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師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總體思路是:引出洋流基本概念――分析洋流分布規律――探究洋流形成原因。上課時基本上是按照這個邏輯順序進行的,個人覺得邏輯上應該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易于學生學習。在本節課的教學中突出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探究主線的教學形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腦想,動手畫,動口說。課堂氛圍較活躍,從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看,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傮w來看,主要表現在:
1.教材處理得體。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采用課本之外的“‘鴨子艦隊’的‘奇幻漂流’”故事作為導入,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以兩個問題:“鴨子艦隊”為什么會經歷“奇幻漂流”?以及“鴨子艦隊”經歷了怎樣的“奇幻漂流”?引出本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過渡比較自然,邏輯比較嚴密。引出概念后,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上的圖3.5(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布圖),讓學生清楚洋流按照性質可以分為暖流和寒流兩種基本形式,然后引導學生探究根據海水表面等溫線判別寒暖流及其所在半球的方法。之后,引導學生讀圖總結洋流的分布規律,并結合盛行風探究其成因。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重難點突出。比較容易的內容(如洋流的概念等相關知識),往往采用學生單獨思考或者借助資料(如洋流分布圖)思考的形式,而比較偏難且重要的內容(如根據海洋表層等溫線判斷寒暖流以及根據盛行風來推斷洋流的分布模式等),則采用教師指導+學生探究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學習的內容,并加深鞏固。對于洋流的分布規律這一重難點,則注重引導學生動手畫圖填圖,來加深理解和學習。
3.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學中充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空間,例如,讓學生講解如何根據海水等溫線判斷寒暖流;通過分析洋流分布圖,歸納洋流分布特點;引導學生比較不同海區的洋流分布特點;引導學生根據盛行風向來畫出洋流的分布模式圖;請學生根據洋流分布規律在世界地圖上用箭頭標出流向等等。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可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進行質疑。這些活動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起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4.問題的引領適當。設問理應層次分明,難易適當,注重啟發。本節課的內容,大多偏重理性認知,絕大部分孩子并無深刻的'感性認識。所以,課堂教學內容的獲得途徑主要依靠學生的思考來實現,而有些問題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回答。所以在問題的設計上,我偏重那些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思考,也能適當調動課堂氣氛的問題形式。例如,導入時以兩個邏輯緊密的問題“‘鴨子艦隊’為什么會經歷‘奇幻漂流’”?和“‘鴨子艦隊’經歷了怎樣的‘奇幻漂流’?引入新課,將學習內容和目標都地自然呈現,內容學習結束后又進行揭秘,既吊足了學生的“胃口”,又能不著痕跡地實現知識的鞏固;在課堂行將結束時,又引用“哥倫布兩次到達美洲的線路和時間不同”以及“泰坦尼克號沉沒”兩個問題,引而不發,懸而未決,引起學生繼續探究下節課內容的興趣,這樣,課雖然結束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卻被點燃得正旺,學生的真正探究卻剛剛開始,這也許才是課堂的真正魅力所在。
【高中地理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說課稿:大規模的海水運動11-02
高中地理年度的教學反思12-17
關于高中地理的教學反思12-11
高中地理教學的反思范文01-19
【熱門】高中地理教學反思01-21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薦】01-21
【推薦】高中地理教學反思01-21
【精】高中地理教學反思01-21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精】01-21
【熱】高中地理教學反思01-17