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品】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
動能定理是一條適用范圍很廣的物理定理,但教材在推導這一定理時,由一個恒力做功使物體的動能變化,得出力在一個過程中所作的功等于物體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然后逐步擴展到幾個力做功和變力做功以及曲線運動的情況。這個梯度很大,為了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動能定理,我設置了一些具體的問題,逐步深入地進行研究,讓學生尋找物體動能的變化與哪些力做功相對應,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的準確的理解動能定理的含義。
探究式教學是實現物理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徑。因此,本節課我在教學設計時從動能的概念入手就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在探究中提出問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在操作上本節教學我注重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讓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動能公式及動能定理的推導過程中,有師生間的討論、分析,甚至是相互質疑。本節課我運用實驗探究法,通過質量相同的.物體高度的不同和高度相同質量不同的兩種情況,得出動能和質量速度的關系。用演繹推理法由動能公式進一步推導得出動能定理。在探究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從外力做功和物體的動能變化量兩個方面思考,選擇受力情況較為簡單,動能變化量比較容易得到的具體形式。在解題過程中,讓學生采用對比的方法,體會到了運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優點和方法、步驟。讓學生采用這種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等式教學反思泊船瓜洲教學反思冰花教學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2
第二十三屆湘鄂邊教學比武結束了。告別了美麗的宜昌,美麗的夷陵中學,我心里更多的卻是遺憾!斑z憾是殘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對學生說,人生中總是免不了遺憾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中辨析得失,將遺憾減少到最少。的確,當我一次次反思著這堂課,回味著這份遺憾時,卻覺得,不只是遺憾了!
得意
我以為,在課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預設,我甚至有點得意。因為,我在教案上不僅將每個環節的時間調控精確到分秒,還將學生可能生成的東西也羅列了下來。比如說,在應用環節,要求學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種方法時,可以有多種方法,針對每種方法,我將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很幸運,預設和生成是吻合的。再比如,在分析圖像環節,我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圖像做了預判,再根據這種預判做出相應的處理方式。再比如,備課過程中,我一開始對傳感器的原理還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通過上網的和電話查詢的方式得到了答案,并且將其自然的穿插在課堂中,使得學生對傳感器的原理更加清楚,更加便于后來的教學。
意外
到這里為止,課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機的廣告語——一切盡在掌握。但是,“課堂是動態的藝術,是極具現場性的,是一個即時性的舞臺”。就像一個運動品牌的廣告語——一切皆有可能。說得真的一點沒錯,在和學生合作做實驗時,沒有想到是事情發生了——滑輪突然掉落。沒有辦法,只得現場安裝,這樣的話會使得本來時間就很緊的課變得時間更緊,而且,在安裝的這段時間,學生也不能沒有事情做,于是我說了一句:“我們做任何實驗都不可能不出問題,出了問題就要馬上解決問題,重要的是我們能夠解決問題,充分體驗實驗的過程,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簡單的一句話時間,滑輪已經安裝好,可以繼續進行實驗了,有驚無險。
其實在這堂課之前還有一個意外,就是這里的場地條件和我預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投影很不清晰;主機離講臺太遠,我無法接好數據采集器的線;講臺太高、太小,如果儀器放在講臺上,數據線沒那么長,如果儀器不放在講臺上,又太低,學生看不到實驗操作。最后我們幾個老師一直將儀器調試到快十二點才回去休息。
遺憾
可是最終我們還是只能將儀器放在學生課桌上,這樣的.話就太低了,課后就有老師提出,后面的學生看不到我做的實驗,又因為投影不太清晰,后面的學生看不太清采集到的數據,嚴重影響了整堂課的效果,又因為滑輪掉落的意外,使得時間緊促,到后面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加快速度,這樣又產生了趕時間的嫌疑。
當然,這堂課最大的遺憾卻是來自本堂課設計本身,主要是學生的參與面太小,留給學生思考的東西太少,教師講的太多,到最后雖然改進了很多,但仍因教學內容太多,進度太緊而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這可能是最大的遺憾吧。
思索
這些遺憾,雖然有些解決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卻因為我的考慮不周到而無法解決,這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教師,在環境預想上的缺憾。面對預設外的生成,我沒有考慮完全,這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才能和素養。當然這一素養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體會。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課中,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并不如自己一向認為的那樣民主平等。在學生的生成和預設的教案之間,我選擇了后者。看來,我還是無法從課堂的主宰者這個高高的階梯上走下來,無法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有人這么闡述如今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確,隨著新課程背景下教學開放性的增強,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勢必大大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著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去尊重他們的即興創造,珍視他們的獨特生成,并能把這些作為推進課堂進程的重要資源,來靈活調整教學重難點。“平等中的首席者”不僅僅是一句“你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你想怎么讀就怎么讀”能詮釋的;“平等中的首席者”應該成為教師心中一把恒久的尺,教師要用它來衡量自己的課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學生自主”和“教師主導”之間的平衡。當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且是成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后,課程才可能是動態的、發展的,教學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尾聲
如果說,課堂是個藝術的舞臺,那學生就是這舞臺上的舞者。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舞臺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最佳的狀態下盡情發揮。如果我們能夠在課堂上敢于直面發生于瞬間的鮮活學情,順應學生的需求,巧妙地轉化為一種難能可貴的教學契機,那么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就將是一片更為廣闊的舞臺空間,而我們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遺憾,去演繹無限的精彩。
當然,更別忘了為他們的出色演繹而叫好——這就是遺憾為我沉淀的思索。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3
高二物理學習是整個高中物理學習的轉折點,我在高二物理教學期間,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學習很用功,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每次的考試成績低下,講過多次的題目還是錯,甚至剛講過的題目也做不對,使學生的自信心大受打擊。在跟學生談心時,很多學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放就忘。這種情況在高二學生中相當普遍。這說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研究高二學生物理學習特點,以及針對物理學習上的困難提出相應的對策,不僅對高二學生學習物理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高二學生進入高三學習物理也有一定的啟發和促進作用。通過這一學期的高二物理教學,我覺得高二學生學習物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課堂問題:注意力不集中,課上不積極思考,一味的跟著老師走。
2、解題中存在的問題:審題和分析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如對概念的理解膚淺,答題是憑著感覺答;表達能力差,如作圖不規范,計算題解法不規范,不注重物理表達式的書寫。
3、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審題粗心、亂代公式、書寫混亂、運算能力差等。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與思考:
1、切實學懂每個知識點
學懂的標準是每個物理概念和規律你能回答出它們“是什么”
“為什么”等問題;對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本質區別;能用學過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
2、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高中的物理的學習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
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疊加合成原理等等。
3、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
4、講一題,懂一題;做一題,會一題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提高課堂效率,講究教學方法,做到
講一題,學生會一題;培養學生做一題,會一題的思想,不要炒冷飯,講了多遍學生也不懂,學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來。
總之,高二學生物理學習還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作為教師應采取相應的對策,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精編習題,精講精練,以便提高物理成績。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4
一次公開課就是一次成長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中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應該來說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節課是動能和動能定理教學的第一課時,是整個動能定理教學中基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這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動能的表達式,掌握動能定理的內容,學會簡單應用動能定理解決物理問題,體會到應用動能定理研究問題的優越性。動能定理主要從功和動能的變化的兩個方面來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質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綜合性很高。并且動能定理幾乎貫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節、是物理課程的重頭戲。反思我在這次公開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現將此次公開課的得失總結如下:
1、個別學生課前預習不足
在上這節課之前已經讓學生放假回家預習這節課,但是還有個別學生課前沒有讓認真的預習<<動能和動能定理>>和之前幾節課學過的內容,所以部分學生知識遺忘比較嚴重,在課堂上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還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和其他發言同學的觀點和知識點。
2、對學生情緒的調動,積極參與問題的研究不足
推導演繹動能表達式時,由于電腦臨時出現問題,使得處理這個環節還是有些粗,并且學生自己推導動能表達式是參與度還是不夠理想,探究動能變化與什么力做功有關時,參與程度不夠,所以,在今后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參與,多交流,多提問,不能滿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在教師問題引導上斟酌和研究不足
對于新課程的課堂的教學,應該是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的思考和研究問題,這樣對于知識的有效學習有大的幫助,但是如何的引導學生學習是一個突出問題,在教學中問題的創設上還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會出現研究問題的盲目性,和無法正確的研究問題。
在這次公開課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僅僅體現在實驗探究,學生的積極性要在合適的環境中、用合適的方式、合適的語言調動,以后我如果再上這節課,我會多從生活入手,將理論滲透到實際的事例中,這樣會更通俗易懂。
以上幾點是此次賽教中的反思和體會。將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總結和改進,能夠對我以后的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把這些經驗融入到我的教學過程當中,才會讓我不斷的進步,知不足而奮進,才是最大的收獲。
最后,衷心感謝學校領導和教研室的老師給我這次難得的鍛煉機會以及對我無私的幫助,真心希望得到各位老師的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5
一、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動能定理是高考頻繁出現的考點,它的內涵和外延到高三有的學生都弄不清楚,更難以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我就采用小專題分知識塊一點一點講授,就像給幼兒喂食,小口相授,量少而精。鑒于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資料上和網上的習題大多數不能直接使用,需耐心的針對我的學生對一道道題目進行切割、變式,就像文火燉肉,把題目的鮮味發揮到極致,且適合我校學生的胃口。
本節課主要解決兩個問題:1、會求動能;2、知道動能定理,并能簡單應用。
本節課對于簡單應用中表達式的意義、解題步驟、過程選擇都有相應強調。但是對初狀態、末狀態的強調不夠。
二、問題情境生動有趣,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我申請的課題是《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情境素材的研究》,對于“如何收集相關的素材進行適時的情境創設”這個問題的思考一直滲透在我平時的教學中,開設這節研究課也不例外。力學是運動學的基礎,生活中的實例大多與機械運動有關。所以適合本節課的情境素材比較多,我選擇了兩個具有強烈視覺震憾并且有較強教育意義的`勵志場景。創設了這三個問題情境:
1、王小貝老人用牙齒拉汽車。首先用牛頓運動定律和相關運動學公式求解,然后再用動能定理來求解,充分體現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越性。
2、用卡片切黃瓜。這個演示實驗即能體現質量小的物體如果速度大了,動能可以很驚人。并用相關數據熟悉動能表達式的應用。
3、馬戲團中“人肉炮彈”表演。以此訓練學生選取過程的能力,又讓學生體會動能定理可以用來解決曲線運動問題。
筆者感覺創設問題情境至少分這樣幾步:
1、提煉現實生活中的物理模型。
2、在物理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深加工,突顯相關知識點。
3、根據學情,再次修改。
4、給物理量賦予相關數據,數據要符合實際生活。
5、計算不要過于復雜,對于新課教學努力做到弱化計算,強化概念。
根據本校學情,筆者把情境1中老人拉汽車斜向上的拉力改成水平方向,把情境3中的人肉炮彈飛出時斜向上53的角換成告訴最高點速度。如果是上位學?梢圆挥酶摹
三、學生活動較多,但在形式的多樣性上還可以改進。
本節課學生活動比較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人的有效注意時間大概是15分鐘,所以可以適時用豐富的情境和相關的物理問題對學生好奇心和緊張感進行緩沖。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的時候即緩解了聽課的緊張情緒,又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不過本節課學生活動還是以師生問答,學生解題為主。合作學習和主動探究較少,本節課的難點研究過程的選擇其實可以通過學生討論來完成。
四、語言流暢自然,精準度還待錘煉。
我在課前反復推敲了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環節需要表達的語言,盡可能做到精準、清晰。但課后,細想,在實際教學中,仍有許多地方太過口語化,需要激情洋溢的地方由于不熟悉“臺詞”,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以后還要多聽聽其他人的課,努力多錘煉自己的語言。
五、生成資源利用不夠。
本節課有一位學生對于最后一道例題提出疑問,雖然他表達的不對,但是我沒有立即抓住這個生成資源。在以后的上課中,我更應該多注意在這一方面的鍛煉。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6
一、教學方式的選擇
對于新課教學,我們一般采用“探究討論式”教學模式,都讓學生在實驗室開展分組實驗進行探究。每一堂新課的教學都安排“討論與交流”環節,對于重要概念的教學更是安排多個討論的題目,讓學生去交流、去體驗、去產生情感、去建構知識。
對于復習、習題課我們是讓學生在課余自主完成一定習題的基礎上進行講授式教學,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集中解決學生在應用知識時遇到的困難,保證雙基的落實。我校每周安排3個課時,我們的教學進度不追求速度,幾乎是一節新課搭配一節習題課。
二、教學資源的篩選
我們手上有廣東版、人教版、上海版、北京版、山東版等五種版本的教材及教師用書,其中廣東、人教兩版還配有教學光盤,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使用多種參考教材,有利于把握好教學的重點,有利于選取豐富的教學素材,有利于理解新課標的要求。比較以上各版本的安排,我們認為,廣東版至少有三個方面的顯著特點。以“從自由落體到勻變速直玫運動”的內容安排為例:(1)更注重學習的探究性。不只是第二章的標題用了“探究”二字,更是每一節都安排了探究性實驗。第1節安排了比較輕重物體下落快慢的分組實驗,第2節安排了用打點計時器來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實驗,第3節安排了伽利略斜面實驗。(2)更注重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先安排學習自由落體運動再安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學習,是考慮到了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第三節的“從自由落體到勻變速直線運動”則是考慮到了從一般到特殊的認識規律。(3)更注重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整個章節,不管是落體規律的探究還是斜面實驗的探究,都貫穿了“觀察—猜想—數學推演一實驗驗證一修正、外推”這種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以知識為載體,以實驗為手段對學生進行伽利略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讓學生在實驗和數學推演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方法,產生對科學探究的積極情感。
又如: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分析各版本教材,篩選合適的教學素材。在進行“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的設計時,就用了上海版的討論與交流的題目,用了人教版配備的視頻錄像。在進行測驗時,把幾本教材的練習題進行組合,也就基本把握住了課標所要求的難度。
至于學生使用的學習資料,我們選取了廣州市中學物理教研會編寫的《學習指導》,進行全批全改。這本資料有如下特點:對新課標的要求把握得準,題量適中,其中每節課的“提出問題”“歸納總結”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養成。特別是“提出問題”和“歸納總結”這兩個欄目,要求學生一定要完成,我們對學生說:“提出問題和歸納總結是發明創造的前提,堅持每節課去提出問題、課后去歸納總結,長此以往,不知什么時候就會迸發出創造性的火花”。
三、教學評價的思考
對于課堂教學的評價,我們是以“廣州市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意見”為指引,通過自評、他評和互評,通過研討、對話和反思,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和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我們高一物理組每個教師一學期至少要開一節研討公開課,研討課要求有課堂實錄和評課實錄,要求有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本學期已經進行了“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用圖象描述運動”、“從自由落體到勻變速直線運動”、“探究彈性形變與彈力”等四節研討課。通過多次的研討和互相聽課交流,我們對新課標的理解加深了,對教材的把握準確了,課堂教學精彩了,教學的效果提高了。特別是年青教師幾乎是有課必聽,教學水平提高非常快。
至于學生的學習評價,我們進行了階段性的評價(相當于期中考試),其中有一道試題引發了我們的思考。題目為:“某學生設計了一個測定自由落體加速度的實驗,在自來水龍頭下放一個金屬盤,調節水龍頭,使第一個水滴碰到盤底的瞬間,第二個水滴正好從水龍頭口開始下落,且能持續下去。然后用直尺量出水龍頭至盤子的高度h,再用秒表測出某一水滴下落的時間t,代人表達式g=2h/t2求出g的大小,該學生發現結果與當地重力加速度比較相差很遠,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你的實驗改進方案,寫出計算g的表達式”。該題給出的標準答案是:產生誤差的原因是:用秒表測量某一滴水滴下落的時間誤差太大,幾乎不可能進行測量。改進的方案是:將測量的時間進行放大,即測量n滴水滴的下落時間T(n>30),則每滴水下落的時間為t=T/n,則有g=2h/t2=2hn2/T2。該題的原型是第二章第二節的第5道家庭作業題,學生的答題結果大致有三類情況:(1)布置學生回家進行實驗并講評過作業的班,所有的學生幾乎都回答了與標準答案相同的結果。(2)布置過作業但沒有評講的班,約有半數學生回答了與標準答案相同的結果。(3)沒有布置作業的班,只有少數幾個學生回答了與標準答案相同的結果。后來我們對學生的答題進行了統計,學生回答了十幾種可能的誤差原因和改進方案,他們分析得不太準確,但顯現出了創新的火花,對這樣的答題結果我們怎樣進行評分呢?還可以把相關內容設計成如下的探索性實驗的題目:(1)設計一個實驗去驗證重的物體不一定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2)請設計不少于三個實驗方案,驗證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為零的勾加速直線運動。(3)在做伽利略斜面實驗時,畫出的s-t2圖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曲線,試分析可能的'誤差原因。
四、教學實踐的反思
1.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掌握,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本人認為:(1)新課標的三維目標的第一項“知識與技能”相當于舊大綱的“教學目的”,但課標沒有忽視對物理核心知識的要求,而對學生的技能培養則提高了要求。(2)新課標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尊重學生的興趣、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我認為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親近感,從內心樂意去接受新的知識,使知識變得更易識記、更易掌握。例如,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以往的教學過程可能十分的簡單,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板演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接著講演例題一、二、三、四,最后總結解題規律結束教學過程。表面上看,整堂課講解了四道例題,教師會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實則不能,很多的學生經歷了幾個星期的學習也不能把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和位移與速度的關系式記下來。這是因為,學生沒有經歷探究規律的過程,沒有得到情感的體驗,很難去對知識進行建構,很難把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識記。生活中無關緊要的電話號碼、匆匆過往的行人我們能記下多少呢?
2.新課標實施過程中教師角色應該重新定位。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主動地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導的位置。本人親身經歷這個定位轉換過程,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課標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學是傳統意義上教學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導”比做好“主演”更難。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在我們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學中會不自覺地沿著老路去走,要徹底轉變,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認識、實踐的過程才能達到。
3.學生可以選學,教師也應該可以選教。新課標最有新意的是開設門類種多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取向去選擇選修的科目,如果選修物理的學生少了我們物理教師怎么辦?我參加了學校出版的《選課指南》“通用技術”部分的編寫工作,寫了一篇,題目是“《通用技術》是新課標最燦爛的閃光點”旨在普及對通用技術這個新鮮事物的認識。通用技術課程設9~11個模塊,其中“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為必修模塊!半娮涌刂萍夹g”、“建筑及其設計”、“簡易機器人制作”、“現代農業技術”、“汽車駕駛與保養”、“服裝及其設計”、“家政與生活技術”、“制冷與空調技術”(此為我校開設的校本課程)均為選修模塊。我們物理教師特別是年青的教師,完全可以去學校申請主講1-2門通用技術課程,如果能夠一個學期教物理,另一個學期教一門技術課程,循環往復,對教師的發展定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4.新課標實施過程的難點。
。1)新課程的目標很高,而課時又太少,很難放開手腳讓學生去進行探究,探究過程很難深入細致。
(2)學生的討論與交流很難控制,不但要控制討論題目的數量和難度,還要實時控制討論的深度和廣度,更要控制好討論的時間。一但控制不到位或疏于控制,教學內容將難以完成,要在課后再花時間去補。由于把課堂的時間大部分給了學生,教師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時間就成為難題,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事前都必須想清楚,有時可謂做到了惜字如金,且語言的速度也要進行控制。
。3)新課標對教師選取教學資源、處理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為了達到課程目標,每一章都安排了幾個探究性實驗,這對學校的實驗室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5)教學實施要符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設計之前就應該去評估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但現在的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眾多,現有的認知水平難以估計,且認知水平差距較大。如在圖象的教學中,我們提問“在現實生活中,你們看到了哪些圖象?”,學生回答了,心電圖、腦電圖、股票圖、資源分布圖等等,這就出乎了我們的預料。因此,在關心本學科的新課標的同時還應該去關心其它學科的課程標準。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7
高中物理新課程提倡物理教學方式多樣化,課堂教學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的理念,對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五章第一節《曲線運動》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預期目標與教學實際所達成的目標有一定的差距,感覺教學設計思想與實際教學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一致,現對《曲線運動》一節的教學設計及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ㄒ唬┙虒W過程較好的地方
1、讓學生以主編的身份進行對第五章進行內容編排設計,這樣使學生對第五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從中也能獲知物理學習的思維順序:是什么?(物理概念、規律);為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怎么樣?(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變老師要教為學生要學。要求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的問題,整節課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以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迷線索。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用多媒體及“教學資源庫”的動畫、視頻輔助教學,如砂輪、鏈球等視頻,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視野,同時以提高教學效率。
4、為加強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不能僅從現象得出結論,還要進行理論證明,為此在曲線運動速度方向的.教學過程增加了運用極限法證明一般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5、讓學生動手動腦地參與學習,設計了一個隨堂小實驗,對演示實驗也作了一定的修改,比如演示曲線運動條件的實驗時,斜槽改為用半圓,讓學生同時能看到小球在半圓運動過程小球是從切線出來的,后受磁鐵引力作用,導致小球做曲線運動。
6、設想在引導學生觀察過程,對實驗進行對比,從中發現不同的地方,以期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理解對比方法。
。ǘ┙虒W過程不足之處
1、教學案的問題設計不夠明確。因為是第一次使用教學案,學生不懂使用,若問題設置得當,要新授課教學案還是很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的。
2、課堂中的隨堂小實驗,沒有明確先讓學生設計方案,導致很多學生沒有目地的亂玩,而且實驗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若改用半圓做實驗效果會好些。
3、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教學過程不夠緊湊,致使后來無時間進行目標達成的檢測。
4、留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空間不足,老師提示太多,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太少,沒能充分體學生的主體地位。
5、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投影出來,或寫到黑板上,致使學生同學所提的問題不能明確與記下,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6、學生分組實驗過程,組員分工不明確,沒有指定誰負責什么?導致學生小組實驗,小組討論時效率不高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反思4 洋縣第二高級中學 物理組 金正山
教師在探究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單”,讓學生探究。結合教學實際,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比較好的形式可有以下的重要環節:
一、 提出問題
二、 猜想與假設 評估與交流
三、 設計實驗 分析與論證
四、 進行試驗
為何進行探究性物理數學?探究性物理教學
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探究式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事實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每種教學方式各有長處和短處,運用得好都會發揮其他教學方法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運用不好也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教師擅長講授,講述得好,也可以生動地向學生傳達大量的有用信息,運用不好的話,授課會很沉悶,讓人昏昏欲睡。探究性教學能啟發和鍛煉學生的思想,但運用不好的話,也可能使課堂討論得雜亂無章,離題萬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探究式教學是不允許的,也不一定符合教育的經濟性原則。總體來說,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應該彼此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不可偏廢。
在知識飛速更新發展的時代,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給學生,更需要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自主去探討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著名美籍華人楊振宇在南大的一次報告中曾講到中國青年有良好的理論基礎,但需要加強創新意識。開展多樣化的探究式教學無疑會給我們的教育帶來盎然生機。同時還應注意五個原則和四種變化。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8
關于《向心力》這節課,我上了一堂公開課。我本著給學生講簡單,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原則。
因此,我是這樣處理的:先復習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緊接著出一道思考題,即上一節的第四題,情景引出:兩艘游艇的向心加速度是怎樣產生的?這節課就來學習與這個問題息息相關的知識—向心力;展開新課,向心力概念→矢量性(大小和方向)→向心力來源→用圓錐擺實驗粗略驗證向心力公式。
本來還設計了變速圓周運動和一般曲線運動的講解,但考慮到學生對向心力是效果力這一難點的透徹理解,這點需要的時間比較多,就沒有把設計的`都講完。從第二節課的情況看,學生的掌握情況良好。當然,還有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1、過高評價學生。
設計教學環節時,有些我預設認為簡單的問題在學生看來,不能很快到位的理解,這也是這堂課沒按設計講完的一個原因。
2、關于向心力是效果力。
為了降低難度,我先引用了學生很容易理解的動力和阻力是效果力,粉筆頭做豎直上拋運動時,重力是阻力;粉筆頭豎直下落時,重力是動力。當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想要實現這種效果,要有指向圓心的力。其它力的合力提供這種效果,那么這些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因此向心力是效果力;這點處理我個人比較滿意。當然也許存在不妥之處,愿與大家共同討論。
3、圖畫的有些小。
圖畫的大點,受力分析會更直觀。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9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但高一物理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一物理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
一、高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教材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象和結論,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定義與解釋簡單粗略,研究的問題大多是單一對象、單一過程、靜態的簡單問題,易于學生接受;教材編寫形式主要是觀察與思考、實驗與思考、讀讀想想、想想議議,小實驗、小制作、閱讀材料與知識小結,學生容易閱讀。
高中物理教學則是采用觀察實驗、抽象思維和數學方法相結合,對物理現象進行模型抽象和數學化描述,要求通過抽象概括、想象假說、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變化規律,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對象(可能是幾個相關聯的對象)多個狀態、多個過程、動態的復雜問題,學生接受難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表述嚴謹簡捷,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推理論述科學、嚴密,學生閱讀難度較大,不宜讀懂。
2.初、高中物理思維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學以直觀教學為主,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識的獲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維的基礎之上,高中物理教學要求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在初中,物理規律大部分是由實驗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規律要經過推理得出,處理問題要較多地應用推理和判斷,因此,對學生推理和判斷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高一學生難以適應。
另外,在初中階段只能通過直觀教學介紹物理現象和規律,不能觸及物理現象的本質,這種直觀教學使學生比較習慣于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對一些事物和現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觀點,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這種由生活常識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識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會干擾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對物理本質的認識,造成學習上的思維障礙。
3.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內容少,問題簡單,課堂上規律概念含義講述少,講解例題和練習多,課后學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試就沒問題。養成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考試考什么,學生練什么,學生緊跟教師轉的學習習慣。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不會讀書思考,只能死記硬背。
而高中物理內容多,難度大,課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識相關聯,有的學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對待高中的物理學習,結果是學了一大堆公式,雖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來,就不知從何下手,還有學生因為沒有養成預習的習慣,每次上物理課,都覺得聽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課容量很大,知識很多,而學生又沒預習,因此上課時,學生只是光記筆記,不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能及時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感到物理深奧難懂,從心理上造成對物理的恐懼。
4.學生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能力不適應高中物理教學要求
高中物理對學生運用數學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數學知識:
(1)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式明顯加多加深,如:勻加速直線運動公式常用的就有10個,每個公式涉及到四個物理量,其中三個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學生在解題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
(2)用圖象表達物理規律,描述物理過程。
(3)矢量進入物理規律的表達式。這是學生進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難點之一。從標量到矢量是學生對自然界量的認識在質上的一次大飛躍。對于已接觸了十幾年標量的學生,這個跨度非常大,l+l=2,1-1=0,-
2<1,“天經地義”,現在突然變了,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兩個大小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學生難以接受。
其次在應用數學工具解決問題的教學要求上對高中學生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要能根據具體物理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并根據結果作出物理結論;要求學會運用幾何圖形和函數圖象表述、分析、處理問題。
但初中學生升人高一時,無論在掌握的數學知識量上,還是對已學數學知識應用的熟練程度上都達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運動學中用v-t圖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時學生還沒有學過斜率概念;在運動和力的合成與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數知識,而學生卻只學過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數定義,一般三角函數定義和最簡單的三角公式都還沒有學,學科知識之間的不銜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學的難度。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1.高一物理教師要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
根據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要求教師對教材理解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清
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要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識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師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和教材結構,知道初中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高一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學中要堅持循序漸進,螺旋式上升的原則。
正如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所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學應以初中知識為教學的“生長點”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讓教學內容在不同階段重復出現,逐漸擴大范圍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學生進入高一后,物理學習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在初中,為了適應初中學生思維特點(主要是形象思維),使學生易于接受,是從日常生活實例引出力的概念,從力的'作用效果進行物體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產生原因。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高一在講過三種基本力的性質后,講授受力分析方法時,只講隔離法和根據力的產生條件分析簡單問題中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完牛頓第二定律后,作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再講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和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單個物體所受力;在講連接體問題時,介紹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的思路。這樣從較低的層次開始,經過3次重復、逐步提高,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物體的受力分析思路與分析方法。
3.講清講透物理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物理思維能力
培養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落腳點。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使學生知道它們的由來;對每一個概念要弄清它的內涵和外延,來龍去脈。講授物理規律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了解概念、規律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的關系,動量和沖量,動量和動能,沖量和功,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對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努力創造條件,建立鮮明的物理情景,引導學生經過自己充分的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從直觀的感知進入到抽象的深層理解,把它們準確、鮮明、深刻地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盡量避免似懂非懂“燒夾生飯”。
4.要重視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例如:平行四邊形法則、牛頓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與物理方法訓練的重要途徑是講解物理習題。講解習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講解習題時,要把重點放在物理過程的分析,并把物理過程圖景化,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物理習題做示意圖是將抽象變形象、抽象變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從高一一開始就應訓練學生作示意圖的能力,如:運動學習題要求學生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動力學習題要求學生畫物體受力與運動過程示意圖,等等,并且要求學生審題時一邊讀題一邊畫圖,養成習慣。
解題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學生解題時的難點是不能把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到物理問題中來,使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闖過這一難關。如在運動學中,應注意矢量正、負號的意義以及正確應用;講解相遇或追擊問題時,注意引導學生將物理現象用數學式表達出來;講運動學圖象時,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講解,搞清圖象的意義,進而學會用圖象分析過程、解決問題。
5.要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也是培養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獨立思考是學好知識的前提。學習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師講解,而學生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知識,不可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掌握它,獨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在高一階段首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獨立鉆研教材,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多的給予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分析的時間與機會,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2)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使其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高一階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從指導閱讀教材入手,使他們學會抓住課文中心,能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閱讀物理教材不能一掃而過,而應潛心研讀,邊讀邊思考,挖掘提煉、對重要內容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養成遇到問題能夠獨立思考以及通過閱讀教材、查閱有關書籍和資料的習慣。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在定義概念和總結規律時,可以直接閱讀教材中的有關敘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在講評作業或試卷時,對由于概念混淆不清或不理解,以及對物理概念表達不清而造成的錯誤,要結合教材的講述加以分析,使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在教材上闡述的是一清二楚,應該認真的閱讀教材?梢赃x擇合適的章節采用自學、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與效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重點設計思考題,使學生有目的地帶著問題去讀書,還應設計些對重點的、關鍵性的內容能激起思維矛盾的思考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興趣和思維活動。
(3)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復習再作業,及時歸納作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首先要上好高一開學第一節的緒論課,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每節課布置課后作業時,講明下一節授課內容,使學生心中有數以便進行預習;實驗堅持寫預習報告,無預習報告不能做實驗。要求學生能夠逐步做到不論多忙,也要在課前先預習教材。一章學完主動地整理所學知識,找出知識結構,形成知識網絡。由于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容易遺忘。要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偨Y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本屆高一從第一章開始就要求學生獨立進行單元總結,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議,選出好的全班展覽,同時教師提供一份總結以作示范。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偻ㄟ^課堂提問和分析論述題,培養學生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的習慣,要求學生“講理”而不是憑直覺。
②通過課堂上教師對例題的分析和學生分析、討論、解答物理題,使學生注重物理過程的分析,養成先分析再解題的習慣。
、蹏栏褡鲱}規范,從中體會物理的思維方法,養成物理的思維習慣。
(5)強調科學記憶,反對死記硬背。教學方法
記憶是學習任何知識包括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也是物理創造性的源泉,F在學生不重視知識的記憶,或是什么都不記,或是死記硬背,許多學生到了高三才發現高一、高二時學的知識沒有記憶造成的困難。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要求學生重視記憶,尤其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記憶;要引導學生科學的記憶。準確的記憶是正確應用的基礎,理解是物理記憶的關鍵,對比聯系是記憶的有效方法,將所學知識與該知識應用的條件結合起來,形成條件化記憶才能有效地用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要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規律的物理意義,明確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將易混的概念和規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較,找出區別和聯系,再行記憶。當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后,要進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過程。
總之,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方能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學任務。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0
本節課的課題是《互感與自感》,按照教材的要求,互感只要求了解,自感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對自感部分的教學,書上已經給出了通過兩個實驗———閉合電鍵和斷開電鍵來體驗。但其內容是直接給出的,在學生的腦海中是突然出現的感覺,理解內容時會覺得很被動,顯然不利于其概念的生成。如何使學生對知識的形成感到是水到渠成并在同時加強對同學們的思維的發展成了我在備這節課時的主要出發點。
一、實驗激發思維,吸引學生注意。
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一個實驗。用一節干電池、一個電鍵、一個鎮流器和一些導線。問學生,面對“電老虎”是否敢做“武松”。學生一看才一節干電池,不過1.5V而已,都躍躍欲試。
邀請八位同學上臺實驗,一開始電鍵處于斷開狀態,在我閉合電鍵時,問學生有什么感覺,學生都說沒有感覺;接著我閉合電鍵(先渲染一些緊張氣氛,再問,學生仍然說沒感覺;這時,學生都很開心和疑惑,難道我是喊他們上來搞“形體展示”,然后我斷開電鍵,現象發生了,學生的手被電擊的握起來了。我就這個現象進一步提問,為什么電鍵閉合時,大家沒感覺;而電鍵斷開時,大家卻被電擊了呢?這樣,我就用這個似乎“不太合常理”的實驗引起了學生的思考并進入主題。
二、自主設計實驗,詮釋思維奧秘。
1、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下一步怎么辦呢?
直接進入閉合電鍵的自感現象的引入,會在學生的思維中出現斷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用一個電源、滑動變阻器和線圈組成一個電路。
。ㄟ@是我們前面剛剛學習過的內容)問學生:
。1)螺線管中有無磁場?磁場的強弱與電流有無關系?
。2)當電流變化時,螺線管中的磁場是否變化?
。3)當電流變化時,通過螺線管中的磁通量是否變化?
。4)當電流變化時,螺線管中是否產生感應電動勢?
接著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把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形象地展示出來?當學生答出用小燈泡時,又問學生一個電燈泡好不好,如果想讓現象更明顯,該如何?學生又答兩個相同的燈泡并讓他們并聯,我又引導他們知道為了讓兩個支路的電流相等,我們應該讓沒接線圈的那個燈泡接滑動變阻器。從而自然的進入閉合時自感研究的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學生全程參與了實驗的設計、及實驗,理解起來更加自然而深刻,非常有助學生概念的生成和有效地提高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很好地結合起來,并培養了學生科學探究的思維和能力。
2、自感系數L。
書上直接提到,并說它與形狀、大小、匝數及有無鐵芯有關,這種純記憶的學習方式,顯然是比較落后地,可如何更好的詮釋它呢?首先我從自感電動勢出發,由于E=nΔ/Δt,而現在是由于ΔI引起B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E∝ΔI/Δt,取比例系數為L,所以E=LΔI/Δt。
由這個過程可以知道,L應該與n,S有關,即與形狀、大小和匝數有關。而為何與鐵芯有關呢,是由于其影響磁場而起,本節內容重點是電流變化引起磁場變化,所以此處不宜提起,所以我通過一個實驗展示,有鐵芯和無鐵芯時,自感現象改變很大,并留下思考題,我們可否設計與n,S有關的實驗儀器,并鼓勵他們參加江蘇省自制教具大賽和科技創新大賽,學生當堂反應比較熱烈。這里,從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角度很好分析了為何L與形狀、大小、匝數及有無鐵芯有關,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并讓學生理解了創新的涵義,我們學生也可以完成。
三、靈機應變考驗上課教師的智慧。
前面提到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請了九名同學上臺體驗被電擊的感覺。結果來了九名同學,這時教師如果讓任何一位同學下去,會引起同學的諸多猜疑。我就讓九名同學做了實驗,當然我心里已經分析過了,多一名學生不會改變他們被電擊的結果。學習完閉合和斷開電鍵的自感實驗后來分析前面這個實驗時,我展示課件上的內容,上面的畫的是八名同學,我靈機一動在分析完這個現象發生的原因后,請同學就八個同學被電擊和九名同學被電擊有什么區別進行討論。同學們經過一分析才知道,原來多一名同學在斷開電鍵時,被電擊的`效果更強烈一些再一次提震了學生的思維,使同學們處于思維高度興奮狀態,理解問題的效率當然大大提高了。
四、努力發現問題,為教學提升打下基礎。
從課堂的實際過程來看,我至少發現兩個問題:
1、在本次的上課中,出現板書上有的內容和課件上的內容相重復,顯得不夠簡練。
2、在磁場的能量這個環節的處理上功夫下的仍然不夠。
從當堂效果看,學生不易想到磁場是具有能量的。盡管它不是本節的主要內容,但其思維的引導做得顯然不夠的。
當然,問題肯定還有很多,需要我不斷的學習、摸索和請教,從而更快的提升自己。
這節課后,我總結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處時進一步的體會到,學生一直是課堂的主體,我們的課堂因為他們而精采或黯淡。全方位的提高自我,為了學生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專業成長,這需要我們教師一生的追求。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1
傳統物理教學實踐中,由于對教育目的價值取向的偏差,往往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忽視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1)重教師而不重學生,如講細講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學表演,往往就被認為是一節好課;(2)重管教而不重自覺,如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學生的自我調控、獨立判斷;(3)重統一而不重多樣,如學生幾乎沒有可能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或自行規劃、安排學習進程,教學要求強求一律,學生間的個性差異得不到承認;(4)重傳授而不重探索,如將學生視為承受知識的容器,教學中一味填鴨灌輸、包辦代替;(5)重繼承而不重創新;(6)重結果而不重過程;(7)重考試成績而不重全面發展這一切不僅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學業負擔加重,探索精神萎縮,而且極大地妨礙了學生主體性發展,影響了教育方針的全面貫徹落實,也必將影響到社會發展。 培養、發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物理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接受”、“適應”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們具有改造和發展現存社會及現存自我的能力。弘揚和培植學生的主體性,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民主,強調自我激勵,強調學會學習,將使學生獲益終身。
二、物理學習中的“思”與“問”
很多學生認為物理抽象,難學,但又一時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有的同學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課下仔細看書,平時多做些題就能把物理學好,他們也試著這樣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視了“思”與“問”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話充分指出了學與思的密切辨證關系。告誡大家在學習中要重視積極思考,才會有收獲。物理課程并不像有的課程那樣,記住幾個概念,幾條結論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僅僅靠死記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聽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學內容來源于自然現象及生活實踐,是研究自然規律的;物理題型靈活多變,光靠死記硬背沒有多大用處的,必須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規律的來龍去脈,這需要有較好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等。 物理學習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能否正確的處理好“思”與“問”的關系?梢哉f沒有思考就沒有進步,沒有問題就沒有提高。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地思考,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思”中進步,在“問”中升華。
三、培養差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差生轉化工作,首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我以為不僅要教好物理,還要關心、熱愛差生,使師生間形成“情感共振”,從而使這部分學生喜愛學習物理課。教師要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特點,物理學科與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培養,從而使他們形成較濃的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2
前概念是學生在接觸科學知識前,對現實生活現象所形成的經驗型概念.而由于中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限,辯證思維還不發達,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不成熟,考慮問題容易產生表面性,且往往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質.所以易形成一些錯誤的前概念.這些錯誤概念對物理概念的正確形成極為不利,它排斥了科學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學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頓以前,人們對生活經驗缺乏科學分析,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一個錯誤命題: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運動,沒有力作用,物體就會停下來.這個錯誤一直延續了2000多年,由此可見前概念對人們認識影響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大腦中形成的前概念,對正確的應加以利用,對錯誤的要認真引導消除,否則正確概念難以形成.
一、加強實物演示,豐富感性認識,有利于消除錯誤前概念,確立正確概念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屬經驗型,需要感性經驗支持.因此教學中應了解學生的實際,通過實物演示消除錯誤概念.
太陽曝曬下的木塊和金屬塊的溫度如何?學生最容易根據自己的感覺,認為金屬塊溫度高,形成錯誤認識.所以只有通過實驗測定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感覺的錯誤,才能消除錯誤前概念,否則任何講授都是蒼白無力的.
由于學生思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往往以物質外部的非本質的屬性作為依據,形成錯誤認識.如學生認為馬拉車前進是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從而對牛頓第三定律產生懷疑.所以教學中針對這種問題設計一個實驗:2個滑塊,2個輕質彈簧秤,使一個彈簧秤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滑塊上,用另一彈簧秤拉動連在一起的木塊,去演示使一物塊前進時,另一物塊同時前進,通過彈簧秤顯示兩物塊之間相互作用力,這樣就可以排除學生形成的錯誤認識,進一步理解牛頓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體”一節教學中,學生對任何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從同一高度豎直落下時,不同的物體將同時落地很難想象.因此教學中應強調“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豎直下落運動,但在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氣等阻力影響,結果當然不會完美.當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實驗也就是要重復“伽利略斜塔實驗”,使學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體在空氣中,從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幾乎一樣的事實,然后對自由落體運動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實物演示及創造條件進行實物演示,積極消除學生的錯誤前概念,對提高物理學習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視物理模型的運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消除學生思維障礙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中對實際問題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經過科學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過運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點,抓住本質特征和屬性,可以消除學生思維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從生活中形成的樸素物理概念分析區別,拋棄錯誤概念,形成科學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原因并指出,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時,設想的'“理想實驗”就是建立了一個沒有摩擦的光滑軌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問題便簡潔多了。
這是我在新教材教學工作中對以上三點的一點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續堅持與寫好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在新課程下,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往開來,做好教學反思,寫好課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的物理教師。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3
最近幾天,高中部組織了各學科備課組長進行了“復習示范課”,我講了一節《整體法隔離法解連接體問題》專題復習課。我在備課講課過程中進行了探索和實踐,現在將這一過程進行總結交流。
一、備課反思
高三復習綜合性強,我在準備過程,參照了近三年全國各地高考題,同時結合教學進度和學生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在設計上,先講方法,后由淺入深的處理相似問題,最后歸納,比較方法。我自以為設計合理,重點突出,內容精練,習題選擇合理,不足之處在于投影片制作粗糙,部分習題設計不嚴密。沒有進行板書設計和一題多解設計。
二、授課過程反思
1、優點
以前講課有羅嗦、嘮叨的毛病,自己不知不覺中說了許多重復的話。在本節課上,我注重了語言的簡潔性、準確性,語速也達到了自己的'設計要求,在講解與投影片相結合的過程中有進步。內容講解與備課過程預設的完全一樣,自己覺得選題恰當。注重遞進難度,注重基礎學習方法歸納,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確實有“啟發性”的教學感受。
2、缺點和不足
師生互動嚴重不夠,沒有單獨提問任何人,也就不能將學生的真實思維暴露出來,感謝評課老師在此處的指點。
板書過于簡潔,給自己一種空的感覺,重點沒有留在黑板上,強調的不夠。(另一原因,因“連接體,整體法,隔離法”均不是在教材上體現的,對自己收集理解的概念均無明確定義。另一原因擔心給學生一種再掌握“幾個概念”的負擔。)各環節過渡連接語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自覺連貫性,因果關系情況表達的不好。投影片應在多做幾張。講課過程中發現投影內有的應分開來放,突出一些內容會更好。
三、課后反思
利用信息技術,在備課過程中,收集資料、使用資料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講課過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但投影效果不好,學生看不清等技術問題沒有解決。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上需不需使用?如何用?輔助效果如何?評價還需探索。
高三一輪復習注重“三基”復習,本節課專題設計我認為成功,高三物理還應有多少題?其他復習課如何體現教材?大綱和考綱的精神?復習課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培養學生除做題外的更多能力呢?愿與同仁研討、請教。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4
物理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
1.轉變物理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課標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2.豐富物理專業學識
學科專業知識對于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高中物理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史、物理學論文、物理著作等。這樣不但能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而且提煉物理學研究方法,為教學打下基礎。
3.教學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物理教師還要在新課標指導下以課堂為中心進行以下教學反思,縮短適應新課改的周期。
。1)進行物理課案例研究,反思教學的可行性。
教學案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措施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并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進行物理課案例研究,其實是一種教學反思,有助于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
2.物理課的聽課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我校的“周教研”已經形成教學常規,同科每周一人主講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聽講活動后即說課、評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促成教學反思的常規性
我校教案后有一項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物理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觸,自己認為備好了一堂十分滿意的課,在上課的過程中也總感不足或不妥,常規性地做好課后的反思筆記是快速適應新課程的階梯。
雖然新課程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四、做一個反思的實踐者,反思能讓教師走向專業發展的道路
教學反思是一名優秀教師成長的必要環節,反思是一種面對問題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不斷地反思就有可能
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學習、反思的過程也是教師人生不斷輝煌的過程。每一節課后,要反思教學設計是否需要修正,有沒有更好的促進學生課堂參與的設計;對于課本例習題,要反思學生的解法是否有創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反思教學中難點如何突破,特別是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反思其思維的障礙在哪,如何幫助他們沖破這些障礙;聽課、教研之后,要通過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學習比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
總之,課程的改革是一個不斷發展,永不停歇的過程,“變是為了永恒的不變”,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實踐,做一個反思的實踐者,使自己的個人行動理論及其支撐下的實踐活動不斷發展完善。只有反思的實踐者才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24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07-08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24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 (精選)07-10
【薦】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15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范文06-02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熱】06-14
【熱】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14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推薦】06-14
【精】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