我們通過分層檢測,準確把握學生在文言文閱讀上存在的差異;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剖析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所在,掌握大體方向。
在此基礎上,我們進行研究分析:
①、對下階段拓展延伸的方向作了預見性規劃;
、、對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可能達到的水平作出的預見性判斷,確定目標;
、、對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作出充分的估計,制訂相應的對策。
2、確定研究課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的進行引導,激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熱情。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達到的教學效果,指導學生發現有價值的研究對象,自主確定研究課題,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
3、開展課題研究
本階段,我們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方法指導,側重于幫助學生拓展思路。借助圖書、網絡等資源,查閱有關資料,“知人論世”,展開研究。同時尊重現代學生具備的思維活躍、信息渠道寬等方面的優勢,鼓勵學生多方搜集資料。
。2)、加強合作,著眼于培養團隊精神。通過分組等方式,鼓勵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等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
(3)、呈現成果,強調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和方法。組織學生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要求不僅僅出示研究的結果,更要突出研究的過程和方法。
(4)、科學評價,落腳于診斷、激勵和發展的功能。利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參與,從學生的發展實際出發,肯定成績,總結經驗,激發進一步研究的熱情。
六、階段性成果
1、真正意義上消除學生閱讀文言文的心理障礙,激活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積極因素。
2、部分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古代的文學、古代的各種專門著作中蘊涵的歷史文化等表現出強烈的向往。
3、培養學生多方搜集資料、獨立思考、互相協作解決問題的精神,也提高了學生進行創新思維,主動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水平。
4、教學相長。這項研究也促使我們教師進行探究,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深刻反思,并根據教學實際不斷修正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6
《出師表》這篇文章字字珠璣,句句真情,文中諸葛亮的忠心可鑒,被贊為“世間一表真名世,千百誰堪伯仲間”。文章如此優美,我要求學生不但會背課文,字詞和翻譯都要求背,而且每個學生都要求與我背誦。學生與我背誦時,結果有很多學生讀字認半邊,如“諏”讀“取”,“陟”讀“涉”,由于課文長,字詞多,學生的正確率不高。事后我想,這讀錯音的原因到底何在?是學生沒有養成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的好習慣,還是我的字詞教學不到位?字詞解釋為什么錯誤率這么高?我捫心自問,文言教學中,只是領學生讀課文,注意句讀,字詞教學只是字字落實,我講,學生記和背誦。而導致我對文言字詞教學采取這種教學方法的原因是“中考”這根指揮棒,因為在我市的中考中,文言字詞只考常用字的解釋,讀音不在考查范圍內。文言字詞教學應不應該重視?是否只要求背就可以?字詞是磚瓦,而文章是一座房子,學生沒有足夠的磚瓦,又如何能砌成房子?現在的《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7—9年級第四階段學生對文言文閱讀能力要求:“能閱讀淺易文言文!比绻难宰衷~都不了解又怎能閱讀淺易文言文呢?因此,文言字詞教學不可忽視,但不能一個“背”字就了得。那么在文言文中如何加強字詞教學?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預習中以學生主動參與為主
字詞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本。我們可以在預習時將字詞的正字正音作為重點解決的問題。我們教給學生預習課文時,可采用圈一圈,讀一讀,辨一辨,釋一釋的方法,借助于手中的工具書,查查字的讀音,看一看它的詞義,自己再找一些形似字加以辨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知道哪些是生字,再通過手中的工具書解決生字詞,這樣學生自己不但做到了從實際情況出發,而且還養成了利用手中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的能力,時刻讓他們記住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二、教學過程中,教師加強常用字詞教學
教師的教學千萬不可只圍繞考試這根指揮棒,你考什么,我教什么,我們的教學應以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為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為核心,以學生、文本為本,而字詞的掌握,詞匯量的豐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加強字詞教學,當然,我們在進行字詞教學的時候,必須把握對字詞分層次要求的原則,即常見常用的,務必重錘敲打,時時提醒,偶爾出現使用的字詞則不必強化,不必要求每個學生都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常用字詞強化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形似辨析。中國漢字構字中,有95%以上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形部來了解詞,通過聲部來掌握讀音。同一個形部的意思,大致相似,如“讠”部與言語有關,“貝”部與錢財有關,等等,依據聲部我們也可以掌握讀音,但應該注意同一個聲部讀音完全相同,它可能只是讀音相似,這一點學生一定要區分清楚。還可以根據漢字的表意特征,在文言字詞教學中適當作點形訓。讓學生從了解詞義的由來中提高認知的興趣,求得加深印象的效果。如“比”字。其字形為兩個人緊挨著并列。學生一看便能猜出“靠近,并列”的意思。而“比較”這個義項,是后來從中引申出來的。掌握了這些,學生在讀到“天涯若比鄰”與“其兩膝相比者”語句時,就不會犯以今論古的錯誤了!凹础薄ⅰ凹取被煜趯W生中是個常見的問題,若從字源上解決就比較徹底。甲骨文中“即”的字形左邊是一個“豆”,上面堆滿了食物、右邊一個人跪著、面對食物,是行將就食的形象,從而表示“靠近”等意思。而“既”字左邊相同,右邊的那個人雖然也跪著,但頭已向后扭去,表示就餐已完,由此可以看出“已經”的意思。作了這樣的分析后,學生一般就不會弄錯了。
二是歸納整理。同一個文言詞語,意思不是完全相同,我們通過強化后,可以增加學生的用詞量,可以通過歸納整理法、知識聯想等方法,一讓學生強化詞匯,二可以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對照比較法可以拓寬學生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去獲得準確的知識,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或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如對照歸納法,可以采用一詞多義、一詞一義、多詞一義字詞,進行歸納整理。如《桃花源記》中,我采取了一詞多義、多詞一義、一詞一義等歸納整理法,加強學生的常用詞的識記:
一詞多義歸納整理:
上面的歸納法僅是在同一課中進行的,我們還可以就一個字將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如《趙普》這篇課文中“以”的用法只有兩種,一是作介詞用“拿”,二是相當于連詞“而”,我課后布置學生將你所學過的“以”的用法進行歸納,并舉實例,學生歸納整理為:
1:憑、靠,例:何以戰;
2:來,用來:以先帝遺德;
3:因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4:以致,以傷先帝之明,5:通“已”已經:因以怪之矣。
這種常用詞歸納整理,是對文言文本的“二度開發”,將會使學生在獲得文言積累的同時,真切地感覺到進行歸納整理的必要性,從而有可能將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的這種方法自覺地推廣到平時的閱讀與學習過程中去,真正形成遷移的能力。
三、溫故知新
虛詞也好,實詞也好,許多學生通常學了后面,忘了前面。講新課時,我總是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舊課已學過的知識,以舊知識帶新知識,加強知識的連貫性。這樣,講過的課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給學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學生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收到了顯著的學習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詞尾,即附在描寫聲容情態的詞語后面,作構詞的輔助成分,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的樣子”。我講到《醉翁亭記》中的“翼然”,聯系到《黔之驢》中的“龐然”、《愚公移山》中的“雜然”、《捕蛇者說》中的“汪然”;這樣,學生對“然”作詞尾就掌握得比較牢固了。又如,我講到《論語八則》中的“學不可以已乎”時,讓學生溫習了《曹劌論戰》中的“可以一戰”、《捕蛇者說》中的“可以已大風”,從而使學生明確“可以”是兩個詞,其中的“可”相當于能愿動詞“能夠”,“以”相當于介詞“把、拿、用、憑”等,和現代漢語中的“可以”截然不同。總之,前前后后,反反復復,同學們對文言文的感性知識越學越具體,對詞匯的積累越學越豐富,越學越實在,因而越學越深刻,越學越有興趣。
四、在教學評價中注意考查文言字詞方式
我們在教學評價過程中,不能只顧考查學生這一課的常用詞掌握的程度,如何來對學生進行量化和客觀化的評價,更應注意重在學習文言詞語的過程中學生的方法掌握多少,學生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多大,要更加注重形成性評價。另外,還要對學生考查結果進行分析,客觀地描述學生在學習文言詞語的進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議。對學生一點微小的進步,哪怕是一次大膽的舉手,一次小的知識遷移,都應以鼓勵和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如我在教《桃花源記》時,講到“漁人甚異之”時,對于“異”這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我請學生舉類似用法的例子,學生舉了《小石潭記》中的“心樂之”的“樂”,閱讀課外文言文;如閱讀“被衣”時,學生能知道“被”是通假字,因為“被堅執銳”中的“被”通“披”,我給予了很大的鼓勵,結果調動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學評價的方式很重要。
【高中文言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反思(通用16篇)03-22
高中教學反思01-16
初中文言文教學反思06-15
初中文言文教學反思精選06-14
物理教學高中教學反思01-05
物理高中教學反思01-06
(優)高中教學反思07-02
高中教學反思范文09-28
高中教學反思【集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